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建筑术语——“驼峰”是什么意思?
驼峰:梁上垫木,用之承托上面的梁头,其状如驼峰。
古建筑术语例子:
1、丁头栱:位于梁下的半截栱。原由串枋出头部分作成,后成为梁头下的装饰。
2、八架椽:宋代房屋进深以椽数呼之,八架椽即八椽之深。清代则以檩数称呼,“九檩”即宋之八架椽。
3、九脊屋顶:即歇山顶。用于殿阁则称九脊殿,用于亭榭、厅堂则称厦两头造。
4、九踩斗栱:清式斗栱按出挑数称呼。里外出一跳称为三踩斗栱,出两跳称为五踩斗栱,
出三跳称为七踩斗栱,出四跳称为九踩斗栱。 牌坊斗栱最多可多至十一踩。
驼峰的特点
1、骆驼的驼峰不会储存水分,一次能在驼峰中储存多达80磅的脂肪。当没有食物时,骆驼驼峰中的脂肪转化为能量和水,骆驼才能生存。2、骆驼长而蓬松的驼毛,在其体表形成了一个有效的隔热屏障,驼毛间不流动的空气层影响传导和对流,降低了低温条件下体热的散失和高温条件下外热的流入。有实验表明,一只毛厚不到1cm的骆驼每天每100kg体重平均失水3L,而毛长3~14cm的骆驼,每天每100kg体重失水只有2L。驼毛的有效隔热,间接减少了水分蒸发。3、骆驼通常从驼峰顶到脚有7英尺高,骆驼有三层眼睑,有两排睫毛,骆驼可以以每小时40英里的速度奔跑。4、骆驼有着厚厚的嘴唇,这使得它们可以在不受伤害的情况下吃掉荆棘植物。扩展资料:一、精巧的体温调节方式骆驼体温范围很广,适应于昼夜温差大的沙漠环境和减少水分损失的需要。在白天,骆驼的体温随环境温度的升高而升高,最高可达到41℃,到夜间又随环境温度的下降而下降,最低可达到34℃。体温波动范围为7℃,而且这种体温的波动越是在脱水的条件下越明显。但它并不能表明骆驼恒温机制的原始性,而是建立在恒温基础上的更为精巧的体温调节方式。高温环境中,提高体温可缩小动物体与环境间的温差幅度,减少外界热量的流入。同时骆驼体温的升高也起到了贮存热量的作用,而这部分贮存的热量又可以在夜间通过传导、辐射扩散到周围的环境中以代替蒸发,其结果是减少了维持体温恒定可能导致的蒸发失水。一只500kg的骆驼比热为3.35KJ/kg·k,体温升高7℃就相当于贮存了1.26×107J的热量,如果是通过水分蒸发散失这部分热量就要损失5L水。二、作用经解剖证实,驼峰中贮存的是沉积脂肪,不是一个水袋。而脂肪被氧化后产生的代谢水可供骆驼生命活动的需要。因此有人认为,驼峰实际存贮的是“固态水”。经测定,1g脂肪氧化后产生1.1g的代谢水,一个45kg的驼峰就相当于50kg的代谢水。但事实上脂肪的代谢不能缺少氧气的参与,而在摄入氧气的呼吸过程中,从肺部失水与脂肪代谢水不相上下。这一事实说明,骆峰根本就起不到固态水贮存器的作用,而只是一个巨大的能量贮存库,它为骆驼在沙漠中长途跋涉提供了能量消耗的物质保障。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驼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