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烈帝

时间:2024-04-18 22:54:48编辑:优化君

中国历代皇帝和皇后介绍 ?

太多了。秦 赵氏(皇帝之名由此始)
  始皇帝 讳 政
  二世皇帝 讳 胡亥
  三世皇帝 讳 子婴
  楚 项氏
  霸王 讳 羽
  汉 刘氏
  太祖高皇帝 讳 邦
  孝惠皇帝 讳 盈
  太宗孝文皇帝 讳 恒
  高宗孝景皇帝 讳 启
  世宗孝武皇帝 讳 彻
  孝昭皇帝 讳 弗陵
  中宗孝宣皇帝 讳 询
  高宗孝元皇帝 讳 奭
  统宗孝成皇帝 讳 骜
  孝哀皇帝 讳 欣
  元宗孝平皇帝 讳 衎
  世祖光武皇帝 讳 秀
  显宗孝明皇帝 讳 庄
  肃宗孝章皇帝 讳 炟
  穆宗孝和皇帝 讳 肇
  孝殇皇帝 讳 隆
  恭宗孝安皇帝 讳 祜
  敬宗孝顺皇帝 讳 保
  孝冲皇帝 讳 炳
  孝质皇帝 讳 纘
  威宗孝桓皇帝 讳 志
  孝灵皇帝 讳 宏
  孝献皇帝 讳 协
  魏 曹氏
  太祖武皇帝 讳 操
  世祖文皇帝 讳 丕
  烈祖明皇帝 讳 叡
  邵陵县公 讳 芳
  高贵乡公 讳 髦
  元皇帝 讳 奂
  蜀汉 刘氏
  昭烈皇帝 讳 备
  孝怀皇帝 讳 禅
  吴
  高祖武烈皇帝 讳 坚
  世宗桓皇帝 讳 策
  太祖大皇帝 讳 权
  会稽王 讳 亮
  景皇帝 讳 休
  末皇帝 讳 晧
  晋 司马氏
  太祖高皇帝 讳 懿
  世宗景皇帝 讳 师
  太宗文皇帝 讳 昭
  世祖武皇帝 讳 炎
  孝惠皇帝 讳 衷
  孝怀皇帝 讳 炽
  孝湣皇帝 讳 邺
  中宗元皇帝 讳 睿
  肃宗明皇帝 讳 绍
  显宗成皇帝 讳 衍
  康皇帝 讳 岳
  孝宗穆皇帝 讳 聃
  哀皇帝 讳 丕
  废皇帝 讳 奕
  太宗简文皇帝 讳 昱
  烈宗孝武皇帝 讳 曜
  安皇帝 讳 德宗
  恭皇帝 讳 德文
  南朝 宋 刘氏
  高祖武皇帝 讳 裕
  少帝 讳 义符
  太祖文皇帝 讳 义隆
  世祖孝武皇帝 讳 骏
  前废帝 讳 子业
  太宗明皇帝 讳 彧
  後废帝 讳 昱
  顺皇帝 讳 准
  南朝 齐 萧氏
  太祖高皇帝 讳 道成
  南齐世祖武皇帝讳赜
  前废帝 讳 昭业
  後废帝 讳 昭文
  高宗明皇帝 讳 鸾
  炀皇帝 讳 宝卷
  和皇帝 讳 宝融
  南朝 梁 萧氏
  高祖武皇帝 讳 衍
  太宗简文皇帝 讳 纲
  元皇帝 讳 绎
  敬皇帝 讳 方智
  南朝 陈 陈氏
  高祖武皇帝 讳 霸先
  世祖文皇帝 讳 蒨
  废帝 讳 伯宗
  高宗宣皇帝 讳顼
  後主 讳 叔宝
  隋 杨氏
  高祖文皇帝 讳 坚
  炀皇帝 讳 广
  恭皇帝 讳 侑
  唐 李氏 高祖 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 讳 渊
  太宗 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 讳 世民
  高宗 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 讳 治
  则天顺圣皇后/武周圣神皇帝 讳 曌
  中宗大和大圣大昭孝皇帝 讳 显
  睿宗玄真大圣大兴孝皇帝 讳 旦
  玄宗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 讳 隆基
  肃宗文明武德大圣大宣孝皇帝 讳 亨
  代宗睿文孝武皇帝 讳 豫
  德宗神武圣文皇帝 讳 适
  顺宗至德弘道大圣大安孝皇帝 讳 诵
  宪宗昭文章武大圣至神孝皇帝 讳 纯
  穆宗睿圣文惠孝皇帝 讳 恒
  敬宗睿武昭湣孝皇帝 讳 湛
  文宗元圣昭献孝皇帝 讳 昂
  武宗至道昭肃孝皇帝 讳 炎
  宣宗元圣至明成武献文睿智章仁神聪懿道大孝皇帝 讳 忱
  懿宗昭圣恭惠孝皇帝 讳 漼
  僖宗惠圣恭定孝皇帝 讳 儇
  昭宗圣穆景文孝皇帝 讳 晔
  昭宣光烈孝皇帝 讳 祝
  宋 赵氏
  太祖启运立极英武睿文神德圣功至明大孝皇帝 讳 匡胤
  太宗神功圣德文武皇帝 讳炅
  真宗应符稽古神功让德文明武定章圣元孝皇帝 讳 恒
  仁宗体天法道极功全德神文圣武睿哲明孝皇帝 讳 祯
  英宗体乾应历隆功盛德宪文肃武睿圣宣孝皇帝 讳 曙
  神宗绍天法古运德建功英文烈武钦仁圣孝皇帝 讳 顼
  哲宗宪元继道显德定功钦文睿武齐圣昭孝皇帝 讳 煦
  徽宗体神合道骏烈逊功圣文仁德宪慈显孝皇帝 讳 佶
  钦宗恭文顺德仁孝皇帝 讳 桓
  高宗受命中兴全功至德圣神武文昭仁宪孝皇帝 讳 构
  孝宗绍统同道冠德昭功哲文圣武明圣成孝皇帝 讳 昚
  光宗循道宪仁明功茂德温文顺武圣哲慈孝皇帝 讳 敦
  宁宗法天备道纯德茂功仁文哲武圣睿恭孝皇帝 讳 扩
  理宗建道备德大功复兴烈文仁武圣明安孝皇帝 讳 昀
  度宗端文明武景孝皇帝 讳 禥
  恭宗懿圣皇帝 讳 显
  端宗裕文昭武湣孝皇帝 讳 昰
  金 完颜氏
  (1) 金太祖 完颜旻 (本名阿骨打,1115-1123)
  (2) 金太宗 完颜晟 (1123-1135)
  (3) 金熙宗 完颜亶 (1135-1149)
  (4) 海陵王 完颜亮 (1149-1161)
  (5) 金世宗 完颜雍 (1161-1189)
  (6) 金章宗 完颜璟 (1189-1208)
  (7) 金卫绍王 完颜允济 (1208-1213)
  (8) 金宣宗 完颜珣 (1213-1223)
  (9) 金哀宗 完颜守绪 (1223-1234)
  (10) 金末帝 完颜承麟 (1234)
  元 孛儿只斤氏
  庙号 谥号 汗号 姓名 统治时间 年号
  世祖 圣德神功文武皇帝 薛禅汗 孛儿只斤忽必烈 1260年~1294年 (中统1260年~1264年,至元1264年~1294年)
  成宗 钦明广孝皇帝 完泽笃汗 孛儿只斤铁穆耳 1295年~1307年 (元贞1295年~1297年,大德1297年~1307年)
  武宗 仁惠宣孝皇帝 曲律汗 孛儿只斤海山 1308年~1311年 至大
  仁宗 圣文钦孝皇帝 普颜笃汗 孛儿只斤爱育黎拔力八达 1312年~1320年 (皇庆1312年~1313年 延祐1314年~1320年)
  英宗 睿圣文孝皇帝 格坚汗 孛儿只斤硕德八剌 1321年~1323年 至治
  无 (泰定帝) 也孙铁木耳孛儿只斤也孙铁木儿 1324年~1328年 泰定
  无 (元顺帝) 阿里加巴孛儿只斤阿刺吉八 1328年 天顺
  文宗 圣明元孝皇帝 札牙笃汗 孛儿只斤图帖睦尔 1328年~1329年
  1329年~1332年 天历
  1328年~1330年至顺
  1330年~1332年
  明宗 翼献景孝皇帝 和西拉古图土孛儿只斤和世琜 1329年
  宁宗 冲圣嗣孝皇帝 宜林奇葆孛儿只斤懿璘质班 1332年 至顺
  惠宗 顺帝 图干铁木耳孛儿只斤妥欢贴睦尔 1333年~1368年 (至顺1333年 ,元统 1333年~1335年,至元1335年~1340年,至正1341年~1370年)
  明 朱氏
  太祖开天行道肇纪立极大圣至神仁文义武俊德成功高皇帝 讳 元璋
  惠宗嗣天章道诚懿渊功观文扬武克仁笃孝让皇帝 讳 允炆
  成祖启天弘道高明肇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 讳 棣
  仁宗敬天体道纯诚至德弘文钦武章圣达孝昭皇帝 讳 高炽
  宣宗宪天崇道英明神圣钦文昭武宽仁纯孝章皇帝 讳 瞻基
  英宗法天立道仁明诚敬昭文宪武至德广孝睿皇帝 讳 祁镇
  代宗符天建道恭仁康定隆文布武显德崇孝景皇帝 讳 祁钰
  宪宗继天凝道诚明仁敬崇文肃武宏德圣孝纯皇帝 讳 见深
  孝宗达天明道纯诚中正圣文神武至仁大德敬皇帝 讳 佑樘
  武宗承天达道英肃睿哲昭德显功弘文思孝毅皇帝 讳 厚照
  世宗钦天履道英毅神圣宣文广武洪仁大孝肃皇帝 讳 厚熜
  穆宗契天隆道渊懿宽仁显文光武纯德弘孝庄皇帝 讳 载垕
  神宗范天合道哲肃敦简光文章武安仁止孝显皇帝 讳 翊钧
  光宗崇天契道英睿恭纯宪文景武渊仁懿孝贞皇帝 讳 常洛
  熹宗达天阐道敦孝笃友章文襄武靖穆庄勤悊皇帝 讳 由校
  思宗绍天绎道刚明恪俭揆文奋武敦仁懋孝烈皇帝 讳 由检
  安宗处天承道诚敬英哲纘文备武宣仁度孝简皇帝 讳 由崧
  绍宗襄皇帝 讳 聿键
  昭宗匡皇帝 讳 由榔
  清 爱新觉罗氏
  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 1616年~1626年(在位11年) 天命 福陵
  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 1627年~1643年 (在位17年)天聪/ 崇德 昭陵
  世祖;爱新觉罗福临 1644年~1661年(在位18年) 顺治 孝陵
  圣祖;爱新觉罗玄烨 1662年~1722年(在位61年) 康熙 景陵
  世宗:爱新觉罗胤禛 1723年~1735年(在位13年) 雍正 泰陵
  高宗:爱新觉罗弘历 1736年~1795年(在位60年) 乾隆 裕陵
  仁宗:爱新觉罗永琰 1796年~1820年(在位25年) 嘉庆 昌陵
  宣宗:爱新觉罗绵宁 1821年~1850年(在位30年) 道光 慕陵
  文宗:爱新觉罗奕詝 1851年~1861年 (在位11年)咸丰 定陵
  穆宗:爱新觉罗载淳 1862年~1874年(在位13年) 祺祥/ 同治 惠陵
  德宗:爱新觉罗载湉 1875年~1908年(在位34年) 光绪 崇陵
  恭宗:爱新觉罗溥仪 1909年~1912年(在位3年) 宣统 献陵
  中华帝国 袁氏
  洪宪皇帝:袁世凯 1915年~1916年(在位不到1年)洪宪 袁林西汉王朝
  高祖吕皇后 吕雉
  孝惠张皇后 张嫣
  孝文窦皇后 窦猗房
  孝景薄皇后 薄阿渝
  孝景王皇后 王娡
  孝武陈皇后 陈阿娇
  孝武卫皇后 卫子夫
  孝武李皇后 李妍
  赵太后 钩弋夫人
  孝昭上官皇后 上官小妹
  孝宣许皇后 许平君
  孝宣霍皇后 霍成君
  孝宣王皇后 邛成太后
  孝元王皇后 王政君
  长定许皇后 许夸
  孝成赵皇后 赵飞燕
  孝哀傅皇后
  孝平王皇后
  新王朝
  王皇后
  史皇后
  东汉王朝
  光武郭皇后 郭圣通
  光烈阴皇后 阴丽华
  明德马皇后
  章德窦皇后
  和帝阴皇后
  和熹邓皇后 邓绥
  安思阎皇后 阎姬
  顺烈梁皇后 梁妠
  孝崇郾皇后 郾明
  桓帝梁皇后 梁女莹
  桓帝邓皇后 邓猛女
  桓思窦皇后 窦妙
  孝仁董皇后
  灵帝宋皇后
  灵思何皇后 何莲
  灵怀王皇后 王荣
  献帝伏皇后 伏寿
  献穆曹皇后 曹节
  曹魏王朝
  武宣卞皇后
  文昭甄皇后 甄洛
  文德郭皇后 郭女王
  明悼毛皇后
  明元郭皇后
  齐王王皇后
  齐王张皇后
  齐王甄皇后
  高贵乡公卞皇后
  元帝卞皇后
  蜀汉王朝
  先主昭烈甘皇后 甘梅
  先主穆皇后吴氏 吴苋
  先主孙夫人 孙仁献(孙尚香)
  后主敬哀皇后张氏 大张后
  后主皇后张氏 小张后
  东吴王朝 
  孙权大懿皇后王氏
  孙权敬怀皇后王氏
  孙权潘皇后
  孙权步皇后 步练师
  孙亮全皇后 全惠解
  孙休朱皇后
  孙皓滕皇后 滕芳兰
  西晋王朝
  宣穆张皇后 张春华
  景怀夏侯皇后 夏侯徽
  景献羊皇后 羊徽瑜
  文明王皇后 王元姬
  武元杨皇后 杨艳
  武悼杨皇后 杨芷
  武帝王皇后 王媛姬
  惠帝贾皇后 贾南风
  惠帝羊皇后 羊献容
  怀帝梁皇后 梁兰璧
  东晋王朝
  元敬虞皇后 虞孟母
  元帝简文太后 郑阿春
  明穆庾皇后 庾文君
  成恭杜皇后 杜陵阳
  康献褚皇后 褚蒜子
  穆章何皇后 何法倪
  哀靖王皇后 王穆之
  废帝孝庾皇后 庾道怜
  简文顺王皇后 王简姬
  孝武文李太后 李陵容
  孝武定王皇后 王法慧
  孝武德陈太后 陈归女
  安僖王皇后 王神爱
  恭思褚皇后 褚灵媛
  五胡十六国
  刘汉国
  汉光文帝刘渊呼延皇后
  汉光文帝刘渊单皇后
  汉光文帝刘渊光献张皇后
  汉昭武帝武元皇后呼延氏
  汉昭武帝武孝皇后张氏 张徽光
  汉昭武帝武孝皇后张氏
  汉昭武帝武宣皇后刘氏 刘娥
  汉昭武帝废皇后靳氏 靳月光
  汉昭武帝皇后靳氏 靳月华
  汉昭武帝弘道樊皇后
  汉昭武帝弘孝王皇后
  汉昭武帝弘德宣皇后
  汉昭武帝武德皇后刘氏 刘英
  汉昭武帝左皇后刘氏
  汉昭武帝弘德皇后武氏
  汉隐帝刘粲靳皇后
  前赵国
  末帝刘曜献文皇后羊氏 羊献容
  末帝刘曜刘皇后
  末帝刘曜刘皇后 刘芳
  末帝刘曜元悼皇后卜氏
  成汉国
  成景帝罗皇后
  成武帝任皇后
  成幽公阎皇后
  汉昭帝阎皇后
  归义侯李皇后
  后赵国
  明帝石勒刘皇后
  明帝石勒程皇后
  武帝石虎郑皇后 郑樱桃
  武帝石虎杜皇后 杜珠
  武帝石虎刘皇后
  彭城王石遵张皇后
  代国
  代神元帝拓跋力微窦皇后
  代文帝拓跋沙漠汗封皇后
  代桓帝拓跋猗卢祁皇后
  代平文帝拓跋郁律王皇后
  代昭成帝拓跋什翼犍慕容皇后
  冉魏国
  平帝冉闵董皇后
  前燕国
  文明帝慕容皝文明皇后段氏
  文明帝慕容皝文昭皇后兰氏
  景昭帝慕容儁可足浑皇后
  景昭帝慕容儁景德皇后段氏
  幽帝慕容暐可足浑皇后
  前秦国
  明帝苻健强皇后
  厉王符生梁皇后
  文桓帝苻雄苟皇后
  宣昭帝苻坚苟皇后
  哀平帝苻丕杨皇后
  高帝苻登毛皇后
  高帝苻登李皇后
  后秦国
  武昭帝姚苌蛇皇后
  武昭帝姚苌皇后孙氏
  文桓帝姚兴皇后张氏
  文桓帝姚兴皇后齐氏
  后燕国
  成武帝慕容垂成昭皇后段氏 先段后
  成武帝慕容垂成哀皇后段氏 段元妃
  成武帝慕容垂皇后段氏
  惠愍帝慕容宝惠德皇后段氏
  惠愍帝慕容宝献幽皇后丁氏
  废帝兰汗乙皇后
  昭文帝慕容熙苻皇后 苻训英
  昭文帝慕容熙愍皇后 苻娀娥
  北燕国
  惠懿帝慕容云李皇后
  文成帝冯跋孙皇后
  文成帝冯跋宋皇后
  昭成帝冯弘慕容皇后
  南燕国
  献武帝慕容德段皇后 段季妃
  末主慕容超呼延皇后
  西秦国
  武元王乞伏乾归符皇后 东平公主
  文昭王乞伏炽磐秃发皇后
  后凉国
  懿武帝吕光石皇后
  隐王吕绍张皇后
  灵帝吕纂杨皇后
  文帝吕宝卫太后
  末主吕隆杨皇后
  北凉国
  武宣王沮渠蒙逊孟皇后
  哀王沮渠牧犍李皇后 李敬受
  哀王沮渠牧犍拓拔皇后 武威公主
  南凉国
  景王秃发傉檀折掘皇后
  西凉国
  武昭王李暠尹皇后
  大夏国
  武烈帝赫连勃勃梁皇后
  南朝
  刘宋王朝
  孝穆赵皇后 赵安宗
  孝懿萧皇后 萧文寿
  武敬臧皇后 臧爱亲
  武帝张皇后 张阙
  武帝胡皇后 胡道女
  少帝司马皇后 司马茂英
  文帝袁皇后 袁齐妫
  文帝宣皇后沈氏 沈容姬
  刘劭殷皇后 殷玉英
  孝武文穆王皇后 王宪嫄
  前废帝何皇后 何令婉
  明帝王皇后 王贞风
  后废帝江皇后 江简珪
  顺帝谢皇后 谢梵境
  南齐王朝
  宣孝陈皇后 陈道止
  高昭刘皇后 刘智容
  武穆裴皇后 裴惠昭
  文安王皇后 王宝明
  郁林王何皇后 何婧英
  海陵王王皇后 王韶明
  明敬刘皇后 刘惠瑞
  东昏褚皇后 褚令璩
  和帝王皇后 王蕣华
  末帝元皇后 南阳公主
  梁王朝
  太祖张皇后 张尚柔
  高祖郗皇后 郗徽
  高祖穆皇太后 丁令光
  文宣皇太后 阮令嬴
  文帝简皇后 王灵宾
  豫章王萧栋张皇后
  高宗蔡皇后
  元帝夏太后
  敬帝王皇后
  陈王朝
  高祖章皇后 章要儿
  世祖沈皇后 沈妙容
  废帝王皇后
  高宗柳皇后 柳敬言
  后主沈皇后 沈婺华
  北朝
  北魏王朝
  神元皇后窦氏
  文帝皇后封氏
  桓帝皇后祁氏
  平文皇后王氏
  献明皇后贺氏
  道武皇后慕容氏
  道武宣穆皇后刘氏
  明元昭哀皇后姚氏 西平公主
  明元密皇后杜氏
  太武帝窦太后
  太武皇后赫连氏
  太武敬哀皇后贺氏
  景穆恭皇后郁久闾氏
  高宗皇后常氏
  文成文明皇后冯氏 冯有
  文成元皇后李氏
  献文思皇后李氏
  孝文贞皇后林氏
  孝文废皇后冯氏 冯清
  孝文幽皇后冯氏 冯润
  孝文昭皇后高氏 高照容
  宣武顺皇后于氏
  宣武皇后高氏 高英
  宣武灵皇后胡氏 胡充华
  孝明皇后胡氏
  孝庄帝尔朱皇后 尔朱英娥
  长广王尔朱皇后
  节闵帝尔朱皇后
  孝武帝皇后高氏
  东魏王朝
  孝静帝高皇后 太原长公主
  西魏王朝
  文帝文皇后乙弗氏
  文帝悼皇后郁久闾氏
  废帝宇文皇后 宇文云英
  恭帝若干皇后
  北齐王朝
  神武帝神武明皇后娄氏 娄昭君
  文宣帝昭信皇后李氏 李祖娥
  文襄帝靖德皇后元氏 元仲华
  废帝皇后李氏 李难胜
  孝昭帝顺成皇后元氏
  武成帝皇后胡氏
  后主废后斛律氏
  后主左皇后胡氏
  后主右皇后穆氏 穆黄花
  北周王朝
  文帝文皇后元氏
  文帝文宣皇后叱奴氏
  孝闵帝元皇后 元胡摩
  明帝独孤皇后
  武帝武皇后阿史那氏
  武帝李皇后 李娥姿
  宣帝杨皇后 杨丽华
  宣帝朱皇后 朱满月
  宣帝陈皇后 陈月仪
  宣帝元皇后 元乐尚
  宣帝尉迟皇后 尉迟炽繁
  静帝司马皇后 司马令姬
  隋王朝
  文献独狐皇后 独孤伽罗
  炀帝萧皇后
  唐王朝
  高祖太穆皇后窦氏
  太宗文德皇后长孙氏
  高宗废后王氏
  高宗则天皇后武氏 武曌
  中宗和思皇后赵氏
  中宗韦皇后 韦香儿
  睿宗肃明皇后刘氏
  睿宗昭成皇后窦氏 窦德妃
  玄宗废后王氏
  玄宗贞顺皇后武氏 武惠妃
  玄宗元献皇后杨氏
  肃宗皇后张氏 张良娣
  肃宗章敬皇后吴氏
  代宗睿真皇后沈氏 沈珍珠
  代宗贞懿皇后独孤氏
  德宗昭德皇后王氏
  顺宗庄宪皇后王氏 王琅琊
  宪宗懿安皇后郭氏
  宪宗孝明皇后郑氏
  穆宗恭僖皇后王氏
  穆宗贞献皇后萧氏
  穆宗宣懿皇后韦氏
  宣宗元昭皇后晁氏
  懿宗惠安皇后王氏
  懿宗恭宪皇后王氏
  昭宗积善皇后何氏
  五代
  后梁王朝
  烈祖文惠皇后王氏
  太祖元贞皇后张氏 张惠
  承帝皇后张氏 张贞娘
  后唐王朝
  太祖贞简皇后曹氏
  庄宗神闵敬皇后刘氏 刘玉娘
  明宗和武宪皇后曹氏
  明宗昭懿皇后夏氏
  明宗宣宪皇后魏氏
  闵帝哀皇后孔氏
  末帝皇后刘氏
  后晋王朝
  高祖皇后李氏 永宁公主
  出帝皇后冯氏
  后汉王朝
  高祖昭圣皇后李氏 李三娘
  后周王朝
  太祖圣穆皇后柴氏
  世宗贞惠皇后刘氏
  世宗宣懿符皇后
  十国
  南唐国
  烈祖元敬皇后宋氏 宋福金
  元宗光穆钟皇后
  后主昭惠皇后 大周后 周宪(周娥皇)
  后主皇后 小周后 周嘉敏(周女英)
  闽国
  惠宗陈皇后 陈金凤
  康宗李皇后 李春燕
  北宋王朝
  昭宪杜太后
  太祖孝惠贺皇后
  太祖孝明王皇后
  太祖孝章宋皇后
  太宗淑德尹皇后
  太宗懿德符皇后
  太宗明德李皇后
  太宗元德李皇后
  真宗章怀潘皇后
  真宗章穆郭皇后
  真宗章献明肃刘皇后 刘娥
  真宗章懿李皇后 李宸妃
  真宗章惠杨皇后 杨淑妃
  仁宗郭皇后
  仁宗慈圣光献曹皇后
  仁宗温成张皇后
  英宗宣仁圣烈高皇后 高滔滔
  神宗钦圣宪肃向皇后
  神宗钦成朱皇后
  神宗钦慈陈皇后
  哲宗昭慈孟皇后 孟婵
  哲宗昭怀刘皇后 刘清菁
  徽宗显恭王皇后
  徽宗显肃郑皇后
  徽宗明节刘皇后
  徽宗明达刘皇后
  钦宗仁怀朱皇后 朱琏
  南宋王朝
  高宗宪节邢皇后 邢秉懿
  宪圣慈烈吴皇后 吴芍芬
  孝宗成穆郭皇后
  孝宗成恭夏皇后
  孝宗成肃谢皇后
  光宗慈懿李皇后 李凤娘
  宁宗恭淑韩皇后
  恭圣仁烈杨皇后 杨桂枝
  理宗谢皇后 谢道清
  度宗全皇后 全玖
  辽王朝(契丹国)
  肃祖昭烈皇后萧氏 萧卓真
  懿祖庄敬皇后萧氏 萧牙里辛
  玄祖简献皇后萧氏 萧月里朵
  德祖宣简皇后萧氏 萧巖母斤
  太祖淳钦皇后述律氏 述律平
  太宗靖安皇后萧氏 萧温
  世宗皇后甄氏
  世宗怀节皇后萧氏 萧撒葛只
  穆宗皇后萧氏
  景宗睿智皇后萧氏 萧燕燕
  圣宗仁德皇后萧氏 萧菩萨哥
  圣宗钦哀皇后萧氏 萧耨斤
  兴宗仁懿皇后萧氏 萧挞里
  道宗宣懿皇后萧氏 萧观音
  道宗皇后萧氏 萧坦思
  天祚帝皇后萧氏 萧夺里懒
  宣宗皇后萧氏 萧普贤女
  德宗感天皇后萧氏 萧塔不烟
  承天皇后(西辽女皇) 耶律普速完
  金王朝
  太祖圣穆皇后唐括氏
  太祖光懿皇后裴满氏
  太祖钦宪皇后纥石烈氏
  太祖宣献皇后仆散氏
  太宗钦仁皇后唐括氏
  熙宗悼平皇后裴满氏
  德宗哀皇后徒单氏
  海陵王皇后徒单氏
  睿宗钦慈皇后蒲察氏
  睿宗贞懿皇后李氏 李洪愿
  世宗昭德皇后乌林答氏
  显宗孝懿皇后徒单氏
  显宗昭圣皇后刘氏
  章宗钦怀皇后蒲察氏
  卫绍王皇后徒单氏
  宣宗仁圣皇后王氏 王霓
  宣宗明惠皇后王氏 王云
  哀宗徒单皇后
  西夏王朝
  太宗惠慈敦爱皇后卫慕氏
  景宗宪成皇后野利氏
  景宗皇后没藏氏
  毅宗皇后没藏氏
  惠宗皇后梁氏
  崇宗皇后耶律氏 耶律南仙
  崇宗皇后任氏
  仁宗章献钦慈皇后罗氏 罗皇后
  元王朝
  太祖光献翼圣皇后弘吉剌氏 孛儿帖 
  太宗昭慈皇后乃马真氏 脱列哥那
  定宗钦淑皇后斡兀立氏 海迷失
  睿宗显懿庄圣皇后怯烈氏 唆鲁和帖尼
  宪宗贞节皇后弘吉剌氏 忽都台
  世祖昭睿顺圣皇后弘吉剌氏 察必
  世祖皇后弘吉剌氏 南必
  裕宗徽仁裕圣皇后弘吉剌氏 伯蓝也怯赤
  成宗贞慈静懿皇后弘吉剌氏 失怜答里
  成宗卜鲁罕皇后伯岳吾氏 卜鲁罕
  顺宗照献元圣皇后弘吉剌氏 答己
  武宗宣慈惠圣皇后弘吉剌氏 真哥
  武宗献章圣皇后亦乞烈氏
  武宗文献昭圣皇后唐兀氏
  仁宗庄懿慈圣皇后弘吉剌氏 阿纳失失里
  英宗庄静懿圣皇后亦启烈氏 速哥八剌
  显宗宣懿淑圣皇后弘吉剌氏 普颜怯里迷失
  泰定帝皇后弘吉剌氏 八不罕
  明宗皇后乃马真氏 八不沙
  文宗皇后弘吉剌氏 卜答失里
  宁宗皇后弘吉剌氏 答纳也忒迷失
  顺帝皇后钦察氏 答纳失里
  顺帝皇后弘吉剌氏 伯颜忽都
  顺帝皇后奇氏 奇皇后(完者忽都)
  明王朝
  太祖 孝慈高皇后 马秀英
  惠帝 马皇后
  成祖 仁孝徐皇后 徐仪华
  仁宗 诚孝张皇后
  宣宗 恭让胡皇后 胡善祥
  宣宗 孝恭孙皇后
  英宗 孝庄钱皇后 钱锦鸾
  英宗 孝肃周太后
  景帝 汪皇后
  景帝 肃孝杭皇后
  宪宗 吴皇后
  宪宗 孝贞王皇后
  宪宗 孝穆纪太后 纪淑妃
  宪宗 孝惠邵太后
  孝宗 孝康张皇后
  武宗 孝静夏皇后
  世宗 孝洁陈皇后 陈莲
  世宗 张皇后
  世宗 孝烈方皇后
  世宗 孝恪杜太后
  穆宗 孝懿李皇后
  穆宗 孝安陈皇后
  穆宗 孝定李太后
  神宗 孝端王皇后 王喜姐
  神宗 孝靖王太后
  光宗 孝元郭皇后
  光宗 孝和王太后
  光宗 孝纯刘太后
  熹宗 懿安张皇后 张嫣(张宝珠)
  思宗 愍周皇后 周玉凤
  清王朝
  太祖 孝慈高皇后 叶赫那拉·孟古
  太祖 孝烈武皇后 乌拉那拉·阿巴亥
  太宗 孝端文皇后 博尔济吉特·哲哲
  太宗 孝庄文皇后 博尔济吉特·布木布泰
  世祖 顺治废皇后(静妃) 博尔济吉特氏
  世祖 孝惠章皇后 博尔济吉特氏
  世祖 孝康章皇后 佟佳氏
  世祖 孝献皇后 董鄂氏 董鄂妃
  圣祖 孝诚仁皇后 赫舍里氏
  圣祖 孝昭仁皇后 钮祜禄·东珠
  圣祖 孝懿仁皇后 佟佳氏
  圣祖 孝恭仁皇后 乌雅氏
  世宗 孝敬宪皇后 乌拉纳拉氏
  世宗 孝圣宪皇后 钮祜禄氏
  高宗 孝贤纯皇后 富察氏
  高宗 乾隆继皇后 乌拉纳拉氏(丧葬规格等同于皇贵妃)
  高宗 孝仪纯皇后 魏佳氏
  仁宗 孝淑睿皇后 喜塔腊氏
  仁宗 孝和睿皇后 钮祜禄氏
  宣宗 孝穆成皇后 钮祜禄氏
  宣宗 孝全成皇后 钮祜禄氏
  宣宗 孝慎成皇后 佟佳氏
  宣宗 孝静成皇后 博尔济吉特氏
  文宗 孝德显皇后 萨克达氏
  文宗 孝贞显皇后 钮祜禄氏 慈安太后
  文宗 孝钦显皇后 叶赫那拉氏 慈禧太后
  穆宗 孝哲毅皇后 阿鲁特氏
  德宗 孝定景皇后 叶赫那拉氏 隆裕太后
  逊帝 溥仪皇后 郭布罗·婉容(有争议)


武烈皇帝是谁

孙坚(三国志11)孙坚(155—191年),字文台,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东汉末期名将,孙策、孙权之父,军事家孙武的后人。 孙氏世代在吴地作官。家在富春,祖坟在城东。史载孙坚出生前,孙氏祖坟数有光怪。五色云气,上连于天,蔓延数里远近。附近的人都去观望。父老们都说:“这不是一般景象,孙家恐怕要强盛起来了。”孙坚的母亲怀着孙坚时,曾梦见肠子从腹中拖出,环绕吴地昌门。醒来后很害怕,对邻居的老太太诉说。老太太说:“说不定还是吉兆呢!”等到孙坚出生,果然容貌不凡。 孙坚少时为县吏,性阔达,好奇节。他十七岁那年,随其父一起乘船去钱塘,途中,正碰上海盗胡玉等人抢掠商人财物,在岸上分脏。商旅行人,一见此情此景,都吓得止步不前,过往船只,也不敢向前行驶。孙坚见状,对父亲说:“此贼可击,请讨之。”他父亲说:“非尔所图也”(《三国志·吴书·孙破虏传》)。 孙坚提刀,大步奔向岸边,一面走,一面用手向东向西指挥着,好像正分派部署人众对海盗进行包抄围捕似的。海盗们远远望见这情形,错认为官兵来缉捕他们,惊慌失措,扔掉财货,四散奔逃。孙坚不肯罢休,追杀一海盗而回,其父亲大惊。孙坚却因此声名大振,郡府里召他代理校尉之职。 时会稽郡人许昌在句章兴兵作乱,自称阳明皇帝,与其子许韶一起四处煽动诸县,聚集起同伙数以万计。孙坚以郡司马的身份召募精良勇敢的壮士千余人。会同州郡官兵,协力讨伐,击溃了这股势力。这一年,正是汉灵帝熹平元年(172年)。刺史臧曼向朝廷呈报了孙坚的功劳,于是,孙坚被任命为盐渎县丞,数年后,又相继改任盱眙县丞和下邳县丞。 孙坚历任三县县丞,所到之处,甚有声望,官吏百姓也亲近顺服。同他往来的人,常常达到数目。这里有乡里耆旧名人,也有任侠好事的少年。孙坚对他们,像对待子弟亲友一样。接待抚养,尽心尽力。 东汉中平元年(184年),黄巾首领张角在魏郡起事(参见黄巾农民起义)。由于这次起义八州并发,所以来势迅猛,起义火焰很快燃遍了整个中原地区。百姓风起响应。起义军所到之处,焚烧郡县官府,处死地方官员。官吏豪强抱头鼠窜,刘氏江山摇摇欲坠。 在三十六方一旦俱发的起义声威面前,东汉统治者惶恐不安。他们调动一切力量,对起义军进行镇压。车骑将军皇甫嵩、中郎将朱儁奉调威围剿胁洛阳的黄巾军波才部。朱儁奏请孙坚担任佐军司马。孙坚在淮、泗一带招募了一些士兵,加上跟随他在下邳县当差的同乡少年,共得精兵一千人。此后,孙坚便率领这一千多士兵,随朱儁南征北战。 孙坚作战悍猛,常置生死于度外。一次,他乘胜追敌,单骑深入,失利,受伤堕马,卧于草中。当时,军众分散,不知他在什么地方。亏得他所乘战马跑回军营,咆哮嘶鸣。将士们随马找去,才在草中发现了孙坚。孙坚回营养了十几天,伤势略好,又奔赴疆场。 汝颍的黄巾军,处于困境,无路可走,固守宛城。孙坚领兵进攻,他独当一面,亲冒矢石,率先登上城墙。他的部众受此鼓励,纷纷紧随其后,于是,攻下了宛城。朱儁把孙坚的事迹全部呈报给朝廷,朝廷任命孙坚为别部司马。 边章、韩遂在凉州制造骚乱,中郎将董卓前往抵御讨伐,未见成效。中平三年(186年),朝廷派司空张温代理车骑将军,西讨边章等乱兵。张温奏请孙坚参军事。 张温率部驻扎长安,用诏书召见董卓,董卓拖延时间,过了好半天才来。张温责备他,他应对时,出言不逊。当时,孙坚正好在座,见此情形,便走到张温旁边,跟张温耳语,劝他诛杀董卓。孙坚说:“明公亲率王兵,威震天下,何赖于卓?观卓所言,不假明公,轻上无礼,一罪也。章、遂跋扈经年,当以时进讨,而卓云未可,沮军疑众,二罪也。卓受任无功,应召稽留,而轩昂自高,三罪也。古之名将,仗钺临众,未有不断斩以示威者也。是以穰苴斩庄贾,魏绛戮杨干。今明公垂意于卓,不即加诛,亏损威刑。于是在矣 。”张温仍然不肯采取行动,对孙坚说:“君且还,卓将疑人”(《三国志·吴书·孙破虏传》)。 边章、韩遂听说张温大军将至,手下的乌合之众马上星落云散,请求投降。张温奏凯班师。朝廷因为张温的部队未同敌人作战,于是也就没有评功论赏。但好多人听说孙坚指陈董卓三条罪状,劝张温诛杀他,都为之叹息。于是,朝廷拜孙坚为议郎。 中平四年(187年),长沙人区星起义,自称将军,聚众一万多人,攻围城邑。朝廷任命孙坚为长沙太守,前往剿灭。孙坚到郡,检选循吏,使之治民,并且明白交代:“你们只管好好对待善良百姓,好好处理官曹文书,按规矩办事。至于郡中盗贼,交我负责好了!”他说到做到,立即率领将士,谋划方略,仅一个月的工夫,就打败了区星,郡中震服。 当时,周朝、郭石等人也在零陵、桂阳一带起义,与区星遥相呼应。孙坚就越过郡界,前往征讨。这样一来,三个郡都得到了平定,秩序井然。 据《吴录》记载,庐江太守陆康的侄儿当时任宜春县令,被敌兵所攻,派人向孙坚求救。主簿劝孙坚不要越界征讨。孙坚回答:“太守我没有什么文德,只以征伐为功。越界征讨,是为保全郡国。倘若以此获罪,我无愧于天下!”于是,整顿部伍,起兵驰援,敌人听说孙坚要来,闻风逃遁。汉卫朝检录孙坚前后战功,封他为乌程侯。 公元189年,汉灵帝驾崩,董卓专权,在京城横行跋扈,恣意妄为。孙坚闻知,拊膺长叹:“如果当年张温听了我的话,朝廷哪会有这场浩劫!” 天下诸多州郡,纷纷兴兵付伐董卓。孙坚也参与其事。 孙坚起兵不久,便做了两件大事。兵到荆州,逼死了荆州刺史王睿;兵到南阳,杀掉了南阳太守张咨。 王睿曾和孙坚一起平定零陵、桂阳。因为孙坚是武官,所以,他在言谈中,常常流露轻蔑之意。对此,孙坚早就心存不满。 王睿又与武陵太守曹寅合不来。这次举兵讨伐董卓,王睿宣称要先杀曹寅。 曹寅害怕被杀,便假冒案行使者光禄大夫温毅的檄文,下达给孙坚,檄文中数说王睿的罪过,命令孙坚将他处死。 孙坚领受檄文,立即起兵前往。 王睿闻知有军队到来,登楼观望,并派人询问这些兵来此的意图。孙坚的前部回答:“我们长久奔波在外。劳苦不堪,所得的赏赐,还不够做衣服呢!这次来,不过是想请您开恩,再赏些财物。”王睿信以为真,说道:“这有何难,我做刺史的,难道还去吝啬吗?”当下传令打开库藏,让兵士们自己进去,看还有什么东西可资用度。 等到来兵涌到楼下,王睿才发现了孙坚,大惊,忙问:“士兵们自来请求赏赐,孙府君怎么也在这里?”孙坚回答:“奉案行使者檄文,特来取你的首级。”王叙又问:“我犯了什么罪?”孙坚回答:“坐无所知!”王睿走投无路,刮金饮之而死。 孙坚逼杀王睿之后,引军到达南阳。下公文给南阳太守张咨,请他供应军粮。当时孙坚部下已有数万人,袁术也已上表,奏请以孙坚为假中郎将。张咨问手下人应该如何对待。手下人说:“孙坚不过是邻郡的一个太守,他无权调发我们的粮饷。”张咨认为言之有理,于是,对孙坚不加理睬。 孙坚以牛酒为礼物去拜访张咨,张咨第二天只好也来答谢。孙坚设宴款待,酒酣,孙坚的主簿进来禀报:“前移南阳,而道路不治,军资不具,请收主簿推问意故”(《三国志·吴书·孙破虏传》)。张咨见势头不好,想要离去。但四周已布满士兵,根本无路可走。一会儿工夫,主簿又进来向孙坚请示:“南阳太守稽停义兵,使贼不时讨,请收出案军法从事”(《三国志·吴书·孙破虏传》)。说着,便令部下将张咨推出军门斩首。南阳郡府官员大为震惊,从此,孙坚的部队想要什么,就有什么。 孙坚率兵前进,到达鲁阳,与袁术相见。袁术又表奏他为破虏将军,兼领豫州刺史,于是,孙坚就在鲁阳(今河南鲁山)休整部队,厉兵秣马,准备战斗。 初平元年(190年)冬,在鲁阳稍事休整,孙坚便想进军讨伐董卓。出发前,他派长史公仇称带兵去催促军粮,为此,他在鲁阳城东门外集合官属,设帐饮酒,给公仇称送行。董卓听说孙坚要起兵,派东郡太守胡轸引兵赴鲁阳迎战。孙坚正和部属饮酒谈笑,胡轸的先遣骑兵突然袭来。 孙坚命令部队整顿阵容,不得妄动,自己则饮酒谈笑自若。 敌人的骑兵越来越多,孙坚这才慢提起身离开席位,引导将士们有条不紊地进入城内。孙坚对部将们说:“向坚所以不即起者,恐兵相蹈藉,诸君不得入耳”(《三国志·吴书·孙破虏传》)。 胡轸见孙坚兵马整齐、纪律严明,斗志旺盛,不敢攻城,撤兵离去(参见鲁阳之战)。孙坚遂不战而屈人之兵,显示了其善于用兵的胆略和才能。 东汉初平二年(191年)2月,孙坚率豫州兵十万人向梁东(今河南省临汝县东)进发,辗转攻打洛阳。不料被徐荣包围,豫州兵全军溃败,孙坚和十几个骑兵突围逃出。孙坚平日常戴一顶赤厨帻(头巾),梁突围时,由于形势紧张,情状狼狈,只好脱下此帻,让亲信部将祖茂戴上,吸引敌人。董卓骑兵以为戴赤罽帻的是孙坚,纷纷前来追逐。孙坚这才有机会从小道逃出重围。祖茂被迫兵搞得狼狈不堪,几乎无路可走。后来,他心生一计,跳下马来,把赤罽帻蒙在坟墓前的一根烧柱上,自己则伏在草丛中不动。董卓的骑兵远远见到赤罽帻,以为孙坚在此,便将这地方层层包围起来,走到跟前,发现哪有什么孙坚,只是个烧柱而已。这才撤兵离去。 孙坚遭此大败,几乎丧生,但并未灰其心志。他一路收集散兵,进占太谷阳人(今临县西),严加戒备,准备伺机再战,以雪耻辱。董卓听说孙坚进占阳人,立即派胡轸为大都护、吕布为骑督,带五千人马,前往迎击。胡轸性急,出兵时预先扬言:“这次去,要当斩一青绶,部队才会整齐纪律。”诸将听他这样说话,心中颇为不快。 部队行到广城,离阳人城还有几十里。天已经很晚了,士马劳累,应当驻军休息,而董卓预先制定的作战计划,也要求在广成住宿,秣马厉兵,养精蓄锐,然后再乘夜进兵,天明时分攻城。但诸将都嫌忌胡轸,想败坏他的大事,不想让他成功。于是,吕布等人便说:“阳人城中敌兵已经逃跑,应该快点去追赶,寻求战机。否则,就没有机会了。”胡轸便率军连夜进发。 到阳人城下,城中守备十分严密,偷袭不可能成功。这时,军队饥渴困顿,士气低落。加上是在夜间,没有堑壕工事防御。将士们刚刚解甲休息,吕布又令人传布谣言,说孙坚率城中将士乘夜来袭。军众黑夜中,不明真假,扰乱奔逃,弃盔甲,失鞍马,十分狼狈。孙坚乘势出城追击,胡轸全军溃败,部下督华雄也被斩杀。 孙坚阳人一役获胜,名声大起,威望更著。 阳人战后,有人乘机挑拨袁术,说:“孙坚倘若占据洛阳,发展势力,将难以制约。如果任其发展,岂不是除却一狼,又增一虎吗?”听了挑拨之言,袁术真的怀疑起孙坚来,不给孙坚运送军粮。 孙坚军中无粮,焦虑万分。当时,孙坚驻地阳人距离袁术所居鲁阳一百多里,孙坚连夜乘马,直奔鲁阳,拜见袁术。 在袁术帐中,孙坚心情异常激动。他在地上画来画去,分析形势和各方面的利害关系。并且说:“所以出身不顾,上为国家讨贼,下慰将军家门之私仇。坚与卓非有骨肉之怨也,而将军受谮润之言,还相嫌疑”(《三国志·吴书·孙破虏传》)!袁术心中怀愧,不能自安。 孙坚接着说:“现在大功即将告成,然而军粮却供应不上。这形势,跟吴起洒泪西河,乐毅功败垂成,完全一样!请将军明察、深思,早做决断!”袁术马上下令给孙坚调拨军粮,孙坚立即回营。 董卓惧怕孙坚的勇武威猛,派部将李傕前往劝说,想与孙坚结为婚姻之好,并且让孙坚开列子弟中能任刺史、郡守的名单,答应保举任用他们。在利诱面前,孙坚一身正气,他义正辞严地说:“卓逆天无道,荡覆王室。今不夷汝三族,悬示四海,则吾死不瞑目。岂将与乃和亲邪”(《三国志·吴书·孙破虏传》)?当即下令向大谷进军。部队一直挺进到距离洛阳九十里的地方。 孙坚拒绝董卓,不仅表现了他卓荦不群的英雄气概,也使得董卓大有感触。董卓曾对长史刘艾说:“关东的部队屡遭失败,都怕了我,只有孙坚,颇能用人,应该告诉将领们,让他们有所防范。当年我和周慎到金城去征讨边章、韩遂,我曾请示张温,希望率部驻扎在后,为周慎作后续部队,以备万一,张温不听。我当时便上书,说明形势利弊,并预料周慎一定不会成功。这些,台阁中均有记载。事情还没有结果,张温又派我讨伐先零叛羌。以为这样一来,西土就可一举扫平了。我明知此事不会成功,但又无法阻止。只好领兵出发,不过,我留了一手,让别部司马刘靖率领四千军队驻扎在安定,营造声势,以为呼应。所以,当叛羌要截断我的归路时,我运军轻轻一击,他们便让开了道路,因为他们害怕,因为我在安定地方有军队策应。叛羌以为我们在安定有几万人马,其实不过是刘靖那四千人罢了!孙坚当时跟着周慎,也曾向周慎献计,愿意自己率兵一万,先到金城,而让周慎引兵二万驻扎在后,以为接应。边章城中粮食不多,要到外面运粮,他们害怕周慎后续大军,一定不敢轻易与孙坚交战,而孙坚的兵又足以断绝他们运粮的道路。当时,如果采用孙坚之计,或许能够平定凉州,可惜周慎小儿,未用其计。张温不用我的计谋,周慎又不听孙坚的建议,结果终于失败。当时,孙坚小小一个佐军司马,见解与我大致相同,确有过人之处,其才可用!” 刘艾说:“孙坚虽然时出奇计,但到底不如李傕、郭汜。听说他在美阳亭北,率领一千多人与敌合战,差一点丢了命呢!”董卓说:“孙坚当时率领的是乌合之众,兵不如虏精,且战有利钝,不可完全以成败论。不过,这回他跟从诸袁小儿,倒真是自寻死路了!”董卓还说:“只要杀掉二袁、刘表、孙坚,天下自然会服从我!” 董卓亲自引兵与孙坚交战,遭到孙坚重创,他留下吕布掩护,自己转守渑池和陕城。孙坚挥兵,进攻洛阳,与吕布接战,吕布败走,孙坚进入洛阳。当时洛阳空虚,数百里内没有烟火。孙坚入城,见此惨状,无限惆怅,潸然泪下。他命令清扫汉室宗庙,用太牢之礼祭祀。 一个偶然的机会,孙坚得到了汉王朝的传国玉玺。据裴松之《三国志》注引《吴书》记载,孙坚当时驻军洛阳城南,附近的甄官井上,早晨有五彩云气浮动,众军惊怪,没人敢去汲水。孙坚命人下到井内,打捞出了传国玉玺,玺方圆四寸,上纽交五龙,缺一角,文字是“受命于王,既寿永昌。”人们说,这是当年张让等作乱,劫持天子出奔,左右分散,掌玺人投到井中的。 孙坚整饬部队,分兵出新安、渑池间进击董卓。 为防孙坚再来进击,董卓也分兵驻守各处险要,自己则人镇长安。 孙坚修复被董卓挖掘的汉室陵墓,引兵回到鲁阳。他对董卓奋勇作战,充分显示了他的英雄气概,也使得别的军阀心生忌限。 当时,关东州郡长官,为了扩大势力地盘,纷纷兼并割据。袁绍、袁术虽为兄弟,可互相也尔虞我诈,勾心斗角。袁术派孙坚去攻打董卓,作战在外,袁绍却改派周昂(一说为周禺)为豫州刺史,率兵袭取曾作为孙坚豫州刺史治所的阳城。 孙坚得此消息,十分感慨:“我们同举义兵,目的是为了挽救江山社稷。如今逆贼将被扫灭,内部却如此争斗起来,我跟谁戮力同心,回天转日呢?”说完,仰天长叹,泪如雨下。 事到如此,孙坚只好挥师攻打周昂,周昂溃败遁逃。 初平二年(191年),袁术派孙坚征讨荆州,攻打刘表。刘表派黄祖在樊城、邓县之间迎战。孙坚击败黄祖,乘胜追击,渡过汉水,包围襄阳。刘表闭门不战,派黄祖乘夜出城调集兵士。黄祖带兵归来,孙坚复与大战。黄祖败走,逃到岘山之中,孙坚追击。黄祖部将从竹林间发射暗箭,孙坚中箭身死。 孙坚有五子,孙策、孙权、孙翊、孙匡、孙朗。后来孙权称帝,追谥孙坚为武烈皇帝。


东吴历代皇帝列表

孙权-孙亮-孙休-孙皓1、公元229年(黄龙元年),孙权称帝。孙权,(182年-252年5月21日),字仲谋,由父亲孙坚和兄长孙策在东汉末年群雄割据中打下了江东基业,父亲死后继位成为一方诸侯;与刘备建立孙刘联盟,击败曹操,奠定三国鼎立的基础;后又派吕蒙成功袭取刘备的荆州,使领土面积大大增加;于黄武元年(222年),被魏文帝曹丕册封为吴王,建立吴国。黄龙元年(229年),在武昌正式称帝,国号吴,不久后迁都建业。孙权称帝后,设置农官,实行屯田,设置郡县,并继续剿抚山越,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发展。229年-252年,在位二十四年,谥号大皇帝,庙号太祖,葬于蒋陵。2、公元252年(太元二年),孙亮即位。孙亮,(243-260年),字子明,孙权第七子。建兴元年(252年),由于其父孙权晚年在继承人问题上反复无常而引致群下党争、朝局不稳的形势下,十岁登基为帝,十五岁亲政,但一年后(258年)就被权臣孙綝废为会稽王,两年后再被贬为候官侯,在前往封地途中自杀(一说被毒杀),终年18岁。252-258年在位,史称吴少帝、吴废帝、会稽王。3、公元258年(太平三年),孙休(孙权第六子)即位。孙休,(235年—264年),字子烈,孙权第六子。258年九月二十六日,孙綝发动政变,罢黜孙亮为会稽王,迎立孙休为帝。孙休登基,封孙綝为丞相,孙綝权倾朝野,孙休与张布丁奉合谋,遂除孙綝。孙休在位期间,颁布良制,嘉惠百姓,促进了东吴的繁荣。孙休好文,即位后于永安元年创建国学,设太学博士制度,诏立五经博士,为南京太学之滥觞,韦昭为首任博士祭酒。258—264年在位,谥号景皇帝,葬于定陵。4、公元264年(元兴元年),孙皓(孙权的孙子)即位。孙皓(242年—284年),即吴末帝(264年—280年在位)。字元宗(一说字元景,出自《册府元龟》)一名彭祖,字皓宗。吴大帝孙权之孙,废太子孙和之子,三国时期吴国末代皇帝。孙皓在位初期虽施行过明政,但不久即沉溺酒色,专于杀戮,变得昏庸暴虐。天纪四年(280年),吴国被西晋所灭,孙皓投降西晋,被封为归命侯,四年后在洛阳去世。公元229年5月23日,孙权称帝,就以“吴”为国号,为了便于区分,在前面加上统治者的姓氏,故称之为“孙吴”。因其居于三国之东,而有“东吴”之称。从公元229年5月23日孙权称帝至公元280年(天纪四年)5月1日孙皓投降亡于西晋,东吴经历四帝一共52年的时间,在开疆扩土、发展经济、重视科学文化的进步、促进外交和民族团结等方面都做出了重大贡献。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孙吴(三国时期政权)

上一篇:东岳观

下一篇:鳝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