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继迁

时间:2024-04-18 07:40:05编辑:优化君

西夏皇帝列表?

西夏皇帝列表如下:夏太祖 ( 李继迁991-1004) 夏太宗 ( 李德明1004-1031) 夏景宗 ( 李元昊1038-1048)夏毅宗 ( 李谅祚1048-1067) 夏惠宗 ( 李秉常1067-1086) 夏崇宗 ( 李乾顺1086-1139) 夏仁宗 ( 李仁孝1139-1193) 夏桓宗 ( 李纯祐1193-1206) 夏襄宗 ( 李安全1206-1211)夏神宗 ( 李遵顼1211-1223) 夏献宗 ( 李德旺1223-1226) 夏末主 ( 李睍1226-1227)西夏的祖先党项族原居四川松潘高原,末因平乱有功被封为定难军节度使,先后臣服于唐朝、五代与宋朝。夏州政权被北宋并吞后,李继迁不愿投降宋朝而出走创业,陆续占领河西走廊地区。1038年,李元昊称帝建国。扩展资料:西夏的领土范围1、李继迁攻下灵州后,将势力扩展到黄河河套地区与河西走廊。夏景宗继位后持续巩固河西走廊,并且开国称帝,疆域扩大到二十个州。而后夏景宗与宋朝征战于横山地区,并有意占领关中。2、宋宝元元年(1038)西夏立国时,疆域范围在今宁夏,甘肃西北部、青海东北部、内蒙古以及陕西北部地区。东尽黄河,西至玉门,南接萧关(今宁夏同心南),北控大漠,占地两万余里。3、金朝灭辽朝与北宋后,西夏陆续收复失地,并且占领黄河前套地区。。然而其势力被金朝所局限,领土扩张不大。到夏仁宗时期大约有22个州,这是西夏版图最后稳固的状态。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西夏

李继迁的人物生平

李继迁是鲜卑族拓跋氏的后裔,在唐代贞观初年时,李继迁的祖先拓跋赤辞归唐,被唐太宗赐姓为李氏。李继迁的高祖父李思忠,与从兄李思恭征讨黄巢时阵亡,唐僖宗赠李思忠为宥州刺史,于渭阳建立祠堂。自此党项李氏得世据以夏州为中心的五州之地,号定难军。历唐末五代交替而不变。其曾祖父李仁颜,仕后唐,为银州防御使。祖父李彝景仕后晋,父亲李光俨仕后周。北宋建隆四年(963年),李继迁出生于银州(今陕西榆林)无定河。生而有齿 ,勇悍有谋。开宝七年(974年),出任定难军管内都知蕃落使。太平兴国七年(982),族兄定难军留后李继捧献地朝宋,他与亲信出奔地斤泽 (今内蒙古伊金霍洛旗西南),联结党项豪族,抗宋自立。后其势渐盛,不断攻掠宋边地。 同年,继迁再攻夏州。宋太宗见继迁附辽,利用继捧回夏州抵抗继迁。雍熙五年(988),宋太宗赐李继捧姓赵,改名保忠,授夏州刺史、定难军节度使及夏、银、绥、宥、静等五州观察处置押蕃落等使,入守夏州。雍熙六年(989)四月,继捧出兵击败宥州御泥、布啰树两部。淳化元年(990)四月,与继迁战于安庆泽,继迁中流矢败退。同年,辽进封继迁为夏国王。十月,继迁派破丑重遇贵至夏州诈降继捧。继迁率领部落攻城,破丑重遇贵在城中接应,继捧大败。淳化二年(991)年初,继迁再攻夏州,宋朝派兵来援。七月,继迁占领银、绥二州。同年继迁又归附于宋。宋朝被迫授给继迁银州观察使封号,赐姓名赵保吉。但李继迁旋又附契丹,并联结契丹军,多次袭击宋西北边境。淳化五年(994)年初,继迁攻掠灵州,掳掠居民。又至夏州袭击继捧。继捧败逃。四月,宋朝堕毁夏州城。继迁攻夏州不胜,退居沙漠。次年,派张浦到宋朝谈和,宋太宗扣留张浦。至道二年(996年)三月,宋洛苑使白守荣护送辎重至灵州(今宁夏灵武西南),李继迁设伏浦洛河(今吴忠东南苦水河),佯弱诱敌,大败宋军,获粮40万石。至道三年十二月,复上表归宋,授夏州刺史、定难军节度使。继迁受任夏州刺史后,仍在边地掳掠,不断与宋朝发生局部的战争。咸平四年(1001)九月,继迁攻陷宋清远军,乘胜进围灵州。咸平五年(1002年),破灵州,改名西平府,定为都城。咸平六年(1003年)初,宋遣使议和,真宗妥协退让,授继迁夏州刺史,定难军节度使,夏、银、绥、宥、静等五州观察处置押蕃落等使。继迁夺回五州地数千里。党项族以此为基地,又迅速地向前发展了。 高祖父:李思忠,在与从兄李思恭讨黄巢时战死,唐僖宗追赠他为宥州刺史。曾祖父:李仁颜,仕后唐,为银州防御使。祖父:李彝景,仕后晋。父亲:李光俨,仕后周。 罔氏:正妻,被宋朝俘虏,安置在延州并最终病死在那里。野利氏:孙子李元昊正式建立西夏之后,追封她为顺成懿孝皇后。耶律汀:又是辽国的义成公主。 儿子 李德明:即夏太宗,母罔氏。李德昭:一说他就是李德明,“昭”字是“明”字的误抄;一说他是李德明的弟弟,后来被宋朝封为西平王。 孙子 李元昊:李德明长子李成遇:李德明次子李成嵬:李德明三子

古代的西夏在现在的哪个地方

疆域范围在今宁夏,甘肃西北部、青海东北部、内蒙古以及陕西北部地区。西夏的祖先党项族原居四川松潘高原,唐朝时迁居陕北。因平乱有功被唐帝封为夏州节度使,先后臣服于唐朝、五代诸朝与宋朝。夏州政权被北宋并吞后,由于李继迁不愿投降而再次立国,并且取得辽帝的册封。李继迁采取连辽抵宋的方式,陆续占领兰州与河西走廊地区。宋宝元元年(1038)李元昊称帝建国,即夏景宗,西夏正式建国。 西夏,本名是大夏,简称夏,又自称邦泥定国或白高大夏国、西朝。因其在西方,宋人称之为西夏。扩展资料:宋朝时,宋太宗并吞夏州节度使之地,然而李继迁不愿意投降,率部四处攻击,最后收复五州之地,攻下灵州后,将势力扩展到黄河河套地区与河西走廊,夏景宗继位后持续巩固河西走廊,并且开国称帝,疆域扩大到二十个州,而后夏景宗与宋朝征战于横山地区,并有意占领关中。夏景宗之后,西夏与北宋展开拉锯战,双方互相占领对方的堡垒城寨,并且扩大到河煌青海地区,夏崇宗后期丧失横山地区,一度造成危机,金朝灭辽朝与北宋后,西夏陆续收复失地,并且占领黄河前套地区。然而其势力被金朝所局限,领土扩张不大,到夏仁宗时期大约有22个州,这是西夏版图最后稳固的状态。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西夏

李继隆的人物生平

乾德二年(964年),北宋讨伐后蜀的战争爆发,李继隆作为将门之家,年方弱冠就毅然从军,校军场上他每射必中受到赏识,被任命为果、阆州监军。慈母见到年轻的爱子将要远征不免非常担心,找来一些当年丈夫的老部下辅佐李继隆。没想到李继隆一口回绝道:“是行儿自有立,岂须此辈,愿不以为虑”,就此踏上了漫长的征途。军人的生涯充满了危险,蜀道更是艰难,在胜利归来的路上李继隆连人带马掉入了山沟,幸运的是给一棵树挂住,人马无恙被救了上来。随后,李继隆和三百士兵被派到长沙,去剿灭数千名当地的蛮族,武器只有刀和盾牌。但是年轻气盛的李继隆冒着蛮族不断施放的毒箭身先士卒,以伤亡100多人的代价打败了敌军。战斗中,他的手臂被敌人的毒箭贯穿,危在旦夕,好在部下得到解药,才获救治。此战,李继隆以勇猛传遍了全军。宋太祖听闻后对其赞赏有加,开宝七年(974年)攻南唐时,就派李继隆负责水路运输补给。唐军全力攻击宋军的水运,但李继隆屡屡击败南唐水军,并且斩杀了敌军一位高级将领,有力的保障了宋军补给。太平兴国二年(977年),李继隆转任六宅使。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宋太宗赵光义率军亲征北汉,李继隆担任四面提举都监,一如既往“奋以先登,勇常冠军”。在与李汉琼攻打太原西城时,一次敌军投石机投出的石头,正好落在他身边,一位随从亲兵当场被击中身亡,但他仍然毫无惧色,从容战斗在第一线。北汉在宋军的打击下终于投降,李继隆为统一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 北汉灭亡后,李继隆作为先锋参加了第一次幽州战役,与郭守文领先锋军击破契丹数千人。包围范阳时,又与郭守文担任先锋,大败契丹于湖翟河南。此时,因太宗的失误,宋军在高粱河之战中受契丹名将耶律休哥的反击,遭遇惨败,宋军各路人马都慌忙败退,只有李继隆所属部队且战且退,安全撤离,耶律休哥看后也大吃一惊。战后,李继隆因功被命为镇州都监。辽军随后转入反攻,契丹人派出耶律休哥和韩匡嗣带领大军直抵满城。宋军按照太宗的部署分为八阵对峙,宋军有人提出八阵的部署力量过于分散,应该改为二阵,但大将崔翰犹豫不决,恐怕违反太宗的命令不好交待。当时身为监军的李继隆当场表示“事有应变,安可预定,设获违诏之罪,请独当也”。有了李继隆拍胸脯,宋军于是大胆的做了违背太宗意图的正确变阵。一场大战过后辽军惨败,被斩首万级、俘三万,杀敌约八万人。其后李继隆调任迁宫苑使、领妫州刺史,护三交屯兵。太平兴国七年(982年),辽人再次卷土重来,辽景宗亲率三路大军南下。李继隆跟随名将潘美迎战于雁门,潘美以曹光实为先锋击溃了辽军。李继隆和潘美乘胜追击,攻破了敌军二十五寨,斩首三千余级,俘获万人,一直追击到辽境内的灵丘才返回。同时,其他各路宋军也捷报传来,崔延进破敌于唐兴斩首数千级,斩杀辽军大将、太尉奚瓦里,府州折家军也取得了胜利,辽军损失惨重,入侵计划全面崩溃。战后,李继隆改任改定州驻泊都监。雍熙二年(985年),党项人李继迁诱杀曹光实,攻陷河西三寨,银州等地进围抚宁。李继隆又赴西北讨伐党项,他和王诜等浊轮川一战杀敌五千,李继迁狼狈逃走。收复银州后,宋军再破悉利族,斩三千余级,出开光谷西杏子坪降三族首领析八军等三千余众。岌伽罗腻十四族不愿归顺,李继隆与尹宪发动攻击,俘斩七千余级。战后,李继隆以辉煌战功,被加封为环州团练使,并护高阳关屯兵。 雍熙三年(986年),宋太宗发动了第二次幽州战役。李继隆隶属曹彬一路,他作战勇猛,攻克固安、新城,涿州,俘获契丹将领一名,但因太宗与曹彬的错误,宋军遭到了惨败,各路人马伤亡惨重。但李继隆部队“军成列,虏不敢击”,有秩序的撤到了宋境,在定州驻扎。当时有数万败兵溃散到定州,形势混乱,李继隆按照太宗指示,从容的安置败兵,受到太宗的表彰,改任侍卫马军都虞候、武州防御使。同年冬,辽军反击全线展开,宋辽战于河间君子馆,宋军刘廷让领兵数万迎战,时任沧州都部署的李继隆率一万精兵为援。由于天寒冰冻,宋军弓箭无法张开,刘廷让受到辽军重创,死者数万。李继隆和沧州副都部署王杲领兵赴援途中遭到辽军优势兵力袭击,虽然王李二人顽强抵抗杀死了大批辽军,但终究寡不敌众。李继隆考虑到气候等形势对宋方极为不利,果断下令退保乐寿。李继隆的撤退命令是完全正确的举动,但此却成为刘廷让推脱责任的把柄。战后,太宗震怒,下令李继隆赴京,对其进行调查,但事实很快大白天下,李继隆无罪释放。一年后,加领本州观察使。 端拱元年(988年),李继隆获授侍卫马军都指挥使、领保顺节度使。九月,李继隆终于被任命为定州都部署,不过他面对的局面是险恶的,宋军精锐几乎在之前的歧沟关和君子馆两战中丧失殆尽,《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缘边疮痍之卒,不满万计,皆无复斗志,河朔震恐”。同年冬,辽军大将耶律休哥再次大举入侵,攻克涿州,陷长城口。李继隆领兵北上增援,不敌耶律休哥,宋军退保北平寨。耶律休哥领八万精骑继续南下,陷满城,南下祁州。李继隆再次赴战,路上遇敌激战之后斩获不少,最后依据宋太宗指令退保唐河。耶律休哥的精锐铁骑也没闲着,如风雷一般迅速扑向了唐河。面对辽军凌厉攻势,李继隆一面招来镇州都部署郭守文增援,一面在北岸设下二千名伏兵准备背后偷袭。耶律休哥很快发现了宋军伏兵,他首先对宋军伏兵实施攻击。李继隆见情况有变,立即下令荆嗣出战救援,荆嗣杀入重围救出伏兵,迅速退到河边,把军队分为三阵,背水抵抗。辽将耶律休哥亲率骑兵主力登上烽火台求战,然后全力冲击。勇将荆嗣顽强抵抗,战斗拉锯了好几个回合后,荆嗣军抵敌不住且战且退撤到南岸和李继隆主力会合。辽军见势迅速杀过河桥。李继隆的部下袁继忠见此慷慨陈词道“今强敌在近,城中屯重兵不能剪灭,令长驱深入,侵略他郡,虽欲谋自安之计,岂折冲御侮之用乎?我将身先士卒,死于寇矣”。但黄门林延寿等却拿出太宗不许出战的诏书。李继隆早已下定决心一战,他喝斥道:“阃外之事,将帅得专焉。往年河间不即死者,固将有以报国家耳。”下令田敏带领其数百名静塞骑兵来到阵前,“静塞”这个番号是北宋的精锐骑兵部队,史载:“近世边郡骑兵之勇者皆习干戈战斗而不畏懦者也,闻虏之至,或父母辔马,妻子取弓矢,至有不俟甲胄而进者。”田敏不负众望带着骑兵“摧锋先入”。李继隆,荆嗣,郭守文乘势掩杀,辽军大败,横尸遍野,宋军一直追击到满城,斩首一万五千级获马万匹。战后,辽军南下的势头被初步遏制。大将裴济本与李继隆不和,但此战中,二人摒弃前嫌,奋力拼杀,与敌军短兵相接,因而成为莫逆之交。端拱二年(989年),耶律休哥再率三万铁骑南侵,旨在切断威虏军的补给。宋朝内部展开了激烈的争论,有人建议放弃威虏军。李继隆表示反对,他召集镇,定,高阳关精锐万人,毅然出发运粮,归途中渡过徐河后遭到耶律休哥追击。李继隆派麾下大将尹继伦偷偷进至辽军后背。到了凌晨尹继伦乘耶律休哥不备,突然从背后袭击辽军,辽军正在用餐不及防备,顿时陷入混乱。尹继伦杀入辽军指挥部,劈面一刀,耶律休哥手臂差点被砍断,狼狈逃窜,但辽军毕竟人多,很快组织反击,尹继伦渐渐支持不住,连连败退。此刻李继隆和大将王杲,范廷召领兵杀到增援。辽军败状据《宋史》记载“杀其将皮室一人。皮室者,契丹相也......寇兵随之大溃,相蹂践死者无数”宋军追击了几十里,辽军在曹河遭到宋军孔守正伏击,又死伤不少。徐河战后,宋辽战争的形势为之一振,此后十年辽军没敢再次大举进攻。 淳化五年(994年),西北党项赵保忠(李继捧)与李继迁共谋反宋。李继隆再次出征,部下认为宋军兵少不如先在石堡城休整待情况而动,李继隆却说:“径入夏州,出其不意,彼亦未能料我众寡。若先据石堡,众寡已露,岂复能进”宋军迅速行动开赴夏州,赵保忠被擒拿。至道二年(996年),李继隆再次征讨李继迁,虽然打了不少胜仗,但因部署欠周密加之粮食不足,最终无功而返。至道三年(997年),李继隆重建了镇戎军,这个要塞在以后的宋夏战争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宋真宗即位后,改命李继隆领镇安军节度使、检校太傅。一个月后被召还,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解去兵权,回到镇安军任职。咸平二年(999年),遭逢母亲去世,旋即起复任职。咸平四年(1001年),加检校太师。后改为山南东道节度使,出判许州。景德元年(1004年),契丹大军南下,李继隆受任驾前东西排阵使,先于真宗前往澶州,与石保吉率军抵御。景德二年(1005年)春,李继隆随真宗还京,加开府仪同三司,增加食邑一千户(共计一万四百户)及实封食邑(共计三千五百户)。适逢李继隆病发,真宗亲往慰问 。同年二月初五(3月17日),李继隆逝世,享年五十六岁。真宗亲自前往李继隆家中痛哭吊祭,身穿丧服发哀。为他辍朝五日,追赠中书令,谥号“忠武”。皇祐三年(1051年),宋仁宗御赐李继隆神道碑的碑额为“显功”。

李继捧的人物生平

李继捧(962-1004年),又名赵保忠,是宋朝初年党项族的首领、定难节度使,为李光睿的儿子。太平兴国五年(980年),定难节度使、其兄李继筠卒,李继捧嗣位,自立为留后。宋太宗授他为定难军节度使。太平兴国七年(982年),李继捧因自己年轻,众心不服,主动到东京开封府朝觐,放弃世袭割据。宋太宗大喜,授继捧彰德军节度使,并有重赏。其后,李继捧的族弟李继迁反宋,宋太宗用赵普之计,重新任命李继捧为定难节度使,并赐名赵保忠。后来,李继捧有和李继迁私自沟通的嫌疑,宋太宗将他免官。封宥罪侯,赐第京师。后迁右金吾卫上将军,判岳州,移复州。景德元年(1004年),宋真宗授其为永州别驾,诏监军监视,赵保忠不久去世,赠威塞军节度使。

宋真宗刚即位就把定难五州割让给李继迁,为何此举不招骂反被夸?

虽然他将定难五州割让给了李继迁,但也是政治需要,所以后人反而夸赞他。定难五州是西夏王朝最富庶的几个地方,比如说夏洲以及银洲都在其中,而这五州的统治者就是李继迁。李继迁原名姓拓跋,因为祖上对朝廷有恩,后来就赐姓李。从建立大宋之后,国家就一直在征战,但是却没有胜利,而李继迁本人又特别善于打仗,更擅长游击作战,让整个大宋王朝没有任何办法。在某一年李继迁的哥哥选择投降,而李继迁则继续周旋于于宋朝与辽国。后来经过几次大战,虽然宋朝使尽全国之力,但是也没有任何成效,可以说国力已经在慢慢消殆。打仗不仅损失人力,而且也损失物力,当时国库非常空虚,根本无法再支持打长期战役。而大宋当时的敌人有两个,一个是蜀川叛党,而另外一个就是李继迁,可以说压力是非常大的。虽然在危难时刻几次勉强过来了,但是大辽却在日益成长。当时李继迁每次战败之后都会跑到定难五州,对于宋朝来说定难五洲的意义,远远没有燕云十六州那般重要。而且从对手来说,李继迁也不如辽国那样顽固,一旦两方同时交战,大宋就永无安宁之日,所以宋真宗才会选择将定难五州割让给李继迁。可见虽然宋真宗将定难五州割让给了李继迁,从表面上看似乎在卖国,但其实也是为了政治需求,为了日后更大的抱负,所以才不招人唾骂。

宋真宗刚刚即位,就把定难五州割让给李继迁,为何此举不招骂反被夸?

因为定难五州在宋真宗继位以前就是李继迁和他家族定居的地方,李继迁出生在党项。史书上有记载,说李继迁在很小的时候就非常的勇敢,而且他非常的擅长骑马射箭,也非常的聪明,智慧过人,在方圆十几里都很有名。李继迁家族里的叔叔李光睿非常的惜才,对李继迁很重视,在他十二岁的时候,李光睿就把他升为了蕃落使。在辽乾亨四年的时候,李继迁知道了家族里的兄弟李继捧由于族内的压力,开始进入了朝廷,并且把五州的地都交了出去,于是,李继迁和他的弟弟,还有亲信张浦等人开始联合很多党项的部落叛离宋朝。当时的李继迁才二十岁,遇见了宋朝的使臣之后,李继迁非常机智地与亲信张浦假装披麻戴孝的称乳母去世,要马上外出去下葬,而实际上在棺材和丧车里都藏着兵器,在出城之后,迅速地与党项的豪族联合,自立抗宋。可是当时的豪族都觉得李继迁的势力太单薄了,不愿意和他共同起事,于是李继迁便把祖先的画像悬挂出来,众人便开始服从。李继迁的部落越来越壮大,很多人开始跟随他的队伍,而他与宋朝的对抗也越来越坚定。而且他派亲信去与辽国谈判,表示归顺辽国,争得了辽国的支持,而且他还自立为了夏国王,在辽国的支持下,李继迁的实力越来越雄厚,最终收复了失地,还夺取了其他地方,宋真宗为了拉拢人心便把定难给了他。

中国历史简介

中国历史悠久,自黄帝部落的姬轩辕(也称公孙轩辕)时期算起约有5000年;从三皇五帝算起约有4600年;自夏朝算起约有近4100年;从中国第一次大统一的中央集权制的秦朝算起约有2240年。中国历经多次政权演变和朝代更迭,也曾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经济、文化、科技世界瞩目。中国史前时期炎黄二帝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约公元前2070年,中国最早的国家夏朝出现。东周推进了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变革,思想上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帝国—秦朝,西汉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了大一统的局面。三国两晋南北朝时,中国陷入分裂割据局面,五胡乱华期间,异族融于中国趋势加强,诸多民族在分立政权的冲突中逐渐汇聚。隋唐时期,中央与边疆少数民族联系更为密切,经济繁荣、科技文化高度发展。宋元时期,多元文化碰撞交融,经济、科技发展到新的高度。明朝鼎盛时期,社会经济高度发展,明末在江南地区出现资本主义萌芽。19世纪中期,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确立了共和政体。袁世凯死后,中国进入军阀割据混乱时期。后经国民大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以及解放战争,终于在1949年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又经1966年到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1978年后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中国经济快速发展,2011年中国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上一篇:hallow

下一篇:弃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