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露寺多景楼

时间:2024-04-27 22:12:17编辑:优化君

曾巩的《甘露寺多景楼 》赏析

甘露寺多景楼  北宋 曾 巩   欲收佳景此楼中,徒倚阑干四望通。   云乱水光浮紫翠,天含山气入青红。   一川钟呗淮南月,万里帆樯海外风。   老去衣衿尘土在,只将心目羡冥鸿。   [说明] 曾巩(1019―1083),北宋散文家,江西南丰人,嘉佑进士,官   中书舍人。此诗先写云乱水光,天含山气,后写钟声淮月,帆影海风,真是多景宜人,胜似写生图画。   【注释】①多景楼:在今江苏镇江北固山甘露寺内。曾巩中年后离乡宦游,曾登临此楼,写下了这首诗。②钟呗:梵音的歌咏。③冥鸿:指飞入远天的鸿雁。   第二联的景物描写很精彩,有些词语用得很传神,请就其中一个词语进行品析。   浮:写明波光云影的迷离掩不住巍峨的碧瓦红楼,也写出了动态美;入:刻画出霞光山色的浓彩浸染了黄昏的远天,化静为动;含:形象写出了天空包罗万象,夕阳下,晚霞同山峦青红相间融入远空。 抒发了作者个人的远大抱负。虽老境渐至,征尘满衣,内心并未放松对未来目标的企望和追求。   1、第二联中最精练传神的两个字分别是“浮”和“入”。上句写水光,用一“浮”字,写明波光云影的迷离掩不住巍峨的宫观;下句写山色,用一“入”字,刻画出霞光山色浓彩浸染了黄昏的远天。两个动词使得水光、山色构成的静态画面变得鲜活起来,赋予动感。   2、第四联抒发了诗人虽然老境渐至,征尘满衣,但心中并未放弃对未来目标的企望和追求的思想情怀,体现出诗人不安于现状、不甘于平庸的远大抱负。


我只记得这首词的开头两句,谁能帮忙,是一首宋词,在宋词大辞典中看到过

水调歌头·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年代】:宋
【作者】:程珌——《水调歌头·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内容】
天地本无际,南北竟谁分?
楼前多景,中原一恨杳难论。
却似长江万里,忽有孤山两点,点破水晶盆。
为借鞭霆力,驱去附昆仑。
望淮阴,兵冶处,俨然存。
看来天意,止欠士雅与刘琨。
三拊当时顽石,唤醒隆中一老,细与酌芳尊。
孟夏正须雨,一洗北尘昏。
【鉴赏】:
多景楼在京口(今江苏镇江)北固山甘露寺内。
这里面临长江,地势突兀,极目远眺,万里山川可收眼底。乾道六年(1170)知润州军州事陈天麟重建,并作《多景楼记》云:“至天清日明,一目万里,神州赤县,未归舆地,使人慨然有恢复意。”因此,身处半壁的南宋文人遂多登楼感怀之作。另外,这首词抒发兴废之感,也还同“望淮”有关。淮河,本来是中国南方的一条内河,但在南宋,却成了宋金以和约方式议定的疆界。现在,程珌登多景楼而望淮河,当然感触就更多了。


水调歌头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水调歌头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抒发了作者看到大好中原沦丧敌手,感到有难以言述的愤恨之情。对敌人铁骑蹂躏、占领中原,表示极度愤恨和收复失土的决心,表达了诗人深切的爱国之情。诗词原文天地本无际,南北竟谁分。楼前多景,中原一恨杳难论。却似长江万里,忽有孤山两点,点破水晶盆。为借鞭霆力,驱去附昆仑。望淮阴,兵冶处,俨然存。看来天意,止欠士雅与刘琨。三拊当时顽石,唤醒隆中一老,细与酌芳尊。孟夏正须雨,一洗北尘昏。译文天地之中(指中国)本来没有交界,是谁竟然将其分为南北两部分。登镇江多景楼北望,对中原沦丧感到有难以言述的慨恨。长江本来犹如水晶盆那样完美,却因上有两点孤山使之白璧有瑕。要用鞭策雷霆的力量把小山驱赶到昆仑(大山)下面去。这里暗指收复失地。冶炼兵器之处。淮阴在此北面。收复中原是天意(必然趋势),只是缺少像晋代祖狄、刘琨那样的爱国之士。要再三拊击那堆成八阵图的石子(指备战),与诸葛亮般的战略家酌酒细论。正如夏天需要雨水。当时局势亦需要南宋军队出师北上,把金国统治下的中原人民从苦难中解救出来。赏析上片写景。点出“中原一恨”是“南北竟谁分”;对于那“点破水晶盆”的“孤山”,则主张以驱策雷霆的威力,将它赶走。显示了作者决心收复失地的勃勃雄心。下片抒怀。作者对北伐表示极大的信心,并提出恢复国土有待于祖逖、刘琨般的爱国志士,和足智多谋如诸葛亮般的人物。接着,作者抒发他对于收复失地、抗战北伐的具体主张。最后,作者以“孟夏正须雨,一洗北尘昏。”结束词篇。充分显示出作者对北伐的重视,并且充满了必胜的信心!

《甘露寺多景楼》赏析哪有?

【注释】①多景楼:在今江苏镇江北固山甘露寺内。曾巩中年后离乡宦游,曾登临此楼,写下了这首诗。②钟呗:梵音的歌咏。③冥鸿:指飞入远天的鸿雁。第二联的景物描写很精彩,有些词语用得很传神,请就其中一个词语进行品析。浮:写明波光云影的迷离掩不住巍峨的碧瓦红楼,也写出了动态美;入:刻画出霞光山色的浓彩浸染了黄昏的远天,化静为动;含:形象写出了天空包罗万象,夕阳下,晚霞同山峦青红相间融入远空。 抒发了作者个人的远大抱负。虽老境渐至,征尘满衣,内心并未放松对未来目标的企望和追求。


曾巩的《甘露寺多景楼 》赏析

曾巩的诗歌成就虽不如他的散文成就那么高,但也“格调超逸,字句清新”(符遂《曾南丰先生诗注序》)他的律诗和绝句常常写得清隽秀丽,浑朴醇厚,多有精湛之作。律诗《甘露寺多景楼》全诗意境旷远,韵格流丽,确是不可多得的佳篇。《城南》绝句:“雨过横塘水满堤,乱山高下路东西。一番桃李花开尽,惟有青青草色齐。”这首诗体气醇雅,浑朴自然,堪称精品。他的古体诗善于铺叙,从容不迫,如《欲求天下友》、《读书》、《山水屏》等浑然成篇而不乱。他还善于从前人那里吸取艺术营养,丰富自己的创作技巧。《麻姑山送南城尉罗君》:“麻姑之路摩青天,苍苔白石松风寒。峭壁直上无攀援,悬磴十步九屈盘。上有锦绣百亩之平田,山中遣人耕紫烟。……又有白玉万仞之飞泉,喷崖直泻蛟龙渊。……”受李白《蜀道难》的影响显而易见。《送李撰赴举》:“湖水碧,槐花黄,山川摇落窗户凉。宿云星希日东出,青冥风高雁南翔。……”又颇有曹丕《燕歌行》之风味。另外,如《山槛小饮》、《一鹗》、《冬望》等诗结构严谨,造句奇兀,深受韩诗影响。


水调歌头译文

  水调歌头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偏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详细译文:

  丙辰年的中秋节,高兴地喝酒(直)到(第二天)早晨,(喝到)大醉,写了这首(词),同时怀念(弟弟)子由。

  明月什么时候出现的?(我)端着酒杯问青天。不知道天上的神仙宫阙里,现在是什么年代了。(传说神仙世界里只过几天,地下已是几千年,故此设问。)我想乘着风回到天上(好象自己本来就是从天上下到人间来的,所以说“归去”),只怕玉石砌成的美丽月宫,在高空中经受不住寒冷(传说月中宫殿叫广寒宫)。在浮想联翩中,对月起舞,清影随人,仿佛乘云御风,置身天上,哪里象在人间!


  月亮转动,照遍了华美的楼阁,夜深时,月光又低低地透进雕花的门窗里,照着心事重重不能安眠的人。月亮既圆,便不应有恨了,但为什么常常要趁着人们离别的时候团圆呢?人的遭遇,有悲哀、有欢乐、有离别、也有团聚;月亮呢,也会遇到阴、睛、圆、缺;这种情况,自古以来如此,难得十全十美。只愿我们都健康和长在,虽然远离千里,却能共同欣赏这美丽的月色。


苏轼《水调歌头》译文

水调歌头白话译文丙辰年的中秋节,高兴地喝酒直到第二天早晨,喝到大醉,写了这首词,同时思念弟弟苏辙。明月从什么时候才开始出现的?我端起酒杯遥问苍天。不知道在天上的宫殿,今天晚上是何年何月。我想要乘御清风回到天上,又恐怕在美玉砌成的楼宇,受不住高耸九天的寒冷。翩翩起舞玩赏着月下清影,哪像是在人间?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自己。明月不该对人们有什么遗憾吧,为什么偏在人们离别时才圆呢?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种事自古来难以周全。只希望这世上所有人的亲人能平安健康,即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原文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扩展资料:作者简介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汉族,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北宋时为眉山城)人,祖籍栾城。北宋著名散文家、书画家、文学家、词人、诗人,是豪放派词人的主要代表。苏轼和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为唐宋八大家中的“三苏”。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创作背景这首词是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宁九年)中秋作者在密州时所作。词前的小序交待了写词的过程:“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苏轼因为与当权的变法者王安石等人政见不同,自求外放,辗转在各地为官。他曾经要求调任到离苏辙较近的地方为官,以求兄弟多多聚会。公元1074年(熙宁七年)苏轼差知密州。到密州后,这一愿望仍无法实现。公元1076年的中秋,皓月当空,银辉遍地,词人与胞弟苏辙分别之后,已七年未得团聚。此刻,词人面对一轮明月,心潮起伏,于是乘酒兴正酣,挥笔写下了这首名篇。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当我死时》全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当我死时》是著名作家余光中对“当我死时”的描写——“葬我,在长江与黄河之间,枕我的头颅,白发盖着黑土”,抒发了作者极度的乡愁情结,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爱意深沉的浓浓思念之情。摘自卞新国的鉴赏:这首诗是1966年作者在美国密西根州写的。羁旅漂泊的生涯使得余光中的怀乡病日益深重,该诗表现的便是诗人对祖国母亲的无限思念。诗人把祖国比作一张“最纵容最宽阔的床”,希望自己死时能“坦然睡去”,这实际上是把祖国当作是人生最终的也是最圆满的归宿。


上一篇:山海经图

下一篇:绮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