捻军起义是怎么发生的?
传统老百姓用的油灯,点燃的是灯捻。捻军用小小的灯捻为自己命名,既表明捻军来自农民和平民百姓,又表明他们像“捻子”一样组织起来,分散活动,每一股称为一捻,少则几人、几十人,多则二三百人,名称中包含着形象的比喻。捻军是19世纪初开始活动于皖、鲁、豫一带的农民秘密组织,捻军起义是和太平天国几乎同时的农民起义,也是与太平天国配合、相呼应的农民运动。
捻军最早起源于鲁西南以及皖北、苏北地区,饥寒交迫的农民纷纷组织起来,半农半兵。1853年太平军北伐时,淮河两岸的捻军积极响应。1855年,捻军推举张洛行(张乐行)为“大汉盟主”,形成几十万人的力量。作为太平军的友军,他们不断打败清军的镇压。1863年,张洛行牺牲,侄子张宗禹领导斗争。1866年秋,捻军分成东捻和西捻,东捻军由赖文光、任化邦为首领,活动于中原;西捻军由张宗禹领导,进军陕西。东捻军遭到曾国藩、李鸿章联合外国势力的镇压,1867年底战败,任化邦被部将杀害;赖文光于1868年初在扬州被俘就义。西捻军粉碎了左宗棠的包围,进入山西,将矛头指向北京,震动了清王朝。1868年8月在李鸿章、左宗棠以及英法联军的联合围剿下全军覆没。张宗禹下落不明。自1853年开始,坚持了16年英勇斗争的捻军起义失败了。
什么是清朝的捻军的最终结局?
捻军(1853年—1868年)是一个活跃在华北的重要反清武装势力,与太平天国同时期。
“捻”是淮北方言,意思是“一股一伙”,捻军起源于“捻子”,最初安徽、河南一带有游民捏纸,将油脂点燃,烧油捻纸用来作法,为人驱除疾病、灾难以牟利。
早期捻子是向乡民募捐,购买油捻纸。后来,也有恐吓取财、勒索而实与盗贼无异的现象。越是荒年歉收,入捻人数越多,所谓“居者为民,出者为捻”,而清朝官方称之为捻匪。
捻匪发迹,其首领为张洛行(张乐行)(张宗禹叔)、苗沛霖。至捻军时代首领为梁王张宗禹、遵王赖文光、鲁王任柱、首王范汝增等人,与太平军互有联络,行踪飘忽不定,难以捉摸。捻军骑兵纵横驰骋于皖、豫、鲁、苏、鄂、陕、晋、直(冀)八省十余年,极盛时期总兵力达二十万马兵。
1865年,僧格林沁中伏被全歼之后,清朝倾全力对付捻军,动用湘军、淮军及数省兵力,利用地形,“画河圈地”,后分为东、西二捻,西捻为左宗棠所平定,东捻乃李鸿章所灭。
生活是什么意思啊?
生活就是相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生活是接受现状,在现状里活出最好的状态。生活是有规律的,有节奏地。生活也是有风雨,也有晴朗的。生活,也是不完美的!下午天晴了,推着弟弟去幼儿园接哥哥。走在路上,他时不时会扭过头,甜甜地叫一声“妈咪!”。他会指给我看,“鸟!鸟!”“花花,花花…!”“卡车…卡车!”这个世界在他快乐的瞳孔里是如此精彩。见到哥哥的那个瞬间也是非常欢快的,有时候他们会头碰头,或者拥抱。带着弟弟接送哥哥的日子,将会是我们很美好的一段记忆。去接受现状,在现状里活出最好的状态,是我的选择。哥哥直接去小朋友家玩去了,硬是嚷着要去啊,我就带着弟弟回家。煲一个龙骨胡萝卜汤,一个菠萝熏肉炒饭,我称这顿饭是“橙黄派对”。做好了饭,再去接哥哥回家吃饭。吃完饭再到楼下的滑滑梯玩一会儿,然后回家洗澡,看书,睡觉。每天,极为节奏的生活。睡前,哥哥也会给我讲幼儿园的事情。“妈妈,我们幼儿园今天来了一个狗屁大尿便。”“哦?”“是一个外国人,来参观我们幼儿园。还有一个小男孩。”“本来外国没有女孩的,对么 ?”“外国也有女孩的。”爸爸还没有回家,两个孩子已经睡着了。妈妈的“夜生活”开始,这是一段难得的属于自己的时光。平平淡淡才是真,这就是生活!
中国历史上的太平天国与捻军有什么关系?
中国历史上太平天国与捻军其实就属于大哥和小弟的关系,也算是同样的起义军团,同样都是农民起义军,另一个角度来说,也算是一对起义好兄弟关系,因为从时间上来看,捻军是成立于1853年至1868年期间,太平天国成立于1851年至1864年,所以时间是也相似。1853年期间,太平天国开始陆续的进入安徽,但是在此期间,安徽,河南,江苏,山东一带就已经爆发了捻军起义,最早的捻军其实都是一些造反的农民,被称为捻子,但是由于势力单薄,所以没有成功的大气候。1852年的时候,太平军进入了广西永安地区,后来又转战了湖南湖北,后来又转战到了安庆,在此期间太平军释放了监狱中的一些捻党囚犯,并且鼓动他们一起反抗,所以也是得到了长江以北黄河流域地区的捻军积极响应,换一种角度来说,也可以说捻军与太平军是一对好兄弟。在太平天国运动中心,太平天国的势力也是比较强盛,然而在某种程度上,捻军也接受了太平天国的领导,当时两军在安徽六安地区会师,但是实质上只是服从统一安排,要想调动双方的军队,那么还需要各自起义军内部的人才可以。然而在1864年,太平天国的首都被湘军攻陷,而且洪秀全的儿子也是被抓,你就等于太平天国主力部队覆灭,但是捻军和西北地区太平天国军队的余党进行了重新整编,准备再一次发动进攻,在此期间他们也打过不少胜仗,但是毕竟实力不敌清军,1868年左右,左宗棠消灭了西部的捻军势力,李鸿章则消灭了东部捻军势力,就这样捻军已经被清军全部清除了。
捻军是中国历史上最难镇压的“农民起义”,原因何在?
喜欢近代史的人可能都会听过捻军,他们也是太平天国时起义的农民军,而且更加难镇压,一方面是因为他们的意志非常坚定,有共同的愿望,还有就是他们的战术非常像后来的农村包围城市,而且他们的骑兵非常厉害,经常杀个措手不及。捻军是一个活跃在长江以北的反清农民武装的势力,和大家熟悉的太平天国同时期。他们行踪飘忽不定,被称为最难镇压的农民起义,但这不是空穴来风。首先捻军秉持的理念非常的坚定,他们有着共同的愿望,非常的团结,不会背叛。捻军没有中国大多数农民起义的诉求,它的首领没有创立王朝的欲望,而且他们也普遍没有均贫富、等贵贱、建立人间天堂的美好愿望。捻军奉行的是梁山好汉的生存哲学,非常讲义气,出卖背叛行几乎没有,甚至很多捻军面对官军用其家人的性命来威胁都毫不在意,处决之前还大笑,不得不说厉害。而且更关键的是捻军采取的战术,和我们后来的农村包围城市非常的相似。他们的根据地一直都是一些乡村,很少攻击或夺取城市,清军想用坚固的城防系统,用火炮来杀伤敌军的想法必然落空。想推测捻军的进军方向也十分的困难,因为双方对战略的思维方式截然不同。另外,捻军的骑兵非常优秀,经常杀个措手不及。他们特别重视骑兵的训练,鼎盛时有骑兵近两万人,骑术精湛,作为整体拥有超强的机动性,捻军一日之间的移动距离在150里以上,这让以步兵为主的清军望尘莫及,根本抓不住呀,所以捻军是最难镇压的农民起义。
捻军为何成为中国历史上最难镇压的“农民起义”?
根据历史的记载,满清政府镇压捻军花费的时间比太平天国起义的时间还长。捻军的骑兵数量多,活动范围广,威胁到了满清政府的统治。并且捻军起义的过程中十分的凶猛,所以才会被称为最难镇压的起义。捻军属于一个反清农民武装势力,与太平天国起义处于同一时期。太平天国起义被后来称为是中国历史上破坏力最强的起义,满清政府镇压花费了13年之久。但是对于镇压捻军却花了长达15年,比太平天国起义还要久。所以在时间上,满清政府花费的精力也很多。捻军的领导者在进行起义的过程中,并没有带有任何的官僚主义色彩,他们代表的是中国历史上绝大多数农民心中的渴求。他们都渴望能够过上,不用受到政府的压迫,不用服从劳动,不用忍受贪官的欺凌的生活。他们渴望享受,渴望获得更多的财富。捻军在起义的过程中,由于他们的攻击路线很少是通往城市,所以在政府眼中,他们的那一套坚固的防御系统对他们根本没有效果。政府也是十分难预测捻军的行动路线,无法制定计划攻击捻军。此外,捻军的骑兵素养也特别高,这对于镇压捻军更是难上加难。而捻军失败的最大原因就是因为没有火力武器,他们渴望能够从洋人那里得到武器,但是洋人已经投靠了满清政府,所以捻军与洋人合作,才会造成最后的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