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下之盟

时间:2024-04-14 00:32:04编辑:优化君

澶渊之盟是何意?出自于哪?

澶渊,又名澶州,即今河南濮阳。公元1004年,北宋与辽国在澶渊签订和约,史称“澶渊之盟”。后以“澶渊之盟”比喻签订和约。
北宋大臣寇准(公元961~1023年),字仲平,在宋太宗时期任左谏议大夫、参知政事。宋真宗即位后,也非常信任他。
宋真宗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辽国萧太后与圣宗亲自率领大军南下,攻打宋朝疆域,直逼京都。参知政事钦若主张迁都南逃,蜀人陈尧叟建议真宗逃往成都。
真宗征求寇准的意见,寇准说:“谁为陛下出这等主意,罪不容诛。如今陛下正当英勇之年,将相团结,如果陛下御驾亲征,敌人一定闻风而逃。”
于是,真宗亲临澶州(今河南濮阳)督战。真宗把军事委托给寇准处理,寇准指挥果断,号令严明,士卒喜悦。辽国在战事上没有占到便宜,就派遣使者前来,要求订立盟约,寇准不答应。
有人造谣说,寇准不想讲和,是为了拥兵自重,谋取政治资本。在这种情况下,寇准迫于无奈,只好答应了。
由于宋真宗对战争早已厌倦了,急于讲和。他派大臣曹利用到辽军谈讲和条件,答应每年朝贡给辽国银两,宋真宗向曹利用交底儿说:“每年朝贡给辽国的银两只要在百万以下,都可以答应。”寇准把曹利用召到军帐里向他交代说:“虽然皇帝作了交代,但是你谈判时,答应每年输送的银两不许超过三十万。如果超过三十万,我就杀了你。”曹利用来到辽国军营,按寇准的条件和辽国谈判,最终果然以三十万银两的条件签订了盟约。


城下之盟是何意·出自于哪?

“城下之盟”指的是在敌人的武力威逼之下,被迫签订屈辱的盟约。
此典出自《左传·桓公十二年》:“楚伐绞……大败之,为城下之盟而还。”
春秋时期,各国争霸。有一次,楚国派兵攻打绞国,楚军直逼绞国的南门。楚国大夫屈瑕(官居莫敖,又称莫敖屈瑕)说:“绞国只是一个小国,而且做事草率。做事草率,就缺少谋略。我看,我军砍柴的人外出打柴时,不用派兵加以保护。这样,可以引诱敌军出城。”楚王采纳了屈瑕的建议。果然,绞军俘获了三十个楚军的砍柴人。第二天,绞军争抢着出城,在山上追赶着楚国砍柴人。没想到,楚军早已镇守在绞国的北门,并在山下设有伏兵。楚军大败绞军,逼着绞国签订了耻辱的城下之盟,然后班师回国。


成语“城下之盟”来自哪个典故 城下之盟是什么意思

“城下之盟”,指的就是敌军到了城下,抵抗不了,而被迫签订的条约。用到这个词的时候,背后往往都是一些充满了屈辱的故事。这个成语故事出自于春秋战国时期一次战役。春秋战国时代有很多的讨伐战役,这次的故事发生在鲁桓公十二年。楚国进攻一个叫做绞国的小国家,把军队驻扎在他们的南门。有个叫做屈瑕的官员说:“绞国这个地方,国家小,人倒是很轻浮,轻浮的人就缺少谋略。我们只要对那些出去砍柴的人不加保护,就能引诱他们了。”楚王听了觉得这事有谱,就听从了这个建议。绞国就这么俘虏了三十个楚国的砍柴人。第二天,绞国的军队大概觉得这战功也太好立了,都争着出城把楚国的砍柴人赶到山里面,看来是想要一个一个抓的意思。但是打仗哪有他们想的那么简单,这个时候楚国军队已经在北门那里等着了,同时还在山下埋伏了军队。果不其然,这样的战术让楚军大败了绞军,楚国就逼着绞国在城下签订了盟约,然后自己就回国享受去了。打不赢人家自然就要吃亏,都被打到城墙下,什么谈判优势也都没有,只能听着人家开条件了。像绞国这样的小国,选择签订被人占便宜的条约,还是被灭国,答案很显而易见了。扩展资料:南京条约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城下之盟。《南京条约》共十三款,其中要求中国:(1)割让香港岛;(2)向英国赔偿鸦片烟价、商欠、军费共二千一百万银元;(3)五口通商,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允许英人居住并设派领事;(4)协定关税,英商应纳进出口货税、饷费,中国海关无权自主;(5)废除公行制度,准许英商在华自由贸易等。此外,也规定双方官吏平等往来、释放对方军民以及英国撤军等事宜。

上一篇:痴情

下一篇:clitor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