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什么鱼,怎么做了
学名:鲯鳅 拉丁学名:Coryphaena hippurus通用英文名:Mahi-mahi(夏威夷语) 别名/俗名:万鱼、飞乌虎、鬼头刀、阴凉鱼、铡刀鱼门:脊索动物门 纲:硬骨鱼纲 亚纲:辐鳍亚纲 目:鲈形目 亚目:鲈亚目 科:鲯鳅科 系暖水性大洋中上层鱼类。体延长,侧扁,似铡刀形。成鱼头甚大,背侧很窄,额部有1骨质隆起,吻端钝直,近截形;幼鱼额部骨质隆起不明显,吻端钝圆。雌性头部正常为圆弧形,雄性头部背面则隆起呈方形。口较大,下位,稍斜裂。两颌近等长。上下颌齿锐利。眼中大,侧中位;眼间隔宽而隆起。鳃盖骨边缘光滑。鳃孔大。尾柄细,长约为高的1.5倍左右。背鳍1个,基底几乎与背缘等长,鳍条上缘较平直。胸鳍小,侧中位,鳍条向下渐短。腹鳍窄长,位于胸鳍基部下方,有1棘;左右两鳍相连,可折于腹沟中。臀鳍基底较长,与背鳍后半部基底近相对,鳍条下缘呈波浪状。尾鳍深叉形。体被小圆鳞。有侧线。体背黑褐色,体侧及腹部灰色,间有灰褐色小圆点。各鳍均黑色。体长一般为50厘米左右,大者可达1.5米。在黄海喜栖息于水深40—60米、流速小、高盐度的泥沙底质水域。性活跃,善游泳,摄食强烈。夏季喜在漂浮物阴影下1—3米处聚集活动。越冬场在黄海南部外海至东海北部五岛外海水深80—100米水域。春季部分鱼群向西向北生殖洄游,分别游向沿岸水域产卵,但不进入渤海。产卵后鱼群就近索饵,并逐渐向深水移动,秋季水温下降,开始游向越冬场。主要食物为小型鱼类、头足类、甲壳类。3龄可达性成熟。生殖期6—8月。分布于黄海、东海、南海,黄海数量较多。常用围网类渔具捕捞。肉质粗,可鲜食。
鬼头刀鱼是深海鱼吗?
“鬼头刀鱼”是一种常见的大洋表层洄游鱼类,不是深海鱼。专业人士介绍,这种鱼对环境和水质要求非常严苛。它出现在潍坊滨海沿岸,证明了滨海的环境和水质适合它生存。每年3-5月为主要捕获季节,盛渔期在清明节前后。一般以底拖网、流刺网、一支钓及延绳钓捕获。为台湾西南部海域及东部地区重要的渔获。若为船钓、游钓时,则以晨昏为最佳钓获时刻。现在已能箱网养殖,经济价值高,可制生鱼片或切片盐烧、煎煮,肉质鲜美。鬼头刀的来历鬼头刀鱼学名叫作鲯鳅,鲯鳅的别称,但不止鬼头刀一种,还有水下狐狸、万鱼、飞乌虎等,都非常有个性。体延长侧扁,前部高大,向后渐变细。头大,背部很窄,雄性头部背面则隆起呈方形,鱼脸立陡如鬼头,这也是它们“鬼头刀”俗称的来源。鬼头刀鱼又名鲯鳅,是海洋中的颜值担当,颜色为绿色,所以有些网友说:“这种鱼看着像假鱼”,其实海洋鱼类多种多样,形态各异即使海边生活的渔民,也不能全部认识附近的鱼类,而对于内陆生活的朋友来说,不认识它们很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