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音戏为什么被称为北方越剧?
五音戏是独有剧种,它源于山东省的章丘、历城一带,传于济南、淄博、滨州、潍坊等地,原名“肘鼓子”或“周姑子戏”,以唱腔优美动听,语言生动风趣,表演朴实细腻而著称,地方特色浓郁。五音戏源于民间,植根于民间,早已成为流传地区百姓节假婚庆、自娱自乐不可缺少的艺术形式。作为地方独有的剧种,五音戏唱腔婉转、妩媚,不落俗套,因而又有北方越剧之称。五音戏
五音戏是什么?
五音戏是由边打鼓边歌唱的“秧歌腔”发展起来的。至今传统戏《大裁衣》中 五音戏还保留着一些原始唱词,如:“我就会打鼓,你就会敲锣,打起锣鼓唱秧歌,秧歌唱来唱秧歌”,距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它与山东省境内流行的柳琴戏、茂腔、柳腔、同属于肘鼓子系统。五音戏是全国的独有剧种,有二百多年的历史。它源于山东省的章丘、历城一带,传于济南、淄博、滨州、潍坊等地。原名肘鼓子(或周姑子)戏,以唱腔优美动听,语言生动风趣,表演朴实细腻而著称,地方特色浓郁。由于所流传地域的方言、风俗等差异,大致划分为东、西、北三路。后由于种种原因,东路和北路肘鼓子渐趋衰微,只有西路被一支专业的戏曲团体承续下来,即今日的淄博市五音戏剧院。
五音戏是曲艺还是戏曲
五音戏源于山东省济南东部地区,传于济南、淄博、滨州、潍坊等地。原名肘鼓子(或周姑子)戏,以唱腔优美动听,语言生动风趣,表演朴实细腻而著称,地方特色浓郁。由于所流传地域的方言、风俗等差异,大致划分为东、西、北三路。后由于种种原因,东路和北路肘鼓子渐趋衰微,只有西路被一支专业的戏曲团体承续下来,即今日的淄博市五音戏剧院。
北方戏曲有哪些,南方戏曲有哪些
北方有晋剧、蒲州梆子、秦腔等;南方有粤剧、滇剧等。1、晋剧晋剧即为山西梆子,是中国北方的一个重要戏剧剧种,也叫中路戏,中国传统戏曲。因兴起于山西中部的汾阳、孝义、祁县、太谷及太原而得名。晋剧特点是旋律婉转、流畅,曲调优美、圆润、亲切,道白清晰,具有晋中地区浓郁的乡土气息和自己独特风格。2006年5月20日,晋剧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编号为Ⅳ-18。2、蒲州梆子蒲州梆子,山西省临汾市、运城市地方传统戏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蒲州梆子,因发源于古蒲州而得名。晋中和晋北称之为“南路梆子”或“南路戏”,上党称“西府戏”,河南称“西戏”,在陕西省、甘肃省西北一带称“晋腔”、“蒲戏”、“山西梆子”、“梆子腔"。蒲州梆子音调高亢,擅长于表现慷慨悲壮的历史题材故事。音乐和表演艺术传统深厚,尤以要帽翅、翎子、甩发等特技见长。 2006年5月,蒲州梆子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统戏剧类,项目编号Ⅳ-19。3、秦腔秦腔(Qinqiang Opera), 别称梆子腔,中国西北地区传统戏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古时陕西、甘肃一带属秦国,所以称之为“秦腔”。因为早期秦腔演出时,常用枣木梆子敲击伴奏,故又名“梆子腔”。秦腔成形后,流传全国各地,因其整套成熟、完整的表演体系,对各地的剧种产生了不同程度的 影响,并直接影响了梆子腔成为梆子腔剧种的始祖。秦腔的表演技艺朴实、粗犷、豪放,富有夸张性,生活气息浓厚,技巧丰富。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非遗编号:Ⅳ-16。4、粤剧粤剧(Cantonese Opera),又称“广东大戏”或者“大戏”,广东传统戏曲之一,源自南戏,流行广东、广西两省和港、澳地区,在国外操粤语的华裔聚居区也时有演出。自明朝嘉靖年间开始在广东、广西出现,是糅合唱念做打、乐师配乐、戏台服饰、抽象形体的表演艺术。粤剧每一个行当都有各自独特的服饰打扮。 粤剧名列于2006年5月20日公布的第一批518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内。2009年9月30日,粤剧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肯定,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5、滇剧滇剧是云南省的地方戏曲剧种之一。丝弦(源于较早的秦腔)、襄阳(源于汉调襄河派)、胡琴(源于徽调)等声腔于明末至清乾隆年间先后传入云南而逐渐发展形成的,流行于云南九十多个县市的广大地区和四川、贵州的部分地区。2008年6月7日,云南省滇剧院、玉溪市滇剧团、昆明市联合申报的“滇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序号:733 Ⅳ-132。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晋剧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蒲州梆子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秦腔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粤剧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滇剧
五音戏唱词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第一,五音戏的剧词最大的特点就是“土”,这种土又是一种最普通老百姓生活中的一种情趣。如五音戏传统小戏《拐磨子》中男女主角的对白:女:“当家的!”男:“做呢嗨?”女:“我待说。”男:“你说不咋。”女:“你听见了吗?”男:“俺听见了!”这些台词用当地方言呈现在舞台上,听来特别新鲜可爱。虽然这出小戏的演出时间不长,但能使观众们感觉它的旋律特别优美,情节有似曾相识之感。剧中小两口在劳动中相互打情骂俏,语言通俗热闹红火,特别是女角的台词,既“土”又“酸”,别有一番情致。第二,五音戏演唱特点是先吐字,后行腔,用本嗓唱,女腔尾音用假嗓翻高,称为云遮月,并有带板、旱地拔葱等唱法。当地百姓形容这种唱法为一嘟噜一穗,而戏文里风趣幽默的乡土语言,更是喜得人掉泪。“一嘟噜一穗”是指五音戏的唱词很注意词义的完整性,能够把要描写的事与物、人和情表现得淋漓尽致,透彻到家,加之风趣幽默的乡土语言,所产生的感人效果能高兴地使人掉眼泪。这种唱词在五音戏传统剧本中大量存在,它是使这个剧种长期屹立于剧坛,且久盛不衰的主要原因。如五音戏名剧《孟姜女》中的一段唱词:红杏新晴悬泉边,乳鸠巧唱梨花天。绿柳缠黄枝泛青,桃蕊欲绽朵朵鲜。更有那,嫩霞摇情满山树,牧笛婉转牛羊欢……这些句子都讲的是乡间的美景,它非常形象地将这些景色唱了出来,就如同把观众带到了这些景色中去了一样。接下来,孟姜女又将话锋一转说起了自己的伤心事,她唱道:“人家都说这是春,我看和那秋一般。”孟姜女刚开始还说的是景色很美,为什么她现在有说“和那秋一般”呢?于是,她又立即向观众交代原因:“夫君去修长城杳无音信,怎不叫至亲人魂萦情牵。”听到这里,观众自然知道了孟姜女为什么说这个景色在她眼里的“一般”,接着,她又进一步陈述原因,唱道:更可怜婆母她愁的染病,食无欲饭不香长夜难眠。早也盼晚也盼两眼望穿,梦里呼醒来唤悲泪潸潸。可是她为了我强打精神,藏起忧咽下愁故作笑颜。婆母亲婆母贤慈爱无边,犹如那三春晖温馨绵绵。我这里,采来山珍药中掺,添瓢水续把柴温火熬煎。放一支人参果替夫尽孝,加一棵灵芝草表我心愿。但愿那老乡医妙手回春,期盼着药神奇变为灵丹。让婆母这沉疴早日痊愈,再等着夫君归团圆平安。在这时,孟姜女又继续讲述了自己的心情,以及对未来的向往,所以,最后她又表明心迹唱道:想此刻,往前看,还有路漫漫。我尚须、磨砺信念、步履矫健,走过风雨彩虹嫣。做一个,能纺织,能种田、又会写、又会算,穷压不倒,苦摧不垮,勤俭持家,孝敬为先,顶天立地,胜过男人的女婵娟。这段唱词通过对景物的描写,继而触景生情,转化为对丈夫的思念,对婆婆的惦念,显得朴实易懂,感人至深。听着这样的唱段,观众们脑子里立即就会出现一个为了生活不屈不挠的贤惠村妇的形象,这些散发着浓厚的生活清香的词句,使得没有文化的人也能听得懂,这就是五音戏的群众性和大众化的最重要的原因。第三,五音戏的念白和唱词都是通俗易懂的句子,有时为了吸引观众,它还经常使用潜台词,来吊观众的胃口,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埋下伏笔的词句。如五音戏名剧《王小赶脚》中二姑娘的唱词,二姑娘唱:今天我要回俺娘家去,俺丈夫一把拉我到床跟前,俺倒是为了一个什么事……这里的前句是向观众交代自己的去向,后两句则是给观众一个猜想的空间。观众就会想:这小两口子刚结婚,一个要走娘家,一个不舍得,拉到床跟前干什么呢?于是就吸引了观众听下去的兴趣。第四,五音戏唱腔的另一个主要的特点是以字行腔,以情带声,先吐字,再行腔,边唱边说,唱中夹说或说中起唱,五音戏的唱词中有多处存在这种现象。如五音戏名剧《亲家婆顶嘴》中妈妈的唱段多是唱中夹说,大段唱腔中夹杂着一段数板的念白:越过了一片黄豆地,有两个姑娘拾棉花,唧唧唧,喳喳喳,叽叽嘎嘎的把呱啦。这个说,俺那个女婿当木匠,俺那个女婿把铁打,俺那个女婿才十九,上面的这些念白是妈妈看到了,当她听到后几句时,她又用了唱,也就是接下来的:俺那个女婿整十八,紧跟着这下一句,妈妈又用了念白:过年一同做媳妇,下一句,妈妈又了唱,咱看谁先抱娃娃,在这里,很明显妈妈听到了两个还没有出嫁的姑娘就说起了谁先抱娃娃的事,觉得大闺女说话也不嫌害羞,于是便不禁唱了出来。因此随后她又唱道:偷听此言俺抿嘴笑,哎吆吆嗨,俺的娘哎!这后一句的“哎吆吆嗨”唱出了妈妈稀奇的内心,将人物刻画得更加形象。第五,五音戏演员,因为家境贫寒,又没有读过书,再加上文化水平低的缘故,艺人们在最初传授戏剧唱词的主要方式是口口相传,许多唱词只是以韵而记,对概念化的东西不熟悉,许多唱词以讹传讹,得不到具体的纠正。如五音戏名剧《赵美容观灯》中赵美容的唱段:有一个人呵,是武生,骑着马,拉着弓,要问这是哪一个,咬脐郎打围就下了那山东。在这里,戏词中的“咬脐郎”其实指的是“杨七郎”,但是,由于,五音戏艺人们以讹传讹唱词传播,使后人们的情景台词不能得到最准确的流传,也正是因为这些原因,才使的五音戏只能在民间广泛流传而没有能够进入宫廷等上层社会。早期的五音戏没有弦乐伴奏,只是使用逐渐丰富起来的一套锣鼓经作为伴奏,完成剧情和人物需要的一系列唱、做、念、打。随着五音戏的发展和时代的需要,通过五音戏几代人的努力,淄博市五音戏剧院已经成为全国几百个地方戏曲中有一定影响力的剧种。曾有一个演奏水准较高的民管乐队,配置齐全,并荣获得过多次伴奏奖。五音戏的音乐腔调朴实简约,擅用平甩腔和高甩腔,在略显平直的运腔基础上,时有优美婉转的腔型出现。唱词风格独特,半说半唱,少用韵白,质朴无华,易懂易记,唱中加说,情趣盎然。另外,它的表演不同于一般的程式化,在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土地上,孕育出了自己独特的表演风格。五音戏生活气息强烈,地方特色浓郁,方言淳朴自然及曲调口语化,腔调旋律变化多等艺术特色,使这一生长在齐鲁大地的地方戏曲历经两百余年,仍在民间广泛传唱。演唱五音戏的著名艺人们,就是使这些艺术特点得以充分表现的佼佼者。
邓洪山是怎样推动五音戏完美的?
1917年,章丘青野村村民马夫远和马敬鸾带头组建了五音戏社,这是章丘有史以来的第一所戏曲学校。他们还把已经声名赫赫的靳成章和靳成花聘为教师。1920年,周姑子戏社扩充股份,股东为青野村村民马夫远、马景兰、张朝君、张同岭、张敦、马奎林、明鸿图、杨瑞林、冯悦增等。其中,班主为马夫远和马景兰,每个股东交100吊钱。在这时,周姑子戏社收徒弟40多人,戏班学徒规矩非常严格,有“三年学徒、一年谢师”的说法。在这批学徒中,有很多学员后来都成为名气很大的演员。如明鸿钧、冯亭、赵明玉、冯兰亭、李炳伦、明先柱等人,就是这些人中的佼佼者。在这个时期,周姑子戏发展到能够唱故事情节复杂的专场大戏,这一创举,得到了更多人的喜爱。20世纪20年代,靳氏兄弟率周姑子戏班赴济南大观园演出,在济南引起了轰动,场场爆满。后来,梆戏班主邓洪山看到周姑子戏很受群众欢迎,大有发展前途,便放弃了自己的章丘梆子戏而与靳氏兄弟的戏班合并,并拜靳氏兄弟为师,正式开始学习周姑子戏。按照当时的规矩,邓洪山在靳家要学戏三年,还要同时兼做挑水、劈柴做饭等家务活。但是,因为邓洪山很有艺术天赋,靳氏兄弟对他也另眼看待,精心细教。邓洪山出生于济南市历城区华山镇坝子村一个梨园世家。从他祖父到他儿子“红樱桃”,四代从艺,主工青衣,花旦。邓洪山天资聪慧、灵性超人,他7岁登台,9岁唱红,人称“九岁红”。进入戏班后,邓洪山学戏刻苦、认真,勤于钻研,善于观察生活,能够从生活中提炼形象和各种形体动作,这使他的戏路广阔宽广,表演纯熟老练,不久就崭露头角,很快成为戏班的台柱子。邓洪山的唱腔甜中带酸、酸中带甜、声情并茂,字字情真。他扮演的《王小赶脚》中的二姑娘在骑驴、数钱和抱包袱时,在表演上有“三绝”,即飘眉、送目、飞老鸹,这形成了他独特的表演风格。随着邓洪山的演技越来越突出,喜爱听他演唱的观众也越来越多,济南小清河码头的船工们,因长期看他的演出,还送他了一个爱称,叫“鲜樱桃”。当时,章丘、西城、济南、淄博一带的观众曾有这样的顺口溜:卖了裤和袄,也要看看鲜樱桃。三天不吃饭,也要把鲜樱桃的戏来看。这些顺口溜,真实地表达了人们对周姑子戏的喜爱和对邓洪山的钟情。后来,邓洪山接任周姑子戏班班主,他在演出时,大胆改进原来的锣鼓伴唱声乐,增加了二胡、三弦、月琴伴奏,并重新设计唱腔和剧本,使周姑子戏达到了新的水平。邓洪山的艺名叫“鲜樱桃”,所以他也将周姑子戏班正式改名为“鲜樱桃小戏班”。在此后的演出中,邓洪山与艺名为“两盏灯”的艺人赵明玉互相配合唱戏,在山东省内一度红遍了半边天。邓洪山在济南市顺风茶园一唱就唱了近30年。由于他年轻,又唱、做俱佳,名声一时传扬四方,齐鲁大地几乎无人不知“鲜樱桃”这个名字。“鲜樱桃”这个响亮的名字,伴随邓洪山走过了70多年的艺术生涯,记录了他整个艺术生涯中的酸甜苦辛和荣辱悲欢。在70多年的艺术生涯中,邓洪山成功地塑造了100多个不同身份、不同性格的妇女形象,他刻画的人物既细腻逼真,又生动形象,富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五音戏特色。这是周姑子戏走向成熟的一个时期,也是五音戏发展的最迅速的时期。它受皮黄、梆子、落子、曲艺的影响,剧目逐渐向中型、大型戏发展。它的唱腔不再是四句一反复,表演也不再单一化。北京京剧名角梅兰芳看过“鲜樱桃”的《王小赶脚》后大为赞赏,从此与邓洪山结为好友,并经常往来。这些情况,在《梅兰芳舞台艺术》一书中有明确的记载。1951,京剧旦角程砚秋在去徐州演出途中到了济南,听说“鲜樱桃”在周村演出,便专程去了周村。在邓洪山不知情的情况下,程砚秋观看了邓洪山的表演,对他的演技深表佩服。下台后,程砚秋和邓洪山二人相互切磋技艺,程砚秋向邓洪山学习小姑娘的表演动作,邓洪山向程砚秋学习了京剧中的甩腔。在这以后,邓洪山与其他京剧名旦荀慧生、尚小云也成为好友。1933年秋,邓洪山率班在北京城南游艺园的半年演出期间,戏剧理论家齐如山曾去看望过他们,并要去8张花脸脸谱。这些活动,对周姑子戏的发展都起到了重要作用。靳氏兄弟的戏班在济南演唱期间,还经常与山东梆子以及刚兴起的吕剧同台合演,当时称为“二六合班”。1935年秋,邓洪山带领两个“武场”和两个男演员,到上海灌制了7个戏共计6张唱片。在这次灌制唱片时,邓洪山要价很低,使唱片公司大受感动。该公司后来赠给以邓洪山为首的周姑子戏班一面锦旗,上题“五音泰斗”4字。周姑子戏虽然红极一时,但仍然没有个正规的名称。邓洪山便借用唱片公司赠给自己锦旗上的前两个字,改“周姑子戏”为“五音戏”,从此,这个名称便沿用下来。随着五音戏唱片的发行,这个剧种被很快传播到全国各地。它的观众越来越多,一时间,从济南到淄博、潍坊一带的广大农村地区,相继涌现出大批专业五音戏演出队伍,仅在济南市区内就有五六个戏班常年演出,而在农村地区也有五六个小戏班出现。在这个时期,五音戏逐渐吸收了京剧、昆腔等剧种的营养,慢慢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板式和锣鼓伴奏体系,使它的体系显得更加完善和完美。章丘青野村是周姑戏的演出地、根据地和发祥地,以“鲜樱桃”为代表的周姑子戏班,在济南市唱红了,唱响了,并延绵了半个多世纪。直至新中国成立初期,山东淄博市张店东南村还有一个40余人组成的五音戏社团。另外,章丘青野村则有邓洪山等人成立的30余人的五音剧社,淄博市博山还有刘方玉的五音戏班。后来章丘青野村五音剧社和刘方玉的五音戏班合并,成立了新中国第一个较大的五音戏演出团体,并于1950年在淄博市博山区落户。1952年,五音戏伴奏增加了二胡等丝弦乐器。1954年,五音剧社参加了山东省及华东区戏曲观摩演出大会,正式由民间演唱走上了正规舞台。1956年,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邓洪山、明洪钧、王化同等几十名老艺人建立了第一个国营五音戏剧团,即淄博市五音戏剧团。他们重整剧本,设计、改革音乐和唱腔,使五音戏焕发了新的生机。从1958至1965年,五音戏剧团年年上山下乡为群众演出,使五音戏传遍了淄博大地。其间,剧团演出的主要剧目有《琼花》、《龙马精神》、《送镰记》、《新媳妇》等。1960年国庆期间,五音戏团进京汇报演出。1961年,剧团又南下江浙巡回演出,历经济南、徐州、南京、镇江、常州、无锡、上海、杭州、青岛等地,受到了各地观众的热烈欢迎。1975年,淄博市五音剧团与市吕剧团合并,全团人员达到百余人,演出的剧目、内容丰富多彩,传统戏、新编历史戏及现代戏达700多个。精彩的表演,使五音戏蜚声省内外,剧团多次被邀到各地巡回演出。“进了青野庄,家家周姑子腔。”现在的青野村人依旧对周姑子戏偏爱有加,青野村党支部对周姑子戏年年予以扶持,使该村剧团经常在外演出。历经100多年风云变幻,五音戏又在它扎根、成长的故土上,结出了更丰硕的果实。
五音戏的音乐唱腔是怎样的?
五音戏的音乐唱腔包括悠板、散板、鸡刨爪、二板等4个主要板式,有莲花、落豆歌、哭迷子、哭鳔黄、娃娃腔、太平年、茉莉花、锯大缸锣鼓秧歌等固定曲牌。由于几代艺人的不断努力,五音戏的音乐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造了很多新的板式及曲牌,极大地丰富了五音戏的表现力。五音戏的音乐唱腔在新编现代戏及改编名著方面尤为突出出,并得到了专家及观众的认可。音乐唱腔中的悠板俗称“慢板”,是五音戏的基本板式之一,其基本的乐段结构有两个乐句组成,有较强的呼应关系。分为慢、中、快三种,以宫调式为主。慢板,舒缓柔婉,长于抒情;中板,流畅轻快,适宜倾诉、颂扬;快板,快捷紧凑,多用于表白、明辨等场合。中板、快板也称为“流水板”。一个完整的悠板唱腔都是起于板,落于板,如果句词落在尾腔的眼上,则必然是在唱词中增加了衬字的缘故。音乐唱腔中的二不应也称“二板”,为一板一眼。用较快的节奏演唱,实际只有一板,有时又称之为“流水板”。是老生、小生、老旦、花脸、娃娃生、丑行、花旦所常用,其节奏明快,近于吟诵,叙事性强,调式有“宫”、“徽”两种,以宫调式为主,有时可根据剧情的需要分解成紧与快两种唱腔形式。一段完整的二板应唱腔,都遵循着起于眼而落于板的演唱规律,像似于流水板的快二板应则多变为闪板起眼上落的板式规律。音乐唱腔中的鸡刨爪是属于有板无眼的快节奏唱法,起住板灵活多变,善于表现激昂、爽朗的情绪,与其他板腔易于配伍,是五音戏的常用板腔之一。这一唱法与悠板、二板应有着十分相近的关系,上下两个乐句组成一个乐段,已不少于4个乐句的结构规模组成一段唱腔。板式规律以一板为一个节奏单元,每句唱腔不少于4板,唱词是10字句的,唱腔所占板数都在10板以上。特点为板起板落,闪板起腔,落音也必须在板上结束。其唱腔结构的另一个特点上下两句基本对称,前后两番基本对称。音乐唱腔中的散板,在表达人物感情时具有特出的功能。它的曲调可以是一个较长的乐句,具备导板的性质,之后,通常要与后边的上板唱腔紧密连接,可以很自然的出现在有板眼的唱腔之首,为散起而后上板,也可以出现在有板眼的唱腔之尾,成为板住腔收,还有的出现在唱腔中间。这一种功能必须是紧接新板,使整段唱腔得以发展,更重要的是散板作为一种独立的板式,可以单成唱腔,发挥特有的表现作用。散板虽然节奏自由,却也分为有板和无板两种,即所谓的“散板”“有板”和“散板无板”,如紧拉慢唱,伴奏就必须要服从演唱,无板的散板唱腔,主要是依靠演员来掌握节奏。唱词是戏曲语言的两大组成部分之一,与戏曲中的道白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成为剧中人物交流思想、抒发感情的重要工具。当唱词和音乐结合形成唱腔以后,就用来代替剧中人物说话。人物可以通过唱直接地向观众倾诉自己的思想和感受,从而起到推动戏曲情节发展的重要作用。所有的戏曲唱词都有着自己的结构规律,在戏曲界泛称为“辙口”,在京剧上则系统的分为“十三辙”,即发花、梭波、乜斜、一七、姑苏、怀来、灰堆、遥条、由求、言前、人辰、江阳、中东13个韵部,这是戏曲唱词的共性。在戏曲当中,无论是曲牌体还是板腔体的唱词,都是遵循这种韵律规则来进行创作的。唱词的发展。五音戏是流行在胶济铁路线两侧的一个独特的地方剧种,其流行范围在济南以东,青岛以西,惠民以南和临朐以北的范围内。从当初的秧歌腔发展到现在的五音戏,历经近300年的不断完善,逐渐成长为一个完整的板腔体的戏曲剧种。从存留下来的剧本来分析,萌芽时期的五音戏的唱词是以民歌体和俚句的形式出现的。就民歌体和俚句的文学价值来讲,是流行于民间的、基层的顺口溜,是登不得大雅之堂的。后来,由于受流行区域范围的制约,加之演员们用方言口语演唱,所以,五音戏的唱词结构在保持唱词的一般规律的同时,又掺入了以淄博、济南、潍坊、滨州等地的地区方言,形成了五音戏的语言特色。这就是五音戏之所以能够受到鲁中地区的广大的人民群众的欢迎,具有较强的艺术生命力的重要原因之一。最初的五音戏的演唱,没有一定的剧目,更没有固定的演出场所,是流行于民间的一种哼唱形式,是周姑子的一种倾诉哀怨的发泄方法。由于它的旋律优美,行腔简便而又哀怨动听,便于接受,逐渐被广大劳动人民所接受。在广大农村,村民每逢耕作打晒之际或农忙之余,一边劳动一边哼唱,还编出许多优美动听的曲调,并随时又加入一些即兴创造的简单的生活故事,使得表演内容和形式更为丰富,只不过当时的唱词多以顺口溜的形式出现。后来随着唱腔的不断完善,许多穷苦艺人便以此谋生,唱门子、唱地摊、盘凳子为当时主要的求食要钱的谋生手段,从而形成了五人班的演唱形式。经过不断地创新和完善,号称五人班的周姑子戏在剧目、唱腔、表演、服装道具以及演职人员的配备等方面,都有了较大的提高和发展。音乐已由原来的民歌小调,发展成为以板腔体为主兼用曲牌的表演方式,逐渐脱离盘凳子而向舞台表演的形式发展,剧目也随之丰富。在此时的五音戏,为了迎合基层观众的需要,唱词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多以劳动人民的真实生活、家庭伦理道德,尤其是妇女在当时社会的命运为主题。唱腔念白以演员的乡土语言为主,使得群众语言丰富,口头文学性强,地方色彩强烈,深受群众喜爱。唱词的特点。五音戏剧词的生活气息和乡土色彩浓厚,群众词汇丰富,具有民间口头文学的特点,主要以反映乡村风貌和儿女情长。这些剧词以浓厚的生活气息、生动活泼的表演方式,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的唱词主要特点还有一嘟噜一穗、吊胃口、边唱边说或者边说边唱,以及唱词不固定等多种形式。
五音戏 拐磨子 的唱词
五音戏
山东、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戏剧
http://baike.baidu.com/view/96962.html?wtp=tt
一、简介
五音戏原名"肘鼓子",发源于山东章丘、历城一带,流行于山东中部的济南、淄博及周边地区。其发生、发展、定型大致经历了秧歌腔、五人班和五音戏三个时期。
二、历史溯源
五音戏原名"肘鼓子"或"周姑子"戏。(周贻白《中国戏曲论丛》认为,"周姑子"为"肘鼓子"讹传)是由边打鼓边歌唱的"秧歌腔"发展起来的。至今传统戏《大裁衣》中还保留着一些原始唱词,如:"我就会打鼓,你就会敲锣,打起锣鼓唱秧歌,秧歌唱来唱秧歌",距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它与山东省境内流行的柳琴戏、茂腔、柳腔、同属于肘鼓子系统。
据老艺人邓洪山(艺名鲜樱桃)(1996年92岁)回忆,他父亲邓九星的老师叫荀兴旺,荀兴旺的老人叫铁笛,铁笛是当时有名的肘鼓子戏小生,从铁笛---荀兴旺---邓九星---邓洪山,四辈相传的时间对照起来,也有二百多年的历史。
"肘鼓子"戏最初分东路、西路、北路三支。东路、北路因中国近代史上战乱荒旱,百姓生活极度困苦,民族艺术遭到严重摧残,缺少专业剧团沿袭,解放前已基本消亡,北路(又名"灯腔"或"腔")和东路肘鼓子在博兴县境内和桓台县乌河头村,还有一些民间老艺人在演唱。现在的淄博市五音戏剧院,属于西路"肘鼓子",也是现在仅存的、唯一的一个专业演出院团。
五音戏的发生、发展、定型,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
"秧歌腔"("秧歌"和"姑娘腔")时期:关于秧歌的起源,清翟灏在《通俗篇》中道:"今有秧歌,本妇所唱也。《武村旧事》元夕舞队之'村田乐'即此"。相传,古时候章丘、历城一带,逢农间、节庆之际,农民便自发的组织起来,用边舞边唱的秧歌形式,或庆丰收,或祝颂太平,进行自娱自乐。这期间,便有许多文化人加入进来,或为其填词,或为其编故事。据说清朝中后期,有个叫车丹的退隐老臣,受其感染,便根据制作豆腐的过程,编写出《拐磨子》一剧。此剧通盘都用"秧歌腔"中的"逗歌"曲牌,即上下两句演唱到底,其表演也是模拟劳动中的动作。这种保留着秧歌痕迹的剧目,在五音戏中还有一大批,如:《借》、《逢罗》、《下关东》、《王小赶脚》等。
"五人班"(肘鼓子)时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后,肘鼓子戏的剧目逐渐丰富起来,有些不堪失去土地及天灾人祸重重压力的农民,便纷纷借助肘鼓子戏的这种演唱形式,成为乞食讨饭或谋生的一种手段,即是"一人唱门子"去讨饭,二人三人"扒地摊",三人五人"盘凳子"。著名老艺人鲜樱桃,就是从这个过程中走过来的,至死他在身上还留有当年他"唱门子"时,被狗咬过的痕迹。
后来,逐渐出现了许多一二人打锣鼓,三四人表演的小戏班,他们往往是一家四、五口人或一伙四、五人的演出帮伙,当地老百姓就习惯的把他们叫做"五人班",这一名称一直沿袭到解放前夕。
二十世纪初,"五人班"开始进入济南市区内演出。最初多是在简易的席棚内演,后来又进入茶馆内演出。如"风顺茶园"、"文举茶园"、"民乐茶园"、"鹊华居"等,都有他们的足迹。
最早在此唱红的是李德兴(艺名根柱子。1896--?)。一九一七年邓洪山也随父亲邓九星进入济南市区内演出,单在"顺风茶园"就一唱唱了近三十年。由于他年轻,又唱、做俱佳,他的名声一时传扬四方,齐鲁大地几乎无人不知"鲜樱桃"这个名字。这一时期也是五音戏发展最迅速的时期,受皮黄、梆子、落子、曲艺的影响,它的剧目逐渐向中型、大型戏发展,它的唱腔不再是四句一反复,他的表演也不再单一化,它的兴起使当地有名的章丘梆子戏逐渐消亡下去。
五音戏时期:一九二五年,山东军阀张宗昌为其母祝寿时,从北京邀来了京剧名角梅兰芳和余叔岩,山东省唯一邀请了"鲜樱桃小戏班",他们同时在珍珠泉院内的戏楼子上同台演出。这次梅兰芳看过鲜樱桃的《王小赶脚》后,大为赞赏,并从此结为好友,经常往来,这些情况在《梅兰芳舞台艺术》一书中都有记述。
一九五一年,程砚秋在去徐州演出途中,到了济南,听说鲜樱桃在周村演出,便专程去了周村。在邓洪山不知情的情况下,观看了邓洪山在《樊江关》中饰演"薛金莲"的表演,对他深表佩服,二人相互切磋技艺,程砚秋向邓洪山学习小姑娘的表演动作,邓洪山向程砚秋学习了《武家坡》中的一句甩腔,后来用在《王小赶脚》中"奔走阳"(哎哟哟)关"一句里,得到了观众的好评。
此后,邓洪山与其他京剧名旦荀慧生、尚小云也成为好友。一九三三年秋,鲜樱桃率班在北京城南游艺园的半年演出期间,戏剧理论家齐如山曾去看望过他们,并要去八张"五人班"戏的花脸脸谱。这些活动对五音戏的发展都起了重要作用。
另外,"五人班"在济南期间,经常与山东梆子、刚兴起的吕剧同台合演,称为"二六合班"。
一九三五年秋,经马彦祥(原齐鲁大学教授、后任文化部文化司司长)介绍,邓洪山带领两个"武场"和两个男演员,到上海英国人开办的"百代唱片公司",灌制了七个戏共计六张唱片,从此这个剧种被很快传播到全国各地,它的观众也越来越多,一时间从济南到淄博、潍坊一带的广大农村地区,相继涌现出大批专业"五人班"演出队伍,仅在济南市区内就有五、六个戏班常年演出,广大农村地区据说有五、六个小戏班在活动。
红极一时的"五人班"没有个正规名称,邓洪山便借用灌制唱片时"百代唱片公司"赠给自己的写有"五音泰斗"四个大字的锦旗上的前两个字,改"五人班"为"五音戏",从此这个名称变沿袭下来。
解放前夕,由于战乱不止,五音戏演职员纷纷逃出济南,进入鲁中南部山区,或帮人排戏,或重新"盘凳子",一时"五音戏"销声匿迹。邓洪山也逃进章丘县青野一带的山里以教戏为生。解放后,以邓洪山、明鸿钧、张方玉为首的三个戏班,重聚淄博,于一九四九年在周村成立了五音剧社,一九五四年邓洪山率领一个演出队,到上海市参加华东地区戏剧观摩演出,他本人被评为"表演一等奖",并获金质奖章一枚,一九五六年,向当地政府登记注册,改名为淄博市五音剧团。
"文革"期间,剧团再次被解散,演职人员全部改行。直到"四人帮"倒台后,五音剧团才重新恢复了建制,于一九九八年更名为淄博市五音戏剧院,一直延续到现在。
扑灰年
http://baike.baidu.com/view/4822.htm
扑灰年画是中国民间年画中的一个古老画种,始见于明代成化年间(1465-1487年),盛行于清代。从现有的资料看,中国只有高密一地存在这种年画,主要产地在高密北乡姜庄、夏庄一带三十多个村庄。
扑灰年画是在写意国画的基础上成长起来,后来经高密北乡公婆庙村王姓人家发展创新,在文人画和庙宇壁画的基础上形成一种扑灰起稿,继以手绘,半印半画的年画。所谓扑灰,即用柳枝烧灰,描线作底版,一次复印多张。艺人继而在印出的稿上粉脸、手,敷彩,描金,勾线,最后在重点部位涂上明油即成。扑灰年画技法独特,以色代墨,线条豪放流畅,写意味浓,格调明快。扑灰年画多以仕女、胖娃、戏曲人物、神话故事、山水花卉为题材,深受民众喜爱。
山东潍坊高密扑灰年画是世界上独特的画种,被誉为“中国一绝”。
扑灰年画起源于明代成化年间,是一种扑灰起稿手绘年画,产地主要分布在高密北乡姜庄夏庄一带30多个村庄。创始人是北乡公婆庙村一个姓王的民间艺人,最初的作品大多是神像和墨屏花卉。到乾隆末年地方上作扑灰年画的人渐多,在李家庄、赵家圈、杜家官庄开办作坊成立画店。到清末鼎盛时期,作画能手蜂起,发展成两个主要的流派:“老抹画”和“红货”。它的制作式打好腹稿以后,艺人用柳木炭条起线稿,再用画纸在线稿上扑抹复印,一稿可扑数张,因有这一招,便又“扑灰”之名。扑灰起稿之后,再加手绘,经“大涮狂涂”、“细心巧画”,“描子勾拉”、“粉脸”、“涮手”、“赋彩”、“开眉眼”、“勾线”、“涮花”、“磕盐菜花”、“描金”、“涂明油”一整套工序,才能画出一张漂亮的画来。
“老抹画”继承传统画法,仍以画墨屏为主,画风典雅,虽受新画派冲击,决心不改初衷,自编歌谣表态明志:“墨屏墨屏,案头清供。婆娘不喜,老头奉承。货卖识主,各有前程。”扑灰“红货”,大胆借鉴天津杨柳青年画和潍县年画对色彩的运用,向大红大绿靠拢,使作品显出艳丽红火,对比强烈的特色,一时为多数人所喜爱,艺人也自编歌谣,宣扬成绩:“红绿大笔抹,市上好销货,庄户墙上挂,吉祥又红火。”
早期的扑灰年画以水墨为主,从清代道光年间逐步发展为以色代墨,并趋向艳丽。由于大笔纵横,自由挥洒,有抹的味道,艺人们称其为“抹画子”。内容大都表现喜庆,很适于民户节日张贴。“姑嫂闲话”、“踢毽子”、“万事如意”“富贵平安”、“八仙庆寿”、“牛朗织女”、“福寿双全”、“双童献寿”、“家堂”等都是扑灰年 画的代表作品。清代中期,作品就销往烟台、临沂、徐州、内蒙古、东北等地。现在因其有独特的技法,粗犷的风格,已引起了专家学者的高重视,成了研究收藏的珍品。中国美术馆、首都博物馆、中国民间美术博物馆、山东省博物馆均有收藏。《中国美术大全》中介绍了十多幅代表作品,中央美术学院、天津艺术学院等院校的师生作为临摹教材。1998年国家外事局、西安电影制厂选取高中主灰年画等五种画种制做的《中国年画》纪录影片,在世界100多个国家大使馆展播。
扑灰年画艺术风格独树一帜,以色代墨,着色浓重,色彩艳丽,形象追求动感,结条豪放流畅,人物面部造型多胖耳大腮,但在丰满圆润中不失隽秀感。扑灰年画挥豪放、推拙粗犷、古朴 、典雅,兼工重写是它的精髓。题材有民间传说、历史故事、戏曲人物、仕女娃娃等,把年画与年 俗活动紧密结合,深受民间欢迎。
五音戏的传承价值
,植根于汉族民间,早已成为流传地区百姓节假婚庆、自娱自乐不可缺少的艺术形式。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急剧变革给五音戏带来极大的影响和冲击,加之保护措施滞后和资金不足,这一剧种正面临失传的危险。清朝后半叶传入淄博,流行于民间,尤其是在农闲季节,艺人们为了生计,几个人结合在一起(多为5人,故亦叫“五人班”),流动于邻村从事演唱。民间最早的五音戏班社是1860年前后成立的大徐戏班(在今张店区傅家乡),演出的剧目有《狮子楼》、《彩楼记》等。此外,还有荣春戏班(今张店区石桥乡)。当时的戏班并不固定,演出既无化妆,亦无伴奏,用秧歌腔或小曲演唱,唱词多是顺口溜的形式,以跑圆场、土台子为主要演出场所。清末,在梆子等剧种的影响下,始配以锣鼓伴奏,演员也略有装扮。20世纪初,”周姑子戏”已遍及境内各区、县,民间的戏班(社)已很普遍,1914年张店王焕奎(艺名王妮子)成立的50余人的戏班在民间影响较大,这时期,“周姑子戏”逐渐吸收了京剧、昆腔等剧种的营养,慢慢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板式和锣鼓伴奏体系,传至今日,该戏的板腔主要有悠板、二玉应、鸡刨爪、散板。1933年,民间艺人邓洪山等经北京马彦祥介绍到上海百代公司灌唱片,该公司赠给邓洪山一面锦旗,上书“五音泰斗”4个字,自此“周姑子戏”正式更名为”五音戏”。解放前夕,五音戏艺人有邓洪山、明洪钧等。解放初期,张店东南村有一个40余人组成的五音戏社团,曾上演过《拾玉镯》、《王二姐思夫》、《小俩口回娘家》,周村有邓洪山等人成立的30余人的五音剧社,博山有刘方玉的五音戏班,不久刘、邓两个戏班合并,成立了第一个较大的五音戏演出团体,并于1950年在博山向人民政府登记落户。1952年,五音戏伴奏增加了二胡等丝弦乐器。1954年五音剧社参加了山东省及华东区戏曲观摩演出大会,演出《彩楼记》及《王小二赶脚》,邓洪山获演员一等奖。五音戏演出由民间演唱走上了正规的舞台表演。1956年淄博市五音剧社改名为淄博市五音剧团,演职人员增至60余人。1958-1965年,剧团年年上山下乡为群众演出,使五音戏传遍淄博大地。其间演出的剧目有《琼花》、《龙马精神》、《送镰记》、《新媳妇》等。1975年与市吕剧团合并,全团人员达到百余人,演出的剧目,内容丰富多彩,传统戏、新编历史戏及现代戏达700余个。精彩的表演,使五音戏蜚声省内外,剧团多次被邀到各地巡回演出。1960年国庆期间,该团进京汇报演出,部分中央领导及文化界名人观看了演出,周总理还亲自接见了剧团的部分演员。1961年剧团又南下江浙巡回演出,历经济南、徐州、南京、镇江、常州、无锡、上海、杭州、青岛等地。1985年剧团再次进京在中南海演出,受到中央领导同志的接见。这支近100人的演出队伍仍然活跃在淄博市各区县之间,上演《墙头记》、《费姐》、《回龙转》等优秀传统剧目。剧团团址位于市文化活动中心、市政府所在地张店区共青团西路135号。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五音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6月8日,山东省淄博市五音戏剧院获得国家文化部颁布的首届文化遗产日奖。
谈谈五音戏传承与发展途径
五音戏源于山东省的章丘、历城一带,传于济南、淄博、滨州、潍坊等地。原名肘鼓子(或周姑子)戏,以唱腔优美动听,语言生动风趣,表演朴实细腻而著称,地方特色浓郁。由于所流传地域的方言、风俗等差异,大致划分为东、西、北三路。后由于种种原因,东路和北路肘鼓子渐趋衰微,只有西路被一支专业的戏曲团体承续下来,即今日的淄博市五音戏剧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