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继业的第六个儿子是杨延昭还是杨延景?
在历史上,杨延昭(958年-1014年),本名杨延朗,是北宋抗辽名将杨业的长子。辽国人认为北斗七星中的第六颗主镇幽燕北方,是他们的克星,辽国人就把他看做是天上的六郎星宿(将星)下凡,故称为杨六郎。也有说法是,唐宋时期流行行第称呼,或按同一祖父,或按同一曾祖内,同辈中按年龄排行。例如范纯粹为范仲淹第四子,但排行第五,所谓人称“范五丈(丈:唐宋士大夫尊称)”。所以,杨延昭虽为杨业长子,但在大排行中降为第六。
在杨家将小说、戏曲及民间传说中,杨延昭是杨业的第六子,故称杨六郎,杨延景一名是民间流传时的造成的变化。
明代小说《北宋志传》》(又名《杨家将传》、《杨家将演义》)中,六郎为杨延昭,《杨家府演义》中六郎也为杨延昭。早期京剧《铁旗阵》中,七兄弟都为单名,六郎为杨景。元人杂剧中,六郎称为杨延景,这个名字现在很多戏剧中还在使用。
谁可以告诉我杨家将里面的1-8朗是怎么死的
佘赛花生有七子,并收一义子,人称八郎。
辽兵犯境,潘仁美挂帅,杨继业为前部先锋。他带领七郎八虎大战金沙滩,救驾立功,大郎、二郎、三郎死于战场,四郎、八郎被辽兵所俘招为驸马,五郎出家为僧,潘仁美官报私仇,乱箭射死七郎,杨令公被困两狼山,碰碑而死。
这一战只剩下六郎杨延昭,回朝后为父兄报仇,与寇准合斗奸臣潘仁美、王强等,一度遭奸人陷害;后来二次挂帅,又被王强陷害,中蒙汗药卧病不起,孟良为救元帅,化装潜入辽邦,盗取“雌龙发”(萧太后头发),得愈,最后“少八郎”聚会,大破天门阵。
战后杨六郎镇守边界,屡立战功,在大中祥符七年,卒于任上,终年57岁。
杨家将长子杨延昭为什么被称为“杨六郎”?
杨延昭之所以被称为杨六郎,并不是因为他是杨家第六个儿子,而是因为他骁勇善战。现在大多数人认为杨延昭被称为杨六郎是因为他在家中排行老六,这是《杨家将演义》给大家的错误观点。我当然不是说《杨家将演义》这部作品不好,但是他在杨六郎这个名字的来源上确实是误导大家了。下面我就和大家讲讲杨六郎这个名字的来源。首先,杨家确实是有7个骁勇善战的孩子,但是杨六郎并不是排行老六,反而,杨延昭是杨家最大的一个孩子。杨延昭从小就在军事上表现出了绝对的天赋。长大之后,更是带着杨家军连战连捷,可以说杨延昭就是天生为战斗而生的。而在古代,大家比较信奉天文学。而古代人把天狼星称为六郎星,骁勇善战的杨六郎也就因此得名。事实上,杨延昭也配得上这个杨六郎的称号。由此可见,杨六郎之所以叫杨六郎是因为他骁勇善战,是一个称号,而不是因为他在家中排行老六。杨延昭在和辽军的战斗中,几乎没有失败。在辽军的眼中,杨延昭就宛如一个天狼,因此杨延昭配得上天狼星的名号,他被称为杨六郎是名副其实的。杨六郎是一种赞誉,而不是一个普通的称呼。希望大家看了我的答案之后,能够纠正自己对杨六郎的误解。
谁能告诉我一下杨六郎的事迹?
民歌《小放牛》说:“’杨六郎把守三关口”;话本说:“.六郎三关为元帅”。三关者何地?史家有考,乃瓦桥关(今雄县城)、益津关(今霸县城)、高阳关(今高阳东旧城村)是也。其实,杨六郎把守的不独三关而已,从泰州(今满城县)狼牙山到泥沽海口(今天津军粮城泥沽村),曲折两千里,都是杨六郎的防地。
“六郎”威名,契丹畏称
杨六郎即北宋名将杨业(亦称杨继业)的长子杨延昭。延昭本名延朗,因避圣祖赵玄朗之讳,于大中祥符五年(公元1012年)改名延昭①。他既然是杨业的长子,为什么又称他为六郎呢?原来这个大名是契丹的辽兵叫起来的。《宋史·杨延昭传》说:“契丹惮之,目为六郎。”《续资治通鉴长编》说:“敌惮之,目日六郎。”《东都事略》说:“虏人畏之,呼为六郎。”
为什么契丹怕他,就称之为“六郎”呢?据郝树侯在他的《杨业传》中考证:“古代往往以天上的星宿比拟世间的正面人物。契丹称宋为南朝、南国,因而他们赞扬杨延昭为南斗。南斗六星在宋初已成习惯语,这样,久而久之,就直呼为六郎了。”
郝氏之“星宿解释说”,一扫宋代话本和元代杂剧解之为“排行老六”的谬传,弄清了这个“玄妙”多年的问题。
近读常征先生的《杨家将史事考》,得知他对六郎由来的考证又有新意。常氏引《太平御览》卷六《大象列星图》说:“‘南斗六星去牵牛二十六度四分之一,主兵机;北斗六星中第六星主燕’。南斗六星固主兵机,为大将之象,而作为大将之象的北斗第六星更主燕——燕地正是当时契丹国家所在,杨延昭镇守河北正为对付契丹,契丹人畏之惮之,因而喻以镇慑本国(即主燕)的大星,称之为北斗六星杨延朗是完全可能的。时间既久,辗转相传,杨延朗的朗字渐渐演化为郎,北斗六星也渐渐简化为六星,杨延朗和杨六星,便复合而成为杨六郎,进一步简化,就变为《宋史》所称的六郎了。”
另外还有一则民间传说,竞与两人之‘’星宿解释说”吻合。传说云:契丹在北,宋朝在南。北有北极星,南有天狼星。宋时天狼星“主兵灾”,契丹对延昭害怕之中兼有敌视,便把他比作“天狼星”,呼为杨天狼。“天,’字和“六”字形体相似,久之,“天”字混为“六”字,便把杨天狼讹称为杨六郎了。这种‘“六”“天”相混的说法,虽是民间流传,不足为据.但“六”字与某种星宿联系着,是一个巨星的代号,确是不错的。
那么,宋人或与杨家同代,或去杨家不远,元代更与宋代相接,何以会误称六郎为 “排行老六”呢?因为杨延昭的成绩,同他父亲杨业一样,均发生在边地,且又十分壮烈。人们既知杨业有七子,又有“六郎”名扬天下,辗转相传,人云亦云,就认定六郎是“排行老六”了。再加上那时国家修订的史书都属档案藏书,有的迟至元代才行刊布,故艺术家们在说书演戏的时候,就沿用其讹传的“老六”的说法了。据史书载,杨业七子除长子延昭颇负盛名之外,其余六子,延玉随父阵亡,《宋史》一笔带过;另五子只列其名,荫补小官,并无惊人功名。
靡战辽兵,功名显赫
杨延昭随父降宋后,为宋廷镇守代州(今山西代县)不过八年(即公元979年到986年,22岁至29岁),但是.他把守河北边关的时间,却有十六年之多(即公元999年至公元1014年,42岁到57岁)。延昭在代州作过阳武峪(即今蟀县西的阳武峪村)都巡检,警备过晋北诸州②;雍熙北伐时,作过其父杨业大军的先锋,史、志说他作战晓勇,“战朔州城下,流矢贯臂,斗益急’叹。但是,那时他年龄尚轻,官职亦低,毕竟还没有父亲杨业那种镇慑契丹的“杨无敌”的威名。延昭来到河北时已是独当一面或指挥一线的统帅, “六郎”威名便震动天下了。据史、志所载,他打了八次大胜仗:
一、咸平二年七月(公元999年),契丹肖太后并辽主耶律隆绪欲大举南侵,屯兵幽州。宋真宗任命杨延昭‘当时知定远军,驻今河北东光)为保州沿边都巡检使,警卫保州、广信、安肃三州军④。保州州府在今安新县城区;安肃军驻今徐水县城,时称梁门;广信军驻今徐水西北三十里的遂城。此三州军,北临易水和白沟界河,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因当时契丹入河北有两条通道,一条是东道,即今固安、雄县、霸县、莫砖州、任邱、高阳一线,这是一条夏秋有水、道路狭窄的路线:一条是西道,即今易县、徐水、满城、望都一线,这是一条四季可通的旱道。杨延昭身为保州沿边都巡检使,亲自镇守最切敌境的遂城,以其副手杨嗣守保州,魏能守梁门,控扼的正是这条西道的咽喉。九月,延昭到任仅只两月,辽兵二十万便在肖太后和辽主耶律隆绪的率领下,突破白沟界河,向南袭来。延昭、杨嗣、魏能飞书告急,请求河北大帅傅潜派兵增援。时傅潜拥兵八万,竟畏敌如虎,屯定州(今定县)不出,遂城便被辽兵包围。肖太后亲执俘鼓督战,攻之甚急。然延昭虽然仅有三千兵马,却十分沉着。他“悉集城中丁壮登脾,赋甲器护守”⑤,打退了辽兵一次又一次的进攻,一直坚持到十月,正好碰上寒潮.延昭旋即利用这一条件,“汲水灌城上.旦悉为冰,y滑不可上。契丹遂溃去,获其恺仗甚众”⑥。这便是传说中杨六郎“冰城计”的史实根据。
求几个事例子,古代的武将,父子都是武将,都战死沙场的例子
一门三英烈 父子皆英雄(图)
2005-8-27 10:09:08 中国徐州网-都市晨报
周进德父子英勇抗日,屡建奇功,先后捐躯
中国徐州网-都市晨报讯(记者 万俟轩 通讯员 刘莉 李小委)徐州沦陷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徐州人民抗日斗争风起云涌。铜山县东部的河湾村(今属徐庄镇),就曾出现了一个抗日英雄家庭:父亲周进德、长子周爱勇、次子周爱涛,皆为中国人民的抗日斗争壮烈牺牲。至今,当地老百姓中仍广泛流传着他们血战沙场、屡建奇功的英雄故事,称颂周家是“一门三英烈,父子皆英雄。”
民族英雄周进德
父亲周进德1893年出生于徐庄河湾村一农民家庭,幼时家贫未能读书。他虽然没有文化,却有着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拳拳爱国情。1938年5月,日寇占领了东陇海铁路,在铁路两侧村庄烧杀淫掠、无恶不作。周进德满腔怒火,当一名日兵正在奸淫妇女时,他抡起铡刀砍死了日本兵。1940年,他参加了抗日斗争,积极组建抗日武装,并担任了毛庄地区民兵大队长职务,带领群众英勇杀敌。
1942年11月17日拂晓,大许、岗楼等几个据点的日伪军约500人进犯抗日根据地河湾、王楼等村。周进德带领民兵掩护群众转移,途经马湖村南时与敌人遭遇。敌人机枪猛烈扫射,我方有好几人倒在枪口下。周进德满怀仇恨,两眼喷火,大吼一声“跟我上”,便第一个跃出战壕,奋不顾身扑向敌人的机枪。他身上多处中弹,鲜血直流,最后连肠子都流了出来,但他仍一手捂着肚子,一手举枪还击,还不停地高喊:“乡亲们,顶住日本狗强盗!”日伪军野兽般向群众和民兵猛扑过来,正在这千钧一发的危急关头,周进德的长子周爱勇带领区队赶来了。他们联手击退了日伪军的猖狂进攻,但是,周进德却终因流血过多而壮烈牺牲,时年49岁。
屡建奇功周爱勇
周进德的长子周爱勇1920年8月30日出生,青少年时期就读于徐州昕昕中学。1938年5月,日寇占领徐州,学校停课,周爱勇回到家乡当了一名乡村教师。1939年初,周爱勇目睹日军残暴罪行,毅然辞职,投笔从戎,参加了抗日游击队。
1942年4月,中共铜山县委调周爱勇为刚开辟的新六区副区长兼区队长。六区区队名义上是一个班,实际上连周爱勇在内只有6个人。此后不久,恰逢麦收季节,日伪出动扫荡十分频繁。周爱勇带领区队运用“敌进我退,敌驻我扰”的战术,同敌人进行周旋斗争,胜利地保卫了麦收。
1942年9月,区队发展到60多人,引起了敌人的注意。9月23日,区队驻在黄山后村。由于汉奸王振海告密,陇海铁路沿线的大湖、侯集、黄集等据点的日伪军,与海郑公路各据点的日伪军联合出动,在拂晓前夕包围了区队。同时,日伪军还把交通沟和所有的道路全部封锁,企图一举歼灭六区队。周爱勇发现敌人来势凶猛,经过仔细分析与冷静思考,决定采取智取的办法。黄山后村西南角有一个不小的山头,他预料敌人会认为五六十人的区队不敢去夺山头,上面的兵力一定很薄弱。他当机立断,组织区队向山头方向突围。一片喊杀声中,周爱勇抱着一挺机枪第一个冲上去,消灭了一个班的敌人后胜利突围,我方无一人伤亡。
1942年冬天,铜山抗日根据地进入极其艰难的相持阶段,敌人大规模的“扫荡”每隔十多天就进行一次,小股的骚扰更是经常不断。周爱勇所在的六区是抗日根据地边缘地区,敌人的活动更加猖獗。当时,日、伪、顽三股合流进攻我根据地,形势十分危急。周爱勇面对如此严峻局面,采取化整为零的策略,分兵插入敌后打游击战。有一次,日伪军100多人从后场据点出发,到河湾、王楼、毛庄一带“扫荡”。周爱勇估计敌人出巢后,据点内一定非常空虚,便带领一个战斗小组,化装进入后场据点。他们猛打猛冲,烧掉伪军住的东屋,紧接着又攻打敌人的小炮楼。敌人负隅顽抗,周爱勇将手榴弹绑成一束塞进敌炮楼,只听“轰隆”一声巨响,顿时火光冲天,血肉横飞,敌人炮楼被炸飞。等“扫荡”的日伪军闻讯赶回来,据点已成灰烬。
1942年春,伪县常备大队长马兴连在七村安上据点,经常配合日军对我根据地进行“扫荡”。当地群众说:“马兴连不死,大难不止。”1943年5月,铜山县中心区委下决心要拔掉马匪盘踞的七村据点,并把此重任交给了周爱勇。周爱勇接受任务后,经过详细的侦察和周密的计划,利用马匪内部勤务兵和炊事员做内应,派副区队长张治龄及3名队员化装成短工混入七村据点。他亲率区队30多人,乘着夜色悄悄潜伏到七村边的芦苇塘里。马兴连特别狡猾,夜里他在炮楼上过夜,天亮以后才敢走出炮楼。当张治龄和3名队员来到据点门口时,炊事员正在井台上打水。炊事员暗示他们:马兴连正在炮楼附近的董姓地主院子里刷牙。张治龄与一名队员迅速冲入院内,另两名队员封锁住大门。正在刷牙的马匪发现情况不妙,一纵身跃上东墙根厕所的墙头。队员王汉荣眼疾手快,一枪将他击中,张治龄也紧跟两步,连发七枪。恶贯满盈的马兴连从墙头上一头栽进厕所内的粪坑里。这时,隐蔽在芦苇塘中的区队,在周爱勇的指挥下发起总攻,很快就消灭了这股匪徒。
周爱勇足智多谋,屡建奇功,六区根据地因此得到巩固,不断扩大,形成南到后马家,北达前场,西抵吴邵,纵横数十里的抗日根据地。但令人惋惜的是,这位屡建奇功的抗日英雄牺牲在解放战争的诸城战役中,时任解放军二纵五师十三团副团长兼参谋长,年仅28岁。
青年英雄周爱涛
周进德的次子周爱涛1922年出生,1941年参加抗日工作,194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担任毛庄乡指导员和副区队长时,还不满20岁。此时的他,血气方刚,精明能干,作战勇敢,胆量过人。
1943年10月24日,上级党组织决定除掉日寇安在岗楼村的据点,派周爱涛带领一名战士潜入匪巢侦探敌情。当他们完成任务准备撤退时不幸暴露,周爱涛为了掩护战友安全撤退而壮烈牺牲,当时年仅21岁。
周家父子身怀民族大义在徐州沦陷时为抗日英勇捐躯,家乡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他们。1946年农历三月,当时的中共铜睢县副县长王警武同志亲自为周家烈士陵园撰写了碑文,墓碑上还篆刻了一副对联:上联是“能杀敌能安民能保地方铜东半壁留战绩”;下联是“不忘国不恋家不怕牺牲英烈千秋吊忠魂”,横批为“烈震徐方”。1965年,铜山县及徐庄公社在烈士的家乡河湾村重新安葬了烈士的遗骨,为他们树了墓碑,建造了陵园,并为烈士的后代妥善安排了工作。每逢清明节,前往悼念的群众和青少年学生络绎不绝。他们向烈士敬献花圈,寄托哀思,并宣誓继承烈士遗志,为祖国和民族的复兴而贡献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