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对文学的影响?
宗教对文学的影响体现在多个方面。首先,宗教经典故事成为文学创作的题材来源之一,例如《圣经》对文学的影响。其次,宗教思想观念与人物形象塑造对文学创作有着深刻的影响,例如在文学作品中鬼魂形象的塑造。此外,宗教为文学创作提供了素材和艺术表现技巧,例如佛教文学中的想象和散韵并用的文体对我国古代文学尤其是通俗文学产生了较大的影响。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学与宗教的关系日益疏远,并出现了一些具有反宗教倾向的文学作品。这些文学作品恣意嘲笑讽刺宗教的伪善。
文学与宗教的区别
文艺复兴以来,始终存在着对宗教进行严厉批判、妄想消灭宗教的思潮和代表人物。但宗教始终没能被消灭。事实上,除了象道教这样缺乏改革冲动的宗教以外,世界上主要的宗教不但没有衰亡,反而呈现出蓬勃发展之势。象基督教神学在二十世纪就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产生了一批世界级的思想家。佛教和伊斯兰教也发生了巨大的变革。二十世纪初年的中国,曾经有人提出“以美育代宗教”、“以科学代宗教”的主张,但他们的论点不但从学理上站不住脚,而且也已为历史事实所击碎。值得注意的倒是这样的一个事实:吕澄、李淑同和刘小枫等美学家和艺术家从美育走向了宗教。这说明了宗教有其本身不可代替的价值。现代工业社会的发展没有也不可能摧毁宗教,其他文化形式也不可能取代宗教。
宗教是不可以被取代的。我们不能设想没有宗教的文化会是什么样子。假如阿拉伯人没有伊斯兰教,假如西方人没有基督教,假如中国人没有佛教,那么他们的文化会是什么样子?设想有一种文化会脱离了宗教而发展是愚蠢的。有人曾经做过这样的蠢事,蠢事是不可能成功的。宗教是人的终极关怀,因而与人的生存本质相关。历史上的宗教可能被意识形态的毒质所污染,但宗教的本质是不会被污染的。宗教的本质是永远是纯净的。它既在于它自身之中,又内在于一切文化形式中。科学、哲学、文学、艺术皆不能摆脱宗教。
回顾一个世纪的中国现代文学及其研究历程,可以看到宗教与文学的关联。我们可以列举出相当一批与宗教文化关系密切或有着不同程度关联的现代中国的重要作家,诸如鲁迅、周作人、巴金、老舍、曹禺、冰心、许地山、丰子恺、郭沫若、郁达夫、茅盾、沈从文、艾青、徐志摩、戴望舒、朱自清、林语堂、废名、张爱玲、庐隐、萧乾、宗白华、夏沔尊、冯至、施蛰存、张资平、何其芳、孙犁……等等。“可以说,中国现代文学各不同时期有特色有影响的作家都与宗教文化有着某种关联。”(刘勇《中国现代作家的宗教文化情结》3页)这种关联的发生是很自然的。尽管五四时代及其以后的科学主义思潮在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占有压倒优势,但在人们的内心深处,宗教情结却始终发挥着强有力的作用。近代传入的基督教和固有的儒、佛、道传统合流,在新的历史情境下维系了中国人的终极关怀,并若隐若现地通过种种途径表现出来。在观念层次上,尽管与日本、与西方有很大的差距,也还是不乏对宗教的深入研究与探讨。
二十世纪中国最有影响力的宗教当属基督教和佛教。基督教在近代中国的发展引起了许多复杂而深刻的矛盾冲突,对它的影响要做正确的评价和分析。从积极的意义上说,基督教激活了中国人已经气息奄奄的信仰精神,使中国人从委顿中醒来,重新审视自己的文化和精神生活,一如当初佛教初传时候一样。中国新文学的先驱们就已经注视到了基督教文化的独特作用和价值。陈独秀1920年2月1日在《新青年》第七卷第3号上发表《基督教与中国人》一文,对基督教的平等博爱、牺牲奋进、至上人格、反思忏悔等精神品格表示了热烈的颂扬。在他看来,“基督教是爱的哲学”,“基督教的根本教义只是信与爱,别的都是枝叶”。他呼吁“把耶稣崇高的、伟大的人格,和热烈的、深厚的情感,培养在我们的血里,将我们从堕落在冷酷、黑暗、污浊坑中救起。”如果说陈独秀还主要限于从社会政治革命的角度来鼓吹基督精神的话,那么鲁迅则直接切入了文化和文学的内核。他在著名的《摩罗诗力说》里高度评价了希伯来文学的殊胜意义:“虽多涉信仰教诫,而文章以幽邃庄严胜,教宗文术,此其源泉,灌溉人心,迄今兹未艾。”他呼唤“精神界之战士”在中国的出现,这里面自始至终贯穿着一种深沉的基督教精神。周作人所提倡的“人的文学”和“平民文学”,以人道主义的“爱的哲学”通向了基督教的“博爱”主题。他说:“现代文学中的人道主义思想,差不多也都从基督教精神出来……近代文艺上人道主义思想的源泉,一半便在这里。”(《圣书与中国文学》)还从艺术发展的角度肯定“文学与宗教确有关系”,“文学的发达,大部出于宗教”。“人类所有最高的感情便是宗教的感情,所以艺术必须是宗教的,才是最高尚的艺术。”
从创作实践来看,新文学中出现了一批深刻体现基督教精神的作家和作品。冰心 作品中的“爱”的主题,明显来自作者对基督教的博爱精神的深刻体认。而随着新文 学的不断深化,基督教文化的更深层次的影响逐渐显现出来。如有的学者所指出:“郁 达夫作品中无休止的忏悔意念,曹禺作品中摆不脱的原罪倾向,巴金作品中醇厚执着 的人道主义责任感,老舍作品中无处不在的平民意识,以及郭沫若的泛神论思想等等, 这些蕴涵着基督教文化精神的艺术思考,无疑使中国现代文学在思想内涵方面具有了 某种新的文化特质。”(刘勇《中国现代作家的宗教文化情结》)
佛教在近代中国的文化影响也许更加值得我们注意。以杨仁山先生为首的佛教居 士和僧人,使中国佛教从明末以来的极度式微的局面中摆脱出来,逐步走上了复兴之 路,给中国近代文化以深刻的影响。佛教中本来所有的自由精神、独立意志、进取精 神和牺牲精神与近代西方文化的自由精神相结合,使中国人的精神生活和文化活动重 新焕发了活力。一方面是新的具有入世精神的“人间佛教”佛教的形成和发展,另方面是文学艺术活动中的佛教精神的新展现。以鲁迅为例。鲁迅可以说是现代中国作家 中对人生的认识和体验最深刻的人物。他的作品中弥漫着死亡的气息,而他对日常生 活中的平庸和卑微的小人物的描写,常常使人喘不过气来。他关注人的苦难,关注中 国人的国民性,其实都与他对佛教的偏好有关。佛教本来就起源于解脱人生苦难的要 求,而人生最难摆脱的当然是死亡的威胁。鲁迅从自身的苦难中体会到了人的生存的 严酷,从而孳生出解脱的大愿。他探寻过多种道路,包括外在社会政治革命。但鲁迅对政治革命实际上并不报多大的希望。《阿Q正传》典型地表明了这一点。所谓的“国民的劣根性”其实植根于人性的黑暗中,也就是佛家所说的“无始无明”中。所以鲁迅始终是很悲观的,这使他既摆脱了一般作家的肤浅的乐观主义,也使他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看穿人生的苦难,与政治操作保持一定的距离。
在其他一些人那里,佛教文化的表现采取了不同的形式。苏曼殊的作品尽管不多, 却能以惊才绝艳的文笔,写出佛法追求与爱欲之间的深刻纠缠,突显了悲剧性的意味。而周作人、废名、丰子恺等人则以从容而优雅的笔触,表现了一种禅的精神。宁静淡泊、清幽旷远的人生境地和舒缓雅洁、坦荡从容的心绪,使读者在动荡混乱中依稀看到了一片古老的精神家园。但这决不是对传统佛教和禅宗的简单回归,而是灌注了近代文化精髓、荡涤了传统文化渣滓的新的精神意向。其他的作者如许地山、沈从文等则表现了一种把多种宗教结合起来的意向。许地山的《债》里即包含着三层意蕴:第一层是还债人的佛家慈悲为怀的心肠和儒家高度自觉的忧患意识;第二层是岳母所信奉的顺着境遇做人,弃绝非分之想的道家人生哲学;第三层则是“还债人”那种深刻而莫名的基督教的忏悔意识和献身精神。这种多重宗教意蕴还可以在林语堂等人那里看到。
中国现代文学与宗教之间的关系不止体现在宗教情结上,还体现在叙事结构、艺术语言和艺术意境上。中国现代文学的浓烈的抒情性和深层次的隐喻性,显然来自基督教文学的刺激。佛教文化对现代白话文运动的贡献是众所周知的。而艺术氛围和意境的营造,则与宗教意识的流注密不可分。
文学与宗教是不可分割的,中国现代文学和宗教文化同样是不可分割的。尽管四九年以后的中国对宗教采取了极端的态度,但改革开放以来宗教又明显地呈现出自身固有的活力。在作家的笔下,宗教精神和宗教意识也多姿多彩地表现出来。贾平凹、张承志、张炜等人的创作,显然自觉地走向了某种宗教追求。尤其是张承志的《心灵史》,极其悲壮地展示了一个民族为信仰而战的历史,在当代文学中具有震撼性意义。这也许象征着未来中国的精神路向。
佛学与心理学的关系
单就接纳自我这一点而言,佛法的精神与心理学并不冲突。撇开宗教因素,单从佛学研究,推荐你看看《百法明门论》。我比较喜欢广超法师的《大乘百法明门论讲记》。另外,陈兵老师所著《佛教心理学》也很全面地介绍了佛教心理学的内容。
现在我们谈到心理学,其实指的是沿革自西方的一些心理学分析理论与方法,各家各言,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心理学意见。不过,基本上都是把心理活动分为三个层面:意识、个体潜意识、集体潜意识。
佛教心理学把个体意识就分了八个层面: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及阿赖耶识。然后又分为其它种种,如:
第二,心所有法五十一,分为六位:一、遍行五;二、别境五;三、善十一;四、烦恼(根本)六;五、随烦恼二十;六、不定四。
一、遍行五:作意、触、受、想、思。
二、别境五:欲、胜解、念、定、慧。
三、善十一:信、精进、惭、愧、无贪、无嗔、无痴、轻安、不放逸、行舍、不害。
四、根本烦恼六:贪、嗔、痴、慢、疑、不正见(恶见)。
五、随烦恼二十:
①、小随烦恼十:忿、恨、恼、覆、诳、谄、骄、害、嫉、悭。
②、中随烦恼二:无惭、无愧。
③、大随烦恼八:不信、懈怠、放逸、昏沉、掉举、失念、不正知、散乱。
学佛修行首先要接受每个人都有这些心理状态。所以你看,佛学的接纳自我,是建立在更细致地了解自我的基础上的。不但不矛盾,可以说佛教的心理学包含了西方心理学诸多学说的分析。(这句话可不是我说的,我一个和尚朋友要去大学学习心理学课程,与教授深谈了几个小时后,那位心理学教授这样说的。)
心理学中有个概念:潜意识。佛教怎么看这个概念?佛教承认有“潜意识”吗?
摘录的一段文章(出处不详):佛教唯识思想与心理学
弗洛伊德第一个提出了潜意识理论,后来他的弟子荣格,进一步提出了“集体潜意识”等理论,荣格对东方的佛教、禅、瑜伽等,有相当精深的研究。荣格吸收东方佛教思想,进一步将人的精神领域分为意识、个人潜意识、集体潜意识三个层次。个人潜意识就像一座记忆仓库,储存着个人被压抑的心理情结;集体潜意识则储藏着人类世代相传的潜在原始意象;从某个角度讲,这些理论与佛教所说的“阿赖耶识”十分相近。
“阿赖耶识”来自于佛教的唯识理论,一切被认为真实的外在现象都只不过是被某个根源性的东西所表现出来,这个根源性的东西,也就是最深层的心理活动,称为「阿赖耶识」。 唯识思想认为一切存在是被阿赖耶识表现出来的东西,本身并无独立存在之实体。亦即是说,你所看见的事物、听见的声音、亲身的经验都是内在心识的反映。
这里所指的阿赖耶识有点类似荣格的集体潜意识,“阿赖耶识”与“集体潜意识”有许多相似之处:1、二者都包括了社会历史性,并非纯粹是个人经验所形成的结果。2、二者都是社会历史的输入,荣格认为“集体潜意识”是社会文化性的沉积,反过来又影响了人的行为,主客观交互作用的结果;“阿赖耶识”的种子同样是人的社会行为即“染”和“熏习”的结果。3、潜意识与阿赖耶识对于表层意识都具有决定的作用,影响人的判断,知觉以及思维方式。佛教唯识论所说的意识与弗洛伊德和荣格所说的意识的一致性是非常明显的。
首先,这些理论都认为意识根源于潜意识。佛教唯识论认为意识是阿赖耶识和末那识的变现,弗洛伊德认为意识是潜意识通过前意识产生出来的,荣格则认为意识是集体潜意识和个人潜意识共同作用的结果。其次,他们都认为意识是个人的内在与外在相互联系的窗口和枢纽,即意识不仅感受认识外在的世界,而且感受认识内在的世界,并且能够把外在的变成内在的,把内在的变成外在的。最后,这些理论都认为意识有直觉的功能。弗洛伊德和荣格都认为,所谓意识就是对外在事物和内在潜意识的直觉或直接观照;而佛教唯识论所说的五俱意识(分别与眼、耳、鼻、舌、身五识相应的意识)或独头意识(不需以眼、耳、鼻、舌、身五识为中介,直接认识阿赖耶识内在种子的意识),其中都有很大的直觉成分。
当然,这些理论也有明显的不同之处。第一,佛教唯识论的意识理论,在承认直觉思维的同时,还承认理性思维。意识是由阿赖耶识中见分派生出来的。而弗洛伊德和荣格的意识理论,则把意识主要说成是直觉,认为理性意识是即时的、断断续续的、不起很大作用的。
其二,在佛教唯识论中,意识没有主体。它就象一面没有主人的镜子,一方面鉴照外在的境象,一方面鉴照阿赖耶识自身。如果说它有主人,那么这个主人则是末那识,末那识是自我的代表,是染污识,是应该破除的。而在弗洛伊德和荣格的意识理论中,意识都是自我的代表,决定着自我的性格和形象。在弗洛伊德看来,意识对无意识的控制程度,决定这个人的伦理道德风范。在荣格看来,由于意识层次中人的心态和心理功能的不同,决定人有不同的性格。
其三,在佛教唯识论中,意识的主要作用是要通过般若和禅定等修为,摆脱末那识的控制直接把阿赖耶识全部照亮,最后转凡成圣,化烦恼为菩提,实现所谓的“大圆镜智”。而在弗洛伊德的理论中,意识则执行现实原则,对热衷于快乐原则的无意识加以监督和节制。在荣格的理论中,意识仅仅是通道,即实现集体无意识、个人无意识与外在现实之间的沟通。
情感,生活,烦恼
首先要明确胖不是去那种地方轻松一下的根本原因。本质是什么?这个说胖的人自己心里自卑,所以不敢跟异性交往,总是觉得别人是因为自己胖才不跟自己做朋友,久而久之,形成心理暗示,因为我胖,所以我没朋友,所以我很自然地没有女朋友,没有女朋友,就希望去花钱就能日的场所找自信。但其实不是这样的,你虽然胖,但是你可以通过很多种途径让自己自信起来。比如,坚持每天少吃碳水化合物,晚饭少吃一点,坚持每天八杯水,坚持锻炼一小时。坚持一个月,你会发现质的改变;你可以多读书,培养自己的文学素养和气质等等。有很多让你变好的方式,相信你也有想过,就是没有动力去做,为什么?因为你懒,要养成一个好习惯至少需要一个月,而坏习惯,只需要一天。如果你自己不想改变,就把自己的胖当借口,那胖将会成为你人生前进路上最大的拦路虎。最后说一句,去那种地方,其实也没什么不好,但是在法律上,嫖娼是要被行政处罚的;还有,如果你未来有女友,有老婆,她要是知道你曾经去过这种地方,她难道心里不膈应吗?这样想想,是不是就能做出选择了呢
言语道断 心行处灭?什么意思?希望逐字翻译。
真心是“空性”,本具“寂灭相”。从未出生,故永不断灭。
真心不触六尘,不与六尘境相应。而“言语”,“心性”却必然与“声尘,耳根,耳识心”“法尘,意根,意识心”等诸法相应。如上诸法,皆是生灭法。
如上等义,用“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来描述真心体性;而维摩诘大士,用“一默如雷”来显示。
大乘经教,时时处处不离“真心”,如是建立知见,则能近于佛法。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言语道断,心行灭处是什么?
言语:语言文字,争辩分别;
道断:修行真如之道就被语言掩盖而断绝了;
心行处灭:用心思揣摩、用头脑思维之时,真如妙理就被六意识湮灭。
这句话是说佛教真如妙理,不能用“言语”讲,也不能用心思去揣测。
如果用语言讲的时候,这个真如妙理立即就被语言淹没了。如果用心思揣摩的时候,真如妙理也就被心思湮灭。
所以佛教禅宗讲”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佛经浩如烟海,讲经说法多如牛毛,但都是指月的手指,我们不能盯着手指看,而是要顺着这个手指去看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