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4 00:06:44编辑:优化君

“扎”字有几种读音?分别的读音是什么?

一、“扎”字有三种读音,分别是zhā、zā、zhá。二、释义:[ zhā ]1、刺:~针。~花。2、驻、扎:~营。3、钻:扎猛子。[ zā ]1、捆,缠束:~辫子。~腿。2、把儿,捆儿:一~线。[ zhá ]〔~挣〕方言,勉强支持(“挣”读轻声)。三、扎的部首:扌四、汉字结构:左右结构五、造字法:形声;左形右声扩展资料:一、汉字笔顺:横、竖钩、提、竖弯钩、二、相关组词:1、扎手[zhā shǒu] 形容事情难办;棘手。2、扎实[zhā shi] 结实:把行李捆~了。3、扎根[zhā gēn] 植物的根向土壤里生长。4、扎营[zhā yíng] 军队安营驻扎。5、扎堆[zhā duī] (人)凑集到一处:~聊天。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扎

“和”字有哪几种读音

5种,基础释义[hé]1.平和;和缓。2.和谐;和睦。3.结束战争或争执。军阀之间一会儿打,一会儿~,弄得百姓不得安生。4.不分胜负。5.姓。6.连带。7.引进相关或比较的对象。柜台正~我一样高。8.表示联合;跟;与。9.加法运算中,一个数加上另一个数所得的数,如6+4=10中,10是和。也叫和数。10.指日本。[hè]1.和谐地跟着唱。2.依照别人诗词的题材和体裁做诗词。[hú]打麻将或斗纸牌时某一家的牌合乎规定的要求,取得胜利。[huò]1.粉状或粒状物掺和在一起,或加水搅拌使成较稀的东西。藕粉里~点儿糖。2.用于洗东西换水的次数或一剂药煎的次数。[huó]在粉状物中加液体搅拌或揉弄使有黏性。~点儿水泥把窟窿堵上。


校字多音字组词

校字多音字组词 :
校队、
学校、
校友、
校长、
校园、
校庆、
校风、
校址、
校补、
母校、
编校、
技校、
高校、
校订、
校医、
校规、
校服、
大校、
将校、
校样、
校刊、
校舍、
体校、
干校、
校场、
校徽、
参校、
校官、
校改、
校正、
上校、
校点、
民校、
校准、
夜校、
校阅、
中校、
校训、
校花


校字的多音字是什么

拼音:jiào,xiào。两种读音。释义:一、校(xiào)1、学堂,专门进行教育的机构:校园。校长。2、军衔的一级,在“将”之下,“尉”之上。3、古代军队编制单位:校尉(统带一校的军官)。4、姓氏。(可参见“校姓”词条)二、校(jiào)1、比较:校场。2、查对、订正:校勘。校订。校对。三,词组:校订,校铭,校叙,考校,校医,校测、校场、校点、校订、校对、校验、校服、校歌、校官、校规、校花、校舍、专科学校、译校、学校、校园。四,出处:校,木囚也。从木,交声。——《说文》屦校灭趾。——《易·噬嗑》。何校灭耳。注:“若今枷项也。”大校重牢,五木被体。——《新唐书》校,度也。——《广雅》后购求得书,以相校,无所遗失。——《汉书·张安世传》年逾八十,犹乎自校书。——陈寿《三国志》比校民之有道者。——《国语·齐语》以实校之。——《资治通鉴》

“校”的拼音是什么?

读音1:[ xiào ] 1.学堂,专门进行教育的机构:~园。~长。 2.军衔的一级,在“将”之下,“尉”之上。 3.古代军队编制单位:~尉(统带一校的军官)。读音2:[ jiào ] 1.比较:~场。 2.查对、订正:~勘。~订。~对。造句;根据学校的部署,本周日全校师生在校园内植树。今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于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咱们大学的课外活动丰富多彩。为了加强素质教育,学校改革了考试方法。今年,学校举办了许多别开生面的活动。根据学校的部署,本周日全校师生在校园内植树。今年高等学校招生考试的科目跟去年相同。学校组织教师交流工作经验,推动教学改革。为了加强素质教育,学校改革了考试方法。本学期,学校举办了许多别开生面的活动。校对的时候要把错别字圈点出来。我们学校对人对事赏罚分明,受到了师生们的一致好评。你这么好的成绩,考大学肯定是探囊取物。暑假结束了,学校的教学及各项活动又按部就班地开展起来。这篇稿子是他负责校对的。

校的组词有哪些

校的组词 :
校队、
学校、
校友、
校长、
校园、
校庆、
校风、
校址、
校补、
编校、
高校、
母校、
校舍、
干校、
技校、
校医、
校规、
体校、
校订、
校样、
大校、
校服、
校场、
将校、
校改、
校徽、
校刊、
校注、
校训、
中校、
校准、
校官、
夜校、
民校、
参校、
校正、
上校、
校本、
校勘、
校对


商周时期的学校哪一个称为庠,哪一个称为序

先秦时期的学校到商朝的时候称为“庠”,周朝称为“序”。庠序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xiáng xù,指古代的地方学校,后也泛称学校或教育事业。设庠序以化于邑,学子愤慨于庠序,商贾喧噪于廛市。《孟子·滕文公上》:“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意思是夏朝称为校,殷称为序,周称为庠。庠序是指古代的地方学校,后也泛称学校或教育事业。设庠序以化于邑,学子愤慨于庠序,商贾喧噪于廛市。扩展资料:古代学校称庠,故学生称庠生,为明清科举制度中府、州、县学生员的别称。 庠生也就是秀才之意·庠序即学校,明清时期叫州县学为“邑庠”,所以秀才也叫“邑庠生”,或叫“茂才”。秀才向官署呈文时自称庠生、生员等。生员又有分廪膳生员.增广生员.附学生员.廪生,增生有名额限制,凡初入者皆是附学生员.凡生员经科试后,均可参加省城三年一次乡试,中式者称"举人".举人[辰戍丑未]第二年可进京参加会试与殿试,中式了就进士。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庠序

上一篇:心照不宣

下一篇:暗度陈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