祗园寺的历史沿革
初建于16世纪中期、明代嘉靖年间,清代多次重修和增建。民国八年,重新翻修,后来一再扩建,现在规模是九华山全山寺院之冠。祗园寺是九华山寺庙中唯一的宫殿式建筑,雕梁画栋,金碧辉煌,包括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三进殿和上百间堂屋。山门的前墙安有三重琉璃飞檐,蔚为壮观,门里有哼哈二将和红脸三目、手执钢鞭的王灵官。大雄宝殿内端坐有三尊喷金大佛,高6米余,是九华山所有寺庙中最大的佛像,两旁列着十八罗汉,气氛庄严肃穆。此外尚有方丈寮、退居寮、挂褡寮、衣钵寮和拨火寮等许多房舍,回旋曲折,宛如迷宫。邻近景点:百岁宫、应身菩萨、旃檀林、肉身殿北大门、五百罗汉堂、大悲宝殿、化城寺、太白书堂、上禅堂、肉身宝殿、东崖钟楼(幽冥钟亭)、神光岭、东崖云舫、九华山文物馆
九华山化城寺的简介
全国重点寺院,又名地藏寺,位于九华街盆地中心化城峰,东临东崖,南对芙蓉峰,西接神光岭,北倚白云山,四山环拱如城。明嘉靖王一槐《九华山志》载:“化城,天竺国佛场名也,今寺在山之西南,自麓陟旋而上数里至其处,峰峦环列,泉壑纡回,中旷而夷,类其国郭,故名。旧志云:晋隆安五年(401)天竺僧杯渡始创寺,日“九华”唐郡守张严(岩)奏额始名‘化城’唐人费冠卿《九华山化城寺记》载,唐开元末有僧人檀号居此,寺额即日“化城”;至德初年,青阳诸葛节等发现正在东岩石室苦修的新罗僧地藏,深为感动,于是买下檀公寺基,构筑台殿,以成琳宇,请地藏大师居之;建中初年,池州刺史张岩奏请朝廷移旧额置于新寺,于是化城寺成为地藏大师传经布道的大伽蓝。贞元十年(794)大师圆寂.,被僧众视为地藏菩萨灵迹示现,从此九华山逐渐成为闻名海内外的地藏道场。“化城”源出於《法华经》中的佛教故事。传说释迎牟尼与小徒下乡布道,忽为山险所阻,小徒饥渴交加,坐地不起。释迦牟尼手指前方说:“前有一城,速去化斋。”小徒顿为振奋。所谓城实乃佛祖点化而成。因化城寺地处高山平地,四面环山如城,故名之。化城寺位于九华街,坐落在芙蓉山下。迎面是一座圆形广场,广场中间有一个月牙形的莲池,名月牙池,传说为当年地藏放生池。寺殿前后有四进,分门厅、大雄宝殿、后进和藏经楼。此四进随地势渐高,结构自然,门楹窗柃、斗拱梁柱和台阶基石均刻有精巧美观的图案。殿内有康熙御书“九华圣境”横匾和乾隆御书“芬陀普教”横匾。后殿首明代崇祯皇帝御书“为善最乐”横匾。初建于公元757年的原化城寺,早已荡然无存。现存寺庙的山门和藏经楼为十六世纪所建,而大雄宝殿和后厅为十九世纪重建。这些建筑除四壁砖墙和瓦顶外,内部为木结构。柱、梁、檩、椽全部采用闩缝对榫、互相楔咬的传统方法,不用一颗钉子。门楣、斗拱和横梁上都镂刻着凤凰戏牡丹、狮子滚绣球,以及花草图案,施以重彩。尤其是大殿正中的藻井,层层迭进,九条木雕的金龙围着中心的硕大宝珠盘旋飞舞,祥云和瑞蝠穿插其间,令人叹为观止。今住持僧常明。 化城寺现已用作九华山广场文物博物馆。化城寺前的广场上有“娘娘塔”址,正中有一口井。关于娘娘塔有两种传说。出化城寺向南,可到旃檀林。后该寺历经维修改建,现存殿宇四进,庄严有序,最后一进为藏经楼,珍藏明版藏经6777卷,保存至今,十分珍贵。该寺面积3500平方米,是全国重点寺院。 中文名称:化城寺 地址:池州市青阳县九华街盆地中心化城峰占地面积:2880平方米 又名:地藏寺建立时间:晋隆安五年现任住持:九华山佛教协会常务理事 常敏法师 化城寺的名称来源有二,一实一虚。一实,指化城寺坐落在九华街上。九华街是过去因香火兴旺而形成的香火集市,逐步发展成为今天的九华街,屋舍鳞次栉比,多是两层小楼,街巷东西横贯,溪水在街下流过,淙淙有声,如隔岸弦鸣,一副世外桃源的恬静。九华山四大丛林中的百岁宫、祗园寺、东崖寺均坐落在九华街上。化城寺高跨在山顶盆地之中,背倚白云山,南向芙蓉岭,东崖雄踞于东,神光岭起伏在西,虎形诸峰环绕于北,四山环绕如城,确如“高山流水别有天”,人一入此,犹如内城,故名化城寺。虚,就更有意思了,它不是化城寺之外观,而表现了其作为开山古刹的意蕴。相传释迦牟尼曾和一小沙弥下乡布道,山重路阻,小沙弥口渴腹饥,无力前行,释迦牟尼只得向前方一指,点化一城,让小沙弥前去化斋,以图继续前行,这就是《华严经》所载的“佛指化城”的故事。寺僧取其中前进途中“化一城郭”的间歇,以图继续精进之意,将九华山第一座寺院题名为化城寺。安徽当涂城内有一座寺庙也名化城寺,系三世纪中三国时期孙吴政权所建,以城郭之城而命名,李白作《化城寺钟铭文》即指这一化城寺。化城寺为东晋隆安五年(四○一年)高僧杯度祥师始建,八世纪后期唐代重建,朝廷赐之额,以后屡毁屡修,现存寺院为十九世纪末重建。化城寺前是一个面积约六千七百平方米的广场,阶下有一放生池偃月池,又名月牙池,均取其形如新月之意。环池有石砌栏杆,澄澈如镜,天光云影,苍山古刹,尽人其中。这个千年古池,也曾饱经沧桑。“会昌法难”叫九华山佛寺均被毁废,月牙池也在劫难逃,成为废池。晚唐诗入薛逢游九华山见废月牙池,曾写诗叹道:“曾发萧声水槛前,夜蝉寒沼两蝉娟。微波有恨终旧海,明月无情却上天。白鸟将带林外雪,绿荷枯尽渚中莲。荣华不肯人间住,须续庄生第一篇。”所述清萧寒蝉,白鸟枯荷的荒凉凄楚,可以想见当时废池的情景。唐宣宗即位后九华山寺院方得以恢复,僧伽得以重聚,月牙池乃重现生机。现约六百七十平方米大的池塘,碧波澄潭的景色依然如敌。 月牙池以北,寺前阶下并峙石狮一对,高大古朴,传说为唐宋时代遗物,因年代久远,风雨剥蚀,原貌巳无法辨析。人石狮旁上十五级台阶至瑶台,再上三级即到大门廓下。廓内卷檐下三个大门,雕梁画栋,顶梁为石柱,刻有楹联明白晓畅,点出化城寺作为九华山总丛林、开山寺的意蕴。进山门以上,化城寺依山势而建,前后为四进,逐次升高。从山门至藏经楼前院墙,以凸凹字形相连,浑然一体,具有江南山区古寺建筑的典型待征。山门与二殿相联,二殿后为天井,再后是大雄宝殿。 大殿后进为明代建筑藏经楼。楼殿之间是一个小院。院内东西两壁上,嵌有十四方碑刻,其中明刻碑记三方,清康熙等年间刻碑十一方。值得注意的是几方《严禁弊害碑》,刻于明末清初,时正值九华山佛教兴盛之际,受皇帝、皇太后赐经、赐金和御笔匾额,可谓恩遇优渥,而碑记所禁各项,却是僧人身受其害之事,这是过去宗教受歧视、僧伽受迫害的历史见证。 藏经楼高二层,底层前檐向前延伸三米多。藏经楼与楼前三进殿宇原为明代同时建造,清代遭兵燹,三进殿宇尽遭焚毁,惟藏经楼安然无恙,若有佛助。战后前三殿依原样重建,仅大雄殿正脊顶的彩瓷葫芦,两端彩瓷鱼龙正吻、正脊的水磨镂空青黄色砖为明代遗物,殿宇楼阁依然明代风貌,幽静恬适。藏经楼现为佛教文物展览馆,陈列有明代皇帝圣旨一道,御赐藏经一部共六千七百七十七卷,和贝叶经、地藏的九龙方印以及其他佛教文物共一千三百余件。 化城寺内原有大钟一口,重五千公斤,已毁于兵燹。现存之古铜钟,重约一千余公斤,与九华山其他诸寺的大钟相比并不算大,但因其悬于主刹开山寺内,化城寺又地理居中,群山环绕,似自然回音装置,音声倍响。古钟铸造精美,音质悠扬宏亮。“每当红曰西沉,白云出岫,蒲牢一振,锵铿徐发,四山响应”,到此自可体会“化城晚钟”之意境。 大雄宝殿为化城寺的主殿,原悬有明崇祯和清朝康熙、乾隆御题匾额,“文化大革命”中化为灰烬。殿门正面佛像台乃汉白玉砌成,仰观藻井,就是著名的“九龙盘珠”。这是用整块檀木雕成的图案,九条缠绕交错的游龙,首尾相顾,龙头伸向正中一颗明珠。游龙生动多姿,明珠光焰四射,实为古代木雕艺术精品。 大雄宝殿内供奉地藏菩萨立像。中国佛寺中,一般菩萨塑像为头戴宝冠、身披天衣、璎珞装饰的天人相。地藏菩萨则多为光头或是戴毗卢冠、身披袈装的出家僧相,一手持锡杖,一手持莲花,或是手持幡幢、宝珠等。这是由于地藏菩萨在无佛的“五浊恶世”(五浊即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中济渡众生,了使众生能深信因果,尊敬三宝,所以显示出家僧相。化城寺大雄殿所塑的地藏菩萨像,双手垂下,手掌向外,表示能与众生愿望满足,使众生所祈求之愿都能实现之意,称为与愿印或施愿印,此印相具有慈悲之意。这尊地藏菩萨塑像双手下垂,加上殿内楹联语云:“愿将佛手双垂下,摸得人心一样平”,用语虽非佛家语,却祈求佛法使人心公平,深得地藏宏愿三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