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虎上将真的有小说中那样超神吗,为何说四虎上将更加适合呢?
陈寿:“何谓五虎上将?”罗贯中:“不好意思各位,五虎上将在我心目中就是超神的存在!”五虎上将没有小说中那么神,五虎上将是罗贯中基于“五子良将”基础上加以更改,才造就今天的五虎上将!五虎上将是民间文学、戏曲、个人作品等塑造出来的,分别是关羽、张飞、马超、黄忠、赵云。这五个人的排名顺序也是不一样的,每个时期对每个人的排名都有不同理解。上面我给出的排名是出自《三国演义》,清代以后变成了关、张、赵、马、黄。这五位虎将在《三国演义》里面就是蜀汉台柱子,牌面!我们所看到的影视形象和艺术形式展现的更加生动,人物能力也超群!这些也都是小说和影视剧给我们带来的认知,现实当中和小说人物改动很大,五个人的战绩也并非小说那般功高盖世!且历史中中他人该有的功劳,被罗贯中移花接木到别处去了。五虎上将改成四将的来源,则是易中天先生的“品三国”。在“品三国”同《百家讲坛》栏目里把关羽、张飞、马超、黄忠官职分别为前将军、右将军、左将军、后将军,且首次提出“四虎将”一说,赵云则没入先主刘备的排名。不过易先生却为赵云叫了一次屈。陈寿《三国志》五个人则是合传,说这五个人是五爪牙!五虎将最早的出处来源于《三国志平话》,在此平话里把五人称为“五虎将军”。其中《三国演义》对我们的影响最大,其次《四库全书》将其定义了,才让我们看到今天的“五虎将”!五虎将也好五爪牙也罢,对于我们后世人来说都不重要,这只是代名词!历史的意义和文学的意义都一样,都是古人给我们留下不可磨灭的瑰宝!
历史上的三国中蜀国四虎上将为何没有赵云?而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五虎上将?
历史与演义的不同历史上,刘备于汉中称王之时,分封关马张黄为前、左、右、后将军,赵云则被封为翊军将军,而《三国演义》却将此事改写为刘备封关张赵马黄为五虎上将。因此有一种看法认为赵云的地位其实不如关马张黄四位将军,甚至不如刘备在汉中时突然拔擢为镇远将军领汉中太守的魏延,如知名的三国研究学者沈伯俊便支持此说法。以品三国出名的易中天教授亦提出只有四虎将的说法。不过历史上从没有前左右后将军等于四虎将之说,因此四虎将的说法是将历史与演义混淆在一起。赵云的地位对赵云的地位有一种肯定的看法是:赵云在该时期的职位是中护军,依东汉军制,前、左、右、后将军乃是负责统军镇守在外的战略要地,而中领军、中护军则掌管禁军,负责镇守京城。依三国魏制,中护军掌禁兵、总统诸将、任主武官选举,因此赵云的职务乃是负责统率蜀汉中央的武将与禁军,并负责选拔武官,因此赵云实际上的实权相当大。如同时期于曹魏担任中护军之职位者,如韩浩、夏侯玄、司马望、司马炎、司马师、贾充等,皆为当朝之亲信重臣,如根据魏史的记载,曹操宁可把韩浩留在自己身边担任中护军,而不放他去都督诸军、镇守汉中,可见其地位不亚于一方之都督也。在司马氏篡魏之前,一直长期把持魏国中央军权,即是透过掌握中护军这个职务之便,因此赵云应是受到刘备皇室相当大的信赖,才能得到这个职位。而依赵云多次救主的表现看来,刘备的这种信赖亦是相当合理的,这也能解释赵云为何能多次面对刘备提出军国方面的谏言。因此可认为关张马黄赵五人各有其功能职掌。官位的比较比较关张马黄赵五人的最高官位,马超以诸侯身分投奔刘备,秩位最高,达到骠骑将军、领凉州牧。张飞身亡前,被封为车骑将军,仅次于马超。赵云贬官前曾为镇东将军,次于张飞。黄忠早亡,因讨夏侯渊而为征西将军,后封为后将军。关羽兵败身死,仅至前将军,皆次于赵云。因此五人的最高将军秩位是相当接近的,加上陈寿又将五人归为一类作传,并称关张为世之虎臣、万人敌,马超有韩信、黥(英)布之勇,黄忠有“勇冠三军”之称,赵云有“虎威将军”之号,因此《三国志平话》、《三国演义》等演义小说将五人合称为五虎将,虽小说家之言亦非过也。在《三国志》本传中陈寿的记载为:“ 建兴元年,为中护军、征南将军,封永昌亭侯,迁镇东将军 ”这句话要表达的意思应解释为“建兴元年时,赵云由中护军、征南将军,进封为永昌亭侯,进迁为镇东将军”,也就是说,赵云在建兴元年前即已为中护军、征南将军。由于蜀无史官,许多蜀国历史事迹都缺失,对照《云别传》也可看出陈寿对赵云的官位职务变化的相关记载有许多的缺漏,陈寿可能并不知道赵云是何时成为中护军、征南将军的,只知道该年他由中护军、征南将军,进封为永昌亭侯,进迁为镇东将军。由于后主刘禅即位时是以封侯为主,同年的记载多如是,在《华阳国志》刘后主志中就有“建兴元年夏五月,后主即位。……(略)……中护军赵云(注)、江州都督费观,屯骑校尉、丞相长史王连,中部督襄阳向宠,及魏延、吴懿皆封都亭侯。(注:为征南将军,封永昌亭侯)”的记载。则赵云在后主即位前应已为中护军、征南将军矣。不过需要更严谨的考古资料来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