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晚秋

时间:2024-04-18 19:58:19编辑:优化君

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全诗是什么?

作者为楚州山阳(今江苏淮阴市)人,因赴长安赶考,未中而滞居,借都城秋晓景物,抒怀乡之思和落寞情怀。诗题一作“长安晚秋”。伤心人眼中,一切都是凄清的:时间是深秋,又是拂晓,天上还有残星数点,塞雁横空南去,猛听得笛声,原来有人楼头倚立,借笛声写意……那种怅望怀归的画面,具有强烈的立体感。  联句注意对仗,以“长笛”对“残星”,以“一声”对“几点”,有声有形,烘托了氛围;而以“人倚楼”对“雁横塞”则是意蕴深厚:雁南归了,但人却不能返乡,只能倚楼眺望,情何以堪?读者也感怀叹息,不能自已。诗句极为感人,作者也因而被人称作“赵倚楼”。 原文:   云物凄清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高秋。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


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全诗是什么?


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

【出自】
长安秋望 唐 赵嘏

云物凄清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高秋。
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
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
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

【赏析】
一。
作者为楚州山阳(今江苏淮阴市)人,因赴长安赶考,未中而滞居,借都城秋晓景物,抒怀乡之思和落寞情怀。诗题一作“长安晚秋”。伤心人眼中,一切都是凄清的:时间是深秋,又是拂晓,天上还有残星数点,塞雁横空南去,猛听得笛声,原来有人楼头倚立,借笛声写意……那种怅望怀归的画面,具有强烈的立体感。
  联句注意对仗,以“长笛”对“残星”,以“一声”对“几点”,有声有形,烘托了氛围;而以“人倚楼”对“雁横塞”则是意蕴深厚:雁南归了,但人却不能返乡,只能倚楼眺望,情何以堪?读者也感怀叹息,不能自已。诗句极为感人,作者也因而被人称作“赵倚楼”。

二。
这首七律,通过诗人望中的见闻,写深秋拂晓的长安景色和羁旅思归的心情。
首联总揽长安全景。在一个深秋的拂晓,诗人凭高而望,眼前凄冷清凉的云雾缓缓飘游,全城的宫观楼阁都在脚下浮动,景象迷蒙而壮阔。诗中“凄清”二字,既属客观,亦属主观,秋意的清冷,实衬心境的凄凉。正是这两个字,为全诗定下了基调。
颔联写仰观。“残星几点”是目见,“长笛一声”是耳闻;“雁横塞”取动势,“人倚楼”取静态。景物描写见闻动静的安排,颇见匠心。寥落的残星,南归的雁阵,这是秋夜将晓时天空中最具特征的景象;高楼笛声又为之作了饶有情韵的烘托。晨曦初见,西半天上还留有几点残余的星光,北方空中又飞来一行避寒的秋雁。诗人的注意力正被这景象所吸引,忽闻一声长笛悠然传来,寻声望去,在那远处高高的楼头,依稀可见有人背倚栏杆吹奏横笛。笛声那样悠扬,那样哀婉,是在喟叹人生如晨星之易逝呢,还是因见归雁而思乡里、怀远人?吹笛人哟,你只管在抒写自己内心的衷曲,却可曾想到你的笛音竟这样地使闻者黯然神伤吗?这一联是赵嘏的名句。据《唐诗记事》卷五十六记载,诗人杜牧对此赞叹不已,因称赵嘏为“赵倚楼”。杜牧如此激赏,巩怕就是由于它选景典型、韵味清远的缘故。
颈联写俯察。夜色褪尽,晨光大明,眼前景色已是历历可辨:竹篱旁边紫艳的菊花,一丛丛似开未开,仪态十分闲雅静穆;水塘里面的莲花,一朵朵红衣脱落,只留下枯荷败叶,满面愁容。紫菊半开,红莲凋谢,正是深秋时令的花事;以“静”赋菊,以“愁”状莲,都是移情于物,拟物作人,不仅形象传神,而且含有浓厚的主观色彩。目睹眼前这憔悴含愁的枯荷,追思往日那红艳满塘的莲花,使人不禁会生出红颜易老、好景无常的伤感;而篱畔静穆闲雅的紫菊,俨然一派君子之风,更令人忆起“采菊东篱下”的陶靖节,油然而起归隐三径之心——写菊而冠以“篱”字,取意就在于此吧?
上面三联所写清晨的长安城中远远近近的秋色,无不触发着诗人孤寂怅惘的愁思;末联则抒写胸怀,表示诗人毅然归去的决心:家乡鲈鱼的风味此时正美,我不回去享用,却囚徒也似的留在这是非之地的京城,所为何来!“鲈鱼正美”,用西晋张翰事,表示故园之情和退隐之思;下句用春秋锺仪事,“戴南冠学楚囚”而曰 “空”,是痛言自己留居长安之无谓与归隐之不宜迟。
诗中的景物不仅有广狭、远近、高低之分,而且体现了天色随时间推移由暗而明的变化。特别是颔颈两联的写景,将典型景物与特定的心情结合起来,景语即是情语。雁阵和菊花,本是深秋季节的寻常景物,南归之雁、东篱之菊又和思乡归隐的情绪,形影相随,诗人将这些形象入诗,意在给人以丰富的暗示;加之以拂曙凄清气氛的渲染,高楼笛韵的烘托,思归典故的运用,使得全诗意境深远而和谐,风格峻峭而清新。(


《池上》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池上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喜爱娃娃,热爱生活的情感。作者用白描的手法将一“偷莲 ”小童的憨态描绘得惟妙惟肖.诗中最传神的当是“不解藏踪迹”一句,写尽小童顽皮、纯真情态。全文内容:池上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白话翻译:天真无邪的小娃娃独自撑着一艘小船儿,悄悄地划到荷丛中摘了许多白莲蓬回来。兴高采烈得都不知道隐藏起自己的身影,满湖的浮萍被他的小船冲开了一道波浪。扩展资料:创作背景据《白居易诗集校注》,这首诗作于大和九年(835年),时任太子少傅分司东都洛阳。一日游于池边,见山僧下棋、小娃撑船而作此组诗。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其先太原(今属山西)人,后迁下邽(今陕西渭南东北)。贞元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元和年间任左袷遗及左赞善大夫。后因上表请求严缉刺死宰相武元衡的凶手,得罪权贵,贬为江州司马。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池上

长安秋望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8.(5分)
景物描写视听结合、动静结合,颇见匠心。(2分)“残星几点”是目见,“长笛一声”是耳闻;“雁横塞”取动势,“人倚楼”取静态。(1分)这些景物无不触发诗人孤寂、惆怅的愁思,从而坚定了诗人归去的决心。(2分)
9.(6分)
本诗表达了作者的思乡之情和退隐之思。(2分)尾联连用两个典故来表达作者的思乡之情和退隐之思。家乡鲈鱼的风味此时正美,我不回去享用,却囚徒似的留在这是非之地的京城,所为何来!上句用西晋张翰的典故,表达思乡之情和退隐之思;下句用春秋锺仪的典故,是痛言自己留居长安之无谓与归隐之不宜迟


“赵嘏”(古诗作者)的拼音是什么?

“赵嘏”(古诗作者)的拼音是:zhào gǔ。【作者介绍】:赵嘏 , 字承佑, 楚州山阳(今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区)人, 约生于宪宗元和元年(806). 年轻时四处游历, 大和七年预省试进士下第, 留寓长安多年, 出入豪门以干功名, 其间似曾远去岭表当了几年幕府。 后回江东, 家于润州(今镇江). 会昌四年进士及第, 一年后东归。 会昌末或大中初复往长安, 入仕为渭南尉。 约宣宗大中六、七年(852、853)卒于任上。 存诗二百多首, 其中七律、七绝最多且较出色。【作品】:①《江楼旧感 / 江楼感旧》②《长安晚秋 / 秋望 / 秋夕》③《宿楚国寺有怀》④《寒塘》⑤《喜张沨及第》

阅读赵嘏的《长安晚秋》一诗,完成题目。(6 分)云物凄凉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高秋。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

小题1:归雁、篱菊、渚莲。小题1:①从视觉和听觉多角度写:残星几点是目见,长笛一声是耳闻。②动静结合:雁横塞是动态,人倚楼是静态。小题1:凄凉,伤感,羁旅愁思(或思乡归隐)。 小题1:试题分析:找出诗中秋天的景物,注意要求回答的是“哪些景物”而不是“什么特点”,从诗中摘录字词即可。点评:本题不难,细心阅读便可解答。古诗中景物的描写用字非常讲究的,往往一字传神,内涵丰富,像本诗中的“归”就是如此,其实是含有人的“归心”,阅读时要体会古人的炼字的功夫,细细体会字词含义。小题1:试题分析:律诗两句为一联,从前到后,分别是“首联、颔联、颈联、尾联”,“颔联”即三四句。点评:本题有难度,学生不了解分析的写作。分析诗句特色,要指及写作方法和所写内容”,写作方法包括描写的角度和写作的技巧,比如“动静结合”“借景抒情”等。小题1:试题分析:结合第一小题分析,抓住诗中所写景物,比如“归雁”,可以联想所学同类诗进行思考,可直接摘出表达情感的字词:凄凉。点评:本题有一定的难度,学生解答不完整。赏析古诗,重要的是体会诗人的情感,体会情感要从描写的景物入手。平时阅读古诗要用心体会,注意教师的讲解分析,了解古诗中景语皆情语的道理。


关于秋天的诗句

《秋月》

清溪流过碧山头,空水澄鲜一色秋。
隔断红尘三十里,白云红叶两悠悠。
这是北宋大理学家程颢的一首七言绝句,细品之后,你会发现,无一处写月的诗行,竟处处浸染着月色。

清亮的溪水绕着翠绿的青山,缓缓流来,瓦蓝的天空倒映于水中,是那样澄明、纯洁,两者融为一色,宛若桂林山水般浑然一体。如果没有天地间弥漫着皎洁、明亮的月光,诗人怎能在秋夜中欣赏到水之清,感叹到山之碧,寄情于空水之澄鲜?

诗的第三句写诗人在静观秋光月色之中油然而生的超尘脱俗、心旷神怡之感。尾句,“白云”、“红叶”,既是带有象征意义的幻景,又是诗人在秋月下所见的山林实景。从象征意义说,这“白云”的任意浮游,“红叶”的飘逸自得,不正是诗人悠闲清静心境的写照吗?

想一想,有郁郁葱葱的青山,有清澈的小溪叮咚叮咚地流淌,或者还能听到几声轻脆的鸟鸣,路旁有红艳的枫叶,天上有洁白的云朵,漫步在一条铺着鹅卵石的路上,还有皎洁的月光柔和地照在身上,多美的感受。


含有雁的古诗词名句

1.月黑雁飞高, 单于夜遁逃。——卢纶《塞下曲》2.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清平乐·六盘山》3.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4.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别董大》5.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王维《使至塞上》6.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范仲淹《渔家傲·秋思》7.江上柳如烟,雁飞残月天。——温庭筠《菩萨蛮·水精帘里颇黎枕》8.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杜甫《月夜忆舍弟》9.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杜牧《九日齐山登高》10.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11.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王勃《滕王阁序》12.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李商隐《霜月》13.雁声远过潇湘去,十二楼中月自明。——温庭筠《瑶瑟怨》14.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张若虚《春江花月夜》15.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王勃《蜀中九日》16.鸿雁于飞,肃肃其羽。——《诗经》17.鸿雁恰来枫叶下,山翁未解换秋衣。——黄公望《赵子昂为袁清容画秋景仿大李次韵》18.独行枫叶底,秋兴雁行边。——刘子翚《问明仲游武夷日》19.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韦应物《闻雁》20.渐临瀑布听猿思,却背岣嵝有雁行。——齐己《送禅者游南岳》21.云中过雁悲。痴因谁。病因谁。——赵长卿《长相思·敛愁眉》22.试问寒沙新到雁,应有来书。——张舜民《卖花声·楼上久踟躇》23.雁影入江三峡冷,猿音呼月五更长。——沈继祖《次瞿塘寄呈杨帅》24.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卢照邻《九月九日登玄武山》25.洞庭秋欲雪,鸿雁将安归。 ——杜甫《北风》26.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黄庭坚《寄黄几复》27.白雁至则霜降,北人谓之霜信。——姚述尧《鹧鸪天·玉宇无尘露气清。凭高极目万山》28.平安日问南归雁,三峡清秋依晓猿。——张玉娘《和谪弟三一三峡晓征寄回韵》29.肠断江城雁, 高高正北飞。——杜甫《规雁》30.寒泉注射陇水开,胡雁翻飞向天没。——李绅《悲善才》31.长江九派人归少,寒岭千重雁度迟。——皇甫冉《招隐寺送阎判官还江州》32.曲滩枫叶回渔棹,两岸芦花叫雁群。——蔡汝楠《督兵后还省发吉州》33.雁过菰蒲远,山遥梦寐通。一林枫叶堕愁红。——吕渭老《南歌子·策杖穿荒圃》34.芦笋穿荷叶,菱花罥雁儿。——王维《戏题示萧氏甥》35.一夜空江烟水冷,石头明月雁声中。——刘翰《石头城》36.秋雨雁来急,夜舟人未眠。——梅尧臣《宿邵埭闻雨因买藉芡人回呈永叔》


上一篇:补英语

下一篇:石麒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