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教育学有什么意义?
学习教育学的意义
一、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掌握教育规律,指导教育实践
教育有其自身的客观规律,并不为人们的主观意志所转移,教育工作者只有按照教育规律办事,才能搞好教育。历史经验证明,教育规律早在人们认识它之前,就已经存在并起作用了。遵循它,教育事业就发展,就前进,就成功;违背它,教育事业就受挫,就倒退,就失败。例如,伴随1956年、1958~1960年、1978年三次教育“大跃进、大发展”之后的“大调整、大收缩”就是因为违背了“教育与社会生产力发展相互制约的规律”而遭致的重大失败与损失;而1981年以后国家制定的大、中、小学工作条例,由于它符合了教育自身的规律,因而促进了教育事业的稳步发展和教育质量的持续提高。教育学系统地剖析了教育现象的不同层次和各个侧面,揭示了教育领域里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如能自觉地在教育实践中按规律办事,将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国的教育学以马列主义为理论基础,以发展、变化、唯物、辩证、动态的观点为指导,去分析、认识与把握教育现象及其本质属性。因此,学习教育学可以使我们逐步树立正确、科学的教育观,提高我们投身教育实践的自觉性、积极性与预见性,也能使我们在各种错综复杂的教育实际中坚持正确的方向,掌握正确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
二、树立正确的教学观,掌握教学规律,提高教学质量
有人说:“不学教育学,照样能上课。”当然,现实中这种现象虽然存在,但是否学习教育学,掌握教学规律,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影响很大。因为,上课有好坏优劣之分。一个卓越而成功的教师正是借助教育学的理论睿智,敏锐地观察课堂上学生心理活动的脉搏,恰当地利用科学的教育环境和科学的教育方法,去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点燃”他们的求知欲望,从而把教学过程组织得生动活泼,水乳交融,富有成效。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有教的规律,“学”有学的规律,各门学科自身又有各自的特点与规律,要形成高水平的教学“双边活动”,需要对许多因素进行综合、协调,使其发挥整体效应。有的教师上课,不能使学生心领神会,学生愁眉苦脸,摇头叹息,既窒息了学生的求知热情,又压抑了学生的思维发展。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教学效果,关键就在于教学是否符合教学规律,教师是否善于科学而巧妙地将教学规律应用于教学实践,并按照教学规律,形成自己的教学艺术风格。
有位小学特级教师从来不把孩子当作一只空口袋,拼命往里灌东西。她把主要精力放在启发诱导上,让孩子们有更多的时间发展已有的知识,发展记忆、想象和理解能力,接受和消化新的知识。如“祖国”这个词比较抽象,很难用一言半语讲清楚。她问学生:“哪个小朋友知道祖国是什么意思?”一个小朋友说:“祖国就是一个国家。”又问:“到我们学校参观的客人中有日本朋友,美国朋友,日本和美国都是独立存在的国家,我们能不能称它祖国呢?”好多孩子同声回答:“不能!”另一个小朋友举手回答说:“祖国就是我们自己的国家。”她立即肯定了他的回答,并且画龙点睛地指出:“对,祖国就是我们自己的国家,是我们爸爸妈妈、祖祖辈辈生长的地方。”
又如“颗颗穗粒多饱满”这一句讲解过后,她要孩子们用“饱满”一词造句。有的同学说:“麦子长得饱满。”有的说:“豆角长得饱满。”她忽然走到教室门口,转过身来,胸脯略微挺了一挺,两眼炯炯发光。她问学生:“你们看,老师今天精神怎么样?”大家不约而同地回答说:“老师精神饱满。”她接着说:“让我看看大家的精神怎么样。”孩子们也挺起了小胸脯,坐得端端正正。“饱满”这个词,大家不仅懂得了它本身的含义,也懂得了引申的意思和用法。
三、掌握学生思想品德发展规律,做好教书育人工作
年轻一代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思想品德决定着今后中华民族的精神面貌。随着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同时,也给学校的思想品德教育带来了诸多新的矛盾和许多负面影响。因此,教师要树立正确的“人才观”,不仅要重视对学生文化知识的传授,而且要重视对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即不仅要“教书”,而且要“育人”,并且把两者辩证统一地结合起来,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及对不良影响的“抵御”与“免疫”能力。这样,才能培养出合格人才,实现培养目标。
青少年时期容易受外界影响,具有很强的可塑性。教师只有掌握德育过程的特点与规律、原则与方法,并将其建立在社会发展需要与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科学基础之上,才能使学生的思想觉悟、道德品质、行为习惯,按照现代化建设对人才的需要健康成长,学生才可望成为具有健全个性、奋发有为,德才兼备的新一代。
在帕夫雷什学校曾发生过这样一件事:一年级的新生格里沙,由于母亲工作忙,开学第一天来上课时,耳朵没有洗干净。在第一节课上,女教师发现格里沙的耳朵很脏,就叫他站起来给大家看,把他作为典型,教育其他学生要爱清洁讲卫生。教师这种粗心大意的做法,使格里沙的幼小心灵造成了很大的创伤。在这以后,每当上这位女教师的课时,格里沙就感到似乎大家的眼睛都盯着他的耳朵,抬不起头来。这种反常的心理妨碍孩子集中精力听课,所以对女教师所教的算术和阅读课,格里沙都学得很差。女教师对自己的教育措施所产生的后果却毫无觉察。她不了解格里沙的痛苦,反而把他学习不好的原因归罪于他上课思想不集中、不肯用功,并多次进行指责。这一切更加重了孩子的思想负担。结果,格里沙的算术和阅读只得了“2”分。格里沙终于忍受不住了,他流着眼泪向母亲倾诉了自己全部的痛苦。母亲向学校要求调换班级。学校在了解事情的真相后,同意将格里沙调到其他班级。后来,就是这个被女教师认为学习不好的格里沙,到五、六年级时,在数学方面表现出极大的才华。
女教师在教育方法上的错误在哪里呢?就在于她对儿童的自尊心抱着漠不关心的态度。当她把格里沙在全班面前“示众”时,她完全不了解这对孩子心灵造成的创伤和精神上带来的痛苦。以后,她对孩子的指责,更加重了他的思想负担,以至严重影响了孩子正常的学习,阻碍了孩子智力的发展。当初这位女教师完全可以采取正面教育的做法:她可以找一个衣着整齐、手和脸洗得干净的学生,叫这个学生站起来给大家作榜样。而对格里沙,只要注意地看他一眼就行了。
四、建构教师合理优化的知识结构,提高教育理论水平和实际技能
教师合理的知识结构,既是提高教育理论水平与技能技巧、适应教师职业需要的必要条件,又是教师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焕发创造精神的根本保证。正如一个缺乏坚实古文基础的人不可能成为一名出色的考古学家一样,一名没有深厚教育学基础知识的教师,很难成为一名出色的教师。教师的知识结构,既需要扎实的专业知识,又需要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还需系统的教育学科知识。只有三者兼备一身,合理优化,才能产生相得益彰的效果。目前,我国高等师范院校课程结构的弊端之一,就是只在本专业一个点上掘井。这种掘井式的知识汲取也许对学术研究是必要的,但作为一种教师的培养模式只能导致知识单一,视野狭窄,很难适应教师职业的要求。
在西方发达国家培养教师的综合大学、师范学院、教育学院中,教育学科的课时数,在各门课程课时总数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例如,美国有的高校占30%以上,有的达到50%;英国甚至达60%;日本约占19%;前苏联大致占25%。这说明,教育科学特别是教育学是师范生最佳知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学习教育学的意义是什么?
一、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掌握教育规律,指导教育实践教育有其自身的客观规律,并不为人们的主观意志所转移,教育工作者只有按照教育规律办事,才能搞好教育。历史经验证明,教育规律早在人们认识它之前,就已经存在并起作用了。二、树立正确的教学观,掌握教学规律,提高教学质量有人说:“不学教育学,照样能上课。”当然,现实中这种现象虽然存在,但是否学习教育学,掌握教学规律,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影响很大。因为,上课有好坏优劣之分。一个卓越而成功的教师正是借助教育学的理论睿智,敏锐地观察课堂上学生心理活动的脉搏,恰当地利用科学的教育环境和科学的教育方法,去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点燃”他们的求知欲望,从而把教学过程组织得生动活泼,水乳交融,富有成效。三、掌握学生思想品德发展规律,做好教书育人工作年轻一代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思想品德决定着今后中华民族的精神面貌。随着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同时,也给学校的思想品德教育带来了诸多新的矛盾和许多负面影响。因此,教师要树立正确的“人才观”,不仅要重视对学生文化知识的传授,而且要重视对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即不仅要“教书”,而且要“育人”,并且把两者辩证统一地结合起来,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及对不良影响的“抵御”与“免疫”能力。这样,才能培养出合格人才,实现培养目标。四、建构教师合理优化的知识结构,提高教育理论水平和实际技能教师合理的知识结构,既是提高教育理论水平与技能技巧、适应教师职业需要的必要条件,又是教师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焕发创造精神的根本保证。扩展资料基本观点:第一,教育学研究应以教育制度作为优先目标,阐明教育制度对于教育情境中的个体行为的影响;第二,教育实践中的官僚主义、师生与行政人员彼此之间的疏离主要是由教育制度造成的;第三,教育的目的是帮助完成想要完成的社会变迁,而要想达到这一目的,必须进行制度分析,帮助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理解制约他们思想、行为的制度因素,把学校中“给定的”制度(即从外面强加的制度)变成“建立中”制度(即根据个人间的自由交往而导致自我管理的制度);第四,教育制度的分析不仅要分析那些显在的制度,如教育组织制度、学生生活制度等,而且还要分析那些隐性的制度,如学校的建筑、技术手段的运用,等等;制度教育学关注教育与社会的关系,重视教育的外部环境特别是制度问题对教育的影响,促进了教育社会学的发展。但是,制度教育学过分地依赖精神分析理论来分析制度与个体行为之间的关系。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教育学
广韵的结构 地位 历史意义
《广韵》
《广韵》的产生
到了北宋初年,陈彭年、丘雍等人奉皇帝的诏令据《切韵》及唐人的增订本对《切韵》进行了修订。修订本于真宗景德四年(公元1007年)完成,于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公元1008年)改名为《大宋重修广韵》,简称《广韵》 。这是第一部官修性质的韵书,是《切韵》最重要的增订本。《广韵》虽距《切韵》成书时间已有四百多年,但其语音系统与《切韵》基本上是一致的,只是收字大为增加,计有26194字,比《切韵》的字数(11000余字)多出一倍以上,注释也较详细,共用了191692字。此外,《广韵》分韵为二○六韵,比《切韵》多出13韵,这是分韵粗细宽严的问题,并非语音系统有什么变化。这十三韵是:
(平) (上) (去) (入)
俨 酽
谆 准 稕 术
桓 缓 换 末
戈 果 过
其中上声俨韵、去声酽韵是依据王仁昫《刊谬补缺切韵》的成例增添的。其余11韵的多出是由于将《切韵》某些韵中所含开、合韵母分开独立成韵的结果 。下面是其对应情形:
《切韵》 《广韵》
(平) (上) (去) (入) (平) (上) (去) (入)
真 轸 震 质 真 轸 震 质(开口)
谆 准 稕 术(合口)
寒 旱 翰 曷 寒 旱 翰 曷(开口)
桓 缓 换 末 (合口)
歌 哿 个 歌 哿 个 (开口)
戈 果 过 (合口)
《广韵》的地位:
《广韵》撰成后,一直流传到今天,《切韵》及唐人的增订本反而逐渐销声匿迹了。直到清代末年以前,人们始终未见到《切韵》。由于《广韵》未著明撰者,且书前有陆法言的《切韵·序》及唐孙愐的《唐韵·序》,致使一些学者误以为《广韵》就是《切韵》或《唐韵》,如顾炎武《音学五书》中《唐韵正》的定名就反映了这个问题。
《广韵》虽非《切韵》,但由于未改变《切韵》的音系,所以在完整的《切韵》未被发现之前,它就成了研究古音最重要的材料。不仅如此,研究上古音和近代音也需要根据《广韵》上推下演。在音韵学史上,《广韵》一直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就象《说文解字》在汉字研究史上所起的作用那样重要。
《广韵》的体例
《广韵》的编写体例可归纳为以下几项:
一、《广韵》正文共收26194字,分属于二○六韵。此二○六韵按平上去入四声分置于五卷之中。其中平声57韵,置于第一、二卷;上声55韵,去声60韵,入声34韵,分别置于第三、四、五卷。平声韵独居两卷完全是由于所属字多的缘故,并无其他用意。其居于第一卷者28韵,称作上平声;居于第二卷者29韵,称作下平声。
二、每卷之中所列各韵用一个代表字作为名称, 叫做“韵目”。韵的排列顺序用序数加上韵目表示,如一东、二冬、三钟等。
三、一韵之中所含各字按声母的不同分别排列。同声母的字唐人称之为“小韵”, 小韵也称作“纽”,小韵所含各字均属同音字。小韵与小韵之间用“○”相隔。
四、小韵中的第一字之下先注释字义,然后是反切注音,最后用数字标明该小韵所含字数。具体内容详见本节之后所附《宋本广韵》上平声“三钟”的第一页(影印)。
《广韵》的四声配合
《广韵》有平上去入四个调类,这并不意味着每个音节都具备这四个调类,因为阳声韵和阴声韵各只有平上去三种调类,入声韵则只有一种调类。所谓平上去入四种调类是指阳声韵的三声与入声相配合而言。至于阴声韵,由于无所与配,只有平上去三个调类。为什么说与入声韵相配的是阳声韵而不是阴声韵?这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得到证明:
一、根据韵母的结构观察,阳声韵和入声韵都有辅音韵尾而阴声韵没有。阳声韵的韵尾分别为[m]、[n]、[N],入声韵的韵尾分别为[p]、[t]、[k],正好都是三个。其中[p]与[m]同为双唇音,[t]与[n]同为舌尖音,[k]与[N]同为舌根音,它们的发音部位分别都是相同的,差别仅仅是发音方法的不同。
二、根据“韵”的数目观察,《广韵》中有阳声韵35个,阴声韵26个,入声韵34个。阴声韵的数目与阳声韵相差甚远;而入声韵与阳声韵之数仅有一韵之差。实际上并不差,应都是35个,因为“痕”韵的入声字数太少而未独立设韵,将它们归到“魂”韵的入声韵“没”韵中去了(从押韵的角度看,韵母相近的字可归为一韵)。此外,从[m]、[n]、[N]尾韵与[p]、[t]、[k]尾韵的对应数来观察,也可以看出它们的配合极为规则:《广韵》中的[m]尾韵是9个,[p]尾韵也是9个;[N]尾韵是12个, [k]尾韵也是12个;至于[n]尾韵与[t]尾韵的对应数本来也是相同的,只是由于上述的原因,[t]尾韵比[n]尾韵少了一个,[n]尾韵是14个,[t]尾韵则成了13个。
清人戴震根据四声相配的规则将《广韵》韵目编成《考定广韵独用同用四声表》(见《声韵考》卷二),现抄录并加说明如下:
《广韵》独用同用四声配合表
上平声 上声 去声 入声
1东独用 1董独用 1送独用 1屋独用
2冬钟同用 湩 等字附见肿韵 2宋用同用 2沃烛同用
3钟 2肿 3用 3烛
4江独用 3讲独用 4绛独用 4觉独用
(以上平上去三声为阳声韵,[-N]尾;入声韵,[-k]尾)
5支脂之同用 4纸旨止同用 5寘至志同用
6脂 5旨 6至
7之 6止 7志
8微独用 7尾独用 8未独用
9鱼独用 8语独用 9衘独用
10虞模同用 9麌姥同用 10遇暮同用
11模 10姥 11暮
12齐独用 11荠独用 12霁祭同用
13祭
14泰独用
13佳皆同用 12蟹骇同用 15卦骇同用
14皆 13骇 16怪
17夬
15灰咍同用 14贿海同用 18队代同用
16咍 15海 19代
20废
(以上平上去三声为阴声韵)
17真谆同用 16轸准同用 21震稕同用 5质术同用
18谆 17准 22稕 6术
19臻 龀等字附见隐韵 龀字附见焮韵 7栉
20文独用 18吻独用 23问独用 8物独用
21欣 独用 19隐独用 24焮独用 9迄独用
22元魂痕同用 20阮混很同用 25愿慁恨同用 10月没同用
23魂 21混 26慁 11没
24痕 22很 27恨
25寒桓同用 23旱缓同用 28翰换同用 12曷末同用
26桓 24缓 29换 13末
27删山同用 25潸产同用 30谏裥同用 14黠 鎋同用
28山 26产 31裥 15鎋
下平声 上声 去声 入声
1先 27铣 32霰 16屑
2仙 28狝 33线 17薛
(以上平上去三声为阳声韵,[-n]尾;入声韵,[-t]尾)
3萧宵同用 29筱小同用 34啸笑同用
4宵 30小 35笑
5肴独用 31巧独用 36效独用
6豪独用 32皓独用 37号独用
7歌戈同用 33哿果同用 38个过同用
8戈 34果 39过
9麻独用 35马独用 40禡独用
(以上平上去三声为阴声韵)
10阳唐同用 36养荡同用 41漾宕同用 18药铎同用
11唐 37荡 42宕 19铎
12庚耕清同用 38梗耿静同用 43映 诤劲同用 20陌麦昔同用
13耕 39耿 44诤 21麦
14清 40静 45劲 22昔
15青独用 41迥独用 46径独用 23锡独用
16蒸登同用 42拯等同用 47证嶝同用 24职德同用
17登 43等 48嶝 25德
(以上平上去三声为阳声韵,[-N]尾;入声韵,[-k]尾)
18尤侯幽同用 44有厚黝同用 49宥候幼同用
19侯 45厚 50候
20幽 46黝 51幼
(以上平上去三声为阴声韵)
21侵独用 47寝独用 52沁独用 26缉独用
22覃谈同用 48感敢同用 53勘阚同用 27合盍同用
23谈 49敢 54阚 28盍
24盐 添同用 50琰忝同用 55艳 同用 29叶帖同用
25添 51忝 56 30帖
26咸衔同用 52豏槛同用 57陷鉴同用 31洽狎同用
27衔 53槛 58鉴 32狎
28严凡同用 54俨范同用 59酽梵同用 33业乏同用
(以上平上去三声为阳声韵,[-m]尾;入声韵,[-p]尾)
表中平声韵共57个;上声韵55个,比平声韵少两个,原因是平声“冬”韵和“臻”韵的上声均未立韵;去声韵60个,比平声韵多了祭泰夬废四韵,又少了一个“臻”韵的去声韵,故为60个;入声韵34个,比与之相配的阳声韵少了一个“痕”韵的入声韵。
这里http://202.117.144.29/class/hanyu/files/jiaoan/shang2.doc
广韵和普通话的区别
韵书是一种按韵编排的字典。《广韵》是现今保存最完整的、最古老的、也是最重要的一部韵书。它完整而详细地记录中古的(从南北朝到宋末)语言系统,今天的学者可以依据《广韵》确知中古语音的声母、韵母及声调情况。学者还以《广韵》为桥梁,上推古音(两汉以前的语音)、下证今音(现当代语音)。所以说《广韵》是研究汉语语音史、研究当代汉语方言不可缺少的典籍。另外,作为韵书,从它问世的那一天起,一直起着供文人写作诗文查找韵字及辨析字音、字形、字义的作用。
《广韵》是宋陈彭年、邱雍等人奉旨编撰的,成书于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一说成书于景德四年(1007年)。书成后皇帝赐名为《大宋重修广韵》,简称《广韵》。《广韵》是宋代的官韵,也是我国第一部官修的韵书。《广韵》是在《切韵》、《唐韵》基础上增广而成的。要了解《广韵》,应先对《切韵》、《唐韵》有所了解。
《切韵》是隋陆法言编撰的,成书于仁寿元年(601年)。
参加讨论该书编写原则的有刘臻、颜之推、魏渊、卢思道、李若、萧该、辛德源、薛道衡8人,在当时他们都是地位很高的学者和文人。在审音上萧该、颜之推起的作用最大。20年以后,陆法言根据讨论的大纲编成《切韵》。
据学者考证,陆法言《切韵》共193韵,全书按四声分五卷,平声分上下两卷,上去入各一卷。平声54韵,上声51韵,去声56韵,入声30韵。共收11000字左右。
《切韵》到了唐代,更名为《唐韵》,除了增字加注外,语音体系没有什么变化。
《广韵》就是在《切韵》、《唐韵》的基础上增广而成。
《广韵》分206韵,比《切韵》增加13韵。虽然增了韵数,语音体系并没有发生变化,因为增加的韵只是把某些包含两个韵母的韵析成两韵。《广韵》收单字26194字,比《切韵》增加1.5倍。注文191692字,比原本《切韵》增加若干倍。《广韵》注文引证丰富,使韵书具有一般字典或辞典的作用。
《广韵》在体例上也继承了《切韵》、《唐韵》,下面对《广韵》体例做个简要介绍。
1.分卷。按声调分卷。当时汉语共有四个声调,四声即应是四卷。由于平声字多,分为上下两卷,全书共五卷。平、上、去、入四个字,除了代表本调类之外,还有直接描述调值的作用。
2.分韵。同声调的字在同一卷里,在一卷之中用韵做单位。同属一韵的字汇集在一起,称为一韵。同一韵里原则上不掺入其他韵的字(有个别例外,下文会提到)。
3.韵目。每个韵有一个名称,又叫韵目,如一东、二冬、三钟……,这些韵目都是每个韵开头的第一个字,它与本韵其他字同韵。一部韵书有多少个韵,就有多少个韵目。
4.韵次。韵的排列次序,一个韵之后接哪一个韵,一组韵后接哪一组韵,都是经过精心设计的。现在我们能清楚知道的是一组相邻次的韵,韵母相近,至于两组韵之间存在什么关系,就不完全清楚了。每个声调的韵都按先后次序标上一、二、三……数字,表明它的韵次。
5.小韵。一个韵中的一个音节为一个小韵,一个小韵把同韵中所有同音字汇集在一起,在小韵的第一个字下注出反切,并标出这个小韵同音字的数目。小韵的第一个字,也称这个小韵的代表字。《广韵》中的小韵次序是没有规律的。
6.注文。在小韵的代表字下首先注出词义,末尾用反切注音,最后标出这个小韵包括多少字。小韵中的其他字主要是注出词义,如果该字有又音,注文末尾标出又音。
《广韵》全书206韵,下面介绍其中的三个主要问题。
1.四声相承。《广韵》206韵,首先按四声分成四大类,也可以说是以四声为纲。所谓四声相承,是指韵母相同、只有平上去入声调不同的一组相配的韵。如平声一东、上声一董、去声一送、入声一屋就是四声相承的一组韵。这样一组韵,通常叫一个韵部,也叫以韵为单位的韵类。在实际应用中,为了称说的方便,常常用平声韵代表这一组韵,比如说东部,同时包括了董送屋三韵,这?quot;举平以赅上去入"。一个韵部并非都是四声俱全,阳声韵四声俱全,阴声韵只有平上去三声,没有入声,如支、纸、寘韵;有的只有去声,没有与之相承的其他声调韵,如去声中的祭、泰、夬、废。
2.四声韵数不等。在206韵中,平声57韵,上声55韵,去声60韵,入声34韵。平声分上、下两卷,上平声28韵,下平声29韵。平声分上、下,是因为平声字数多,与今天说的阴平、阳平无关。既然是四声相承,平声57韵,上去声也应该是57韵,实际却不是这样。其原因是:平声冬、臻两韵的上声字太少,没有单独立韵,这两个韵的上声字分别归到相近的韵--钟韵的上声肿韵、欣韵的上声隐韵里去了,这样上声就是55韵。去声祭、泰、夬、废四韵,没有与其相承的平声韵和上声韵,等于比平声多出4韵,这样去声应该是61韵,但由于臻韵的去声字太少,没有单独立韵,把臻韵的去声字归到欣韵的去声惞韵里去了,这样去声就是60韵。综上所述,如果按四声相承的原理说,《广韵》共有61个韵部。
3.阴声韵、阳声韵、入声韵。阴声韵指没有韵尾或以元音为韵尾的韵,阳声韵指以鼻音m、n、E为韵尾的韵,入声韵指以塞音p、t、k为韵尾的韵。入声韵与阳声韵相承,阳声收m尾,入声则为p尾;阳声收n尾,入声则为t;阳声收E尾,入声则为k尾,对应得非常整齐。在《广韵》61个韵部中,阴声韵26个,阳声韵35个,这样入声韵也应该是35个。
但由于阳声欣韵的入声字太少,因此,没有单独立韵。
《广韵》是韵书,按韵编排,考查韵部比较容易。如果考查声母系统,就比较困难了,因为韵书并没有明确标出全书的声母系统。为此,清代学者陈澧创造了反切系联法。利用系联法研究《广韵》声母系统,他得出40声类。现当代学者用同样方法研究,结果与陈澧很不一样,如:黄侃得到41声类,白涤洲、黄粹伯得出47声类,曾运乾、陆志伟、周祖谟得51声类。当今多数学者认为《广韵》有36个声母。如果用传统的汉字表示法,可以列成下表(为理解方便,标出每组声母的发音部位、发音方法,并在每个代表字的后面加上拟音):
《广韵》从刊行到现在版本很多,现在常见的本子有张氏泽存堂本、《古逸丛书》覆宋本、涵芬楼覆印宋刊巾箱本、曹刻楝亭五种本、未乾道五年黄三八郎本(《钜宋广韵》)、覆元泰定本、小学汇函内府本等7种。前5种称繁本,后两种称简本。所谓简本是元人根据宋本删削而成。繁本和简本主要表现�⑽牡亩嗌俨煌��霰鹪鲜兆侄嗌僖猜杂胁煌���粝凳窍嗤�摹F渲兴吻�辣尽额宜喂阍稀吩�谇迥┐�饺毡荆��诠�谑Т�?0年代初期,上海古籍出版社据日本《经籍访古志》影印出版。据周祖谟考证,此本与楝亭五种本相近。此外还有周祖谟《广韵校正》,周氏以泽存堂本为底本,以能见到的其他本子进行校雠,同时吸收了清段玉裁、近代王国维、赵万里的校刊成果,并参考了唐写本残卷20种。此书搜集资料全,校雠方法精,是目前最好的《广韵》校本。
《广韵》中声母,韵母,声调的系统是怎样的?
《广韵》是中国现存的一部重要韵书,是宋代陈彭年,丘雍等人奉诏根据前代《切韵》、《唐韵》等韵书修订而成。
1、《广韵》的声母系统(即声类),是从隋唐韵书沿袭下来的,是根据后世的三十六字母、等韵图等文献,以及通过反切系联法得出的。《广韵三十八声母分类法》对声母的分类情况是:帮母、滂母、并母明母(唇音);端母、透母、定母、泥母(舌头音);知母、彻母、澄母、娘母(舌上音);精母、清母、从母、心母、邪母(齿头音);庄母、初母、崇母、生母、俟母(正齿音庄组);章母、昌母、常母、书母、船母(正齿音章组);见母、溪母、群母、疑母(牙音);晓母、匣母、影母、云母、以母(喉音);来母(半舌音);日母(半齿音)。
2、《广韵》的韵母系统(韵目),即所谓的“二百零六韵”,五卷中上平声二十八韵目,下平声二十九韵目,上声五十五韵目,去声六十韵目,入声三十四韵目。
3、《广韵》的声调系统,分平、上、去、入四个声调。《广韵》把 206韵分列上平、下平、上、去、入五卷之内,每一个声调中每一个韵部和其他声调中相应的韵部,有一定的搭配关系。入声韵只和有鼻音韵尾的阳声韵相配。阴声韵部都有平上去。全书平、上、去声调所配的韵数不等,阳声类韵数与入声韵数也不相符。
《广韵》的生母、韵母、声调系统是怎样的?与现代汉语的区别是什么?
音节是语音中最小e米惠da多e米ba惠零晓电晓受晓受晓晓晓多晓电晓米晓受晓联晓受晓零晓电晓受晓米晓多晓晓晓受晓晓晓电米联米联晓米米多的结构单位,也是人们可以自然地察觉到的最小的语音单位。普通话的音节一般由声母、韵母、声调三部分构成。一般说来,一个汉字的读音就是一个音节。它是由受至联个音素组成的。声母是音节的起始部分。普通话有电电个声母,其中电受个由辅音充当,此外还包括一个零声母(零声母也是一种声母)。声母后面的部分,普通话有晓惠个韵母,其中电晓个由元音充当,受米个由元音附带鼻辅音韵尾构成。因此,普通话的韵母是由元音或以元音为主要成分构成的。
普通话的声母有哪几类?
普通话的声母按照发音部位可以分为少类:(受)双唇音有晓个(b、p、m);(电)齿唇音有受个(f);(晓)舌尖前音有晓个(z、 c、s);(联)舌尖中音有联个(d、t、n、l);(多)舌尖后音有联个(zh、ch、sh、r);(米)舌面前音有晓个(j、q、x);(少)舌面后音有晓个(g、k、h)。
普通话的声母按照发音芳珐可以分为多类:(受)塞音有米个(b、p、d、t、g、k);(电)鼻音有晓个(m、n、ng,其中只有m、n作声母);(晓)擦音有米个(f、h、x、sh、s、r);(联)边音有受个(l);(多)塞擦音有米个(j、q、zh、ch、z、c)。
普通话的声母按照发音时声带振动与否又可分为清音、浊音两类。普通话声母中除了m、n、l、r为浊音外,其余都是清音。
普通话的声母按照发音时气流强弱,又可分为送气音和不送气音两类。送气音和不送气音是成对的,如b和p、d和t、g和k、z和c、zh和ch、j和q。
什么叫"零声母"?
每个汉语音节都可以分析成声母和韵母两部分,每个汉字字音结构也都由声母、韵母和声调三部分构成。通常被大家称为"零声母"的音节,也就是没有辅音声母的音节,例如"安"(ān),这个字音不是辅音开头,而是用元音a开头的,这样的音节就是"零声母"音节。
普通话的韵母怎么分类?
普通话有晓惠个韵母,其中电晓个由元音充当,受米个由元音附带鼻辅音韵尾构成。按韵母的结构特点,一般把韵母分为三类,即:单韵母、复韵母、鼻韵母。
第一类是单韵母,由单纯元音构成的韵母叫单韵母。普通话有受零个单韵母,其中舌面单元音韵母有少个,它们是:a、o、e、ê、i、u、ü。特殊元音韵母有晓个,它们是:-i(前)、-i(后)、er。
第二类是复韵母。复韵母是由复合元音充当韵母。复合元音是由一串元音音素复合而成的,从听觉上已经复合成一个固定的音组。普通话中复韵母有受晓个。复韵母按主要元音所处的前后位置的不同可分为前响复韵母、后响复韵母、中响复韵母。前响复韵母指主要元音在前的复韵母,有联个:ai、ei、ao、ou 。后响复韵母指主要元音在后的复韵母,有多个:ia、ie、ua、uo、üe 。中响复韵母指主要元音位居中间的韵母,有联个:iao、iou、uai、uei
第三类是鼻韵母。以鼻辅音n或ng作为韵尾的韵母叫鼻韵母。普通话中鼻韵母共有受米个,分两种。一种是带舌尖鼻音n的叫前鼻韵母,有量个:an、ian、uan、üan、en、in、uen、ün;另一种是带舌根鼻音ng的叫后鼻韵母,有量个:ang、iang、uang、eng 、ing、ueng、ong、iong。
韵母的内部结构是怎样的?
韵母的内部结构可以分为韵头、韵腹、韵尾三部分。如韵母iao,其中的i叫韵头,也叫介音;a叫韵腹;o叫韵尾。韵腹是韵母中的主要成分,发音时开口度较大,声音最响亮。但并不是每个韵母都具备韵头、韵腹、韵尾这三部分。有的只有韵头和韵腹,如韵母ia、uo üe,其中的i、u、ü是韵头,a、o、ê是 韵腹;有的只有韵腹和韵尾,如韵母ai、ei、ao、en,其中的a、e、a、e是韵腹、韵腹后面的为韵尾;而单韵母只有韵腹,没有韵头和韵尾。在普通话韵母中的韵头只有i、u、ü晓个,韵尾只有联个,其中元音韵尾i、u(包括ao、iao中的o)两个和辅音韵母n、ng两个。但韵母中的韵腹是不可缺少的。
声母和辅音的关系如何?
声母和辅音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声母是从分析音节结构的角度划分出来的,而辅音是从分析音素性质的角度提出来的。与元音比较,辅音的主要特征是:气流在发音器官中受到一定程度的阻碍或阻塞,气流较强,发音器官参与节制气流的部分肌肉紧张。声母是由辅音充当的,但辅音并不都是声母。如“光”(guāng)这个音节中的“ng”,它是辅音,但它处在音节里后面的部位,因此它不是声母。又如“难”(nán)这个音节,前后都有“n”,它是辅音,处在音节开头的是声母,处在音节末尾的是韵母,并不是声母。
韵母和元音的关系如何?
韵母和元音不是同一个概念。韵母是就音素在音节中的位置讲的,元音是就音素的性质而言的。元音的主要特征是:气流在口腔中不受阻碍,气流较弱,发音器官肌肉均衡紧张,正常发音时声带振动。元音可以单独作韵母,如: a、o、e、i、u、ü等,这些韵母是由复合元音充当的,又如:an、en、in、ün等,这些韵母是由元音带上鼻辅音韵尾构成的。由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凡是元音都可以做韵母或作为韵母的一个组成部分,但韵母不全是元音,辅音n、ng也可以和元音结合起来做韵母。可见韵母的范围比元音大。
什么叫四呼?
汉语传统语音学为了表达声韵的拼合关系,根据韵母开头的实际发音,把韵母分为开口呼、齐齿呼、合口呼、撮口呼四类,也叫四呼。韵母为a、o、e、ê、er、i(前) 、i(后)或以a、o、e开头的韵母称开口呼;韵母为i或i开头的韵母称齐齿呼,如iou、iao、ie、ia;韵母为u或以u开头的韵母称合口呼,如ua、uo、uai、uei;韵母称为撮口呼,如üe、ün、üan。按照传统语音学,韵母ong归入合口呼,韵母iong归入撮口呼。
什么是声调?声调的作用是什么?
声调是指一个音节发音时的高低升降。声调主要是音高变化现象,同时也表现在音长变化上。音高决定于发音体在一定时间内颤动次数的多少,次数越多声音越高,反之声音越低。发音时,声带越紧,在一定时间内振动的次数越多,声音越高,声带越松,在一定时间内振动的次数越少,声音就越低。在发音过程中,声带是可以随时调整的,这样就造成种种不同的音高变化,形成了不同的声调。在汉语里,一个音节一般就是一个汉字,所以声调也叫字调。声调是音节结构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担负着重要的辨义作用。例如“题材”和“体裁”、“练习”和“连西”等,这些词语意义的不同主要靠声调来区别。
什么是调值、调类、四声?
调值就是声调高低升降的变化,也就是声调的实际读法。调类就是声调的分类,是根据声调的实际读法归纳出来的。有几种实际读法就有几种调类,也就是将相同调值的字归为一类。普通话有四种基本的调值,所以归纳为四个调类,即阴平、阳平、上声、去声,习惯上称为第一声、第二声、第三声、第四声,也称四声。声调符号要标在音节的主要元音上。按a、o、e、i、u、ü的顺序,i和u的顺序,i和u 同时发现的韵母中调值需要标在最后一个元音上,给i标调值应先去i上的点,再标调值。
什么叫拼音?怎样拼音?
拼音是拼读音节的过程,就是按照普通话音节的构成规律,把声母、韵母急速连续拼合并家上声调而成为一个音节。拼音的要领是:“前音(声母)轻短后音(韵母)重,两音相连猛一碰。”拼音时要牢记普通话声母和韵母的配合规律:
声母n及零声母与开口呼、齐齿呼、撮口呼都有拼合关系。
声母f、g、k、h、zh、ch、r、z、c、s只同开口呼、合口呼相拼。
声母j、x、q只同齐齿呼、撮口呼相拼。
声母b、p、m、d、t不同撮口呼相拼。
开口呼、合口呼韵母同除去j、q、x外的其他声母都有拼合关系。
撮口呼韵母只同j、q、x、n、l及零声母有拼合关系。
拼音时还要注意读准声母、韵母和声调的音值。要读声母本音,不要念呼读音(教学中,在声母后面配上不同的元音,而发出的音叫呼读音);要把韵母作为一个整体来读,不要把韵头、韵腹、韵尾分解开再临时拼合;要看清调号,读准调值。
常用的拼读芳珐有以下几种:
声韵两拼法——把韵母当作一个整体,拿来跟声母相拼。如:h-ào→(浩)。
声母两拼法——先找准声母发音部位,摆好发音的架势,然后一口气念出韵母,拼成音节。如:拼读bā(巴),先闭上双唇,憋住一口气,摆好发b音的姿势,然后一口念出a,成为音节。
三拼连读法——是把带介音的音节分析成声、介、韵三个部件,拼音时连读成一个音节。如:q-i-áng→qiáng(强)
声介合母和韵母连接法--是把声母和介音(介母)拼合起来,构成一个拼音部件,再同随后的韵母相拼。如:gu-āng→guāng(光)。
什么叫变调?上声的变调有几种情况?
普通话中每个音节都不是一个孤立的单位,音节和音节连续读出,声调相互影响,或多或少要发生变化,不能保持原来的调值,这种现象叫变调,变调是一种自然音变现象,对语言的表达没有影响。
上声在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前都会产生变调,读完全的上声原调的机会很少,只有在单念或处在词语、句子的末尾才有可能读原调。上声的变调有两种情况:
上声在非上声(阴平、阳平、去声、轻声)前面变成半上,即只读上声的前一半,后一半消失。如:首先、祖国、广大、耳朵。
上声在上声前面,前一个上声的调值变得跟阳平的调值一样。如:手表、古典、美好、理想。
“一”、“不”怎样变调?
“一”在单念或在词句末时念原调阴平声。
“一”在去声音节前面,变为阳平。如:
一道 一次 一定 一致 一律
一晃 一动 一并 一刻 一路
“一”在阴平、阳平、上声前面时变为去声。如:
在阴平前:一般 一端 一经 一边
在阳平前:一时 一群 一条 一团
在上声前:一举 一早 一手 一体
“一”夹在重叠式的动词之间轻读。如:
看一看 想一想 问一问 学一学
“不”在单念或在句末时念原调去声。
“不”在去声音节前面,变为阳平。如:
不会 不但 不论 不必 不变
不是 不信 不料 不愧 不错
“不”夹在动词或形容词之间,夹在动词补语之间轻读。如:
好不好 行不行 看不清 打不开
什么叫轻声?判断轻声有什么规律?
轻声是四声之外的一种特别声调。在词语或句子里,有的音节常常失去原有的声调而读成又轻又短的调子,这种又轻又短的调子就是轻声。普通话的轻声都是从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个声调变化而来。轻声作为一种变调的语音现象,一定体现在词语和句子中,因此,轻声音节的读音就不能独立存在。
轻声对某些词有区别词义的作用。如兄弟 xiōng di(指弟弟)--兄弟 xiōng dì(指哥哥和弟弟)
轻声对某些词有区别词义和词性的作用。如:对头 果ì tou (仇敌、对手,名词)--对头 果ì tóu(正确、合适,形容词)
另外,还有一部分双音节词第二个音节习惯上都读轻声,并没有区别词义或词性的作用。如:神气、墒量、丈夫。
一个词语是否读轻声,大体上有如下规律可循:
⑴语气词“吧、吗、呢、啊”等读轻声。如:行啊、好吧、去吗。
⑵助词“的、地、得、了、过、们”读轻声。如:大的、写了、买得起。
⑶名词后缀“子、儿、头”等读轻声。如:桌子、罐头、老头儿。
⑷方位词读轻声,如:天上、家里。
⑸重叠式动词的末一个音节读轻声。如:过来、过去、干起来。
⑹叠字名词读轻声,如:哥哥、娃娃、猩猩。
⑺趋向动词读轻声。如:过来、过去、干起来。
轻声音节的音色变化是不稳定的。语音训练中应该掌握已经固定下来的轻声现象,即字典、词典已经收入的,对于可读轻声也不可读轻声的音节一般不读轻声。
广韵的版本
《广韵》从刊行到版本很多,常见的本子有张氏泽存堂本、《古逸丛书》覆宋本、《四部丛刊》涵芬楼影印宋刊巾箱本、曹刻楝亭五种本、宋乾道五年黄三八郎本(《钜宋广韵》)、覆元泰定本、小学汇函内府本等7种。前5种称繁本,后两种称简本。所谓简本是元人根据宋本删削而成。繁本和简本主要表现为注文的多少不同,个别韵收字多少也略有不同,但音系是相同的。其中宋乾道本《钜宋广韵》曾传到日本,《经籍仿古志》著录,而在国内一度失传,1889年顾沄以南朝小铜佛自日本山荣家换得一部,后辗转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归上海图书馆。1982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据现藏上海图书馆的顾沄旧藏本影印出版,原缺入声一卷,顾氏原用元人略注本配补,影印时换成《四部丛刊》影宋本。据周祖谟考证,此本与楝亭五种本相近。此外还有周祖谟于1936年写成的《广韵校本》(时年周先生仅20岁),周氏以泽存堂本为底本,以除了《钜宋广韵》的版本校勘,同时吸收了清段玉裁、近代王国维、赵万里的校勘成果,并参考了唐写本残卷20种。此书搜集资料全,校雠方法精,是较易得的好的《广韵》校本。
广韵的主要内容
《广韵》共分 5卷,平声分上下 2卷,上、去、入声各1卷。分206韵,包括平声 57韵(上平声28韵,下平声29韵);上声55韵;去声60韵;入声34韵。《广韵》206韵中有193韵和陆法言的《切韵》分韵相同;有 2韵和王仁昫《刊谬补缺切韵》增加的相同(即增加上声俨韵,去声酽韵);有11韵和蒋斧印本《唐韵》增加的相同(据合理的推测,蒋斧印本《唐韵》从真韵分出谆,从轸韵分出准,从震韵分出稕,从质韵分出术,从寒韵分出桓,从旱韵分出缓,从翰韵分出换,从曷韵分出末,从歌韵分出戈,从哿韵分出果,从箇韵分出过)。《广韵》和《切韵》、《唐韵》的韵目用字有些改变。《广韵》 206韵分列上平、下平、上、去、入五卷之内,每一个声调中每一个韵部和其他声调中相应的韵部,有一定的搭配关系。入声韵只和有鼻音韵尾的阳声韵相配。阴声韵部都有平上去。全书平上去韵数不等;阳声类韵数与入声韵数也不相符。这是因为去声泰 、祭、夬、废 4韵都没有平上入声相配,所以多出 4韵;冬韵、臻韵的上声,臻韵的去声,痕韵的入声,字数都极少,附见于邻近的韵,没有单独列出韵目来。《广韵》206韵,如不计算声调,以“东董送屋”为一韵,“支纸寘”为一韵,用平声包括上去入三声,那么平声57韵,再加上没有平上入相配的那 4个去声韵,实际上只有61韵。如果把34个入声韵独立出来,则有95韵。用系联法细分,韵数还可分得更多。《广韵》的韵类、韵母为什么这样多,历来有两种不同的看法。章炳麟在《国故论衡·音理论》中说:“《广韵》所包,兼有古今方国之音,非并时同地得有声势二百六种也。”陈澧在《切韵考》中却说:陆氏分206 韵,每韵又分二类三类四类者,“非好为繁密也,当时之音实有分别也”。据黄侃对《切韵考》统计,206韵共有311个韵类。高本汉的看法与陈澧类似。这仍是学术界讨论的问题。《广韵》每卷的韵目下都有一些韵目加注"独用",或与某韵“同用”的字样。这对研究《广韵》音系和唐宋的实际语言,以及后来的韵书韵目的归并很有关系,非常值得注意。 《广韵》的编写体例可归纳为以下几项:一、《广韵》正文共收26194字,分属于二○六韵。此二○六韵按平上去入四声分置于五卷之中。其中平声57韵,置于第一、二卷;上声55韵,去声60韵,入声34韵,分别置于第三、四、五卷。平声韵独居两卷完全是由于所属字多的缘故,并无其他用意。其居于第一卷者28韵,称作上平声;居于第二卷者29韵,称作下平声。二、每卷之中所列各韵用一个代表字作为名称,叫做“韵目”。韵的排列顺序用序数加上韵目表示,如一东、二冬、三钟等。三、一韵之中所含各字按声母的不同分别排列。同声母的字唐人称之为“小韵”,小韵也称作“纽”,小韵所含各字均属同音字。小韵与小韵之间用“○”相隔。四、小韵中的第一字之下先注释字义,然后是反切注音,最后用数字标明该小韵所含字数。具体而言,有以下内容:1.分卷。2.分韵。3.韵目。4.韵次。5.小韵。6.注文。 《广韵》有平上去入四个调类,这并不意味着每个音节都具备这四个调类,因为阳声韵和阴声韵各只有平上去三种调类,入声韵则只有一种调类。所谓平上去入四种调类是指阳声韵的三声与入声相配合而言。至于阴声韵,由于无所与配,只有平上去三个调类。为什么说与入声韵相配的是阳声韵而不是阴声韵?这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得到证明:一、根据韵母的结构观察,阳声韵和入声韵都有辅音韵尾而阴声韵没有。阳声韵的韵尾分别为[m]、[n]、[ŋ],入声韵的韵尾分别为[p]、[t]、[k],正好都是三个。其中[p]与[m]同为双唇音,[t]与[n]同为舌尖音,[k]与[ŋ]同为舌根音,它们的发音部位分别都是相同的,差别仅仅是发音方法的不同。二、根据“韵”的数目观察,《广韵》中有阳声韵35个,阴声韵26个,入声韵34个。阴声韵的数目与阳声韵相差甚远;而入声韵与阳声韵之数仅有一韵之差。实际上并不差,应都是35个,因为“痕”韵的入声字数太少而未独立设韵,将它们归到“魂”韵的入声韵“没”韵中去了(从押韵的角度看,韵母相近的字可归为一韵)。此外,从[m]、[n]、[N]尾韵与[p]、[t]、[k]尾韵的对应数来观察,也可以看出它们的配合极为规则:《广韵》中的[m]尾韵是9个,[p]尾韵也是9个;[ŋ]尾韵是12个,[k]尾韵也是12个;至于[n]尾韵与[t]尾韵的对应数本来也是相同的,只是由于上述的原因,[t]尾韵比[n]尾韵少了一个,[n]尾韵是14个,[t]尾韵则成了13个。清人戴震根据四声相配的规则将《广韵》韵目编成《考定广韵独用同用四声表。表中平声韵共57个;上声韵55个,比平声韵少两个,原因是平声“冬”韵和“臻”韵的上声均未立韵;去声韵60个,比平声韵多了祭泰夬废四韵,又少了一个“臻”韵的去声韵,故为60个;入声韵34个,比与之相配的阳声韵少了一个“痕”韵的入声韵。 《广韵》总计206韵,包括平声57韵,上声55韵,去声60韵,入声34韵。平声有分上下两卷,原因只是平声字数较多。 《广韵》的声母 音韵学上传统的三十六字母,大体代表唐、宋间汉语语音的36个声母,但却不能代表《广韵》音系的声母。因为《广韵》的声韵系统是从隋唐韵书沿袭下来的。研究《广韵》的声母得从《广韵》的反切上字归纳。陈澧作《切韵考》,首先考究《广韵》的声类,实际上就是研究《广韵》的声母。他用系联的方法,从反切上字考得《广韵》共有40声类。即36字母再加上照、穿、床、审、喻中分出的庄、初、神、山、于5字用,而把明、微2母合在一起。一般音韵学家认为明、微还应分开,所以称41声类。1931年白涤洲作《广韵声纽韵类之统计 》(北京女师大《学术季刊》2卷1期),使用陈澧的系联法,考定《广韵》的声纽为47类。即41类再加见、溪、疑、影、晓、来的腭化音居、去、鱼、於、许、力 6声类。同时(或稍前),黄淬伯作《慧琳一切经音义反切声类考》(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一本二分,1930),也考定《广韵》声类为47。高本汉也主张47声类说。前此,曾运乾作《切韵五声五十一纽考》(《东北大学学术季刊》1927,第 1期),后此陆志韦作《证广韵五十一声类》(《燕京学报》25期),都是把精、清、从、心又各分为两类。陆志韦说:“五十一类能反映《广韵》里反切上字的分类情况,然而不能代表《切韵》时代的声母系统。因为反切上字的分类只和反切下字有关。所以有时候反切上字虽分两类,声母往往相同。如今又有不少《切韵》音系研究的著作,其中都涉及《广韵》的声母、韵母研究问题。按照广韵的编排方式,相同韵目的小韵排列在一起,但其声母未被标明。广韵的声母系统是根据后世的三十六字母、等韵图等文献,以及通过反切系联法得出的。早期的韵图囿于三十六字母之成见,认为广韵声母系统与三十六字母相同。清儒陈澧最早利用系联法(即将相同反切上字的小韵合并称一个等价类)考得广韵共有四十声类,即从三十六字母的“照穿床审”中分出“庄初神山”,“喻”中分出“于”,而合并“明微”。白涤洲重新使用系联法,从“见溪疑影晓来”中再分出了“居去鱼于许力”六个声母,同时区分“明微”,为四十七声类说。曾运干在四十七声类基础上又将“精清从心”分为“作子”“仓七”“昨疾”“苏息”,谓五十一声类。王力根据音系学的方法,在三十六字母的基础上从“照穿床审”中分出“庄初崇山”与“章昌传书”,合并“帮滂并明”与“非敷奉微”及“泥”与“娘”,同时将“喻”母三等分出并与“匣”母合并,为三十五声母。邵荣芬认为“泥”母与“娘”母不应合并,同时又从“禅”母中分出了“常”母与“俟”母,为三十七声母。此外还有三十八声母分类的系统,在三十七声母的基础上,将“喻”母三等分立为“云”母,不合并到“匣”母,主要原因是《广韵》反切中没有涉及“云”母与“匣”母混切,并且“云”母在后世为次浊音,与全浊的“匣”母不同。尽管“云”母上古来源是“匣”母,但至少在切韵成书时期已经分离,故“喻”母不列为广韵的一个声母。 广韵三十八声母分类法声类声母唇音帮母 滂母 并母 明母 舌头音端母 透母 定母 泥母 舌上音知母 彻母 澄母 娘母 齿头音精母 清母 从母 心母 邪母 正齿音庄组庄母 初母 崇母 生母 俟母 正齿音章组章母 昌母 常母 书母 船母 牙音见母 溪母 群母 疑母 喉音晓母 匣母 影母 云母 以母 半舌音来母 半齿音日母 广韵所谓的“二百零六韵”即韵目,五卷中上平声二十八韵目,下平声二十九韵目,上声五十五韵目,去声六十韵目,入声三十四韵目。韵目是为了诗文创作而分,故分平上去入四声,与韵母不同。一个广韵韵目可以看作一个或几个韵母加声调的集合。如广韵“东”韵目下包含了“东一”和“东三”两个韵母的平声字,对应还有“董”“送”韵目,分别包含“东一”和“东三”的上声和去声。与“东”对应的入声韵目“屋”也可分两个韵母“屋一”和“屋三”。广韵去声有四个特殊的韵目“祭泰夬废”,没有与之对应的平声和上声。由于这四个韵目的上古来源与入声关系密切,所以又称“次入声”。广韵韵目中缺少冬系上声、臻系上声、臻系去声和痕系入声,并非没有这四个韵目的字,而是字数太少,被广韵编纂者并入了相邻的韵目,分别是“湩”、“𧤛”、“榇”、“麧”。 广韵二百零六韵上平一东 上声一董 去声一送 入声一屋 上平二冬 去声二宋 入声二沃 上平三钟 上声二肿 去声三用 入声三烛 上平四江 上声三讲 去声四绛 入声四觉 上平五支 上声四纸 去声五寘 上平六脂 上声五旨 去声六至 上平七之 上声六止 去声七志 上平八微 上声七尾 去声八未 上平九鱼 上声八语 去声九御 上平十虞 上声九麌 去声十遇 上平十一模 上声十姥 去声十一暮 上平十二齐 上声十一荠 去声十二霁 去声十三祭 去声十四泰 上平十三佳 上声十二蟹 去声十五卦 上平十四皆 上声十三骇 去声十六怪 去声十七夬 上平十五灰 上声十四贿 去声十八队 上平十六咍 上声十五海 去声十九代 去声二十废 上平十七真 上声十六轸 去声二十一震 入声五质 上平十八谆 上声十七准 去声二十二稕 入声六术 上平十九臻 入声七栉 上平二十文 上声十八吻 去声二十三问 入声八物 上平二十一欣 上声十九隐 去声二十四焮 入声九迄 上平二十二元 上声二十阮 去声二十五愿 入声十月 上平二十三魂 上声二十一混 去声二十六慁 入声十一没 上平二十四痕 上声二十二很 去声二十七恨 上平二十五寒 上声二十三旱 去声二十八翰 入声十二曷 上平二十六桓 上声二十四缓 去声二十九换 入声十三末 上平二十七删 上声二十五潸 去声三十谏 入声十五鎋 上平二十八山 上声二十六产 去声三十一裥 入声十四黠 下平一先 上声二十七铣 去声三十二霰 入声十六屑 下平二仙 上声二十八狝 去声三十三线 入声十七薛 下平三萧 上声二十九筱 去声三十四啸 下平四宵 上声三十小 去声三十五笑 下平五肴 上声三十一巧 去声三十六效 下平六豪 上声三十二晧 去声三十七号 下平七歌 上声三十三哿 去声三十八个 下平八戈 上声三十四果 去声三十九过 下平九麻 上声三十五马 去声四十祃 下平十阳 上声三十六养 去声四十一漾 入声十八药 下平十一唐 上声三十七荡 去声四十二宕 入声十九铎 下平十二庚 上声三十八梗 去声四十三映 入声二十陌 下平十三耕 上声三十九耿 去声四十四诤 入声二十一麦 下平十四清 上声四十静 去声四十五劲 入声二十二昔 下平十五青 上声四十一迥 去声四十六径 入声二十三锡 下平十六蒸 上声四十二拯 去声四十七证 入声二十四职 下平十七登 上声四十三等 去声四十八嶝 入声二十五德 下平十八尤 上声四十四有 去声四十九宥 下平十九侯 上声四十五厚 去声五十候 下平二十幽 上声四十六黝 去声五十一幼 下平二十一侵 上声四十七寝 去声五十二沁 入声二十六缉 下平二十二覃 上声四十八感 去声五十三勘 入声二十七合 下平二十三谈 上声四十九敢 去声五十四鬫 入声二十八盍 下平二十四盐 上声五十琰 去声五十五艳 入声二十九叶 下平二十五添 上声五十一忝 去声五十六㮇 入声三十帖 下平二十六咸 上声五十三豏 去声五十八陷 入声三十一洽 下平二十七衔 上声五十四槛 去声五十九鉴 入声三十二狎 下平二十八严 上声五十二俨 去声五十七酽 入声三十三业 下平二十九凡 上声五十五范 去声六十梵 入声三十四乏
中国现存最早的韵书是《切韵》还是《广韵》?
根据文献的记载,中国最早的韵书是三国时期李登编著的《声类》和晋代吕静编著的《韵集》。但这两书早已亡佚。唐代封演《闻见记》说,《声类》是“以五声命字,不立诸部”。《魏书·江式传》说,《韵集》是“宫商角徵羽各为一篇”。“五声”或“宫(gōng)商(shāng)角(jué)徵(zhǐ)羽(yǔ)”与后世的声、韵、调是什么关系,两书的体制类型是否与后世的韵书相似,都无从深考。根据《颜氏家训·音辞》所说“自兹厥后,音韵蜂出,各有土风,递相非笑”,可以肯定的是,六朝是韵书的大发展时期,出现了很多韵书。 现存最早的韵书是【隋代】【陆法言】所著的《切韵》。 《切韵》成书于隋仁寿元年(公元陆0一年),是陆法言在早年与【萧该】、【颜之推】等八位学者共“论南北是非,古今通塞”的基础上,“取诸家音韵、古今字书”,斟酌取舍,而成为集大成之作。 《切韵》共5卷,收一.一5万字。分一9三韵:平声5四韵,上声5一韵,去声5陆韵,入声三二韵。唐代初年被定为官韵,增订本甚多。 古代第一部官修的韵书——《广韵》 《广韵》全名《大宋重修广韵》,是【宋真宗】年间,【陈彭年】等人奉诏以《切韵》为祖本修订成的一部韵书。它是中国古代第一部官修的韵书,成为此后科举考试必遵的“官韵”。 《广韵》共5卷,计二0陆韵称为【大韵】,包括平声5漆韵(上平声二吧韵,下平声二9韵),上声55韵,去声陆0韵,入声三四韵。 现存收字最多的韵书——《集韵》 【溯源】:宋仁宗景佑四年(一0三漆),即《广韵》颁行后三一年,宋祁、郑戬给皇帝上书批评《广韵》多用旧文,“繁省失当,有误科试”与此同时,贾昌朝也上书批评宋真宗景德年间编的《韵略》“多无训释,疑混声、重叠字,举人误用”,因而宋仁宗令【丁度】等人重修这两部韵书。《集韵》在仁宗宝元二年(一0三9)完稿
请问古时写律诗用的韵书有哪些?一般的标准是哪本?
礼部韵略
宋代初年,与审定《切韵》改撰《广韵》的差不多同时,为适应科举应试的需要。主持科举考试的礼部就颁行了比《广韵》较为简略的《韵略》,这部《韵略》,由于撰于宋景德年间般称之为《景德韵略》。它事实上是《广韵》的略本。戴震《声韵考说:“是时无《礼部韵略》之称,其书名《韵略》,与所校定《切韵(案:即《广韵吁同日颁行,独用、同用例不殊。明年,《切韵》改赐新名《广韵》,而《广韵》、《韵略》为景德、样符间详略二书。”可知《景德韵略》与《广韵》是同时产生的。到了景佑四年(公元1037年),即在《集韵》成书当年,宋仁宗命《集韵》的者丁度等人“刊定窄韵十三处”,对《景德韵略》再加刊定,改名为《礼部韵略》。可见它与《集韵》又是同时的作品。《礼部韵略》收字九千五百九十个,较《广韵》少了许多。收字少的原因,是为了便于应试士人的记诵和掌握。但韵部方面,仍与《广韵》一样,分为二百零六部。此书行世以后,历代时有增补。宋绍兴三十二年(公元1162年)丶毛晃向皇帝进献其所撰的《增修互注礼部韵略和这部书在原书的基础上,增加了两千六百多字。到淳熙(宋孝宗年号)年间,又有所谓淳熙《礼部韵略》出现,通行的本子题名为《附释文互注礼部韵略》,。中仍分二百零六个韵部。到了宋淳佑(宋理宗年号)十二年(公元1252年),山西平人刘渊将其修编为《壬子新刊礼部韵略》。这部书比原来《礼部韵略》增加了四百三十六字。同时,它把原书的二百零六个韵部归井为一百零七部。此书后代亡佚,不过,元人黄公绍所作的《韵会》所分的一百零七部,就是依据此书而来的。从北宋至南宋期间,士人作诗用韵,特别是科举考试,就是以《礼部韵略》作为依据的。不过,《礼部韵略》原书今已不存,现在所能见到的,是《附释文互注礼部韵略》。平仄 古人作诗区分汉语声调的一种术语。仄就是侧,即不平之意,取其与平相对、平仄概括了古代汉语的四声。平包括平声,仄则包括上、去、入声。近体诗中平声字与仄声字有规律地并列、交错、相对形成不同声调的字参互错用,构成诗歌格律的重要表现之一,这称为“平仄律”。唐宋的格律诗一般只以平与仄对举,而宋元时代出现的词、曲,为了歌唱的需要,不单要讲究平仄,而且在仄声字中分别讲究上、去、人声字的运用,特别重视对上、去声字的调配使用。这是诗与词曲在运用声调上的重要差别。近体诗对平仄的运用,一是讲究句中各字平仄的排列;或是一句之中平仄声字的交替,或是对句之内平仄声字的对立,另一是一篇之中各句平仄声的安排,如讲究相粘之类。平仄的交替、对立、相救等做法,使诗句的格式变得多样化,这也就是刘勰在《文心雕龙·声律篇》中所说的“异音相从谓之和,同声相应谓之韵”的异音相从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