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直报怨

时间:2024-04-15 18:43:30编辑:优化君

孔子的“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到底该怎么解释

孔子的“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意思是:用适当的惩罚回报恶行,用善行回报善行。该句出自《论语宪问》:"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以德报怨"最早出自《老子》六十三章:"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又见,《警世通言▪苏知县罗衫再合》:"又将白金百两,送与庵中老尼,另封白银十两,付与老尼启建道场,超度苏二爷朱婆及苏胜夫妇亡灵,这叫做'以直报怨,以德报德'。"直的意思是跟宽厚的心量有着莫大的关联,同时还要有足够的智慧来让他们觉悟。直,不管从古汉语还是从现代语中,都跟法律、惩戒是没有直接的关系。法律的惩戒是一种手段,需要有足够的真诚心,和足够的心量和足够的智慧来运用。也就是,直是与纯净纯善的内心是一个涵义,而表露出来的行动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法律而其中之一。假如法律沦为以怨报怨的工具,则正义不存,黑白颠倒,人心沦丧。"以直报怨"最需要的是有足够的道德修养为基础才能真正得以实施和产生巨大的作用。直的另一层含义就是公正合理不偏不倚,恩德要用恩德去回馈,怨要用公正合理的方式回击。不可一味姑息从而纵容罪恶扩散而良善丧失,也不可挟私加重报复。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是中华文化思想的集大成者,儒家学说的创始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他的哲学思想提倡“仁义”,“礼乐”,“德治教化”,以及“君以民为体”,儒学思想渗入中国人的生活,文化领域中,同时也影响了世界上其它地区的大部分人近两千年。孔子不同意"以德报怨"的做法,认为应当是"以直报怨"。这是说,不以有旧恶旧怨而改变自己的公平正直,也就是坚持了正直,"以直报怨"对于个人道德修养极为重要。孔子不赞成以怨报怨。不赞成以一种恶意,一种怨恨,一种报复的心态去面对别人的不道德,否则这个社会将是恶性循环,无休无止,那样我们失去的将不仅是自己的和谐,当今的和谐,还有子孙后代的和谐。法律和刑法的使用是法家所提倡,在这种提倡外在压制的形式下,往往忽视了每个人都有一个纯净纯善的本性,犹如乌云遮日,被障碍住的是人性。所以儒释道三家皆提倡人性的恢复,善恶皆有因,然后根本都是善的。所以"以直抱怨"在于让迷惑犯错的人忏悔、醒悟,更体现了大慈大悲之心。"以德报德",更需要用很感激的内心感恩给我们恩惠的人、事、物。

请问以直报怨是什么意思?它和以怨报怨有什么区别吗?

“以直报怨”是指以正直的态度对待伤害自己的人,出自:《论语·宪问》:“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区别如下:1、方式不同1)以怨报怨,用不道德的办法对付不道德的人。例如,邻居长期偷你家菜园里的菜,你也偷他家菜园里的菜作为报复,或者上门辱骂和殴打他。这种方式虽然快意恩仇,但是激发矛盾,使双方仇怨加大,容易陷入恶性循环,后果可能更糟。2)以直报怨,用公正和正直的方式对付不道德的人。 例如,邻居长期偷你家菜园里的菜,你想办法找到他偷菜的证据,向派出所报案抓他。这种方式合理合法,借助法律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值得提倡。2、目标不同1)以怨报怨,目标是发泄怨气,伤害对方,让对方付出更多代价,报仇雪恨。2)以直报怨,目标是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伸张正义,彰显法制、维护社会秩序。3、风险不同1)以怨报怨,风险较大,要么和对方仇怨更深以致将来再次报复你,要么自己触犯因小失大。2)以直报怨,风险较小,由国家机关执行强制手段,使对方伏法受刑罚。扩展资料:类似名言:1、“报怨以德”或“以德报怨”:拿恩德回报仇怨。——《道德经》六十三章:“大小多少,报怨以德。”《老子》七十九章:“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也是这个道理。有人把报怨以德移入此章,不仅不符合上下文意,也有篡改古书之嫌。从通行本、帛书以及上下文意来看,六十三章并无错简。2、以怨报德:拿仇怨回报恩德。——《国语.周语中》:“以怨报德,不仁。”3、.以德报德。——《红日》第十六章:“他觉得在这个为难的时候,应当以德报德。”4、以直报怨。——《汉书.傅介子传》:“上乃下诏:‘……平乐监傅介子……以直报怨,不烦师重。”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以直报怨百度百科-以怨报怨

上一篇:

下一篇:颇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