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政治稳定,经济发达,国内各民族关系融洽,中外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外国与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音乐、舞蹈大量涌入内地,促进了这一时期音乐、舞蹈的发展。唐乐舞不仅广泛吸收汉魏六朝以来传统乐舞之精华,更重要的是融入了边疆少数民族与异域乐舞之神韵,别创新声。其独迈千古,成为中国封建社会音乐、舞蹈的里程碑。
唐代陶俑
黄釉持钹女伎乐俑
高21.5cm,螺髻,立姿,双手持钹,应属立部伎乐队。穿襦衫长裙,外饰披帛,自肩部下垂。女伎乐俑面颊与身躯较清瘦,穿着窄袖襦衫与及腰竖条纹长裙,此皆为隋末至初唐妇女形象与服饰的典型特征,伎乐人尤其如此。?唐代陶俑
陶持
排箫女伎乐俑
高850px,女俑头梳螺髻,两鬓抱面,上穿窄袖短襦,下著长裙,双手持排箫,眉清目秀,闲和典雅,作演奏状。?唐代陶俑
陶持
琵琶女伎乐俑
高850px陶俑梳双螺髻,内穿襦衫,外披帔帛,下穿拖地长裙,手持曲项琵琶演奏。?唐代陶俑
陶持笙女伎乐俑高875px, 陶俑梳双螺髻,内穿襦衫,外披帔帛,下穿拖地长裙,双手持笙演奏。?唐代陶俑
陶女舞俑高687.5px,女舞俑头梳“丫”形发髻,内穿襦衫,外罩半袖衫,下著裙,腰下部缠系帛带,一腿前伸,一腿微屈,正在表演,从其姿态分析可能为汉民族传统舞蹈。?狩猎风俗肇自远古,最初出于人类生存的需要,并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成为人类食物的主要来源之一。伴随着这种功用的日益减弱,狩猎逐渐成为一项娱乐活动。唐朝统治者有西北少数民族血统,衣冠制度沿袭周、隋。作为马上天子的李渊、李世民父子,皆以善射出名。在帝王的带动影响下,狩猎风靡华夏,成为时尚。唐诗中有许多关于这方面的描述,如王维《观猎》:“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张祜《观徐州李司空猎》:“晓出郡城东,分围浅草中。红旗开向日,白马骤迎风。背手抽金镞,翻身控角弓。万人齐指处,一雁落寒空。”陕西礼泉郑仁泰墓、乾县永泰公主墓、懿德太子墓中均有狩猎俑出土,且制作相当精美。
唐代狩猎盛行是人民自足、自信、自强的时代心态的反映,是大唐帝国蓬勃向上的真实写照。灿烂多彩的狩猎俑正是这一文化背景的缩影。
唐代陶俑
三彩骑马狩猎俑
高1075px,三彩马以褐色为主基调,足直立,微微前倾。骑马者尖鼻深目,颧骨突出,两鬓长髯,唇留八字须。其头罩黑色幞头,身著绿色翻领窄袖袍,足登乌皮靴,双手作持缰之态,双目凝视前方,似在寻找猎物,马鞍背后蹲坐一犬。?唐代陶俑
陶骑马狩猎俑
高875px,红陶烧制。头戴幞头,穿翻领大衣,八字胡须,面向左侧,骑于马上,似在搜寻目标。猎狗端坐于马背上,神情闲散,主人的紧张与小狗的松弛形成鲜明的对照。?唐代陶俑
三彩骑马狩猎俑
高42cm,狩猎者为胡人,身穿绿色小袖衣,双手抱犬,足著靴,端坐马鞍上。三彩马以白色为主调,昂首直立。?唐代妇女爱美,特别注重发式新奇与面部修饰。这一时期妇女的发式主要有半翻髻、双环望仙髻、囚髻、抛家髻、惊鹄髻、螺髻、百合髻、圆鬟髻等。发式之上插饰各种珠翠花钗、步摇、梳子之类。为追求新奇之美,唐代妇女常创造出新的发式,有的高出面部两倍以上,杨贵妃为标新立异,竟以假髻为饰。
画眉是唐朝妇女美容的重要内容之一。唐玄宗曾命画工绘十眉图,士庶争求新样式,难怪新娘出嫁,要“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唐朝妇女还讲究面饰,所谓面饰,就是面部化妆。代表性的方法有额黄、花钿等,额黄也称月黄或鸦黄,因其在前额发际涂黄粉或是在眉心画月心而得名。花钿也称花子,它是用金银珠宝等各种材料制成薄片,再剪刻成各种图案及样式,贴在额头、眉心、两颊等处。而在服装方面,则突出表现为衣胡服、著男装、多坦露三个方面。
唐代陶俑
画彩女胸像
高337.5px,女胸像头戴“山”字形帽,后部呈圆形,高起,此类帽子不见于汉族传统服饰中,应是从西域或中亚地区传入的。像面形略长,直鼻,细目,小口,面颊丰润。肩部有孔,用来插合臂膀,胸下部收敛,也是用来与肢体相衔接的。?唐代陶俑
高冠
女立俑高762.5px, 女立俑头戴高冠,前面略折起,呈三角状,上部高起,颇似僧人喇叭帽,冠下有巾,垂至肩部,此种装饰很可能源自西域或中亚地区。女俑双目微合,直鼻小口,上身穿窄袖对襟短襦衫,下为竖条纹长裙,裙腰及胸,向外翻折,双手交于胸下。此俑冠帽塑造独特,为我们了解唐朝妇女装饰提供了形象的资料。?唐代陶俑
三彩女坐俑高1275px,女俑头戴鸟状冠,五官清秀,眉、眼墨绘。上穿短襦,内衬窄袖衫,下著长裙,足登云履。端坐于筌蹄上,手中持一小鸟。类似形象在西安王家坟村90号唐墓、西安西郊及洛阳等地均有出土。如王家坟村90号唐墓出土的三彩女坐俑衣裙与此像如出一辙,均为柿蒂纹,裙褶破数也相同,颜色以绿为主。唐代诗人皮日休“上仙初著翠霞裙”之诗句,所指应即此类长裙。持鸟的图像在陕西乾县唐永泰公主墓及西安南里王村韦泂墓的石刻线画中均有表现,前者立在贵夫人手背上,后者则由侍女所持,这些鸟都是供主人娱乐用的。由唐代壁画、石刻线画、陶俑等资料分析,这类陶俑身份特殊,应是墓室中的女主人,人物衣著、形象也有可能是按真容塑造的。?隋唐时期,中外文化交流频繁,上至帝王,下到平民百姓,均以“胡化”为时尚,这除了统治者本身就有夷狄血统外,与当政者之政策、民族开放之胸襟也有关系。这些被称为胡人的外国人,大部分来自我国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及西亚、中亚的波斯、大食等地,也有来自非洲的黑人奴隶。前者以经商为主,地位较高;后者多充任劳役,为牵马、牵驼、劳作、供人取笑的侏儒等。大批胡人的涌入,给当时的衣、食、住、行带来了变化。外来民族的风俗习惯融入隋唐社会中,极大地丰富了汉文化的内涵。
唐代陶俑
画彩胡人牵马俑
高937.5px,头戴幞头,身穿翻领大衣,足登长靴。粗眉大眼,双睛凸出,满鬓胡须。幞头、胡须、靴子皆绘成黑色。此俑的刻划特别注重其面部,夸张的手法恰到好处地突出了西域胡人的形象特征。?唐代陶俑
大食人俑高33厘米,俑头戴翻沿高筒帽,眼睛深陷,鼻梁高尖,颧骨突出,鬓满胡须。身穿翻领半袖胡服,腰中系带,足穿高靴。其一手前伸,一手夹包裹,直立于方板上。?唐三彩是指将制成的陶坯烧到1100℃后重新上釉,二次烧窑而成的一种工艺。它以铅为熔剂,配以铜、铁、钴等元素作着色剂,烧制出深浅不同的颜色。高宗、武则天时期,其颜色以绿、黄、赭、白为主。盛唐时期,唐三彩烧制达到顶峰,三彩俑数量众多,胎质坚硬,釉色均匀,色彩鲜亮明快,造型多彩多姿,装饰生动活泼。除前面所述几种颜色外,蓝彩大量使用。唐三彩使其成为这一时期陶俑的典型杰作。
唐代陶俑
三彩骆驼
高2175px,骆驼双峰,两峰之间搭挂驮囊,驮囊上饰兽头,两侧有丝绸、水壶等物。骆驼引颈张口,四肢作行走状,再现了丝绸之路上长途跋涉奔波劳累之景像。此骆驼形体高大,神情生动,釉色明亮,堪称唐代动物雕塑之佳作。?唐代陶俑
三彩天王俑高2100px,天王头绾发髻,发似小冠,浓眉大眼,阔口,八字胡须,身穿铠甲,铠甲的塑造真实细腻。天王双足踏立在卧牛之上,左手叉腰,右手持物状,原物已失。天王本是佛教中的护法神祗,墓葬中的天王俑起镇守墓室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