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书法

时间:2024-04-15 05:29:29编辑:优化君

唐太宗时期的四大书法家是哪几位

  褚遂良、欧阳询、虞世南、薛稷

  褚遂良(596—658)字登善,钱塘(今浙江杭州)人。褚亮之子。唐太宗时历任起居郎、谏议大夫、中书令等职。高宗即位后,封河南郡公,任尚书右仆射,世称“褚河南”。后因反对高宗立武则天为后,屡被贬职而死。他博涉文史,尤工书法。后人把他与欧阳询、虞世南、薛稷并称为唐初四大书法家。其正书丰艳流畅,变化多姿,对后代书法影响很大。碑刻有《伊阙佛龛记》《孟法师碑》《房玄龄碑》《雁塔圣教序》等。
  欧阳询(557—641)字信本,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唐贞观初官至太子率更令、弘文馆学士。工书法,字体劲险刻厉,于平正中见险绝,人称“欧体”。碑刻有正书《九成宫醴泉铭碑》《化度寺碑》《虞恭公温彦博碑》等,行书有《张翰》《卜商》《梦奠》等帖。与陈叔达等编有《艺文类聚》100卷。
  虞世南(558—638)唐代书法家。字伯施,越州余姚(今属浙江)人。历任秘书监、弘文馆学士。史称从王羲之七世孙智永传授,笔法外柔内刚,圆融遒丽,为唐初四大家之一。唐太宗尝称他有五绝,即德行、忠直、博学、词藻、书翰。传世墨迹有碑刻《孔子庙堂碑》,编有《北堂书钞》一百六十卷。
  薛稷(649—731)字嗣通,蒲州汾阴(今山西万荣西南)人。举进士,历任中书舍人、谏议大夫、中书侍郎兼知政事、工部、礼部尚书、太子少保等职。擅长书法绘画。其画人物、佛像、鸟兽、树石,画鹤尤为生动,时称一绝。李白、杜甫都曾有诗赞美。碑刻有《升仙太子碑》碑阴题名及《信行禅师碑》。


唐太宗精湛书法,经常以什么字体写碑?

行书。史料记载唐太宗李世民之书初师承于隋之书家史陵,又常常与当时的书法大家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等切磋书艺,后来看到王羲之的《兰亭序》,爱不释手,唐太宗的书法字体也渐渐地向行书发展。而因为唐太宗更喜欢行书,所以大力的发展和推崇行书,使得当时的行书盛极一时,奠定了行书在今天书法史上的地位。唐太宗本人也是一位行书的大师,但是传世的作品较少,至今流传的仅有《温泉铭》、《晋祠铭》等。更值得一提的事唐太宗将《温泉铭》用来刻在碑文上,这是第一次将行书用于碑文刻字,为行书的使用方法开辟了新的领域,唐太宗为行书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扩展资料李世民(599—649),祖籍陇西狄道(今甘肃临洮)。聪明英武,胸怀大志。隋大业十三年(617)李渊“为太原留守时,群贼蜂起,江都阻绝,太宗劝举义兵,高祖乃命太宗募兵。旬日间且一万”。建唐后,受封秦王,任尚书令。之后统兵南征北战,完成统一大业。武德九年(626),发动“玄武门之变”,取得皇位,是为唐太宗。他是我国封建王朝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从他开始,强调“兼听则明,偏听则暗”“水可载舟,亦可覆舟”的治国原则,而且能够“礼贤下士”。他以“亡隋为戒”,励精图治。短短的23年期间,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史称“贞观之治”。他为文明昌盛的大唐帝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对后世影响巨大。当时他的声名远播亚洲各国,被称为“天可汗”。另外,他还是具有较高成就的文学家、书法家和诗人。据《元和郡县图志》载,《晋祠铭碑》原在太原府治晋阳县的乾阳门街。据北宋真宗大中祥符六年(1013)成书的《册府元龟》载,此碑却已经“在(晋)祠中”。说明《晋祠铭》碑在宋太宗太平兴国毁晋阳城后的二十多年间,由城内迁置晋祠唐叔虞祠内的。甚至可以推断:太平兴国九年,圣母殿初建,以及赵昌言撰、张仁庆书《重修晋祠碑记》之时,就是《晋祠铭》移置晋祠之际。《晋祠铭》全称《晋祠之铭并序》,为唐贞观二十年(646)正月二十六日,唐太宗李世民幸并州时“御制御书”,也就是李世民亲自撰稿又亲笔书写而成的一篇铭文。至今完好地耸立于晋祠贞观宝翰亭(俗称唐碑亭)内。亭在今日晋祠中北部,唐叔祠东南隅,初仅一楹,西向。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邑令周宽、杨二酉等,策划重刻唐碑,并扩建为三楹,改为南向。周宽亲题“贞观宝翰”匾额。于是亭中今有原碑、复制碑各一。分别由完整的碑头、碑身、碑座三部分组成。原碑总高度为353厘米。碑额为半圆形,高106厘米、宽140厘米、厚25厘米,左右雕对称的螭首并头下垂的蟠龙。额中间部分高69厘米,宽50厘米,书“贞观廿年正月廿六日”9字,系唐太宗飞白体所书。碑身高196厘米、宽122厘米、厚度为26厘米;碑座高51厘米、宽138厘米、厚83厘米。铭、序共28行,每行44—50字不等,共1203字,是一篇结构谨严,层次分明,境界高深,政论与抒情结合的绝妙佳文。原碑历时一千三百余年,至今保存基本完好,只是下部三分之一剥蚀漫漶。原碑碑阴列有李世民并州之行的陪同人员长孙无忌、萧瑀、李勣、张亮、李道宗、杨师道、马周等初唐诸功臣的名字和官衔。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李世民

李世民的介绍

唐太宗李世民(公元598年1月28日1【一说599年1月23日2】-公元649年7月10日),祖籍陇西成纪,是唐高祖李渊和窦皇后的次子,唐朝第二位皇帝,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军事家、诗人。李世民少年从军,曾去雁门关营救隋炀帝。唐朝建立后,李世民官居尚书令、右武候大将军,受封为秦国公,后晋封为秦王,先后率部平定了薛仁杲、刘武周、窦建德、王世充等军阀,在唐朝的建立与统一过程中立下赫赫战功。公元626年7月2日(武德九年六月初四),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自己的兄长太子李建成、四弟齐王李元吉及二人诸子,被立为太子,唐高祖李渊不久退位,李世民即位,改元贞观。3李世民为帝之后,积极听取群臣的意见,对内以文治天下,虚心纳谏,厉行节约,劝课农桑,使百姓能够休养生息,国泰民安,开创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对外开疆拓土,攻灭东突厥与薛延陀,征服高昌、龟兹、吐谷浑,重创高句丽,设立安西四镇,各民族融洽相处,被各族人民尊称为天可汗,为后来唐朝一百多年的盛世奠定重要基础。公元649年7月10日(贞观二十三年五月己巳日),李世民因病驾崩于含风殿,享年五十二岁,在位二十三年,庙号太宗,葬于昭陵。李世民爱好文学与书法,有墨宝传世。4 (概述内图片来源5)

唐太宗简介

一、唐太宗李世民(598年1月28日-649年7月10日),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人。二、唐朝第二位皇帝(626~649年在位),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军事家、诗人,唐高祖李渊嫡次子,母为太穆皇后窦氏。三、贞观二十三年(649年7月10日),驾崩于含风殿,享年五十二岁,在位二十三年,庙号太宗,葬于昭陵。爱好文学与书法,有诗作与墨宝传世。扩展资料:唐太宗李世民其人李世民于隋文帝开皇十七年(598年)十二月戊午日(一说开皇十八年十二月戊午日),出生在武功的李家别馆,父亲是时任隋朝官员的李渊,母亲是北周皇族窦氏。李世民4岁的时候,家里来了一位自称会相面的书生,对其父李渊说:“您是贵人,而且您有贵子。”当见到李世民时,书生竟说:“龙凤之姿,天日之表,等到二十岁时,必能济世安民。”李渊便采“济世安民”之义为儿子取名为“世民”。童年时代的李世民聪明果断,不拘小节,接受儒家教育,学习武术,擅长骑射。唐朝建立后,疆土只限于关中和河东一带,尚未完全统治全国,因此,李世民经常出征,逐步消灭各地割据势力。自武德元年(618年)起,李世民亲自参与四场大战役。武德四年(621)又打败窦建德,消灭夏政权;同时迫使盘踞洛阳的王世充出降,郑随之灭亡,为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李世民在统一全国的过程中功业超过李建成和李元吉,但身为次子,不能继承皇位。太子李建成亦知李世民终不肯为人下,于是以李世民为一方,以李建成、李元吉为另一方,展开了争皇位继承权的斗争。武德九年六月四日,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李建成、李元吉,逼唐高祖李渊退位,自己称帝,是为唐太宗。次年(627)改元贞观。唐太宗即位后,居安思危,任用贤良,虚怀纳谏,实行轻徭薄赋、疏缓刑罚的政策,并且进行了一系列政治、军事改革,终于促成了社会安定、生产发展的升平景象,史称贞观之治。贞观四年(630),唐太宗遣李靖平定东突厥,俘虏颉利可汗,解除了北边的威胁;九年,平定吐谷浑,俘其王慕容伏允;十四年,又派侯君集平定高昌氏,于其地置西州,并在交河城(今新疆吐鲁番西)置安西都护府。唐太宗对东突厥降众及依附于突厥的各族执行比较开明的政策,受到他们的拥戴,因而被尊为“天可汗”。十五年以江夏王李道宗送文成公主和亲于吐蕃的赞普松赞干布,发展了汉、藏两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但唐太宗亲征高句丽的战争给两国人民带来了灾难,最后无功而还。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唐太宗

唐太宗擅长什么书法 唐太宗李世民擅长什么字体

唐太宗擅长行书,行书相较于楷书而言,不那么正式,相较于草书而言,又不那么潦草,但是方便实用,又不失美观,是集楷书的艺术性和草书的快速书写的特点于一身的书法字体,因此,行书也叫行楷,或者行草。

史料记载唐太宗李世民之书初师承于隋之书家史陵,又常常与当时的书法大家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等切磋书艺,后来看到王羲之的《兰亭序》,爱不释手,唐太宗的书法字体也渐渐地向行书发展,而因为唐太宗更喜欢行书,所以大力的发展和推崇行书,使得当时的行书盛极一时,奠定了行书在今天书法史上的地位。唐太宗本人也是一位行书的大师,但是传世的作品较少,至今流传的仅有《温泉铭》、《晋祠铭》等。更值得一提的事唐太宗将《温泉铭》用来刻在碑文上,这是第一次将行书用于碑文刻字,为行书的使用方法开辟了新的领域,唐太宗为行书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一代明君唐太宗李世民擅长什么书法

一代明君唐太宗李世民擅长——行书。
史料记载唐太宗李世民之书初师承于隋之书家史陵,又常常与当时的书法大家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等切磋书艺,后来看到王羲之的《兰亭序》,爱不释手,唐太宗的书法字体也渐渐地向行书发展,而因为唐太宗更喜欢行书,所以大力的发展和推崇行书,使得当时的行书盛极一时,奠定了行书在今天书法史上的地位。唐太宗本人也是一位行书的大师,但是传世的作品较少,至今流传的仅有《温泉铭》、《晋祠铭》等。更值得一提的事唐太宗将《温泉铭》用来刻在碑文上,这是第一次将行书用于碑文刻字,为行书的使用方法开辟了新的领域,唐太宗为行书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上一篇:湃的组词

下一篇:艘的笔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