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找得到《倚天屠龙记》彭和尚、冷谦、布袋何尚的历史资料,这几个人都是确有其人的。
彭莹玉(?-1353),又名彭翼、彭国玉、彭和尚、彭祖师,元末南方红巾军起义领袖之一,宜春慈化人,其祖、父都是慈化寺附近农民。彭莹玉一出生便被“舍与”慈化寺一彭姓和尚为徒,10岁入慈化寺为僧。有元一代。白莲教风行民间,民众多藉此进行反元秘密活动。彭莹玉加入白莲教组织,并成为当地白莲教教首。他精通医术,经常为寺院附近及慕名而来的群众治病,遂以行医为掩护布道,宣扬“弥勒佛下世,改换乾坤”,“世界光明大同”的教义。群从纷纷响应,信徒渐至数千人,彭莹玉被尊称为“彭祖师”。
元顺帝至元四年(1338年)下正月,彭莹玉与其弟子周子旺组织5000余名信徒发动武装起义,推举周子旺为首领,号为“周王”。起义者胸、背各写一个“佛”字,以祈求弥勒佛保佑。袁州路官军大举镇压,起义失败,周子旺被俘遇害(史称袁州起义)。彭莹玉辗转逃匿到淮西。他化名彭翼、继续传布教义,奔走于江淮、江西、两湖各地,组织反元活动。至正八年(1348年)他在浏阳、万载等地活动,身份暴露官府追缉,逃往麻城等地。至正十一年(1351年),彭莹玉号令其徒众在今安徽巢湖一带发动起义,与北方韩山童、刘福通领导的颍州(今安徽阜阳)遥相呼应。稍后,彭莹玉的弟子、麻城铁匠邹普胜拥戴罗田布贩徐寿辉为首领,在今湖北浠水起义。建立天完政权,徐寿辉称帝,邹普胜任太师。起义军以红巾裹头,故称“红巾军”,又称“香军”。
至正十二年春,彭莹玉部将李普胜、赵普胜先后攻占无为、含山,又合兵渡长江,连克繁昌、铜陵、池州、安庆、湖口等地诸城,斩杀江西行省平章星吉。各地人民纷纷加入起义军,声势浩大,与此同时,彭莹玉到达蕲水,徐寿辉拜其为军师。不久,彭莹玉、项普略率红巾军一部东征,连克江州、南康、饶州、徽州、信州等地,六月,起义军攻破昱岭关,七月十日夺取杭州,彭莹玉就任江南行省参知政事。元廷大怒,命董抟霄率部反攻,七月二十六日,彭、项败出,引军北略,连下湖州、常州、江阴、京口、江宁等城,直逼南京。十一月,起义军遭元将也先帖木儿、三旦八、佛家闾等部合击,彭莹玉、项普略率部突围至徽州休宁县境,又遭到达鲁花刺八失麻失里所率地方武装的截击,项被俘遇害。彭莹玉召集部众奋勇攻破休宁县城,又乘胜占领徽州城。赵普胜闻讯,率部由湖口前来增援,才一度控制徽州及周围芜湖、广德、淳安等地。至正十三年元军重夺徽州,彭莹玉率部转战江西。其时欧普祥正围困袁州,彭莹玉率部前往汇合,攻克高安。十一月江西右丞火你赤(一译和尼齐)督部围攻高安,彭莹玉率部奋力御守,终于城陷被俘,不久被杀。其他将士及其眷属也同时被害。
五代时期浙江奉化有个游僧,身躯胖大、袒胸露腹、挑个布袋子正处行乞(所以他有个更知名的名字“布袋和尚”),言语无定、疯疯癫癫,他死时嘴里不停念叨“弥勒真弥勒,化身千百万,时时示时人,时人自不识”。众人引以为异,皆称他就是弥勒佛转世,于是弥勒佛就很不情愿地与这个胖和尚的形象合二为一了。
这个传说后来深深影响了曾在庙里当过和尚的朱元璋,他参加的农民军是以明教(摩尼教)和白莲教为思想号召,而这两个教派都有净土信仰。所以在朱元璋当了皇帝后,下诣令全国的寺庙里都要塑弥勒像,据传他在故乡安徽凤阳的皇寺里首先挂出了那幅著名的对联“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慈颜常笑,笑世上可笑之人”。由此弥勒信仰深入人心。
冷谦为明初道士。生卒年不详。字启敬,或曰起敬,道号龙阳子。钱塘(今浙江杭
州)人,或曰嘉兴(今浙江嘉兴市)人,或曰武陵(今湖南常德)人。道士行藏不详,
现存记载仅见其从事音乐、绘画之事。《明史·乐志》载,吴元年(1364),明太祖
“置太常司,其属有协律郎等官。元末有冷谦者,知音,善鼓瑟,以黄冠隐吴山(在今
浙江杭州市)。召为协律郎,令协乐章声谱,俾乐生习之。……乃考正四庙雅乐,命谦
较定音律及编钟、编罄等器,遂定乐舞之制”。是明代郊庙乐章的奠基者。曾著《太古
遗音》琴谱一卷,宋濂为之作序,书已佚;又著《琴声十六法》,今存。是明初很有影
响的音乐家。
许多中国绘画史籍又记其为元、明大画家,且加以仙化。
其中以明末清初人姜绍书所撰之《无声诗史》记载最详,其卷一谓:“仙人冷谦,
字起敬,武陵人,道号龙阳子。洪武初以善音律仕为太常协律郎,盖百余龄矣,……
(元)中统(1260~1263)初,与邢台刘秉忠从沙门海云游,书无不读,尤邃于《易》
及邵氏《(皇极)经世》,天文、地理、律历、众技皆能通之。至元间,秉忠入拜太保,
参中书事,君乃弃释业儒,游于霅川(今浙江吴兴县南),与赵子昂(孟瞓)游四明卫
王府,睹唐李将军画,忽发胸臆效之,不月余,山水、人物,悉臻其妙,……由此以丹
青名于时。隶淮阳,遇异人,授中黄大丹,出示平叔(张伯端)《悟真》之旨,悟之如
己作。
至明百数十岁,绿鬓童颜,如方壮时。所画《蓬莱仙弈图》,尤为神物,图后有张
三丰题识,二仙之迹,可称联璧。先生于永乐中有画鹤之诬,隐壁仙去。”清人徐沁
《明画录》卷二《冷谦传》谓:“世传其化鹤入瓶,事甚诡异。”可见在明清时,人们
对冷谦之绘事已有许多神异传说。所传张三丰对冷谦《蓬莱仙弈图》之题识,收入《道
藏辑要》的清道士李西月重编之《张三丰真人全集》中有抄录,从中可以看出,时人对
此题识已提出质疑。
明清间传冷谦神异事甚多。《古今图书集成·神异典》引《巳疟编》云:冷谦曾
“遇异人传异术。有友人贫,不能自存,求济于谦。谦曰:‘吾指汝一所往焉,慎勿多
取。’乃于壁间画一门,一鹤守之。令其人敲门,门忽自开,入其室,金宝充牣,盖朝
廷内帑也。其人恣取以出”。后被查出,官差逮冷谦,谦隐身入瓶中。逮者“以瓶至御
前,上问之,辄于瓶中应如响。上曰:‘汝出,朕不杀汝。’谦对:‘臣有罪不敢出。’
上怒,击其瓶碎之,片片皆应,终不知所在。”云云。
关于布袋和尚的事迹,由来已久。明代田汝成著的《西湖游览志余》就有记载:
布袋和尚者,在奉化县岳林寺,常皤腹,以杖荷一布袋,凡供身之具,尽贮袋中,随处偃卧。天将雨,即着湿草履,骤行途中。遇亢蜴,即曳高齿木屐,竖膝而睡。梁贞明三年,于寺中东廊石上端坐而逝。今杭州诸寺,皆塑其像,抚膝袒怀,开口而笑,荷布袋于旁。盖僧家藉此以示云游之状,为募化之资耳。岳肃之珂尝赞其像曰:“行也布袋,坐也布袋;放下布袋,多少自在!”
古代中医是孙思邈活的最长吗
我国古代的寿星中,享年逾百岁,甚至几百岁的老老寿星不少: 黄帝 黄帝是中华民族的始祖,现在地球上的中国人,无论生活在什麼国度,都认为自己是黄帝的子孙、龙的传人。 彭祖 彭祖是中国传说中寿命最长的老寿星,相传他活了800多岁后,仙化而去。彭祖名筏铿,历尧、舜、禹、夏、商、周多代,以讲究营养、善於烹调著称於世。他做的饭菜,色香味形俱佳,强身健体延年,不但世人喜欢,连上帝都喜欢得不得了。 吴普 汉朝吴普(三国时医家),广陵(今江苏江都县)人。为名医华佗之弟子。精於医术,且专长於本草学及养生。吴普向华佗学练“五禽之戏”,坚持锻炼,年九十余而尚牙齿完坚、耳目聪明,活了200多岁。吴普且辑有本草书《吴普本草》,原书早佚,为后代某些本草及其他著作引用。近现代尚有人辑出铅印本。另又编集《华佗方》,一作《华佗药方》,已佚。 慧昭 我国南北朝、隋唐时期的刘慧昭,著名高僧,公元526年生,816年卒,是我国最长寿的人,活了290岁。 陈俊 世界历史纪录最长寿者,唐朝陈俊,享年444岁。翻阅福建省永泰县志,有一个惊人发现,世界历史上最长寿者,居然是在福建省永泰县汤泉村(今永泰县梧桐镇汤埕村)。翻开民国版县志杂录,栏下赫然写著:陈俊,生於唐僖宗中和辛丑年间,卒於元泰定甲子。这是有历史纪录在案可查的,至今发现的,最长寿的老寿星。 孙思邈 唐代著名医药学家兼营养学家,享年101岁,百岁时还精力充沛,著书立说,写成了不朽经典《千金翼方》。 孙思邈之所以能享如此高龄,除了他本人知医识药外,讲究饮食科学是主要原因。他尤其注重饮食的防病治病、强身健体作用,并在其巨著《千金要方》中写有“食治”专篇,强调在一般情况下,应把食物的治疗保健作用放在防病治病、强身健体的首位。用他的原话,是这样说的:“安身之本,必资於食……食能排邪而安脏腑,悦神爽志以资气血,若能用食平疴、释情遣疾者,可谓良工。” 这便是孙思邈的长寿秘方。由此可见,要想长寿,绝不是吃饱喝足即能达到目的。什麼样的身体应吃什麼样的饮食,哪些食物可防治哪些疾病,这是有讲究的。当你把这些讲究都烂熟於心并用它指导你的饮食生活时,长寿也就在向你招手了。 贾铬 元朝时一代名医,享年106岁,明朝初年还健在。他的长寿秘诀,是十分注意饮食的合理搭配和饮食的保健作用。 朱元璋得到贾铭真传后,十分注意饮食保健,活到古稀之年,成为历代皇帝中比较长寿的帝王之一。 冷谦 明朝养生学家冷谦,享年150岁。一生注重养生,所著《修龄要旨》一类书,提出“十六宜”,第一就是“发宜常梳”。明代学者焦竑“焦氏类林”写道:冬至子夜时,梳头千二百次,以赞阳气,经岁五脏流通,为“神仙梳头法”。清朝慈禧太后。每日叫太监梳头,年过七旬,仍青丝满头。 李清云 世界最长寿的人——李清云!活了256岁 我国的一位老中医,李清云先生,就活了256岁,而他是一位素食主义者! 李清云出生於1677年,死於1933年,在世256年岁,是清末民国初年的中医中药学者,也是世界上著名的长寿老人。在他100岁时(1777年)曾因在中医中药方面的杰出成就,而获政府的特别奖励。在他200岁的时候,仍常去大学讲学。这期间他曾接受过许多西方学者的来访。李清云一生娶过24个妻子,子孙满堂。他认为自己健康长寿的原因有三:一是长期素食;二是内心保持平静、开朗;三是常年将枸 煮水当茶饮。 汤云山 汤云山,我国清代乾隆50年,湖南江夏汤云山寿星活了141岁。乾隆御赐“再阅古稀”匾额,同时在“乾清官”行“千叟宴”,席间乾隆与纪晓岚就141岁寿星为题对句,上联“花甲重逢,增加三七岁月”,下联“古稀双庆,更多一度春秋”。 谢启祚 中国科举史上年龄最大的举人——98岁才中举的谢启祚,享年120岁。 清代,广东省有个名叫谢启祚的读书人,自少年时代起就参加科举考试,希望能够从科举走上仕途。然而,天不遂人愿,他参加了许多次考试,都名落孙山。但是,他对科举考试十分执著,比吴敬梓《儒林外史》中所叙述的范进还要痴迷,坚持继续参加考试。到了98岁高龄的时候,才时来运转。那年,他参加省城乡试,终於考中了举人。 谢启祚后来还就真做了许多年的官。直到120岁才去世。他一生娶过三个老婆,两个小老婆,有13个儿子,12个女儿,29个孙子,38个曾孙,2个玄孙。他的一生,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科举场上混过去的,应该算是科举史上的一个奇迹。
求明教四大法王和五散人的姓名,简介
【紫衫龙王·黛绮丝】
波斯总教教主小昭之母,本是波斯三圣女之一,后因与韩千叶在一见钟情,远赴海外隐居与灵蛇岛上,后韩千叶病故,与殷离相依为命,黛绮丝虽貌美如花,但出手狠毒,因躲避波斯总教的追捕,戴上人皮面具,改称金花婆婆。武功虽是四大法王最末的,但其他三人皆愿排在其后,因黛绮丝喜爱穿着紫色衣衫,在明教与韩千叶在碧水寒潭战斗故阳夫人等送其紫衫龙王之美称。
【白眉鹰王·殷天正】
张无忌的外公,因不满明教内乱,不愿在此浑水中,下光明顶自创天鹰教,当六大门派围攻光明顶时,却率众救援明教,因其年过古稀,嫉恶如仇,下手毒辣,成名绝技鹰抓擒拿手专门擒拿对手的穴位,倘若被他抓到,必定骨裂筋断。
【金毛狮王·谢逊】
谢逊,乃明教四大法王之一,外号“金毛狮王”,武器为屠龙刀。他是张无忌的义父。因一家被其师成昆所杀,报仇心切,费尽了心力,才从崆峒派手中夺得《七伤拳谱》的古抄本,练成七伤拳,后因其双目被暗器所伤,带着抢夺之来的屠龙刀和张翠山,殷素素夫妇一起隐居冰火岛。
他文武全才,博通古今,而且,与也可称为“文武全才”的张翠山比较,张五侠马上显得迂腐拘束,而谢逊则见解独特,如天马行空。张翠山的学问是死的,谢逊的学问却充满生命力,充满了生命的炽热要求,也充满了生命的失落与愤怒。
谢逊给人的压逼感,是他的杀伤力,以及在那股杀伤力背后的澎湃的悲愤怨毒。他的遭遇奇惨,但他报仇的手段也是奇惨,他对人世、对天地的主宰充满了愤恨,而这股愤恨,早已远远超出他个人的悲剧,变成了人神之间的对立,谢逊狂怒之时,大骂的不止是杀害他全家的成昆,而是令到这种事情能够发生的“贼老天”。谢逊是个叛徒,他反叛的不但是杀害他全家的师父,更扩至人间的伦常道德成规。制订这些成规的“圣贤”,这些圣贤及天下人所尊崇倚赖的万物主宰,这种指天骂地,毁神谤佛的勇猛,直令人五体投地。
【青翼蝠王·韦一笑】
明教四大法王之一,因其轻功独步天下,身轻如蝙蝠,韦一笑所修炼的寒冰绵掌因阴气太胜,导致寒气倒流,隔数日必定靠吸食别人的鲜血来压制体内的寒气,别人都称他为青翼蝠王。
金庸笔下的五散人
金庸《倚天屠龙记》中的明教,地位最高的是教主,其次是光明左使和光明右使,再
其次是四大护教法王,然后是五散人。其中明教教主张无忌等人的名字是虚构的,而
五散人的名字则见之于史籍或传说。五散人是彭和尚彭莹玉、铁冠道人张中、布袋和
尚说不得、冷面先生冷谦和周颠五人。这五人,有的是历史上真有其人,有的则是传
说中的神仙人物。金庸借用了这些人物来为他的小说服务,真真假假,虚实莫测。
彭莹玉
彭莹玉在历史上真有其人。他又名彭翼和彭国玉,人称彭和尚,是元末红巾军徐寿辉
部将领。他是袁州人,在袁州南泉山慈化寺出家为僧,会治病,曾以白莲教组织群众
,宣传「弥勒佛下生」,与其徒周子旺发动起义。子旺被捕牺牲后,他出走淮西,继
续进行宣传组织活动。至正十一年秋,他与邹普胜等人聚众响应刘福通起义,推举徐
寿辉为首领,於 水建立政权,出任军师,攻占湖广、江西许多地方。后在瑞州战死
。彭莹玉在《倚天屠龙记》中出场较早,是五散人中出现最早的一个。观其初出场时
掩护白归寿和回护纪晓芙的语言行动,便见其正气凛然,刚强不屈。他为人比较公正
持平,不像周颠那样偏激。当五散人与青翼蝠王韦一笑相约同上光明顶,协助光明左
使杨逍抗击武林六大派围攻明教时,周颠因与杨逍有怨,坚不肯去,彭和尚道∶「周
颠,倘若六派攻破光明顶,灭了圣火,咱们还能做人吗?杨逍得罪五散人当然不对,
但咱们助守光明顶,却非为了杨逍,而是为了明教。」后来他又劝道∶「颠兄,当年
大家为了争立教主之事,翻脸成仇,杨逍固然心胸狭窄,但细想起来,五散人也有不
是之处……」彭和尚明事理,识大体,一事当前,以大局为重,观此寥寥数语,便见
其胸襟开阔,识见过人。当五散人与杨逍、韦一笑在光明顶上被圆真(即成昆)突然
袭击,同受重伤倒地后,彭和尚想及今日命丧圆真之手,平生壮志,尽付流水,不禁
慨叹道∶「我早就说过,单凭咱们明教之力,蒙古鞑子是赶不了的,总须联络普天下
的英雄豪杰,一齐动手,才能成事……」他在垂危之时,尚念念不忘驱除蒙古鞑子之
事。金庸如此刻划彭和尚,是比较接近历史真实的。梁羽生在《萍踪侠影录》中,把
彭和尚写作朱元璋和张士诚之师,并写他留下武学秘笈《玄功要诀》。既是义军领袖
,又是武林高手,同样有一定的历史依据。
铁冠道人张中、冷面先生冷谦和周颠叁人,都是元末明初人,据说后来都成了仙。明
人王世贞所编的《列仙全传》,就收有这叁个人的神仙故事。
张中
张中字景和,临川人,因平常喜戴铁冠,故称「铁冠道人」。他少遇异人,学得太乙
神数,能观云望气,预言祸福,十分灵验。当朱元璋驻军滁阳时,他看出朱元璋龙瞳
凤目,相貌贵不可言,预言他日必登帝位。开国名将徐达还在做将军的时候,张中便
说他两颊鲜红,目光如火,定必官至极品,可惜只得中寿,享年不永。后来徐达果然
官至魏国公,死后被追封为中山王, 武宁,富贵至极,但中年只得五十四岁。凉国
公蓝玉曾载酒去访张中,张中便服出迎。蓝玉很不高兴,讥笑地说∶「我这里有一个
上联∶脚穿芒履迎宾,足下无礼。请你对个下联。」张中随即指着蓝玉手上的椰杯说
∶「手执椰瓢作盏,尊前不忠!」后来蓝玉以谋反罪被诛,证实了张中说他「不忠」
的预言。张中在京城中住了多年,后来无端投水而逝。皇帝下令寻他的 体,却遍寻
不获。第二年潼关守卫上奏说,某月某日,看到铁冠道人策杖出关。一查对日期,正
是张中投水那天。张中此类异事甚多,朱元璋与陈友谅在鄱阳湖大战时,他从云气中
察知陈友谅已中箭身亡,便劝说朱元璋撰写祭文,让死囚在军前颂读,动摇对方军心
。朱元璋依计行事,陈友谅的军队果然迅即崩溃。
冷谦
冷谦字启敬,杭州人,道号「龙阳子」,自称「黄冠道人」。精音乐,善书画。明朝
洪武初年任太常协律郎,不少郊庙乐章,大都由他撰定。着有《修龄指要》一书,内
谈修炼长生之术。传说在永乐年间得道成仙。冷谦有个穷朋友,曾向他请求救济。冷
谦说∶「我可以指点你一条发财之路,但千万不能贪得无厌。」说罢在墙上画了一道
门,门边有一只鹤在守着。他叫那个朋友敲门进去。门一敲就自动打开了。那个朋友
进去一看,只见满眼都是金银珠宝,便忘了冷谦的吩咐,不顾一切地拼命拿取,在迷
乱中却把自己的名片遗落了。过了几天,宫中金库发现少了一批财宝,守吏在库中捡
到那张名片,便把那人抓去。那人供出了冷谦,冷谦也一同被治死罪。当冷谦被刽子
手押解出城门时,他对刽子手说∶「我就要没命了,能否给我喝一点水?」刽子手给
了他一瓶水,他一边喝一边把脚插入瓶中,不一会,全身都缩进瓶内。刽子手大惊,
恳求他从瓶中出来。冷谦说不要紧,只要把瓶子拿到皇帝面前就没事了。刽子手只得
照此去做,把瓶子呈到皇帝面前。皇帝凡有问话,瓶中立即回答。皇帝说:「你快出
来见我,我不杀你!」冷谦在瓶中答道∶「臣有罪,不敢出来!」皇帝一怒之下把瓶
子打得粉碎,却不见冷谦的踪影,但每一片瓶子碎片,都发出「臣有罪,不敢出来」
的声音,回 在大厅四壁,弄得皇帝十分尴尬。仙人游戏人间,戏弄帝王之事,古已
有之。冷谦此举,亦是一例。冷谦在《倚天屠龙记》中被称为冷面先生,说话简短,
从不多言,显得很冷。但《列仙全传》写他乐於相助穷朋友,又把皇帝戏弄得尴尬不
堪,却是心肠颇热的。
周颠
周颠又名周颠仙,名字不详,自称是建昌人。十四岁时得了狂疾,经常胡言乱语,人
以为颠。叁十多岁时,狂态更甚。凡有新官上任,他必往拜访,并说∶「我来预告太
平。」新官们视之如疯子,均命人赶出,不予理睬。据说朱元璋与陈友谅在鄱阳湖大
战时,周颠正在南昌行乞。他口唱《太平歌》,预言「天下将属朱」。朱元璋得知大
喜,便邀周颠同行。在渡江攻南京时,风雨大作,兵马不能前行,周颠立於船头,向
天呼叫,不久便风平浪静。后来周颠辞归庐山竹林寺。朱元璋在南京称帝后,遣使至
庐山寻周颠,却杳无踪影。朱元璋感念周颠之功,便在庐山仙人洞西北的锦绣峰上,
建亭立碑,以记其事。碑高约四米,碑文为朱元璋所撰之《周颠仙人传》,故此亭被
称为「御碑亭」。亭前石门上刻有一副对联∶「姑从此处寻踪迹,更有何人告太平。
」便写出了周颠「告太平」后「踪迹」杳然的情况。周颠除了预言「朱元璋做皇帝定
太平」外,还在朱元璋攻打张士诚时,预言张士诚「天上没有他的位子」。於是朱元
璋放心攻打,一举获胜。周颠在预言之外,颠狂之处亦不少。据说朱元璋每次出巡,
他都要上前遮拜「告太平」。朱十分厌烦,下令赐酒灌他,谁料他量大如海,狂饮亦
不醉。元璋心中刚涌起杀他的念头,周颠便说∶「你想杀我吗?水火金杖,对我如同
无物!」元璋大怒,下令把他丢进大缸里,下面用火来烧。火熄后开缸一看,周颠晏
然端坐,毫发无损。朱下令加大火力再烧,周颠依旧无事,反更容光焕发。元璋无奈
,只得把他寄放在蒋山寺中,但不久和尚来告知,说周颠脾气古怪,老爱和小沙弥争
饭,生气后已有半个月没吃饭了。元璋赶去一看,周颠却毫无倦色,一点饿意也没有
。《倚天屠龙记》中写他出语无状,动辄骂人,行事怪僻,专好斗嘴,是非常符合周
颠的性格的。
布袋和尚说不得
布袋和尚说不得大师,在五散人中,是作者杜撰出来的人物。布袋和尚的原型,是五
代后梁的僧人契此,号长汀子,浙江奉化人,在岳林寺出家。他身材矮胖,长相猥琐
,常以杖背一布袋,四出化缘,随处坐卧。天将下雨,他便着湿鞋;天将干旱,他便
拖木屐。人们据他穿鞋着屐,便得知晴雨的变化。他虽疯疯癫癫,但与人谈祸福吉凶
,却很灵验。他死前口占一偈∶「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时时示世人,世人自不
识。」时人便据这佛偈,把布袋和尚看作是弥勒佛的化身。因此现在寺院门口的弥勒
佛,塑造的就是蹲坐大笑的布袋和尚的形象。弥勒像旁常有这样一副对联∶「肚大能
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口开常笑,笑世间可笑之人。」联语诙谐幽默,是颇合身矮腹
胖、笑口常开的布袋和尚的造型的。说不得大师的布袋,名叫乾坤一气袋,质料奇妙
,非丝非革,乃天地间的一件异物,寻常刀剑也无法把它刺穿。《西游记》中的弥勒
佛有一个人种袋,法力巨大,神妙无方。黄眉童子盗去后,竟使神通广大的孙悟空及
诸天神将也束手无策。乾坤一气袋虽无人种袋那样的无边法力,但其神异之处也是不
可思议的。金庸塑造布袋和尚说不得这个人物,比较符合当时元末的历史事实。元末
的农民起义,大都以白莲教宣传组织群众。当时的白莲教,是个混合有佛教、明教、
弥勒教等内容的秘密宗教组织。其教义是崇尚光明,认为光明定能战胜黑暗。各地起
义首领,便常以「弥勒降生」、「明王出世」相号召,发动起义。因此作为弥勒佛化
身的布袋和尚,被金庸选作明教五散人之一,是很合情理的。在《倚天屠龙记》中,
布袋和尚说不得因指责周颠不肯同上光明顶,而被周颠一掌打落几枚牙齿时,竟是一
言不发,淡淡一笑。这正是「肚大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的具体表现。
武侠小说常喜用一些人们熟悉的历史人物(兼及其子孙后代),来个真人假事的加工
制作,穿凿附会,无中生有,大肆铺陈,纵横渲染,似真似幻,扑朔迷离,使人亦信
亦疑。其中,金庸和梁羽生的作品在这方面是最为突出的,举凡历史上的帝王将相、
释道儒医,都可信手拈来,点染发挥,为他们的小说服务。
明教五散人是谁
金庸《倚天屠龙记》中的明教,地位最高的是教主,其次是光明左使和光明右使,再次是四大护教法王,然後便是五散人。其中明教教主张无忌等人的名字是虚构的,而五散人的名字则见之于史籍或传说。五散人是彭和尚彭莹玉、铁冠道人张中、冷面先生冷谦、布袋和尚说不得和周颠五人。这五人,有的是历史上真有其人,有的则是传说中的神仙人物。金庸借用了这些人物来为他的小说服务,真真假假,虚实莫测。
望采纳
中国古代真的有人活到200多岁吗??
传奇故事——”菜篮公“陈俊
”菜篮公”原名陈俊,汤埕人。唐僖宗中和辛丑(881)年生,元泰中元年甲子(1324)年卒,历经唐、五代、宋、元诸代,享寿444岁。是中国历史上最长寿的人。
陈俊一生没有子嗣,生活由乡人供养,晚年时身体萎缩,成了侏儒(体重只有5公斤左右,差不多一个婴儿大)。村里妇女们到地里干活时,把他放在菜篮子里带到田园,以便于照顾,饿时喂以人乳,所以四乡八邻称他为“菜篮公”。
在菜篮公故居遗址处有一眼水质极好的温泉,水温高达73℃,把一只鸡宰杀浸入温泉几分钟后提出来,轻轻用手一撸,鸡毛便会褪得一干二净。菜篮公长寿可能与他常年泡这口温泉有关。但人们却更愿意相信乡里的传说。相传有个小鬼有一次把穿生死簿的细绳弄断了,情急之下,就从生死薄上撕了张纸捻成细绳来代替,这撕下来的便是陈俊的生死时间表。阎罗王的生死薄上没了陈俊的名字,陈俊自然就逍遥于死亡之外了。(我们这儿有句话“阎王掉薄”就是意指长寿)。可阎罗王到底是个办事认真的人。他为了找出这个“漏死”的人,就派了两个小鬼,变成小童,提着一筐的黑炭在温泉边洗濯。陈俊见了好奇,便凑上去询问,小鬼回答:他们在“洗白炭”。菜篮公哈哈大笑说:“我陈俊活了444岁,没见过能把黑炭洗成白炭的。”当天中午陈俊就死了。
据《列仙传·彭祖传》记载:彭祖是上古陆终氏第三子,姓筏,名铿,帝颛之孙,唐尧时举用,经历夏至殷末,寿800余岁,封于彭城,故称彭祖。又据《华阳国志·蜀志》载:上古陆彭祖长期和老百姓融洽相处,精于掌握医疗养生之术,活到800余岁的惊人高寿,老百姓称他为彭祖。“武阳有彭祖祠”(今四川彭山县东),并在坟前立有碑文为“商大贤墓”,又在坟址不远处修有彭祖祠。葛洪《神仙列传》云:“彭祖少好恬静,不恤世务,不营名誉,惟以养生治身为要事”。在我国魏明帝时期,有一位鲜卑族妇女裴氏,寿至350岁时还很健旺。
据姜亮夫主编的《历史名人年里碑传总表》所载:唐代慧昭和尚活了290岁,其生卒年代在《历代高僧生卒年表》中有明确记载;“慧昭,男,生于公元526年,卒于公元815年,终年290岁。”
李云清(生于公元1677—1933年),享年256岁,是我国清末民初的中医药学者,也是世界上著名的长寿老人。他在100岁时(1777年),曾因在中医药方面的杰出成就,获得当时政府的特殊奖励。他200岁时,仍常去大学讲学。这期间,他接待过很多西方学者的来访,李云清一生取过24个妻子,儿孙满堂。
仙翁李远庆,生于康熙十八年(公元1679—1935年),原籍云南省,90多岁时到河南开封定居,于民国24年(1935年)谢世,活了256岁。
荆京,是我国西汉时期的名医,养生家,当他185岁时,身体还很健壮,无疾。当时名流学者向他请救长寿术,他侃侃而谈。唐代著名养生家冷谦,活了150岁。他的长寿秘诀是叩梳头部,用热水泡脚,天天如此。
皇甫隆,是我国东汉末年、三国时期的一位著名的学者,当他165岁时,身体还非常的健旺,神彩奕奕。唐代名医、养生家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记载了一则曹操与唾液的故事。大意是:曹操向皇甫隆请教长寿的秘诀,皇甫隆说:“西汉有个名医、养生家叫荆京的,活了185岁,身体还很健壮,他的方法是清晨咽唾液,叩齿,我也是宁产做的。”
张三丰(公元1348-1599年),是我国元明时代道教圣地武当山隐士,享年251岁。他答明朝永乐年间朱棣皇帝的长寿之道诗云:“皇帝寻我问金丹,祖师留下长生诀;长生之诀诀何如,道充德盛即良图;节欲澄心澹神虑,神仙那有异功夫!”从这首诗中可看出,要健康长寿逾百岁,绝无捷径可走,可有坚持“修行养性”,健身锻炼,方可得道“成仙”。唐代诗人李元爽(公元735-871年),终年136岁。他晚年身体硬朗,鹤发童颜,笑声琅琅。
新疆英吉沙县维族老人吐地沙拉依于1986年当他135岁时第四次与当地一位50来岁的妇女再婚。1990年在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中,发现吉林南辉县田崔氏,女,1889年生于河北唐山,152周岁,身体还很健旺,视力、听力都好,看书、纳鞋底都不须戴眼镜,思维敏捷,言语流利,说话风趣,逗人取笑。
2000年3月,成都126岁的寿星赵佰川在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度过了他生平中第一次“疝气手术”关。
老红军向多本,1889年出生于湖南石门县河口乡河口村,身体健旺,无疾,于2005年5月22日,因吃东西时,喉咙卡了一下,窒息而去世,享年116岁。
综上所述,像这样的高龄寿星为数不少,早在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中,发现我国百岁老人逾万人。纵观古今,可以充分证实,人本应可以健康长寿逾百岁的,但在现实生活中,却绝大多数人活不到100岁,享受不到这种天福,究其原因是绝大多数人不懂得抗衰防老、益寿延年和养生保健,存在着一些不好的情绪、心态和吸烟、酗酒、饮食过量、睡眠和运动量不足等等诸多不良的生活习惯,而导致多种疾病,造成36害暗中夺命!目前已发现人类疾病有18000多种约2035类,有的人甚至患上七、八种疾病。人类健康长寿的威胁主要来自疾病。人靠防病、自我保健而长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