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说的什么意思
1.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庄酒·知北游》
彻法源底,至简至易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我们看宇宙万物,事事变化,觉得宇宙内容丰富多彩、灿烂多姿,这是我们的感觉,老天爷并不说:“哎呀!我美得很!”天地并不说我很美。
“四时有明法而不议”,春夏秋冬四时运行,这是铁的定律。尽管成都和全国很多地方这一段时间都很热,入秋以后还这么热,实际上年年都这么热,只不过现在把以前的热都给忘了。现在有的地方都热到四十几度了,作为有记录以来比较热的年份,当然这也和城市建设有关,与热岛效应有关。但是这个“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你说老天爷他议不议呢?他不议。他才不管人的感觉如何,我们冷天嫌冷了,热天嫌热了,天地运行就是这样,它不以你的喜恶而改变它的运行。
“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天地万物各住其位,《易经》里说“乾知大始,坤作成物”,“首出庶物,万国咸宁”,等等,说的都是这些道理。用现在的话来说,它叫生态链,每一个生命都有它存在的道理。泥鳅为什么在水里活得很好?鸟雀在天上飞,鱼在水里游,猴子在树上爬。狮子、老虎如何长?虫虫蚂蚁又如何过?它们各有各的“理”。大到哺乳动物,小到昆虫蚂蚁,乃至于微生物,它们都有各自的“理”,因此形成一个生态系统。但是这个生态系统到底是怎么回事?不说,无话可说。
老天爷通过几十亿年自然演变,形成了这个生态系统,这个道理又怎么说得清楚。科学家们绞尽脑汁研究来、研究去,真能把这个事情研究得透吗?现在宇宙飞船能够飞到外太空,潜水艇可以潜到水下几千米的地方。但是,你给他们一千亿美元,他们也造不出个苍蝇、蚂蚁来。涉及到生命的东西,才是真正的“万物”,而不是我们人造的万物。这个你让老天爷怎么说?真正叫无话可说,所以在道家思想里就用“自然”两个字概括了。自然就非人为,人为的东西就是“人为”,自然的东西就按照它的规律在运行,人没法进行干预。
“圣人者”,就是体道而行的人,就是领悟了大道运行的人,这些就包括了圣人、至人等等。
“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有人说“原”就是推论,推论出它原初的道理——天地的美是什么,当然,圣人要花一些心思去推敲。但严格来讲,这个“原”应作根据讲,天地之美还需要人们去推论吗?《易经》说:“夫乾,确然示人易矣;夫坤,然示人简矣。”既然是这么简易,还需要去推论吗?而“达”就是知道,就是明白。所以圣人依据本然的“天地之美”而明达“万物之理”,这个“原”和“达”,我们要结合上下文看,这并不是说明白了、懂了,就可以铺天盖地说上一通,不是的。往往他是以“无知”来代表这个知,“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智)也!”圣人的这个“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是顺应自然而已,并不是说他去研究、推论,他不会这样做。
2.“凡人心险于山川,难于知天。”《庄酒·杂篇·列御寇》
:“人心险于山川,难于知天。”为孔子所云。在《庄子·杂篇·列御寇第三十二》中为庄子所引。整段话为:孔子曰:“凡人心险于山川,难于知天。天犹有春秋冬夏旦暮之期,人者厚貌深情。故有貌愿而益,有长若不肖,有慎狷而达,有坚而缦,有缓而悍。故其就义若渴者,其去义若热。故君子远使之而观其忠,近使之而观其敬,烦使之而观其能,卒然问焉而观其知,急与之期而观其信,委之以财而观其仁,告之以危而观其节,醉之以酒而观其侧,杂之以处而观其色。九徵至,不肖人得矣。”
3.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庄酒·让王》
《庄子·让王》:“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於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
太阳升起就起来劳动,太阳下山就休息。原指上古人民的生活方式,后亦泛指单纯简朴的生活。《庄子·让王》:“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於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乐府诗集·杂曲歌谣一·击壤歌》:“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何力於我哉!”
庄子的主要思想是什么?
1、哲学思想他认为,天人之间、物我之间、生死之间以至万物,只存在着无条件的同一,即绝对的“齐”;主张齐物我、齐是非、齐生死、齐贵贱,幻想一种“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主观精神境界,安时处顺,逍遥自得,而学“道”的最后归宿,也唯有泯除一切差异,从“有待”进入“无待”。在思辩方法上,把相对主义绝对化,转向神秘的诡辩主义。2、处世哲学庄子认为人活在世上须旷达处之泰然,如“游于羿之彀(gòu)中,中央者,中地也;然而不中者,命也”(《内篇·德充符》),羿,“古之善射者,夫利害相攻则天下皆羿也”,彀指利害得失,“故免乎弓矢之害者,自以为巧,欣然多己,及至不免,则自恨其谬而志伤神辱,斯未能达命之情者也”,中与不中而“知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唯有德者能之”(《内篇·德充符》)。3、政治思想庄子和儒墨有一点很大的不同,儒家墨家推崇圣人,而道家则反对推崇圣贤。庄子反对“人为”,理想的社会是所谓“至德之世”。《庄子·应帝王》:“南海之帝为儵,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儵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这是主张自然,反对人为的寓言。4、文学思想庄子主张“天人合一”和“清静无为”。他的学说涵盖着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精神还是皈依于老子的哲学。庄子曾做过漆园吏,生活贫穷困顿,却鄙弃荣华富贵、权势名利,力图在乱世保持独立的人格,追求逍遥无恃的精神自由。对于庄子在中国文学史和思想史上的重要贡献,封建帝王尤为重视,在唐开元二十五年庄子被诏号为“南华真人”。《庄子》一书也被称为《南华真经》。其文章具有浓厚的浪漫色彩,对后世文学有深远影响。5、游世思想游世思想是庄子思想中一个重要的部分。《庄子》三十三篇中,大多数篇章都涉及这个以游戏态度解脱人生痛苦的主题,尤其以内七篇谈得深入集中。古代人谈论庄子比较重视游世思想。有人甚至说,“游”这个字就是一部《庄子》的中心。 现代庄子研究,比较重视道论而轻视游世思想。扩展资料庄子,姓庄,名周,字子休(亦说子沐),宋国蒙人,先祖是宋国君主宋戴公。他是东周战国中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创立了华夏重要的哲学学派庄学,是继老子之后,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是道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庄周因崇尚自由而不应楚威王之聘,生平只做过宋国地方的漆园吏。史称“漆园傲吏”,被誉为地方官吏之楷模。庄子最早提出“内圣外王”思想对儒家影响深远,庄子洞悉易理,深刻指出“《易》以道阴阳”;庄子“三籁”思想与《易经》三才之道相合。他的代表作品为《庄子》,其中的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等。与老子齐名,被称为老庄。庄子的想象力极为丰富,语言运用自如,灵活多变,能把一些微妙难言的哲理说得引人入胜。他的作品被人称之为“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据传,又尝隐居南华山,故唐玄宗天宝初,诏封庄周为南华真人,称其著书《庄子》为《南华真经》。参考资料:庄子-百度百科
老子简介 老子资料介绍 老子与庄子是什么关系
老子简介
老子(传说前600年左右—前470年左右),中国古代思想家。姓李名耳,字伯阳,诞生于涡阳县闸北镇郑店村。老子又名老聃,相传他一生下来就是白眉毛白胡子,所以被称为老子;老子生活在春秋时期,曾在东周国都洛邑(今河南洛阳)任守藏史(相当于国家图书馆馆长)。他博学多才,孔子周游列国时曾到洛阳向老子问礼。老子晚年乘青牛西去,并在函谷关(位于今河南灵宝)前写成了五千言的《道德经》(又名《老子》),最后不知所终。《道德经》含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老子哲学与古希腊哲学一起构成了人类哲学的两座高峰,老子也因其深邃的哲学思想而被尊为“中国哲学之父”。老子的思想被庄子所传承,并与儒家和后来的佛家思想一起构成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内核。道教出现后,老子被尊为“太上老君”;从《列仙传》开始,老子就被尊为神仙。从汉代起,历代帝王就开始到河南鹿邑去祭拜老子。《道德经》的国外版本有一千多种,是被翻译语言最多的中国书籍。
老子与庄子的关系
老子和庄子都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史称“老庄”。老子是道家的创始人,庄子将道家的思想发扬光大。通俗的讲,他们的关系就像孔子与孟子的关系。老子的代表作是《道德经》,庄周的是《庄子》。
《庄子》简介
《庄子》又名《南华经》,是道家经文,是战国中期庄子及其后学所著。到了汉代以后,尊庄子为南华真人,因此《庄子》亦称《南华经》。其书与《老子》《周易》合称“三玄”。《庄子》一书主要反映了庄子的批判哲学、艺术、美学、审美观等。其内容丰富,博大精深,涉及哲学、人生、政治、社会、艺术、宇宙生成论等诸多方面。《庄子》不仅是一本哲学名作,更是文学、审美学上的寓言杰作典范。更是对中国文学、审美的发展有着不可分割的深远影响。庄子寓言的出版和研究使得中国文化的优秀传统得以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的精神得以发扬,在现实意义上,更为社会主义文明的建设做出了不可忽视的精神铺垫。扩展资料《庄子》一书反映了庄子的批判哲学、艺术、美学、审美观、政治、社会等诸多方面。原有内篇七篇、外篇二十八、杂篇十四、解说三,五十二篇,十余万言。郭象删减后分内篇、外篇、杂篇三部分存三十三篇,大小寓言二百多个,六万五千九百二十字,其中,内篇七篇;外篇十五;杂篇十一。该书包罗万象,对宇宙生成论、人与自然的关系、生命价值、批判哲学等都有详尽的论述。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庄子》
庄子的个人资料?
庄子(约公元前369--前286),名周,字子休,蒙城县城东郊人(今城关镇东城路),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文学家。 庄子一生著书十余万言,书名《庄子》。 这部文献的出现,标志着在战国时代,我国的哲学思想和文学语言,已经发展到非;玄远、高深的水平,是我国古代典籍中的瑰宝。因此,庄子不但是我国哲学史上一位著名的思想家,同时也是我国文学史上一位杰出的文学家。无论在哲学思想方面,还是文学语言方面,他都给予了我国历代的思想家和文学家以深刻的,巨大的影响,在我国思想吏、文学史上都有极重要的地位。 庄子做过蒙城漆园(在今县城涡河北岸的漆园故址)吏的小官,但不久辞去。他布衣草鞋,糁汤野菜,安居陋巷著书。生活难以维持时,曾向监河侯借过粮食。楚威王闻境内庄周是有学识而贤德的人,就遣使备千金厚礼前来漆园(蒙城),请庄子为楚国宰相。使者言明楚王许以为相的旨意后,庄子笑谓楚使说:“千金可算是重礼了,相位可谓尊贵至上。可是,你没见祭祀时的牛吗?人们把牛喂养肥了,祭祀时披红挂彩,还不是牵到太庙杀了作祭品?我宁愿在淡泊无为中度日,不去做牺牛”庄子在谈笑中“喻牛辞相”,终未为楚国宰相。 战国初年,诸侯兵戎相见,战乱频繁,社会动荡不安。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学术思想空前活跃,学术流派竞相而起,形成了他独特的哲学体系和思想畔,相距仅百里,故又称他们的学术思想为“老庄涡河之学”。 庄子晚年常垂钓于濮水(今城南芡河)、涡水,游于濠梁(今安徽凤阳临淮城西南)观鱼,与鱼鸟共乐,甘于清静闲居的生活。唐天宝元年(742年),玄宗皇帝颁布沼书,赐号庄子为“南华真人”,称其书曰《南华真经》。历代均有一些研究庄子的学者,其著作数百种,近年又有《庄子白话》、《庄子现代版》等问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