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什么不什么 成语
行坐不安
【拼音】xíng zuò bù ān
【解释】走也不是,坐也不是。形容心绪焦躁不安的样子。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八回:“近见大人两眉愁锁,必有国家大事,又不敢问。今晚又见行坐不安,因此长叹,不想为大人窥见。”
【事例】从这天起,他便如油锅上蚂蚁一般,~。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十八回
成语 想要关于有xi这个读音的成语
双喜临门 欢天喜地 悲喜交加 悲喜交集
大喜过望 大喜若狂 红白喜事 回嗔作喜
好大喜功 欢天喜地 欢喜冤家 皆大欢喜
见猎心喜 惊喜交集 惊喜交加 惊喜若狂
梦熊之喜 弄瓦之喜 弄璋之喜 乔迁之喜
桑中之喜 闻过则喜 欣喜若狂 一悲一喜
宜嗔宜喜 惊喜欲狂 厌故喜新 转悲为喜
转愁为喜 转忧为喜 沾沾自喜
拆东补西 拆西补东、道东说西、道西说东 东观西望
东挨西撞、东捱西问、东奔西窜、东奔西跑、东奔西逃
东奔西向、东奔西撞、东奔西走、东播西流、东补西凑
东猜西揣、东猜西疑、东藏西躲、东差西误、东抄西袭
东扯西拉、东扯西拽、东闯西踱、东闯西走、东驰西骋
东驰西击、东驰西撞、东冲西决、东冲西突、东冲西撞
东穿西撞、东荡西驰、东荡西除、东倒西歪、东躲西藏
东躲西跑、东方不亮西方亮、东风压倒西风、东扶西倒、
东滚西爬、东横西倒、东家西舍、东砍西斫、东磕西撞
东诓西骗、东拉西扯、东来西去、东拦西阻、东捞西摸
东劳西燕、东量西折、东猎西渔、东邻西舍、东鳞西爪
东零西落、东零西散、东零西碎、东流西落、东流西上
东鸣西应、东抹西涂、东扭西捏、东怒西怨、东挪西凑
东挪西撮、东挪西借、东跑西颠、东碰西撞、东飘西泊
东飘西荡、东飘西徙、东拼西凑、东迁西徙、东敲西逼
东瞧西望、东趋西步、东闪西挪、东声西击、东食西宿
东搜西罗、东睃西望、东谈西说、东逃西窜、东讨西伐
东讨西征、东偷西摸、东投西窜、东涂西抹、东兔西乌
东歪西倒、东完西缺、东望西观、东西南北、东掩西遮
东西南朔、东西易面、东徙西迁、东挦西扯 指东说西
东挦西扯、东向而望,不见西墙、东踅西倒、东寻西觅、
东央西告、东央西浼、东扬西荡、东摇西摆、东游西荡
东游西逛、东怨西怒、东张西觑、东张西望、东张西张
东遮西掩、东征西讨、东征西怨、东支西吾、东走西顾
东走西撞、东撙西节、关东出相,关西出将、买东买西、
声东击西、什伍东西、说东道西、说东谈西 日东月西
铜山西崩,洛钟东应、偷东摸西、推东主西、西颦东效、
移东补西、移东就西、指东划西、指东画西、指东话西
右军习气 学而时习之 相沿成习 积习难改 陈规陋习
扼腕叹息 流光瞬息 保境息民 鼻息如雷 川流不息
喘息之间 风平波息 烽鼓不息 姑息养奸 间不容息
金鸡消息 经久不息 屏气敛息 气息奄奄 屏声息气
人亡政息 禽息鸟视 生生不息 瞬息万变 息息相通
粗中有细 低声细语 巨细无遗 毛举细故 拿粗挟细
牛毛细雨 薄物细故 楚腰纤细 大含细入 胆大心细
和风细雨 精耕细作 精打细算 精雕细刻 毛举细务
微过细故 土穰细流 呢喃细语 绵言细语 喃喃细语
轻言细语 不护细行 不矜细行 不拘细节 不拘细行
不遗巨细 广夏细旃 金钗细合 末节细行 倾耳细听
事无巨细 偷声细气 斜风细雨 挟细拿粗 心细如发
卑躬屈膝 承欢膝下 促膝谈心 凫胫鹤膝 加膝坠渊
奴颜婢膝 容膝之安 膝痒搔背 吾膝如铁 婢膝奴颜
鹤膝蜂腰 加膝坠泉 容膝之地 鸢肩羔膝 肘行膝步
望风希旨 地广人希 大音希声 声希味淡 望风希旨
望风希指 物以希为贵 先意希旨 邀功希宠
分毫析厘 毫、厘:都是细小的单位名称;析:剖析...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定势》:“世之作者,或好烦文博采,?..
赏奇析疑 欣赏奇文而析其疑义。 晋·陶潜《移居》诗之一:“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分烟析产 指分家。分割财产,各自过活。 《宋史·食贷志上二》:“其分烟析产,典卖割移,官给契,县置簿...
分烟析生 指分家。分割财产,各自过活。同“分烟... 宋·苏轼《乞增修弓箭社条约状》之一:“如本地分内人户分烟析生...
分章析句 指雕琢推敲文章。 宋·陆游《谢参政启》:“至拙无能,下愚不肖,分章析句于蓬枢瓮...
分家析产 指分家。分割财产,各自过活。同“分烟... 《文汇报》1984.9.19:“周善腾想:‘现在社会上因分家析产引起矛...
分丝析缕 比喻明察入微。 明·徐渭《代江北事平赐金币谢表》:“分丝析缕,不以善小而弗旌...
分条析理 形容言谈有条有理,深刻精辟。 宋·王谠《唐语林·文学》:“守亮既至,卫公初见,未之敬。及与...
剖毫析芒 指分析判别得至细至精。 无
剖心析胆 犹剖心析肝。形容掬诚相示。 无
剖心析肝 形容掬诚相示。亦作“剖心坼肝”。 无
剖玄析微 剖辨玄奥,分析细微。 无
剖幽析微 犹剖玄析微。剖辨玄奥,分析细微。 无
以荷析薪 原指父亲劈柴,儿子不能承受担当。后比... 《左传·昭公七年》:“古人有言曰:‘其父析薪,其子弗克负荷。...
易子析骸
什么什么什么行成语
常见成语:一意孤行,祸不单行,寸步难行,势在必行,雷厉风行。
1、一意孤行。
【解释】:指不接受别人的劝告,顽固地按照自己的主观想法去做。
【出自】:《史记·酷吏列传》:“公卿相造请禹,禹终不报谢,务在绝知友宾客之请,孤立行一意而已。”
释义:公卿大臣们互相拜访禹,禹最终没有回报,致力于与知心朋友和宾客的要求,按照自己的主观想法去做而已。
【示例】:皇上和杨文弱、高起潜虽有意与虏议和,但迫于臣民清议,尚不敢公然~,与虏订城下之盟。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三章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近义词】执迷不悟、独断独行、以意为之、自以为是、刚愎自用、独断专行、不可理喻、独行其是、孤行己见、死心塌地、固执己见
【反义词】顺风转舵、博采众长、虚怀若谷、从善如流、清夜扪心、迷途知返、弃旧图新、言听计从、死心塌地、群策群力、回心转意、集思广益
2、祸不单行。
【解释】:祸:灾难。指不幸的事接二连三地发生。
【出自】:汉·刘向《说苑·权谋》:“此所谓福不重来,祸必重来者也。”
释义:幸运事不会连续到来,祸事却会接踵而至。
【示例】:~,那个私立中学因为吃了一家钱庄的倒帐,发不出薪水了。叶圣陶《得失》
【语法】:主谓式;作宾语、分句;常与“福无双至”连用
【近义词】灾患丛生、多灾多难、福无双至、后患无穷、避坑落井、雪上加霜、洪水猛兽、横遭不幸
【反义词】逢凶化吉、双喜临门、福星高照、福无双至、吉星高照、雪中送炭、洪福齐天、喜出望外、吉人天相、锦上添花、时来运转、一路平安
3、寸步难行。
【解释】:连一步都难以进行。形容走路困难。也比喻处境艰难。
【出自】:唐·杜甫《九日寄岑参》:“出门复入门,雨脚但如旧。所向泥活活,思君令人瘦……寸步曲江头,难为一相就。”
释义:方欲应邀出门造访,又返回门内,那密集落地的雨点只是依然下个不停。去往你家的道路泥泞,欲去看望于你,无法启行,想你想得我容颜消瘦。虽然我距您的住处很近,却难得去与您会面一次。
【示例】:美娘赤了脚,~。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三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比喻处境艰难
【近义词】步履维艰、举步维艰、步履艰难、左右为难、荆天棘地
【反义词】一往无前、畅通无阻、如鱼得水、轻而易举、畅行无阻、一帆风顺
4、势在必行。
【解释】:行:做。从事情发展的趋势看,必须采取行动。
【近义词】大势所趋
【反义词】大可不必
5、雷厉风行。
【解释】:厉:猛烈。象雷那样猛烈,象风那样快。比喻执行政策法令严厉迅速。也形容办事声势猛烈,行动迅速。
【出自】:唐·韩愈《潮州刺史谢上表》:“陛下即位以来,躬亲听断,旋乾转坤;关机阖开,雷厉风行。”
释义:陛下即位以来,逢事都亲自处理决断,有扭转乾坤的魄力,办事声势猛烈,行动迅速。
【示例】:今天调卷,明天提人,颇觉~。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三十三回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近义词】闻风而动、大张旗鼓、令行禁止、马上就办、大刀阔斧、大马金刀、雷霆万钧
【反义词】积重难返、拖泥带水、和风细雨、拖拖拉拉、按兵不动、慢条斯理、老牛破车
高中文言文文学常识
1、从中国上古到秦始皇统一中国(公元前221年)期间的文学,叫先秦文学。
2、神话产生在文字发明以前。神话中充满了丰富的想象,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
3、在中国流传最广的神话是“女娲补天”、“后羿射日”、“精卫填海”、“嫦娥奔月”等。
4、《尚书》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总集,相传曾经由孔子编选。
5、《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西周至春秋中期各地方民族及朝庙乐章共305首。
6、《楚辞》为西汉刘向所辑,收有屈原、宋玉写的赋,因具楚地方声,故称《楚辞》,对后代文学创作有深远影响。
7、屈原是中国伟大的爱国诗人,《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品。
8、“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屈原《离骚》中的名句。
9、先秦散文是指秦代以前的散文,分为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两类。《左传》和《战国策》是先秦历史散文的代表。《论语》、《孟子》、《墨子》、《庄子》是先秦诸子散文的代表。
10、《左传》是中国第一部叙事历史著作,在历史、文学和语言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
11、《论语》是一部语录体的散文集,记录了孔子和他的学生的言行,由孔子的学生写成。这部儒家经典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12、“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有朋友从远方来是值得高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愿做的事,不应该让别人去做),这是孔子《论语》里的名言。
详情见:http://wenku.baidu.com/link?url=vFBR9KHGRycr1U382f_ckEyjBhohjhNCQmz34kpUtLTw_5ZU3pTtfa6DekQpTTszjmOvF3mjCHctcgHaV9WAfiR9Lia7VHuL2WoJHgWD3V_
文学(求文言文翻译)
异史氏说:“一个人的魂魄追随自己的知己竟然不知生死?听到的人都会对此怀疑,我却深信不疑。,知心的情侣,可以离魂相随。真挚的友谊,可使远隔的良朋梦中往会。又何况应举文章是我辈读书人精心结撰缮写;它是否能遇到知音,正决定着我们命运的穷通呢!知己相逢不容易,人生不顺利。行迹落寞,只能空自对影愁叹。生就嶙峋傲骨,不能媚俗取容,失意无计,唯有自惜自怜。自叹穷厄困顿,招致势利小人的嘲侮。多次落榜的人,从人身到文章,都被世俗讥贬得毫无是处。古往今来,因种种原因而悲愤痛哭的人很多,只有怀宝受诬的卞和像你;举世贤愚倒置,能识俊才的伯乐在当今又是谁人!当道无爱才之人,不值得干渴!反侧展望,四海茫茫,竟无以容身。在人生的道路上,大可不必认真、清醒,只须闭眼走自己的路,行心之所安,一切听天由命。天下不凡的人沦落到像叶生这样的人实在不少,但是哪里还有像丁县令那样的人让他们不管生死都跟随他呢?唉!
文文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记的人物事件距离分别是什么
1、五溪: 唐人所说的五溪指辰溪、酉溪、巫溪、武溪、沅溪,当时属于黔中道,在今湖南西部和贵州东部。〖背景〗《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是为好友王昌龄贬官而作的抒发感愤、寄以慰藉的好诗。在盛唐诗坛上,王昌龄也是璀灿的群星之一,以写边塞题材著称,特别擅长七绝。天宝初年,李白在长安供奉翰林时,与他有密切的交往。王昌龄一生遭遇坎坷,他的性格与李白的傲岸不羁有着相似之处。王昌龄贬龙标尉的时间不可确考,有人推测大约在天宝七八年间。李白从天宝三年离京漫游,此时正在扬州,听到这个不幸的消息,便题诗抒怀,遥寄给远方的友人。
王昌龄晚年为什么被贬为左龙标
王昌龄被贬原因:《新唐书·文艺传》载王昌龄左迁龙标尉,是因为“不护细行”,也就是说,他的得罪贬官,并不是由于什么重大问题,而只是由于生活小节不够检点。安身立命,为人处世,才情张扬,锋芒太露,不拘小节,特立独行,免不了遭致朝中同僚的谤议非难,指指点点。在《芙蓉楼送辛渐》中,王昌龄也对他的好友说:“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即沿用鲍照《白头吟》中“清如玉壶冰”的比喻,来表明自己的纯洁无辜。李白在听到他的不幸遭遇以后,写了这一首充满同情和关切的诗篇,从远道寄给他。扩展资料:王昌龄被贬后”失孟交李“王昌龄在襄阳与孟浩然一见,孟浩然因旧疾复发而死。王昌龄因此在离开的路上很悲伤,没有想到在巴陵意外的遇见李白,当时李白正在被流放夜郎的途中。他们俩一见如故,在江边的小船上,边泛舟边吟酒,畅谈文坛圈里的交往故事。临别,王昌龄写了一首诗《巴陵送李十二》送李白。李白对王昌龄的友情也念念不忘。后来听说王昌龄被贬为龙标尉,特地写诗寄送,予以安慰。李白的诗《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百度百科--王昌龄
害死王昌龄的凶手是谁
诗人王昌龄之死
在唐代诗人中,被称为“诗家天子”和“七言圣手”的王昌龄,始终是个迷一样的人物。
他的许多诗句我们都耳熟能详,如“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出塞》),“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从军行》),“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芙蓉楼送寻渐》)等等,但是,他的一生行状,史书所记却寥寥无几,以致和他相关的许多细节,至今还是一团迷雾。
比如,他的籍贯,后人一直众说纷纭。《新唐书》说是江宁人,《旧唐书》说是京兆人,《唐才子传》说是太原人。
他流放的地点龙标(李白有诗云“闻道龙标过五溪”),其具体位置,也有不同的说法:一说是湖南黔阳,一说是贵州隆里(锦屏)。
他在名诗《芙蓉楼送辛渐》中所云之“芙蓉楼”,所在地竟也有两处,一在江苏镇江,一在湖南洪江。
他一生两次遭贬,具体原因史书却语焉不详,只有笼统的几个字:“不护细行”。
和他有关的诗坛佳话“旗亭画壁”,也有人说是假的,乃后人向壁虚构。
最后,就连他遇害的地点,也有两种说法:有人说他死于濠州(李云逸《王昌龄诗注》),也有人说他死于亳州(《辞海·文学卷》。
由于史书所记王昌龄史料太少,现存的许多争议可能永远也不会有答案。不过,对王昌龄之死,却还是有蛛丝马迹可循,通过一番攀爬梳理,我们能得出一个清晰的判断。
两唐书谈及王昌龄之死,都明确地说他为濠州(今安徽省凤阳)刺史闾丘晓所杀,以此来看,王昌龄当死于濠州。但是,关于闾秋晓这个人,《资治通鉴》却说他是谯郡(今安徽省亳州市)太守,谯郡乃亳州的州治所在,因而后世有人认为王昌龄死于亳州。
亳州与濠州,并非简单的笔画混淆,而是两个不同的行政区域。在王昌龄的时代,濠州属淮南道,亳州则属河南道。
史料记载的差异,为我们探寻王昌龄之死的真相带来一定困惑。看来,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必须考察那个“杀人凶手”闾丘晓的活动范围,即他究竟是在濠州还是在亳州。
闾丘晓这个人,本是进士出身,但他之所以在历史上留下名来,却完全因为他所干的两件不可饶恕之事:杀害王昌龄和不救睢阳之围。
唐天宝十四年(755年),安史之乱爆发。第二年,唐玄宗逃往成都,太子李亨在灵武(今属宁夏)自行即位,改元至德,是为唐肃宗。至德二年(757年),叛军攻下洛阳、长安,随即准备沿运河南下,掠夺江南赋税之地。但是,他们在睢阳(今河南商丘)遇到了张巡的殊死抵抗。
张巡本是真源(属于亳州)县令,他先是招募兵士守卫雍丘(今河南杞县),后移守睢阳,以不到万人的兵力,抵挡住十倍于己的叛军,在内无粮草、外无援兵的情形下,苦守城池达数月之久,有效地牵制住叛军数十万人马,与坚守南阳的鲁炅一道,成为江淮之地的屏障。
在叛军的围困下,睢阳城内粮草断绝,守城军士在吃尽一切可吃之物后,只得吃阵亡和饿死者的尸体。史书云所食之人达三万众。
此时,朝廷也认识到睢阳的重要,任命有文武经略之才的张镐为河南节度使,“持节都统淮南等道诸军事”。为了尽快解救睢阳之围,张镐立即传檄江淮间各地刺使火速提兵北上。
张镐这道十万火急的命令,两唐书说是下给了濠州刺史闾丘晓。《资治通鉴》也提到此事,云“张镐闻睢阳围急,倍道亟进,檄浙东、浙西、淮南、北海诸节度及谯郡太守闾丘晓,使共救之。”按《资治通鉴》的说法,闾丘晓是“谯郡太守”。由于谯郡是亳州的治所,以此推断,闾丘晓当在亳州。
《资治通鉴考异》进而认为《新唐书》和《旧唐书》所云闾丘晓为濠州刺史有误,因为亳州和睢阳相邻,只有亳州的兵马才能在第一时间赶到睢阳城下;而濠州则在亳州的南面,远水不解近渴。所以,张镐的调兵命令只能是下给亳州方面的。
此说实有可商之处。
据《新唐书》“张巡传”,安禄山刚反的时候,“谯郡太守杨万石降贼”;而且正是这个投敌的杨万石胁迫张巡北上雍丘,最后被张巡用计甩掉。对杨万石的投降,《资治通鉴》也有明确记载。可以肯定地说,当时谯郡的太守为杨万石,且早已投降叛军,并非闾丘晓。
还有一个证据也能说明闾丘晓不在亳州。睢阳城被围后,张巡手下猛将南霁云(南八)曾突出重围外出搬兵求救,他先后到过徐州(今江苏徐州)和临淮(今江苏盱眙)向当地官员告急——若是亳州有兵马,南霁云为什么舍近求远呢?
从以上两个史实可以看出,亳州刺史并非闾丘晓,而且他也不在亳州。
但是,《资治通鉴》为何又说闾丘晓为谯郡太守呢?一个潜在的可能是,杨万石投降叛军后,“谯郡太守”一职有极可能为濠州刺史“遥领”,毕竟这是两个相邻的州,所以这才出现了闾丘晓既是濠州刺史、又为谯郡太守的记载。
至于《资治通鉴考异》说濠州离睢阳太远而无法解燃眉之急,也值得商榷。据《资治通鉴》记载,张镐的檄文,除给闾丘晓外,还同时下给了“浙东、浙西、淮南、北海”诸节度使,显然,浙东、浙西距离睢阳,比濠州要远得多。由此可见,认为濠州离睢阳较远而指“濠”为“亳”,是不成立的。其实,就当时情形看,由于谯郡太守杨万石已投降,张镐所能就近调动的兵马,也只有濠州刺史闾丘晓的力量。
后来的事态发展证明,若不是闾丘晓故意延宕,睢阳之围完全可以得解——援兵达到时,睢阳城破仅三天。
正因为如此,在张巡、南霁云等睢阳守将死难后,张镐对闾丘晓的见死不救、姗姗来迟表示出最大的愤怒:他直接杖杀了闾丘晓!
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唐时自簿尉以上即不加杖刑。张镐杖杀闾丘晓,时开军政大员直接诛杀地方官吏的先河。
闾丘晓为人傲慢刚愎,他之所以迟迟不救睢阳,可能是意图自保,也可能是对张镐不大瞧得起。因为张镐起自布衣,史书上说他从布衣到宰相,仅用了三年时间。
在行刑的时候,闾丘晓露出一幅可怜相,乞求张镐放他一条生路,理由是家中还有高堂老母需要赡养。张镐冷冷地看着他,缓缓说道:“那王昌龄的老母又由谁来养呢?”
闻听此言,闾丘晓默然伏法。
通过对睢阳城的被围以及张镐杖杀闾丘晓一事的分析,我们可以得知,杀害诗人王昌龄的凶手闾丘晓为濠州刺史,因而王昌龄可以确认是遇难在濠州,认为他死于亳州的说法是不准确的。
从张镐拒绝赦免闾丘晓也可看出,王昌龄的遇害,早已传到张镐耳中。此事似也引起天下人的共愤,否则,张镐不会以此来驳斥闾丘晓求生的哀告。
至于闾丘晓为什么要杀王昌龄,二人之间究竟有什么过节,史无记载,留下一段悬念。
那么王昌龄又怎么会来到濠州呢?
原来,安史之乱爆发后,被贬为“龙标尉”的王昌龄,觉得天下大乱,逃难中的朝廷似乎没有力量再来顾及他们这些贬官罪臣,几经考虑,他决定出走,于是私自离开了贬所。
王昌龄的大胆决定,今天看来,很有些卤莽。其一,当时流亡朝廷尚在,依然为天下所共尊;擅自离开贬所,为法度不容;其二,兵荒马乱之际,越偏僻的地方,往往越是最安全之所在,若从避难的角度考虑,最佳的选择就是留在龙标。
从王昌龄之所以甘冒风险离开龙标来看,其间肯定存在某种更大的诱惑,促使他不计后果。那么这个诱惑究竟是什么呢?由于并无史料记载,我们今天也只能通过对当时历史事件的分析,来大胆揣测了。
唐肃宗李亨在灵武自作主张即位后,不服气的永王李璘也在荆州蠢蠢欲动。至德元年(756年)冬季,王昌龄的好友李白加入永王李璘幕府,随即永王大军挥师东下,图谋取东南而自重。
王昌龄在此时离开贬所东下,是否和永王之事有关呢?恐怕脱不了这个嫌疑。按说,即使他想离开龙标,他的最佳选择也应该是北上到四川,进而再前往灵武投靠朝廷,此为忠义之举,杜甫就是因为逃离长安而一路辛苦赶到灵武受到嘉奖。但王昌龄并没有这么做,从他最后流落到淮河流域来看,他的出行路线显然是从水路进入洞庭湖,然后沿江东下,最后北上来到濠州。至少在路线、时间上看,他是和意图与朝廷分庭抗礼的永王大军同行的,何况永王正在招募四方之士,像他这样被朝廷贬谪的官员,正是永王着意笼络的对象。再说,永王幕府里还有李白,当年王昌龄初到龙标,李白就写诗云“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以李白对王昌龄的感情,说王昌龄离开龙标正是因他写信招募,恐怕也是可以理解的事。
如果王昌龄真的跟着李白走了,那么唐代诗歌史上最有趣的一幕将在随后发生:他们的好友高适,正在和另外两个地方实力派人物结盟,发誓要剿灭永王一伙。此前,高适已被任命为淮南节度使,管辖西起湖北东到大海、包括濠州在内的广大地方。
不管王昌龄在不在永王军中,至少李白和高适成了敌对双方。高适与李白、王昌龄都有不浅的交情,尤其是和王昌龄,不仅同被称为“边塞诗人”,更留下了“旗亭画璧”的佳话。
如果王昌龄没有随李白投靠永王,那么他完全可以投靠高适,这依旧是选择站在朝廷一方,至少对抵消自己擅离贬所的罪过是有帮助的。但种种迹象表明,王昌龄并没有这么做。因为当时高适在湖北安陆,而王昌龄则是一路东下,来到了濠州。
永王的美梦很短暂,只有二、三个月的时间。至德二年(757年)正月,他被彻底击败,本人也在逃亡途中被杀。李白得到流放夜郎的惩罚,不过两年后遇赦。王昌龄则在此年来到濠州,随即被刺史闾丘晓杀害。
也许我们不能肯定地说王昌龄参加了永王的军事行动。否则,张镐在杖杀闾丘晓时,当不会理直气壮地责怪他擅杀王昌龄。从这个细节看,王昌龄是无辜的。
从永王起事到覆灭时间极为短暂来看,也许王昌龄赶到李白那儿时,局势已经发生变化,永王的大业烟消云散,他只好继续在江淮间流荡,寻找自己的安身之处。掉回头去找高适,已经不可能,一是路途遥远,二是许多事情也说不清。最好的办法,就是在当地寻找可靠的朋友来度过难关。
有人说王昌龄的故乡在江宁(南京),大概是靠不住的。否则,他本可以在江宁隐居下来,而不必跑到濠州去。
王昌龄去濠州的目的,最大的可能就是投靠朋友。他大约在那里有一位很可靠的朋友,这从他的一首《送郭司仓》诗可以看出来:
淮门映水绿,留骑主人心。
明月随良椽,春潮夜夜深。
从诗中看,王昌龄和这位郭姓朋友之间的感情是很深挚的。朋友的职务是“司仓”,即州郡长官的属吏,而濠州城正在淮水南岸,所以他很可能在濠州闾丘晓手下任职。
不过,王昌龄的身份是罪臣,又是个知名的诗人,想在濠州安顿下来,是比较困难的。不久,他私到濠州的行为被闾丘晓得知,再加上闾丘晓也嫉妒王昌龄的诗才,悲剧便这样发生了。
当初王昌龄如若不离开龙标,两年后就会迎来朝廷的大赦,以李白“从逆”的罪名都能得到赦免,他大概也不会被遗忘吧。
闾丘晓杀王昌龄,肯定出于私心。他这样做的目的,大概也和王昌龄离开龙标时所考虑的差不多:都以为在乱世之中可以为所欲为。
一位杰出的诗人就这样不明不白地殒命在濠州城里。
好在闾丘晓在伏法的时候是清醒的,这多少对九泉之下的王昌龄是个补偿。
自立的引证解释
1、依靠自己的力量有所成就。《礼记·儒行》:“力行以待取,其自立有如此者。”汉赵晔《吴越春秋·越王无余外传》:“无馀传世十馀,末君微劣,不能自立,转从众庶为编户之民,禹祀断绝十有馀岁。”《后汉书·袁绍传》:“绍客逄纪谓绍曰:‘夫举大事,非据一州,无以自立。’”《东周列国志》第五回:“忽又对曰:‘丈夫志在自立,岂可仰仗于婚姻耶?’”《东周列国志》第八回:“庄公曰:‘吾儿能自立功业,不患无良姻也。’”2、独立:孙中山《社会革命谈》:“当美利坚离英自立,岂不於政治上踌躇满志?”3、能自持自守,不为外力所动。《汉书·张耳陈馀传》:“上贤高能自立然诺,使泄公赦之。”三国魏曹丕《与吴质书》:“观古今文人,类不护细行,鲜能以名节自立。”《宋书·沉庆之传》:“荒扰之后,乡邑流散,庆之躬耕垄亩,勤苦自立。”《梁书·萧颖达传》:“颖孚不能自立,以其兵由建安复奔长沙。”宋司马光《祭庞颖公文》:“孤苦惷愚,不能自立,长号四望,谁复顾哀,惟公眷怜,过於平日。”宋·曾巩《监察御史制》:“尔好古知方,强於自立,刺察之任,往其钦哉!”明·黄道周《节寰袁公(袁可立)传》:“予观古人尚哲简戆,因事蝉脱,如季札、蘧瑗、晏婴、乐毅之流,皆值祸难飘然,有以自立。”明·宋濂《看松庵记》:“君之处也,与松为伍,则嶷然有以自立。”4、自称为王或自即王位。《左传·成公十三年》:“负刍杀其太子而自立也,诸侯乃请讨之。”《史记·项羽本纪》:“韩信因自立为齐王 。”前蜀杜光庭《虬髯客传》:“适南蛮入奏曰:‘有海船千艘,甲兵十万,入扶馀国,杀其主自立。’” 5、靠自己独立生活。6、有自己的主见,主意,不需依赖他人。
什么是文学啊
文学是以语言文字为工具,比较形象化地反映客观现实、表现作家心灵世界的艺术,包括诗歌、散文、小说、剧本、寓言、童话等体裁,是文学的重要表现形式,以不同的形式即体裁,表现内心情感,再现一定时期和一定地域的社会生活。作为学科门类理解的文学,包括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及新闻传播学。文学是属于人文学科的学科分类之一,与哲学、宗教、法律、政治并驾于社会建筑上层。它起源于人类的思维活动。最先出现的是口头文学,一般是与音乐联结为可以演唱的抒情诗歌。最早形成书面文学的有中国的《诗经》、印度的《罗摩衍那》和古希腊的《伊利昂纪》等。中国先秦时期将以文字写成的作品都统称为文学,魏晋以后才逐渐将文学作品单独列出。欧洲传统文学理论分类法将文学分为诗、散文、戏剧三大类。现代通常将文学分为诗歌、小说、散文、戏剧四大类别。文学是语言文字的艺术,是社会文化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是对美的体现。文学作品是作家用独特的语言艺术表现其独特的心灵世界的作品,离开了这样两个极具个性特点的独特性就没有真正的文学作品。一个杰出的文学家就是一个民族心灵世界的英雄。文学代表一个民族的艺术和智慧。文学,是一种将语言文字用于表达社会生活和心理活动的学科,属社会意识形态范畴。扩展资料(一)社会意识形态之一,古今中外都曾把一切用文字书写的书籍文献统称为文学。现代专指用语言文字塑造形象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思想感情的艺术,故又称“语言艺术”。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曾将文学分为韵文和散文两大类,现代通常分为诗歌、散文、小说、戏剧、影视文学等体裁。在各种体裁中又有多种样式。(二)孔门四科之一, 《论语·先进》:“文学,子游、子夏。”邢炳疏:“若文章博学,则有子游、子夏二人也。”亦指教贵族子弟的学科。《宋书·雷次宗传》:“上留心艺术,使丹阳尹何尚之立玄学,太子率更令何承天立史学,司徒参军谢元立文学。”(三)指辞章修养,元结《大唐中兴颂序》:“非老于文学,其谁宜为?”(四)官,汉代置于州郡及王国,或称“文学掾”,或称“文学史”,为后世教官所由来。汉武帝为选拔人才特设“贤良文学”科目,由各郡举荐人才上京考试,被举荐者便叫“贤良文学”。“贤良”是指品德端正、道德高尚的人;“文学”则指精通儒家经典的人。魏晋以后有“文学从事”之名。唐代于州县置“博士”,德宗时改称“文学”,太子及诸王以下亦置“文学”。明清废。(五)文学是艺术的一个门类,属社会意识形态。中国在先秦时,含文学与博学二义。现代专指以语言塑造形象反映社会生活,并作用于社会生活的一种艺术形式。中国一般分其为诗歌、散文、小说、戏剧文学等四类。(六)文学具有全人类性、社会性、民族性、人民性、阶级性和真实性等。文学的发展是受文学内部和外部各种因素影响的复杂过程。一般说,文学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而发展。文学的社会作用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认识作用,二是教育作用,三是美感作用。三种作用同时发生,构成了文学的社会功能。(七)文学,意识的产物,生活的反映,文学是客观的东西到了人的头脑中后,人重新组织编出用文字表达出来的东西。(八)文学不管在中国还是在外国都存在着,但是外国文学与中国文学有不同之处。例如:外国的小说分类和中国的有所不同。(九)文艺复兴之后,世界对文学的定义逐步演变成:文学即一种以文字语言为载体的艺术。因为其载体为语言文字,所以区别于音乐、美术等艺术形式。
文学的概念
广义的文学,是指一切口头或书面语言行为和作品,包括今天的文学以及政治、哲学、历史、宗教等一般文化形态。这是文学的文化含义。狭义的文学,是指具有审美属性的语言行为及其作品,包括诗、散文、小说、剧本等。这是文学的审美含义。文学首先必须是一个语言文本,这个文本有它的存在形态,如语音,词语,结构等。它可以口头的形式代代传承下去,也可以文字作为载体传承,也可以印刷品,网络媒体形式存在。尽管载体各异,但都离不开具体的语言这一客观事实。文学作品,由一个又一个修辞构成,当然,文学的基础还是文字、词语和句法,但是这些结构主义喜欢的东西,本身并不能形成“作品”,对它们的支离也让我们对文学更加难以把握。确实得承认,修辞就是一种句法。但是纯粹的句子并非文学,只有被布满篇章、形成更强大的隐喻之后,文学才宣告出生。扩展资料文学与新闻作品是相互有交叉的,比如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既是新闻作品,又有很强的艺术性,文学性,所以文学与新闻作品是很难有明确界限的。其次文学与历史作品也是难以明确划开界限,比如丘吉尔的演讲词,既是实用的鼓动性文章,有很有文学特色。最后文学与哲学论著也不容易区分,比如英国的培根的《论人生》既有哲学道理也有文学意蕴,叔本华的散文集、哲学家萨特的哲学著作也很有文学意蕴,因此他还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判断文学与非文学的标准粗略概述如下:文学的语言具有独特地表现力;文学总是要呈现审美形象的世界,这种审美形象具有想象、虚构和情感特性;文学传达完整的意义,本身构成一个整体;文学蕴含着似乎特殊而无限的意味。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