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超伦

时间:2023-05-27 06:34:59编辑:优化君

林超伦,福建莆田人,男,汉族。

上世纪70年代高中毕业后上山下乡,高考恢复后考入对外经济贸易大学。[1]80年代初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并在职攻读研究生,1986年获得英语语言文学硕士学位后,1990年获英国的兰卡斯特大学博士学位。曾在英国BBC工作7年。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林超伦博士一直担任英国外交部首席中文翻译,负责英国女王、首相(包括梅杰、布莱尔、布朗、卡梅伦四任首相)及其主要内阁成员的口译任务。他还经常担任英中贸易协会以及英国许多著名跨国公司董事级活动的口译任务。除口译实践外,他还在英国萨里大学开设商务口译课程。

1998、2003和2005年他曾三度陪同英国Tony Blair首相访问中国。

林超伦

1999、2001和2003年英国女王会见江泽民、胡锦涛和温家宝时担任翻译。

2004年开始,林博士受爱尔兰政府邀请,担任爱尔兰重大对外活动的翻译。2004年温家宝总理访问爱尔兰,2005年1月爱尔兰总理埃亨访问中国,8月中国总检察长访问都柏林,都是由林博士担任翻译。

林超伦经常担任英国政府部门的口译任务,其中包括外交部、宪章事务部、贸工部,内政部,国际发展部、国防部等。他还担任英中贸易协会重大活动的首席翻译,主要负责协会主席在欢迎中国省市一级大型商务考察团宴会上的讲话。

此外,林超伦还应聘为许多英国最著名的跨国公司的董事级活动担任过口译(包括同声传译)。其中包括英国航空公司、英国BP公司、英宇航公司、渣打银行、壳牌石油公司、英美烟草公司、高伟绅律师行、高盛投资公司、金融时报、保诚保险集团、鹰星保险集团、TESCO、伦敦证券交易所等。

林超伦博士还担任英国密德萨斯大学口译硕士教授,巴斯大学英汉翻译硕士课客座教授,英国伦敦威斯敏斯特大学翻译硕士课讲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客座教授。

林超伦博士独家签约策马翻译培训

林超伦博士曾在英国BBC工作7年,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一直担任英国外交部首席中文翻译,并担任英中贸易协会以及英国多家著名跨国企业董事级活动的口译。在英国女王85岁生日庆典当天,林博士被授予官佐勋章,以表彰其对中英关系所作的杰出贡献。除口译实践外,他还担任英国密德萨斯大学口译硕士教授、英国巴斯大学

林超伦工作中

英汉翻译硕士课客座教授、英国伦敦威斯敏斯特大学翻译硕士课讲师,现今在英国萨里大学开设中英商业口译课程。林博士在国内著有《实战口译》(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和《实战笔译》(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等经典图书,其中《实战口译》一书是国内第一本系统介绍并培训笔记的口译教科书,被北京外国语大学等众多名校选作教材。

1977年,考入北京对外贸易学院(现为对外经贸大学)??[2]。

?

在家乡的大学--莆田学院讲座

2006年12月30日,英国外交部首席中文翻译林超伦博士应邀来

莆田学院

做题为《口译趣谈》的讲座,该讲座为庆祝莆田市翻译协会成立暨翻译与妈祖文化研讨会系列讲座之一,分别在科学楼东、西报告厅设主会场和分会场,副校长杨文金博士、香港城市大学博士生导师朱纯深教授出席,外语系全体教师及部分学生参加。 2005年4月30日下午,英国外交部首席中文翻译、英国兰卡斯特大学语言学博士、莆籍学者林超伦应邀来我院作题为《跨越文化障碍》的讲座,副院长杨文金主持,我院海外班、外语系部分师生及英语爱好者听取讲座。

林超伦博士是英国梭网有限公司董事长兼英国外交部首席中文翻译。这次,他担任参加“9·8”投资贸易洽谈云英中贸易代表团中文翻译,所以有机会回到家乡。

林超伦中学在莆田一中读书,1977年他考上对外经济贸易大学,1981年获经济学学士学位,毕业后留校教书。在教书期间获得英语语言文学硕士学位。1986年他考入英国兰卡斯特大学攻读博士,获语言学博士学位。

当记者问他怎么走上中文翻译时,他笑着说,也有些偶然。读完博士后,林超伦在英国一所学校当过中文教师,做过保险公司金融顾问。在英国广播公司(BBC)工作了7年,他做过BBC电视台的国际新闻的同声传译,开创了电视新闻同声传译的世界先例。还做了大量的翻译和编辑工作,采编制作了大量的广播节目。在BBC工作时,1996年,有一天,英中贸易协会有人打电话来,问是否有人可以当中文翻译。结果这一次翻译,林超伦让英中贸易协会的人很满意。后来,英国贸工部、外交部了解、知道他的名声,也陆续请他去做中文翻译。

近几年,他担任英国现政府、前政府和朝野两党领导人几乎所有与中国部长级以上访问者的会谈中文翻译。1998年英国首相布莱尔访问中国,他担当全程中文翻译。回到英国后,林超伦得到了布莱尔亲笔签名的首相办公室公函,首相感谢林超伦陪同访问中国以及在中国期间出色的翻译。  1998年朱镕基访问英国,1999年江泽民访问英国,2001年胡锦涛访问英国,2002年李瑞环、唐家璇访问英国,英国的有关部门都是请林超伦做中文翻译。

多年的翻译实践,林超伦积累了很多很好的经验,他总结出了高级口译大规模培训的整体解决方案,经过仔细的市场调查,他认为现在社会非常需要翻译人才,特别是高级的口译人才。于是林超伦把自己总结的一套口译人才培训方案结合最先进的网络技术手段和先进的管理方法,在英国注册创办了梭网有限公司,以培养更多的口译人才。

现在出国的人越来越多,国际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也越来越频繁,这吸引更多的人学习英语这一国际通用语言。林超伦说,他在厦门大学外文学院讲座后,一位学生对他说,有的人认为,福建是方言区,福建人学英语没有优势,特别是讲英语口语,常常是口齿不清,听了林超伦的讲座,并且得知他是莆田人,自己又有了学习英语的信心。

谈到对家乡的变化时,他对记者说:“莆田发展很快,我有时回家都找不到家门。”

回国给高校学子作学术报告,是林超伦近年来工作的一部分,从2002年起,他每年都会走进10多所高校。

林超伦的学习方法、理念,都被赋予榜样的力量。所以,当他于去年将自己多年翻译的“心得”总结出一本《实战口译》时,即被全国各大院校争相作为教材。

快乐的“精神分裂者”

时薪2000元,年收入四五十万元……口译,尤其是“同声传译”(与说话者基本保持同步的翻译过程)行业,近年来成为人们眼中的“闪光”行业。而林超伦在上世纪就“误跌误撞”入了此行。

那是1992年,BBC和李嘉诚手下的卫视合作做一家国际电视台,李嘉诚提出要用卫星同步在香港播出,新闻用中文配音同声传译播出。当时的林超伦,在英国拿到博士学位后正做保险推销,出国前在外经贸大学当老师时,曾客串过一回同声传译译员。

被“猎中”后,林超伦开始了其在电视荧屏背后“瞬间翻译”的职业尝试,也于“不经意间”,开创了电视新闻同声传译的世界先例。

说起同传,国内大多数老百姓对它的认识,源于近两年前发生的伊拉克战争,在那次战事报道中,央视首次采用了同声传译。而参加过国际性会议的人都知道,演讲者在台上说着外语,我们通过耳机则几乎可以同时收听到中文的翻译,这便是同传译员之功。

汉、英的语序不同,怎么能边听边讲?“耳、眼、嘴同一时间运转工作,要学会断句,把名词变动词、动词变名词,但连续做20分钟人就有些失常,所以做这行的也被称为精神分裂者。”林超伦介绍他的“看家本领”时这样说道。

但这种超常规的训练也使得林超伦“功力大增”。1996年,一个偶然的机会将林超伦推到了“金字塔尖”。他开始为英国官方做翻译,并很快成为英国外交部中英文事务的首选翻译,为英国女王、首相布莱尔等英国政界知名人士做全程翻译。

在挫折中成长的“绝顶高手”

传说中的同传译员,既要有翻译水平,又要有反应速度,还要有好的体力,故被称为“九段翻译”,也被视为翻译中的绝顶高手。

对此,林超伦有些不以为然,“也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玄”,他希望学语言者不要有畏难心理,因为“任何一个翻译都是在挫折中成长的”。

据林超伦自曝,他的英语曾经学得万分艰苦:词汇是最难过的关,自己背一个单词,要写满两整页纸;若感觉哪一个音发得不够准,便将词汇表里所有有该发音的词全部“纠”出来校一遍;为了占据学院里那唯一一间语音室宝贵的位置,每次进去前不喝水,要坐满七八个小时……

他还笑着向记者讲述了自己闹出的几桩“卡壳事件”。

印象最深的是“第一次”,他为国家气象局参加日内瓦的国际会议担任同传译员,局长用中文主持会议,而林超伦因没听清楚局长说的某投票方式,尴尬地“顿”在了那里。由于他要把汉语译成英语,其他翻译则要把英语译成本国语言,他一卡壳,所有人都跟着卡壳停了下来,所有人都看着他。

还有一个“著名事件”。1998年布莱尔首相访问中国,在上海参观一个高新技术产品展,在现场作即兴演讲,布莱尔说到他很喜欢“Kissing Booth”,林超伦虽知道Booth是布莱尔夫人在出嫁前的姓氏,但这样翻译与展览活动没一点联系,林超伦一时呆在那里。这时,布莱尔看到冷场了,就说“我做给你看”,然后吻了身旁的布莱尔夫人,全场大笑。

数天后,林超伦看到英国朋友寄来的报纸,上面头版头条的新闻标题写着“Kissing Booth难倒翻译官”,他才明白原来在那次展览中,有一个展台就叫Kissing Booth,展台前有个摄像头,参观者可在摄像头前做各种亲吻状,摄像头摄下后,可在电脑特定的软件上做出各种变形,当天也引来了布莱尔的参观。可因为林超伦当时没有参观,所以不知道这个展台。

“口译是一门遗憾的艺术,但只要不断地总结和提高,就能走得更远。”林超伦说。

林超伦

《实战口译》,《实战交传》,《实战同传》,《实战笔译》

上一篇:晚春情事

下一篇:五谷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