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音心经”全文带翻译。
【原文】: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罣碍,无罣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磐。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译文】:观自在菩萨:观自在菩萨,合起来说,就是能观照自心,不为世间或出世间的万物所动,心中常能住寂,又能慧天悯人,以大觉有情为己任,自己已经得到解脱无碍,并能使他人也得解脱无碍自在。观自在菩萨,又称作"观世音菩萨",梵文则为Avalokiteshvara。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得到妙观察智和无想慧的时候。照见五蕴皆空:照见指入静反照,产生条件反射之所见。五蕴即色受想行识,亦称五根境。入静反照,照见五蕴净(空),清净本能,觅之了不可得,故曰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若不得五蕴空,依旧堕落生死界,再受轮回苦。入静反照,本身清静,自能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舍利子”,显意指释迦的大弟子之一的舍利弗;密意一为房舍,一为舍离,利是有利于,子是生命本质,真我,自我,大灵。四大五蕴之身如客店,生命体暂住其中,生命体离开房舍,有利于它走上回归之程而常存。“色不异空”,以心观境,境上有空,见色便见空,心即是空。反观自己,是色,色即是空。观种种相,种种相即是空幻化。空身即法身,法身觉了无一物,本源自性天真佛。“空不异色”,色与空异相而同源,凡夫视为两般而不见同源。诸佛菩萨行平等智,不生分别相,而凡人不能将二者归一,机见不同,有色有空堕落二边见。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即是空”,眼是色不能见,唯真空能见。手是色不能行拳,唯真空能行拳。意根有名无形,分为八万四千。见闻觉知总归六根。无眼能见,无手能行拳。神通妙用遍身互换。“空即是色”,诸佛菩萨见十方世界,只是一空界,平等无二。三界众生则著相分别。见种种相,随声逐色,出胎入胎,不知不觉。圣贤不见有色有空,内外无分别,常自寂灭相,光明动耀周沙界。安知,色空二字俱不可得。即不可执着于色,亦不可执着于空,而落入二边见。亦无空,亦无色。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乃至无老死”,既得无明尽,便无老死,诸佛修行到无身,既无身,便无老死。“亦无老死尽”,如剥芭蕉,去一重又一重,直到去尽,无下手处,即是反本还原,得五蕴空(见前),如未生。无苦集灭道:苦集灭道又称佛门四谛,属佛门小乘主修内容,释佛在世时,主要传授此四谛修法,身边弟子修此法成功率极高,皆成罗汉身,出三界。但修至一定程度时,不肯再管人世之事,故称四谛法为小乘,只渡己,不渡人,大乘法则渡己又渡人。无智亦无得:修炼至此,反照自身,无智慧,无得失,无人亦无佛,非心,非物,非佛。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以无所得故”,修炼至此,已入无的境界,一无所得,无得无失。“菩提萨埵”,了得人空曰菩提,了得法空曰萨埵。扩展资料:《观音心经》(又称为《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简称《心经》,共五十四句,二百六十个字 ,当时有多种译本,其中以大唐玄奘所译为主。《观音心经》 全经只有一卷, 260字。属于《大品般若经》中600卷中的一节。 被认为是般若经类的提要。该经曾有过七种汉译本。 较为有名的是后秦鸠摩罗什所译的《摩诃般若波罗蜜大明咒经》和唐朝玄奘所译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观音心经》则由浅入深地全部概括了《大品般若》的义理精要。 可谓言简而义丰, 词寡而旨深。 古来认为读此经可以了解般若经类的基本精神。收于大正藏第八册。《观音心经》将内容庞大之般若经浓缩,成为表现‘般若皆空’精神之简洁经典。全经举出五蕴、三科、十二因缘、四谛等法以总述诸法皆空之理。‘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一语,即是出自本经。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观音心经
心经全文注音及解释
心经全文注音及解释如下:guān zì zài pú sà , xíng shēn bō rě bō luó mì duō shí,zhào jiàn wǔ yùn jiē kōng, dù yī qiē kǔ è。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shè lì zǐ, sè bù yì kōng ,kōng bù yì sè , sè jí shì kōng , kōng jí shì sè。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作品译文:观自在菩萨即观世音菩萨。从菩萨大悲济世,寻声救苦来说,名观世音;从菩萨智慧广大,观照无碍来说,名观自在。从悲德与智德立此二名。菩萨本地早已成佛,名正法明如来,为利济众生,现菩萨身。观自在的‘观’字很重要,修心关键在一‘观’字。此观并非眼观,而是回光返照,观我非空非有、寂寂无念、了了常知的本来觉性,这是修心的总诀。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全文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全文是: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凡人要度苦厄,了生死,成大觉,非从自心下手不可。但要明白自心,只依这二百六十个字,已经够了。但空的道理不明白,自心的相貌也难彻了。这个经,最主要是说性空的道理,不是世人所说的空,那是断灭空,他们误解佛法是消极自了的。扩展资料《般若经》共有九部: 《放光般若》、《光明般若》、《道行般若》、《胜天般若》、《胜天王般若》、《文殊问般若》、《金刚般若》、《大品般若》、《小品般若》。“波罗蜜多”, 梵文为Paramita,意为"度", "到彼岸"。 亦即意在说明"度生死苦海, 到涅盘彼岸"。 所谓"彼岸"是对于"此岸"而言的。 生死便喻"此岸"。 它指三界内的众生由于妄念邪心而造业, 因而不得不轮回于生生死死当中, 永住于烦恼苦海中。 只有修行才能摆脱轮回, 永超生死地。参考资料: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_百度百科
般若波罗蜜心经有什么作用吗
好处很多!!可以念诵后回向文里体现 不然自动加持你的 调整身心疾病等等!!弟子(名字)愿以此功德回向给十方法界一切众生,回向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萨摩诃萨,回向三宝众龙天,守护伽蓝诸圣众,三途八难具离苦,四恩三有尽沾恩.
回向文是:愿以此功德回向给(名字)历劫冤亲债主,错杀,误杀,故杀的一切生灵,人,非人等,愿你们早日离苦得乐,脱离六道轮回,往生极乐世界。往夕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全文多少字
260字。《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梵文:प्रज्ञापारमिताहृदयसूत्र Prajñāpāramitā Hṛdaya。藏文:བཅོམ་ལྡན་འདས་མ་ཤེས་རབ་ཀྱི་ཕ་རོལ་ཏུ་ཕྱིན་པའི་སྙིང་པོ། 有时也称《般若波罗蜜心经》,为《金刚经》降伏其心篇,简称《心经》。全经只有一卷,260字,属于《大品般若经》中600余卷中的一节。全文内容: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扩展资料历史和宗教地位:这部经文宣扬空性和般若,也被认为是大乘佛教第一经典和核心,是世界上最被人广知最流行的佛教经典(美国汉梵佛经译者PINE 2004)。英国佛经译者Edward Conze (2000)认为这篇经书属于般若波罗蜜教派发展四阶段的第三阶段时期著作。另一方面,同为该教派精要的短篇《般若波罗蜜心经》与《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对大乘佛教的发展影响深远。同时《心经》与禅宗的经典有异曲同工之处,而《金刚经》则被禅宗奉为至高无上的经典。《心经》通常被认为是写于西元前1世纪的贵霜帝国境内。Pine (2004 )认为作者是佛教上座部二十部派之一的说一切有部的僧侣,因为《心经》最早被翻译成汉语的记载是在公元200-250年由月氏和尚支谦所译。参考资料: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_百度百科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全文一共多少个字
全经只有一卷,260字,属于《大品般若经》中600余卷中的一节。《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梵文:「प्रज्ञापारमिताहृदयसूत्र Prajñāpāramitā Hṛdaya」。藏文:「བཅོམ་ལྡན་འདས་མ་ཤེས་རབ་ཀྱི་ཕ་རོལ་ཏུ་ཕྱིན་པའི་སྙིང་པོ། 」。有时也称《般若波罗蜜心经》,为《金刚经》降伏其心篇,简称《心经》。《心经》通常被认为是写于西元前1世纪的贵霜帝国境内。Pine (2004 )认为作者是佛教上座部二十部派之一的说一切有部的僧侣,因为《心经》最早被翻译成汉语的记载是在公元200-250年由月氏和尚支谦所译。扩展资料:《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也称为《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简称《般若心经》或《心经》,是般若经系列中一部言简义丰、博大精深、提纲挈领、极为重要的经典,为大乘佛教出家及在家佛教徒日常背诵的佛经。现以唐代三藏法师玄奘译本为最流行。《心经》通常被认为是写于西元前1世纪的贵霜帝国境内。Pine (2004 )认为作者是佛教上座部二十部派之一的说一切有部的僧侣,因为《心经》最早被翻译成汉语的记载是在公元200-250年由月氏和尚支谦所译。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般若心经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有多少字
260字。guān zì zài pú sà 。观 自 在 菩 萨 。(观察内在,自见菩萨)xíng shēn bō rě bō luó mì duō shí 。行 深 般 若 波 罗 蜜 多 时 。(深入的修行心经时)zhào jiàn wǔ yùn jiē kōng 。照 见 五 蕴 皆 空。(看到五蕴:形相、情欲、意念、行为、心灵,都是空的)dù yī qiē kǔ è 。度 一 切 苦 厄 。 (就将一切苦难置之度外)shè lì zǐ 。舍 利 子。(菩萨对学生舍利子说)sè bù yì kōng 。色 不 异 空。(形相不异乎空间)[6]kōng bù yì sè 。空 不 异 色 。 (空间不异乎形相)sè jí shì kōng。色 即 是 空。(所以形相等于空间)kōng jí shì sè 。空 即 是 色。(空间等于形相)shòu xiǎng xíng shí 。受 想 行 识。(感受、想法、行为、意识)yì fù rú shì 。亦 复 如 是。(都是一样的)shè lì zǐ 。舍 利 子。(舍利子呀)shì zhū fǎ kōng xiāng 。是 诸 法 空 相 。 (一切法则都是空的)bù shēng bù miè 。不 生 不 灭。(不生不灭)bù gòu bù jìng 。不 垢 不 净。(不垢不净 )bù zēng bù jiǎn 。不 增 不 减 。 (不增不减)shì gù kōng zhōng wú sè。是 故 空 中 无 色。(因此空间是没有形相的)wú shòu xiǎng xíng shí 。无 受 想 行 识 。 (也没有感受、想法、行为、意识)wú yǎn ěr bí shé shēn yì。无 眼 耳 鼻 舌 身 意。(没有眼、耳、鼻、舌、身、意等 六根)wú sè shēng xiāng wèi chù fǎ 。无 色 声 香 味 触 法 。(更没有色、声、香、味、触、法 等六尘)wú yǎn jiè 。无 眼 界。(没有眼睛所能看到的界限)nǎi zhì wú yì shi jiè 。乃 至 无 意 识 界 。 (直到没有心灵所能感受的界限)wú wú míng 。无 无 明。(没有不能了解的)yì wú wú míng jìn 。亦 无 无 明 尽 。 (也没有不能了解的尽头)nǎi zhì wú lǎo sǐ 。乃 至 无 老 死。(直到没有老和死)yì wú lǎo sǐ jìn 。亦 无 老 死 尽。 (也没有老和死的尽头)wú kǔ jí miè dào无 苦 集 灭 道 。 (没有痛苦的集合以及修道的幻灭)wú zhì yì wú dé 。无 智 亦 无 得。(不用智慧去强求)yǐ wú suǒ dé gù 。以 无 所 得 故 。 (所以得到与否并不重要)pú tí sà duǒ 。菩 提 萨 埵。(菩萨觉悟之后)yī bō rě bō luó mì duō gù 。依 般 若 波 罗 蜜 多 故 。 (依照心经)xīn wú guà ài 。心 无 挂 碍。(心中没有碍)wú guà ài gù 。无 挂 碍 故。(由于没有碍)wú yǒu kǒng bù 。无 有 恐 怖。 (所以不恐怖)yuǎn lí diān dǎo mèng xiǎng 。远 离 颠 倒 梦 想。(远离颠倒梦想 )jiū jìng niè pán 。究 竟 涅 盘 。 (最后达到彼岸)sān shì zhū fó 。三 世 诸 佛。(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三世诸佛)yī bō rě bō luó mì duō gù 。依 般 若 波 罗 蜜 多 故 。 (依照心经)dé ā nòu duō luó sān miǎo sān pú tí 。得 阿 耨 多 罗 三 藐 三 菩 提 。(得到无上、正宗、正觉的 三种佛果)gù zhī bō rě bō luó mì duō。故 知 般 若 波 罗 蜜 多。(所以说心经)shì dà shén zhòu 。是 大 神 咒 。 (是变幻莫测的咒语)shì dà míng zhòu 。是 大 明 咒。(是神光普照的咒语)shì wú shàng zhòu 。是 无 上 咒。 (是无上的咒语)shì wú děng děng zhòu 。是 无 等 等 咒。(是最高的咒语)néng chú yī qiē kǔ 。能 除 一 切 苦。(能除一切苦 )zhēn shí bù xū 。真 实 不 虚 。 (不是骗人的 )gùshuōbō rě bō luó mì duō zhòu 。故 说 般 若 波 罗 蜜 多 咒。(所以说心经)jí shuō zhòu yuē 。即 说 咒 曰 。 (其咒语曰)gā dì gā dì 。揭 谛 揭 谛。(去吧,去吧)bō luó gā dì 。波 罗 揭 谛 。 (到彼岸去吧)bō luó sēng gā dì 。波 罗 僧 揭 谛。(大家快去彼岸)pú tí sà pó hē 。菩 提 萨 婆 诃 。 (修成正果)扩展资料这部经文宣扬空性和般若,也被认为是大乘佛教第一经典和核心,是世界上最被人广知最流行的佛教经典。另一方面,同为该教派精要的短篇《般若波罗蜜心经》与《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对大乘佛教的发展影响深远。同时《心经》与禅宗的经典有异曲同工之处,而《金刚经》则被禅宗奉为至高无上的经典。《心经》通常被认为是写于西元前1世纪的贵霜帝国境内。Pine (2004 )认为作者是佛教上座部二十部派之一的说一切有部的僧侣,因为《心经》最早被翻译成汉语的记载是在公元200-250年由月氏和尚支谦所译。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是什么意思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也称为《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简称《般若心经》或《心经》,是般若经系列中一部言简义丰、博大精深、提纲挈领、极为重要的经典,为大乘佛教出家及在家佛教徒日常背诵的佛经。
整段话的概略意思是“透过心量广大的通达智慧,而超脱世俗困苦的根本途径”。
“摩诃”:无边无际的大、心量广大[1] 。比喻宇宙万物大自然之间的规律与特质,约略相当于中国传统文化指称的道与广义的命。
“般若”为梵语音译,指通达妙智慧;
“波罗”为梵语音译,指到彼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有解脱挂碍的意思;
“蜜多”为梵语音译,意为无极。可联想比如蜜蜂采花酿蜜,能融合众多不同来源成分而归纳为一。
“心”:根本、核心、精髓。一方面表示内容所探讨的主体重心,另一方面也表示全篇内容的重要性。
“经”:字义是线、路、径,引申为经典。代表前人走过的路途、独特而深入的经历或见解,借口述语言或文字记载来传承后世,以供人们做为参考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