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蜀吴三足鼎立,为何总感觉蜀国才是三国主角?
这肯定得益于三国演义的渲染。我们都知道,汉末三国乱世,可谓是人才辈出,无数的英雄豪杰接踵而起,争夺江山大业。可以说,三国这段历史,是所有现代人都魂牵梦绕的“英雄史诗”。魏蜀吴三国鼎立,时至今日,还经常被我们津津乐道。但是,不论魏国的军力多么强大,东吴的声势多么雄壮,坊间往往还会经常以蜀汉为三国的“第一主角”。甚至,屡屡用刘备,诸葛亮的视角看待历史。这是为什么呢?其实,在陈寿撰写《三国志》的时候,并没有这样现象的出现。由于晋朝名义上是接收了魏国的禅让之后才继承大统的,因此,《三国志》是以魏国为正统来进行叙事的。曹操,被记载在《魏书武帝纪》中;而刘备和孙权,前者是“先主”,后者是“吴主”,陈寿并不承认他们俩也算皇帝。在很长的一段历史里,大多数人也是这样看待这段历史的。虽然有习凿齿作《汉晋春秋》这样的史书,但毕竟不是主流。直到宋明时代,理学兴起,人们才开始推崇,以正统身份出现的刘备。大儒朱熹等人,就曾经向朝廷上过奏疏,要求官方以蜀汉为正统,再次修正史书;但是,并没有得到同意。再等到《三国演义》这部历史通俗小说的横空出世,几乎,已经把刘备的“主角”身份坐实了。三国演义的影响力之大,传播范围之光,纵观古今文坛,几乎无出其右者。它深深的转变了人们的观念;自此之后,蜀汉就成了“绝对正统”的地位,这种根深蒂固的思想,一直到现在也没有改变。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恐怕,还是认为《三国》就是《蜀汉演义》。
夷陵战后蜀国国力衰败,此时东吴和曹魏为何不联手灭掉它?
当时吴国和魏国之所以没有联合起来,共同抵抗蜀国主要是三个原因造成的。当然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其实还是因为这两个国家有自己的谋划。一旦这两个国家共同联合起来去攻打蜀国的话,肯定会让一方坐收渔翁之利。所以当时这两个国家并不愿意联手去攻打蜀国。第1个原因就是孙权的欺骗。面对孙权的欺骗,曹丕是非常愤怒的,所以当时吴国与魏国的关系其实已经出现了破裂。曹丕当时看到孙权的这种态度,自然而然不愿意与吴国进行联合,共同去联手消灭蜀国。同样也是孙权这种行为,让两个国家错失了一起消灭蜀国的机会。而当时孙权之所以这样做,其实也是为了避免两线作战。第2个原因就是蜀国当时有着独特的地理位置优势。蜀国独特的地形导致了这个国家一手难攻。首先当时蜀国魏延正在遵守汉中,而汉中是比较典型的一手难攻的地方。曹爽当时带领10万军队向汉中发起进攻,但是都没有获得战争的胜利,不但如此,还让当时魏国的军队受到了不小的损失。所以如果当时这两个国家联手攻打蜀国的话,必然要承受一部分损失。有可能也会对自己国家的军事实力造成非常大的影响。第3个原因就是他们并不愿意让其中一方获利。要知道在三国局势是非常微妙的。魏蜀吴三国鼎立一直是维持着一个巧妙的制衡关系。无论是吴国还是魏国都不愿意与对方联合起来,倾尽全力攻打蜀汉。因为一旦倾尽全力攻打蜀国的话,必然会让另一方坐收渔翁之利,而这一点也明显是这两个国家不愿意看到的。这两个国家可以说每一个国家都打着自己的小算盘,由于并没有一个共同的目标,所以也就让这两个国家无法进行合作。
公孙瓒和公孙度什么关系
从史料上的记载来看,没有看出公孙瓒和辽东公孙家有什么关系。
《三国志·公孙瓒传》的记载是:“公孙瓒字伯珪,辽西令支人也。”
《后汉书·公孙瓒传》的记载是:“公孙瓒字伯珪,辽西令支人也。家世二千石。”
总之公孙瓒是辽西令支人是不会错的,家里比较有钱。他会不会是辽东公孙家的人呢?不管是《三国志》还是《后汉书》都对这一点没有记载,而且辽东公孙家在这两本史书中都没有传,我们只能从其他人的传记中去了解。
从其他人的传记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公孙渊是公孙康之子,公孙度之孙。从公孙度开始,公孙家就占据了辽东地区。公孙度是哪里人呢?辽东襄平人,自幼随他的父亲公孙延迁居玄菟郡,也在辽东。而公孙延是亡命之徒,再往上就不可考证了。
所以,公孙瓒和辽东公孙家,在几代以内肯定是没什么关系了,往上追溯几代、几十代,说不定有点关系。
司马懿家族怎么灭亡的:司马懿家族被谁给灭了
公元420年刘裕废晋恭帝自立,建国号为宋,史称刘宋,是为宋武帝。公元266年司马炎篡魏,建国号为晋,定都洛阳,史称西晋,公元280年灭吴,完成统一。后经历八王之乱和永嘉之祸,国势渐衰,316年西晋被北方蛮族灭亡,北方陷于混乱,史称五胡乱华。317年,晋室南渡,司马睿在建邺建立东晋,东晋曾多次北伐。383年东晋与前秦淝水之战后得到暂时巩固。两晋时期五胡迁至中原,加强了民族融合,北人南迁,开发了江南地区。420年,刘裕建立刘宋,东晋灭亡。中国历史进入了南北朝时期。可以说,司马懿家族建立的晋朝最终被刘裕灭亡。扩展资料:司马懿崛起初始过程:汉建安十三年(208年),曹魏实施缔造者、汉丞相曹操以河内郡士族世家之後的司马懿为文学掾,开始了在曹魏阵营的生涯,司马懿时年29岁。建安二十四年(219年)40岁时,献计曹操使孙权袭关羽後方,解樊城之战之危。又进言表明态度支持曹操称帝,开始得到了曹操的信任,职位已渐渐升迁到丞相军司马,并在曹丕继任魏王後封河津亭侯,转丞相长史。曹魏建立後,司马懿为尚书,不久转督军、御史中丞,封安国乡侯。黄初年间司马懿职任最高升到抚军大将军,与中军大将军曹真、镇军大将军陈群、征东大将军曹休同为大将军,并受曹丕遗诏辅政,正式进入权力核心。曹叡朝时,司马懿斩孟达、破公孙渊和抵抗诸葛亮北伐,独当一面,在老臣死尽的魏国是为朝廷的有力依靠,势力与曹氏和夏侯氏亲族相当。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晋朝 (中国历史朝代)百度百科-司马氏专权
三国被遗忘霸主公孙氏,曾称霸东北亚被司马懿所灭,为何是历史一败笔?
之所以说东北亚的公孙家族被灭是历史上的一个败笔,是因为它使得北方游牧民族再一次统治了这片区域,而中原地区要对这片地区恢复统治又耗费了极大的精力。公孙家族的祖先本是当地的一个小官,后来成了太守。此人为人较为强势,先是派兵打服了高句丽,后来又联合扶余压制住了他,之后甚至通过海战使得山东和辽东两个半岛联系在了一起。后来曹操封他为永宁侯时,他说道,我本在辽东为王,何须你来封侯,可见其霸气。在三国里,吴国,魏国,蜀国打的不可开交时,魏国一些部落开始叛乱,而公孙家族的人也趁此加入战斗,他既想结交吴国,又害怕魏国生气。于是就将吴国派来的使臣,送给了魏国。而魏国一高兴将公孙渊进行侧册封,结果多疑的公孙渊却把魏国的使节们困住,之后才放心的接受册封,而这件事显然也惹到了魏国的皇帝。之后诸葛亮去世,蜀国基本上没有什么战斗力,之后孙权也被为国所打败。之后,魏国就派遣司马懿去讨伐公孙家族,此时公孙渊向孙权求助,结果对方也只表面答应,最后公孙氏被灭。司马懿在平定辽东的过程中杀害了许多汉人,因此当地汉民大量减少,也就导致对此地缺乏管辖,使得北方的游牧民族再一次的进入到这片地区。而后期,隋朝因为征服高句丽来实现统一而耗费了大量的精力,很大程度上也因为此而加速了灭国,唐朝时也耗费许多才重新取得这片区域的管辖权,所以说这事是历史的一败笔。
公孙渊背叛魏国,自立为燕王的底气,到底从何而来?
公孙渊是辽东太守公孙度的孙子,是左将军公孙康的儿子。早在董卓之乱的时候,公孙渊就趁机占领了整个辽东,成为了辽东侯。公孙度死后是让把权位给了他的儿子公孙康,但是公孙康死的时候两个儿子还太小,所以让给了他的弟弟,公孙渊之后夺权是从他的叔父中手中夺来的。 公孙渊之所以敢于背叛魏国,自立为燕王。底气首先来自于其家族势力。公孙度在位期间,大肆拓展地盘,东征高句丽,西征乌桓,南取辽东半岛,甚至跨过胶州半岛在其北部占领了不少州县。公孙度还广招贤才,开馆设学,招揽了不少流民,人口和土地在公孙度执政时期大大拓展,有了跟中央分庭抗礼的资本。 公孙渊对魏国的不忠,早有迹象显露出来,在太和年间公孙渊就向东吴的孙权称臣,跟东吴眉来眼去,还被孙权封为燕王,但是鉴于曹魏大军离自己太近,还是杀了东吴的使者,戏耍了孙权一把。让公孙渊自信心膨胀,敢于脱离魏国的很大原因在于景初元年的一场战争。魏国派出毋丘俭,发大军讨伐公孙渊,结果被公孙渊一举击溃。公孙渊开始自立为燕王,封设百官,还给鲜卑可汗授予权位,怂恿其骚扰曹魏的边境。公孙渊太自大了,欺负曹魏无人。没想到之后的魏明帝曹叡派出了司马懿,很快将辽东一举拿下,公孙渊父子都被杀了。 三国鼎立的格局,尤其是南方蜀汉和东吴政权对曹魏的牵制使得公孙渊更加有恃无恐。的确是南方的两个政权牵制了曹魏的大军,从司马懿率大军征辽东的军队人数就可以看出来,40万大军只能抽调4万人来出征。在公孙渊自立为王之前,蜀汉曾五次发威,导致魏军在雍凉一带布置了大量的兵力。再者,魏国也得防着东吴,在淮南一带也是安排了不少兵力。公孙渊严重低估了魏明帝曹睿的实力。曹叡作为一个自负的皇帝,是绝对不允许公孙渊自立为王的。
曹魏实力强大,公孙渊为何敢背叛魏国,自立为燕王呢?
三国(220年-280年)是汉朝与晋朝之间的一段历史时期,分为曹魏、蜀汉、东吴三个国家。220年,汉朝丞相曹丕篡汉称帝,定都洛阳,国号“魏”,史称曹魏,汉朝正式结束。221年刘备称帝,定都成都,史称蜀汉。229年孙权称帝,定都建邺,国号“吴”,史称东吴。在三国时期,虽然主要是魏蜀吴三方之间的较量。但是,实际上,在魏蜀吴三国之外,还存在公孙渊这一势力。公孙渊是辽东太守公孙度之孙,左将军公孙康之子。公孙康死时,因其子公孙晃和公孙渊等年纪尚小,众人于是拥推其弟公孙恭为辽东太守。对于公孙渊的祖父公孙度来说,早在董卓篡夺东汉朝廷的大权后,公孙度就趁机自立为辽东侯、平州牧。继则东伐高句丽,西击乌桓,南取辽东半岛,越海取胶东半岛北部东莱诸县,开疆扩土;又招贤纳士,设馆开学,广招流民,威行海外,从而成为汉末群雄之一。等到了公孙渊即位之后,先是向曹魏称臣,后又背叛魏国,自立为燕王。那么,问题来了,公孙渊背叛魏国,自立为燕王,他的底气是什么呢?一首先,太和二年(228年),公孙渊逼夺叔父公孙恭之位。魏明帝曹叡不听刘晔劝告,拜公孙渊为扬烈将军、辽东太守。由此,在公元228年,公孙渊名义上臣服于曹魏,或者可以称之为曹魏的附庸了。不过,公孙渊并不满足于向魏国称臣,在他执掌大权后,就开始与吴国往来。太和七年(233年),公孙渊企图向吴称臣,以其为外应。孙权打算册封公孙渊为燕王,东吴自丞相顾雍、辅吴将军张昭等人都劝谏孙权,认为公孙渊必败,因此反对孙吴对公孙渊的支持。不过,张昭等人的真知灼见,并没有被孙权采纳。对于固执己见的孙权,遣张弥、许晏等,携金玉珍宝,立公孙渊为燕王。公孙渊没想到孙权会如此看重自己,认为东吴远而曹魏近,害怕曹魏讨伐,又垂涎东吴送来的珍宝。在此背景下,公孙渊经过一番抉择之后,于是诱斩吴使,并将其首级献给魏明帝曹叡。对于孙权来说,这显然是被公孙渊戏耍了一次。二在公孙渊做出示好的举动之后,魏明帝曹叡非常开心,于是拜公孙渊为大司马,封乐浪公,还让他继续持节任辽东太守,统领诸郡。到了景初元年(237年),魏明帝曹叡派幽州刺史毌丘俭等携带书信印章去征召公孙渊。公孙渊闻讯,立刻发兵,在辽隧阻击毌丘俭,并与之展开激战。毌丘俭见形势对己不利,便退兵。不久之后,公孙渊于是自立为燕王,改元绍汉,并设置百官,遣使持符节,授予鲜卑单于印绶,给周边的游牧民族加封晋爵,并促使鲜卑人去侵扰魏国的北方。并且,公孙渊又再次称臣于吴,希望得到外援。由此,在笔者看来,虽然曹魏实力强大,但是,公孙渊基于以下几点原因,还是选择了背叛魏国,自立为燕王。一方面,这是因为公孙渊刚刚击退了魏国大军的讨伐。在公元237年,毌丘俭等人率军进攻公孙渊,结果无功而返。对此,在笔者看来,公孙渊很可能认为曹魏已经没有能征善战的将士了,于是,逐渐失去畏惧的他,选择自立为燕王,想要和魏国、蜀国、吴国这三国平起平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