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人

时间:2024-04-30 17:13:04编辑:优化君

古文观止讲的是什么时候到什么时候的故事?

《古文观止》300年来流传极广、影响极大,在诸多古文选本中独树一帜,鲁迅先生评价《古文观止》时认为它和《昭明文选》一样,“在文学上的影响,两者都一样的不可轻视”。

《古文观止》的作者是清初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吴乘权、吴调侯叔侄俩。吴乘权,字楚材。他一生研习古文,好读经史。康熙十五年(1676年)就在福州辅助先生教伯父之子学习古文,后竟以授馆终其一生。除参与选编《古文观止》外,他还同周之炯、周之灿一起采用朱熹《通鉴纲目》体例,编过一个历史普及读本——《纲鉴易知录》。大职,字调侯,也是嗜“古学”而“才器过人”。他一生的主要经历,是在家乡同叔父一道教书。二吴编撰《古文观止》费时有年。起初,他们只是为给童子讲授古文编了一些讲义。后来逐年讲授,对古文的见解越来越深,讲义越编越精,以致“好事者手录”而去,“乡先生”读后有“观止”之叹,劝他们“付之剞劂以公之于世”。这样,他们才“辑平日之所课业者若干首”为一书。书稿编好后,即寄往归化(今呼和浩特市)请吴兴祚审阅。兴祚,字伯成,号留村,为乘权伯父。他官至两广总督,时任汉军副都统。他“披阅数过”,以为此书于初学古文者大为有益,便于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端午节为书做序,且“亟命付诸梨枣”。这样就有了《古文观止》最早的刻本。
《古文观止》所选之文上起先秦,下至明末,大体反映了先秦至明末散文发展的大致轮廓和主要面貌。其中包括《左传》34篇、《国语》11篇,《公羊传》3篇、《礼记》6篇,《战国策》14篇,韩愈文24篇;柳宗元文11篇,欧阳修13篇,苏轼文17篇,苏辙文3篇,王安石4篇……共222篇。篇幅长短适中,每一篇选文也都非长篇巨制,易于阅读和理解,篇目和分卷比较匀称,极宜普及和流行。
《古文观止·卷一》——周文
  

篇次
篇目
出处



郑伯克段于鄢 《左传》



周郑交质 《左传》



石碏谏宠州吁 《左传》



臧僖伯谏观鱼 《左传》



郑庄公戒饬守臣 《左传》



臧哀伯谏纳郜鼎 《左传》



季梁谏追楚师 《左传》



曹刿论战 《左传》



齐桓公伐楚盟屈完 《左传》



宫之奇谏假道 《左传》


十一
齐桓下拜受胙 《左传》


十二
  
阴饴甥对秦伯 《左传》


十三
子鱼论战 《左传》


十四
寺人披见文公 《左传》


十五
介之推不言禄 《左传》


十六
展喜犒师 《左传》


十七
  
烛之武退秦师 《左传》


十八
蹇叔哭师 《左传》

《古文观止·卷二》——周文
  

篇次
篇目
出处



郑子家告赵宣子 《左传》



王孙满对楚子 《左传》



齐国佐不辱命 《左传》



楚归晋知罃 《左传》



吕相绝秦 《左传》



驹支不屈于晋 《左传》



祁奚请免叔向 《左传》



子产告范宣子轻币 《左传》



晏子不死君难 《左传》



季札观周乐 《左传》


十一
子产坏晋馆垣 《左传》


十二
子产论尹何为邑 《左传》


十三
  
子产却楚逆女以兵 《左传》


十四
子革对灵王 《左传》


十五
  
子产论政宽猛 《左传》


十六
  
吴许越成 《左传》

《古文观止·卷三》——周文
  

篇次
篇目
出处



祭公谏征犬戎 《国语》



召公谏厉王止谤 《国语》



襄王不许请隧 《国语》



单子知陈必亡 《国语》



展禽论祀爰居 《国语》



里革断罟匡君 《国语》



敬姜论劳逸 《国语》



叔向贺贫 《国语》



王孙圉论楚宝 《国语》



诸稽郢行成于吴 《国语》


十一
申胥谏许越成 《国语》


十二
春王正月 《公羊传》


十三
宋人及楚人平 《公羊传》


十四
吴子使札来聘 《公羊传》


十五
郑伯克段于鄢 《谷梁传》


十六
虞师晋师灭夏阳 《谷梁传》


十七
晋献公杀世子申生 《礼记·檀弓》


十八
曾子易箦 《礼记·檀弓》


十九
有子之言似夫子 《礼记·檀弓》


二十
公子重耳对秦客 《礼记·檀弓》


二十一
杜蒉扬觯 《礼记·檀弓》


二十二
晋献文子成室 《礼记·檀弓》

《古文观止·卷四》——战国文
  

篇次
篇目
  
出处/作者



苏秦以连横说秦 《战国策》



司马错论伐蜀 《战国策》



范雎说秦王 《战国策》



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



颜斶说齐王 《战国策》



冯谖客孟尝君 《战国策》



赵威后问齐使 《战国策》



庄辛论幸臣 《战国策》



触龙说赵太后 《战国策》



鲁仲连义不帝秦 《战国策》


十一
  
鲁共公择言 《战国策》


十二
唐雎说信陵君 《战国策》


十三
唐雎不辱使命 《战国策》


十四
乐毅报燕王书 《战国策》


十五
谏逐客书 李斯


十六
卜居 屈原


十七
宋玉对楚王问 宋玉

《古文观止·卷五》——汉文
  

篇次
篇目
出处/作者



五帝本纪赞 《史记》



项羽本纪赞 《史记》



秦楚之际月表 《史记》



高祖功臣侯者年表 《史记》



孔子世家赞 《史记》



外戚世家序 《史记》



伯夷列传 《史记》



管晏列传 《史记》



屈原列传 《史记》



酷吏列传序 《史记》


十一
游侠列传序 《史记》


十二
滑稽列传 《史记》


十三
货殖列传序 《史记》


十四
太史公自序 《史记》


十五
报任少卿书 司马迁

《古文观止·卷六》——汉文
  

篇次
篇目
作者



高帝求贤诏 汉高祖



文帝议佐百姓诏 汉文帝



景帝令二千石修职诏 汉景帝



武帝求茂才异等诏 汉武帝



过秦论上 贾谊



治安策 贾谊



论贵粟疏 晁错



狱中上梁王书 邹阳



  
上书谏猎 司马相如



答苏武书 李陵


十一
尚德缓刑书 路温舒


十二
报孙会宗书 杨恽


十三
光武帝临淄劳耿弇 汉光武帝


十四
诫兄子严敦书 马援


十五
前出师表 诸葛亮


十六
后出师表 诸葛亮

《古文观止·卷七》——六朝唐文
  

偏次
篇目
作者



陈情表 李密



兰亭集序 王羲之



归去来兮辞 陶渊明



桃花源记 陶渊明



五柳先生传 陶渊明



北山移文 孔稚珪



谏太宗十思疏 魏征



为徐敬业讨武曌檄 骆宾王



滕王阁序 王勃



与韩荆州书 李白


十一
春夜宴桃李园序 李白


十二
吊古战场文 李华


十三
陋室铭 刘禹锡


十四
阿房宫赋 杜牧


十五
原道 韩愈


十六
原毁 韩愈


十七
获麟解 韩愈


十八
杂说一(龙说) 韩愈


十九
杂说四(马说) 韩愈

《古文观止·卷八》——唐文

篇次
篇目
作者



师说 韩愈



进学解 韩愈



圬者王承福传 韩愈



讳辩 韩愈



争臣论 韩愈



后十九日复上宰相书 韩愈



后廿九日复上宰相书 韩愈



与于襄阳书 韩愈



与陈给事书 韩愈



应科目时与人书 韩愈


十一
送孟东野序 韩愈


十二
送李愿归盘谷序 韩愈


十三
送董邵南游河北序 韩愈


十四
送杨少尹序 韩愈


十五
送石处士序 韩愈


十六
送温处士赴河阳军序 韩愈


十七
祭十二郎文 韩愈


十八
祭鳄鱼文 韩愈


十九
柳子厚墓志铭 韩愈

《古文观止·卷九》——唐宋文
  

篇次
篇目
作者



驳复仇议 柳宗元



桐叶封弟辨 柳宗元



箕子碑 柳宗元



捕蛇者说 柳宗元



种树郭橐驼传 柳宗元



梓人传 柳宗元



愚溪诗序 柳宗元



永州韦使君新堂记 柳宗元



钴鉧潭西小丘记 柳宗元



小石城山记 柳宗元


十一
贺进士王参元失火书 柳宗元


十二
待漏院记 王禹偁


十三
黄冈竹楼记 王禹偁


十四
书洛阳名园记后 李格非


十五
严先生祠堂记 范仲淹


十六
岳阳楼记 范仲淹


十七
谏院题名记 司马光


十八
义田记 钱公辅


十九
袁州州学记 李觏


二十
朋党论 欧阳修


二十一
  
纵囚论 欧阳修


二十二
释秘演诗集序 欧阳修

《古文观止·卷十》——宋文
  

篇次
篇目
作者



梅圣俞诗集序 欧阳修



送杨寘序 欧阳修



五代史伶官传序 欧阳修



五代史宦者传论 欧阳修



相州昼锦堂记 欧阳修



丰乐亭记 欧阳修



醉翁亭记 欧阳修



秋声赋 欧阳修



祭石曼卿文 欧阳修



泷冈阡表 欧阳修


十一
管仲论 苏洵


十二
辨奸论 苏洵


十三
心术 苏洵


十四
张益州画像记 苏洵


十五
刑赏忠厚之至论 苏轼


十六
范增论 苏轼


十七
留侯论 苏轼


十八
贾谊论 苏轼


十九
晁错论 苏轼

《古文观止·卷十一》——宋文
  

篇次
篇目
作者



上梅直讲书 苏轼



喜雨亭记 苏轼



凌虚台记 苏轼



超然台记 苏轼



放鹤亭记 苏轼



石钟山记 苏轼



潮州韩文公庙碑 苏轼



乞校正陆贽奏议进御札子 苏轼



前赤壁赋 苏轼



后赤壁赋 苏轼


十一
三槐堂铭 苏轼


十二
方山子传 苏轼


十三
六国论 苏辙


十四
上枢密韩太尉书 苏辙


十五
黄州快哉亭记 苏辙


十六
寄欧阳舍人书 曾巩


十七
赠黎安二生序 曾巩


十八
读孟尝君传 王安石


十九
同学一首别子固 王安石


二十
游褒禅山记 王安石


二十一
  
泰州海陵县主簿许君墓志铭 王安石

《古文观止·卷十二》——明文
  

篇次
篇目
作者



送天台陈庭学序 宋濂



阅江楼记 宋濂



司马季主论卜 刘基



卖柑者言 刘基



深虑论 方孝孺



豫让论 方孝孺



亲政篇 王鏊



尊经阁记 王守仁



象祠记 王守仁



瘗旅文 王守仁


十一
信陵君救赵论 唐顺之


十二
报刘一丈书 宗臣


十三
吴山图记 归有光


十四
沧浪亭记 归有光


十五
青霞先生文集序 茅坤


十六
蔺相如完璧归赵论 王世贞


十七
徐文长传 袁宏道


十八
五人墓碑记 张溥


寺在古代有什么含义

寺的含义如下:大道场里面可以分为两个主要的部分,一个是佛学院,佛学院决定是专科的,十个宗派建十个道场,另外一个修行的,领众修行,解行相应,这个名称也都要现代化。所以今天即使在外国,佛教的道场还用「寺」,人家一看到「寺」就想到这是个宗教,这是迷信,这个字变成迷信的符号,给人印象不好。其实这个「寺」,今天懂得它的本意的人实在讲太少太少,佛家的道场为什麽要用「寺」这个名称,我们在外面弘法对於这一桩事也要讲得清楚,讲得明白。现在一般人讲寺跟庙就联起来了,其实寺跟庙完全不相同,庙是祭祀鬼神的地方,寺是从前政府办公的机构,两回事。佛教是汉朝传到中国来的,汉明帝永平十年,这是正式由国家派使节迎请摩腾、竺法兰到中国来,公元六十七年。汉朝的制度,君权跟相权是分开来的,虽然是专制,但是非常合理,就是有哪些机构直接是皇帝管的,哪些机构是宰相管的,宰相是皇帝任命的,但是他的权利很大,他管理国家的政治,像现在的国务院一样。但是从前外交是皇帝直接管的,现在外交是在国务院,以前皇帝管外交。皇帝底下的机构名称就叫寺,他底下有九个机关,我们今天讲的一级单位,直接归皇帝管,这九个机构都称作寺,归宰相管的这个底下的机构就称部,由此可知,寺跟部是一个意思。在汉朝的时候不称部长称尚书,像礼部,管教育的,就是现在讲的教育部,礼部尚书就是教育部长,管全国教育,他底下有两个助手:侍郎,左右两个侍郎,就是现在所讲的次长,现在也是两个次长,一个政务次长,一个常务次长,现在名称不一样,实际上是一桩事情。皇帝下面管九个寺,寺的长官叫卿,所以我们读古书,里面常讲三公九卿,九卿就是皇帝下面办事的九个单位的主管,称之为卿。三公的地位就高了,三公相当於现在所讲的资政,皇帝遇到什麽困难的时候要向他们请教的,这大多数是元老来充任的。当时管外交的机构叫鸿胪寺,鸿胪寺相当於现在的外交部,鸿胪寺卿就等於现在的外交部长。摩腾、竺法兰从外国到中国来,到了中国之後由鸿胪寺(外交部)接待,来了之後跟中国朝野一接触就谈得很投机,在理念上彼此都能认同。中国在过去有儒家、道家、春秋诸子百家,汉武帝才建立了中国教育制度,汉武帝决定采取孔孟的学术作为中国教育的主流,他这个决定一直到清朝,所以儒家的思想主宰中国将近两千年多年。谈了之後,谈得很投机,中国人就想把这两位法师留住,别让他回去。外交部是招待外宾,是临时的,总不能长住,那不像话,於是再成立一个机构,也称作寺,称寺就直接归皇帝管。後汉的首都在洛阳,所以在洛阳建一个寺,就叫白马寺,你从这里也看到中国人的人心厚道。白马虽然是畜生,驮经,驮佛像,从那麽远驮到中国来,也不能把牠忘掉,所以这个寺的名字就叫白马寺,这是中国第一座寺,直接归皇帝管的。实际上这就是佛陀教育部,这个机构专门管佛教育的,当时最重要的工作,一个是译经,另外就是解释佛经,就做这个工作,所以它是教育。於是从明帝以後,中国就搞成两个教育部,教育系统就搞成两个,这也很特殊,一个是皇帝管的佛教育。总而言之,寺在古代(汉朝)是政治机构。


求10篇很短的文言文故事或人物传记和翻译赏析

第一卷 周文(《左传》)

1、郑伯克段于鄢 2、周郑交质 3、石碏谏宠州吁 4、臧僖伯谏观鱼 5、郑庄公戒饬守臣 6、藏哀伯谏纳郜鼎
7、季梁谏追楚师 8、曹刿论战 9、齐桓公伐楚盟屈完 10、宫之奇谏假道 11、齐桓公下拜受胙 12、阴饴甥对秦伯
13、子鱼论战 14、寺人披见文公 15、介之推不言禄 16、展喜犒师 17、烛之武退秦师 18、蹇叔哭师

第二卷 周文(《左传》)

1、郑子家告赵宣子 2、王孙满对楚子 3、齐国佐不辱命 4、楚归晋知罃 5、吕相绝秦 6、驹支不屈于晋 7、祁奚请免叔向 8、子产告范宣子轻币
9、晏子不死君难 10、季札观周乐 11、子产坏晋馆垣 12、子产论尹何为邑 13、子产却楚逆女以兵 14、子革对灵王 15、子产论政宽猛 16、吴许越成

第三卷 周文(《国语》)

1、祭公谏征犬戎 2、召公谏厉王止谤 3、襄王不许请隧 4、单子知陈必亡 5、展禽论祀爰居 6、里革断罟匡君
7、敬姜论劳逸 8、叔向贺贫 9、王孙圉论楚宝 10、诸稽郢行成于吴 11、申胥谏许越成

第三卷 周文

《公羊传》 1、春王正月 2、宋人及楚人平 3、吴子使札来聘 《谷梁传》 1、郑伯克段于鄢 2、虞师晋师灭夏阳
《檀弓》 1、晋献公杀世子申生 2、曾子易箦 3、有子之言似夫子 4、公子重耳对秦客 5、杜篑扬觯 6、晋献文子成室

第四卷 周文

《战国策》 1、苏秦以连横说秦 2、司马错论伐蜀 3、范睢说秦王 4、邹忌讽齐王纳谏
5、颜斶说齐王 6、冯谖客孟尝君 7、赵威后问齐使 8、庄辛论幸臣 9、触讋说赵太后
10、鲁仲连义不帝秦 11、鲁共公择言 12、唐睢说信陵君 13、唐睢不辱使命 14、乐毅报燕王书
《秦文》 李斯谏逐客书 《楚辞》 1、卜居 2、宋玉对楚王问

第五卷 汉文

《史记》 1、五帝本纪赞 2、项羽本纪赞 3、秦楚之际月表 4、高祖功臣侯年表 5、孔子世家赞
6、外戚世家序 7、伯夷列传 8、管晏列传 9、屈原列传 10、酷吏列传序 11、游侠列传序
12、滑稽列传 13、货殖列传序 14、太史公自序 司马迁 报任安书

第六卷 汉文

西汉书 1、高帝求贤诏 2、文帝议佐百姓诏 3、景帝令二千石修职诏 4、武帝求茂材异等诏
5、贾谊过秦论(上) 6、贾谊治安策(一) 7、晁错论贵粟疏 8、邹阳狱中上梁王书 9、司马相如上书谏猎
10、李陵答苏武书 12、路温舒尚德缓刑书 13、杨恽报孙会宗书 东汉文 1、光武帝临淄劳耿弇
2、马援诫兄子严敦书 后汉书 1、诸葛亮前出师表 2、诸葛亮后出师表

第七卷 六朝唐文

李密 陈情表 王羲之 兰亭集序 陶渊明 1、归去来辞 2、桃花源记
3、五柳先生传 孔稚珪 北山移文 魏征 谏太宗十思疏 骆宾王 为徐敬业讨武曌檄 王勃 滕王阁序
李白 与韩荆州书 春夜宴桃李园序 李华 吊古战场文 刘禹锡 陋室铭 杜牧 阿房宫赋
韩愈 1、原道 2、原毁 3、获麟解 4、杂说(一) 5、杂说(四)

第八卷 唐文(韩愈)

1、师说 2、进学解 3、圬(木字旁改提土旁)者王承福传 4、讳辩 5、争臣论
6、后十九日复上宰相书 7、后廿九日复上宰相书 8、与于襄阳书 9、与陈给事书 10、应科目时与人书
11、送孟东野序 12、送李愿归盘谷序 13、送董邵南序 14、送杨少尹序 15、送石处士序
16、送温处士赴河阳军序 17、祭十二郎文 18、祭鳄鱼文 19、柳子厚墓志铭

第九卷 唐文

柳宗元 1、驳复仇议 2、桐叶封弟辩 3、箕子碑 4、捕蛇者说
5、种树郭橐驼传 6、桎人传 7、愚溪诗序 8、永州韦使君新堂记 9、钴鉧潭西小丘记
10、小石城山记 11、贺进士王参元失火书 王禹偁 1、待漏院记 2、黄冈竹楼记
李格非 书洛阳名园记后 范仲淹 1、严先生祠堂记 2、岳阳楼记
司马光 谏院题名记 钱公辅 义田记 李觏
袁州州学记 欧阳修 1、朋党论 2、纵囚论 3、释秘演诗集序

第十卷 宋文

欧阳修 1、梅圣俞诗集序 2、送杨寘序 3、五代史伶官传序 4、五代史宦官传序 5、相州昼锦堂记
6、丰乐亭记 7、醉翁亭记 8、秋声赋 9、祭石曼卿文 10、泷冈阡表
苏洵 1、管仲论 2、辩奸论 3、心术 4、张益州画像记
苏轼 1、刑赏忠厚之至论 2、范增论 3、留侯论 4、贾谊论 5、晁错论

第十一卷 宋文

苏轼 1、上梅直讲书 2、喜雨亭记 3、凌虚台记 4、超然台记
5、放鹤亭记 6、石钟山记 7、潮洲韩文公庙碑 8、乞校正陆贽奏议进御剳子 9、前赤壁赋
10、后赤壁赋 11、三槐堂铭 12、方山子传 苏辙 1、六国论
2、上枢密韩太尉书 3、黄州快哉亭记 曾巩 1、寄欧阳舍人书 2、赠黎安二生序
王安石 1、读孟尝君传 2、同学一首别子固 3、游褒禅山记 4、泰州海陵县主簿许君墓志铭

第十二卷 明文

宋濂 1、送天台陈庭学序 2、阅江楼记 刘基 1、司马季主论卜 2、卖柑者言
方孝孺 1、深虑论 2、豫让论 王鏊 亲政篇 王守仁 1、尊经阁记
2、象祠记 3、瘗旅文 唐顺之 信陵君救赵论 宗臣 报刘一丈书 归有光 1、吴山图记
2、沧浪亭记 茅坤 青霞先生文集序 王世贞 蔺相如完璧归赵论 袁宏道 徐文长传 张溥 五人墓碑记


秦朝的寺人是什么意思

秦朝的寺人就是太监。古代宫中的近侍小臣,多以阉人充任。出自《左传·晋公子重耳之亡》:“吕,郄畏逼,将焚公宫而弑晋侯。寺人披请见,公使让之。”《周礼》谓天官冢宰所属有寺人,为宫中侍御之宦官。春秋时各国都设置。掌王宫中女御和女奴的戒令,在王后的路寝(正室)设五人。《小雅·巷伯》中有句:“寺人孟子,作为此诗。”郑玄笺:“巷伯,奄官,寺人,内小臣也。”


战国时期大秦寺人是什么?

大秦寺人意思是古代宫中的近侍小臣,多以阉人充任。《周礼》谓天官冢宰所属有寺人,为宫中侍御之宦官。春秋时各国都设置。掌王宫中女御和女奴的戒令,在王后的路寝(正室)设五人。《左传· 晋公子重耳之亡》:“吕,郄畏逼,将焚公宫而弑晋侯。寺人披请见,公使让之。”至于宦官制度则起源于于先秦时期,《诗经》、《周礼》、《礼记》中都有关于宦官的记载。周王朝及各诸侯国大都设置了宦官。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宦官制度则变得更加详备。秦朝灭亡之后,汉高祖刘邦鉴于秦亡教训,间用文士充中常侍,以抑制宦官势力,但是汉元帝之后,宦官势力便开始复萌并日渐强盛。等到东汉时期,皇帝身边的中常侍便专由宦官充任,主要负责传达诏令,掌理文书,左右皇帝视听,权力之大足以改变时局,东汉皇帝则多利用宦官牵制外戚,宦官势力正式成为了权力博弈中重要的一员。唐代,宦官由内侍省、掖廷局、宫闱局、奚官局、内仆局、内府局管理,唐太宗时,规定内侍省宦官最高官阶为三品,数额亦有限制。但是安史之乱后,唐代宦官实力再次开始扩张,位列三公甚至加封王侯者屡见不鲜,唐肃宗时期设观军容使,专以宦官中的掌权者充任,作为监视出征将帅的最高军职。宋代因为外戚势力的强势崛起,再加上诸多因素干预,虽然也设立了内侍省,由宦官掌权,但是宦官实力对于政权的影响远远小于汉唐时期。明代明太祖朱元璋对宦官管理较严,禁止其兼外臣的文武职衔,但从永乐朝始,宦官渐受重用。皇帝亲信的太监经常被派出巡出洋,担任监军。永乐十八年明朝设立东厂,成化十三年再设西厂,宦官势力的膨胀再也无人可以遏制。因此明代出现了许多权倾朝野的大宦官,例如成化年间的汪直、武宗时期的刘瑾、熹宗时期的魏忠贤等

历史(战国时期)

黄河流域有两位杰出的部落联盟首领,一个叫黄帝,一个叫炎帝

春秋著名的霸主是谁: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 秦穆公和楚庄王

战国七雄是谁:齐、楚、燕、赵、韩、魏、秦七国

中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应该是从新石器时代开始陶器上的刻画符号~
而从严格说河南舞阳贾湖遗址商代的甲骨文开始
现在国家对此的说法不一啊~
还有传说仓颉造字说但没有证据~


上一篇:cee

下一篇:透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