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自由勋章

时间:2024-04-18 14:08:36编辑:优化君

请问有人知道八一勋章,独立自由勋章,解放勋章除了一级,是不是还有二级,三级?

八一勋章、独立自由勋章、解放勋章,其中各种勋章又各分三级
八一勋章授予1927年8月1日建立武装时参加革命战争有功的人员
独立自由勋章授予抗日战争时期( 1937年7月7日~1945年9月2日)参加革命战争有功人员
解放勋章授予在解放战争时期(1945年9月3日~1950年6月30日)参加革命战争有功人员。
具体如下
一级八一勋章授予当时的师级以上干部。



二级八一勋章授予当时的团级和营级干部。



三级八一勋章授予1935年10月20日前参加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1936年9月30日前参加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和第四方面军,1935年9月30日前参加陕北红军和红军第25军,1937年7月6日前坚持各地游击战争和参加东北抗日联军的连级以下人员。

一级独立自由勋章授予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时的旅级和相当于旅级以上干部,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新四军时的支队级和相当于支队级以上干部,1945年9月2日前在八路军、新四军中和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游击队中相当于军级的纵队和新四军师级以上干部。



二级独立自由勋章授予当时的旅级、团级及其相当干部。



三级独立自由勋章授予当时的营级、连级及其相当干部

一级解放勋章授予当时的军级以上及其相当干部。



二级解放勋章授予当时的师级及其相当干部。



三级解放勋章授予当时的团级、营级及其相当干部。解放奖章授予当时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2年以上,或参军虽不满2年但因作战负伤致残的连级以下人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勋章的独立勋章

独立自由勋章的中心图案是红星和延安宝塔山,象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革命圣地延安是中国人民抗日民族战争的革命大本营。授予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7月7日-1945年9月2日)参加革命战争有功而无重大过失的人员。一级独立自由勋章授予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时的旅级和相当于旅级以上干部,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新四军时的支队级和相当于支队级以上干部,1945年9月2日前在八路军、新四军中和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游击队中相当于军级的纵队和新四军师级以上干部。二级独立自由勋章授予当时的旅级、团级及其相当干部。三级独立自由勋章授予当时的营级、连级及其相当干部。

解放军的奖赏勋章都有那些级别分类?

我军现在还没有完善的奖赏体系
55年时候颁发过八一勋章、独立自由勋章、解放勋章和八一奖章、独立自由奖章、解放奖章,分别授予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期间参加工作的革命军人
改革开放以来,颁发有一级、二级英模和一等、二等、三等功奖章,颁发给有突出贡献的现役军人
88年时候,颁发有红星、独立和胜利功勋荣誉章,颁发给离退休的军队老干部


抗日战争纪念馆 雕塑园 观后感

2008年9月21日,我们来到卢沟桥畔先后参观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参观了《伟大胜利——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大型主题展览》,同时还参观了卢沟桥。此次展览共分为《民族危急 救亡兴起》《国共合作共赴国难》《中流砥柱 抗战灯塔》《日军暴行 惨绝人寰》《浴血疆场 民族壮歌》《得道多助 国际援助》《历史胜利 巨大贡献》《以史为鉴 面向未来》8个部分。全面而客观地再现了中国人民八年的抗日战争历程。俗话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在我清楚看到中华民族到了危难时刻,中国人的凝聚力总是让人惊叹。平日相处看是散沙,这时却团结得坚如磐石。大家都很清楚知道没有国哪来家的道理,在危难中能够不计前嫌,一致对外。各行各业的人们一起都为拯救国家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聚沙成塔、集腋成裘,构筑起了中国不屈的长城;难怪,不可一世的法国皇帝、军事家拿破仑曾经感叹:“中国并不太软弱,它只不过是一只睡眠中的狮子。以今天看来,狮子睡着了连苍蝇都敢落到它的脸上叫几声。中国一旦被惊醒,世界会为之震动。”因此,日本军国主义妄图灭亡中国,只能是痴心妄想。展览运用翔实的历史史实,揭露日本帝国主义的滔天罪行,在整个参观历程中,我深深震惊于日本军国主义惨绝人寰的暴行,看到这些已经完全泯灭的人性良知的日军,我就有一种悲愤挥之不去。悲的是:人之所以为人,除了更有智慧外,最本质的区别就是人有道德良知,然而在日本军国主义的渲染下,礼义廉耻已经荡然无存,人性已经泯灭,留下的只是兽性,只是野蛮和残酷,这是日本民族何等可悲的事啊,然而日本军国主义者却一而再,再而三地宣扬,甚至到了今天他们仍然认定如此。愤的是:面对这群已经丧失人性的野兽,不少政客还自私麻木,自欺欺人,甚至甘愿充当走狗,为虎作伥。面对这群,中国百姓流离失所、生灵涂炭,3500万的死亡人数。由于国家的孱弱,民族承载了太多的苦难,付出了太高的代价。在参观展览,我也被无数的事件所深深激励,这场战争中有着无数的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壮举, 看到国家危机存亡时刻,台儿庄、强渡怒江战役、沁源战役、青浮战斗、泉眼河战斗,无数抗日先烈的抛头颅洒热血,充分展现出中华儿女强烈的主人翁爱国精神和不屈不饶抗争奉献精神;也看到了中国人民的聪明智慧,地雷战、地道战、游击战、敌后根据地、百团大战,中华儿女用自己的智慧才智,团结各国,武装自己打建出自己的钢铁军队,让军国主义最终尝到失败的苦果。这些最终撑起了中华民族不屈的脊梁。前世不忘,后世之师。复习历史,是为了不忘记那段历史。因为无论何时,忘记历史,将意味着背叛;忘记历史,历史还将重演。作为生活在这个幸福时代的人们,热爱我们历尽劫难的祖国,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和平,更警惕罪恶的蠢蠢欲动。一定要牢记这样一个事实:在这个弱肉强食的国际世界,适者生存,落后就会被挨打!当我们走在民族复兴的道路上时,我们应当时刻谨记团结奉献的抗日精神,不论战争或是和平,我们都要很好的发挥下去,万众一心,团结奋进。把满腔爱国之情化为发愤学习和工作的强大动力,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中国只有真正强大了,人民才能不再遭受苦难!我们才能真正傲立在世界民族之林!


参观中华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有感800字

观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有感 

参观坐落在卢沟桥畔宛平城内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馆内陈列的一幅幅照片、一件件文物和一处处复原景观真实再现了中国人民同日本侵略者进行英勇斗争的光辉历程与艰苦卓绝的抗战之路。9.18抗日战争开始,7.7事变日军全面侵华,1932年2月5日东北三省全部沦陷,人们终于晓得了抗日则生,不抗日则死的道理,是的,为了抗日救国、为了保住尊严,胸中澎湃着激情的中华儿女们将抗日定位了神圣天职,从民族危机的那一刻起,人们终于明白了只有团结在一起才能抵御外强,才能打倒法西斯同盟,取得胜利。当再次蓦然回首杨靖宇的壮烈殉国、八女投江的故事,当眼前再次浮现赵一曼英勇就义的场面,正是由这些大无畏的牺牲才有了今天的美好生活。即使我们匍匐在重机枪的枪林弹雨之下,中华人民也不会屈服,这种知难而进的精神不正是印证了“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名句吗? 
铭记国难,发愤图强。“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历史是面镜子,忘记历史就等于背叛。日本法西斯之所以明目张胆、肆无忌惮地侵略中国,而且中国抗战用了八年之久,完全是因为国弱民穷、经济落后。“落后就要挨打”这是千古不变的真理。正是总结了历史的经验,在取得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胜利之后,在经过了一段曲折之后,中国把经济建设作为全国工作的着重点,把改革作为当前压倒一切的任务。通过改革,中国加速了经济发展、改善了人民生活,增强了综合国力,使中国更加坚强地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屹立在世界的东方。事实证明,只要我们坚持正确的方向,抓住当前国内外的大好时机,采取既大胆进取又慎重稳步的部署,中国的改革必将成功。中华民族也势必崛起。    铭记惨痛,提高警惕。有一句名言:宽恕,但不忘记。一方面,在国家、民族乃至个人的关系上,恩怨之事无所不在,如无宽恕之心,就会化为冤冤相报。另一方面,历史的事实和历史的教训不能忘记。历史不会简单重复,新的国际关系构架下,国界集团式的意识形态对抗不可能再在21世纪重演,法西斯主义和帝国主义所追求的经济垄断和单极政治因二战的胜利和冷战的消解,被证明它不可能成为国际政经关系的主流形态。然而,60多年前的战争离我们并不远,导致战争和灾难的文化基因、利益驱动仍然存在,国人还需提高警惕。  
今天,当我们走在民族复兴的道路上时,我们应当谨记团结奉献的抗日精神,把满腔爱国之情化为发愤学习和工作的强大动力,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因为,我们都不能忘记那段历史:落后就要挨打!


公共基础知识复习指导~

二级公共基础知识总结

第一章数据结构与算法
1.1 算法
算法:是指解题方案的准确而完整的描述。
算法不等于程序,也不等计算机方法,程序的编制不可能优于算法的设计。
算法的基本特征:是一组严谨地定义运算顺序的规则,每一个规则都是有效的,是明确的,此顺序将在有限的次数下终止。特征包括:
(1)可行性;
(2)确定性,算法中每一步骤都必须有明确定义,不充许有模棱两可的解释,不允许有多义性;
(3)有穷性,算法必须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做完,即能在执行有限个步骤后终止,包括合理的执行时间的含义;
(4)拥有足够的情报。
算法的基本要素:一是对数据对象的运算和CAO作;二是算法的控制结构。
指令系统:一个计算机系统能执行的所有指令的集合。
基本运算和CAO作包括:算术运算、逻辑运算、关系运算、数据传输。
算法的控制结构: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循环结构。
算法基本设计方法:列举法、归纳法、递推、递归、减斗递推技术、回溯法。
算法复杂度:算法时间复杂度和算法空间复杂度。
算法时间复杂度是指执行算法所需要的计算工作量。
算法空间复杂度是指执行这个算法所需要的内存空间。
1.2 数据结构的基本基本概念
数据结构研究的三个方面:
(1)数据集合中各数据元素之间所固有的逻辑关系,即数据的逻辑结构;
(2)在对数据进行处理时,各数据元素在计算机中的存储关系,即数据的存储结构;
(3)对各种数据结构进行的运算。
数据结构是指相互有关联的数据元素的集合。
数据的逻辑结构包含:
(1)表示数据元素的信息;
(2)表示各数据元素之间的前后件关系。
数据的存储结构有顺序、链接、索引等。
线性结构条件:
(1)有且只有一个根结点;
(2)每一个结点最多有一个前件,也最多有一个后件。
非线性结构:不满足线性结构条件的数据结构。
1.3 线性表及其顺序存储结构
线性表由一组数据元素构成,数据元素的位置只取决于自己的序号,元素之间的相对位置是线性的。
在复杂线性表中,由若干项数据元素组成的数据元素称为记录,而由多个记录构成的线性表又称为文件。
非空线性表的结构特征:
(1)且只有一个根结点a1,它无前件;
(2)有且只有一个终端结点an,它无后件;
(3)除根结点与终端结点外,其他所有结点有且只有一个前件,也有且只有一个后件。结点个数n称为线性表的长度,当n=0时,称为空表。
线性表的顺序存储结构具有以下两个基本特点:
(1)线性表中所有元素的所占的存储空间是连续的;
(2)线性表中各数据元素在存储空间中是按逻辑顺序依次存放的。
ai的存储地址为:ADR(ai)=ADR(a1)+(i-1)k,,ADR(a1)为第一个元素的地址,k代表每个元素占的字节数。
顺序表的运算:插入、删除。 (详见14--16页)
1.4 栈和队列
栈是限定在一端进行插入与删除的线性表,允许插入与删除的一端称为栈顶,不允许插入与删除的另一端称为栈底。
栈按照“先进后出”(FILO)或“后进先出”(LIFO)组织数据,栈具有记忆作用。用top表示栈顶位置,用bottom表示栈底。
栈的基本运算:(1)插入元素称为入栈运算;(2)删除元素称为退栈运算;(3)读栈顶元素是将栈顶元素赋给一个指定的变量,此时指针无变化。
队列是指允许在一端(队尾)进入插入,而在另一端(队头)进行删除的线性表。Rear指针指向队尾,front指针指向队头。
队列是“先进行出”(FIFO)或“后进后出”(LILO)的线性表。
队列运算包括(1)入队运算:从队尾插入一个元素;(2)退队运算:从队头删除一个元素。
循环队列:s=0表示队列空,s=1且front=rear表示队列满
1.5 线性链表
数据结构中的每一个结点对应于一个存储单元,这种存储单元称为存储结点,简称结点。
结点由两部分组成:(1)用于存储数据元素值,称为数据域;(2)用于存放指针,称为指针域,用于指向前一个或后一个结点。
在链式存储结构中,存储数据结构的存储空间可以不连续,各数据结点的存储顺序与数据元素之间的逻辑关系可以不一致,而数据元素之间的逻辑关系是由指针域来确定的。
链式存储方式即可用于表示线性结构,也可用于表示非线性结构。
线性链表,HEAD称为头指针,HEAD=NULL(或0)称为空表,如果是两指针:左指针(Llink)指向前件结点,右指针(Rlink)指向后件结点。
线性链表的基本运算:查找、插入、删除。
1.6 树与二*树
树是一种简单的非线性结构,所有元素之间具有明显的层次特性。
在树结构中,每一个结点只有一个前件,称为父结点,没有前件的结点只有一个,称为树的根结点,简称树的根。每一个结点可以有多个后件,称为该结点的子结点。没有后件的结点称为叶子结点。
在树结构中,一个结点所拥有的后件的个数称为该结点的度,所有结点中最大的度称为树的度。树的最大层次称为树的深度。
二*树的特点:(1)非空二*树只有一个根结点;(2)每一个结点最多有两棵子树,且分别称为该结点的左子树与右子树。
二*树的基本性质:
(1)在二*树的第k层上,最多有2k-1(k≥1)个结点;
(2)深度为m的二*树最多有2m-1个结点;
(3)度为0的结点(即叶子结点)总是比度为2的结点多一个;
(4)具有n个结点的二*树,其深度至少为[log2n]+1,其中[log2n]表示取log2n的整数部分;
(5)具有n个结点的完全二*树的深度为[log2n]+1;
(6)设完全二*树共有n个结点。如果从根结点开始,按层序(每一层从左到右)用自然数1,2,….n给结点进行编号(k=1,2….n),有以下结论:
①若k=1,则该结点为根结点,它没有父结点;若k>1,则该结点的父结点编号为INT(k/2);
②若2k≤n,则编号为k的结点的左子结点编号为2k;否则该结点无左子结点(也无右子结点);
③若2k+1≤n,则编号为k的结点的右子结点编号为2k+1;否则该结点无右子结点。
满二*树是指除最后一层外,每一层上的所有结点有两个子结点,则k层上有2k-1个结点深度为m的满二*树有2m-1个结点。
完全二*树是指除最后一层外,每一层上的结点数均达到最大值,在最后一层上只缺少右边的若干结点。
二*树存储结构采用链式存储结构,对于满二*树与完全二*树可以按层序进行顺序存储。
二*树的遍历:
(1)前序遍历(DLR),首先访问根结点,然后遍历左子树,最后遍历右子树;
(2)中序遍历(LDR),首先遍历左子树,然后访问根结点,最后遍历右子树;
(3)后序遍历(LRD)首先遍历左子树,然后访问遍历右子树,最后访问根结点。
1.7 查找技术
顺序查找的使用情况:
(1)线性表为无序表;
(2)表采用链式存储结构。
二分法查找只适用于顺序存储的有序表,对于长度为n的有序线性表,最坏情况只需比较log2n次。
1.8 排序技术
排序是指将一个无序序列整理成按值非递减顺序排列的有序序列。
交换类排序法:(1)冒泡排序法,需要比较的次数为n(n-1)/2; (2)快速排序法。
插入类排序法:(1)简单插入排序法,最坏情况需要n(n-1)/2次比较;(2)希尔排序法,最坏情况需要O(n1.5)次比较。
选择类排序法:(1)简单选择排序法,
最坏情况需要n(n-1)/2次比较;(2)堆排序法,最坏情况需要O(nlog2n)次比较。
第二章程序设计基础
2.1 程序设计设计方法和风格
如何形成良好的程序设计风格
1、源程序文档化; 2、数据说明的方法;
3、语句的结构; 4、输入和输出。
注释分序言性注释和功能性注释,语句结构清晰第一、效率第二。
2.2 结构化程序设计
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的四条原则是:1. 自顶向下;2. 逐步求精;3.模块化;4.限制使用goto语句。
结构化程序的基本结构和特点:
(1)顺序结构:一种简单的程序设计,最基本、最常用的结构;
(2)选择结构:又称分支结构,包括简单选择和多分支选择结构,可根据条件,判断应该选择哪一条分支来执行相应的语句序列;
(3)重复结构:又称循环结构,可根据给定条件,判断是否需要重复执行某一相同程序段。
2.3 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
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以60年代末挪威奥斯陆大学和挪威计算机中心研制的SIMULA语言为标志。
面向对象方法的优点:
(1)与人类习惯的思维方法一致;
(2)稳定性好;
(3)可重用性好;
(4)易于开发大型软件产品;
(5)可维护性好。
对象是面向对象方法中最基本的概念,可以用来表示客观世界中的任何实体,对象是实体的抽象。
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方法中的对象是系统中用来描述客观事物的一个实体,是构成系统的一个基本单位,由一组表示其静态特征的属性和它可执行的一组CAO作组成。
属性即对象所包含的信息,CAO作描述了对象执行的功能,CAO作也称为方法或服务。
对象的基本特点:
(1)标识惟一性;
(2)分类性;
(3)多态性;
(4)封装性;
(5)模块独立性好。
类是指具有共同属性、共同方法的对象的集合。所以类是对象的抽象,对象是对应类的一个实例。
消息是一个实例与另一个实例之间传递的信息。
消息的组成包括(1)接收消息的对象的名称;(2)消息标识符,也称消息名;(3)零个或多个参数。
继承是指能够直接获得已有的性质和特征,而不必重复定义他们。
继承分单继承和多重继承。单继承指一个类只允许有一个父类,多重继承指一个类允许有多个父类。
多态性是指同样的消息被不同的对象接受时可导致完全不同的行动的现象。
第三章软件工程基础
3.1 软件工程基本概念
计算机软件是包括程序、数据及相关文档的完整集合。
软件的特点包括:
(1)软件是一种逻辑实体;
(2)软件的生产与硬件不同,它没有明显的制作过程;
(3)软件在运行、使用期间不存在磨损、老化问题;
(4)软件的开发、运行对计算机系统具有依赖性,受计算机系统的限制,这导致了软件移植的问题;
(5)软件复杂性高,成本昂贵;
(6)软件开发涉及诸多的社会因素。
软件按功能分为应用软件、系统软件、支撑软件(或工具软件)。
软件危机主要表现在成本、质量、生产率等问题。
软件工程是应用于计算机软件的定义、开发和维护的一整套方法、工具、文档、实践标准和工序。
软件工程包括3个要素:方法、工具和过程。
软件工程过程是把软件转化为输出的一组彼此相关的资源和活动,包含4种基本活动:
(1)P——软件规格说明;
(2)D——软件开发;
(3)C——软件确认;
(4)A——软件演进。
软件周期:软件产品从提出、实现、使用维护到停止使用退役的过程。
软件生命周期三个阶段:软件定义、软件开发、运行维护,主要活动阶段是:
(1)可行性研究与计划制定;
(2)需求分析;
(3)软件设计;
(4)软件实现;
(5)软件测试;
(6)运行和维护。
软件工程的目标和与原则:
目标:在给定成本、进度的前提下,开发出具有有效性、可靠性、可理解性、可维护性、可重用性、可适应性、可移植性、可追踪性和可互CAO作性且满足用户需求的产品。
基本目标:付出较低的开发成本;达到要求的软件功能;取得较好的软件性能;开发软件易于移植;需要较低的费用;能按时完成开发,及时交付使用。
基本原则:抽象、信息隐蔽、模块化、局部化、确定性、一致性、完备性和可验证性。
软件工程的理论和技术性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软件开发技术和软件工程管理。
软件开发技术包括:软件开发方法学、开发过程、开发工具和软件工程环境。
软件工程管理包括:软件管理学、软件工程经济学、软件心理学等内容。
软件管理学包括人员组织、进度安排、质量保证、配置管理、项目计划等。
软件工程原则包括抽象、信息隐蔽、模块化、局部化、确定性、一致性、完备性和可验证性。
3.2 结构化分析方法
结构化方法的核心和基础是结构化程序设计理论。
需求分析方法有(1)结构化需求分析方法; (2)面向对象的分析的方法。
从需求分析建立的模型的特性来分: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
结构化分析方法的实质:着眼于数据流,自顶向下,逐层分解,建立系统的处理流程,以数据流图和数据字典为主要工具,建立系统的逻辑模型。
结构化分析的常用工具
(1)数据流图; (2)数据字典; (3)判定树; (4)判定表。
数据流图:描述数据处理过程的工具,是需求理解的逻辑模型的图形表示,它直接支持系统功能建模。
数据字典:对所有与系统相关的数据元素的一个有组织的列表,以及精确的、严格的定义,使得用户和系统分析员对于输入、输出、存储成分和中间计算结果有共同的理解。
判定树:从问题定义的文字描述中分清哪些是判定的条件,哪些是判定的结论,根据描述材料中的连接词找出判定条件之间的从属关系、并列关系、选择关系,根据它们构造判定树。
判定表:与判定树相似,当数据流图中的加工要依赖于多个逻辑条件的取值,即完成该加工的一组动作是由于某一组条件取值的组合而引发的,使用判定表描述比较适宜。
数据字典是结构化分析的核心。
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的特点:
(1)正确性;
(2)无岐义性;
(3)完整性;
(4)可验证性;
(5)一致性;
(6)可理解性;
(7)可追踪性。
3.3 结构化设计方法
软件设计的基本目标是用比较抽象概括的方式确定目标系统如何完成预定的任务,软件设计是确定系统的物理模型。
软件设计是开发阶段最重要的步骤,是将需求准确地转化为完整的软件产品或系统的唯一途径。
从技术观点来看,软件设计包括软件结构设计、数据设计、接口设计、过程设计。
结构设计:定义软件系统各主要部件之间的关系。
数据设计:将分析时创建的模型转化为数据结构的定义。
接口设计:描述软件内部、软件和协作系统之间以及软件与人之间如何通信。
过程设计:把系统结构部件转换成软件的过程描述。
从工程管理角度来看:概要设计和详细设计。
软件设计的一般过程:软件设计是一个迭代的过程;先进行高层次的结构设计;后进行低层次的过程设计;穿插进行数据设计和接口设计。
衡量软件模块独立性使用耦合性和内聚性两个定性的度量标准。
在程序结构中各模块的内聚性越强,则耦合性越弱。优秀软件应高内聚,低耦合。
软件概要设计的基本任务是:
(1)设计软件系统结构; (2)数据结构及数据库设计;
(3)编写概要设计文档; (4)概要设计文档评审。
模块用一个矩形表示,箭头表示模块间的调用关系。
在结构图中还可以用带注释的箭头表示模块调用过程中来回传递的信息。还可用带实心圆的箭头表示传递的是控制信息,空心圆箭心表示传递的是数据。
结构图的基本形式:基本形式、顺序形式、重复形式、选择形式。
结构图有四种模块类型:传入模块、传出模块、变换模块和协调模块。
典型的数据流类型有两种:变换型和事务型。
变换型系统结构图由输入、中心变换、输出三部分组成。
事务型数据流的特点是:接受一项事务,根据事务处理的特点和性质,选择分派一个适当的处理单元,然后给出结果。
详细设计:是为软件结构图中的每一个模块确定实现算法和局部数据结构,用某种选定的表达工具表示算法和数据结构的细节。
常见的过程设计工具有:图形工具(程序流程图)、表格工具(判定表)、语言工具(PDL)。
3.4 软件测试
软件测试定义:使用人工或自动手段来运行或测定某个系统的过程,其目的在于检验它是否满足规定的需求或是弄清预期结果与实际结果之间的差别。
软件测试的目的:发现错误而执行程序的过程。
软件测试方法:静态测试和动态测试。
静态测试包括代码检查、静态结构分析、代码质量度量。不实际运行软件,主要通过人工进行。
动态测试:是基本计算机的测试,主要包括白盒测试方法和黑盒测试方法。
白盒测试:在程序内部进行,主要用于完成软件内部CAO作的验证。主要方法有逻辑覆盖、基本基路径测试。
黑盒测试:主要诊断功能不对或遗漏、界面错误、数据结构或外部数据库访问错误、性能错误、初始化和终止条件错,用于软件确认。主要方法有等价类划分法、边界值分析法、错误推测法、因果图等。
软件测试过程一般按4个步骤进行:单元测试、集成测试、验收测试(确认测试)和系统测试。
3.5 程序的调试
程序调试的任务是诊断和改正程序中的错误,主要在开发阶段进行。
程序调试的基本步骤:
(1)错误定位;
(2)修改设计和代码,以排除错误;
(3)进行回归测试,防止引进新的错误。
软件调试可分表静态调试和动态调试。静态调试主要是指通过人的思维来分析源程序代码和排错,是主要的设计手段,而动态调试是辅助静态调试。主要调试方法有:
(1)强行排错法;
(2)回溯法;
(3)原因排除法。
第四章 数据库设计基础

4.1 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
数据:实际上就是描述事物的符号记录。
数据的特点:有一定的结构,有型与值之分,如整型、实型、字符型等。而数据的值给出了符合定型的值,如整型值15。
数据库:是数据的集合,具有统一的结构形式并存放于统一的存储介质内,是多种应用数据的集成,并可被各个应用程序共享。
数据库存放数据是按数据所提供的数据模式存放的,具有集成与共享的特点。
数据库管理系统:一种系统软件,负责数据库中的数据组织、数据CAO纵、数据维护、控制及保护和数据服务等,是数据库的核心。
数据库管理系统功能:
(1)数据模式定义:即为数据库构建其数据框架;
(2)数据存取的物理构建:为数据模式的物理存取与构建提供有效的存取方法与手段;
(3)数据CAO纵:为用户使用数据库的数据提供方便,如查询、插入、修改、删除等以及简单的算术运算及统计;
(4)数据的完整性、安生性定义与检查;
(5)数据库的并发控制与故障恢复;
(6)数据的服务:如拷贝、转存、重组、性能监测、分析等。
为完成以上六个功能,数据库管理系统提供以下的数据语言:
(1)数据定义语言:负责数据的模式定义与数据的物理存取构建;
(2)数据CAO纵语言:负责数据的CAO纵,如查询与增、删、改等;
(3)数据控制语言:负责数据完整性、安全性的定义与检查以及并发控制、故障恢复等。
数据语言按其使用方式具有两种结构形式:交互式命令(又称自含型或自主型语言)宿主型语言(一般可嵌入某些宿主语言中)。
数据库管理员:对数据库进行规划、设计、维护、监视等的专业管理人员。
数据库系统:由数据库(数据)、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数据库管理员(人员)、硬件平台(硬件)、软件平台(软件)五个部分构成的运行实体。
数据库应用系统:由数据库系统、应用软件及应用界面三者组成。
文件系统阶段:提供了简单的数据共享与数据管理能力,但是它无法提供完整的、统一的、管理和数据共享的能力。
层次数据库与网状数据库系统阶段 :为统一与共享数据提供了有力支撑。
关系数据库系统阶段
数据库系统的基本特点:数据的集成性 、数据的高共享性与低冗余性 、数据独立性(物理独立性与逻辑独立性)、数据统一管理与控制。
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
(1)概念模式:数据库系统中全局数据逻辑结构的描述,全体用户公共数据视图;
(2)外模式:也称子模式与用户模式。是用户的数据视图,也就是用户所见到的数据模式;
(3)内模式:又称物理模式,它给出了数据库物理存储结构与物理存取方法。
数据库系统的两级映射:
(1)概念模式到内模式的映射;
(2)外模式到概念模式的映射。
4.2 数据模型
数据模型的概念:是数据特征的抽象,从抽象层次上描述了系统的静态特征、动态行为和约束条件,为数据库系统的信息表与CAO作提供一个抽象的框架。描述了数据结构、数据CAO作及数据约束。
E-R模型的基本概念
(1)实体:现实世界中的事物;
(2)属性:事物的特性;
(3)联系:现实世界中事物间的关系。实体集的关系有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的联系。
E-R模型三个基本概念之间的联接关系:实体是概念世界中的基本单位,属性有属性域,每个实体可取属性域内的值。一个实体的所有属性值叫元组。
E-R模型的图示法:(1)实体集表示法; (2)属性表法; (3)联系表示法。
层次模型的基本结构是树形结构,具有以下特点:
(1)每棵树有且仅有一个无双亲结点,称为根;
(2)树中除根外所有结点有且仅有一个双亲。
从图论上看,网状模型是一个不加任何条件限制的无向图。
关系模型采用二维表来表示,简称表,由表框架及表的元组组成。一个二维表就是一个关系。
在二维表中凡能唯一标识元组的最小属性称为键或码。从所有侯选健中选取一个作为用户使用的键称主键。表A中的某属性是某表B的键,则称该属性集为A的外键或外码。
关系中的数据约束:
(1)实体完整性约束:约束关系的主键中属性值不能为空值;
(2)参照完全性约束:是关系之间的基本约束;
(3)用户定义的完整性约束:它反映了具体应用中数据的语义要求。
4.3关系代数
关系数据库系统的特点之一是它建立在数据理论的基础之上,有很多数据理论可以表示关系模型的数据CAO作,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关系代数与关系演算。
关系模型的基本运算:
(1)插入 (2)删除 (3)修改 (4)查询(包括投影、选择、笛卡尔积运算)
4.4 数据库设计与管理
数据库设计是数据应用的核心。
数据库设计的两种方法:
(1)面向数据:以信息需求为主,兼顾处理需求;
(2)面向过程:以处理需求为主,兼顾信息需求。
数据库的生命周期:需求分析阶段、概念设计阶段、逻辑设计阶段、物理设计阶段、编码阶段、测试阶段、运行阶段、进一步修改阶段。
需求分析常用结构析方法和面向对象的方法。结构化分析(简称SA)方法用自顶向下、逐层分解的方式分析系统。用数据流图表达数据和处理过程的关系。对数据库设计来讲,数据字典是进行详细的数据收集和数据分析所获得的主要结果。
数据字典是各类数据描述的集合,包括5个部分:数据项、数据结构、数据流(可以是数据项,也可以是数据结构)、数据存储、处理过程。
数据库概念设计的目的是分析数据内在语义关系。设计的方法有两种
(1)集中式模式设计法(适用于小型或并不复杂的单位或部门);
(2)视图集成设计法。
设计方法:E-R模型与视图集成。
视图设计一般有三种设计次序:自顶向下、由底向上、由内向外。
视图集成的几种冲突:命名冲突、概念冲突、域冲突、约束冲突。
关系视图设计:关系视图的设计又称外模式设计。
关系视图的主要作用:
(1)提供数据逻辑独立性;
(2)能适应用户对数据的不同需求;
(3)有一定数据保密功能。
数据库的物理设计主要目标是对数据内部物理结构作调整并选择合理的存取路径,以提高数据库访问速度有效利用存储空间。一般RDBMS中留给用户参与物理设计的内容大致有索引设计、集成簇设计和分区设计。
数据库管理的内容:
(1)数据库的建立;
(2)数据库的调整;
(3)数据库的重组;
(4)数据库安全性与完整性控制;
(5)数据库的故障恢复;
(6)数据库监控。


中华人民共和国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人民革命战争时期有功人员的荣誉证章不包括:( )。

中华人民共和国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人民革命战争时期有功人员的荣誉证章不包括独立自由勋章,因为在我国,没有独立自由勋章。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中国人民革命战争时期有功人员的勋章奖章条例》第二条 勋章、奖章依照革命战争时期分为三种:(一)八一勋章和八一奖章授予在中国工农红军时期(自1927年8月1日到1937年7月6日)参加革命战争有功的人员。(二)独立自由勋章和独立自由奖章授予在抗日战争时期(自1937年7月7日到1945年9月2日)参加革命战争有功的人员。(三)解放勋章和解放奖章授予在解放战争时期(自1945年9月3日到1950年6月30日)参加革命战争有功的人员。八一勋章、独立自由勋章、解放勋章均分三级;八一奖章、独立自由奖章、解放奖章均不分级。授予勋章、奖章时,并发给证书。扩展资料:《中华人民共和国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中国人民革命战争时期有功人员的勋章奖章条例》第五条 解放勋章、解放奖章分别授予在解放战争时期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二年以上,并一直坚持革命工作而无重大过失的下列人员:(一)一级解放勋章授予解放战争时期的军级以上及其相当干部。(二)二级解放勋章授予解放战争时期的师级及其相当干部。(三)三级解放勋章授予解放战争时期的团级、营级及其相当干部。(四)解放奖章授予解放战争时期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二年以上的,或参加虽不满二年但因作战负伤残废的连级以下人员。参考资料来源:中国人大网——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中国人民革命战争时期有功人员的奖章条例

中国的勋章有哪些类别?

勋章为国家授予有功勋人员的荣誉证章。一般用金属制成,由最高国家权力机关颁发。中华人民共和国勋章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颁发,国家主席授予。1955年2月1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作出决议并颁发条例,决定对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参加革命战争的有功人员,分别授予八一勋章、独立自由勋章、解放勋章。勋章各分一、二、三级。八一勋章八一勋章是195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决议,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7年8月1日~1937年7月6日)参加革命战争的有功人员的荣誉证章。分三级。一级授予当时师级以上干部。二级授予当时团级和营级干部。三级授予1935年10月20日前参加红1方面军、1936年9月30日前参加红2方面军或红4方面军、1935年9月30日前陕北红军或红军第25军以及1937年7月6日前坚持各地游击战争或参加东北抗日联军的连级以下人员。独立自由勋章独立自由勋章是195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决议,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7月7日~1945年9月2日)参加革命战争有功人员的荣誉证章。分三级。一级授予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时旅级和相当于旅级以上干部;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新四军时支队级和相当于支队级以上干部;1945年9月2日前在八路军、新四军或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游击队中相当于军的纵队级和新四军师级以上干部。二级授予当时旅级、团级和相当于旅级、团级的干部。三级授予当时营级、连级和相当于营级、连级的干部。解放勋章解放勋章是195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决议,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在解放战争时期(1945年9月3日~1950年6月30日)参加革命战争有功人员的荣誉证章。分三级。一级授予当时军级和相当于军级以上的干部。二级授予当时师级和相当于师级的干部。三级授予当时团级、营级和相当于团级、营级的干部。对解放战争时期直接领导国民党军队起义的人员(包括1950年6月30日以后直接领导起义的在内),根据功绩大小,分别授予一级、二级、三级勋章。功勋荣誉章功勋荣誉章全称“中国人民解放军功勋荣誉章”,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授予军队离休干部的荣誉证章。1988年7月1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批准中央军事委员会《关于授予军队离休干部中国人民解放军功勋荣誉章的规定》,决定为表彰在中国人民革命战争时期入伍或参加革命工作的军队干部的历史功绩,授予军队离休干部中国人民解放军功勋荣誉章。功勋荣誉章分三种:中国人民解放军红星功勋荣誉章(分两级)、中国人民解放军独立功勋荣誉章、中国人民解放军胜利功勋荣誉章。功勋荣誉章获得者享有参加重大节日集会和阅兵、被邀请观看军事演习、被优先聘请荣誉职务、发给定额荣誉金等待遇。红星功勋荣誉章“中国人民解放军红星功勋荣誉章”简称“红星功勋荣誉章”,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授予1937年7月6日以前入伍或参加革命工作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离休干部的荣誉证章。红星功勋荣誉章分两级。一级授予1965年5月21日以前曾被授予少将以上军衔或曾任省、部级以上领导职务的军队离休干部。二级授予1965年5月21日以前曾被授予大校以下军衔或未被授予军衔的军队离休干部。胜利功勋荣誉章胜利功勋荣誉章全称“中国人民解放军胜利功勋荣誉章”,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授予1945年9月3日至1949年9月30日期间入伍或参加革命工作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离休干部的荣誉证章。独立功勋荣誉章独立功勋荣誉章全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独立功勋荣誉章”,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授予1937年7月7日至1945年9月2日期间入伍或参加革命工作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离休干部的荣誉证章。奖章奖章是授予有功人员佩戴的荣誉证章。一般用金属制成。中华人民共和国奖章,1955年由国务院颁发,国防部长授予。有八一奖章、独立自由奖章、解放奖章三种,分别授予未获八一勋章、独立自由勋章、解放勋章的作战有功人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奖章,始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34年8月1日,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颁发了红星奖章。以后各部队颁发的奖章达百余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中国人民解放军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的发展,奖章的制作和颁发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全军颁发的奖章有:英雄模范奖章,分一、二两级,分别授予一级和二级英雄模范;立功奖章,分一等功、二等功、三等功,分别奖给一等功、二等功、三等功获得者。

中国军人的最高荣誉勋章是什么

中国军人的最高荣誉勋章是八一勋章。八一勋章,是由中央军委决定、中央军委主席签发证书并颁授的军队最高荣誉,授予在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中建立卓越功勋的军队人员。一般每五年授予一次。2017年6月,经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批准,中国军队新设立“八一勋章”,并组织开展首次评选。扩展资料:勋章设计“八一勋章”采用了八一军徽、五角星、利剑、旗帜、光芒和长城、橄榄枝等设计元素。五角星衬托八一军徽,表明中国人民解放军从红军走来,并象征军队至高荣誉;五个利剑组合与五角星相呼应,象征我军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具有坚不可摧的向心力凝聚力战斗力;旗帜、光芒,象征受勋者在党的旗帜引领下取得辉煌成绩,其事迹和精神也具有旗帜般导向作用,是全军官兵学习的榜样;长城,象征人民军队忠实履行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使命,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橄榄枝,象征中国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以及人民军队为捍卫世界和平作出的突出贡献。

军人有什么优点

军人的优点:1、组织纪律观念强。2、身体条件好,不会有传染病。3、有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坚强信念。4、有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优良作风。5、有服从命令,听从指挥的良好素质。扩展资料:军职班。由若干名士兵编成的军队最基层一级组织。通常隶属于排,设班长,由军士担任。一般在排的编成内遂行任务。排。由若干个班编成的军队一级组织。通常隶属于连。为战术小分队。设排长,由军官或士官充任。一般在连的编制内遂行任务。连。由若干个排编成的军队一级组织。通常隶属于营。为基本战术分队。一般在营的编成内遂行任务。直属团以上单位的连称独立连,多担负技术和勤务保障任务。参考资料:军人_百度百科

国内有哪些军事方面的杂志?

有以下几种:舰船知识 航空知识 兵器知识 兵工科技 世界军事 军事历史 军事史林 航空史研究 战争史研究武器装备可以看《兵器》,《兵器知识》,《轻兵器》,《现代兵器》,《舰船知识》,《现代舰船》,《航空知识》等。军事历史可以看《军事史林》,《突击》,《战争史研究》。个人推荐一下《世界军事》,他的杂志坚持的特点是权威性、真实性、时效性、知识性和趣味性并重。近年来,《世界军事》曾有大量文章被海外诸多报刊转载,包括世界权威军事期刊《简氏防务周刊》等。他的总编辑可是一位大校军衔的解放军人。

三级解放勋章和三级独立自由勋章属于一等功还是二等功,有文件吗?

解放勋章是授予在解放战争时期(1945年9月3日—1950年6月30日)参加革命战争有功而无重大过失的人员。一级解放勋章授予当时的军级以上及其相当干部。二级解放勋章授予当时的师级及其相当干部。三
级解放勋章授予当时的团级、营级及其相当干部。
解放战争时期直接领导国民党军队起义的人员(含1950年6月30日以后直接领导起义的),根据其功绩大小,分别授予解放勋章。 





独立自由勋章是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抗日战争时期著有功勋人员的一种证章。1955年2月1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毛泽东发布主席令,颁布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过的决议和条例,决定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7月7日一1945年9
月2日),参加革命战争有功人员以独立自由勋章。该勋章共分三级:一级授予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时的旅级和相当于旅级以上干部;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新四军时的支队级
和相当于支队级以上干部;1945年9月2日前在八路军、新四军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
游击队中相当于军的纵队级和新四军师级以上干部。二级授予抗日战争时期的旅级和团级
及其相当干部。三级授予抗日战争时期的营级和连级及其相当干部。独立自由勋章图案外
形为八角星,中间为红星照耀下的延安宝塔山,质地、颜色与八一勋章相同。

  一级独立自由勋章授予在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时的旅级以及相当于旅级和旅级以上的干部;改编为新四军时的支队以及相当于支队和支队以上级别的干部;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抗日游击队中的相当于新四军师级及其以上干部和相当于军的纵队级及其以上的干部。


二级独立自由勋章授予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抗日游击队的旅团级及与其职务相当的干部。

  
三级独立自由勋章授予当时的营级和连级及与其职务相当的干部。


上一篇:陈叔平

下一篇:questionai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