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唐代长安城经常可以见到的“新罗人”是现今我们所说的朝鲜人么?
广义上而言是的。新罗是朝鲜三国时代的政权(国家)之一。 朝鲜半岛三国时代:是指在公元前57年到公元668年之间占据朝鲜半岛的三个国家高句丽(前37年-668年)、百济(前18年-660年)、新罗(前57年-935年)。 公元660年和668年唐朝联合新罗先后灭亡百济和高句丽,结束了朝鲜半岛三国时代。670-676年唐朝新罗战争后,唐朝占领原高句丽大同江以北的绝大部分领土,新罗占领百济故地和原高句丽小部分领土,统一了朝鲜半岛大同江以南地区。新罗一统三韩(马韩、辰韩、弁韩),开启了统一新罗时代。 朝鲜半岛三国时代与中国三国时代的不同,它不是由一个国家分裂而形成而是三国不同发展而形成的,最后也未统一到同一个国家。 背景 在三国时代之前,中国东北和朝鲜半岛存在的小国包括东濊、沃沮、扶余、伽倻 (42年-562年)、于山国、耽罗等国。三国时代前,百济和新罗的始祖兼并了各部落群族,从而扩张领土最终建国。高句丽统一了扶余、沃沮、东濊和其他小国,占据了朝鲜半岛北部和中国东北部分地区。3世纪时,三个国家发展成熟,形成三雄争霸的局面。 高句丽 高句丽在鸭绿江南北两岸区域兴起。很多记载都表明高句丽很可能是三国中最先建立起来的国家,也是三国中最大的国家。公元前37年成立于西汉玄菟郡的高句丽县。先后定都辽宁的恒仁和吉林的集安,公元313年吞并朝鲜半岛北部的乐浪郡,404年吞并辽东,427年迁都平壤。高句丽对中国中原政权叛服无常,总体上叛少服多。文化上深受中国影响,372年将佛教定为国教。 5世纪好太王和长寿王统治期间,高句丽进入鼎盛时期,之后的1个世纪里,仍然保持了在朝鲜半岛强势的实力,控制了朝鲜半岛大部分地区及辽东半岛。隋唐年间,高句丽不断与隋唐交战,公元668年为唐朝与新罗联军所灭。 百济 高句丽建立者朱蒙的两个儿子因继承问题逃离王国到马韩,大致在今汉城[首尔]的位置建立了百济王国。 百济吞并了马韩部落,并在4世纪时达到鼎盛时期,统治了朝鲜半岛西部的大部分地区。后受到高句丽扩张的进攻,都城被迫迁往熊津(现在的公州),后又再次迁往泗沘(现在的扶余郡) 位于济州岛的耽罗服属于百济,向百济纳贡,双方维持着紧密联系。百济的宗教和艺术方面也对高句丽和新罗产生过影响。 佛教在384年从高句丽传入百济,受到百济欢迎,此后,百济在传播文化方面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将许多文化传播至日本,包括汉字和佛教。公元660年百济为唐朝和新罗的联军所灭。 新罗 据朝鲜史书记载,公元前57年,新罗统一了朝鲜半岛东南部地区且吞并了辰韩部族,从而立国,国号为“徐罗伐”。《三国史记》称新罗是三国中最先建立的国家,而在其他的记载和考古发现中表明新罗可能是三国中最后一个建立的国家。 公元503年,王国正式更名“新罗”。6世纪中叶前,新罗吞并了伽倻,高句丽和百济闻讯后两国结盟。为应对高句丽和百济不断入侵骚扰,新罗通过黄海海上通道与唐朝直接接触,加深与唐朝的友好关系。与唐朝的联军征服了百济和高句丽后,新罗与唐朝军队爆发战争,占领了百济故地和原高句丽部分领土,统一了朝鲜半岛大同江以南地区。 新罗的都城金城今属韩国庆州。528年佛教定为国教。新罗的文化不同于高句丽和百济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其独特的黄金制品显示出文化上还受到了北方游牧民族的影响。 编辑本段朝鲜三国时代中的其他国家 朝鲜三国时代之前及期间内,存在着其他的一些小国: 伽倻,最终为新罗所吞并。 东濊、沃沮、扶余,皆被高句丽所灭。 于山国,附属于新罗。 耽罗,附属于新罗。 三国时代的结束 公元660年和668年唐朝联合新罗先后灭亡百济和高句丽,结束了朝鲜半岛三国时代。670-676年唐朝新罗战争后,唐朝占领原高句丽大同江以北的绝大部分领土,新罗占领百济故地和原高句丽小部分领土,统一了朝鲜半岛大同江以南地区,开启了统一新罗时代
历史上叛逃到唐朝的著名高丽将领有哪些
高仙芝
高仙芝(?-755年),中国唐朝时期高句丽族名将。高仙芝是唐玄宗时期的将军,关于其最著名的事迹是率领唐军在中亚与阿拉伯帝国展开怛罗斯战役。高仙芝本是高句丽人。“高”乃高句丽王族之姓,一般认为高仙芝乃高句丽王族之后。高仙芝二十岁时以父有功授游击将军。当时的安西都护府节度使并不欣赏他的军事才华,直到后来新的节度使夫蒙灵察把他提拔为副都护,四镇(龟兹、焉耆、于阗、疏勒)都知兵马使。
天宝九年(750年),高仙芝征服撒马尔罕和塔什干(位于今乌兹别克斯坦),将当地的撒马尔罕国王押解回长安,但杀死了塔什干国王。新近崛起的阿拉伯帝国阿拔斯王朝派出东征军,在呼罗珊波斯人的协助下进攻高仙芝。天宝十年(751年),高仙芝领导的二万五千安西都护府军队在怛罗斯战役中败于阿拔斯王朝的东征军,被迫返回龟兹。之后高仙芝试图反攻,但因兵力不足作罢。此役使得中国的造纸术和指南针流入阿拉伯,对之后阿拉伯和欧洲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唐帝国虽然本身没有失去领土,但从此失去了对中亚各王国的控制。
塔什干屠城事件 : 高仙芝在处理民族关系上也存在严重的问题,唐朝之所以失去在西域的统治,高仙芝也是有很大一部分责任的。
后世的朝鲜人(包括韩国人)对于高句丽族的唐朝大将高仙芝十分推崇。许多朝鲜、韩国历史学家认为他是东亚历史上伟大的军事将领。高句丽人尚武,髙句丽灭亡后在唐境内形成多处武人集团。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杨保隆认为有1/3到一半的高句丽曾被内迁至内地,并且成为中国内地一股重要的武人集团,在唐末五代历史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黑齿常之
黑齿常之(630年-689年11月26日),字恒元,百济名将,投靠中国唐朝后成为唐朝大将。其先出自扶余氏,封于黑齿,子孙因以为氏。世代担任百济达率(相当于兵部尚书,为二品官),曾祖父黑齿文,祖父黑齿德,父亲黑齿沙次,并官至达率。黑齿常之自幼便习读春秋左氏传和司马迁、班固的《史记》和《汉书》。年未弱冠,以地籍授达率兼郡将(相当于中国之刺史),在国内以骁勇有谋略著称。
扶余隆
扶余隆(徐隆)(615年-682年),为百济义慈王之子,是百济的末代世子。644年,扶余隆被义慈王立为王世子(《三国史记》又称后来扶余孝为世子,但联系遗留的文物和唐朝的史料,扶余孝为世子为误记)。
660年,新罗及唐朝联军攻陷百济国都泗沘城,扶余隆和父亲扶余义慈向唐军投降,被唐军带到东都洛阳。百济遗臣鬼室福信及僧侣道琛等人拥立扶余丰为王的百济复国运动失败后,664年,扶余隆被唐高宗任命为熊津都督府都督,管理百济故地和遗民。扶余隆因为百济、新罗是世仇,害怕受到新罗国的侵略,未敢赴任,最后在洛阳去世。
王綧
王綧(1222年-1283年)是高丽王朝的一位宗室,封永宁公,官拜尚书令。后入侍元朝,受蒙哥汗的重用。王綧是清化侯王璟的长子,也是平壤公王基(高丽显宗子)的第七世孙。根据《高丽史》和《元史》的记载,王綧“美容仪,慷慨有志略,善骑射,读书通大义”。1241年,蒙古入侵高丽。高丽高宗派王綧冒充王子,送入蒙古作人质,住在东京总管洪福源的家中。1253年,由于高丽权臣高令公反叛蒙古,蒙哥派遣耶虎大王攻打高丽,围攻忠州。此战中王綧随军前往,因此高丽高宗送信给王綧晓之以忠孝。在王綧的斡旋下,蒙古军从高丽撤退。
洪茶丘
洪茶丘(1244年-1291年),本名俊奇,茶丘是其蒙古名字“察尔球”的音译,后来成为他的名字。先后在高丽和元朝仕官。为洪福源之次子。被忽必烈封为高丽军民总管。其父洪福源为镇守高丽北部边境的军人,因为受到蒙古的攻击而在1231年降蒙,之后协助蒙古军队入侵高丽。1258年,洪福源因为高丽人进上的谗言,被元政府处死,自此洪茶丘便对高丽有着相当强烈的憎恨与厌恶。因此,洪茶丘后来成为忽必烈的手下,在1271年镇压三别抄之乱有功。
后来忽必烈在策划讨伐日本时,洪茶丘便趁机对高丽人要求很高的税赋来进行报复。1274年的文永之役中,他担任元军的副司令官。战争结束后依然对于高丽敛取高额的税赋,也曾进谗言欲陷害金方庆未成。1281年的弘安之役中,他以东路军司令官的身份之兵。之后在1283年忽必烈计划第三次伐日本之时,洪茶丘也尽力的进行军备。洪茶丘经常以背叛祖国的名义而被韩国史学者非难,但是不可讳言地,忽必烈相当地重用他(官至中书右丞)。
渊男生
渊男生(634年-679年3月16日),唐高句丽平壤城人,字元德。渊盖苏文长子,入唐后因避讳唐高祖李渊名而改称泉男生。渊男生九岁时就以父荫为郎,15岁时授中里小兄,18岁授中里大兄,23岁改任中里位头大兄,24岁兼任将军。28岁,任莫离支兼授三军大将军。32岁(唐高宗乾封元年),嗣渊盖苏文之位,加大莫离支总录军国阿衡元首。渊男生与二弟渊男建、渊男产不睦,两方相互攻击,渊男生不敌,率所部和契丹、靺鞨仆从军退守国内城。渊男建自任莫离支,发兵攻打国内城。渊男生先派大兄(高句丽官名)弗德前往唐朝求救,由于其部属发生叛离,于是又派大兄冉有入唐,“重申诚效”,最后才派其子泉献诚正式入唐,请求内附。
唐朝将军黑齿常之是朝鲜人?
黑齿常之(630年—689年11月26日),百济(位于朝鲜半岛西南部)人,黑齿氏,唐朝著名军事将领。黑齿常之原来并非唐朝人,他是出生在百济国。黑齿常之的早年事迹不详,善于用兵,史称其“骁勇有谋略”。后来黑齿常之在百济国任达率(百济官名)兼郡将,相当于唐朝刺史一职。降唐后数十年,黑齿常之屡建战功,纵横青藏所向披靡,数破突厥威震天下,进爵燕国公,成为大唐的封疆大吏。永昌元年,因其忠于李唐,武则天为了夺其军权,在武则天授意下,受酷吏周兴诬陷,一代名帅含冤自缢而死。显庆五年(660年),唐将苏定方攻克百济,黑齿常之率领部下随百济人投降唐朝。不久,因不满新罗军的暴虐而起兵反抗。他以任存山(位于今韩国全州)兵多地崄的地形为根据地,抵档住苏定方派出去的征讨军,征讨军虽没攻克大栅但攻破小栅,之后他趁苏定方已回国献俘并准备高句丽战事之时,响应福信,转入反攻,一举攻占原百济的20余城
黑齿常之的介绍
黑齿常之(630年—689年11月26日),百济(位于朝鲜半岛西南部)人,黑齿氏,唐朝著名军事将领。黑齿常之原来并非唐朝人,他是出生在百济国。黑齿常之的早年事迹不详,善于用兵,史称其“骁勇有谋略”。后来黑齿常之在百济国任达率(百济官名)兼郡将,相当于唐朝刺史一职。降唐后数十年,黑齿常之屡建战功,纵横青藏所向披靡,数破突厥威震天下,进爵燕国公,成为大唐的封疆大吏。永昌元年,因其忠于李唐,武则天为了夺其军权,在武则天授意下,受酷吏周兴诬陷,一代名帅含冤自缢而死。
武则天最后是怎么回事下台了?
神龙元年(705年)正月,张柬之、崔玄伟、桓彦范、敬晖、袁怒己等人利用
禁军发动政变,杀张易之、张昌宗,逼武则天让位于太子李显。唐朝复辟后,
张柬之等五人都被封王,故历史上把这次事件称为“五王政变”。五王发动政
变的原因和目的是什么?
神龙元年(705年)正月,张柬之、崔玄纬、桓彦范、敬晖、袁恕己等人利用
禁军发动政变,杀张易之、张昌宗,逼武则天让位于太子李显。此时,武则天
己八十三岁,年迈体弱,在宫中养病,哪有能力反抗?于是下《命皇太子监国
制》,传位于太子,改周为唐,退居上阳宫养老。是年十一月病死。她死后被
溢为则天大圣皇后,送进乾陵和丈夫高宗李治合葬,最终恢复了大唐皇后、皇
太后的身份。这就是曾经风光一时的女皇帝的结局。后来,张柬之等五人都
被封王,故历史上把这次事件称为“五王政变”。
那么五王政变的原因是什么?
唐载初元年(690年),“圣母神皇”武则天“革唐命,改国号为周”,正式当
上了大周皇帝,建立了武氏政权。由于皇帝的姓氏改了,在让谁当继承人的
问题上,就出现了史无前例的大困难。
武则天生有四个儿子,当时还活着的是三子李显和四子李旦。李显即中
宗,高宗死后做过两个月的皇帝,后来被武则天废为庐陵王。李旦即睿宗,继
中宗之后做皇帝。武则天改唐为周,李旦的皇帝自_然是做不成了,他被“降为
皇嗣”,“徙居东宫,其具仪一比太子”,还赐姓武。“皇嗣”表面上看也有继承
皇位的可能,但毕竟不同于太子,不能算作正式的皇位继承人,但在待遇上与
太子等同,具有候补太子的资格。如果武则天立自己的儿子为皇位继承人,
那么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武氏大周朝,最后又要交还给姓李的,那她这么多
年的心血就等于白费了。传给武家的人吧,姑侄之间总比不上母子那么亲
近。况且武则天十分迷信。她相信人死后是要变成鬼的,而且这鬼还要吃东
西,并且只吃自己的亲儿孙祭拜的东西。如果让武家人继承皇位,她死后作
为姑妈怎么进得了武家太庙,进不了太庙,就要做饿鬼了。因此,她的侄儿武
承嗣指使洛阳人王庆之率数百人上表请立武承嗣为皇太子时,武则天坚决不
答应,还狠狠地教训了王庆之。在狄仁杰等人的劝说下,武则天终于下定决
心。在圣历元年(698年)把李显召回东宫,正式立为太子。皇嗣李旦仍封相
王,解决了皇位继承这个大问题。但同时,她又让武家人担任朝中各种大小
官职,以此来巩固武氏家族在朝中的权力与地位。这样就不枉她费尽周折建立大周朝了。她还担心李、武两家不能和睦相处,有意识的让两家通婚联姻,
试图亲上加亲。还让皇太子、太平公主、武三思、武枚暨等李、武两家的重要
人物“立誓文于明堂”。这些举措,都是武则天有意识地把李、武两家融合成
一体,形成一个以李氏居虚名、武氏掌实权的李武政权。
皇位在上面高高悬挂着,伸长着脖子的李、武两家之间的矛盾就不可彻
底解决,因为直接牵涉到各自的命运和前途,双方之间的矛盾就变得根深蒂
固。为了确保自己归天后李、武之间不发生流血冲突,形成子为天子、侄为贵
亲的政治格局,武则天在年迈多病的情况下引用了张易之兄弟二人助理朝
政,企图调和子侄之间的关系。
按理说,武则天这样处心积虑的安排,总该天下太平了。只要武则天归
西后让皇太子即位,天下还是会回到李姓的手中,为什么五王还要发动政变
提前逼她下台呢?自古以来的史书都认为张易之兄弟俩是武则天的男宠,但
历代皇帝都是后宫佳丽三千,武则天作为女皇帝,养两个男性殡妃本也无可
厚非。二张因为是男性,他们参与政治的可能性就要比女性缤妃大得多。况
且,二张兄弟是高宗时宰相张行成的族孙,出身于山东地区的世家大族,又颇
受恩宠,所以在政治上有较大的号召力。二张与当时许多官员都有密切关
系,有些甚至还当过宰相。当时的朝臣们见武则天年老了,就根据自己的恩
怨排列组合,相互比附,从而形成拥武派、拥李派和附张派。随着二张势力不
断扩张,他们与李、武两家的矛盾也逐渐显露出来。
大足元年<701年),中宗的长子重润与他的妹妹永泰郡主及永泰郡主的
丈夫、武三思的孙子武延基,三人私下里说二张专政,不利于朝政。张易之知
道后,向武则天哭诉,结果武则天把三人都杀了。后来,御史大夫魏元忠又被
二张诬陷,说他与司礼承高哉云私下里议论“天子老矣,当挟太子而令天下”,
意思是说魏元忠两人有谋反之心。二张还请了凤阁舍人张说为证人,没想到
张说当面揭穿二张是在诬陷两人。但武则天还是将魏元忠、高哉云以及无辜
的张说贬官流放。这司礼垂高戮云正是“太平公主之所爱”,而太平公主是武
则天的亲生女儿,武枚暨的妻子。此时,二张的势力在三派中最盛。
由于武则天已决定要立李显为帝,拥李派就特别担心二张派抢去拥立皇
帝之功,害怕二张得势以后,自身的利益受到损失,因此他必然要挺而走险,
与二张进行殊死的搏斗,抢夺拥立之功,以改变自己受排挤的不利处境。张
柬之等人就是拥李派的代表。
史书记载张柬之“沈厚有谋,能断大事”,很有政治头脑和手腕。八十多
岁时才当上宰相,十分想施展自己的政治才能。当时武则天重病,而二张控
制了政权,他这个宰相并不能发挥较大的作用。他自己不满意女人执政,经
常私下唠叨应该还政李唐。当他看到不少士人也思念李唐时,就以发动宫廷政变为己任,开始了秘密筹划。其他的几位宰相如桓彦范、崔玄纬等皆与二
张不合,曾多次上疏要求罢免二张。在这种情况,张柬之和桓彦范等一拍即
合,因为有着共同的敌人,遂很轻易地组织起力量,联络太子,以诛二张为名
发动了政变。
长安四年(704年),武则天病重,在长生院养病,二张伺候左右,朝中官员
皆不得见。当时“屡有人为飞书及榜文其书于通街云易之兄弟谋反”,但武则
天都不闻不问。可见,此时武则天已明显倾向于二张兄弟。随着武则天的病
重,朝中形势也顿时紧张起来。太子和朝臣见不到皇帝,担心二张兄弟从中
作梗,使李、武两家的江山不保。二张虽没有资格凯觑皇位,但他们确实不得
不担心一旦武则天病死,自己失去靠山后的处境,故“引用朋党,阴为之备”。
一时间,朝中显现一派风雨欲来的紧张气氛。很快,政变就被提上了议事日
程。宰相张柬之等人争取到了掌管禁兵北门守卫二十余年的右羽林大将军
李多柞,又联合了皇太子李显、相王李旦、太平公主及其夫武枚暨和武三思,
于神龙元年(705年)发动了政变,剪除了二张势力。
五王政变是唐代太子地位不稳固的一种表现。李显虽被立为太子,但能
否坐上皇位还不一定,五王就趁势而起。政变的主要目的是铲除二张势力,
而五王并不是仅仅想灭二张,更重要的是要废默武则天,想得到拥立新皇帝
的功劳。张柬之入相前,曾与人谈到国事,“有匡复之志”。二张被杀,太子返
回东宫,事情基本已定,桓彦范等又逼武则天“传位太子,以顺天人之望”。五
王还与禁军关系密切,利用了禁军的力量发动了这场政变。禁军将领杨元
淡、李多柞、王同皎等与张柬之关系密切。王同皎到东宫迎太子时说:“先帝
以神器付殿下,横遭幽废,人神同愤,二十三年矣。今天诱其衰,北门南牙同
心协力,以诛凶竖,复李氏社翟,愿殿下暂至玄武门以负众望。”武则天和二张
派没有意识到五王已经联络了禁军,毫无准备,而且太子李显、相王李旦及太
平公主后来都参加了政变,加上武氏诸王因与二张有一定的矛盾,在政变发
生过程中全都按兵不动,所以政变得以顺利进行。
五王政变的结果是二张被杀,武则天被逼下台,中宗即位。今天来看,武
则天失败的原因是她放任二张操纵朝政,才会使朝臣各自结党、互相攻击,最
后导致兵戈相见。也有人认为武则天荒浮无度的宫廷生活,在当时社会上引
起了极大的反感,失去了人心,最后众叛亲离。而她在政治上.经济上的措施
都是倒退的,因而招致了最后的失败。这种说法虽然不是十分准确,但也有
一定的道理。
与这个问题相关的是,五王提出当时政变的原因是二张谋反,二张是否
谋反了?《旧唐书》卷六《则天本纪》说“麟台监张易之与弟司仆卿昌宗谋反”,
皇太子才率桓彦范等带了禁兵人内诛杀二张。卷九一《桓彦范传》也说:“则天不豫,张易之与弟昌宗人阁侍疾,潜图逆乱。’,《资治通鉴》卷207说武则天病
时,连宰相都是很长时间见不到她,只有二张侍奉在旁边。二张“见太后疾
笃,恐祸及己,引用党援,阴为之备,屡有人为飞书及榜其书于能偕,云易之兄
弟谋反”。
当代一些史学家认为二张是不可能谋反的。武则天生病时宰相不能见
到她,只有二张侍奉在她身边的讲法是不符合实际的。这段时间内,官员照
样在任命,武则天仍在坚持处理朝政。《新唐书》卷120((崔玄纬传》还记载则
天疾病稍有好转时,崔玄昨上奏说:“皇太子、相王皆仁明孝友,宜侍医药,不
宜引异姓出人禁阅。”之后,“皇太子每于北门起居”。看来史书上的说法是夸
大其词的。其次张易之兄弟作乱的观点也不可信。二张的确是红极一时,但
也出过一些问题。如他们的哥哥张昌仪、张同休等坐赃曾下狱。长安四年十
二月有人飞书贴于大街,说二张谋反,二张就受到审问,幸亏得到武则天的庇
护。后来又有人飞书言谋反,二张第二次被审,崔玄纬等请求逮捕,处以死
刑,武则天又为其辩护,赦其无罪。
张昌宗的确有一件事基本符合了谋反的程度。这年十二月中旬,张昌宗
曾让术士李弘泰为自己占相,李弘泰说昌宗有天子相。术士乱讲一气,如果
被相者认为是真的,想人非非,结果会被当作死罪诛灭九族。而张昌宗听后,
可能内心会很开心,但他毕竟不敢有什么轻举妄动,只能把李弘泰的话说给
武则天听。如果单凭这件事情说张昌宗是谋反了,比较牵强。
看来,说二张谋反,是当时政变者的策略,这十分有利于政变的成功。
一代女皇,就这样被逼下了台,最后弄得晚景凄凉,不久就病死在上
阳宫。
唐太宗,唐玄宗,武则天的小故事
1、唐太宗——箭术无双史书记载,李世民年轻时力大无比,随身兵器中,最有名的是一张两米长的巨阙天弓。李世民有次与敌对战前,仅率领一名骑兵一起充当侦查工作。途经一处草原高地,因为太累与士兵一起睡着,被敌人发现,本来意欲围杀李世民。此时突然有一条蛇追老鼠,奔到骑兵脸上,惊醒骑兵,才发现身边都是敌人,于是李世民与骑兵上马逃亡,李世民本人左右开弓,百发百中,终于逃出追击。虎牢关之战时,李世民对尉迟恭说:“我拿着弓箭,你手持马槊相随,即使有百万大军又奈我如何!”足见他对自己箭术的自信。李世民继位前曾任天策上将,设天策府。李世民继位后在苑囿内狩猎,有一群野猪奔了出来。李世民四箭射杀了四只,但还是有一头雄壮的公野猪冲到近前。吏部尚书唐俭慌忙下马,与之搏斗。李世民拔剑砍死野猪,笑着对唐俭说,“天策长史,不见上将击贼耶?何惧之甚!”原来唐俭曾任天策府长史。唐俭当即回答道:“汉祖以马上得之,不以马上理之。陛下以神武定四方,岂复逞雄心于一兽!”李世民觉得唐俭说得有理,于是停止了狩猎。2、唐玄宗——呵斥武氏李隆基英俊多艺,仪表堂堂,从小就很有大志,在宫里自诩为”阿瞒“,虽然不被掌权的武氏族人看重,但他一言一行依然很有主见。在他七岁那年,一次在朝堂举行祭祀仪式,当时的金吾大将军(掌管京城守卫的将军)武懿宗大声训斥侍从护卫,李隆基马上怒目而视,喝道:“这里是我李家的朝堂,干你何事?!竟敢如此训斥我家骑士护卫! ”随之扬长而去,武则天知道后,非常惊讶,不仅没有责怪,反而更加宠爱他。3、武则天——创字改名武则天为改革文化,创造了则天文字。部分则天文字还传到日本,成为某些日本人的人名用字。而韩国庆州也发现过则天新字的印经 。武则天称帝前一年,改名为“曌”(zhào)。曌是“照”在则天文字中的写法,取“日月当空”之意。又作“瞾”,取“双目当空”之意。武则天认为自己好像日、月一样崇高,凌挂于天空之上。4、唐太宗——小鸟依人成语小鸟依人出自唐太宗之口:褚遂良是唐朝著名书法家,他的书法博采众长,变化多姿,自成一家。因为精通书法,被魏徵推荐给唐太宗,并受到太宗的赏识。唐太宗任命褚遂良担任起居郎一职,专门记载皇帝的言行起居。有一次,唐太宗问褚遂良:“你每天记载我的言行起居,我可以看看吗?”褚遂良回答说:“如今设立起居郎的职务,如同古代的史官,善行恶行都要记录在案,以督促皇帝不犯错。我从未听说皇帝本人要看这些内容的。”唐太宗又问道:“如果我有不好的言论、行为,你也要记下来吗?”褚遂良回答说:这是我的职责所在,您的一言一行,我都要记下来。”不久之后,唐太宗对长孙无忌说:“我今天要当面评论你们的功过得失,引以为鉴,使你们警惕。说者没有过错,听者自己改过。”说完他就看着长孙无忌说:“你善于避嫌、随机应变,但是领兵打仗不是你的长项。高士廉博览群书,悟性很高,临危受难不变节,做官也不拉帮结派,但是缺少直谏的勇气。”唐太宗将朝中大臣评论一番,最后说到了褚遂良。唐太宗说褚遂良在学问方面大有长进,性格很刚直,对朝廷忠心,对我很有感情,平时一副飞鸟依人的模样,我很是怜爱他啊!” 5、武则天——大享明堂明堂既是布政之宫,也是敬神之所,为武则天“至尊所居”,是皇权的象征,大享明堂,是武则天当政时的重要政治活动。武周革命前,武则天五次大享明堂。明堂高二百九十四尺,阔三百尺。共三层,上为圆盖,周围有九条龙捧托。顶部有铁凤,高一丈,饰以黄金,号“万象神宫”。明堂落成后,武则天宴赐君臣,大赦天下,并允许百姓入紫微城参观万象神宫。允许百姓参观皇宫正殿,这在世界历史上都极为罕见。从明堂建成,历经武则天称帝,从永昌元年(689年)到长安四年(704年),几乎每年元日、冬至都在明堂大朝大祀,明堂圣殿成为了正殿,成为了她的统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