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兰人属于哪个民族?
在欧洲各民族当中,芬兰人的确是一个异数。他们的语言文化同其他多数欧洲人有著不小的差别。芬兰语属于乌拉尔语系,而绝大多数欧洲民族属于印欧语系;芬兰的民族史诗表现出了同日尔曼远古神话颇具差异的世界观,价值观,和审美情趣;芬兰的一些“特殊的”风俗习惯--比如蒸汽浴--也往往成为人们谈话的资料。甚至于在相貌上,也有很多人认为芬兰人与他们的邻居们(比如瑞典人,俄罗斯人)长得很不相同,虽然这很有可能是心理作用。i
中世纪的欧洲,文化并不发达,为数不多的知识分子们也无瑕去考虑语言学;文艺复兴之风吹到北欧之后,一些人开始意识到了芬兰语同匈牙利语之间的相似性;殖民时代以来,随著东西方交往的增多,欧洲学者们进一步认识到,与大多数欧洲语言差别甚大的芬兰语和匈牙利语,不但彼此相似,而且同北亚的一些语言之间颇具相通之处。鉴于此,十八十九世纪的语言学者倾向于将芬兰语,匈牙利语,突厥语,蒙古语,满语,等等,统统列入一个大语系,即所谓“图兰语系(Turanian Family)”。人们由此推断,芬兰人的“根”在亚洲。这个推断其实是建立在一个基本假设的基础上的:操相似语言的民族之间势必存在密切的血缘关系
一两百年前,“图兰语系”这一概念的倡导者以匈牙利知识分子为主,其政治目的是不言而喻的:匈牙利此时处于奥地利(哈布斯堡家族)的统治之下,强调“图兰”,就是强调匈牙利民族的独特性,以及它同土耳其之间的共性。这种独特性可以用来激发本族人的独立热忱;同突厥蒙古这些“伟大的游牧民族”扯上关系,也可以大涨志气。时至今日,尽管匈牙利早已同奥地利分离,匈牙利国内仍有一些人秉持这些主张,藉以强调自己祖先的伟大和光荣。然而,今天的“图兰”,早就不再是匈牙利人的专利,它已经成为了“泛突厥主义”的代名词,为中国西北边疆的某些“民族独立运动人士”所钟爱。当然这就是另外一个故事了,和芬兰人没多少关系。
作为一个染上了浓厚政治色彩的不成熟概念,“图兰语系”在学术界的生命到了二十世纪早期就终结了(尽管它在政治上还有被利用的价值),这要归功于著名的芬兰语言学家兰司铁(Gustaf John Ramstedt,不知是不是Linda Ronstadt的亲戚)。经过细致的学习,比较,和研究,兰司铁终于发现了阿尔泰语系和乌拉尔语系之间的本质差异,于是这两大语言系统就此分家。当前的阿尔泰语系包括突厥语,蒙古语,满语(有人--诸如兰司铁本人--认为,朝鲜语也应包括在内);乌拉尔语系包括芬兰语,匈牙利语,爱沙尼亚语,拉普语,涅涅茨语,以及当今俄国境内乌拉尔山脉两侧的一些小语种。根据现代语言学的分析,乌拉尔山脉一带应当是乌拉尔语系的发详地(这个名字也由此而来)。从此,芬兰人和匈牙利人的起源地就被定位在了乌拉尔山区,也就是欧亚两大洲的交界处
(插句题外话,事实上,早在十九世纪中期,奥匈帝国正式建立以后,多数的匈牙利上层人士就对“图兰语系”这一说法失去了兴趣,因为此时他们已经从哈布斯堡皇室那里得到了他们想要的东西--分享对奥匈帝国境内那些非奥非匈的诸多民族的剥削与压迫,比如波兰人,捷克人,斯洛伐克人,克罗地亚-波斯尼亚人,罗西尼亚人(乌克兰人),罗马尼亚人,等等。有关这个故事的“温情版”,请参见欧洲大片,的第二部
然而上述这一切依然是建立在语言的基础之上的。对于芬兰人血管中流淌的红色液体,人们仍没有直接证据来判断它的源头。二十世纪末到二十一世纪初,分子人类学终于对此问题给出了一个更有道理的答案,而这个答案,则是建立在坚实的自然科学--现代分子生物学--的基础之上的
众所周知,男性的精子可以分为两大类,X精子和Y精子,前者产生女孩,后者产生男孩。由Y精子当中的独有的Y染色体而产生的男性后代,会把Y染色体继续传给再下一代的男性;而X精子当中由于不包含Y染色体,其所产生女性就不可能再传递Y染色体。通俗地讲,Y染色体是“传男不传女”的。此外,Y染色体内部的DNA序列还会发生突变,突变也会被男性后代遗传下去,拥有相同Y染色体突变的男性,显然是应当来自于同一父系祖先。故此,通过对某个民族的男性的Y染色体的检测,可以确定这个民族父系直系祖先的起源,以及该民族同其他民族之间的关系(仅就父系血统而言
芬兰人的Y染色体主要由三种突变型组成:N(65%),I(20%),和R1a(10%)。其中的R1a和I,在中欧和北欧的其他民族当中都有显著分布,而占了压倒优势的N,则主要局限在东北欧。芬兰人是欧洲境内唯一的一个N型Y染色体占到一半以上大民族。有趣的是,一贯被认为是芬兰人的近亲的匈牙利人,其中的N型Y染色体却很少
据分子人类学的当前研究,N型Y染色体同R1a型和I型都是远亲,也就是说,它们在很早以前(四至七万年前,这个数字很不精确,不同的文献之间的出入也很大)就分道扬镳了。因此,芬兰人男性直系祖先当中的近三分之二,都与中欧,西欧,南欧诸民族(德意志,英格兰,法兰西,西班牙,意大利,等等)很不相同。然而,分子人类学研究同样显示,尽管N型本身在东亚各民族当中所占的比例都不是很高,但是它的近亲,O型, 却是亚洲东部出现频率最高的Y染色体。N型和O型的分家大约是一万五千到三万五千年前的事情(这个年代同样不准确),从生物进化的角度来讲,此二者可谓是“亲兄弟”。当前,中国汉族人当中的O型大约占四分之三左右,朝鲜人当中的O型大概也是这个比例,日本人当中的O型占了将近一半儿(不同学者和不同单位所进行调查统计会导致不同的结果,故此这些“比例”并非很精确,还有待于修正);在越南,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的人口当中,O型都占据著压倒多数。对于过去曾经被认为是芬兰人的“近亲”的阿尔泰语系诸民族,特别是突厥人和蒙古人当中,无论是N型还是O型,都不是该民族Y染色体的主流(只有在满族人当中,O型占了约55%,N型则占10%左右
两年前,上发表了爱沙尼亚学者Rootsi的一篇论文,该文章对于N型Y染色体的分布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和分析,最终得出结论:起源于东亚地区--很可能是印度支那半岛西北部的滇缅交界处--的N型Y染色体,连同其男性主人,经过了一个逆时针的向东向北再向西的漫长迁徙扩散过程之后,最终于一万多年前到达了波罗的海沿岸,构成了芬兰,爱沙尼亚,拉普等民族的父系直系祖先的主流。马马虎虎地讲,芬兰人可以被认为是东亚-东南亚各民族的远走高飞的堂兄弟
然而这个问题肯定不会到此为止,随著分子人类学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以及它同现有的历史学,考古学,文化人类学的交融,互补,和贯通,再考虑到政治因素对其不可被排除的影响(说句难听话,历史学也许就是政治的婢女,如同托马斯 阿奎那老人家所说的“哲学是神学的婢女”一般),新的发现和新的理论会被提出,现有的答案将被修正乃至否定,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芬兰属于哪个民族!?
是北欧
芬 兰 概 况
国名:芬兰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Finland,Suomen tasavalta)
独立日:12月6日(1917年)
国旗: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18∶11。旗地为白色。稍偏左侧的十字形蓝色宽条将旗面分为四个白色长方形。芬兰以“千湖之国”著称,西南临波罗的海,旗上的蓝色象征湖泊,河流和海洋;另一说象征蓝天。芬兰有超过四分之一的领土在北极圈内,气候寒冷,旗上的白色象征白雪覆盖着的国土。旗面上的十字表示芬兰历史上与北欧其他国家的密切关系。该国旗是1860年前后根据芬兰诗人托查里斯·托佩利乌斯的建议制作的。
国徽:为红色盾徽。盾面上为一只头戴王冠的金色狮子,前爪握着一把剑,后爪踩着一把弯刀。九朵白色的玫瑰花点缀在狮子周围。狮子象征芬兰人民的勇敢和力量,九朵玫瑰花代表芬兰历史上的九个省。
国歌:《祖国》
国家政要: 总统塔里娅·哈洛宁 (Tarja Halonen) ,2000年3月就职;总理马蒂·万哈宁 (Matti Vanhanen ),2003年6月任职。
自然地理:面积为33.8145万平方公里。位于欧洲北部,北面与挪威接壤,西北与瑞典为邻,东面是俄罗斯,南临芬兰湾,西濒没有潮汐的波的尼亚湾。地势北高南低。北部曼塞耳基亚丘陵海拔200—700米,中部为200—300米的冰碛丘陵,沿海地区为海拔50米以下的平原。芬兰境内拥有极其丰富的森林资源。全国森林面积达2600万公顷,人均林地5公顷,居世界人均林地的第二位。全国有69%的土地被森林覆盖,其覆盖率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树种以云杉林、松树林和白桦林居多,茂密的丛林中到处是鲜花和浆果。南部的塞马湖面积达4400平方公里,是芬兰第一大湖。芬兰的湖泊与狭窄的水道、短河、急流相连,从而形成互相沟通的水路。内陆水域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10%。有岛屿约17.9万个,湖泊约18.8万个,有“千湖之国”之称。芬兰的海岸线曲折,长达1100公里。鱼类资源丰富。芬兰有1/3地区位于北极圈内,北部气候寒冷、多积雪。在最北部,冬季有40—50天看不到太阳,夏季5月底至7月底昼夜都可见到太阳。属温带海洋性气候。平均气温冬季-14 ℃至3℃,夏季13℃至17℃,年平均降雨600毫米。
人口:519.5万(2002年),人口大部分居住在气侯比较温和的南部。其中芬兰族占92.4%,瑞典族占5.6%,还有少量萨米人(又称拉普人)。官方语言为芬兰语和瑞典语。84.9%的居民信奉基督教路德宗,1.1%信奉东正教。 芬兰国际桑拿浴比赛>>>
首都:赫尔辛基 (Helsinki) 有人口56万(2002年)。夏季平均气温16℃,冬季平均气温-5℃。
驰名世界的芬兰木屋 >>>
行政区划 :全国分为五个省和一个自治区:南芬兰省、东芬兰省、西芬兰省、奥鲁省、拉毕省和奥兰岛自治区。
简史:约9000年前冰河末期,芬兰人的祖先从南方和东南方迁居至此。12世纪前,芬兰为原始公社社会时期。12世纪后半叶开始隶属于瑞典,1581年起成为瑞典的一个公国。1809年俄国、瑞典战争后,被俄国占领并成为沙俄统治下的一个大公国,沙皇兼任芬兰大公。1917年10月革命后,芬兰于同年12月6日宣布独立,1919年成立共和国。1939年至1940年芬苏战争(芬称“冬战”)之后,芬被迫同前苏联签订了向苏联割让领土的芬苏和约。1941年至1944年纳粹德国进攻苏联,芬参与了对苏战争(芬称“续战”)。1944年2月,芬作为战败国与苏联等国签订了巴黎和约。1948年4月,又与苏联签订了“友好合作互助条约”。冷战后,芬兰于1995年加入欧盟。
芬 兰 大 学 生 戴 帽 节
政治:宪法规定,国家立法权由议会和共和国总统共同行使;总统是国家元首,拥有任命政府、掌管外交、统帅三军等实权,每6年选举一次。1999年芬议会通过新宪法,名称由《政府组织法》改为《宪法》。新宪法加强了议会和政府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作用,削减了总统部分权力。议会为一院制,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和立法机关。由选民直接选举的200名议员组成,任期4年。主要职能是立法、监督政府、监督财政。最高司法机关为最高法院和最高行政法院。最高法院由院长和19名法官组成,负责审理民事和刑事案件。最高行政法院由院长和20名法官组成,负责审理政府机构和省、市(县)机构的行政案件。起诉机关是各级检察院。另设有国家法律监察官,有权出席内阁会议,监督总统、内阁和政府各部门的决定是否符合宪法规定。最高法院和最高行政法院的院长、法官以及最高检察长均由总统任命。
经济: 森林覆盖率高达66.2%,约2015.3万公顷,人均占有量3.88公顷,木材储积量20.02亿立方米。矿产资源中铜较多,还有少量的铁、镍、钒、钴等。泥炭资源丰富,已探明储量约700亿立方米,相当于40亿吨石油。有两座核电站(四个核反应堆)。工业20世纪90年代得到快速发展,已从劳动、资金密集型转变为技术密集型。建立在森林基础上的木材加工、造纸和林业机械制造业为经济支柱,并具有世界先进水平,整个森林工业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5%,是世界第二大纸张、纸板出口国,占世界出口量的25%,芬还是世界第四大纸浆出口国。 信息产业发达,对本国经济发展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2001年的产值为137.76亿欧元,占GDP的10.5%, 信息技术商品(电脑、通讯设备等)
世界上最大的基督教
木制教堂——建于1847年
的凯里迈基教堂>>>
出口额121.5亿欧元,占出口额的30.9%。 芬兰是因特网接入比例和人均手机持有量最高的国家之一,2001年每100人拥有54个接入终端,手机普及率为80.4%。2001年农林业产值为40.3亿欧元,占当年国民生产总值的3.9%。农林密切结合,几乎所有的农户都经营一定数量的林地。农畜产品自给有余。近年来,化工、电子工业部门迅速发展。服务业发达,基本分为私人服务业和公共管理服务业两大类。主要包括商业、贸易、旅馆、饭店,银行、保险,社会性服务业和公共服务业。主要旅游点是赫尔辛基、图尔库、中部湖泊地带、北部拉毕地区和奥兰岛。芬出口商品主要有机械设备、化工产品、金属、纸张纸板等;进口商品主要有食品、石油及石油产品、钢铁、纺织品、饲料等。20世纪80年代,芬兰经济以年平均增长3.7%的速度持续发展。90年代初,经济出现严重衰退。1993年开始复苏,1994年以来经济总体上发展良好。芬政府90年代初完成经济结构调整,增大知识型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重视科技投入,发展高新技术和信息技术,在宏观上继续执行紧缩财政、鼓励投资、削减社会福利、降低所得税、加快国有企业私有化进程、改善就业的政策,使经济保持稳定增长。1999年加入欧元,2002年1月欧元正式流通,取代芬兰马克。2002年受世界经济不景气影响,芬经济增长缓慢。2002年国内生产总值为1397亿欧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68万欧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