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儒家?
儒家是孔子所创立、孟子所发展、荀子所集其大成,之后延绵不断,至今仍有一定生命力的学术流派。儒家原先是先秦诸子百家之一,其创始人是孔子。儒家在先秦时期和诸子百家地位平等,秦始皇"焚书坑儒"后,使儒家遭受重创。而后汉武帝为了维护封建专制统治,听从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对思想实施钳制,使儒家重新兴起。儒家的学说简称儒学,是中国古代的主流意识流派,自汉以来在绝大多数的历史时期作为中国的官方思想,至今也是一般华人的主流思想基础。儒家学派对中国,东亚乃至全世界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奉儒学为官学的最后一个王朝大清帝国被民国取代以后,儒家思想受到了外来新文化最大限度的冲击,不过在历经多种冲击、浩劫乃至官方政权试图彻底铲除儒家思想之后,儒家思想依然是中国社会一般民众的核心价值观,并在世界上作为中国文化的代表和民族传统的标记。扩展资料:儒家在先秦时,和墨家并称显学。在秦始皇时受到重创,即所谓的"焚书坑儒"。至汉代,汉王朝以继承三代中原文化正统为其文化建设的基本路线,而这三代中原文化正是儒家六经,孔子以继承华夏民族文化著称,因而儒学本身便是华夏民族的文化精华。由于宗经而尊儒,这也是儒家交上好运的原因之一。 孔子作古,"儒分为八"(《韩非子》),其中主要有两派,一是孟子出子思一系传道,二是荀子出子夏一系传经,这便是先秦儒学。儒家思想以传统封建社会为物质承担者,而传统封建社会以儒家思想为精神承担者,传统社会的瓦解,致使孔子圣人权威丧失。当中国被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轰开国门时,近代便开始了大规模的反孔运动,经历了太平天国的农民起义、资产阶级革派的辛亥革命以及达到高潮的“五四”新文化运动。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儒家
道教. 佛教. 儒教有什么区别?
三者的区别:
第一、佛家讲“超世”,道家讲“出世”,儒家讲“入世”
佛教主张“无生”,认为现实对人来说都是苦海。对现实人无能为力,所以要忍受和超脱----即“超世”。要忍受和超脱,就要放弃各种欲望,追求超脱生死轮回的"苦海"而进入涅磐(无苦的极乐世界)。佛教主张舍弃对现实物质的追求,注重精神的修持和对来世的向往。
道教认为,个人修养的提升乃至成仙明道,根本在于个人的修炼,跟别人没有关系,主张远离人群到深山老林找块地方修炼。道教的修炼方法上也充分反映了道教的“出世”思想。道教运用内丹和外丹进行修炼。所谓内丹就是气功,外丹就是服用长生不老药。而修炼内丹和外丹都是个人的事,秘密的事,需要远离社会,所以,道教是主张"出世"的。
儒家是主张参与社会的,而且主张个人的自我完善是在参与社会的过程中才能实现。比如儒家的人生目标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实际上是把人自身的发展与对家庭、社会的贡献紧密联系在一起了。所以儒家是主张"入世"的。
第二、佛家重心理,道家重生理,儒家重做人
佛教对“心”的诠释,有诸多层次的分析说明,更用许多的比喻来阐释我们的心,进而教导我们如何找心、安心、净心。“心理学”西文原意为“阐释心灵的学问”,后来引申为“研究人类自身问题的行为科学”。这种发展演变符合佛教对宇宙人生的阐释,所谓“心能生万法”。佛教从心的角度概括世界万物的一切,并对人的行为问题进行根本性的探讨与阐释,因此,佛教早已构建一套成熟的心理学知识体系。佛教的教义几乎都在谈心,在诸多经论中随处可见,其中以“唯识学”对人类精神的分析,最具现代心理学色彩。
道教主张以生为真实,追求延年养生、肉体成仙。道教认为,人的生命由元气构成,肉体是精神的住宅,要长生不死,必须形神并养,即有“内修”“外养”的工夫。
儒教是礼法,要求如何做人,每个人应该怎么做。儒教崇尚的是“存天理、灭人欲”,哪怕削足适履也要人来适应宗法社会的纲常,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佛家讲的是净,道家讲的是静,儒家讲的是敬。佛家讲的是养心,道家讲的是练气,儒家讲的是修身,真正求道者三者缺一不可。
第三、佛道儒三教各自特征
佛教兼伦理和功利、理性和巫术而有之,透露出一种特有的生存智慧和处世机巧。道教保留了更多的原始宗教的成分,具有相当的巫术性质,更多的适应了当时底层民众的需要。儒教则在很大程度上具有伦理型或道德型宗教的特征。
道家在传承的过程中,逐步走向了一条比较隐逸的道路。道家不太喜欢做“普渡”的工作,也就是不太重视对全民的“普及义务教育”。道家传授弟子特别重视弟子的“根性”,也就是所谓“天资”。你的根性不行,你不是这块料,道家就不会收你做弟子。
佛家与道家的隐逸和比较“清高”的作风相反,特别喜欢普渡众生,讲究“三根普被”。也就好像我们现代的义务教育,佛教也喜欢普及他们义务教育。佛教主张“人人都有佛性,人人都可成佛”,主张“普渡众生”。佛教的这种群众化大众化作风,使得佛教在中国乃至全世界广为流传,发展传布比较快。
儒家主要是在读书人中进行教育。他们不像道家的隐逸,也不像佛家那么普渡众生,主要通过学校教育来传布教义和思想,所以儒家弟子往往是“书生”。
还有一点需要说明的是,“三教”的“教”字具有不同的含义:佛教是宗教没有疑义,佛家即指佛教文化;道教与道家存在异同点,因为道家指老庄之学,而道教却并非老子本人创立的;至于儒教作为人文宗教,由于缺乏宗教形式,一些人只承认说儒家文化带有宗教性质。
儒教的教义是什么?
儒教的教义是仁。儒教发源自尧舜禹的五教。尧舜即注重“敬敷五教”。“商契能和合五教,以保于百姓者也”[5]“舜举八恺,使主后土,以揆百事,莫不时序。举八元,使布五教于四方,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内平外成。”[6]五教即五礼,全是家庭之礼。其中"五教" ,就是处理人际道德关系的五种基本规范,即孟子所解释的"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尧舜禹的臣子皋陶兴"五教"、定"五礼"、创"五刑"、立"九德"、亲"九族"。《尚书·皋陶谟》曰:“天秩有礼,自我五礼有庸哉”。因此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孟之教即是儒教。“汉朝孝武皇帝时定为中国官方统治思想,尊六经立学宫,重视吉礼、凶礼、宾礼、军礼、嘉礼的礼仪制度的建设,被称为经学,或者汉学,此后成为中国的正统。唐朝制定了《开元礼》成为后代礼仪制度的模范,其中对于如何祭天、祭祖,如何祭孔,都做了详细的、具有法典意义的规定。南朝朱熹创建理学,尊四书、重视培养内心虔诚的“孔孟之道”。朱熹的儒教思想体系从天地万物说起,从格物致知入手,落实于人伦日用,道德修养,归结为求仁,成贤成圣。他制定的《白鹿洞书院学规》,同时也是他的施政方针。他用毕生精力注释的《四书集注》,成为宋代以后官方培养人才的标准教科书。理学以及心学又被称为宋学。直到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废止读经,儒教失去了官方思想的地位。民国早年还曾有“打倒孔家店”的运动,到国民政府时期,又重新尊孔,把孔子祭祀列为国家祭祀。中国大陆在进入改革开放以后,儒教重新逐渐得到重视。儒教至今对很多中国人的思想依然有很重大的影响。儒教也是古代韩国和越南的官方正统思想,现在儒教对韩国、越南以及日本一些人的思想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儒家与儒教有何区别
1、概念不一样儒教,以夏商周的五教和祭礼为本源,祖述尧舜,宪章文武,以天子为宗教领袖,以孔子为先师,以诗书礼乐易春秋中的神道设教。儒家是孔子所创立、孟子所发展、荀子所集其大成,之后延绵不断,至今仍有一定生命力的学术流派。2、由来不一样儒教发源自尧舜禹的五教。儒家由孔子创立,脱胎自周朝礼乐传统。扩展资料:两者的发展:1、儒教汉朝孝武皇帝时定为中国官方统治思想,尊六经立学宫,重视吉礼、凶礼、宾礼、军礼、嘉礼的礼仪制度的建设,被称为经学,或者汉学,此后成为中国的正统。唐朝制定了《开元礼》成为后代礼仪制度的模范,其中对于如何祭天、祭祖,如何祭孔,都做了详细的、具有法典意义的规定。南朝朱熹创建理学,尊四书、重视培养内心虔诚的“孔孟之道”。明代,陈献章开启明代心学先河,从陈献章倡导涵养心性、静养“端倪”之说开始,明代儒教实现了由理学向心学的转变,成为儒教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明代中晚期,湛若水与王阳明是当时心学的两个代表人物,他们的学说被称“王湛”之学。直到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废止读经,儒教失去了官方思想的地位。2、儒家儒家在先秦时,和墨家并称显学。在秦始皇时受到重创,即所谓的"焚书坑儒"。至汉代,汉王朝以继承三代中原文化正统为其文化建设的基本路线。当中国被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轰开国门时,近代便开始了大规模的反孔运动,经历了太平天国的农民起义、资产阶级革派的辛亥革命以及达到高潮的“五四”新文化运动。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儒教百度百科-儒家
为什么儒家不是一个教派呢?他也是一种信仰,而为什么不说儒教。和道教佛教一样呢?
儒家,儒学,儒教三者界定:
儒家指先秦时所创立的一种思想学说。其起源近代学人有不同看法,但对于创始人,一般认定是孔子。孔子后,据《韩非子*显学篇》讲,儒家一分为八“有子张之儒,有子思之儒,有颜氏之儒,有孟氏之儒,有漆雕氏之儒,有仲良之儒,有孙氏之儒,有乐正乐之儒。”其中以孟氏之儒显,故后人视孟子为亚圣,将孔孟并称。(从孔子到孟子出于韩愈《原道》一说)先秦儒家有两个重要特点:其一,儒家是诸子学说一派,与同时期的其他诸子并行;其二,他是一种原创的思想学说,尚不具意识形态的功能。
儒学,儒家,作为一种学术被人研究是秦汉以后。秦始皇“焚书坑儒”,儒家思想流布受到抑制,不过朝廷中仍有博士和儒生(《史记*秦始皇本纪》,《汉书*艺文志》)西汉初,黄老之学盛行,儒家学说也渐受重视。于治某经的儒生曾经廷立为博士,但当时博士尚为未儒家所专有。汉武帝,采纳春秋公羊学大师董仲舒”罢黩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儒家上升为一种官学,其意义有三:(一)以《诗》,《书》,《礼》,《易》,《春秋》为五经博士(二)不以五经为博士的都遭废黜(三)儒家独尊之势既成,此后增列和争论的也就在儒家经籍之内了。研究儒学的著作形式“注”,接“解”等与原典“经”相区别,故儒学又谓经学。根据研究方式的不同,又分为古文经学派,今文经学派。此时的儒学与政治斗争已相当密切,不再是一种纯粹的原创学说了,又不仅是一个学术派别,而是政治文化的主体。已被赋予相当浓厚的政治意义。
儒教的说法,大致起源于南北朝时期。所谓“三教九流”中的三教即指:儒释道。不过当时的儒教中的“教”是教化的“教”。他是与道,释两教争论或门户之争而出现的说法。三教之争从魏至隋唐时期此消彼长。
隋唐创科举制,科举制的内容仍为儒家经典。宋代以后,佛,道释相互融合,形成所谓道学或理学,后人称之为新儒家(NEW CONFUSION)儒学终成为一种深入民间社会的道德伦理规范和笼罩知识界的意识形态,新儒家所建立的庞大思想体系具有一种吸纳能力,不仅在士大夫中间具有极大的影响,而且作为一种伦理观念深入民间,规范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但它仍不是宗教,不具备严格的教规和宗教仪式。
现在我们所讲的新儒家是指当代新儒家,他们多是在五四时期与新文化阵营意见相左的一群人,及这群人的弟子。海外学者对新儒家的分期以三分法为主,体现了道统的延续:第一期先秦原始儒学:第二期宋明新儒学;第三期当代新儒学。后者是上承五四时代,下开战后数十年的重要转型的儒学复兴运动。
为什么儒家,不叫儒教,而叫儒家?
儒教的问题是目前儒学研究领域争论特别激烈的议题。儒家之道一直重教化,所以,“教”在早期儒家经典中是教化的意思,譬如我们说“神道设教”“修道之谓教”,都是教化的意思。为什么最初佛教传入中国的时候用“教”来给自己命名,我认为这是佛教要突出其教化功能,而显示其与儒教的相似性。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佛道教比较多的称儒家为“儒教”,都是因为要强调一致性。但是,在西方的宗教传入以后,像儒教这样的依赖社会和政治组织来进行教化的学说能不能称为宗教,就成了很大的问题。因为儒教并不强调“彼岸”,也没有宗教的仪式和宗教的组织,所以很多人说它不是宗教。现在我们习惯性地称儒释道三教合流,不过,儒教概念的复杂性恰好在这里:当“教”不是作为教化,而是作为一个宗教概念的时候,其内在的特性发生了变化。发生在明代末年和清代初期的“礼仪之争”,就是耶稣会和罗马教廷对于如何定性儒家的“礼仪”的“宗教”属性产生了争论。也就是说,如果将敬天法祖作为一种宗教信仰,那么中国人如果要信仰天主教就必须拒绝祖宗崇拜这样违背天主教教义的活动。如果只是将祭拜祖宗的活动看作是一种礼仪和习俗,那么便可以共存。遗憾的是,罗马教廷最终是将敬天法祖看作是宗教活动,这样导致了儒教和天主教之间的冲突。
孔子的儒教内容是什么
中国历史上出现了很多出色的哲学家,他们的主要精力集中在对自然、社会、人生、人与社会、人与自然、自然与社会的关系上。这是他们对社会和人性长期思索的结果,都根源于人自己,根源于普通人和所有人的共性,而不是像西方人那样把注意力主要集中在对事物抽象的、纯理性的思辩上以及生产工具的发展上。中国古代的圣贤的思想集中在人自身—心理上,更多地以感性的方式来试图要求人们自觉的在人们普遍的道德范围内生活。
孔子注重人与社会的关系,从团体的角度来考虑问题,虽然并不排除他对人生的理想。他所提出的仁、礼、乐是相辅相成的,而仁是主脉。可以这样说,妊,谓之道德,礼,谓之法纪,乐,谓之欲望。他强调以仁来使人间充满有序、平静而快乐的生活。所以,仁,是孔子一再强调的主体,也是从人自身的角度推而延之的结果,既有合乎亲情、友情的合情性,又有合乎有序、不争的合理性,是个人—家庭—亲体—社会的演化。他强调的是人们的自觉性和乐的可得性,礼则是对乐的外在强制性的约束,是一种防范措施,也是对人们非自觉性的预防。因此,又可以说,礼,重点在于人的不自觉性,仁,重点在于人的自觉性。礼和仁都是对乐的约束和导沟。
孔子对人的情感(心理)是极为重视的。在个人的人生态度上,他希望人们怀着欢乐的心情来看待生活,在生活的点滴中发现美,得到乐,过着悠闲、平静而又快乐的生活。孔子是一位乐观主义者,对人、对社会都是如此。但也因此忽视了另一个重要方面:人的不自觉及其解决办法。我们知道,人性的不自觉,即冲出仁与礼的约束来实现乐的行为,必然导致对他人、社会的损害,也因此产生冲突。但人又是为什么不自觉呢?法家的代表韩非对人性的不自觉性的原因和解决办法有详细的论述,他作为人与社会关系的另一面,消极的一面,给予了解决之道,尽管不是很完美。
人的不自觉性必然带来冲突和争斗,那么人的自觉性呢,也有其两面性,一方面人们安然生活,社会和平;另一方面又必然产生两极分化。除非人们衣食无忧,否则必然产生问题和扰动。孔子没有就这方面进行论述,即自觉性内的不平衡问题。因为这些不均衡危机到人们对仁和礼的自觉性,当社会不能调节这种自觉性内的不均衡性时,不自觉性就出现了。这种不均衡到底是什么呢?最基本的,也是最主要的是安全和衣、食、住、行,这些方面的差别,尤其是这些方面受到威胁时。故此,孔子只是给我们构想了一个理想的框架,而没有对于不自觉性的产生根源和解决办法进行论述。很显然,解决办法都必须由社会给出,主要是两个方面。其一,利用统治工具进行压制;其二,利用生产工具进行协调。但是,当这种冲突产生于两个社会之间时,就体现为经济和军事的对决。应该指出的一点是,在一个社会内部,随着时代发展,统治工具得到加强,不自觉性便受到更为具体的威胁,社会制度的对立性亦然。人们于是只有更多地在经济领域进行竞争以消除这种不均衡性。
至今,我们仍然有理由相信,道德,这一古老的行为规范,以仁义礼乐为内涵,仍然对维护社会的稳定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在提倡仁、礼的同时,必须加强统治工具和生产工具尤其是后者的作用。这是对仁的保证。
儒家思想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先秦儒家法律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仁
先秦儒家的创始人孔子现实地全身心地关注人的生活实践和品格塑造,不谈鬼神也不谈“彼岸”。他借“仁”树立人之为人的崇高理想。当子贡问:“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孔子答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雍也)这种“仁”,也即对人类深广之爱的人道主义的理想境界,确实是仰之弥高,连尧舜这样孔子称赞不已的古代圣贤都不能完全进达。对于中国人来说,“仁”的神圣高度,绝不亚于人格化的“上帝”。所不同的是,人格化的“上帝”在“彼岸”,而“仁”却在现实世界的峰巅。孔子又确立了一些与现实密切联系、有确切内涵、人们可以作为目标为之奋斗以“近仁”的仁德,如“爱人”、“泛爱众”、“孝弟”、“忠恕”,以及为政者的“先教后诛”。使人们感到“仁”之道德巅峰仍是植根于大地,而不是虚无不可捉摸的,故而有了近仁的勇气和信心。
孟子为孔子哲学中的“仁”的理念提供了人性本善的形而上学根据。即“恻隐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之端也;……非由外烁我也,我固有之,弗思而已。(告子上)”“恻隐之心,即不忍之情。这种动人的柔情是无所为而为,不是本能,似乎无关生命而在生命之外。它是由有所为而为的路子上解脱出来而成功地无所谓为而为,它未尝含有一个意思,它表露出对他人的情不是预备作什么的。”(梁漱溟语)这有似于希腊伦理思想以及佛教华严宗对“善”的精神的诠释。
(二)礼
礼是仁这种内在品质修养要求的外化。孔子的“礼”的概念传承于周礼,周礼中的“礼”提出的是一种保持社会各种人“明份”从而使社会有序的思想。“礼”即是一种外在他律性的规范和典章制度,人们对礼的遵守主要是作为外在的典章制度去执行。而孔子的“礼”则是积淀在“仁”中的“礼”,已经扬弃了它的他履行性。“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矣。为仁有己,而由人乎?”由此看来,“人而不仁”,则“礼”对于他完全是外在的异己的东西,是不情愿的束缚;“人而成仁”,则礼就成为他内在的本能一样的自觉德性或精神。“内仁外礼”就此统一起来,有了“仁”这种人文精神贯通的“礼”不再是拘泥僵化的典章制度。他已摒除了“不仁”的“麻木”,周流着“仁”带莱的灵动的活血。这是孔子对于以“仁”为内心导向的外向行为的最高评价标准。
(三)人治
以儒家对人和生活的关怀,必然对人所依存的群体社会寄以关切。君民同乐的太平治世,一直是先秦儒家笃信渴求的乌托邦。以其性善的理论基础,注重予人进行利导的礼治而不是对人实施纯粹强制的法治成为一种必然。先秦儒家所推崇的社会组织化方式,可归纳为“内仁外礼”,即以内化的“仁”的道德修养和外化的“礼”的规范典章来协调人们的行为,以达成社会的和谐状态。
管理学中将社会组织过程中,人们行为得到规范的原因来自于外部,即由他人控制而达行为规范的情况,称为“他组织”;而把人们因具有共同理想信念、伦理道德、价值观等导致的心理默契,自觉规范个人行为的情况,称为“自组织”。借助这两个概念及“和谐化辩证法”思想,可以得到“内仁外礼”的“自组织—他组织”谐协特征。
首先,孔子将仁解释为“爱人”,他既是个人道德修养的标准,又是现实管理中用作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为政治国的最高原则。于是“内仁”在强调发挥个人主观精神和道德修养的同时,“仁德”便成为人们内心体验和外在实践的道德规范,制约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具体行为。人生论的道德修养与为政治国的手段相结合,个人道德修养变成社会组织的手段,促使“内仁外礼”具有了“自组织”的功能。
其次,周公旦制周礼后,“礼”已成为整个国家、社会、家庭、个人等各方面行为规则之总和。正因礼具有巩固国家政权,维护君主统治和治理国家的政治功能,使其构成法律的一部分,获得强制性权力和得到国家政权的支持。“礼”实质上是先秦儒家的“法”,作为客观、外在的制度,产生了规范人们行为的力量,并使“内仁外礼”获得了“他组织”的功能。
仁是主观道德修养,礼是客观制度规范;仁是内心自觉,礼是外在控制。他们互为因果、相伴相生,借助内外对耦结构产生了“内仁外礼”的整合关系,具有了“自组织—他组织”的谐协特征。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前文所讲的“礼”的自律性,是孔子建构的完美的“仁礼统一”,是“从心所欲不逾矩”的理想状态,不能看作是孔子对“礼”的他律性之绝对否定。而“礼”的他律性正是通向“礼”的自律性这一境界的必经之途。关键在于“礼”必须是纳仁作其圭臬的礼。
人治即是仁治,即是礼治。
儒家是啥意思?
儒家是中国古代最有影响的学派。做为华夏固有价值系统的一种表现的儒家,并非通常意义上的学术或学派。一般来说,特别是先秦时,儒家学派也只是诸子之一,与其它诸子一样地位本无所谓主从关系。1. 崇奉 孔子 学说的重要学派。崇尚“礼乐”和“仁义”,提倡“忠恕”和“中庸”之道。主张“德治”、“仁政”,重视伦常关系。 西汉 以后,逐渐成为我国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学派。《汉书·艺文志》:“儒家者流……游文於六经之中,留意於仁义之际,祖述 尧 舜 ,宪章 文 武 ,宗师 仲尼 。”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奏启》:“必使理有典刑,辞有风轨,总法家之式,秉儒家之文。”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一编第四章第九节:“ 孔子 学说含有多面性,所以儒家学派总能适合整个封建时代各个时期的统治阶级的需要,从 孔子 学说中演绎出各种应时的儒家学说来。” 2. 指读书人家。 唐 元稹 《高允恭授侍御史知杂事制》:“ 允恭 始以儒家子能文入官,在监察御史时,分务东台,无所顾虑。” 宋 罗烨 《醉翁谈录·金陵真氏有诗才》:“ 元佑 中,有 真氏 者,本 金陵 儒家也,美貌又有诗才。”《初刻拍案惊奇》卷十:“家下贫穷,不敢仰攀富户,但得一样儒家女儿,可备中馈,延子嗣足矣。”词源 儒字有二种意思:其一,即有道之士。《汉书·司马相如传》颜师古注说:“凡有道术者皆称儒”。其二,《说文解字》:“儒,柔也,术士之称。” 不过一般《说文解字》的最后一意接受较广。“儒”即今所谓“学者”,是极普泛的一种名称。《论语》,孔子对子夏说:“汝为君子儒,毋为小人儒”。可见那时只称有知识材艺者为“儒”,其中有君子,也有小人。“儒”最初指的是冠婚丧祭时的司仪。 “儒”字本是古代对学者的尊称,字义是“雅”、“优”及“和”的意思,从“人”从“需”,指他们的思想学问能够安定别人,说服别人,为人所需。自春秋、战国、秦、汉以后起,儒家指由孔子创立的后来逐步发展以仁为核心的思想体系。 孔子儒家思想,又称儒学,也有人认为它是一种宗教而称之为儒教。儒家思想是一种奉孔子(前551年-前479年)为宗师,所以又有称为孔子学说,对中国以及远东文明发生过重大影响并持续至今的意识形态。儒家学派之前,古代社会贵族和自由民通过“师”与“儒”接受传统的六德(智、信、圣、仁、义、忠),六行(孝、友、睦、姻、任,恤)、六艺
儒学,儒家,儒教有什么区别
儒家和儒教的称呼是出于对儒学不同的观察角度,或者说是不同的认识角度,并非存在两种不同的儒学。
在中国学术史上,以往往是以“家”来称呼某一学派,譬如儒家、墨家、道家等。在某种意义上,称为“家”的,应该是独树一帜,具有一定学术地位的,才有资格。我们说春秋战国时代是“百家争鸣”,其中的“家”,就是指学派。所以,所谓儒家,就是指以孔子学说为代表的这个学派。
儒教是从儒学的社会学的角度观察时的观点。从历史上看,在我国明朝就有把儒学视为宗教,并与道教、佛教并立的观点,清朝康熙还提出了“三教合一”的国策。这是儒教称呼的来历。
但儒家也好,儒教也好,指的都是一个东西。
把这个问题展开一点说,把儒学当作一种宗教,在目前的学术界还是有争论的。
赞成的人是从宗教构成的要素去分析儒学,认为他具备了构成宗教的全部条件,比如儒学有偶像,孔子,有教义《论语》,有正常的仪式,比如祭祀等,有组织,所以的人都认为自己是儒家弟子等。这些和一般宗教的特征相同,所以认为儒学是宗教。
反对的人提出的理论根据则非常明快和简洁。他们认为孔子本身是不赞成宗教的,在《论语》中他反对“怪力乱神”。从来不承认有超自然的力量,因此儒学本身就是否定宗教的。
到现在为止,争论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