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充是什么时代的人?
王充是东汉时期杰出的思想家。整个东汉二百年间,称得上思想家的,仅有三位:王充、王符、仲长统。王符(公元85—162年),字节信,著有《潜夫论》,对东汉前期各种社会病端进了抨击,其议论恺切明理,温柔敦厚;仲长统(公元180年—220年),字公理,著有《昌言》,对东汉后期的社会百病进行了剖析,其见解危言峻发,振聋发聩。王充则著《论衡》一书,对当时社会的许多学术问题,特别是社会的颓风陋俗进行了针砭,许多观点鞭辟入理,石破天惊。范晔《后汉书》将三人立为合传,后世学者更誉之为汉世三杰。三家中,王充的年辈最长,著作最早,在许多观点上,王充对后二家的影响是十分明显的,王充是三家中最杰出,也最有影响的思想家。
王充是那个朝代人
东汉。王充(公元27年—约公元97年),字仲任,出生于会稽上虞(今属浙江绍兴)。东汉思想家、文学批评家。王充出身“细族孤门”,自小聪慧好学,博览群书,擅长辩论。后来离乡到京师洛阳就读于太学,师从班彪。常游洛阳市肆读书,勤学强记,过目成诵,博览百家。为人不贪富贵,不慕高官。曾做过郡功曹、州从事等小官,因政治主张与上司不合而受贬黜。后罢官还家,专意著述。晚年,汉章帝下诏派遣公车征召,不就。汉和帝永元年间,卒于家中。王充是汉代道家思想的重要传承者与发展者。其思想以道家的自然无为为立论宗旨,以“天”为天道观的最高范畴,以“气”为核心范畴,构成了庞大的宇宙生成模式,与天人感应论形成对立之势。在主张生死自然、力倡薄葬,以及反叛神化儒学等方面彰显了道家的特质,并以事实验证言论,弥补了道家空说无着的缺陷。其思想虽属于道家却与先秦的老庄思想有严格的区别,虽是汉代道家思想的主张者但却与汉初王朝所标榜的“黄老之学”以及西汉末叶民间流行的道教均不同。
文言文王充求学翻译
《王充求学》孤儿王充自幼喜读书,且过目不忘王充字仲任,是会稽上虞人,他的祖先从魏国元城郡迁徙而来。王充小时候是孤儿,在乡里以孝顺被称赞。后来到京师,在太学求学,跟一个叫彪的扶风师学习。王充喜欢读书,而且无书不读,没有特别的限制。由于家里穷,没有书可读,他常在洛阳的市集上游走,看人家卖的书,看过一次后就能背诵,因此,对各家各派的学说都很熟悉。林之栋善画兰,好游,闻兰所在,则必大寻之。樵者或告:某山大壑中,常闻兰花气特多,茅棘虎豹,不可行。林乃募壮士执刀矢火攻,具裹粮(1),鸣金入深谷中,若当劲敌者。至则兰叶长丈许,花大如掌。自是,所画兰益奇变。
王充求学翻译加解释
王充字仲任,会稽上虞人也,其先自魏郡元城徙焉。充少孤,乡里称孝。后到京师,受业太学,师事扶风班彪。好博览而不守章句。家贫无书,常游洛阳市肆,阅所卖书,一见辄能诵忆,遂博通众流百家之言。(选自后汉书.王充传)
王充字仲任,是会稽上虞人,他的祖先从魏国元城郡迁徙而来。王充小时候就失去了父亲,在乡里以孝顺母亲被称赞。后来到京师,在太学求学,扶风人班彪(汉代著名史学家)做了他的老师。王充喜欢广泛地阅读书籍但不死记硬背。由于家里穷,没有书可读,他常在洛阳的市集上游走,看人家卖的书,看过一次后就能背诵,因此,对各家各派的学说著作都很熟悉。
会稽上虞:古地名,今浙江绍兴一带 王充像
孤:少年丧父 徙焉:搬迁到这里。徒,迁移。焉,于的合音,在这里,到这里的意思。 太学:中国古代的最高学府。 扶风:古地名,今陕西境内 而:而且 辄:就 遂:因此 肆:集,市集 扶风班彪:扶风人班彪,汉代著名史学家 师事:做……老师 王充:东汉时期著名的唯物主义思想家,著有《论衡》,认为天是自然存在的,世界上没有鬼神。 京师:首都。东汉的首都是洛阳。
王充的一生有什么贡献?
王充一生勤于治学,著述很多,今天能够知道的就有《论衡》、《讥俗节义》、《政务》和《养性》等多种,但只有《论衡》保留至今。关于《论衡》,王充自述称:“又伤伪书俗文,多不实诚,故为《论衡》之书。”也就是说,他作《论衡》的目的,就是要批驳那些流行于世间的伪诈、荒谬、不诚实的著作。所谓“伪书俗文”,主要是指当时盛行的神学化了的儒学,特别是所谓谶纬之学。“谶纬”本是一种用来解释儒家“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的书,起源于西汉末年,但在后来发展出很多预言吉凶之类的迷信内容。东汉第一个皇帝汉光武帝刘秀就是靠谶纬起家的,据说当时有一条谶言称:“刘秀发兵捕不道,四夷云集龙斗野,四期之际火为主”,预言了刘秀将会推翻王莽新朝,光复汉室。由于这个原因,自刘秀起,东汉的皇帝们大多笃信谶纬,甚至将81种纬书列为官方学术典籍,供人学习。这些纬书当中大多充斥了各种各样奇异荒诞的迷信内容,而它们对于当时社会风气的影响更是严重。王充作《论衡》,其主要目的就是要破除这些迷信。《论衡》当中有大量这方面的内容,譬如《书虚篇》、《儒增篇》评判了很多奇异怪诞不合乎常识的历史记载;《物势篇》批判了“天故生人”、“故生万物”的神学目的论;《奇怪篇》批判圣人出生的各种怪异说法;《变虚》、《异虚》、《雷虚》等篇批判了“天人感应”说;《道虚》、《龙虚》篇批判了长生不老之说;《寒温》、《变动》、《明雩》、《顺鼓》、《感类》等篇批判了灾异缘起人事的谬说;《遭虎》、《商虫》篇否定了虫虎之害因政而起的妄言;《订鬼》、《论死》、《死伪》、《纪妖》等篇批判了人死为鬼说等。在《论衡》中,王充往往以严密的逻辑、辩证的分析、详尽的事例,对各种世俗的迷信观念加以批判。以对“人死为鬼”说的批评为例,王充很风趣地写道,从古到今,死者亿万,大大超过了现在活着的人,如果人死为鬼,那么,道路之上岂不一步一鬼吗?王充认为人是由阴阳之气构成的,“阴气主为骨肉,阳气主为精神”,“精神本以血气为主,血气常附形体”,二者不可分离。他精辟地指出:“天下无独燃之火,世间安得有无体独知之精!”也就是说,精神不能离开人的形体而存在,世间根本不存在死人的灵魂。至于说有人声称见到了鬼,其实是人的恐惧心理造成的。所见的“鬼”只不过是一种幻觉。人们对鬼神的祭祀,有的是为了报答先人的功德,借以勉励后人。有的是对自然灾害无能为力,不得不乞灵于鬼神相助,以获丰收。但是,所有被祭祀的对象都是无知的,实际上并不能给人们带来什么祸福。在今天看来,这些似乎都是理所当然的道理,但要知道,在当时,王充作这些文章并不是没有风险的,在一个举世皆崇信谶纬、迷信盛行的时代里,发出这样的怀疑很触忌讳,在王充之前,就曾有朝廷的高官因为对皇帝直言对于谶纬的怀疑而被贬斥。从现在的角度看,由于时代的局限,《论衡》当中有很多内容并未能彻底摆脱神学思想的束缚;但是,在汉王朝那种妖妄荒诞学说甚嚣尘上的氛围中,正需要有一种尖锐的新思想来冲击一下那些陈腐的东西,而《论衡》正是这样的力量。王充的文章风格,也是平易流畅,毫无修饰。他评价文章的出发点,是传统儒学的经世致用思想;所以强调文章要有劝善惩恶的实用性,要有真实可信的内容,语言要同口语一致而明白易晓,否定夸张、虚构、想象,反对模拟。因此,王充严厉地批判了古代典籍当中一些带有奇幻、夸饰色彩的内容,对于汉代流行的讲究铺陈藻彩的赋体文学也多有抨击。
王充的后世评价
章太炎:汉得一人焉,足以振耻。至于今,亦鲜有能逮之者也。译文:汉代得有这么一个人,是能够用来振奋耻辱的。知道现在也很少有这么能有他这高度的人。胡适:中国的思想若不经过这一番破坏的批评,决不能有汉末与魏晋的大解放。王充哲学是中古思想的一大转机。他不但在破坏的方面打倒迷信的儒教,扫除西汉的乌烟瘴气,替东汉以后的思想打开一条大路;并且在建设的方面,提倡自然主义,恢复西汉初期的道家哲学,替后来魏晋的自然派哲学打下一个伟大的新基础。(《王充的论衡》)扩展资料:王充的一生:1、王充喜欢博览群书,但是不死记章句。小时候家里穷没有书,经常去逛洛阳集市上的书店,阅读那里所卖的书,看一遍就能够背诵,于是精通了百家之言。后来回到乡里,住在家里教书。会稽郡征聘他为功曹,因为多次和上级争论,和上级不合而辞职。2、刺史董勤征聘他为从事,改任治中,自己辞职回家。他的朋友同郡人谢夷吾上书推荐王充有才学,汉肃宗(即汉章帝)特地下诏派遣公车(朝廷征聘贤人特定的车马)去征聘他,因为得病没有去。当时年近七十,体力和脑力都衰弱了,于是写作了《养性书》十六篇,倡导节制欲望,守住原神。永元(汉和帝年号)年间,病死在家中。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王充
王充的一生成就
王充(27-约97),东汉唯物主义哲学家,无神论者。字仲任,会稽上虞人(今属浙江)。王充年少时就成了孤儿,乡里人都称赞他孝顺。后来到京城,进太学学习,拜班彪为师。
王充以道家的自然无为为立论宗旨,以"天"为天道观的最高范畴。以"气"为核心范畴,由元气、精气、和气等自然气化构成了庞大的宇宙生成模式,与天人感应论形成对立之势。其在主张生死自然、力倡薄葬,以及反叛神化儒学等方面彰显了道家的特质。他以事实验证言论,弥补了道家空说无着的缺陷。是汉代道家思想的重要传承者与发展者。
王充思想虽属于道家却与先秦的老庄思想有严格的区别,虽是汉代道家思想的主张者但却与汉初王朝所标榜的"黄老之学"以及西汉末叶民间流行的道教均不同。《论衡》是王充的代表作品,也是中国历史上一部不朽的无神论著作。
王充在思想学术上有哪些成就?
王充(27~约101)字仲任,会稽上虞(今浙江上虞)人,东汉时期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王充自幼聪明好学,青年时期曾到京师洛阳入太学,拜班彪为师。他一生撰写了《论衡》、《讥俗节蚁》、《政务》和《养性》四部著作,其中《论衡》一书流传至今。《论衡》85篇,是我国思想史上一部重要著作。在书中,王充以唯物主义观点批判了统治者提倡的对于天道神权命运的迷信,系统地清算了神秘主义的思想体系,表现了作者反正统思想的战斗精神。从这种精神出发,作者对当时以辞赋为主的正统文学的“华而不实,伪而不真”的文风也进行了尖锐的批判,并在许多篇章如《艺增》、《超奇》、《佚文》、《案书》、《对作》、《自纪》等篇中提出了不少进步的主张,对魏晋以后的文艺思想产生了很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