枸骨是什么植物
枸骨为冬青科植物枸骨llex cornuta Lindl.ex paxt.的叶,又名功劳叶,是一味中药。原植物为常绿小乔木或灌木,高3-8米。树皮灰白色,平滑。叶硬革质,长椭圆状方形,先端具有3枚坚硬刺齿,中间刺齿反曲,基部平截,两侧各有1-3枚刺齿,先端短尖,基部圆形,表面深绿色,有光泽,背面黄绿色,两面无毛。雌雄异株或偶为杂性花,簇生于2年生枝的叶腋。花黄绿色,4数。萼杯状,细小。花瓣向外展开,倒卵形至长圆形,长约2.5mm,宽约1.5mm,从部合生。雌蕊4枚,花丝长约3mm。子房4室,花柱极短。核果浆果状,球形,熟时鲜红色,直径4-8mm。分核4颗,骨质。花期4-5月,果期9-10月。采收加工:全年可采,多在8-12月份采收,晒干。药材性状:叶类长方形或长椭圆状方形,偶有长卵圆形,长3-8cm,宽1-3cm。先端有3枚较大的硬刺齿,中间刺齿反曲,基部平截或宽楔形,两侧有时各有刺齿1-3枚,边缘稍有反卷。长卵圆形常无刺齿。上表面黄绿色或绿褐色,有光泽,下表面灰黄色或灰绿色。叶脉羽状,叶柄较短。革质,硬而厚。气微,味微苦。性味归经:味苦,性凉。归肝、肾经。功能主治:清热养阴,平肝,益肾。主治肺痨咯血,骨蒸潮热,头晕目眩,高血压病。
枸骨的功效与作用 枸骨的药用价值是什么?
降血脂作用:枸骨叶的水提取物能明显改善正常大鼠的脂蛋白代谢,使脂蛋白水平及其运载机制处于良好状态,对高血脂症的发生有良好的预防。抑菌作用:枸骨叶的萃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和大肠杆菌等均有一定的抑菌活性。枸骨叶的醇提物、乙酸乙酯萃取物及正丁醇萃取物对白色念珠菌和光滑念珠菌两种深部条件致病真菌具有很好的抑制作用。扩展资料:注意事项:枸骨喜欢酸性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 枸骨盆栽应选用肥沃松且微酸性,通气性好的中性或石灰性土壤,常用腐殖土或成熟农村土,并混合适量土砂。 需要定期浇水。 要保持盆土的湿润,不要积水,夏天就给叶子浇水蒸发冷却。 枸骨喜暖气候,适宜生长温度在20―25℃左右。 夏天适当地遮阳降温。 因为怕冷,所以冬天要在0℃左右的寒冷室内过冬。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枸骨
猫儿刺叶子煮鸡蛋有什么功效?
猫儿刺叶形奇特,鲜艳美丽,是良好的观叶、观果树种。宜作基础种植及岩石园材料,也可孤植于花坛中心、对植于前庭、路口,或丛植于草坪边缘。同时又是很好的绿篱(兼有果篱、刺篱的效果)及盆栽材料,选其老桩制作盆景亦饶有风趣。果枝可供瓶插,经久不凋。[3]
药用
果实
【采收和储藏】冬季采摘成熟的果实,拣去果柄杂质,晒干。[6]
【性状鉴别】果实圆球形或类球形,直径7-8毫米;表面浅棕色至暗红色,微有光泽,外果皮多干缩而形成深浅不等凹陷;机端具宿存柱基,基部有果柄痕及残存花萼,偶有细果柄。外果皮质脆易碎,内有分果核4格言,分果核呈球体的四等分状,黄棕色至暗棕色,极坚硬,有隆起的脊纹,内有种子1枚。气微,味微涩。以果大、饱满、色红、无杂质者为佳。
【化学成份】枸骨子中含脂肪油9.84%。另含生物碱、皂甙、鞣质。
【性味】苦;涩;微温。
【归经】肝;肾经。
【功能主治】补肝肾;强筋活络;固涩下焦。主休虚低热;筋骨疼痛;崩漏;带下;泄泻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0克;或泡酒。
【各家论述】
《本经逢原》:活血散瘀,坚强筋骨,填补髓脏,固敛精血。
《南京民间药草》:治筋骨痛,泡酒服。
《江苏植药志》:用于阴虚内热,作滋养解热药,与女贞子同功。
叶子
【采收和储藏】为冬青科植物枸骨的叶。8-10月采收,拣去细枝,晒干。[7]
【性状】干燥叶呈长椭圆状直方形,长3-7.5厘米,宽1-3厘米,革质,卷曲,先端具3个硬刺,基部有两个硬刺,有的叶中间左右各具1刺,上面黄绿色,光泽,有皱纹,主脉凹陷,下面灰黄色或暗灰色,沿边缘具有延续的脊线状突起,叶柄短,常不明显。气无,味微苦。以色绿、无枝者为佳。
【化学成份】含咖啡碱、皂甙、鞣质、苦味质。
【药理作用】
①用离体豚鼠心脏灌流后,枸骨注射液(以乙醇、NaHSO2处理后之水溶液)有增加其冠脉流量、加强心收缩力的作用。
②避孕作用
枸骨的水及醇浸液或其他有关制剂给小鼠灌胃,皆可使之减少怀孕,抑孕率为80-100%;阴道涂片法证明,枸骨能使小鼠正常性周期发生改变,主要是使休息期延长,其次是超越或缩短动情期。枸骨叶的醇提物(绿色粉状物,有甙的反应)有避孕作用。组织切片未发现子宫及卵巢的病理变化,故认为是生理性避孕。
【性味】
①《本草汇言》:味苦,气凉,无毒。
②《本草求真》:苦,平。
【归经】《本草汇言》:入足厥阴、少阴经。
【功能主治】
补肝肾,养气血,祛风湿。治肺劳咳嗽,劳伤失血,腰膝痿弱,风湿痹痛,跌打损伤。
①《本草拾遗》:枝叶烧灰,淋取汁,涂白癜风。亦可作稠煎敷之。
②《本经逢原》:治劳伤失血痿软,能调养气血。
③《本草从新》:生津止渴,用叶代茶甚妙,祛风。
④《中国药植志》:枝叶:和以亦糖、红枣或乌枣同煎煮,补肝肾,健腰膝。
⑤《广西中药志》:治跌打,洗风湿。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浸酒或熬膏。外用:捣汁或煎膏涂敷。
【附方】
①治肺痨:枸骨嫩叶一两。烘干,开水泡,当茶饮。(《湖南药物志》)。
②治腰及关节痛:枸骨叶,浸酒饮。(《湖南药物志》)。
【各家论述】
①《本草经疏》:枸骨,《本经》不载气味所主,然观陈藏器所云,应是苦寒无毒。气味俱阴,入肝入肾之药也。惟其入肝,故主白癜风,盖肝为风木之位,藏血之脏,血虚则发热,热甚则生风,苦寒能凉血清热,故主之也。其补腰膝令健者,腰为肾之府,肾虚则湿热乘之,而腰膝不利;又肾为作强之官,虚则热而软,故其性欲坚,急食苦以坚之。此药味苦入肾,正遂其欲坚之性耳;肾气既实,则湿热自除,而腰膝自健矣。秘方取其汁煮饮,治痰火甚验。盖痰火未有不因阴虚火炎,上灼乎肺,煎熬滓液而成。此药直入足少阴经,补养阴气,则痰火自消,为釜底抽薪之意也。兼能散风毒恶疮。昔有患杨梅结毒,已三十年,服此药,疮愈而颜色转少,皆借其清热凉血之功耳。
②《本经逢原》:枸骨,《本经》、诸家《本草》皆误列“女贞”条下,味苦甘平,有补中安五藏,养精神,除百病之功,皆指枸骨而言。女贞至阴之物,安有如上等治乎?今每用数斤,去刺,入红枣二、三斤,熬膏蜜收,治劳伤失血痿软,往往获效,以其能调养血气,而无伤中之患也。
【备注】本品在大部分地区作十大功劳叶使用,参见十大功劳叶条。又江苏、浙江、北京等地所用的苦丁茶,亦为枸骨的叶,参见苦丁茶条。
树皮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剥,去净杂质,晒干。[8]
【化学成份】含咖啡碱、皂甙、鞣质、苦味质、淀粉。
【性味】微苦;凉。
【归经】肝;肾经。
【功能主治】补肝肾;强腰膝。主肝血不足;肾脚痿弱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克;或浸酒。
【各家论述】
《本草拾遗》:浸酒,补腰脚令健。
《本草从新》:补阴,益肝肾。
根
【性味】
①《福建民间草药》:苦,微寒,无毒。[9]
②《浙江民间草药》:味微苦带酸,性平,无毒。
【功能主治】
补肝肾,清风热。治腰膝痿弱,关节疼痛,头风,赤眼,牙痛。
①《福建民间草药》:补肝肾,健腰膝,凉血清热,逐风疗痹。
②《江西中药》:用作强壮药,适用于腰膝痿弱。
③《广西中药志》:去痰疬。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5钱(鲜者0.5-1.5两)。外用:煎水洗。
【附方】
①治劳动伤腰:枸骨根一两至一两五钱,乌贼干二个。酌加酒、水各半炖服。(《福建民间草药》)
②治关节炎痛:枸骨根一至二两,猪蹄一只。酌加酒、水各半,炖三小时服。(《福建民间草药》)
③治头风:功劳根一两,煎服。
④治赤眼:功劳根五钱,车前草五钱至一两。煎服。
⑤治牙痛:功劳根五钱。煎服。(③方以下出《浙江民间草药》)
猫儿刺 (7张)
⑥治痄腮:枸骨根,七蒸七晒,每次一两。水煎服。(《湖南药物志》)
⑦治臁疮溃烂:枸骨根四两。煎汤洗涤,日一、二次。(《福建民间草药》)
⑧治丝虫病大脚疯流火:一鲜枸骨树根二两(干用一两四钱),鲜红茎土牛膝五钱。黄酒适量(按患者酒量大小酌加)煎服。二鲜拘骨树根一把切片约二至三两,茅草根一束约两许,也加黄酒煎服。三鲜枸骨树根二两,槟榔三钱。水煎服。(《浙江中医杂志9(8):37,1959)
⑨治百日咳:枸骨根三至五钱。煎服。(《湖南药物志》)
枸骨炖红枣,有什么功效?
枸骨叶
folium llicis cornutae
(英)chinese holy leaf
别名 功劳叶、苦丁茶、八角刺。
来源 为冬青科植物枸骨llex cornuta lindl. 的叶。
植物形态 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约3m,树皮灰白色,平滑。叶互生,革质,近长方形,长4~10cm,宽1.5~4cm,,先端有3枚刺齿,中央的刺齿反曲,基部两侧各有1~2刺齿,有的全缘,基部圆形,边缘硬骨质。花小,杂性; 花萼4裂;花瓣4,黄绿色,基部愈合;雄蕊4;子房上位,4~6室。果实球形,红色。花期4~5月,果期9~10月。
生于山坡、谷地、溪边杂木林及灌丛中。分布于长江中下游。
采制 秋季采收,除去杂质,晒干。
性状 叶类长方形或椭圆状长方形,偶有卵圆形,边缘反卷,有硬尖刺5~11个,先端3刺常等大,边缘刺大小相间排列,卵圆形叶无刺。上表面黄绿色或灰绿色,有光泽,下表面灰绿色或灰黄色;叶脉羽状,叶柄长约2cm。革质,厚而硬。味微苦。
化学成分 含6、7-二甲氧基香豆素(6,7-dimethoxycoumarin)、三萜烯(triterpenes)、咖啡碱(caffeine)、皂甙、鞣质、苦味质。
性味 性凉,味苦。
功能主治 补肝肾,养气血,祛风湿。用于肺痨咳嗽、劳伤失血、腰膝痿弱、风湿痹痛、跌打损伤。
【英文名】 folium ilicis cornutae
【别名】功劳叶、羊角刺、老鼠刺、猫儿刺、六角茶、六角刺、八角刺、鸟不宿、鹅掌簕、苦丁茶
【来源】本品为冬青科植物枸骨ilex cornuta lindl. ex paxt.的干燥叶。秋季采收,除去杂质,晒干。
【性状】本品呈类长方形或矩圆状长方形,偶有长卵圆形,长3~8cm,宽1.5 ~4cm 。先端具3 枚较大的硬刺齿,顶端1枚常反曲,基部平截或宽楔形,两侧有时各具刺齿1~3枚,边缘稍反卷;长卵圆形叶常无刺齿。上表面黄绿色或绿褐色,有光泽,下表面灰黄色或灰绿色。叶脉羽状,叶柄较短。革质,硬而厚。无臭,味微苦。
【鉴别】本品叶片近基部横切面:上表皮细胞类方形,壁厚,外被厚的角质层,主脉处有单细胞非腺毛;下表皮细胞略小,可见气孔。栅栏组织为2~4列细胞,海绵组织疏松;主脉处上、下表皮内为1 至数列厚角细胞。主脉维管束外韧型,其上、下方均具木化纤维群。叶缘表皮内常依次为厚角细胞及石细胞半环带,再内为木化纤维群;叶缘近叶柄处仅有数列厚角细胞,近基部以上渐无厚角组织。叶缘表皮内及主脉处下表皮内厚角组织中偶有石细胞,韧皮部下方的纤维群外亦偶见。薄壁组织及下表皮细胞常含草酸钙簇晶。
【性味归经】苦,凉。归肝、肾经。
【功能主治】清热养阴,平肝,益肾。用于肺痨咯血,骨蒸潮热,头晕目眩;高血压。
【用法用量】 9~15g。
【贮藏】置干燥处。
【备注】(1)苦丁茶:枸骨的嫩叶,在清明前后采摘,水泡后晒干,泡茶喝治头痛、解热。江浙一带销售的苦丁茶为此种,四川、广西与此有区别。
【摘录】《中国药典》
枸骨叶
(《本草拾遗》)
【异名】猫儿刺(《纲目》),枸骨刺(《本草汇言》),八角茶(《本草从新》),老鼠刺(《纲目拾遗》),老虎刺(《江苏植药志》),狗青竻(《江西中药》),散血丹、八角刺(《广西中药志》),羊角刺(《湖南药物志》)。
【来源】为冬青科植物枸骨的叶。
【植物形态】枸骨(《唐本草》),又名:木蜜(陆玑《诗疏》),枢木(《本草经疏》),十大功劳(《本经逢原》)。
常绿乔木,通常呈灌木状。树皮灰白色,平滑。单叶互生,硬革质,长椭圆状直方形,长3~7.5厘米,宽1~3厘米,先端具3个硬刺,中央的刺尖向下反曲,基部各边具有1刺,有时中间左右各生1刺,老树上叶基部呈圆形,无刺,叶上面绿色,有光泽,下面黄绿色;具叶柄。花白色,腋生,多数,排列成伞形;雄花与两性花同株;花萼杯状,4裂,裂片三角形,外面有短柔毛;花瓣4;倒卵形,基部愈合;雄蕊4,着生在花冠裂片基部,与花瓣互生,花药纵裂;雄蕊1。核果椭圆形,鲜红色。种子4枚。花期4~5月。果期9~10月。
野生或栽培。分布浙江、江苏、安徽、江西、湖北、湖南、河南、广西等地。
本植物的根(枸骨根)、树皮(枸骨树皮)、果实(枸骨子)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采集】8~10月采收,拣去细枝,晒干。
【药材】干燥叶呈长椭圆状直方形,长3~7.5厘米,宽1~3厘米,革质,卷曲,先端具3个硬刺,基部有两个硬刺,有的叶中间左右各具1刺,上面黄绿色,光泽,有皱纹,主脉凹陷,下面灰黄色或暗灰色,沿边缘具有延续的脊线状突起,叶柄短,常不明显。气无,味微苦。以色绿、无枝者为佳。
产河南、湖北、安徽、江苏等地。
本品在大部分地区作十大功劳叶使用,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