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曾国藩传》
一、读书摘要
这是一本展示中国式力量的个人传记类书籍。不管是从大的国家传统文化,还是个人精神成长角度,都极具正面价值,一方面证明了传统文化的强大意义,另一方面给读者的我们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力量。
二、金句摘抄
1.君子不走捷径,不图虚名。锱铢积累,艰难前进。君子成功也许比别人晚,但一旦成功,就是大成功。
2.人的一生,就如同一个果子成熟的过程:不能着急,也不可懈怠。人的努力与天的栽培,会让一棵树静静长高,也会让一个人慢慢成熟:“勿忘勿助,看平地长得万丈高。”
3.一个人获取知识信息,在外想获得帮助,全要靠朋友。所以朋友的多少,朋友的质量,决定了一个人的视野能有多宽广。
4.官员们视自己的权力范围就如同狗看着自己食盆里的骨头,寡妇看着自己的独子,或者美女守着自己的敏感地带一样,绝不许他人触碰。他们可以允许自己无所作为,“占着茅坑不拉屎”,却绝不允许别人在这里有所作为。
5.一个高明的军事家,首先应该是一个高明的战略家。所谓战略,就是基于宏观性和长远性,把各种纷繁复杂的要素按轻重缓急、先后次序进行整理排列,然后拿出最有效的行动方案。
6.行事过于方刚者,表面上似乎是强者,实际上却是弱者。这片土地上真正的强者,是表面上看起来柔弱退让之人。所谓“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所谓“大柔非柔,至刚无刚”。中国社会的潜规则是不可能一下子被扫荡的。那些他以前所看不起的虚伪、麻木、圆滑、机诈,是在这片土地上生存的必需手段。只有必要时和光同尘,圆滑柔软,才能顺利通过一个个困难的隘口。只有海纳百川,兼收并蓄,才能调动各方面的力量,达到胜利的彼岸。
三、思考题:曾国藩是如何面对科举挫折、长沙之辱?自卑与焦虑、郁闷与艰难?靖港首败、九江大败?咸丰七年(1857)危机?
① 曾国藩是如何面对科举挫折、长沙之辱?
答:面对科举挫折
尚拙的人生哲学:曾国藩是很笨拙的,所以几次科举考试失利,但是越笨拙越努力,曾国藩身上有一种天生的倔性,不成功决不罢休,这种倔性支持他一次次的付出努力直至反超常人;总结经验,刻意练习:面对科举失败后期总结经验,发现问题然后针对性刻意练习解决问题。
面对长沙之辱
“好汉打脱牙和血吞”把辱咽到肚子里,继续战斗;不争一日之长短,而是前往僻静的衡阳,刻苦练湘军一年,用胜仗挽回面子。
答:曾国藩常读书,读书可以减少自己因为不能解决问题,见识短浅带来的焦虑,自卑,有问题自可在书中去找答案,书中自有黄金屋,读书也可以使之静心平和;曾国藩常静坐,写日记反省,抒发内心郁闷,这些都有在曾国藩的十二条军规中有所体现;面对艰难,曾国藩心中心存坚定信念,极致理学理念,凡事讲“理”,去从事物的问题中寻求“理”,从而解决问题,另外曾国藩的“尚拙”哲学,凡事必反思,爱与友交谈谈论,性格的倔性,都帮助曾国藩克服艰难。最后这些都是相通的,人经历的事情多了,沉淀了更多事和物,也就越发自信,平和了。
③ 靖港首败?咸丰七年(1857)危机?
答:每一次败战后的深刻反省自纠:第一次靖港首败对湘军汰旧换新,淘汰临阵脱逃的湘军,一方面迅速招兵买马;重立规矩,一旦某军统帅战死,除非本部有受拥戴的继任将领,否则必全军遣散回乡,另行招募成军。
咸丰七年危机:咸丰七年,曾国藩遭解除兵权,在籍守制,曾国藩在乡蛰伏两年,闭关读老庄著作,常常反省,写下自箴:有几解:被解除兵权,当然是人生大祸。然而祸是福之基,在灾祸中不能自暴自弃,应该置之死地而后生。
指出自己为人处世的四大缺点:偏激,好名,也就是过于重视获得好名声;喜欢公开批评谈论别人的过恶;做事有始无终;待人接物过于怠慢。
那么怎么做呢?也是四条:做事平心静气,更多地考虑他人的心理,站在他人角度立场想问题;更多地揄扬他人,表扬他人的长处;做事有始有终,越到后来越慎重;接人待物要更诚更敬。
完成“脱胎换骨”。
反思自己:曾国藩在克服困难,解决问题时都有极大的恒心毅力,常常刻苦应对,虽不天意聪慧,但凡事殚心力竭,必求始终,坚定原则立场,而自己面对困难容易退缩,没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和毅力,缺乏恒心,尤其缺乏反思,所以经常一个问题重复犯。 曾国藩身上的优点,精神力量我应该好好学习,充分汲取,最应该做的是在实践中去反复应用方法,锤炼其精神力量。
四、启发与收获
智慧越苦则越明: 曾国藩一生历经苦难挫折,也一生刻苦耐劳,七次科举之痛、长沙之辱、创立湘军之艰、保清之难,曾国藩穷极苦难,深刻反思,刻苦练习,最后脱胎换骨,从考进进士,副部长,大学士,两江总督,直禄总督一路高升,官位如此,同时还兼具理学家,文学家,书法家,军事家等崇高地位,另外曾国藩也是近乎完人,堪称圣人,这些都是他的极致努力,刻苦铭心的训练做到的,充分说明了智慧越苦则越明;同时曾国藩凭普通人出身,资质平平,笨拙的智商做到了非凡人可极的高度,告诉我们 普通人通过有方法的努力,刻苦地练习,也是可以学有所成,通往成功的,聪明靠不住,“尚拙”脚踏实地才靠的住。
曾国藩以自身的经历,自身实践给后世的我们予以启示,凡事要有恒心毅力,要学会反思总结经验...予以我们强大的精神力量。
我们崇尚曾国藩,并以他为榜样。
附件:思维导图
2021-06-22--曾国藩丁忧守制感悟
曾国藩刚进入清朝官场的时候,中英鸦片战争就爆发了,1842年,清王朝战败后,道光帝丧失了锐意的改革进
取心,执政风格越来越倾向保守平庸,中央的政府官员也大都秉持“多磕头,少说话”的为官哲学。
后来太平天国运动爆发,从皇帝和地方官员都对战乱一筹莫展,眼看着这个帝国即将倒塌。
面对这样的动态的政治环境,曾国藩非常渴望通过个人的努力,让老化的帝国机器重新动起来。
为了获取地方的支持,他动辄就上书弹劾,逼皇帝把对手罢官,这引起了湖南和江西的官员不满,一度让曾
国藩在这两省无法立足。
1857年曾国藩父亲去世,他要去丁忧守制,以此要挟皇帝给他湖广或者江淮地区的一把手,但咸丰收回他的
兵权,让他回家守孝。
这次罢官给曾国藩打击很大,他认为自己的一心为国,但为什么得不到皇帝和同僚的支持呢?
回家后,开始反思自己。随着曾国藩的反思深入。
1、他逐渐懂得政治家的处事态度一定要谦退、理性,要把官僚体制作为现实政治理想的工具,而不是时刻想
着去反抗和破坏这个系统。
2、官场上最基本的运行机制应该是利益,利益才是人与人合作的最广泛的共识,因为利益可以协商,可以分
割,还可以交换,政治家必须要学会利益吸纳更多的同盟者为自己服务。
一项新技术能不能在一个组织顺利落地,不在于思想上开发或者保守,而在于这项技术到底带来了什么改
变。如果这项技术是帮助一个组织更好地完成原有任务,那么往往推进得很顺利;但是,如果这项技术影响
了一个组织的根本利益,则往往阻力很大。
刘建德的个人简介
任军分区后勤部长时,开源节流工作取得明显成绩,组建3个企业实体,增强了财力;在后勤管理方面,全面实行责任制,提高管理水平,变成节煤先进单位。在任白城地区行署建设处副处长时,抽调参予领导长山热电厂第一台二十万机组扩建工程,并取得了当年建设当年建成,一次试车成功的好成绩,受到了省政府和行署领导的表扬、奖励。任开发办规划处长时,组织编制城市规划、环保规划、交通规划、邮电规划、水力规划和前郭车站的发展规划。参予筹建前扶经济开发区的组建工作,负责办公房舍的修缮和办公用具的配备等项行政管理工作。组建了前扶开发区建设局,负责建设、环保、土地、人防、地震、测绘的全面工作,组建机构,制订规章制度。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组建了房屋开发公司、公共汽车公司和建筑总公司等实体企业,开展了松原火车站和讼原松花江大桥改扩建工程的前期工作,组建了松原市环保局,建成环境监测站,环境管理工作取得显著成绩,改善了城区环境质量,受到省局的充分肯定。
军事方面军衔的升级
楼主您好:
首先简单给你说下.军衔.
军衔等级具体是根据自己的战力,和布兵阵形决定.战力高进行百战千军.才能胜利次数多.(楼上说了,我就不再强调.)其次,军衔的真正目的,不是高低.而是军功值.军功商店有游戏必备的很多东西.和一些非卖品.
所以,不管自己军衔高低.一天至少要参加一次百战千军.如果时间允许.就三次全参加.
毕竟增加活跃度.100点活跃可以抽到的.相信楼主也是想要的.
国防与军事是一回事吗?
国防与军事不是一回事,二者的主要区别如下:一、性质不同1、国防:指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所进行的军事活动。2、军事:即军队事务,古称军务,是与一个国家及政权的国防之武装力量有关的学问及事务。二、分类不同1、国防:包括边防、海防、空防、天防、网防等。2、军事:海军、陆军、空军。三、特点不同1、国防:国防是随着国家的形成而出现的历史现象。2、军事:军事是内容极为丰富的复杂系统,是战争和国防等事项的集中体现。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国防百度百科-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