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源皮影戏

时间:2023-05-26 17:27:28编辑:优化君

凌源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红山女神的故乡,因大凌河的源头而得名。

凌源皮影戏,是辽宁省朝阳市城乡人民喜闻乐见的乡土艺术,随着多年的经济往来,人口迁移,皮影戏班、皮影艺人流动演出等途径,传播到省外的黑、吉、冀、蒙等地区,深受群众的喜爱。

凌源皮影戏不仅在当地家喻户晓,而且在国内外较有影响,曾多次在省市皮影戏调演中夺冠,并为中央领导和国际友人专场演出。中央电视台、辽宁电视台曾在凌源拍摄了《苦皮影》、《走马凌源访皮影》、《影卷迷》和话剧包装皮影戏《火焰山》等多部电视作品,其中,电视专题片《灯与影的魅力》被选送驻外使领馆,《影之舞》被选送参加了2004年的中法文化交流活动。

凌源皮影戏

在中国,皮影戏已经有千余年的悠久历史。两千多年前,汉武帝因爱妃李夫人染疾故去,神情恍惚,终日不理朝政。大臣李少翁一日出门,路遇孩童手拿布娃娃玩耍,影子倒映于地栩栩如生。李少翁心中一动,用棉帛裁成李夫人影像,涂上色彩,并在手脚处装上木杆。入夜围方帷,张灯烛,恭请皇帝端坐帐中观看。

武帝看罢龙颜大悦,就此爱不释手。

这个载入《汉书》的故事,被认为是皮影戏最早的渊源。

史料记载,到宋代皮影活动已经十分兴盛,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戏曲艺术形式。

据考证,凌源皮影属滦州皮影派系,传说清代由河北省的昌黎、滦县、乐亭、丰润、玉田、遵化等地传入凌源,已有300多年历史。

在其邻县的喀左蒙古族自治县,也是皮影盛行之地,早些年间曾在民间流行着南唐北腊(绰号)中间有个捏不够(因为在唱皮影戏时需要捏着嗓子),其中南唐是喀左南公营子镇两家村的一唐姓老人,北腊编者知之很少,捏不够是喀左县草场乡东汤村的,早些年以前,他们曾经一年有十个月的时间在外面搭台唱皮影戏,尤其在每年的夏冬之时,农村地里的农活不忙了,这也就变成了固定的农闲消遣的方式。

凌源皮影的造型、用料、雕镂、色彩、装置、卷本与北方皮影类同,但因流传地域不同,受民歌、民间音乐、民族习俗、语音调值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凌源皮影呈现出独具特色的声腔音乐、演唱风格,地域特点十分明显。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凌源皮影越来越突出乡土特点,演唱讲究快马轻刀,道白方言韵味浓重。

凌源皮影戏

凌源皮影戏被称作“以声带画”的傀儡艺术,因为皮影戏影人是固定脸谱的死片子--影戏中人物在特定场面的喜、怒、哀、乐、忧、伤、悲各种感情都是一个脸儿。这就要靠艺人唱、念来表达剧中人物的神情。要淋漓尽致地把剧中人物的思想感情完美地表达出来。就需要“拿线”艺人(指影班中的主操影者)在演唱中能把帅将的威风、旦角的稳健、文生的潇洒、武生的阳刚、老生的苍劲、丑角的诙谐操纵得恰到好处。

在传承与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鲜明的艺术风格和独特的艺术魅力--影人雕镂玲珑剔透、操纵表演惟妙惟肖、掐嗓演唱独具特色。皮影结构设计也很巧妙,影人按活动部位可以分解为:头、颈至腰为一片,腰至双膝为一片,其下包括脚分为两片,胳膊又分为大胳膊、小胳膊、手三部分。腕、肘、肩、膝等关节处用线或环联结,形成整体,摆起来十分灵活,特别适合表演武打等高难度动作。另外腰至双膝为一片,人体二分之一处的大转子不会动,这样的分解用在古典服饰皮影人物的设计上十分科学,表演起来生动传神,人物一经落座,便自然跷起二郎腿来,潇洒活泼,庄重自然,神采十足。

人物脸谱,一般是按黑忠、红烈、花勇、白奸、空正设计;如黑脸包公、红脸关羽、花脸秦英、白脸秦桧都是人们熟悉的典型脸谱。且"公忠者雕以正貌,奸邪者刻以丑形,盖以寓褒贬于其间耳"。因此阳刻空脸正面角色多为平长细眼、小嘴巴、直鼻梁,显得平和有度,气宇非凡,阴刻实脸反面人物,常是面白目小,额突嘴窝,加以丑化,除极个别丑角,鬼怪之类为四分之三的半侧面外,其他影人一般都是正侧面。这样的人物造型,既符合人们传统的道德评价标准,又符合其直观欣赏的习俗,看脸谱就可知角色的好坏,十分直观,一目了然。

综述

凌源皮影戏

凌源皮影戏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和浓郁的乡土气息。多年来,皮影戏文学卷本的编撰形成了一整套规律。影词,由剧中人物的上场诗和下场对儿、白话和唱词三部分构成。与兄弟剧本文学脚本相比,影卷中没有导演用语和人物的的内心独白,无论剧中人物何种感情,都需要演员以声传情表现出来。因此,皮影戏是含情带景、情景并茂、以声带画、声画交融的综合艺术。

上场诗工整对仗,语言洗练,与上场人物所处环境、思想情绪紧密相关。皇帝上朝、元帅升帐,多为四句诗,一般可为两句,五言七言均可。下场对儿则往往是一场戏的小结,又可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道白是影戏中主要叙事方法。白话要通俗易懂、简洁明了,数叙上口,俚语方言。艺人有“白是骨头唱是肉”、“千斤白四两唱”之说,一语道破白话的重要。

皮影戏唱词除同具兄弟剧种的七字句、十字句外,又具本剧种独特的词格。这些唱词多由对偶的上下句组成。其辙韵,上仄下平的为平唱,上平下仄的为硬唱,也称硬辙。与兄弟剧种唱词辙韵不同的是,京、评戏唱词第一句尾字并落平声,第二句尾字仍为平声又要合辙押韵。而皮影戏唱词因受固定唱腔制约,七字句、十字句首句尾字可定辙,也可异辙,必落仄声,第二句尾字合辙押韵必落平声,其他数句为上仄下平,上不论下合辙。

七字句

此为“二、二、三”切句,是皮影戏诸行当、各种板式应用最多的基本词格。有时根据需要可增加三字头或句内增加衬字,应用灵活,演唱方便。

例:我去、陈州、把粮放,

赈济、百姓、得安然......

十字句

此为“三、三、四”切句和“三、四、三”切句,两种切句方式的词格。多用于慢板,通常两种切句方式的唱词,在一段唱中切忌混用,以免演唱蹩嘴。

例①狄桂芝、坐寒宫、泪流满面,

哭了声、老爹爹、害了姣娃......

②奴为你、废寝忘食、不顾冷,

奴为你、煎汤熬药、赴殷勤......

三赶七

三赶七又称“三顶七”。每段唱词由俩三字、俩四字、俩五字、俩六字、俩七字共50个字组成,可单唱一段,又可数段联缀,几段连用时应为同辙,抒情、叙事、写景均可应用。

例:更悲痛,话难出

生儿无用,流落江湖,

父仇不能报,只落背后哭

仇人知是沈相,缘由叫人糊涂,

父亲怎样得脱难,必有恩人搭救出。

五字锦

五字锦又称为“五字节”或“五字紧”。每句五个字,是上不论下合辙的对偶句,下句多为仄声,又称五字锦硬辙。

例:观众将,站两边

凤翅盔,头上安,

连环甲,身上穿......

搭拉句子

搭拉句子,又称“啰嗦句子”,各地叫法不一,句数不定,下句多为仄声,落小辙。特点是一小段唱词的尾句为三个字,重复一遍或两遍。这种词格为丑行叙事、抒情所用,语言风趣幽默,俗中有哏。

凌源皮影戏

赞,又称为“赞牌子”、“观阵牌子”、“么、二、三牌子”等。有“二、二、二”句式的六字句,常用的是“六、七、七、七”的句式,头一句是三字句的对称句,后连三个七字句。每四句为一番,由几番或十几番联缀而成大段,辙韵自由,可一番一辙,也可数番一辙。为观阵、夸将之用。

例:按东方,甲乙木,

二郎神爷把守住,

手托三尖两刃刀,

敌人难以把阵入......

其他

皮影戏历史悠久,流布广泛,由于其流传地域之别,影卷撰写年代不同,其词格各地称道不一。在数代演唱实践中,根据艺术发展,有的词格应用渐少,有的应运而生。除上述所提到的词格外,尚有“四字句”、“六字头”、“十七字”、“挎三”等,有的独立成格,有的则附加于其他句式之中。

凌源皮影戏

东北皮影戏,从整体艺术上看各地有许多共同之处,单就声腔音乐而言实为流派繁多。辽西朝阳地区,靠近河北省的凌源、喀左皮影戏演唱风格类似唐山、乐亭。建平县老河、泵河、黑水、三趟川,皮影演唱风格各异,韵味不同。辽南皮影又有南派北派之分,各有千秋。

凌源皮影戏道白、唱腔无统一规范,属区域性较强的民间艺术。滦州影戏道白为“乐亭口”,否则,从内行到观众均不承认。而东北影戏道白为乡音俚语,因所处地域不同,有的艺人发声吐字乡土韵调较浓。如,有的将“押粮运‘草’”念作“押粮运“炒”,“着枪”念作“着抢”,更有甚者将“三、山、四、是”念作“山、三、是、四”,可当地观众看得懂听得清,尤感亲切,认为家乡戏家乡看理应如此。滦州影戏多是掐嗓演唱,声音高亢圆润,唱腔委婉细腻。相比而言,东北皮影戏受二人转、东北大鼓、单鼓、民歌,特别是方言语调的直接影响,其唱腔较之粗犷豪放,短促平直。笔者所见,除靠近河北的朝阳地区西部外多数不掐嗓演唱。唱髯、净,用本功嗓,唱生、旦,用背功嗓,唱丑,本背功结合,俗称阴阳嗓。东北皮影虽演唱风格不同,但除少数地区外,均已摒弃了“外牌子”、“杂枝子”及“曲牌聊套”的演唱形式,已形成了较完整的板腔体声腔音乐,简述如下:

慢板

慢板有的称作“大板”,有的也叫“大起板”,辽南地区称为“慢四六”。4∕4的节拍,为三眼板。节奏平稳徐缓,旋律性强,适于忧伤悲哀情感的内心描述,也可抒情叙事。虽为慢板,根据剧中情节要求不同,也有慢、中、快之别。

慢板起板的上下句最具板式特点,每句唱完均有大挂相接,中间数唱部分为上下句反复,数叙明快,节奏平稳,错落有致。这种板腔在运用中居多不是一气呵成,一板到底,多数为流水板锁住。

流水板

流水板各地称道不一,有的称为“二六板”、“二板”、“快四六”等。2∕4的节拍,为一眼板。它是皮影戏中诸多行当多用的基本板腔,抒情对话,景物描写均可应用。演唱速度根据情节要求而定,可快可慢,所以又有紧流水和漫流水之别。

快板

快板又分为紧打紧唱和紧打慢唱两种,紧打紧唱用1∕4记谱,紧打慢唱行腔自由,为复合节奏。这种板腔适于表现急促爆烈、焦灼激愤的情感。

散板

所谓散板,即是根据剧中情节的要求,演唱者自由发挥,无板无眼,不行腔不拉韵,半白半唱的一种声腔,也有人称为“摇板”。散板虽作为一种独立的声腔存在,但从没有一大段唱腔全用散板,常为唱几句散板后转入其它板式。东北皮影戏流派虽多,但唱腔板式无论怎么样称谓,归纳起来,基本音乐结构,节拍形式,简言之,即慢、中、快、散四类,其它节奏型的唱腔至今少见。皮影戏这门历史的民间艺术,在数代人不见经传的演唱实践中,吸收借鉴兄弟剧种之长,创造了适合于表现本剧种不同人物、不同情感的声腔,除上述各种板腔外,又有以词格取名或以唱腔表现情感而取名的专用腔调。

三赶七

此为以词格而取名的唱腔,多以流水板、快板再现,慢板则为少见了。叙事性强,曲调流畅,应用广泛,既可表现紧张激昂,又可表现抒情欢畅。在艺术实践中,根据不同人物,不同情节的要求,在基本旋律的基础上,起板、行腔、甩腔、加挂等方面不断创造,赋与新意,使本剧种这一独特的声腔进一步增强了表现力。

五字锦

它是以每句五个字一贯到底的词格而取名,这种唱腔多用于生、净两行,旦行少用。因其唱词多为上平下仄,又叫五字锦硬唱。受辙韵所限,腔调短促平直,如数似唱,用于紧张的报情、顶嘴、叙事等场面。其旋律比较简单,多为上下句的反复,可用1∕4、2∕4两种记谱。

搭拉句子

它是丑角专用唱腔,演唱时唱段尾句重复两遍,四弦奏以“学舌儿”,唱词又多为小辙,听之活泼俏生,韵味浓郁,幽默诙谐,常引人发笑,属2∕4记谱的流水板。

硬唱

词格为上平下仄的唱词,在声腔中称为硬唱。有七字言硬唱、五字锦硬唱、三赶七硬唱等。其曲调性较差,近似于半白半唱,上句有固定的落音,下句则无固定的落音。适于表现刚烈、急促、惊恐的情感。

大悲

这是以表达情感而取名的旦行专用唱腔,也称为“悲调”或“大悲调”,在旦行中青衣尤为多用。多表现祸从天降,骤惊之中,声泪俱下,痛不欲生的场面。这种声腔很少单独运用,多从哭头引入,而后转为大悲,数唱一段后再转入其它板腔锁住。

老韵

凌源皮影戏

老韵又有“凄凉韵”、“凄凉调”、“路途悲”之称。是旦行中青衣多用的唱腔。其音乐形象中,主干音“清角”(4)的频现为其重要特征。这种唱腔表现的是,悲悲切切、思思量量、悲愤交集、凄凉冷落的情感。常用于路途的思念,房中伤感之情。还阳篇

这种唱腔,是剧中人因过分吃惊或过分激怒昏而复苏时所用。腔调低回徐缓,演唱由弱到强,它以引腔出现,而不单独应用。应用中常是昏而复苏后先唱还阳篇,再转哭头、大悲、慢板等其它板腔。

离调

随着时代发展,皮影戏已形成较规范的板腔体声腔音乐,但由于地域不同,曲牌联缀的痕迹尚存,有时在特定的场面中,仍用一些小调。盖州影调演唱《锁阳关》樊梨花送枕头一场,延用“梅花调”,俗称“痒痒调”,用其表现特定的情节恰到好处,收效更佳。

在流行的影调中,尚有“游阴调”、“三眼痛”、“鸽子腔”、“小东腔”、“喇叭腔”等等,各地叫法不同,风格各异,恕不赘言。

凌源皮影

我国的民间戏曲从行当上说都有生、旦、净、丑之分。凌源皮影戏也是大同小异。皮影戏的“生”,可分为:文生、武生,从年纪上又有小生、老生之别。不同的是,皮影戏的老生单树一个行当,称为“髯”,髯,根据不同的年龄数,又分为“三尖”、“五绺”、“白髯”等。

京评戏中的“旦”,凌源皮影戏统称为“小儿”。“小儿”根据生活中的不同特征,又分为文旦、武旦,从年龄上又分为老旦、小旦,文旦又分为青衣、花旦、闺门旦、彩旦(即黄眼圈子)等。

兄弟剧种中“净”,凌源皮影戏称为“大”,大行中没有胡子的称为“愣净”也有人叫“毛净”,影人形象扫帚眉、大眼珠、黑满髯的年老者称之“老座子”,俗称为大奸。

丑也是凌源皮影戏中一个主要行当,丑又分为:生、髯、小儿、大丑五个行当。

凌源皮影戏

凌源皮影是纯民间艺术,尽管有过鼎盛时期,全市曾有自娱自乐、半农半艺、专业皮影团120个,早在1979年,凌源皮影团参加朝阳市首届皮影汇演,现代戏《双喜临门》,神话故事戏《白蛇传》均荣获一等奖。

1991年,参加辽宁省首届皮影戏调演,演出传统戏《火焰山》一举夺魁;1 ? 994年参加省调演,现代戏《红嫂》获二等奖;1998年参加省第三届皮影调演,传统折子戏《红莲除霸》获得一等奖。1998年中秋节为来朝阳参加“一展一会”的埃及、俄罗斯等7国外宾专场演出,深受外国朋友的欢迎。

为弘扬民族民间优秀文化,挖掘、抢救、整理民间艺术遗产,凌源市文化馆从1988年开始着手中国北方皮影戏影卷搜集整理工作。经过十多年的努力,现已经搜集到传统及现代影卷3300卷,达3400万字。为我国民间艺术积累了大量的宝贵资料,其数量之多,作品之工整,可为全国之首。

1992年辽宁省文化厅命名凌源为“皮影艺术之乡”。1996年文化部命名凌源为“中国民间皮影艺术之乡”。1999年辽宁省文化厅拨专款资助凌源建立了融皮影雕刻艺术、业绩成果、影卷珍藏、演唱操作为一体的“凌源皮影艺苑”,使凌源皮影基地建设更上新的台阶。我们有理由相信,凌源皮影艺术在新世纪的曙光里,必将走出中国、享誉世界。

皮影艺术最初遭遇浩劫,是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当时,皮影被视为“四旧”,影人被烧,影卷被毁,数量无法统计。当时凌源皮影剧团的两部影箱,所有影卷被付之一炬。年轻演员被全部赶回农村务农,两个老艺人被送到工厂打更。近些年来,随着现代文化的不断发展,对古老文化的冲击日趋严重,皮影日渐萎缩。民间皮影艺术的传承,无论雕刻影人,还是拿、打、拉、唱各种艺术的传承,都是以师带徒,或是举办专门的科班来培养人才。就这样皮影艺术才得一辈一辈的传承,一代一代的发展。当年,马占荣师从艺人张明岱半年后走上艺术生涯。1986年以后自己拴箱领影,四处演出。如今,这一带艺人面临尴尬:“皮影戏没有人学,没有传人,以前的一些东西都失传了,还有一些正在消失。”到目前为止,凌源市活动着的皮影班仅存7个,从事演唱的皮影艺人不足60位,30岁以下的皮影艺人只有3位,从艺人员中与前人相比有独到工夫者、造诣高深者甚少。“靠演戏现在很难维持生活。我当时学的时候皮影戏很红火,我本想只要把这个学好,一辈子生活就不用愁了。谁料想现在看影的人越来越少,而且观众都是40岁以上的。小年轻的根本就不看,他们没兴趣,看不进去。”如今因受现代文化的冲击和老艺人相继辞世,致使凌源皮影艺术后继乏人,抢救保护凌源皮影刻不容缓。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凌源皮影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上一篇:红格格

下一篇:雅丽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