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显

时间:2024-04-27 18:40:08编辑:优化君

宋朝哪几个枢密使是武将

宋朝枢密使大多是文官担任,南宋把金军打得连连败退主要有中兴四将,后四将中的刘光世出局了。等到宋金双方皇帝都不想打了。宋高宗招其余三员大将岳飞、韩世忠、张俊入朝。韩世忠、张俊授枢密使,岳飞授枢密副使,并同时撤销了三大帅的宣抚司,用兵大事须经过皇帝同意,并枢密院会同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联合执行。因此,岳飞三人被剥夺了实权。


宋朝时期的枢密使相当于现在的什么官职,是几品?

宋朝时期的枢密使相当于现在的军委副主席(皇帝才是一言而决的那个人,所以枢密使在军事也只能算副的),元丰改制前宋枢密使只是差遣并无品级,元丰四年后,枢密使是从一品。想大概了解这个问题,就需要大致清楚宋朝的官职和枢密使的演变进程。枢密使枢密使从唐后期最初的由皇帝近侍宦官担任,经历了五代枢密使改由士人充当并建立起日趋庞大的枢密院机构,总揽财权、政权、军权,凌驾于三省之上,“是宰相之外复有宰相,三省之外复有三省矣”,基本上完成了由内廷向外朝的转化,成为正式的决策机构。宋政府鉴于武将骄悍,逐步建立重文轻武的“家法”,大量起用士人担任枢密使,实际上是继承了五代以来的枢密使制度,彻底完成了枢密使从内廷向外朝的转变。宋朝官制,在北宋以元丰改制为界限,改制前、后各为一阶段,南宋又为一大阶段。宋代设中书、枢密、三司分掌政、军、财三大务,宰相之权为枢密使、三司使所分取。宰相、枢密使、三司使三者的事权不相上下,不相统摄。中枢官制是中央集权的轴心,官称和实职的分离,使朝廷内外大批官员无所事事,三省六部多有更迭,握有最高行政权者是"宰执"。下图为宋朝部分官职。宋朝官职(略)宋朝的官制非常复杂、紊乱,元丰改制之前,宋朝一位官员所获授的官职,通常有本官、馆职、差遣,”官以寓禄秩、叙位著,职以待文学之选,而别为差遣,以治内外之事“。差遣跟品秩并不挂钩;跟品秩有关的是官员的本官。怎么判断本官与差遣呢?有一个简单的方法,那就是差遣常带有“判”、“知”、“勾当”、“管勾”、“权”’、“直”、“举”、“提点”、“提辖”、“签书”、“监”等限定词。最初,枢密使属于差,也就是派遣,它本身并没有级别,但由于能得到这种差的官员,他肯定还有阶,也就是级别;那么,不同阶的官员被差去做枢密使,品级自然也不同。宋朝的官制非常复杂、紊乱,元丰改制之前,宋朝一位官员所获授的官职,通常有本官、馆职、差遣,”官以寓禄秩、叙位著,职以待文学之选,而别为差遣,以治内外之事“。差遣跟品秩并不挂钩;跟品秩有关的是官员的本官。怎么判断本官与差遣呢?有一个简单的方法,那就是差遣常带有“判”、“知”、“勾当”、“管勾”、“权”’、“直”、“举”、“提点”、“提辖”、“签书”、“监”等限定词。最初,枢密使属于差,也就是派遣,它本身并没有级别,但由于能得到这种差的官员,他肯定还有阶,也就是级别;那么,不同阶的官员被差去做枢密使,品级自然也不同。总之,枢密使是差遣。其实“使”就是使职差遣的意思,只不过有一些使职,比如节度使,在中唐时本官化了,到宋初时又虚职化了。但在元丰改官制之前,枢密使一直是差遣,而差遣是无关品秩的,所以我们无法说宋代的枢密使是几品官。元丰四年之后,枢密使罢置,枢密院以知枢密院事为行政长官。南宋初又复置枢密使,此时的枢密使是官(不再是差遣),为从一品。因为军事上真正最终拍板的人是皇帝,所以宋朝时期的枢密使算不上军委主席,只能相当于现在的军委副主席。参考资料:【《旧五代史》卷149《职官志·内职》、《枢密院》、《通考》、《宋史》】【李纪海.宋朝枢密院制度略谈[J].发展论坛,1999(08):91.】

上一篇:藓组词

下一篇:陈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