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官婉儿的《彩书怨》整首词怎么解释?
译文相聚的时间总是很短很短,期待的时问总是很长很长。秋天又来了,满江的红叶向洞庭湖悠悠飘去,而你却在迢迢的万里之外。秋夜长,相思更长;只有寒露带给凄凉,只有月儿与我为伴。真想弹奏一曲热闹的江南采莲曲,把它封在信中一封又一封地往蓟北寄去。信中没有写别的,只是写了长久以来的相思与惆怅。唐代·上官婉儿《彩书怨》原文叶下洞庭初,思君万里馀。露浓香被冷,月落锦屏虚。欲奏江南曲,贪封蓟北书。书中无别意,惟怅久离居。字词解释1、彩书怨:一名《彩毫怨》。彩书:即帛书,指书信。2、叶下:秋至之征。初:一作“秋”。3、馀(yú):不尽的,未完的。4、锦屏:锦绣屏风,这里指天空。5、江南曲:乐府曲调名。这里代指歌咏游乐之曲。6、贪:急切。封:这里有“写”的意思。蓟(jì)北:蓟州(今河北蓟县)以北一带地方,此泛指东北边地。7、怅:惆怅。扩展资料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初唐。上官婉儿一生困于皇宫之中,到了出嫁年纪却因命运的捉弄,享受不了平常女子该有的幸福,虽然深受武则天的宠信,但后宫佳丽三千,皇帝却只有一个,尽管她们拥有荣华富贵的生活,但却得不到一份真挚的感情。这首诗虽然寄寓了作者对唐中宗的思念,但不是实写自己,而是摹想之作,此诗模仿闺怨诗,写思妇怀念丈夫的怨情。作品赏析该诗写思妇怀念丈夫的怨情,虽然寄寓了作者对唐中宗的思念,但不是实写自己,而是摹想之作。思妇住在江南洞庭湖边,丈夫远在蓟北。这样安排构思巧妙。首句既点明时令和地点,又化用楚辞“洞庭波兮木叶下”的诗句。中间两联对仗极工,末联点题。钟惺评此诗曰“高浑”,实为唐诗佳作。该诗通过描写妻子思念丈夫的场景,将“国”和“家”联系在一起,带有一定的政治色色彩。全诗深沉开阔,自然真挚,清丽含蓄,对仗工整,富有情味。人物背景上官婉儿(664—710),又名上官昭容,陕州陕县(今属河南)人。上官仪孙女。仪被杀,随母郑氏进宫,年十四岁,即为武则天效力。中宗时,被封为昭客。代朝廷品评诗文,一时词臣多集其门。玄宗起兵,与韦后同时被杀。诗多应制之作,刻意修饰词藻,讲究对仗。开元初曾编录其诗文集二十卷,已佚。《全唐诗》仅收其遗诗三十二首。
彩书怨 是谁写的!
上官婉儿写的
上官婉儿|(664年—710年7月21日),复姓上官,小字婉儿,又称上官昭容,陕州陕人[1] ,祖籍陇西上邽[2-3] ,唐代女官、诗人、皇妃。因祖父上官仪获罪被杀后随母郑氏配入内庭为婢。十四岁时因聪慧善文为武则天重用,掌管宫中制诰多年,有“巾帼宰相”之名。唐中宗时,封为昭容,权势更盛,在政坛、文坛有着显要地位,从此以皇妃的身份掌管内廷与外朝的政令文告。曾建议扩大书馆,增设学士,在此期间主持风雅,代朝廷品评天下诗文,一时词臣多集其门,《全唐诗》收其遗诗三十二首。710年,临淄王李隆基起兵发动唐隆政变,与韦后同时被杀。
上官婉儿的彩书怨是写给谁的
之前在北京卫视的一个节目里,看见一个比较可信的说法。是说《彩书怨》是写于上官婉儿十四岁,因为在内文学馆才气外露,模仿了一个思念丈夫的妻子,写了这首诗轰动了整个大明宫,正是因为这首诗吸引了武则天去内文学馆当庭考校上官婉儿并把她留在身边做了女官,创作这首诗时她还只是掖庭的一个罪臣之女,写诗之时也不需要太过顾及身份。而一些人认为这首诗是写给唐中宗或者废太子李贤,上官婉儿一生未嫁,在神龙政变之后唐中宗继位之时更是大力兴起诗文,所以有人认为是写给李显的用以排遣深闺寂寞,但是上官婉儿那时作为妃子却可以在宫外开府品评诗文,还有大唐开明的风气会让上官婉儿有这种想法吗?因此还有人认为是写给李贤的,“贪封蓟北书”对应上了李贤被废后流放之地的方向,”惟怅久离居“让人不禁想到被远去流放的李贤,但是那时的上官婉儿已经不是戴罪之身,作为武则天身边的红人,她会写出如此露骨的相思之情似乎也不符合她当时的身份,更何况那时的上官婉儿已经开始起草诏书,而上官婉儿留存下来的其余诗词也多是应制诗。因此说《彩书怨》是上官婉儿十四岁未踏入职场之前写下或许更可信一些,也就是说既不是写给李贤,也不是写给李显,仅仅是模仿了一位妻子思念在外的丈夫的五言律诗,打破六朝以前无味的诗文,让上官婉儿一举成名,才让武则天能够亲临内文学馆考校她,才有了《奉和圣制立春日侍宴内殿出翦彩花应制》,恐怕也只有年少时的冲动才会写出“借问桃将李,相乱欲何如”这种会联想菲菲的诗句:借着这个机会问问你,武家娘子架空李氏王朝到底想要干嘛呢?而后随着她踏入官场也就不能再随心所欲的写诗了吧。然而种种皆是后人猜测,唯一可以确定的便是上官婉儿对于文学的贡献。
彩书怨的作者简介
上官婉儿(664—710),又名上官昭容,陕州陕县(今属河南)人。上官仪孙女。仪被杀,随母郑氏配入内庭,年十四岁,即为武则天掌诰命。中宗时,封为昭客。代朝廷品评诗文,一时词臣多集其门。玄宗起兵,与韦后同时被杀。诗多应制之作,刻意修饰词藻,讲究对仗。开元初曾编录其诗文集二十卷,已佚。《全唐诗》仅收其遗诗三十二首,多是应诏而作,歌升平之音,价值不大。
彩书怨的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初唐。上官婉儿一生困于皇宫之中,到了出嫁年纪却因命运的捉弄,享受不了平常女子该有的幸福,虽然深受武则天的宠信,但后宫佳丽三千,皇帝却只有一个,尽管她们拥有荣华富贵的生活,但却得不到一份真挚的感情。这首诗虽然寄寓了作者对唐中宗的思念,但不是实写自己,而是摹想之作,此诗模仿闺怨诗,写思妇怀念丈夫的怨情。
中国古代四大才女的上官婉儿
上官婉儿,复姓上官,小字婉儿,又称上官昭容,陕州陕人,祖籍陇西上邽,唐代女官、诗人、皇妃。 因祖父上官仪获罪被杀后随母郑氏配入内庭为婢。十四岁时因聪慧善文为武则天重用,掌管宫中制诰多年,有“巾帼宰相”之名。唐中宗时,封为昭容,权势更盛,在政坛、文坛有着显要地位 ,从此以皇妃的身份掌管内廷与外朝的政令文告。曾建议扩大书馆,增设学士,在此期间主持风雅,代朝廷品评天下诗文, 一时词臣多集其门。《全唐诗》收其遗诗三十二首。 710年,临淄王李隆基起兵发动唐隆政变,与韦后同时被杀。 上官婉儿为何会被列为古代四大才女之一?她又有何长处? 引领文风上官婉儿深得李显、韦皇后信任,专秉内政,祖父一案也被平反,上官仪追赠中书令、秦州都督、楚国公,上官庭芝追赠黄门侍郎、岐州刺史、天水郡公。此后,上官婉儿又经常劝说李显,大量设置昭文馆学士,广召当朝词学之臣, 多次赐宴游乐,赋诗唱和。每次都同时代替李显和韦皇后和安乐公主,数首并作,诗句优美,时人大多传诵唱和。对大臣所作之诗,李显又令她进行评定,名列第一者,常赏赐金爵,贵重无比。因此,朝廷内外,吟诗作赋,靡然成风。上官婉儿酷爱藏书,曾藏书万余卷,所藏之书均以香薰之。百年之后,其书流落民间,依然芳香扑鼻且无虫蛀。 文学贡献上官婉儿在诗歌方面继承和发展了祖父上官仪的文风, 重视诗的形式技巧,对声辞之美较为看重,擅长体现事物图貌的细腻、精巧。中宗年间,因其政治地位的影响,“绮错婉媚”的诗风逐渐影响了宫廷诗人乃至其他士人的创作方向,“上官体” 也成为了上流社会的创作主流。王梦鸥在《初唐诗学著述考》中记载“尤以中宗复位以后,迭次赐宴赋诗,皆以婉儿为词宗,品第群臣所赋,要以采丽与否为取舍之权衡,于是朝廷益靡然成风” 。上官婉儿设立修文馆,广召当朝词学之臣,大力开展文化活动。婉儿在这期间主持风雅, 与学士争务华藻,写诗赛诗,对文人提拔奖掖。近代文艺理论家谢无量称“婉儿承其祖,与诸学士争务华藻,沈、宋应制之作多经婉儿评定,当时以此相慕,遂成风俗,故律诗之成,上官祖孙功尤多也” 。此外,上官婉儿还在开拓唐代园林山水诗的题材方面多有贡献,如《游长宁公主流杯池》,突破了以往写景状物的宫廷诗歌形式,寓情于景,却更具有自然山水味。清代文人陆昶在《历朝名媛诗词》中称赞道“昭容才思鲜艳,笔气舒爽,有名士之风”。 《全唐诗》中现存诗三十二首,按内容可分为三类:抒情述怀、应制奉和、出游纪胜。 抒怀之作《彩书怨》:叶下洞庭初,思君万里余。露浓香被冷,月落锦屏虚。欲奏江南曲,贪封蓟北书。书中无别意,惟怅久离居。日常应制即使是宫廷诗的最为普通的形式,即日常的奉和应制之作,上官婉儿也以或清新隽永,或气势壮大等格调气度倾洒其绝代才华。如其《奉和圣制立春日侍宴内殿出翦彩花应制》:密叶因裁吐,新花逐翦舒。攀条虽不谬,摘蕊讵知虚。春至由来发,秋还未肯疏。借问桃将李,相乱欲何如。山水清音婉儿的一些山水之作,已与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相去不远。如其十三:策杖临霞岫,危步下霜蹊。志逐深山静,途随曲涧迷。渐觉心神逸,俄看云雾低。莫怪人题树,只为赏幽栖。 称量天下士相传婉儿将生时,母亲郑氏梦见一个巨人,给她一秤道:“持此称量天下士。”郑氏料想腹中,必是一个男子,将来必能称量天下人才,谁知生下地来,却是一个女儿,郑氏心中甚是不乐。 这婉儿面貌美丽,却胜过她母亲,自幼儿长成聪明伶俐,出世才满月,郑氏抱婉儿在怀中戏语道:“汝能称量天下士么?”婉儿即呀呀地相应,如今果然。因此,朝廷内外,吟诗做赋,靡然成风。韦后本不工诗,即由婉儿代为捉刀,各文臣也明知非帝后亲笔,但当面只好认她自制,格外称扬,韦后遂把婉儿宠上加宠。红梅妆 段成式在《酉阳杂俎》里有这样一段记载:“今妇人面饰用花子,起自上官昭容,所制以掩黥迹。 ”上官昭容即上官婉儿。段成式之子(或其侄)段公路在《北户录》里叙述得比较详细:“天后(武则天)每对宰臣,令昭容(上官婉儿)卧于案裙下,记所奏事。一日宰相对事,昭容窃窥,上(唐高宗)觉。退朝,怒甚,取甲刀札于面上,不许拔。昭容遽为乞拔刀子诗。后为花子,以掩痕也。 ”此说来自于上官婉儿同时代的陈藏器撰写的《本草拾遗》,故较为可信。——这是史料记载。玉簪花神传说上官婉儿常喜花前读书,尤爱在夏日的傍晚,伴着玉簪花的幽香,细细品味书中的辞章妙句。以上官婉儿为司玉簪花神是合适的。木门寺题诗公元684年,上官婉儿前去巴州看望李贤,行至此地,闻太子被害,就在木门寺旁李贤曾经翻晒经书的“晒经石”上修建亭子,题写《由巴南赴静州》:“米仓青青米仓碧,残阳如诉亦如泣。瓜藤绵瓞瓜潮落,不似从前在芳时。”的诗句于亭上,怀念李贤。 总体评价婉儿在风雨飘摇的时代左冲右突,成为盛唐时期的“无冕女皇”。智慧、灵气、才华……婉儿凭借这些法宝,穿梭于朝中重臣之间,谱写了一篇美丽、凄婉的人生华章。 才华诗文不让须眉男子,其人品功过颇具争议。有人赞其文才,有人批其淫媚,极度推崇者有之,轻视鄙视者有之。而她与武则天长达二十七年的共处亦让后人津津乐道。《旧唐书》、《新唐书》等正史中都对上官婉儿有记载,但较为体现她奉承权贵、淫乱宫闱,并操纵政治,控制朝纲的负面事件。但与上官婉儿同时代的文人,如张说、武平一等对其人其事评价很高,至近代以来,愈发被学者推崇。《起复上官氏为婕妤制》:”而贤明之业,经济之才,素风逾迈,清辉益远。“《景龙文馆记》:“自通天后,建景龙前,恒掌宸翰。其军国谋猷,杀生大柄,多其决。”“至幽求英俊,郁兴辞藻,国有好文之士,朝无不学之臣,二十年间,野无遗逸,此其力也。“《旧唐书》:“婉儿在孕时,其母梦人遗己大秤,占者曰:“当生贵子,而秉国权衡。”既生女,闻者嗤其无效,及婉儿专秉内政,果如占者之言。“《大唐故婕妤上官氏墓志铭并序》:“婕妤懿淑天资,贤明神助。诗书为苑囿,捃拾得其菁华;翰墨为机杼,组织成其锦绣。”名人评价王昱:“上往囚房陵,武氏得志矣,卒而中兴,天命所在,不可幸也。三思虽乘衅,天下知必败,今昭容上所信,而附之,且灭族!”张说:“敏识聆听,探微镜理,开卷海纳,宛若前闻,摇笔云飞,成同宿构,古者有女史记功书过,复有女尚书决事言阀,昭容两朝兼美,一日万机,顾问不遗,应接如意,虽汉称班媛,晋誉左媪,文章之道不殊,辅佐之功则异。““独使温柔之教,渐於生人,风雅之声,流於来叶。非夫玄黄毓粹,贞明助思,众妙扶识,群灵挟志,诞异人之资,授兴王之瑞,其孰能臻斯懿乎?”张鷟:”博涉经史,精研文笔,班婕妤、左嫔无以加。“吕温:”汉家婕妤唐昭容,工诗能赋千载同。自言才艺是天真,不服丈夫胜妇人。”许顗.:”计之必一英奇女子也。“袁枚:”论定诗人两首诗,簪花人作大宗师。至今头白衡文者,若个聪明似女儿?“
古代的十大才女是谁?
班昭、蔡文姬、谢道韫、薛涛、鱼玄机、李清照、朱淑真、柳如是、林徽因、张爱玲。1、班昭班昭(约45年-约117年),又名姬,字惠班,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东汉女史学家、文学家,史学家班彪之女、班固之妹,十四岁嫁同郡曹世叔为妻,故后世亦称“曹大家”。班昭博学高才,其兄班固著《汉书》,未竟而卒,班昭奉旨入东观臧书阁,续写《汉书》。其后汉和帝多次召班昭入宫,并让皇后和贵人们视为老师,号“大家”。邓太后临朝后,曾参与政事。2、蔡文姬蔡琰,字文姬,又字昭姬。生卒年不详。东汉陈留郡圉县(今河南开封杞县)人,东汉大文学家蔡邕的女儿。初嫁于卫仲道,丈夫死去而回到自己家里,后值因匈奴入侵,蔡琰被匈奴左贤王掳走,嫁给匈奴人,并生育了两个孩子。十二年后,曹操统一北方,用重金将蔡琰赎回,并将其嫁给董祀。蔡琰同时擅长文学、音乐、书法。《隋书·经籍志》著录有《蔡文姬集》一卷,但已经失传。现在能看到的蔡文姬作品只有《悲愤诗》二首和《胡笳十八拍》。3、谢道韫谢道韫(生卒年不详),字令姜,东晋时女诗人,是宰相谢安的侄女,安西将军谢奕的女儿,也是著名书法家王羲之次子王凝之的妻子。谢道韫留下来的事迹不多,其中最著名的故事,记载在《世说新语》中:谢安在一个雪天和子侄们讨论可用何物比喻飞雪。谢安的侄子谢朗说道“撒盐空中差可拟”,谢道韫则说:“未若柳絮因风起”,因其比喻精妙而受到众人的称许。也因为这个著名的故事,她与汉代的班昭、蔡琰等人成为中国古代才女的代表人。在卢循孙恩之乱时,丈夫王凝之为会稽内史,但守备不力,逃出被抓后杀害。谢道韫听闻敌至,举措自若,拿刀出门杀敌数人才被抓。孙恩因感其节义,故赦免道韫及其族人。王凝之死后,谢道韫在会稽独居,终生未改嫁。4、薛涛薛涛(约768~832年),字洪度,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唐代女诗人,成都乐妓。16岁入乐籍,与韦皋、元稹有过恋情,恋爱期间,薛涛自己制作桃红色小笺用来写诗,后人仿制,称“薛涛笺”。脱乐籍后,终身未嫁。成都望江楼公园有“薛涛墓” 。后人将薛涛与鱼玄机、李冶、刘采春并称唐代四大女诗人,与卓文君、花蕊夫人、黄娥并称蜀中四大才女,流传至今诗作有90余首,收于《锦江集》。5、鱼玄机鱼玄机,女,晚唐诗人,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初名鱼幼微,字蕙兰。咸通(唐懿宗年号,860—874)中为补阙李亿妾,以李妻不能容,进长安咸宜观出家为女道士。与文学家温庭筠为忘年交,唱和甚多。后被京兆尹温璋以打死婢女之罪名处死。鱼玄机性聪慧,有才思,好读书,尤工诗。与李冶、薛涛、刘采春并称唐代四大女诗人。其诗作现存五十首,收于《全唐诗》。有《鱼玄机集》一卷。其事迹见《唐才子传》等书。6、李清照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约1155年),号易安居士,汉族,齐州济南(今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人。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其父李格非藏书甚富,她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文学基础。出嫁后与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时,流寓南方,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7、朱淑真朱淑真(约1135~约1180),号幽栖居士,南宋著名女词人,是唐宋以来留存作品最丰盛的女作家之一。浙江海宁路仲人(海宁简志),祖籍歙州(治今安徽歙县)。与李清照齐名。生于仕宦之家。幼警慧、善读书,但一生爱情郁郁不得志。丈夫是文法小吏,因志趣不合,夫妻不和睦,最终因抑郁早逝。又传淑真过世后,父母将其生前文稿付之一炬。其余生平不可考,素无定论。现存《断肠诗集》、《断肠词》传世,是劫后余篇。8、柳如是柳如是(1618年~1664年),明末清初女诗人,本名杨爱,字如是,又称河东君,因读宋朝辛弃疾《贺新郎》中:“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故自号如是。浙江嘉兴人。与马湘兰、卞玉京、李香君、董小宛、顾横波、寇白门、陈圆圆同称“秦淮八艳”。后嫁有“学贯天人”、“当代文章伯”之称的明朝大才子钱谦益为侧室。柳如是是明清易代之际的著名歌妓才女,幼即聪慧好学,但由于家贫,从小就被掠卖到吴江为婢,妙龄时坠入章台,改名为柳隐,在乱世风尘中往来于江浙金陵之间。留下的作品主要有《湖上草》、《戊寅草》与《尺牍》。9、林徽因林徽因(1904年6月10日-1955年4月1日),汉族,福建闽县(福州)人,出生于浙江杭州。中国著名建筑师、诗人和作家,人民英雄纪念碑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深化方案的设计者之一、建筑学家梁思成的第一任妻子。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同梁思成一起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国古代建筑,成为这个学术领域的开拓者,后来在这方面获得了巨大的学术成就,为中国古代建筑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文学上,著有散文、诗歌、小说、剧本、译文和书信等,代表作《你是人间四月天》、《莲灯》、《九十九度中》等。其中,《你是人间四月天》最为大众熟知,广为传诵。10、张爱玲张爱玲(1920.9.30—1995.9),中国现代女作家,原名张煐,笔名梁京,祖籍河北丰润,生于上海。7岁开始写小说,12岁开始在校刊和杂志上发表作品。1943至1944年,创作和发表了《沉香屑·第一炉香》《沉香屑·第二炉香》《茉莉香片》《倾城之恋》《红玫瑰与白玫瑰》等小说。1955年,张爱玲赴美国定居,创作英文小说多部,但仅出版一部。1969年以后主要从事古典小说的研究,著有红学论集《红楼梦魇》。1995年9月在美国洛杉矶去世,终年75岁。有《张爱玲全集》行世。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华十大才女
上官婉儿写的最著名的诗
彩书怨她的笔下也出了不少有名的诗句。但小编认为,上官婉儿最经典的一首诗莫过于《彩书怨》,短短四十字,便将一缕相思写的淋漓尽致,确实令人佩服。上官婉儿,天生机敏,极有文采。十七岁时上官婉儿被午后召见,当场面试文章一气呵成,遣词造句就像是事先精心准备好的一般。她的笔下也出了不少有名的诗句。但小编认为,上官婉儿最经典的一首诗莫过于《彩书怨》,短短四十字,便将一缕相思写的淋漓尽致,确实令人佩服。叶下洞庭初,思君万里馀。露浓香被冷,月落锦屏虚。欲奏江南曲,贪封蓟北书。书中无别意,惟怅久离居。这首诗创作于初唐。上官婉儿一生困于皇宫之中,到了出嫁年纪却因命运的捉弄,享受不了平常女子该有的幸福,虽然深受武则天的宠信,但后宫佳丽三千,皇帝却只有一个,尽管她们拥有荣华富贵的生活,但却得不到一份真挚的感情。这首诗虽然寄寓了作者对唐中宗的思念,但不是实写自己,而是摹想之作,此诗模仿闺怨诗,写思妇怀念丈夫的怨情。
含书的诗句
含书的诗句 1、天书美片善,清芬播无穷。《东武吟》李白 2、欲奏江南曲,贪封蓟北书。《彩书怨》上官昭容 3、学书求墨迹,酿酒爱朝和。《和左司元郎中秋居十首》张籍 4、书言扬盛迹,补阙兴洪志。《咏司马彪续汉志》李世民 5、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唐·戴叔伦《苏溪亭》 6、剑是一夫用,书能知姓名。《杂曲歌辞 悲歌》李白 7、有美探真士,囊中得秘书。《赐道士邓紫阳》李隆基 8、燕燕飞来,问春何在,唯有池塘自碧。――《淡黄柳》 9、戒兹游衍乐,书以示群臣。《三日书怀因示百僚》李适 10、车轨同八表,书文混四方。《正日临朝》李世民 11、书留魏主阙,魂掩汉家床。《哭金部韦郎中》卢照邻 12、一朝歌舞荣,夙昔诗书贱。《长门怨》徐贤妃 13、天书美片善,清芬播无穷。《相和歌辞 东武吟》李白 14、羽书朝继入,烽火夜相望。《平胡》李隆基 15、书此谢知己,吾寻黄绮翁。《东武吟》李白 16、秘殿掖垣西,书楼苑树齐。包佶 17、欢心畅遐迩,殊俗同车书。李适 18、逢人寄君一绛囊,书中不得传此方。《寄菖蒲》张籍 19、长安风雨夜,书客梦昌谷。《题归梦》李贺 20、书绝龙庭羽,烽休凤穴戍。《执契静三边》李世民 21、将成金阙要,愿奉玉清书。《送道士薛季昌还山》李隆基 22、验炭论时政,书云受岁盈。《至日登乐游园》裴度 23、对案临青玉,窥书捧紫泥。包佶 24、垂衣天下治,端拱车书同。《重幸武功》李世民 25、政烦方改篆,愚俗乃焚书。《幸秦始皇陵》李显 26、会书丞相策,先赐颍川金。《赐崔日知往潞州》李隆基 27、海翻移里巷,书蠹积埃尘。《客自江南话过亡友朱司议故宅》包佶 28、书此谢知己,吾寻黄绮翁。《相和歌辞 东武吟》李白 29、下传金版术,上刻玉清书。《赐道士邓紫阳》李隆基 30、书司曹佐走如牛,叠声问佐官来不。《官不来,题皇甫?先辈厅》李贺 31、剑是一夫用,书能知姓名。《悲歌行》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