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襄怎么死的,历史上真的有蔡襄这个人吗
蔡襄(1012年3月7日-1067年9月27日),字君谟,汉族,兴化军仙游县(今枫亭镇青泽亭)人。北宋著名书法家、政治家、茶学专家。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年)进士,先后任馆阁校勘、知谏院、直史馆、知制诰、龙图阁直学士、枢密院直学士、翰林学士、三司使、端明殿学士等职,出任福建路转运使,知泉州、福州、开封和杭州府事。
治平四年(1067年),蔡襄逝世,赠吏部侍郎,后加赠少师。南宋乾道(1165年-1173年)年间,追谥忠惠,故称"蔡忠惠"。
蔡襄任泉州知府时,主持建造了中国现存年代最早的跨海梁式大石桥泉州洛阳桥;任福建路转运使时,倡植福州至漳州700里驿道松;在建州时,主持制作武夷茶精品"小龙团",所著《茶录》总结了古代制茶、品茶的经验。所著《荔枝谱》被称赞为"世界上第一部果树分类学著作"。
蔡襄工书法,诗文清妙,其书法浑厚端庄,淳淡婉美,自成一体,为"宋四家"之一。有《蔡忠惠公全集》。
蔡襄(1012一1067),北宋书法家。兴化军仙游(属今福建)人,字君馍。
蔡襄曾出为福建转运使,奏减五代以来丁口税。主持建造万安桥,全长三百六十丈。后知杭州任上卒。官至端明殿学士。工书法,学习王羲之、颜真卿、柳公权,浑厚端庄,雄伟遒丽。为“宋四家”。楷书端重,行书温媚。著有《蔡忠惠集》等。字君谟,仙游县人,宋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生。世居仙游县枫亭驿,初务农,曾为泉州吏员。母亲卢氏,惠安县德音里(今后龙乡)圭峰村名士卢仁之女。蔡襄童年受到外祖父的严格教育。15岁参加乡试,18岁游京师,入国子监深造。天圣八年(1030年),参加开封乡试获第一名。天圣九年登进士第十名,次年授漳州军事判官,任职四年。庆历三年(1043年),蔡襄主持谏院衙署,遇事从不回避,奏疏忠诚恳切,大都关系天下利弊、一时缓急。他认为国家安危取决于人事,国君要知人善任、辨别邪正。由于有蔡襄这样的人直言敢谏,那些权贵心怀畏惧,多有收敛。庆历四年,蔡襄调任福州知州,庆历六年秋改任福建路转运使。庆历八年,因父亲去世而离职。
皇右三年(1051年),蔡襄回朝修《起居注》,参加政事。皇右四年,迁任起居舍人、知制诰兼判注内诠。嘉右元年(1056年),蔡襄再知福州。在任上劝学兴善,传播医治蛊毒的药方,教育民众遵法为善,改变陋习,监督官吏深得民心。嘉右年间(1056~1063年),蔡襄奏请减免漳、泉、兴三州身丁钱一半,大大减轻民众负担。至和、嘉右年间(1054~1063年),蔡襄两次知泉州,第一次自至和三年二月至嘉右元年六月,第二次自嘉右二年七月至嘉右五年秋。蔡襄在泉州任上,首先整顿吏治。当时晋江县令章拱之
蔡襄贪赃枉法,蔡襄奏疏弹劾,把他革职为民。他又修建沿海州县城池,加强军事防备,教习舟船熟记水势,防备海寇。泉州城东郊有洛阳江,下游出海口江面宽五里,有渡口名万安渡。“每风潮交作,数日不可渡”,“沉舟被溺,死者无算”。皇打开右五年(1053年),王隽首倡建造石桥,蔡襄主持这项工程,费时6年8个月,至嘉右四年(1059年)十二月完工,桥长360丈(折1105.92米),宽广1丈5尺(折4.6米),酾水(排水孔)47道,称名万安桥,又称洛阳桥。于是“渡石支海,去舟而徒,易危为安,民莫不利”。洛阳桥建成后,蔡襄亲自撰写《万安渡石桥记》,刻碑立在左岸。此碑文章简约,书法遒劲,镌刻传神,被誉为“三绝”。蔡襄知泉州时期,连年发生旱灾,他调动民力,加强水源管理,制定《龟湖塘规》,制止用水纠纷。
蔡襄蔡襄在家中逝世,享年56岁,赠吏部侍郎,葬在枫亭蔡岭,欧阳修撰《端明殿学士蔡公墓志铭》。乾道年间(1165~1173年),赠谥忠惠。庆元年间(1195~1200年),在洛阳桥南街尾建蔡襄祠。蔡襄是宋代四大书法家之一,书法精妙,恪守法度,有晋唐风轨,前代意韵,变态无穷,真、行、草、隶四体都达到妙胜之境。欧阳修称“蔡君谟(书法)独步当世”,苏轼评“君谟行书第一,小楷第二,草书第三,就其所长求其所短,大字为少疏也。”现存《万安渡石桥记》是他的大字冠冕;小楷中,《集古录序》横逸飘发,《荔枝谱》严正方重,《茶录》劲实端严,书体虽有差异,却各得精髓。蔡襄著作编成《蔡忠惠公集》,乾道年间王十朋知泉州,通过知兴化军傅自得求得善本,刻印行世。
其先本光州人,居仙游(今属福建省),迁甫田。官至端明殿学士,知杭州,谥忠惠。工正、行、草、隶书,又能飞白书,尝以散笔作草书,称为“散草”或“飞草”。世人评蔡襄行书第一,小楷第二,草书第三。与苏轼、黄庭坚、米芾,
蔡襄共称“宋四家”。《宋史·列传》称他:“襄工于手书,为当世第一,仁宗由爱之。”宋四家中,他年龄辈份,应在苏、黄、米之前。宋四家中,苏、黄、米都以行草、行楷见长,而喜欢写规规矩矩的楷书的,还是蔡襄。他的书法学习王羲之、颜真卿、柳公权,浑厚端庄,雄伟遒丽。苏东坡说:“君谟天资既高,积学至深,心手相应,变化无穷,遂为本朝第一。”蔡襄为人忠厚正直,字识渊博,他的字“端劲高古,容德兼备”。《颜真卿自书告身跋》得鲁公笔法而修于鲁公书,可为楷则。沈括说他善于“以散笔作草书,谓之散草,或曰飞草,其法皆生于飞白,自成一家。”这说明蔡襄这位稍欠改革精神的书法家还不是泥古不化的,他也在追求古趣,力创新意。蔡襄也是一位著名的茶叶鉴别专家。宋仁宗庆历年间(1041—1048),任福建转运使,负责监制北苑贡茶,创制了小团茶,闻名于当世。蔡襄著作的《茶录》是后又一部重要的茶叶专著,是论述宋代茶文化的名著。译成英文、法文,传播国外。另有《荔枝谱》,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果艺栽培学专著。著有《端明集》(亦称《蔡忠惠集》)传世。最后不得不补充一点,在书法史上有一种说法认为宋四家“苏黄米蔡”。
蔡京和蔡襄谁的写得字更好?各有什么风格?
(一)“苏黄米蔡”的“蔡”是谁
蔡襄、蔡京皆以书法名世。书法史上所列宋四家,只说是苏、黄、米、蔡,至于“蔡”为何人并无
具体所指,以致后人常为之大惑。多数人都习惯性地认为宋四家即指苏轼、黄庭坚、米芾和蔡襄。然而,宋四家中,蔡襄最为年长,书法成就也堪称“本朝第一”、“独步当世”(苏轼语)却名列最后,让人生疑。那么,究竟“蔡”是指蔡襄还是指蔡京呢?
关于此,有两种说法。一说“蔡”本为蔡京,后改为蔡襄。如明人王绂在其《书画传习录》中记载:“世称宋人书,则举苏、黄、米、蔡,蔡者谓京也,后世恶其为人,乃斥去之,而进端明书焉。端明在苏、黄前,不应列元章后,其为京无疑矣。”与之同朝的孙矿和张丑也有相似看法。孙鑛认为:“……宋四家其蔡是蔡京,今易之以君谟,则前后辈倒置,恐君谟不甘……。”张丑也说,“宋人书例称苏、黄、米、蔡,蔡者谓蔡京也,后世恶其为人,乃斥去之,而进君谟书焉。君谟在苏、黄前,不应列元章后,其为京无疑矣。京笔法姿媚,非君谟可比也。”三人都认为“蔡”本为蔡京。与上述说法一致的还有董其昌、郑板桥、朱和羹等。
另一说则认为“蔡”本指蔡襄。如清人杨宾认为,“宋四家书,本号苏、黄、米、蔡,后以蔡京当国,而亦以书名,遂以京易人。后以京小人,而书又无骨,仍以君谟易之,皆非三家同时出。”按杨氏之说,宋四家中的“蔡”本指蔡襄,可能以为蔡襄资历老、名气大、书艺高,他才更有资格列入。但因蔡京“当国”,权势遮天,有人便偷梁换柱,轻易将“蔡”换为“蔡京”了。
(二)蔡襄书法
蔡襄书法,师承晋唐。其行草多取法魏晋及二王,楷书则出于颜真卿。对蔡襄书艺,历来评价甚多。黄庭坚认为:“君谟《渴墨帖》仿佛似晋宋间人书,乃因仓卒忘其善书名天下,故能工耳。”“君谟真、行简札,能入永兴(虞世南)之室也。”蔡襄的行书多法魏晋,谨小慎微,恪守传统,由其行书《脚气帖》、《中间帖》等即可见得。因此启功先生指出:“蔡襄……行草书手札宜若可以舒展自如矣,而始终不见自得之趣,亦不成其自家体段。”
如果说蔡襄在行书方面是以对传统的继承为主的话,那么,他在草书方面却有所创新。沈括说他善于“以散笔作草书,谓之散草,或曰飞草,其法皆生于飞白,亦自成一家。”蔡襄的楷书,虽也如颜书那样,精研点画,严守法度,但相较其行书而言,则更趋保守。所以当苏轼认为“蔡君谟为近世第一”的同时,也指出其“大字不如小字,草不如真,真不如行”。坡公论襄,此当为是。现代书法理论家侯镜昶先生说,“宋人学颜,当推蔡襄为第一。然蔡书虽佳,终不脱唐书流风。真正的宋书,乃为苏黄米所开创。”这些说法与米芾说的“蔡襄勒字”一样,也凸现了蔡襄书风的乏“意”,未能彰显个面目。
(三)蔡京书法
蔡京的书法师承,正如其子蔡绦所言:“(蔡京)始受笔法于君谟,既学徐季海。未几弃去,学沈传师,及元佑末,又厌传师而从欧阳率更。由是字势豪健,痛快沉着。迨绍圣间,天下号能书,无出鲁公(即蔡京)之右者。其后又厌率更,乃深法二王。晚每叹右军难及,而谓大令去父远矣。遂自成一法,为海内所宗焉。”[8](P76)由此可以看出,蔡京的书法师承是由近及远的,即从本朝蔡襄入手,上溯唐代名家(徐季海、沈传师、欧阳询),然后直追魏晋(王羲之、王献之等)。在学书道路上,蔡京数易名家,但都对自己不满意,于是,干脆跳出旧辙,“自成一法”,形成自己独特的个人风格,“遂为海内所宗焉”。这也可说是蔡京尚意书风形成和发展的历程。
所以,相较于未能融入宋代尚意书风的蔡襄而言,蔡京则能顺应时尚,着力创意。如果我们以蔡襄的《脚气帖》和蔡京的《十八学士图跋》两相对照,便可看出,蔡襄风格仍旧是“二王”一路,甚至在用笔、结体等方面,都与二王有惊人的相似,因此循古较多,创意很少。蔡京则不然,他对书法意境的感觉似乎已经很明了:其字以外拓为主,其势以豪峻显露,将“力”与“势”的关系处理得恰到好处。因此,两帖所表现出来的便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个人风格:蔡襄是“法”重于“意”,“含”胜于“露”;蔡京则是“意”重于“法”,“露”胜于“含”。*\
当然,蔡京的书风虽属尚意,但并不是说他彻底摆脱了二王遗风。其实,不论在面目和形象上,还是在气质和内涵中,或多或少,或隐或显,我们都能发现魏晋风度对有宋一代尚意书家风格的影响。从此也可看出,尚意的宋代书家,也并非全盘抛弃传统,摒离晋韵。比如刘熙载在论及宋人对书法艺术的理解时,便指出“黄山谷论书最重一‘韵’字。”这并不是说黄山谷未能跳出晋人尚韵的窠臼,没有彰显自己的个人风格。恰恰相反,他是师古不泥,化古为今。宋代尚意的书家们其实大都是以自己独出心裁的创意去理解和发扬书法艺术,并最终将个人的情感和理念融入社会书风的尚意大潮。就此而言,他们的创新,不仅仅是一种个体行为,更多的是一种群体意识———一种对社会历史的思考和艺术潮流的走向的默契。也因为有这些书家的积极参与,于是汇成了可与魏晋尚韵书风比肩的另一个书法艺术发展高潮。以此反视和审察蔡京的书法艺术,其成就应不只在于他能顺应时代潮流,融入尚意书风,更在于他对于书法艺术的自然理解和融汇贯通。
蔡京与蔡襄是什么关系
他们是同一时代的人,他们唯一的联系就是都是书法家,后来蔡囊取代蔡京成为宋四家。蔡襄(1012年-1067年),字君谟,号莆阳居士,逝号忠惠,北宋兴化仙游(今中国福建省仙游县)人。中国北宋时期的政治家、书法家和茶学专家。著有《茶录》、《荔枝谱》等书。蔡京(1047年-1126年),字元长。北宋兴化仙游(今属福建)人。是北宋最贪渎的权相,也是书法家。明清以来,有一些人认为宋四家中的“蔡”原本应该是蔡京,后人不齿其为人,所以把蔡京换为蔡襄,并认为蔡京的艺术成就蔡襄之上。而且,蔡襄从生活年代的角度看,在苏、黄、米三人之前,但宋四家排序反而把蔡襄放在最后,有悖常理。
蔡襄和蔡京有什么关系吗
&橘子洲头&19级2012-06-04蔡京是蔡襄的堂弟,蔡襄书法也很好因为蔡京名声太坏了
所以四大书家也有蔡襄而不是蔡京的说法
蔡襄(1012-1067),字君谟,原籍仙游枫亭乡东垞村,后迁居莆田蔡垞村,天圣八年(1030)进士,先后在宋朝中央政府担任过馆阁校勘、知谏院、直史馆、知制诰、龙图阁直学士、枢密院直学士、翰林学士、三司使、端明殿学士等职,出任福建路转运使,知泉州、福州、开封和杭州府事。卒赠礼部侍郎,谥号忠。主持建造了我国现存年代最早的跨海梁式大石桥--泉州洛阳桥,蔡襄为人忠厚、正真,讲究信义,而且学识渊博,书艺高深,书法史上论及宋代书法,素有“苏、黄、米、蔡”四大书家的说法。蔡襄书法以其浑厚端庄,淳淡婉美,自成一体。热心问友2012-06-04蔡京是蔡襄堂弟,为“六贼”之一,善书,用功甚勤。在宋四家中“苏、黄、米、蔡”中其实当中的”蔡”原指蔡京。后世恶其为人,才换上为人忠厚、正真,讲究信义,学识渊博的蔡襄。
月明风清2级2012-06-04蔡京蔡襄为堂兄弟,蔡襄年长。北宋中期人,皆为高官,皆善书法。蔡京为奸臣,《水浒》即有其人,与童贯共享恶名。宋四家中“苏、黄、米、蔡”中的“蔡”原指蔡京,后世恶其为人,才换上蔡襄(蔡襄比其余几个都年长许多,应居首位却位其末,显然是后人改的。而且蔡襄书法风格较为传统,与苏、黄、米等尚意派不大一样)。不过蔡襄的书法在当时影响很大,受时人推崇备至,但他不妄为人书
,传世作品较少。
蔡襄是奸臣吗?
蔡襄字君谟,福建仙游枫亭人。宋大中祥符五年,蔡襄出生于一个贫寒的农家。蔡襄的父母亲虽是农民,却是比较有文化,在教孩子读书识字同时给蔡襄灌输儒家思想。蔡襄的家在卧牛山下,门前有一株高大的松树,母亲常常指着挺拔的松树启发蔡襄,要他学习青松的高风亮节,从小用功读书,长大后报国为民。蔡襄童年时曾经到惠安随外祖父卢仁读书。卢仁青年时代专攻经史,能写一手好文章,参加过几次进士考试不中,就在家乡以教书为生。卢仁教学方法灵活,善于启发,极大激发了蔡襄独立思考的能力。
仁宗天圣七年(公元1019),蔡襄十八岁,参加开封府乡试,得第一名。第二年,蔡襄登进士甲科,名动京师,出任漳州军事判官。之后蔡襄先后在宋朝中央政府担任过馆阁校勘、枢密院直学士、龙图阁直学士和端明殿学士等官职,还在福州、泉州、开封和杭州等地出任过郡守。
蔡襄与范仲淹、欧阳修一起推行“庆历新政”,主张政治改革,启用革新人物。宋仁宗时,吕夷简当宰相,独断专行。宋仁宗对他言听计从,文武百官更是争相依附吕夷简。吏部员外郎范仲淹向皇帝进言,指出吕夷简以权谋私、任人唯亲。范仲淹就被贬到饶州。集贤校理余靖和馆阁校勘尹洙先后为范仲淹辩护同时被贬。
馆阁校勘欧阳修写信给高若纳,谴责他不但不为范仲淹辩护,反而迎合吕夷简。高若纳非常生气,欧阳修也被贬。一时间,朝廷奸臣群起攻击忠正贤臣为“朋党”。范仲淹离开京师时,竟然无亲友敢相送。当时任馆阁校勘的蔡襄作《四贤一不肖》诗,赞扬范仲淹、余靖、尹洙、欧阳修刚直不阿抨击高若讷趋炎附势。这首诗当时传抄天下。
蔡襄出任谏官时,不畏权贵,曾经上疏弹劾吕夷简八大罪状,请求罢黜吕夷简。皇帝采纳了他的意见。蔡襄还向皇帝推荐范仲淹、余靖、欧阳修、韩琦等人才。庆历四年(公元1044年)发生了严重的旱灾、虫灾,民不聊生,蔡襄上疏直接批评仁宗过失,劝告皇帝应该在自己的位置上承担责任。“庆历新政”期间,蔡襄根据当时形势,在政治改革、官吏选择、治兵用兵等方面提出了许多可行的建议。
蔡襄出身农家,重视以民为本。在地方当官时,蔡襄同情民间疾苦,注意为人民办实事。福州又称“榕城”,就是因为当年蔡襄发动人民在福州广泛种植榕树。在两度任福州郡守期间,蔡襄依靠人民群众,修了许多塘、渠、浦、河,使城内河渠网络成为系统,对灌溉农田、水路运输、净化环境、增加水产收入等方面起了很大促进作用。
庆历四年(1044),福州一带旱情严重,蔡襄一方面奏请减免福州人民税收,一方面发动群众修“古五塘”,用来灌溉农田。五塘在东湖,位于福州城的东北部,周围约有23里,是晋代严高任太守筑建新城时,与西湖同时开凿的。随着时间推移,东湖慢慢堵塞,数十里溪水无处可流,下雨就出水灾,无雨就出旱灾。蔡襄重新在东湖恢复古五塘,使大片农田受益,这件事情一直为后人纪念。
蔡襄发动疏导了原有的福州城内河道,自清水堰起至利涉桥、清泰桥,经开元寺至东康门桥。这一城内河渠网络系统一直保持了900余年,促进了福州城历史的繁荣和发展。
蔡襄下令各县在道路两旁植树造林,从大义渡夹道到泉州、漳州,总共七百多里,用来保护道路。当时民间流传一首歌谣:“夹道松,夹道松,问谁栽,我蔡公。行人六月不知暑,千古万古摇清风。”为了取缔巫医害民,蔡襄选拔了一批青年学习医术,来为百姓治病。
为了纠正当时儒生沉溺雕琢文章的积弊,蔡襄聘请宿儒周希孟、郑穆、陈烈等人,教授“明理尽性”的道学。还亲自到学舍执经讲授。嘉祐三年(1058年),蔡襄到泉州做太守。蔡襄在泉州主持建造洛阳桥(又名万安桥),并亲自撰书《万安桥记》。洛阳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蔡襄主持洛阳桥修建以后,南北交通就贯通了。洛阳桥在世界桥梁史上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洛阳桥对泉州的兴起和发展作用也是非常大的。洛阳桥建成以后,朝廷就接受户部尚书李常的建议泉州增设市舶司,就相当于现在的海关。泉州就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成为东方第一大港。
嘉祐五年(1060年),蔡襄回到开封,出任翰林院学士,主管财政。治平二年(1065年),蔡襄又到杭州做地方官。治平四年(1067年),蔡襄病死在仙游县家中,享年五十六岁。南宋初,追谥蔡襄为“忠惠”。蔡襄作品有《端明集》,又称《蔡忠惠集》,传世。1999年,福建人民出版社校勘出版《蔡襄全集》。
书法史上论到宋代书法,有“苏、黄、米、蔡”四家的说法。四人中,前三人分别指苏东坡、黄庭坚和米芾。从书法风格上看四人自成一格,是宋代书法风格的典型代表。苏东坡、黄庭坚和米芾都以行草、行楷见长,而喜欢写规规矩矩的楷书的还是蔡襄。蔡襄是宋代书法发展上不可缺少的关键人物。蔡襄以自身完备的书法成就,为晋唐法度与宋人的意趣之间搭建了一座技巧的桥梁,承前启后。
蔡襄的书法在书法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晋尚韵,晋代的书法崇尚气韵。唐尚法,唐代的书法讲究法度。宋尚意,宋代的书法崇尚意趣。那么蔡襄的书法在继承前人书法艺术的基础上,又具有宋人书法的特点。就是说既重视传统又有创新。蔡襄在书法上是博采众家之长。书法的创新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的创新。他的书法有气韵,讲究法度。他是从唐代到宋代的一个过渡。
蔡襄书法浑厚端庄,淳淡婉美。展开蔡襄书法作品,突然感觉有一阵春风吹面,让人充满温暖。蔡襄写字如行云流水,收放合度,得心应手,极尽自然。蔡襄的字“容德兼备”。在书法中蔡襄写出了自己的性情与气节。蔡襄书法在他在世时就受人推崇备至,极负盛名。苏东坡认为蔡襄的字“心手相应,变态无穷”,有翔龙舞凤之势,是宋朝第一。
欧阳修认为蔡襄书法独步当世,又谦让不肯当书法盟主。宋仁宗尤其喜爱蔡襄书法,曾下诏命令蔡襄书写御制元舅陇西王碑文和迩英阁御撰碑文。由于他颇自惜,不随便为人书写,所以传世作品比较少。蔡襄书法墨迹多为尺牍诗翰。蔡襄传世的墨迹有《谢赐御书诗》,碑刻有《万安桥记》、《昼锦堂记》及福州鼓山灵源洞楷书“忘归石、”“国师岩”等。
蔡襄书法学习王羲之、颜真卿、柳公权。前人在评论蔡襄书法时,都认为它“形似晋唐”。他的行书《澄心堂纸尺犊》可以看作是蔡襄传世墨迹中最典型、最遵循晋唐风格的代表作品。信札上署有“癸卯”年,蔡襄当时五十二岁,正是他晚年崇尚端重风格的代表作。
楷书进入宋代以后,蔡襄应是宋代楷书的第一人。《昼锦堂记》宽博大度,是蔡襄大字楷书的代表作品。这副作品是蔡襄为韩琦书写的。为了表示对韩琦的敬重,蔡襄在创作过程中别出心裁,每字单独写上几十遍,选择其最佳的字进行拼合,所以《昼锦堂记》又称“百衲碑”。把一幅完整的作品拆开来写,无论字间的呼应,还是章法的连贯都会受到破坏,所以《昼锦堂记》是得失参半的。单个字是完美的,整体的排布上却存有顾盼失神的缺点。
古人说: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其次立言。蔡襄的一生可以用“立德、立功、立言”来概括,书法可以说是属于“立言”。蔡襄作为宋代四大书法家之一,世人推崇更多的往往是他的书法造诣,却经常忽略了蔡襄的其它方面。蔡襄所著《荔枝谱》,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果艺栽培学专著。《荔枝谱》详细记载了福建、广东、广西、四川等地的荔枝品种,主要对福建的三十二个品种进行比较鉴别,对荔枝的栽培做了具体论述。
蔡襄对品茶、鉴茶很有研究,是一位爱茶如命的茶博士。蔡襄写字时必须以茶为伴。蔡襄对福建茶业有过重要贡献,可以称得上是茶学家。蔡襄的《茶录》以记述茶事为基础,分上下两篇。《茶录》最早记述制作小龙团参入香料的情况,提出了品评茶叶色、香、味的内容,介绍了品饮茶叶的方法。《茶录》是陆羽《茶经》之后最有影响的论茶专著,是论述宋代茶文化的名著,被译成英文、法文,传播国外。
欧阳修到底算不算奸臣
欧阳修(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名臣。欧阳修(1007年8月1日-1072年9月22日),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1] 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且在政治上负有盛名。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累赠太师、楚国公。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被后人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欧阳修是在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2] 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他的散文创作的高度成就与其正确的古文理论相辅相成,从而开创了一代文风。欧阳修在变革文风的同时,也对诗风、词风进行了革新。在史学方面,也有较高成就,[2] 他曾主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有《欧阳文忠集》传世。
蔡君谟是谁?
蔡襄(1012-1067),字君谟,原籍仙游枫亭乡东垞村,后迁居莆田蔡垞村。天圣八年(1030)进士,先后在宋朝中央政府担任过馆阁校勘、知谏院、直史馆、知制诰、龙图阁直学士、枢密院直学士、翰林学士、三司使、端明殿学士等职,并出任福建路(今福建福州市)转运使,知泉州、福州、开封(今河南开封市)和杭州府事。卒赠礼部侍郎,谥“忠惠”。蔡襄为人忠厚、正真,讲究信义,学识渊博。书法史上论及宋代书法,素有“苏、黄、米、蔡”四大书家的说法,他们四人被认为是宋代书法风格的典型代表。“宋四家”中,前三家分别指苏轼(东坡)、黄庭坚(涪翁)和米芾(襄阳漫士)。宋四家中,蔡襄年龄辈份,应在苏、黄、米之前。从书法风格上看,苏武丰腴跌宕;黄庭坚纵横拗崛;米芾俊迈豪放,他们书风自成一格,苏、黄、米都以行草、行楷见长,而喜欢写规规矩矩的楷书的,还是蔡襄。蔡襄书法其浑厚端庄,淳淡婉美,自成一体。展卷蔡襄书法,顿觉有一缕春风拂面,充满妍丽温雅气息。
蔡襄是谁
蔡襄曾出为福建转运使,奏减五代以来丁口税。主持建造万安桥,全长三百六十丈。后知杭州任上卒。官至端明殿学士。工书法,学习王羲之、颜真卿、柳公权,浑厚端庄,雄伟遒丽。为“宋四家”。楷书端重,行书温媚。著有《蔡忠惠集》等。字君谟,仙游县人,宋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生。世居仙游县枫亭驿,初务农,曾为泉州吏员。母亲卢氏,惠安县德音里(今后龙乡)圭峰村名士卢仁之女。蔡襄童年受到外祖父的严格教育。15岁参加乡试,18岁游京师,入国子监深造。天圣八年(1030年),参加开封乡试获第一名。天圣九年登进士第十名,次年授漳州军事判官,任职四年。庆历三年(1043年),蔡襄主持谏院衙署,遇事从不回避,奏疏忠诚恳切,大都关系天下利弊、一时缓急。他认为国家安危取决于人事,国君要知人善任、辨别邪正。由于有蔡襄这样的人直言敢谏,那些权贵心怀畏惧,多有收敛。庆历四年,蔡襄调任福州知州,庆历六年秋改任福建路转运使。庆历八年,因父亲去世而离职。皇右三年(1051年),蔡襄回朝修《起居注》,参加政事。皇右四年,迁任起居舍人、知制诰兼判注内诠。嘉右元年(1056年),蔡襄再知福州。在任上劝学兴善,传播医治蛊毒的药方,教育民众遵法为善,改变陋习,监督官吏深得民心。嘉右年间(1056年~1063年),蔡襄奏请减免漳、泉、兴三州身丁钱一半,大大减轻民众负担。至和、嘉右年间(1054年~1063年),蔡襄两次知泉州,第一次自至和三年二月至嘉右元年六月,第二次自嘉右二年七月至嘉右五年秋。蔡襄在泉州任上,首先整顿吏治。当时晋江县令章拱之
贪赃枉法,蔡襄奏疏弹劾,把他革职为民。他又修建沿海州县城池,加强军事防备,教习舟船熟记水势,防备海寇。泉州城东郊有洛阳江,下游出海口江面宽五里,有渡口名万安渡。“每风潮交作,数日不可渡”,“沉舟被溺,死者无算”。皇打开右五年(1053年),王隽首倡建造石桥,蔡襄主持这项工程,费时6年8个月,至嘉右四年(1059年)十二月完工,桥长360丈(折1105.92米),宽广1丈5尺(折4.6米),酾水(排水孔)47道,
蔡襄全身像
称名万安桥,又称洛阳桥。于是“渡石支海,去舟而徒,易危为安,民莫不利”。洛阳桥建成后,蔡襄亲自撰写《万安渡石桥记》,刻碑立在左岸。此碑文章简约,书法遒劲,镌刻传神,被誉为“三绝”。蔡襄知泉州时期,连年发生旱灾,他调动民力,加强水源管理,制定《龟湖塘规》,制止用水纠纷。他任转运使期间又在郡南小乌石山访得一泉,通知泉州地方官好好管理,供民众饮用和灌田。治平年间(1064年~1067年),晋江县令王克俊在摩崖刻“蔡公泉”三字以为纪念。 嘉右四年(1059年),蔡襄在泉州写成《荔枝谱》一书,分3卷7篇,内容包括荔枝的产地、生态、功用、服食、加工、贮藏、运销,介绍荔枝品种32种。 嘉右五年(1060年),蔡襄奉诏还京,嘉右六年拜翰林学士权理三司使。嘉右八年,仁宗去世,英宗即位,正式任命蔡襄为三司使。这年蔡襄又写成《茶录》一书,分上下两篇,上篇论茶道,包括辨茶、煎茶、品茶等10个问题;下篇论茶器,包括制茶工具、饮茶器具等9件器物,生动详尽。史家说:“蔡君谟善辨茶,后人莫及。” 治平二年(1065年),蔡襄出知杭州,拜端明殿学士后才去上任。治平三年十月,母亲卢氏去世,蔡襄护丧南归。治平四年八月,
蔡襄在家中逝世,享年56岁,赠吏部侍郎,葬在枫亭蔡岭,欧阳修撰《端明殿学士蔡公墓志铭》。乾道年间(1165年~1173年),赠谥忠惠。庆元年间(1195年~1200年),在洛阳桥南街尾建蔡襄祠。 蔡襄是宋代四大书法家之一,书法精妙,恪守法度,有晋唐风轨,前代意韵,变态无穷,真、行、草、隶四体都达到妙胜之境。欧阳修称“蔡君谟(书法)独步当世”,苏轼评“君谟行书第一,小楷第二,草书第三,就其所长求其所短,大字为少疏也。”现存《万安渡石桥记》是他的大字冠冕;小楷中,《集古录序》横逸飘发,《荔枝谱》严正方重,《茶录》劲实端严,书体虽有差异,却各得精髓。 蔡襄著作编成《蔡忠惠公集》
蔡襄
,乾道年间王十朋知泉州,通过知兴化军傅自得求得善本,刻印行世。其先本光州人,居仙游(今属福建省),迁甫田。官至端明殿学士,知杭州,谥忠惠。工正、行、草、隶书,又能飞白书,尝以散笔作草书,称为“散草”或“飞草”。世人评蔡襄行书第一,小楷第二,草书第三。与苏轼、黄庭坚、米芾,共称“宋四家”。《宋史·列传》称他:“襄工于手书,为当世第一,仁宗由爱之。”宋四家中,他年龄辈份,应在苏、黄、米之前。宋四家中,苏、黄、米都以行草、行楷见长,而喜欢写规规矩矩的楷书的,还是蔡襄。他的书法学习王羲之、颜真卿、柳公权,浑厚端庄,雄伟遒丽。苏东坡说:“君谟天资既高,积学至深,心手相应,变化无穷,遂为本朝第一。”蔡襄为人忠厚正直,字识渊博,他的字“端劲高古,容德兼备”。《颜真卿自书告身跋》得鲁公笔法而修于鲁公书,可为楷则。沈括说他善于“以散笔作草书,谓之散草,或曰飞草,其法皆生于飞白,自成一家。”这说明蔡襄这位稍欠改革精神的书法家还不是泥古不化的,他也在追求古趣,力创新意。蔡襄也是一位著名的茶叶鉴别专家。宋仁宗庆历年间(1041年—1048年),任福建转运使,负责监制北苑贡茶,创制了小团茶,闻名于当世。蔡襄著作的《茶录》是《茶经》后又一部重要的茶叶专著,是论述宋代茶文化的名著。译成英文、法文,传播国外。另有《荔枝谱》,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果艺栽培学专著。著有《端明集》(亦称《蔡忠惠集》)传世。最后不得不补充一点,在书法史上有一种说法认为宋四家“苏黄米蔡”中的“蔡”,应该是蔡京,只因其“人品奸恶”,后来人们用蔡襄取代了蔡京。这一点值得商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