逼死杨贵妃后,陈玄礼的归宿如何?
杨贵妃死后 陈玄礼表示对玄宗尽忠,随玄宗入蜀,太子不得已与太上皇兵分两路,后在灵武(今宁夏灵武县西南)即位。陈玄礼,唐朝名将,初任神武军的果毅都尉,后随李隆基(唐玄宗)起兵诛杀韦后及安乐公主。玄宗即位后,宿卫宫中。安史之乱时,率军护卫玄宗逃亡四川,行至马嵬驿(今陕西兴平西),在太子李亨支持下,发动兵变杀杨国忠及杨氏姐妹,并逼唐玄宗李隆基缢死了杨贵妃。安史之乱平息后,随玄宗回到京师长安,封蔡国公后辞官,旋病死。扩展资料:人物生平唐朝景龙四年,陈玄礼以除韦后、安乐公主有功,唐玄宗时任禁军龙武大将军。以淳笃自检,于唐玄宗在位的四十五年内皆受亲信。公元756年陈玄礼与太子李亨、李辅国谋,请杀宰相杨国忠、御史大夫魏方进、太常卿杨暄。至德二载,玄礼从玄宗自巴蜀回京师长安,居兴庆宫(南内),封做蔡国公,封三百户。大约于玄宗迁至太极宫(西内)甘露殿时病重去世。
杨贵妃怎么死的
关于杨贵妃的死因,历史上有多个不同的说法。目前较为普遍的说法是杨贵妃在安禄山叛变中死于马嵬坡。具体解释:《旧唐书》卷五一讲,安禄山反叛,玄宗等逃离长安,途径马嵬坡时,赐死杨贵妃,并葬于此地。玄宗后来自蜀地重返京都,念及旧情,密令改葬。当挖开旧冢时,发现“初瘗时以紫褥裹之,肌肤已坏,而香囊仍在……”因为杨国忠的错误决策,本该固若金汤的潼关天险被叛军很快就攻破,长安城危在旦夕,玄宗惊慌,连夜带着杨贵妃和皇宫禁卫军以及一部分文武大臣逃往四川,跑到马嵬驿的时候已经是第三天中午了,众将士又饥又饿,心里满是怨气,正好看到杨国忠和吐蕃人在一起,于是就大喊“杨国忠勾结胡人”冲上去将他乱刃分尸,参与哗变的士兵越来越多。傍晚的时候大批士兵包围了玄宗和贵妃所在的驿站,龙武大将军陈玄礼来见玄宗,对他说道“士兵们情绪激动之下杀死了宰相杨国忠,现在心中忧惧,害怕您秋后算账,所以想请您杀死贵妃”玄宗回道“这都是我的过错,与贵妃无关”士兵们不从,坚决要求处死杨贵妃,不然就不再跟随玄宗去四川了。眼看着一场更大规模的哗变就要出现,玄宗无奈,只能向将士们妥协,含泪杀死了杨贵妃。《新唐书》中的记载与《旧唐书》大致相同,由此可见,杨贵妃确实死于马嵬坡。后人传说贵妃没死,可能只是一种美好的愿望。扩展资料:关于杨贵妃死因的其他说法:1、死于佛堂有人说,杨玉环可能死于佛堂。《旧唐书·杨贵妃传》记载:禁军将领陈玄礼等 杀了杨国忠父子之后,认为“贼本尚在”,请求再杀杨贵妃以免 后患。唐玄宗无奈,与贵妃诀别,“遂缢死于佛室”。《资治通鉴·唐纪》记载:唐玄 宗是命太监高力士把杨贵妃带到佛堂缢死的。《唐国史补》记载:高 力士把杨贵妃缢死于佛堂的梨树下。陈鸿的《长恨歌传》记载:唐 玄宗知道杨贵妃难免一死,但不忍见其死,便使人牵之而去,“仓皇辗转,竟死于尺组之下”。乐史的《杨太真外传》 记载:唐玄宗与杨贵妃诀别时,她“乞容礼佛”。高力士遂缢死贵妃于佛堂前的梨树之下。陈寅恪先生在《元白诗笺证稿》中 指出:“所可注意者,乐 史谓妃缢死于梨树之下, 恐是受香山 (白居易)‘梨花一枝春带雨’句之影响。 果尔,则殊可笑矣。”乐史的说 法来自《唐国史补》,而李肇的说法恐怕是受《长恨歌》的影响。杨贵妃自缢死于佛堂中。陈玄礼及禁卫军的将官看着这个过程,确认杨贵妃已死后,再出来跟禁卫军士兵解释,过了很久聚集的士兵才散去归队。2、死于乱军杨贵妃也可能死于乱军之中。此说主要见于一些唐诗中的描述。杜甫于至德二年(公元757年)在安禄山占据的长安,作《哀江头》一首,其中有“明眸皓齿今 何在,血污游魂归不得”之句,暗示杨贵妃不是被缢死于马嵬驿,因为缢死是不会见血的。李益所作七绝《过马嵬》和七律《过马嵬二首》中 有“托君休洗莲花血”和“太真血染马蹄尽”等诗句,也反映了杨贵妃为乱军所杀,死于兵刃之下的情景。杜牧《华清宫三十韵》的“喧呼马嵬血,零落羽林枪”;张佑《华清宫和社舍人》的“血埋妃子艳”;温庭筠《马嵬驿》的“返魂无验表烟灭,埋血空生碧草愁”等诗句,也都认为杨贵妃血溅马嵬驿,并非被缢而死。3、吞金而死杨贵妃之死也有其它的可能,比如有人说她系吞金而死。这种说法仅见于刘禹锡所用的《马嵬行》一诗。刘氏之诗曾写道:“绿野扶风道,黄尘马嵬行,路边杨贵人,坟高三四尺。乃问里中儿,皆言幸蜀时,军家诛佞幸,天子舍妖姬。群吏伏门屏,贵人牵帝衣,低回转美目,风日为天晖。贵人饮金屑,攸忽舜英暮,平生服杏丹,颜色真如故。”从这首诗来看,杨贵妃是吞金而死的。陈寅恪先生曾对这种说法颇感稀奇,并在《元白诗笺证稿》中作了考证。陈氏怀疑刘诗“贵人饮金屑”之语,是得自“里儿中”,故而才与众说有异。然而,陈氏并不排除杨贵妃在被缢死之前,也有可能吞过金,所以“里儿中”才传得此说。上皇自蜀还,令中使祭奠,诏令改葬。礼部侍郎李揆曰:"龙武将士诛国忠,以其负国兆乱。今改葬故妃,恐将士疑惧,葬礼未可行。"乃止。上皇密令中使改葬于他所。初瘗时以紫 褥裹之,肌肤已坏,而香囊仍 在。内官以献,上皇视之凄惋,乃令图其形于别殿,朝夕视之。(《旧唐书·卷五十一杨贵妃传》)4、逃往日本还有一种说法认为,杨贵妃最后逃亡到日本。1984年出版的《文化译丛》第五期,张廉译自日本《中国传来的故事》一文说,当时马嵬驿被继死的,乃是个待女。禁军将领陈玄礼为贵妃美色所吸引,不忍杀之,遂与高力士谋,以待女代死。杨贵妃则由陈玄礼的亲信护送南逃,大约在今上海附近扬帆出海,经海上漂泊,辗转来到日本久谷町久,最终在日本安度晚年。5、贬为廉人还有一种说法是,杨贵妃没有死在马嵬驿,只是被贬为廉人,并被下放于民间。俞平伯先生在《论诗词曲杂著》中对白居易的《长恨歌》以及陈鸿的《长恨歌传》作了考证。他本人认为白居易的《长恨歌》、陈鸿的《长恨歌传》之本意,蕴含着另一种意思。假设以“长恨”为篇名,写到马嵬就不写了,何苦还要在后面假设个临邛道士和玉妃太真呢?从而俞先生认为,杨贵妃并未死于马嵬驿。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杨玉环光明网:葡萄花鸟纹银香囊——丝路芬芳
陈玄礼率军逼唐玄宗杀死了杨贵妃,他最后的结局怎么样?
安史之乱后,唐玄宗带着杨贵妃匆忙地从长安城逃往南方,在马嵬坡这个地方,将士发生哗变要求处死杨贵妃与杨国忠。当时唐玄宗是万般不舍杨贵妃,但是无奈陈玄礼这些将士态度强硬,最后杨贵妃便在马嵬坡这个地方香消玉殒。后来唐玄宗还未回到长安,唐肃宗李亨便登基为帝了,回到长安后的唐玄宗就退出了朝堂,因此陈玄礼并没有被唐玄宗问罪。安史之乱爆发的时候,唐玄宗一点准备都没有,所以当叛军打到长安城下时,唐玄宗只能带着亲眷匆忙地逃往南方。当时这些护送唐玄宗出逃的禁军便是唐玄宗保命的军队。所以当时这些禁军在陈玄礼的带领下,要求处死杨贵妃的时候,唐玄宗虽然很不愿意,但是还是没有办法只能同意。并且当时那种情况,万一事态严重,很有可能会危及到唐玄宗自己的生命安全,所以唐玄宗没有办法只能同意陈玄礼的要求。在逃往南方的过程中,唐玄宗需要陈玄礼的禁军为自己保驾护航,所以他不能追究陈玄礼的罪责。后来安史之乱平定后,唐玄宗回到长安城,可是因为当时太子李亨已经登基为帝,所以当时的唐玄宗就没有任何权力。他也就是一个皇宫中的闲散之人,所以唐玄宗回到长安后也没有问罪于他。陈玄礼因为护驾有功,保护唐玄宗平安回到长安城,他还因此被唐肃宗李亨封赏与重用,他最后不仅没有获罪,而且还得到了善终。
陈玄礼跟随唐玄宗45年,为什么要在马嵬坡对唐玄宗落井下石?
唐玄宗早已经不是他当初所认识的能够励精图治的君主了,大唐的急转直下是他无法忍受的。因为感觉这个国家变成这样,唐玄宗得背锅,必须得背这个锅。陈玄礼也是一个名将,当初是有从龙之功的,和唐玄宗一起诛杀了韦后等人,帮助玄宗获得了江山。原先唐玄宗也算是矜矜业业的,但是后来慢慢的可能是感觉有点飘了吧,觉得自己的国家很厉害,于是开始享受。然后看上了当时还是儿媳的杨贵妃,不顾伦理,把她接进了宫,开始他们的爱情故事。对于朝臣和百姓来说,帝王和谁之间是不是爱情都无所谓的,他们管不着,但是前提是不能荒废政事。唐玄宗就是荒废了政事,接连不上朝,不看消息,提携杨贵妃的娘家人,尤其是她的哥哥,也许提携娘家人这个杨贵妃不一定知道,但是还是有很大关系的。要不是觉得真的喜欢,就不会不顾反对,将她的家人提携成大官了。不过杨贵妃到死都是贵妃,而不是皇后。因为杨国忠,不一定是全责,但是一定有很大一部分责任,毕竟安史之乱就是以他们为清君侧的借口的。在马嵬坡之前一直都是陈玄礼他们护着的,结果军心不稳,只有杀杨国忠他们来稳军心,陈玄礼也是想着唐玄宗已经不是以前那个兢兢业业的君王了,于是和太子一起发动了兵变,逼着杀死了杨国忠他们。这也是一个好事吧。陈玄礼不是无缘无故这样的,而是太失望了吧。以前那个矜矜业业的帝王不见了,现在变成了一个只会享乐,只会享受爱情的昏君,还不如择明主,护天下。
大将陈玄礼忠心耿耿跟随唐玄宗45年,为什么在马嵬坡对唐玄宗落井下石?
大将陈玄礼跟随唐玄宗45年忠心耿耿但是却在马嵬坡对唐玄宗落井下石。他在马嵬坡杀死了唐玄宗非常宠爱的杨贵妃其实并不是对唐玄宗落井下石而是要保护唐玄宗。陈玄礼在发动了马嵬之变,他在这场政变中杀死了杨国忠以及杨贵妃。当时杨贵妃是非常受唐玄宗宠爱的可以说杨贵妃是唐玄宗最喜欢的女人。但是陈玄礼明知道唐玄宗如此宠爱杨贵妃依旧选择杀死杨贵妃这无疑是在逼迫唐玄宗。杨国忠是唐玄宗的大臣。无论杨国忠是否忠诚于皇帝陈玄礼都不能杀了他因为毕竟陈玄礼也是一个大臣,他与杨国忠算是同事的关系。当时陈玄礼并没有权利能够杀死杨国忠但是当时陈玄礼让李亨杀死杨国忠就是在挑衅唐玄宗的权威。通过这两件事足以看出陈玄礼在马嵬坡对唐玄宗落井下石。但实际上陈玄礼并没有背叛唐玄宗,反而还处处为唐玄宗着想。他杀死这两个人其实是为了保护唐玄宗。因为当时唐玄宗的处境非常的危险他已经失去了民心,曾经唐玄宗在安史之乱中抛下朝中文武百官逃跑让朝中文武百官心灰意冷。所以为了能够平息这些官员的愤怒必须要找一个替死鬼而陈玄礼就让杨国忠作为了替死鬼。但是令他没有想到的是杨国忠的死并不能平息百姓们的愤怒。所以他又杀死了杨贵妃,陈玄礼之所以这么做都是为了能够更好的保护唐玄宗。所以陈玄礼一直对唐玄宗忠心耿耿的。
一生跟随唐玄宗45年的大将陈玄礼为何在马嵬坡对玄宗落井下石呢?
因为唐玄宗在没有喜欢上杨玉环之前是一代明君, 而且非常的有才能,非常的圣明,还开创了唐朝的鼎盛时期“开元盛世”,唐玄宗的功绩是非常大的,但是后来他迷恋上杨玉环以后,开始听信杨国忠和李林甫的谗言,听信他们的一些坏心思,轻易的听取小人的挑唆,后来犯了不少的错,一步一步将自己和国家陷于危难之中,不再是之前那个明君了。所以在安史之乱中,陈玄礼不愿意再看着唐玄宗继续这样下去,他想要拯救大唐的江山,也想让唐玄宗彻底的清醒过来,刚好又在危难之际,陈玄礼护送着唐玄宗逃亡,他便借此机会逼唐玄宗赐死杨玉环,不然就不继续前行了。陈玄礼是非常忠心的,他一辈子都在为了大唐的江山社稷考虑,一辈子忠心耿耿,在这一件事情上面,他选择了与唐玄宗为敌,站在了唐玄宗的对立面,他只是想让唐玄宗清醒过来,让唐玄宗远离这些会让他有错误决定的人。所以在安史之乱中,陈玄礼联同太子李亨等人将奸佞小人杨国忠弄死了,陈玄礼对杨国忠早已看不惯,对他早已忍无可忍,这时终于有了机会,自然不会放过他。后来前行到马嵬坡的时候,陈玄礼和所有的将士请求唐玄宗赐死杨贵妃,如果唐玄宗不按着大家的意愿赐死杨贵妃的话,他们便不再继续往前走,也不再护送唐玄宗逃走了,所以唐玄宗无奈只好答应赐死杨贵妃,所以便命高力士勒死了杨贵妃。虽然在这件事情上面,陈玄礼与唐玄宗站在了对立面,但是陈玄礼也是为了大唐的江山社稷着想,所以他也不怕在这一件事情上对唐玄宗落井下石。
马嵬坡下陈玄礼逼死了杨贵妃,陈玄礼的结局如何?
在马嵬兵变后,陈玄礼护送玄宗逃亡到四川,后又随玄宗回到长安,被封了蔡国公,最后是病死的(也有种说法是被唐肃宗暗中杀死的,目的是去除唐玄宗的亲信)。而至于为何李隆基没有找陈玄礼报仇,我想原因大概有一下几点。第一:陈玄礼对李隆基忠心耿耿。起兵杀韦后及安乐公主有功,护送唐玄宗逃往四川两年后又护送玄宗回到长安同样有功。而陈玄礼从小就是玄宗的心腹,甚至在玄宗还未登基的时候就已经深得玄宗信任了,在玄宗继位的四十多年一直都对玄宗忠心耿耿。马嵬兵变,要求处死杨贵妃,和自己的皇位性命比起来,玄宗放弃了杨贵妃。其实玄宗也可以选择和贵妃一起死去,作比翼鸟成连理枝,但任何一个皇帝都是自私的吧。玄宗应该自己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又何必怪罪陈玄礼呢?第二:玄宗身边已无可信任职人。在安史之乱爆发后,玄宗意识到自己一直所信非人,而早在在奸臣小人的谗言下,高仙芝和封长清二位将军被误杀。此时玄宗身边除了陈玄礼已经再没有其他可以信任的人了。第三:玄宗被李亨软禁失去权力。在马嵬坡玄宗和太子李亨分道扬镳,玄宗南下逃往四川,而太子则北上,然后李亨自立为王即唐肃宗,玄宗被尊为太上皇,后来李亨平叛后,迎回了玄宗,其实是将玄宗软禁起来。此时玄宗年纪已大,手中又无权力,自然无法向陈玄兵报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