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靡不有初,鲜克有终;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是什么意思?
不要忘记人最初的时候那颗本心,即人之初那一颗与生俱来的善良、真诚、无邪、进取、宽容、博爱之心。多应用在事业、生活、爱情等方面,以提醒人们去懂得感恩,去看清人生与自身。 【解释】靡:无;初:开始;鲜:少;克:能。事情都有个开头,但很少能到终了。多用以告诫人们为人做事要善始善终。 【出处】《诗经·大雅·荡》:“荡荡上帝,下民之辟。疾威上帝,其命多辟。天生烝民,其命匪谌。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示例】你如今那里想俺家,道不得个~。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五本第四折【初心】:本意。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五:“既不契於初心,生死永诀。” 宋 王禹偁 《求致仕第一表》:“ 岑文本 之初心,止于县令。”郭沫若 《万引》:“我的初心是想在创作上得些观摩。”佛教语。指初发心愿学习佛法者。《景德传灯录?弘教大师》:“初心后学,近入丛林;方便门中,乞师指示。”日语 しょしん syo shin (日本语)初衷、初志、初愿之意。【造句】:1、我这一生始终认为人之初心本善,大家都一样。 2、 作家在逐步领悟自己题材中的内容,而这些东西,在他动笔之初心中并不清楚。 3、对家长而言,不论机器猫在童年的记忆里是否依旧鲜活,只要不忘初心,难免被片中的纯萌打动。4、不忘初心,便是不忘最初的本真,不忘内心深处那双纤尘不染的童眸,不忘流淌在血脉里灵动的童趣,不忘跳动在心房那一颗跳动不息的童心。在第一场雪还没有来临之前,让我先与泛着童年气息的雪景,做一次久别重逢吧!5、即使这条道路有再多波折,也请不忘初心,不忘对未来的希望。小狮6、不忘初心是件多难做到的事啊。当我们的身体随着岁月渐渐远行,该如何让心留在原地?连城雪7、同时在人生舞台,不忘初心、扶危济贫,以实际行动践行宋庆龄主席。8、所以,感恩来处、不忘初心,垂心体验、珍惜此刻的风景。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出自哪里?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出自《诗经·大雅·荡》。“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解读自《华严经》,由《华严经》部分经文的内容解释概括而来。《诗经·大雅·荡》原文:“荡荡上帝,下民之辟。疾威上帝,其命多辟。天生烝民,其命匪谌。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其意思是说做人、做事、做官没有人不肯善始,但很少有人善终。细细体味此言,觉得其中的确蕴涵了深刻的哲理和警示。《华严经》原文:“三世一切诸如来,靡不护念初发心。”——《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十七“如菩萨初心,不与后心俱。”——《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十九许多人看完内容有所感触,总结出:“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初心,就是当初的心意,指事情一开始所抱持的信念;方,指才,才能;得指得到;始终指终了,完成。比喻说一个人做事情,始终如一的保持当初的信念,最后就一定能得到成功。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什么意思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意思是说人们不是没有(良好的)初心,但很少有人能够有很好的结局。这句讲述了一个道理:人们在开始做事时往往热情高涨,随着时光流逝,激情开始降温,最后事情或是不了了之或是草草收场。如果人们不能保持初心(高涨的热情),最后往往不会有好的结局。【出处】《诗经·大雅·荡》——先秦·孔子荡荡上帝,下民之辟。疾威上帝,其命多辟。天生烝民,其命匪谌。靡不有初,鲜克有终。文王曰咨,咨汝殷商。曾是彊御?曾是掊克?曾是在位?曾是在服?天降滔德,女兴是力。文王曰咨,咨女殷商。而秉义类,彊御多怼。流言以对。寇攘式内。侯作侯祝,靡届靡究。文王曰咨,咨女殷商。女炰烋于中国。敛怨以为德。不明尔德,时无背无侧。尔德不明,以无陪无卿。【译文】上帝骄纵又放荡,他是下民的君王。上帝贪心又暴虐,政令邪僻太反常。上天生养众百姓,政令无信尽撒谎。万事开头讲得好,很少能有好收场。文王开口叹声长,叹你殷商末代王!多少凶暴强横贼,敲骨吸髓又贪赃,窃据高位享厚禄,有权有势太猖狂。天降这些不法臣,助长国王逞强梁。文王开口叹声长,叹你殷商末代王!你任善良以职位,凶暴奸臣心怏怏。面进谗言来诽谤,强横窃据朝廷上。诅咒贤臣害忠良,没完没了造祸殃。文王开口叹声长,叹你殷商末代王!跋扈天下太狂妄,却把恶人当忠良。知人之明你没有,不知叛臣结朋党。知人之明你没有,不知公卿谁能当。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的意思是什么?
意思:事情都有个开头,但很少能到终了。多用以告诫人们为人做事要善始善终。靡:无;初:开始;鲜:少;克:能。读音:[ mǐ bù yǒu chū,xiǎn kè yǒu zhōng ]出处:《诗经·大雅·荡》:“荡荡上帝,下民之辟。疾威上帝,其命多辟。天生烝民,其命匪谌。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译文:上帝骄纵又放荡,他是下民的君王。上帝贪心又暴虐,政令邪僻太反常。上天生养众百姓,政令无信尽撒谎。万事开头讲得好,很少能有好收场。扩展资料《诗经·大雅·荡》赏析诗共八章,每章八句。第一章开篇即揭出“荡”字,作为全篇的纲领。“荡荡上帝”,用的是呼告语气:败坏法度的上帝啊!下面第三句“疾威上帝”也是呼告体,而“疾威”二字则是“荡”的具体表现,是全诗纲领的实化,以下各章就围绕着“疾威”做文章。应当注意的是,全篇八章中,惟这一章起头不用“文王曰咨”。对此,孔颖达疏解释说:“上帝者,天之别名,天无所坏,不得与‘荡荡’共文,故知上帝以托君王,言其不敢斥王,故托之于上帝也。其实称帝亦斥王。此下诸章皆言‘文王曰咨’,此独不然者,欲以‘荡荡’之言为下章总目,且见实非殷商之事,故于章首不言文王,以起发其意也。”他的意见诚然是很有说服力的。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是什么意思?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意思是说做人、做事、做官没有人不肯善始,但很少有人善终。告诫人们为人做事要善始善终。【出处】《诗经·大雅·荡》——先秦·孔子荡荡上帝,下民之辟。疾威上帝,其命多辟。天生烝民,其命匪谌。靡不有初,鲜克有终。文王曰咨,咨汝殷商。曾是彊御?曾是掊克?曾是在位?曾是在服?天降滔德,女兴是力。文王曰咨,咨女殷商。而秉义类,彊御多怼。流言以对。寇攘式内。侯作侯祝,靡届靡究。文王曰咨,咨女殷商。女炰烋于中国。敛怨以为德。不明尔德,时无背无侧。尔德不明,以无陪无卿。【译文】上帝骄纵又放荡,他是下民的君王。上帝贪心又暴虐,政令邪僻太反常。上天生养众百姓,政令无信尽撒谎。万事开头讲得好,很少能有好收场。文王开口叹声长,叹你殷商末代王!多少凶暴强横贼,敲骨吸髓又贪赃,窃据高位享厚禄,有权有势太猖狂。天降这些不法臣,助长国王逞强梁。文王开口叹声长,叹你殷商末代王!你任善良以职位,凶暴奸臣心怏怏。面进谗言来诽谤,强横窃据朝廷上。诅咒贤臣害忠良,没完没了造祸殃。文王开口叹声长,叹你殷商末代王!跋扈天下太狂妄,却把恶人当忠良。知人之明你没有,不知叛臣结朋党。知人之明你没有,不知公卿谁能当。扩展资料1、《诗经·大雅·荡》创作背景此诗是刺厉王之作。《毛诗序》云:“《荡》,召穆公伤周室大坏也。厉王无道,天下荡然无纲纪文章,故作是诗也。”三家诗无异义。朱熹《诗序辨说》云:“苏氏(苏辙)曰,《荡》之名篇以首句有‘荡荡上帝’耳。《序》说云云,非本义也。”今人陈子展《诗经直解》以为此“宋儒异说不可从”。也有人怀疑此诗为武王载文王木主伐殷纣,借遵文王声讨纣罪的檄文,与《尚书》的《泰誓》《牧誓》诸篇类似,只是有韵罢了。这也如陈子展所说“此想当然耳,实未有据”。2、《诗经·大雅·荡》诗词鉴赏南朝宋谢灵运《拟魏太子·王粲》诗和唐太宗李世民《赐萧瑀》诗中有“幽厉昔崩乱,桓灵今板荡”、“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诸句,“板荡”连用。《板》、《荡》本是《诗经·大雅》中的诗篇,在后世被屡屡连在一起用以代指政局混乱或社会动荡,这原因当然与两诗的内容有关。诗共八章,每章八句。第一章开篇即揭出“荡”字,作为全篇的纲领。“荡荡上帝”,用的是呼告语气:败坏法度的上帝啊!下面第三句“疾威上帝”也是呼告体,而“疾威”二字则是“荡”的具体表现,是全诗纲领的实化,以下各章就围绕着“疾威”做文章。应当注意的是,全篇八章中,惟这一章起头不用“文王曰咨”。对此,孔颖达疏解释说:“上帝者,天之别名,天无所坏,不得与‘荡荡’共文,故知上帝以托君王,言其不敢斥王,故托之于上帝也。其实称帝亦斥王。此下诸章皆言‘文王曰咨’,此独不然者,欲以‘荡荡’之言为下章总目,且见实非殷商之事,故于章首不言文王,以起发其意也。”他的意见诚然是很有说服力的。清钱澄之《田间诗学》云:“托为文王叹纣之词。言出于祖先,虽不肖子孙不敢以为非也;过指夫前代,虽至暴之主不得以为谤也。其斯为言之无罪,而听之足以戒乎?”陆奎勋《陆堂诗学》云:“文王曰咨,咨女殷商’,初无一语显斥厉王,结撰之奇,在《雅》诗亦不多觏。”魏源《诗序集义》云:“幽(王)厉(王)之恶莫大于用小人。幽王所用皆佞幸,柔恶之人;厉王所用皆彊御掊克,刚恶之人。四章‘炰烋”、‘敛怨’,刺荣公(厉王宠信的臣子)专利于内,‘掊克”之臣也;六章‘内奰外覃’刺虢公长父(也是厉王宠信的臣子)主兵于外,‘彊御’之臣也。厉恶类纣,故屡托殷商以陈刺。”诸人的分析当可以使读者对作者遭时之乱、处境之危、构思之巧、结撰之奇加深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