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得糊涂书法

时间:2024-04-14 06:02:00编辑:优化君

父亲喜欢书法,家里收藏了很多书法作品,应该怎样保存?

很多人爱好书画,但往往缺乏书画保护常识,或因不注意收藏,致使书画被鼠咬虫蛀,受潮霉变;或因终年悬挂,长期风化,使纸张变质,作品神韵大减。对于名家书画,我们如能爱而护之,就可使这些艺术品延年益寿。下面介绍家里收藏书法字画的一些比较实用保存方法,请欣赏。1.要防鼠咬虫蛀、潮湿霉烂。对于名贵书画,当然应当注意珍藏。可以制作长筒形专用布袋收藏,腾空悬挂,既防鼠咬,又防潮湿。如收藏在书画箱内,箱子应放在干燥地方。收藏的书画,每年要检查几次,选晴朗干燥天气,将书画一件件挂起,吹去潮气后再收起。册页也需一面面翻开,使潮气散失。切忌将书画放在阳光下曝晒,否则会使纸张翘起,画面颜色变淡失神。如发现书画已遭鼠咬虫蛀,洞小者托裱时可以修补;洞大者或损坏过甚者,能否补救需经裱工检查。受潮霉烂的书画,展开时要特别小心,防止破碎。受潮不久的,展开后应从反面晒干或吹干,然后起裱。霉烂变色者,一般难以重裱,即使请画家加色,也将失去本来面目。2.正确处理书画表面尘垢。有些人用于布或刷子揩擦书画上的积尘。这种方法欠妥。因为干布或刷毛的质地较硬,用力揩擦会损伤纸张,并且揩拭时的压力可使一部分微尘钻嵌进纸张孔隙中,效果适得其反。正确的方法是将书画平铺在桌上,用鸡毛帚轻轻拂尘,可保书画无损;下垂轴上的灰尘如难拂尽,则可用长软毛刷轻刷。3.书画不宜长期暴露悬挂。有些人将书画从大年初一挂到年终三十,甚至几年不换,长期风吹日照,使书画发生风化,久而久之,使纸质发脆,容易破碎,饰色画面也黯然失色,缺乏光泽;严重者托纸难揭,无法重裱。但是书画主要是供布置环境,便于欣赏,解决这个矛盾的方法,即是不长期暴露悬挂。可先将书画托裱好,四周用绫或绢镶边,再根据书画大小配上镜框,这样就可避免其被风化和灰尘污染。苏州一位藏友用三张折扇面托裱后用绫挖嵌如屏条,再配以红木镜框,时久不风化,也很古朴雅致。也有人将面积接近的小件书画十张左右,叠在一起安放在一个特制的镜框架内,可以经常从镜框反面翻上翻下,互相更换,这是一种别出心裁的保护方法,既可常年悬挂,又可防止其风化。对于书画如何防虫蛀,一位收藏家推荐了一个特别的方法——他用来存放书画的柜子全部用樟木“衬里”,“效果和樟脑球一样,都是防虫的,而且养护更全面,也不会让书画留下樟脑球的气味。”

请教:郑板桥的难得糊涂,最后那个落款是什么字?

落款是:郑燮(xie四声)

这幅字理论上的两个印应该是:
上面那个:郑燮之印
下面那个是:七品官耳

可是你这幅图好像不太像,太迷糊了。。。看不清。。。下面那个看起来像是郑板桥印

十字绣,这个工程很浩大啊

可以参考一下原作
http://image.baidu.com/i?ct=503316480&z=0&tn=baiduimagedetail&word=%C4%D1%B5%C3%BA%FD%CD%BF+%D6%A3%B0%E5%C7%C5&in=16926&cl=2&cm=1&sc=0&lm=-1&pn=18&rn=1&di=234055365&ln=82


郑板桥“难得糊涂”的匾额,是怎么来的?

郑板桥郑板桥名叫郑燮,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是清代著名的书画家、文学家。他诗、书、画技艺精绝,旷世独立,世称“三绝”,尤其擅长画竹,是“扬州八怪”中最为著名也最具个性的人物。郑板桥曾题过很多著名的匾额,其中最为脍炙人口的要数“难得糊涂”,关于这幅匾额的由来,还有一段传说。郑板桥《难得糊涂》据说,郑板桥到山东莱州云峰山观看郑公碑,晚间借宿于山下一老者家,老者自称是荒村野臾糊涂之人,郑板桥观其言谈举止高雅不凡,并与他交谈得十分投机。老人家中有一块特大砚台,石质细腻、镂刻精美,郑板桥看了大为赞赏,老人请郑板桥留下墨宝,以便请人刻于砚台之上。郑板桥有感于老人糊涂必有来历,便题写了“难得糊涂”四字,并盖上自己的印章“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砚台有方桌大小,还有很大一块空余,郑板桥请老人题写一段跋语,老人没有推辞,随手写道:“得美石难,得顽石尤难,由美石而转入顽石更难。美于中,顽于外,藏野人之庐,不入富贵之门也。”写罢也盖了一方印章“院试第一,乡试第二,殿试第三。”郑板桥《墨竹图》郑板桥这才知道老人是一位退隐官员。他见砚台还有空处,又提笔补写了一段文字:“聪明难,糊涂尤难,由聪明转入糊涂更难。放一着,退一步,当下安心,非图后来福报也”。老人见后,抚掌大笑。一位是饱经沧桑的县令,一位是曾有显赫功名的退隐官员,两人在此遇到了知音。“难得糊涂”是郑板桥经历人生沧桑的感悟,大砚为媒,心灵碰撞之后,留下了一段佳话。人们感慨其中蕴含的哲理,把它视为人生境界之追求。

郑板桥 墨竹图的简介

《墨竹图》是清代画家郑板桥的名画,整画尺寸:38*138CM,,画芯尺寸:29.5*61CM。 画中修竹数竿,高低错落,挺拔清秀,颇具清爽高洁之精神。用笔道劲圆润、疏爽飞动。竹后石柱挺立,纯用淡墨,与竹叶浓淡相映,虚实相照,妙趣横生,气势骏逸,傲气风骨令人感慨。郑板桥画墨竹,多为写意之作。一气呵成.生活气息十分浓厚,一枝一叶.不论枯竹新篁,丛竹单枝,还是风中之竹。雨中之竹.都极富变化之妙.如竹之高低错落,浓淡枯荣.点染挥毫,无不精妙。画风清劲秀美,超尘脱俗,给人一种与众不同之感。他说:“文与可画竹,胸有成竹;郑板桥画竹,胸无成竹。与可之有成竹.所谓渭川千亩在胸中也;板桥之无成竹,如雷霆霹雳,草木怒生,有莫如其然而然者,盖大化之流行.其道如是,与可之有,板桥之无,是一是二解人会之。”实际上,板桥“胸无成竹”与文与可“胸有成竹”在根本上是不矛盾的,郑板桥注意的是在创作之前,构思要与熟练的技巧相结合,但这种写意画与文与可高度写实墨竹画在技法上又是有区别的,即有写意与写实、抽象与具象、神似与形似的不同。特别引人注目的是郑板桥画竹还讲究书与画的有机结合,“以草书之中竖长撇法运之”,他说:“书法有行款,竹更要有行款,书法有浓淡,竹更要有浓淡,书,去有疏密,竹更要有疏密。”为此,人们都能从他的字画中体味到。


郑板桥-墨竹图的介绍

墨竹图
名称】:墨竹图
【类别】:字画
【年代】:北宋
【文物原属】:原属圆明园收藏
【文物现状】:现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简介】:
北宋画家文同绘制。绢本墨笔,纵131.6厘米,横105.4厘米。
【相关资料】:
作者简介:
文同(公元1018一1079年),字与可,自号石室先生,又号笑笑先生。四川梓潼人。操韵高洁,能诗文,擅书画,尤长于画竹。后人称他为“文湖州”。北宋皇佑年间进士,曾官司封员外郎、秘阁校理。又受命守湖州,元丰初年任湖州太守,故人称“文湖州”。传为湖州竹派,影响深远。
文同是北宋时期重要的文人画家。他经常借画竹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与人品学养。运用墨色的深浅浓淡来描绘竹的各种状态,取得了划时代的成就,开创了“湖州竹派”,在当时和后代均产生了很大影响。其表弟苏轼即曾从他学画竹。文同一生爱竹画竹成癖,《墨竹图》即其传世杰作。
参考资料:http://bk.baidu.com/view/100410.htm


公司组织旅游需要做一个横幅,横幅的内容怎么写比较好

准备两个,一个公司名称的横幅,另外一个激励员工的旗帜。一、公司名称的横幅(最好能注明是哪一年)。二、激励员工的旗帜可选择以下内容:1、××鹏程万里,你我从此启程;2、寻春日气息,倡低碳环保,保健康身心;3、亲近自然,携手阳光一日游;4、海到无边天做岸,山登绝顶我为峰;5、团结协作,互助友爱,锻炼身体,平安快乐;6、登巍山巅峰,展××雄风;7、带着年轻的心去跋涉,让青春与大家同行;8、同舟共济,相当给力;9、绿色健康行,快乐在进行;10、爬出健康,攀出勇气,跑出快乐。

聚会横幅怎么写

忆同窗尽显往兮风流,聚此间共乐日月同辉。忆少年,风华正茂,40载天南地北各创非凡业,再聚首满头白发显芳华。四十年弹指一挥,今昔共聚续欢乐, 再聚首青春依旧! 当年的缘,让你我心心相连,让心在今晚再次相聚。怀想共同走过的日子! 昔日风华正茂,英雄不论何处;往昔多少事,今日笑谈中;念往昔多少岁月,望前程大鹏万里。四十沧桑情依旧,风风雨雨再相聚。四十年弹指一挥,今昔共聚续欢乐! 魂牵梦萦;阔别乃相逢,吾朋乃吾友,日思夜想。 思聚首,皆年近半百;相逢后,皆雄心犹在。分别四十载,遥想当年热血沸腾。风雨历程四十载难舍难分难忘;同甘共苦四春秋如梦如幻如歌。忆当年年风雨同舟成就兄弟缘,四十载天南地北重续当年情! 四十载岁月 犹记寒风听风雨;五百年缘法 再续温情诉春秋!


上一篇:仙侣

下一篇:势力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