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卑山

时间:2024-04-29 00:27:59编辑:优化君

历史上叱咤一时的鲜卑族发源于哪里呢?

公元338年,拓跋族首领什翼犍在大同建立了代国;公元386年,鲜卑族又入主中原,统一了中国的北方,建立了北魏王朝;公元534年北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公元551、557年,东魏、西魏分别又被北齐、北周所取代。鲜卑,这个一度统一中原、异常显赫的民族,究竟起源于何处?又是如何消失于历史舞台的?史料有载:东汉时期,应奉上书汉桓帝云:“秦筑长城,徒役之士亡出塞外,依鲜卑山,因以为号。”“东胡,乌桓之先,后为鲜卑。”因此,史学界主流的看法都认为鲜卑源自东胡,是在东湖部落联盟被匈奴击破后分离出来的族群。东汉初年的鲜卑族被匈奴族所奴役,直到北匈奴被迫西迁后,鲜卑族乘机占领了北匈奴的地盘漠北地区,并将漠北的匈奴十余万部落并入鲜卑,从而正式壮大起来。此后,鲜卑族一路浮沉,直到隋唐以后,鲜卑族逐渐解散,不再作为民族实体而存在。但鲜卑族后裔却持续在隋唐政坛上发光发热。而且,隋、唐两朝的开国皇帝都深受鲜卑文化影响,并且如唐高祖李渊的母亲与妻妾中,也有多位汉化的鲜卑人。随着朝代的演进,大部分鲜卑人都逐渐融入了汉族,小部分融入契丹族。东北地区也有少量的鲜卑族,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外兴安岭西边、乌苏里江两岸包括海参崴一带,他们中有一部分被《尼布楚条约》划给了俄国,另外有小部分演变为今日的锡伯族。鲜卑族的兴起与衰微路径,在多民族的中国历史上而言并非孤例。但鲜卑族对中国古代历史进程的影响却是绝对不能小觑,尤其是拓跋鲜卑部,曾出过数位非常有建树的领导人。如北魏的拓跋焘,统一了北方,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的一次民族大融合;还有拓跋宏—— 就是著名的“孝文帝改革”发起人。

历史上的大鲜卑山是哪座山

在大兴安岭。

《魏书》序记,开宗明义的记载道:"……国有大鲜卑山,因以为号。"

《魏书•礼志》中有一段记载为我们提供了一丝线索: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太平真君年间曾经派遣中书侍郎李敞去过大鲜卑山,在山中石室告祭天地和北魏的祖宗,并且说出了石室的位置,南距代京平城四千余里。既然有石室,而且还祭祀过,那只要我们找到石室,便可破解千古之迷了,可是石室又在何处呢?

1980年7月30日这个神秘的石室终于露出了它的庐山真面目,考古学家米文平先生在大兴安岭北段嘎仙洞中发现了当年李敞在石壁上的刻文,千古之谜豁然开朗。


历史上叱咤一时的鲜卑族发源于哪里?

鲜卑族是继匈奴之后崛起的少数民族,魏晋时期内迁至中原,卷入了西晋末年代的动乱。随后,十六国时期,鲜卑拓跋部完成了部落的统一之后,在中原地区建立北魏政权,不断发展壮大,公元439年统一北方。孝文帝改革后,鲜卑族的封建化进程加快,势力大增,但鲜卑部族的痕迹逐渐淡化。北魏分裂成东魏和西魏,后又被北齐和北周替代。有一定鲜卑血统、出身关陇地区的贵族建立了北周、隋、唐等政权。鲜卑族的一些风俗品格被流传下来。但鲜卑部落随着663年被吐蕃吞并后,逐渐消失于历史的长河。对于鲜卑族的起源,学界还没有定论,主要有四种说法:东胡说、东夷说、山戎说、逃亡汉人说。可以肯定的是鲜卑族肯定是个北方民族。对于这四种说法,山戎说和逃亡汉人说的可信度不是很高。根据现存的鲜卑族人物陶俑和历史记载,鲜卑族的习俗、长相、语言与汉人都不同,而历史记载中也没有明确的该支派的发展;这种说法的解释是从鲜卑族的名称来解读的,认为“鲜者,少也。卑者,陋也。”(《翰苑集》引《汉名臣奏》),笔者认为我国历史上少数民族的名称或是音译或是根据某一特点命名,命名方式因为“大汉民族心理”都有含有鄙夷的意味,所以从名称的解读来判定鲜卑族是逃亡的汉人是不可信的。山戎说的记载较少,只有《史记集解》中有所提及,故暂保留疑问。从今日留存的文献来看,东胡说和东夷说是可能性较大的。《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十六国春秋》、《魏书》等都提到过鲜卑是东胡的余部,最少也是有密切关系。东胡被灭后,余部有一部分前往乌桓山,称东部鲜卑;一部分聚集到大兴安岭北段的大鲜卑山,东汉末年据匈奴故地,称拓拔鲜卑。西晋末年,拓跋鲜卑开始活跃于历史。东夷说是学者受《国语·晋语》中的“昔成王盟诸侯于歧阳。楚为荆蛮,置茅蕝,设望表,与鲜卑守燎,故不为盟”进行解读。而建国后的考古工作者在今呼伦贝尔市扎赉诺尔矿区北部达兰额罗木河东岸发现了鲜卑早期墓群,墓中的袋形三足陶铜器和头北单茔墓葬方式有东夷文化的痕迹。这究竟是当时物品交换的结果还是文化影响的结果,还需要进一步探索。

请问《魏书:序记》所记载的大鲜卑山究竟在哪?

大鲜卑山,即今之大兴安岭,为北魏王朝皇室拓跋氏发祥地。资料载,现我国锡伯族,即为历史上的鲜卑族 大鲜卑山在大兴安岭群峰中是颇有名气和灵气的。 悬崖峭壁之间,嘎仙洞出现在面前。这石洞又高又宽还深,是鲜卑祖先居住的旧墟石室,距今1550多年了。远古年代的人间烟火,丰富饱满了自然,使大山全真地雄奇、常青、完美;而大山又为人类创造了生存环境,使融于大山的生命顽强、鲜活,得以永远的延续。聚居在这里的鄂伦春人,很早就懂这个道理,他们崇拜大自然,认为万物有灵。在他们眼里,满山都是山神、河神、树神、花神、鸟神、风神、雷神……所以拼力去保护大自然这宝贵的财富。这里不见乱砍盗伐的刀锯,这里没发生过火灾,这里杜绝偷猎,这里一切都像最初的状态。随着旅游业的开发,都觉得应该往山里修一条柏油路,但怕生态遭到破坏,就毅然作罢了。鄂伦春人的环保意识竟是这般鲜明、强烈。 大鲜卑山还是远古的那座大鲜卑山。一棵棵经历了多少雨雪的参天大树,或集体挺立于坡谷,或独自傲站于岩畔,摇云荡雾,老绿如黛,自成景观。这里的白桦、紫柞秀丽多姿,别具一格,它们不管生长环境怎样,都要扎下深根,不时变换色泽的枝叶总是不顾一切地伸展,去装点大山。山野上,密林中,各种各样的鸟成群结队,或草间凝露,或踏枝歌唱,或空中起舞,欢快自由,令人赏心悦目。因为树多水密,森林里栖息着驼鹿、马鹿、黑熊与狍子等野生动物150多种,受国家保护的一、二级野生动物就有30多种。也许正因为这些野生动物的存在,大鲜卑山才这样古朴壮观吧。在山上,我们不时遭遇滂沱大雨,来势凶猛,雷电交加,叫人没法躲避。过了不长时间,骤然间雨停云去,烈日高照,天空像被洗过一样干干净净,树木淌绿流翠,岩石似乎也变得湿软了。鄂伦春朋友告诉我们,这是原始的自然现象,是与生态有关的。大山是宁静的,也是喧闹的。 山下有一条嘎仙河,淙淙流淌,绕山而去。我从没见过这样的河,瓦蓝的水清澈得见底,细碎的浪花晶莹得纯洁,鱼儿们游来游去欢快得自由自在。河水很凉,也很甜,不能不让人掬一捧喝上几口。按照规矩,我们用河水洗眼、擦脸后,默默致敬。鄂伦春说的神河就是这条河。


中国古代的鲜卑山 即为当今的...

目前只能说,鲜卑山非常可能就是今天的大兴安岭北麓。


史载鲜卑族“以山为号”,也就是说,鲜卑族的祖先以他们居住的鲜卑山作为自己民族的称号,但是鲜卑山的方位长期无考。 据《魏书》记载,“魏先之居幽都也,凿石为祖宗之庙于乌洛侯国西北”。“世祖真君四年来朝,称其国西北有国家先帝旧墟”,公元443年,北魏太武帝派中书侍郎李敞前往祭祀,并在洞中刻下祭文。 1980年7月,内蒙古考古工作者在调查中发现了“嘎仙洞”,该洞位于内蒙古呼伦贝尔盟鄂伦春自治旗阿里河镇西北深山密林中的山崖上,洞中除了少量陶器、石器和骨器外,遗留的石刻铭文与《魏书》记载基本相同,从而证明嘎仙洞就是历史上记载的鲜卑石室。嘎仙洞面积近3000平方米,洞顶最高20余米,同时洞中还有小洞。 根据鲜卑族对祖先的记忆,大约早在夏代,鲜卑民族已经开始活动,而当时鲜卑民族活动的地点是否就是两千多年以后北魏时期的鲜卑石室尚缺乏直接的证据。目前只能说,鲜卑山非常可能就是今天的大兴安岭北麓。


求一个“我了解的历史事件”的问卷调查,问题大概在10~15个左右,尽量全面一些

1中国古代的鲜卑山即为当今的:B
选择答案 (此题为单选题)
A长白山脉 B大兴安岭山脉 C小兴安岭山脉
2在虎门抗击英国侵略军壮烈牺牲的爱国将领是: A
选择答案 (此题为单选题)
A关天培 B林则徐 C张自忠
3关于哈雷彗星的最早记载出自哪里? B
选择答案 (此题为单选题)
A美国近代学者 B中国古代学者 C希腊古代学者
4在中国古代社会,赋役制度几经变化,明朝张居正进行赋役改革,推行了: C
选择答案 (此题为单选题)
A两税法 B方田均税法 C 一条鞭法 D摊丁入亩
5在中国历史上,北部草原游牧各部中,谁建立了第一次统一的游牧军事政权?A
选择答案 (此题为单选题)
A匈奴 B鲜卑 C回纥 D契丹
6历史上,被称为“医圣”的是:B
选择答案 (此题为单选题)
A华佗 B张仲景 C孙思邈 D李时珍
7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宣布国家主权属于人民的法律文献是 C
选择答案 (此题为单选题)
A《钦定宪法大纲》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中华民国法》
8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是? C
选择答案 (此题为单选题)
A《左传》 B《左氏传》 C《春秋》 D《春秋左氏传 》
9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一任书记是: A
选择答案 (此题为单选题)
A俞秀松 B施存统 C张太雷 D刘仁静
10被称为我国最最大的古典艺术宝库的石窟是哪一个? A
选择答案 (此题为单选题)
A甘肃敦煌莫高窟 B新疆千佛洞 C 四川乐山大佛


鲜卑族发源地是今哪里

鲜卑”作为一个部落集团的名称,约始见于东汉。

鲜卑一名,有学者认为鲜卑即“犀毗”,亦称“师比“,指胡人的带钩而言。此带钩初出自东胡,战国时传入赵国等。《史记·匈奴传·索隐》引张晏言指出:“鲜卑郭落带,瑞兽名也,东胡好服之。”“郭落”为兽之义,“鲜卑”意为瑞祥或神,合之为瑞兽或神兽。东胡人以鹿等瑞兽状铸镂带钩上,即所谓“鲜卑郭落带”,译言瑞兽带或神兽带。知春秋战国时,东胡已有鲜卑之名,东汉以前复以鲜卑名山或名族。另有学者认为此带钩名与作为民族实体的鲜卑不能混为一谈。

另外,有的学者还认为鲜卑族称系由其部落酋长之名转化而来。鲜卑为满语Sabi(意即吉祥)的译音,原为此部落酋长,后以其名为族称。

关于鲜卑的起源目前尚无一致看法。东汉人应奉上桓帝书云:“秦筑长城,徒役之士亡出塞外,依鲜卑山,因以为号。”东汉服虔则云:“东胡,乌桓之先,后为鲜卑。”又云:“山戎,盖今鲜卑。”胡广亦云:“鲜卑,东胡别种。”晋代王沈《魏书》、司马彪《续汉书》等均说明,鲜卑与东胡有密切的渊源关系。东胡部落联盟(或民族)被匈奴击破后,鲜卑从中分离出来。那末,鲜卑在加入东胡部落联盟前,又从何族发展来的呢?

或谓鲜卑先世似与九夷中的白夷有关,属于东夷北支系统。从拓跋鲜卑称东部鲜卑为白部,氐人称慕容鲜卑为白虏,均可印证此点。《晋书·慕容廆载记》提到慕容氏的祖先“世居北夷,邑于紫蒙之野,号曰东胡”。《十六国春秋·前燕录》指出:“以君北夷,世居辽左,号曰东胡。秦汉乏际为匈奴所败,分保鲜卑山,因复以为号。”都说明东部鲜卑是北夷(或东夷、东北夷)的一支,很可能是《竹书纪年》所记九夷中的白夷,留下了尚白的习俗,故被沿称为白部或白虏。

但据东汉服虔云,“山戎,盖今鲜卑”,说明鲜卑由东胡上溯,其先当为山戎,而后融合于东胡。《逸周书·王会篇》云:“东胡黄罴,山戎戎菽。”山戎亦称北戎、无终、代戎,戎人的一支,春秋初曾分布于今山西省太原市至河北省玉田县西北无终山一带。主要在今河北省北部、辽宁省西南部、内蒙古自治区东南部三者交插地。山戎与东胡相邻,《史记·匈奴传》云:“唐虞以上有山戎、猃狁、荤粥,居于北蛮,随畜牧而转移。”未提及东胡,也许山戎为东胡之先,系鲜卑源流之一。春秋时,齐桓公曾北伐山戎。东胡、山戎时期,鲜卑之称当已存在,只是东胡强盛,与燕、匈奴争锋而声誉大著,其余诸部名号不显而已。也许在东胡联盟集团内部,仍以各自名号相称,亦未可知。战国前后,东胡势盛,山戎可能去名号而入于东胡部落联盟。东胡是一个包括许多不同族属和名号的大小部落的联盟(一说为民族)。秦汉间,匈奴“大破灭东胡王,而虏其民人及畜产”。“民人”当指东胡王所在本部,而非后来的乌桓和鲜卑,故称鲜卑为东胡之别种或余支。

由于鲜卑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部落集团,族源也出现多元现象。从上述可知,最初的鲜卑部落可能是源于山戎和东夷北支的白夷等。根据各部落发源地区和同其它部落融合情况,大致可分为东部鲜卑和北部鲜卑,后又在两者基础上演化出西部鲜卑。东部鲜卑起源于内蒙古自治区东部的鲜卑山,即今科尔沁右翼中旗西哈勒古河附近的大罕山,亦即辽东塞外之鲜卑山,大兴安岭东侧的浅山区和广漠草原地带,与其西南面的阿鲁科尔沁右翼中旗西北140里之乌桓山遥遥相应。北部鲜卑在大鲜卑山,即今大兴安岭北段。

鲜卑分布在乌桓之北,两者均受匈奴役属,与汉朝保持时战时和关系。随着乌桓的南迁,鲜卑也不断南移填补其故地。公元前121(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19(四年),霍去病两次击败匈奴左贤王、徙乌桓于上谷等五郡塞外,原分布在鲜卑山的鲜卑人随之向西南迁至乌桓故地饶乐水(今西拉木伦河)流域,而分布在大鲜卑山的拓跋鲜卑先祖不久也南迁至大泽,即呼伦贝尔草原一带。东汉初,乌桓由五郡塞外南迁,鲜卑则南迁至五郡塞外。东汉和帝永元年间(公元89—105),北匈奴为汉朝与乌孙、丁零、乌桓、鲜卑等击败,被迫西迁,于是鲜卑大规模成扇形南迁西徙,进至匈奴故地。留在漠北的10余万落匈奴余众,亦自号鲜卑,于是鲜卑诸部崛起于我国北方。

鲜卑在南迁西进的过程中,复与匈奴、丁零(高车)、乌桓、汉人等融合而形成为许多新族别。如和匈奴余种在草原地带错居杂处,相互婚媾,在南部出现了胡父鲜卑母的铁弗匈奴,在阴山以北出现鲜卑与敕勒融合的乞伏鲜卑先祖。在西拉木伦河一带,由于南匈奴之后字文氏从阴山迁到此地,统治了当地鲜卑,而出现了宇文鲜卑等。檀石槐、轲比能等部落集团及后起的 宇文氏、慕容氏、段氏,被称为东部鲜卑。北部鲜卑进入匈奴故地后,与匈奴余部融合,成为鲜卑父胡母之拓跋氏。而慕容氏的一支吐谷浑西迁,与当地羌人等融合成为吐谷浑部。当拓跋鲜卑建立北魏统一中原后,便把鲜卑名称据为己有,称慕容氏、段氏为东部、白部或徒河(徒何),称字文氏为匈奴。

总之,鲜卑是一个内涵相当复杂的民族共同体,各部之间很不平衡。按其发源地和后来迁徙分布及与其它诸族、部落的融合情况,大致可分为东部鲜卑、北部鲜卑和西部鲜卑,总人口数达二百数十万人。东部鲜卑经过檀石槐、轲比能等部落联盟时期,后来发展成为慕容氏、段氏、宇文氏;北部鲜卑主要是指拓跋鲜卑;西部鲜卑主要由河西秃发氏、陇右乞伏氏以及青、甘吐谷浑组成,其中慕容氏、乞伏氏、秃发氏,在十六国南北朝时期分别在中原和河陇地区建立前燕、后燕、西燕、南燕、西秦、南凉;拓跋氏建立代国,后又建立北魏,并统一北方,兼并其它鲜卑诸部;宇文氏建立北周;吐谷浑在今甘南、四川西北及青海等地区建立国家,一直延续到隋唐之后。 二、早期鲜卑的经济和社会结构 鲜卑与乌桓相同,初为游牧民族。在占据老哈河及其以南地区以前,主要生产是畜牧和射猎捕鱼,这与它所处地理环境密切相连。西拉木伦河及其以北地带可划为两个部分:西部系草原和湖泊,宜于游牧;东部系山陵森林,宜于狩猎。至于南边的老哈河流域则宜于种植和渔业。因而当鲜卑主要生活在林木葱郁、水草茂盛,而人口稀少的地区时,则从事狩猎兼游牧。史称“其兽异于中国者,野马、羱羊、端牛,端牛角为弓,世谓之角端者也。又有貂豽、鼲子,皮毛柔蠕,故天下以为名裘”。直至东汉末桓帝、灵帝时,鲜卑人还保持着游牧兼狩猎的生活方式。当时,“鲜卑众日多,田畜射猎,不足给食。后檀石槐乃案行乌侯秦水,广袤数百里,淳不流,中有鱼而不能得。闻汗人善捕鱼,于是檀石槐东击汗国,得千余家,徙置乌侯秦水上,使捕鱼以助粮”。随着鲜卑人大批从东北地区向蒙古草原中部、西部转移,辽阔的草原为游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在曹魏时仍以畜牧业为主。鲜卑经常以牛马与汉魏进行交易。222年(曹魏黄初三年),轲比能等驱牛马7万余口交市,换回中原地区的精金良铁及布帛彩缯、粮食等生活用品乃至奇珍异宝。鲜卑大人并常以马为奇货,用禁售相要挟。如魏初东部鲜卑各部大人“乃共要誓,皆不得以马与中国市”。 鲜卑从游牧向农耕的转化过程比乌桓人要长得多,而且各部之间发展很不平衡。魏晋时鲜卑的一些部落才逐渐兼营农耕,大规模的农耕是在进入黄河流域以后才出现。

鲜卑人手工业的发展,与乌桓相比,要迟缓得多。直至东汉末,在汉人的影响下,兵器等的制造才有较大的起色。当时袁绍占据河北,不少汉人逃亡到鲜卑部落中,带去冶炼铸造等工艺,“教作兵器铠楯”,使鲜卑的手工业得以发展。

由于对外战争掠夺及与中原地区互市,迅速地增加了鲜卑部落大人等的财富,促进了内部的贫富悬殊和阶级分化。鲜卑对边郡的钞掠史不绝书,特别是檀石槐以后更为频繁,掠取财物,抢夺人口,动以千数,使其为鲜卑人从事奴隶式的畜牧业、手工业劳动。而部落大人对战利品有分配权,往往控制了其中的大部分。同时对外互市的大权也控制在大人豪帅手中,他们掌握了大量牲畜和中原地区的商品,从中盘剥一般牧民。 鲜卑与乌植相似,当时社会已逐渐形成部落豪帅、大人等统治、剥削阶级;一般部落成员是被统治、被剥削阶级;处于最下层的是奴隶。随着部落大人权势的增强及部落联盟进一步形成,部落君长往往自尊为单于(“广大”之意,循匈奴之俗),后其臣民又称之为可汗。可汗,一作可寒,原为“神灵”、“上天”之意,初为尊崇神祗上天之称,其后假借为臣民对君主之尊称。拓跋部、乞伏部、慕容部、吐谷浑等首领都有被尊称为可汗的。但作为最高统治者的称号,则始于402年柔然首领社统一漠北自称丘豆伐可汗。其意逐渐演化为“皇帝”、“君主”。逮至两晋时,鲜卑入居中原,则称主称帝,封臣赐爵,成为封建统治阶级,而鲜卑一般部众也成为封建制度下的臣民。

鲜卑的社会组织也与乌桓相同,即由落、邑落、部构成。邑有小帅,部有大人。到檀石槐时,其军事、政治结合体中的邑,虽与乌桓、鲜卑早期的邑有承袭关系,但性质发生了变化。檀石槐将用武力合并起来的,东起辽东、西至敦煌,南接汉边,北邻敕勒的广大领域,划分为三部六十余邑,各邑辖地广阔,与乌桓、鲜卑早期自然形成的邑落有很大区别。檀石槐死后,其三部六十余邑的体制随之瓦解,大人世袭制也逐渐代替了大人选举制,它标志着鲜卑阶级分化加深和私有制的进一步确立。豪帅虽受汉魏政府封赏,但仍一直保持着部、邑落结构,鲜卑的武装未从邑落结构中分化出来,虽与汉魏军队联合作战,但不受汉魏控制。直至西晋始有“晋鲜卑率善邑长”、“晋鲜卑率善仟长”、“晋鲜卑率善佰长”的出现,而逐渐从邑落结构中分离出来。不过氏族制的遗风至公元3世纪轲比能时依然存在。如史称轲比能“每钞略得财物,均平分付,一决目前,终无所私,故得众死力,余部大人皆敬惮之”。鲜卑诸部进入中原建立政权后,逐渐汉化,依照汉魏典章制度设官置守,统治机构渐趋完备,封建等级制度日益森严。


鲜卑族发源地是今哪里?

鲜卑”作为一个部落集团的名称,约始见于东汉。

鲜卑一名,有学者认为鲜卑即“犀毗”,亦称“师比“,指胡人的带钩而言。此带钩初出自东胡,战国时传入赵国等。《史记·匈奴传·索隐》引张晏言指出:“鲜卑郭落带,瑞兽名也,东胡好服之。”“郭落”为兽之义,“鲜卑”意为瑞祥或神,合之为瑞兽或神兽。东胡人以鹿等瑞兽状铸镂带钩上,即所谓“鲜卑郭落带”,译言瑞兽带或神兽带。知春秋战国时,东胡已有鲜卑之名,东汉以前复以鲜卑名山或名族。另有学者认为此带钩名与作为民族实体的鲜卑不能混为一谈。

另外,有的学者还认为鲜卑族称系由其部落酋长之名转化而来。鲜卑为满语Sabi(意即吉祥)的译音,原为此部落酋长,后以其名为族称。

关于鲜卑的起源目前尚无一致看法。东汉人应奉上桓帝书云:“秦筑长城,徒役之士亡出塞外,依鲜卑山,因以为号。”东汉服虔则云:“东胡,乌桓之先,后为鲜卑。”又云:“山戎,盖今鲜卑。”胡广亦云:“鲜卑,东胡别种。”晋代王沈《魏书》、司马彪《续汉书》等均说明,鲜卑与东胡有密切的渊源关系。东胡部落联盟(或民族)被匈奴击破后,鲜卑从中分离出来。那末,鲜卑在加入东胡部落联盟前,又从何族发展来的呢?

或谓鲜卑先世似与九夷中的白夷有关,属于东夷北支系统。从拓跋鲜卑称东部鲜卑为白部,氐人称慕容鲜卑为白虏,均可印证此点。《晋书·慕容廆载记》提到慕容氏的祖先“世居北夷,邑于紫蒙之野,号曰东胡”。《十六国春秋·前燕录》指出:“以君北夷,世居辽左,号曰东胡。秦汉乏际为匈奴所败,分保鲜卑山,因复以为号。”都说明东部鲜卑是北夷(或东夷、东北夷)的一支,很可能是《竹书纪年》所记九夷中的白夷,留下了尚白的习俗,故被沿称为白部或白虏。

但据东汉服虔云,“山戎,盖今鲜卑”,说明鲜卑由东胡上溯,其先当为山戎,而后融合于东胡。《逸周书·王会篇》云:“东胡黄罴,山戎戎菽。”山戎亦称北戎、无终、代戎,戎人的一支,春秋初曾分布于今山西省太原市至河北省玉田县西北无终山一带。主要在今河北省北部、辽宁省西南部、内蒙古自治区东南部三者交插地。山戎与东胡相邻,《史记·匈奴传》云:“唐虞以上有山戎、猃狁、荤粥,居于北蛮,随畜牧而转移。”未提及东胡,也许山戎为东胡之先,系鲜卑源流之一。春秋时,齐桓公曾北伐山戎。东胡、山戎时期,鲜卑之称当已存在,只是东胡强盛,与燕、匈奴争锋而声誉大著,其余诸部名号不显而已。也许在东胡联盟集团内部,仍以各自名号相称,亦未可知。战国前后,东胡势盛,山戎可能去名号而入于东胡部落联盟。东胡是一个包括许多不同族属和名号的大小部落的联盟(一说为民族)。秦汉间,匈奴“大破灭东胡王,而虏其民人及畜产”。“民人”当指东胡王所在本部,而非后来的乌桓和鲜卑,故称鲜卑为东胡之别种或余支。

由于鲜卑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部落集团,族源也出现多元现象。从上述可知,最初的鲜卑部落可能是源于山戎和东夷北支的白夷等。根据各部落发源地区和同其它部落融合情况,大致可分为东部鲜卑和北部鲜卑,后又在两者基础上演化出西部鲜卑。东部鲜卑起源于内蒙古自治区东部的鲜卑山,即今科尔沁右翼中旗西哈勒古河附近的大罕山,亦即辽东塞外之鲜卑山,大兴安岭东侧的浅山区和广漠草原地带,与其西南面的阿鲁科尔沁右翼中旗西北140里之乌桓山遥遥相应。北部鲜卑在大鲜卑山,即今大兴安岭北段。

鲜卑分布在乌桓之北,两者均受匈奴役属,与汉朝保持时战时和关系。随着乌桓的南迁,鲜卑也不断南移填补其故地。公元前121(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19(四年),霍去病两次击败匈奴左贤王、徙乌桓于上谷等五郡塞外,原分布在鲜卑山的鲜卑人随之向西南迁至乌桓故地饶乐水(今西拉木伦河)流域,而分布在大鲜卑山的拓跋鲜卑先祖不久也南迁至大泽,即呼伦贝尔草原一带。东汉初,乌桓由五郡塞外南迁,鲜卑则南迁至五郡塞外。东汉和帝永元年间(公元89—105),北匈奴为汉朝与乌孙、丁零、乌桓、鲜卑等击败,被迫西迁,于是鲜卑大规模成扇形南迁西徙,进至匈奴故地。留在漠北的10余万落匈奴余众,亦自号鲜卑,于是鲜卑诸部崛起于我国北方。

鲜卑在南迁西进的过程中,复与匈奴、丁零(高车)、乌桓、汉人等融合而形成为许多新族别。如和匈奴余种在草原地带错居杂处,相互婚媾,在南部出现了胡父鲜卑母的铁弗匈奴,在阴山以北出现鲜卑与敕勒融合的乞伏鲜卑先祖。在西拉木伦河一带,由于南匈奴之后字文氏从阴山迁到此地,统治了当地鲜卑,而出现了宇文鲜卑等。檀石槐、轲比能等部落集团及后起的 宇文氏、慕容氏、段氏,被称为东部鲜卑。北部鲜卑进入匈奴故地后,与匈奴余部融合,成为鲜卑父胡母之拓跋氏。而慕容氏的一支吐谷浑西迁,与当地羌人等融合成为吐谷浑部。当拓跋鲜卑建立北魏统一中原后,便把鲜卑名称据为己有,称慕容氏、段氏为东部、白部或徒河(徒何),称字文氏为匈奴。

总之,鲜卑是一个内涵相当复杂的民族共同体,各部之间很不平衡。按其发源地和后来迁徙分布及与其它诸族、部落的融合情况,大致可分为东部鲜卑、北部鲜卑和西部鲜卑,总人口数达二百数十万人。东部鲜卑经过檀石槐、轲比能等部落联盟时期,后来发展成为慕容氏、段氏、宇文氏;北部鲜卑主要是指拓跋鲜卑;西部鲜卑主要由河西秃发氏、陇右乞伏氏以及青、甘吐谷浑组成,其中慕容氏、乞伏氏、秃发氏,在十六国南北朝时期分别在中原和河陇地区建立前燕、后燕、西燕、南燕、西秦、南凉;拓跋氏建立代国,后又建立北魏,并统一北方,兼并其它鲜卑诸部;宇文氏建立北周;吐谷浑在今甘南、四川西北及青海等地区建立国家,一直延续到隋唐之后。 二、早期鲜卑的经济和社会结构 鲜卑与乌桓相同,初为游牧民族。在占据老哈河及其以南地区以前,主要生产是畜牧和射猎捕鱼,这与它所处地理环境密切相连。西拉木伦河及其以北地带可划为两个部分:西部系草原和湖泊,宜于游牧;东部系山陵森林,宜于狩猎。至于南边的老哈河流域则宜于种植和渔业。因而当鲜卑主要生活在林木葱郁、水草茂盛,而人口稀少的地区时,则从事狩猎兼游牧。史称“其兽异于中国者,野马、羱羊、端牛,端牛角为弓,世谓之角端者也。又有貂豽、鼲子,皮毛柔蠕,故天下以为名裘”。直至东汉末桓帝、灵帝时,鲜卑人还保持着游牧兼狩猎的生活方式。当时,“鲜卑众日多,田畜射猎,不足给食。后檀石槐乃案行乌侯秦水,广袤数百里,淳不流,中有鱼而不能得。闻汗人善捕鱼,于是檀石槐东击汗国,得千余家,徙置乌侯秦水上,使捕鱼以助粮”。随着鲜卑人大批从东北地区向蒙古草原中部、西部转移,辽阔的草原为游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在曹魏时仍以畜牧业为主。鲜卑经常以牛马与汉魏进行交易。222年(曹魏黄初三年),轲比能等驱牛马7万余口交市,换回中原地区的精金良铁及布帛彩缯、粮食等生活用品乃至奇珍异宝。鲜卑大人并常以马为奇货,用禁售相要挟。如魏初东部鲜卑各部大人“乃共要誓,皆不得以马与中国市”。 鲜卑从游牧向农耕的转化过程比乌桓人要长得多,而且各部之间发展很不平衡。魏晋时鲜卑的一些部落才逐渐兼营农耕,大规模的农耕是在进入黄河流域以后才出现。

鲜卑人手工业的发展,与乌桓相比,要迟缓得多。直至东汉末,在汉人的影响下,兵器等的制造才有较大的起色。当时袁绍占据河北,不少汉人逃亡到鲜卑部落中,带去冶炼铸造等工艺,“教作兵器铠楯”,使鲜卑的手工业得以发展。

由于对外战争掠夺及与中原地区互市,迅速地增加了鲜卑部落大人等的财富,促进了内部的贫富悬殊和阶级分化。鲜卑对边郡的钞掠史不绝书,特别是檀石槐以后更为频繁,掠取财物,抢夺人口,动以千数,使其为鲜卑人从事奴隶式的畜牧业、手工业劳动。而部落大人对战利品有分配权,往往控制了其中的大部分。同时对外互市的大权也控制在大人豪帅手中,他们掌握了大量牲畜和中原地区的商品,从中盘剥一般牧民。 鲜卑与乌植相似,当时社会已逐渐形成部落豪帅、大人等统治、剥削阶级;一般部落成员是被统治、被剥削阶级;处于最下层的是奴隶。随着部落大人权势的增强及部落联盟进一步形成,部落君长往往自尊为单于(“广大”之意,循匈奴之俗),后其臣民又称之为可汗。可汗,一作可寒,原为“神灵”、“上天”之意,初为尊崇神祗上天之称,其后假借为臣民对君主之尊称。拓跋部、乞伏部、慕容部、吐谷浑等首领都有被尊称为可汗的。但作为最高统治者的称号,则始于402年柔然首领社统一漠北自称丘豆伐可汗。其意逐渐演化为“皇帝”、“君主”。逮至两晋时,鲜卑入居中原,则称主称帝,封臣赐爵,成为封建统治阶级,而鲜卑一般部众也成为封建制度下的臣民。

鲜卑的社会组织也与乌桓相同,即由落、邑落、部构成。邑有小帅,部有大人。到檀石槐时,其军事、政治结合体中的邑,虽与乌桓、鲜卑早期的邑有承袭关系,但性质发生了变化。檀石槐将用武力合并起来的,东起辽东、西至敦煌,南接汉边,北邻敕勒的广大领域,划分为三部六十余邑,各邑辖地广阔,与乌桓、鲜卑早期自然形成的邑落有很大区别。檀石槐死后,其三部六十余邑的体制随之瓦解,大人世袭制也逐渐代替了大人选举制,它标志着鲜卑阶级分化加深和私有制的进一步确立。豪帅虽受汉魏政府封赏,但仍一直保持着部、邑落结构,鲜卑的武装未从邑落结构中分化出来,虽与汉魏军队联合作战,但不受汉魏控制。直至西晋始有“晋鲜卑率善邑长”、“晋鲜卑率善仟长”、“晋鲜卑率善佰长”的出现,而逐渐从邑落结构中分离出来。不过氏族制的遗风至公元3世纪轲比能时依然存在。如史称轲比能“每钞略得财物,均平分付,一决目前,终无所私,故得众死力,余部大人皆敬惮之”。鲜卑诸部进入中原建立政权后,逐渐汉化,依照汉魏典章制度设官置守,统治机构渐趋完备,封建等级制度日益森严。


上一篇:汩汩滔滔

下一篇:晋国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