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属桃源县仙洞乡后眷、下大田2村。
民国,属陬溪镇和畲田、语溪河2乡。
1951年1月,设陬市镇。
1960年6月,改陬市公社。
1962年7月,公社改镇。
1985年8月,陬郊乡并入。
1995年1月,畲田乡并入。
2011年末,陬市镇辖李家洲、解放、兴盛、上街、下街、万家嘴6个居民委员会,鸬鹚洲新、洋洲、新茶庵.三里铺、小马山、酒铺岗、长乐,团结路、观音桥、高湾、畲田、神仙桥、青龙。福德山14个村民委员会;下设66个居民小组、224个村民小组。
截至2020年6月,陬市镇下辖7个社区、13行政村。镇人民政府驻下街社区。
陬市镇区划详情下街社区万家嘴社区三里铺村小马山村上街社区洋洲社区新茶庵村观音桥村解放街社区酒铺岗村鸬鹚洲新村青龙村兴盛街社区高湾村畲田村福德山村李家洲社区长乐村神仙桥村团结路村位置境域
陬市镇,地处桃源县东部,东与木塘垸乡隔江相望,南与枫树维吾尔族回族乡为邻,西与漆河镇交界,北抵架桥镇。镇人民政府驻地距桃源县城20千米。行政区域总面积104.84平方千米。[1]
陬市镇
地形地貌
陬市镇地形大部分为平原,少部分为浅丘区。境内最高点位于寨子山顶,海拔45米。
水文
陬市镇境内河道属沅江水系,主要河流沅江境内长30.5千米,其级支流陬溪自北向南汇入沅江。
陬市镇境内已探明地下矿藏主要有石灰石、白土矿。
2011年末,陬市镇辖区总人口57697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5848人,城镇化率27.5%。另有流动人口10000人。总人口中,男性29110人,占50.5%;女性28587人,占49.5%;18岁以下8453人,占14.6%;18-35岁13002人,占22.5%:35-60岁25292人,占43.8%;60岁以上10950人,占19.1%。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2011年,人口出生率8.8‰,人口死亡率6.9‰,人口自然增长率1.9‰。
2017年末,陬市镇常住人口60735人。
截至2019年末,陬市镇户籍人口为57107人。
农业
2011年,陬市镇农业耕地面积50300亩,人均0.9亩。2011年,农业总产值37000万元,农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4%,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2011年。生产粮食32900吨,人均570千克,其中稻谷31900吨。主要经济作物为棉花,油菜。蔬菜。2011年,棉花种植面积1000亩,产量885吨;油菜种植面积310000亩,产量4026吨;蔬菜种植面积12000亩,产量24600吨。
畜牧业以饲养生猪、家禽为主。2011年,生猪饲养量12000头,年末存栏5500头;家禽饲养量63万羽。
2011年末,林地而积61000亩,其中用材林26000亩,经济林32000亩,林木覆盖率52.7%,活立木器积量53670立方米。2011年,柑橘产量140吨,板栗产量40吨。
工业
陬市镇工业以农产品加工,造船及建材、机电、食品、饲料等生产为主。2011年,工业企业75家,职工5000人;工业总产值18.6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45000万元,比上年增长25%,占全镇地区生产总值的58%。
商业
2011年末,陬市镇有商业网点1500个,职工5200人。
2011年,陬市镇社会商品销售总额15亿元,比上年增长12%:城乡集贸市场2个,年成交额4100万元。
金融
2011年,陬市镇财政总收入1300万元,比上年增长18%。其中地方财政收入400万元,比上年增长15%,从各主要税种看,完成营业税355.4万元,增值税189.4万元,企业所得税655.9万元。人均财政收入225元,比上年增长13%。
2011年末,陬市镇境内金融机构各类存款余额8亿元,比上年增长9%:各项贷款余额6亿元,比上年增长7%。
邮电业
2011年,陬市镇邮政业业务收入50000元,其中纯收入30000元。全年电信业务收入380万元。
文化事业
2011年末,陬市镇有文化站1个;村级文化活动中心1个;各类图书室25个,藏书7万余册。
教育事业
2011年末,陬市镇有幼儿园10所,在园幼儿1132人,专任教师108人:小学3所,在校生358人,小学适龄儿童人学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1068人,专任教师123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为100%。
2011年,陬市镇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28万元,比上年增长12%。预算内教育经费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为16%,比上年提高了8个百分点。
医疗卫生
2011年末,陬市镇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2个,其中门诊部1个:病床150张,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2.6张,固定资产总值2100万元。专业卫生人员176人,其中执业医师38人,执业助理医师8人,注册护士41人。2011年,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38000人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95%。
体育事业
2011年末,陬市镇有学校体育场3个。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38%。
广播电视
1980年10月建成镇广播电视站。2011年末,陬市镇有线电视用户9000户,人户率16%。
社会保障
2011年,陬市镇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913户,人数1613人,支出389.1万元,比上年增长42%,月人均201元,比上年增长31%;城市医疗救助159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2460人次,共支出20.8万元,比上年增长30%。
2011年,陬市镇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511户,人数1039人,支出96万元,比上年增长22%,月人均77元,比上年增长22%。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48人,抚恤事业费支出18万元,比上年增长12%。社会福利费14.2万元,比上年增长26%:敬老院1家,床位30张,收养农村五保27人。
邮政电信
2011年末,陬市镇有邮政局1个,报纸、期刊累计发行16万份(册)。
2011年末,陬市镇有电信企业1家,服务网点6个;程控电话交换机总容量9000门,固定电话用户7000户,移动电话用户3万户,互联网用户2500户。
水利
2011年,陬市镇境内有小(一)型水库1座,小(二)型水库3座。
陬市镇
2011年,常张高速,226省道、306省道过境;东北距常德火车站18千米,东南距桃花源机场20千米。
名称来历
陬市镇境域为沅江一级支流陬溪(陬为角落之意)注入沅江的入口处,明嘉靖年间已形成集市,习称“陬市”,境名由此而来。
2014年7月21日,陬市镇被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七部委确定为全国重点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