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士传

时间:2024-05-07 20:12:06编辑:优化君

《高士传》的《江上丈人》和《韩康 》的译文

高士传》二则

皇甫谧:皇甫谧(215—282),魏晋间人,一生没有做过官,专事著书。

江 上 丈 人江上丈人者,楚人也〔江上丈人者,楚人也〕长江上的那位老者,是楚国人。江,古书中作为对长江的专称。丈人,对老年男子的敬称。据《史记?伍子胥列传》,此人是个渔父。。楚平王以费无忌之谗杀伍奢〔楚平王以费无忌之谗杀伍奢〕楚平王听信费无忌的谗言而杀害了伍奢。楚平王,名居,春秋时楚国君主,前528—前516在位。费无忌,楚国大夫。伍奢,楚平王时作太子太傅。费无忌造谣说太子不好,平王杀了伍奢。,奢子员亡〔奢子员(yún)亡〕伍奢的儿子伍员逃走。楚平王杀伍奢之前,恐怕他的儿子伍尚、伍员报仇,叫伍奢写信把两个儿子都叫回京城,假说儿子回京就赦免伍奢的罪。伍尚兄弟料到此信不足信,商量之后,伍尚回京,伍员逃走。结果伍尚和伍奢一起被害。伍员逃往吴国。,将奔吴。至江上,欲渡无舟,而楚人购员甚急〔购员甚急〕悬赏捉拿伍员很紧急。,自恐不脱〔不脱〕逃不脱。。见丈人,得渡,因解所佩剑以与丈人〔因〕于是。,曰:“此千金之剑也,愿献之〔献〕奉送。。”丈人不受,曰:“楚国之法,得伍员者爵执〔得伍员者爵执(guī)〕捉到伍员的人,封以执的爵位。执,楚国最高的爵位。,古代帝王、诸侯举行礼仪时手中所持的一种玉器。,金千镒〔金千镒(yì)〕(赏给)一千镒金子。镒,重量单位,等于二十四两。,吾尚〔尚〕尚且,还。不取,何用剑为①〔何用剑为〕干什么要这把剑呢?为,表疑问语气的助词。?”不受而别。莫知其谁〔莫知其谁〕莫知其为谁,不知道他是谁。。

员至吴,为相〔员至吴,为相〕伍员到吴国后作了国相。意思是作了大官。,求〔求〕访求,寻觅。丈人,不能得,每食辄祭之〔每食辄祭之〕每逢吃饭就祭他。辄,就。曰:“名可得闻而不可得见,其唯江上丈人乎〔其唯江上丈人乎〕怕是只有江上丈人吧?其,表示推测语气的助词。?”

韩康

韩康,字伯休,京兆霸陵〔京兆霸陵〕长安东面的一个县,属京兆尹管辖。人也。常游名山采药,卖于长安市中,口不二价〔口不二价〕卖商品不说谎,不还价。者三十余年。时〔时〕那时。有女子买药于康,怒康守价〔怒康守价〕不满韩康坚持所定价格。,乃曰:“公〔公〕你。敬称。是韩伯休邪,乃〔乃〕竟然。不二价乎?”康叹曰:“我欲避名〔我欲避名〕我想不让人知道姓名。,今区区〔区区〕小小的,一般的。女子皆知有我,何用药为〔何用药为〕还卖什么药呢??”遂遁〔遁〕逃走。入霸陵山中。

公车〔公车〕传(zhuàn)车,驿站公用的车。汉朝应朝廷征聘的人由公家用车转送。连征不至。桓帝〔桓帝〕东汉桓帝刘志,公元147—167在位。时,乃备玄安车〔玄(xūn)安车〕带着礼品,驾着安车。玄,黑色;,浅绛色:都指丝织品。安车,一种小车,可以安坐,是优待老年人的车。以聘之。使者奉诏造康〔奉诏造康〕奉皇帝的命令到韩康那里去。,康不得已,乃佯〔佯(yáng)〕假装。许诺。辞〔辞〕谢绝。安车,自乘柴车冒晨先发①〔自乘柴车冒晨先发〕自己坐着柴车冒着清晨的寒气先出发了。柴车,粗劣的车。。至亭〔亭〕秦汉制度:十里一亭,十亭一乡。亭是最低的地方行政单位。,亭长以韩征君当过〔韩征君当过〕韩康要从这里经过。征君,被皇帝征召的人士。,方发人牛修道桥〔方发人牛修道桥〕正在征调人和牛修理道路和桥梁。,及见康柴车幅巾〔柴车幅巾〕乘坐柴车,只(用绢一幅)束头,不戴冠。,以为田叟〔田叟(sǒu)〕种田的老头儿。也,使夺其牛,康即释驾〔释驾〕卸下牛。释,解下。驾,驾车的牲口。与之。有顷〔有顷〕过了一会儿。,使者至,夺牛翁〔夺牛翁〕被夺去驾牛车的老人。这里句子有省略。乃征君也。使者欲奏杀亭长〔奏杀亭长〕呈报朝廷杀掉亭长。,康曰:“此自老子与之〔此自老子与之〕这本来是我给他的。自,这里是本来的意思。老子,我老头子,韩康自称。,亭长何罪?”乃止。康因中路逃遁〔康因中路逃遁〕韩康借机会半路逃走。。以寿终〔以寿终〕平平安安地直到老死。。

******

高士,一般指封建社会里品格高尚的隐士,他们对现实采取超然态度,“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注意保持自己的节操,因而受到人们的尊敬。

这两篇高士传的写法略有不同:《江上丈人》只写传主搭救伍员而不受报一事,其余一概从略,跟“人物剪影”相仿。《韩康》先写传主卖药不二价,名播长安,后写逃避朝廷征召事,至篇末还特地用“以寿终”三字交代了传主的结局,这就跟史传相同了。因此后来范晔写《后汉书?逸民传》,写到韩康时,就基本上照录了这一篇。这说明这种传记的写法是不拘一格的。

写这种传记,旨在表彰人物的高尚品质,激发读者励志向上,因此选材极严,例如写韩康逃征召中夹入亭长夺车及韩康反为亭长开脱的细节,就令人信服地显示了韩康的宽容大度和与人为善。又如写江上丈人,就突出了他辞剑时说的那句话,生动地表现了他的高风亮节。


帮忙翻译一下文言文!!!

孔子卒,原宪遂亡在草泽中。〔1〕子贡相卫,而结驷连骑,〔2〕排藜藿入穷阎,〔3〕过谢原宪。〔4〕宪摄敝衣冠见子贡。〔5〕子贡耻之,曰:“夫子岂病乎?”〔6〕原宪曰:“吾闻之,无财者谓之贫,学道而不能行者谓之病。若宪,贫也,非病也。”子贡惭,不怿而去,〔7〕终身耻其言之过也。〔8〕

【注释】〔1〕“草泽”,荒野之地。〔2〕“驷”,音sì,古代一车套四马,因以驷指马车。“骑”,马匹。“结驷连骑”,随从车马接连不断,前呼后拥,指出行排场盛大。〔3〕“排”,披,分开。“藜藿”,王念孙《读书杂志》云当作“藜藿”,即灰藋,一种高过人的野草。“穷”,陋。“阎”,巷门,此指里巷。〔4〕“过”,过访,探望。“谢”,告谢,问候。〔5〕“摄”,整理。“敝”,败,破。〔6〕“夫子”,对人的尊称。“岂”,难道。“病”,辱,耻辱。〔7〕“怿”,音yì,喜悦,高兴。〔8〕按本节所言事,亦见《庄子·让王》、《韩诗外传一》、《新序·节士》、《高士传》。

孔子逝世以后,原宪就跑到低洼积水、野草丛生的地方隐居起来。子贡做了卫国的国相,出门车马接连不断,排开丛生的野草,来到偏远简陋破败的小屋,前去看望原宪。原宪整理好破旧的衣帽,会见子贡。子贡见状替他感到羞耻,说:"难道你很困窘吗?"原宪回答说:"我听说,没有财产的叫做贫穷,学习了道理而不能施行的叫做困窘。像我,贫穷,不是困窘啊。"子贡感到很惭愧,不高兴地离去了,一辈子都为这次说错了话感到羞耻。


渔夫 高士传 译文

屈原被放逐以后,来往於江潭之间,在水边且走且叹息,看起来憔悴枯瘦,一副病态愁容。渔夫看到了就问他:「你不是三闾大夫吗?为什麼会流落到这个地方来呢?」屈原回答说:「全天下的人都污浊了,只有我是清白的,所有的人都昏醉了,只有我是清醒的。所以就被放逐了。」渔夫说:「一个才德兼备的人是不会执著拘泥於外物的,而且能够配合时局转变作为。全天下都污浊了,为什麼不跟著同流合污呢?所有人都昏醉了,为什麼不跟著饮酒享乐呢?为什麼要思虑得那麼深远,表现得那麼清高,而使自己遭到放逐呢?」屈原回答说:「我听说刚洗过头的人一定要把帽子拍乾净才戴上;刚洗过澡的人,一定要把衣服抖乾净才穿上。怎麼可以用洁净的身体去承受污秽的东西呢?宁可投身到湘江的流水中,葬身在江中的鱼肚里;怎麼可以用清白的人格,去蒙受人世间的尘土呢?」渔夫微微一笑,敲击著船板要离开了,一面唱著歌说:「沧浪的水清澈的话啊,可用来洗我的帽带,沧浪的水污浊的话啊,可用来洗我的双脚!」然后就离去了,不再和屈原说话。


行路难的意思是什么?

最著名的是李白的《行路难》三首,抒写了诗人在政治道路上遭遇艰难后的感慨! 详细解析如下: [编辑本段]李白诗《行路难》作品信息   【名称】《行路难》   【年代】盛唐   【作者】李白   【体裁】古体诗 作品原文   行路难   【其一】   金樽清酒斗十千①,玉盘珍羞直万钱②。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③,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④,直挂云帆济沧海。   【其二】   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   羞逐长安社中儿,赤鸡白雉赌梨栗。   弹剑作歌奏苦声,曳裾王门不称情。   淮阴市井笑韩信,汉朝公卿忌贾生。   君不见昔时燕家重郭隗,拥篲折节无嫌猜。   剧辛乐毅感恩分,输肝剖胆效英才。   昭王白骨萦蔓草,谁人更扫黄金台?   行路难,归去来!   【其三】   有耳莫洗颍川水⑤,有口莫食首阳蕨⑥。   含光混世贵无名⑦,何用孤高比云月?   吾观自古贤达人,功成不退皆殒身⑧。   子胥既弃吴江上⑨,屈原终投湘水滨。   陆机雄才岂自保⑩?李斯税驾苦不早11。   华亭鹤唳讵可闻?上蔡苍鹰何足道12?   君不见吴中张翰称达生,秋风忽忆江东行。   且乐生前一杯酒,何须身后千载名13?[7] 作品注释   ⑴樽:古代盛酒的器具。斗十千:形容酒价昂贵。   ⑵珍羞:珍贵的菜肴。羞,同“馐”,食物。直:通“值”,价值。   ⑶ 闲来垂钓:传说吕尚(姜太公)末遇周文王时,曾一度垂钓于磻溪(今陕西宝鸡东南)。乘舟梦日边:相传伊尹在受商汤聘请的前夕,梦见自己乘船经过日月之旁。吕尚和伊尹都曾辅佐帝王建立不朽功业,李白借此表明对自己的政治前途仍存极大的希望。   ⑷长风破浪:据《宋书·宗悫传》载:宗悫少年时,叔父宗炳问他的志向,他说:“愿乘长风破万里浪。” 济,渡过。   ⑸晋朝皇甫谧《高士传》卷上《许由》篇:“尧让天下于许由,……由于是遁耕于中岳颍水之阳,箕山之下……尧又召为九州长,由不欲闻之,洗耳于颍水滨。”   ⑹《史记·伯夷列传》:“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遂饿死于首阳山。”《索引》:“薇,蕨也。”按薇、蕨本二草,前人误以为一。   ⑺《高士传》:巢父谓许由曰:“何不隐汝形,藏汝光?”此句言不露锋芒,随世俯仰之意。   ⑻鲍照《拟行路难》:“自古圣贤尽贫贱”。《史记·蔡泽列传》:“四时之序,成功者去。……商君为秦孝公明法令,……功已成矣,而遂以车裂。……白起……功已成矣,而遂赐剑死于杜邮。吴起……功已成矣,而卒枝解。大夫种为越王深谋远计……令越成霸,功已彰而信矣,勾践终负而杀之。此四子者,功成不去,祸至于身?”   ⑼子胥:伍子胥。《吴越春秋》卷五《夫差内传》:“吴王闻子胥之怨恨也,乃使人赐属镂之剑,子胥……遂伏剑而死。吴王乃取子胥尸,盛以鸱夷之器,投之于江中。”又见《国语·吴语》。   ⑽《晋书·陆机传》载:陆机因宦人诬陷而被杀害于军中,临终叹曰:“华亭鹤唳,岂可复闻乎?”   ⑾《史记·李斯列传》载:李斯喟然叹曰:“……斯乃上蔡布衣……今人臣之位,无居臣上者,可谓富贵极矣。物极则衰,吾未知所税驾?”(《索引》:“税驾,犹解驾,言休息也”)   ⑿《史记·李斯列传》:“二世二年七月,具斯五刑,论腰斩咸阳市。斯出狱,与其中子俱执,顾谓其中子曰:‘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太平御览》卷九二六:《史记》曰:“李斯临刑,思牵黄犬、臂苍鹰,出上蔡门,不可得矣。”   ⒀《晋书·张翰传》:“张翰,字季鹰,吴郡吴人也。……为大司马东曹掾。……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志,何能羁官数千里,以要名爵乎?’遂命驾而归。……或谓之曰:‘卿乃纵适一时,独不为身后名邪?’答曰:‘使我有身后名,不如即时一杯酒。’时人贵其旷达。” [8] [编辑本段]作品译文(其一)   金杯盛清酒一斗可值一万元,   玉盘装着珍贵的菜肴可值万数的钱。   吃不下去只得停下酒杯,放下筷子,   抽出宝剑,环顾四周,心中一片茫然。   想渡过黄河,又被冰封了河道,   准备登太行山,又积雪满山。   闲时学太公在碧溪上钓鱼,   忽然又像伊尹梦见乘船经过了太阳的旁边。   行路难呀,行路难!岔路多啊,如今身在何处?   总会有个时候能乘长风破万里浪,   高挂着风帆渡过茫茫大海,到达彼岸。 创作背景   公元742年(天宝元年),李白奉诏入京,担任翰林供奉。李白本是个积极入世的人,被世人称作“诗仙”,他才高志大,很想像管仲、张良、诸葛亮等杰出人物一样干一番大事业,可是入京后,却没被唐玄宗重用,还受到权臣的谗毁排挤,两年后被“赐金放还”,变相撵出了长安。李白被逼出京,朋友们都来为他饯行,求仕无望的他深感仕路的艰难,满怀愤慨写下了此篇《行路难》。[9] 作品鉴赏   【其一】   这是李白所写的三首《行路难》的第一首。这组诗从内容看,应该是写在公元744年(天宝三载)李白离开长安的时候。   诗的前四句写朋友出于对李白的深厚友情,出于对这样一位天才被弃置的惋惜,不惜金钱,设下盛宴为之饯行。“嗜酒见天真”的李白,要是在平时,因为这美酒佳肴,再加上朋友的一片盛情,肯定是会“一饮三百杯”的。然而,这一次他端起酒杯,却又把酒杯推开了;拿起筷子,却又把筷子撂下了。他离开座席,拔下宝剑,举目四顾,心绪茫然。停、投、拔、顾四个连续的动作,形象地显示了内心的苦闷抑郁,感情的激荡变化。   接着两句紧承“心茫然”,正面写“行路难”。诗人用“冰塞川”、“雪满山”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具有比兴的意味。一个怀有伟大政治抱负的人物,在受诏入京、有幸接近皇帝的时候,皇帝却不能任用,被“赐金还山”,变相撵出了长安,这不正象遇到冰塞黄河、雪拥太行吗!但是,李白并不是那种软弱的性格,从“拔剑四顾”开始,就表示着不甘消沉,而要继续追求。“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诗人在心境茫然之中,忽然想到两位开始在政治上并不顺利,而最后终于大有作为的人物:一位是吕尚,九十岁在磻溪钓鱼,得遇文王;一位是伊尹,在受汤聘前曾梦见自己乘舟绕日月而过。想到这两位历史人物的经历,又给诗人增加了信心。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吕尚、伊尹的遇合,固然增加了对未来的信心,但当他的思路回到眼前现实中来的时候,又再一次感到人生道路的艰难。离筵上瞻望前程,只觉前路崎岖,歧途甚多,要走的路,究竟在哪里呢?这是感情在尖锐复杂的矛盾中再一次回旋。但是倔强而又自信的李白,决不愿在离筵上表现自己的气馁。他那种积极用世的强烈要求,终于使他再次摆脱了歧路彷徨的苦闷,唱出了充满信心与展望的强音:“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他相信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仍将会有一天要象刘宋时宗悫所说的那样,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   这首诗一共十四句,八十二个字,在七言歌行中只能算是短篇,但它跳荡纵横,具有长篇的气势格局。其重要的原因之一,就在于它百步九折地揭示了诗人感情的激荡起伏、复杂变化。诗的一开头,“金樽美酒”,“玉盘珍羞”,让人感觉似乎是一个欢乐的宴会,但紧接着“停杯投箸”、“拔剑四顾”两个细节,就显示了感情波涛的强烈冲击。中间四句,刚刚慨叹“冰塞川”、“雪满山”,又恍然神游千载之上,仿佛看到了吕尚、伊尹由微贱而忽然得到君主重用。诗人心理上的失望与希望、抑郁与追求,急遽变化交替。“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四句节奏短促、跳跃,完全是急切不安状态下的内心独白,逼肖地传达出进退失据而又要继续探索追求的复杂心理。结尾二句,经过前面的反复回旋以后,境界顿开,唱出了高昂乐观的调子,相信自己的理想抱负总有实现的一天。通过这样层层迭迭的感情起伏变化,既充分显示了黑暗污浊的政治现实对诗人的宏大理想抱负的阻遏,反映了由此而引起的诗人内心的强烈苦闷、愤郁和不平,同时又突出表现了诗人的倔强、自信和他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展示了诗人力图从苦闷中挣脱出来的强大精神力量。   这首诗在题材、表现手法上都受到鲍照《拟行路难》的影响,但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两人的诗,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封建统治者对人才的压抑,而由于时代和诗人精神气质方面的原因,李诗却揭示得更加深刻强烈,同时还表现了一种积极的追求、乐观的自信和顽强地坚持理想的品格。因而,和鲍作相比,李诗的思想境界就显得更高。   【其二】   “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这个开头与第一首不同。第一首用赋的手法,从筵席上的美酒佳肴写起,起得比较平。这一首,一开头就陡起壁立,让久久郁积在内心里的感受,一下子喷发出来。亦赋亦比,使读者感到它的思想感情内容十分深广。后来孟郊写了“出门如有碍,谁谓天地宽”的诗句,可能受了此诗的启发,但气局比李白差多了。能够和它相比的,还是李白自己的诗:“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类诗句,大概只有李白那种胸襟才能写得出。不过,《蜀道难》用徒步上青天来比喻蜀道的艰难,使人直接想到那一带山川的艰险,却并不感到文意上有过多的埋伏。而这一首,用青天来形容大道的宽阔,照说这样的大道是易于行路的,但紧接着却是“我独不得出”,就让人感到这里面有许多潜台词。这样,这个警句的开头就引起了人们对下文的注意。   “羞逐”以下六句,是两句一组。“羞逐”两句是写自己的不愿意。唐代上层社会喜欢拿斗鸡进行游戏或赌博。唐玄宗曾在宫内造鸡坊,斗鸡的小儿因而得宠。当时有“生儿不用识文字,斗鸡走狗胜读书”的民谣。如果要去学斗鸡,是可以交接一些纨绔子弟,在仕途上打开一点后门的。但李白对此嗤之以鼻。所以声明自己羞于去追随长安里社中的小儿。这两句和他在《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中所说的“君不能狸膏金距学斗鸡,坐令鼻息干虹霓”是一个意思。都是说他不屑与“长安社中儿”为伍。那么,去和那些达官贵人交往呢?“曳裾王门不称情,弹剑作歌奏苦声。”“曳裾王门”,即拉起衣服前襟,出入权贵之门。“弹剑作歌”,用的是冯谖的典故。冯谖在孟尝君门下作客,觉得孟尝君对自己不够礼遇,开始时经常弹剑而歌,表示要回去。李白是希望“平交王侯”的,而现在在长安,权贵们并不把他当一回事,因而使他象冯谖一样感到不能忍受。这两句是写他的不称意。“淮阴市井笑韩信,汉朝公卿忌贾生。”韩信未得志时,在淮阴曾受到一些市井无赖们的嘲笑和侮辱。贾谊年轻有才,汉文帝本打算重用,但由于受到大臣灌婴、冯敬等的忌妒、反对,后来竟遭贬逐。李白借用了韩信、贾谊的典故,写出在长安时一般社会上的人对他嘲笑、轻视,而当权者则加以忌妒和打击。这两句是写他的不得志。   “君不见”以下六句,深情歌唱当初燕国君臣互相尊重和信任,流露他对建功立业的渴望,表现了他对理想的君臣关系的追求。战国时燕昭王为了使国家富强,尊郭隗为师,于易水边筑台置黄金其上,以招揽贤士。于是乐毅、邹衍、剧辛纷纷来归,为燕所用。燕昭王对于他们不仅言听计从,而且屈己下士,折节相待。当邹衍到燕时,昭王“拥篲先驱”,亲自扫除道路迎接,恐怕灰尘飞扬,用衣袖挡住扫帚,以示恭敬。李白始终希望君臣之间能够有一种比较推心置腹的关系。他常以伊尹、姜尚、张良、诸葛亮自比,原因之一,也正因为他们和君主之间的关系,比较符合自己的理想。但这种关系在现实中却是不存在的。唐玄宗这时已经腐化而且昏庸,根本没有真正的求贤、重贤之心,下诏召李白进京,也只不过是装出一副爱才的姿态,并要他写一点歌功颂德的文字而已。“昭王白骨萦蔓草,谁人更扫黄金台?”慨叹昭王已死,没有人再洒扫黄金台,实际上是表明他对唐玄宗的失望。诗人的感慨是很深的,也是很沉痛的。   以上十二句,都是承接“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对“行路难”作具体描写的。既然朝廷上下都不是看重他,而是排斥他,那么就只有拂袖而去了。“行路难,归去来!”在当时的情况下,他只有此路可走。这两句既是沉重的叹息,也是愤怒的抗议。   这首诗表现了李白对功业的渴望,流露出在困顿中仍然想有所作为的积极用世的热情,他向往象燕昭王和乐毅等人那样的风云际会,希望有“输肝剖胆效英才”的机缘。篇末的“行路难,归去来”,只是一种愤激之词,只是比较具体地指要离开长安,而不等于要消极避世,并且也不排斥在此同时他还抱有它日东山再起“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幻想。[10]   【其三】    此篇纯言退意,与第一篇心情有异。通篇以对比手法,前四句言人生须含光混世,不务虚名。中八句列举功成不退而殒身者,以为求功恋位者诫。最后赞成张翰唯求适意的人生态度。一篇之意三层而两折。言虚名无益,是不否定事功之意。而功成则须及时退身,一为避祸,二求适意自由。这是李白人生哲学的基调。《唐宋诗醇》以为《行路难》三首皆公元744年(天宝三载)离长安时所作,詹锳《李白诗文系年》,裴斐《太白乐府举隅》从之。郁贤皓《李白选集》以为“作年莫考”。[8]


投著的意思

字面意思是撂下筷子。P.S.行路难李白金樽(zūn)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xiū)直万钱。停杯投箸(zhù)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sè)川,将登太行雪满山。(一说:雪暗天)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qí)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jì)沧海。注释行路难:乐府《杂曲歌辞》调名,古乐府道路六曲之一,亦有变行路难,内容多写社会道途艰难及离别悲伤之意,多以“君不见”为首,后鲍照拟作为多。直:古时通"值"。金樽:古代盛酒的器具,以金为饰。清酒:清醇的美酒。斗十千:一斗值十千钱(即万钱),形容酒美价高。玉盘:精美的食具。珍羞:珍美的菜肴。羞:通“馐”,佳肴,美味的食物。直:通“值”,价值,价钱。投箸:丢下筷子。箸(zhù):筷子。不能食:咽不下。茫然:无所适从。塞:堵塞。太行:太行山,现山西、河南、河北三省交界处。雪满山,一作“雪暗天”。详细说明:根据《平水韵》来看,这里一句的“川”和下一句的“边”都是属于下平一先,而“山”属于上平十五删。而“天”才是同在下平一先中的字。《平水韵》是后人总结唐人的用韵,总结的时候不可能把”山“这样的常见字放错位置,更不可能忽略这篇李白的名篇。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这两句暗用典故:姜太公吕尚曾在渭水的磻溪上钓鱼,得遇周文王,助周灭商;伊尹曾梦见自己乘船从日月旁边经过,后被商汤聘请,助商灭夏。吕尚和伊尹都曾辅佐帝王建立不朽功业,诗人借此表明自己对从政仍有所期待。碧:一作“坐”。忽复:忽然又。多歧路,今安在:岔道这么多,如今身在何处?歧:一作“岐”,岔路。今安在:意思是今后欲何往。安:哪里。长风破浪:比喻施展政治抱负。据《宋书·宗悫传》载:宗悫少年时,叔父宗炳问他的志向,他说:“愿乘长风破万里浪。”会:当。云帆:高高的船帆。船在海里航行,因天水相连,船帆好像出没在云雾之中。济:渡过。沧海:大海。社:古二十五家为一社。雉:野鸡。弹剑:战国时齐公子孟尝君门下食客冯谖曾屡次弹剑作歌怨己不如意。贾生:洛阳贾谊,曾上书汉文帝,劝其改制兴礼,受时大臣反对。拥篲:燕昭王亲自扫路,恐灰尘飞扬,用衣袖挡帚以礼迎贤士。折节:一作“折腰”。归去来:指隐居。语出东晋陶渊明《归去来辞》。首阳蕨:《史记·伯夷列传》:“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遂饿死于首阳山。”《索引》:“薇,蕨也。”按薇、蕨本二草,前人误以为一。含光混世贵无名:此句言不露锋芒,随世俯仰之意。《高士传》:巢父谓许由曰:“何不隐汝形,藏汝光?”自古贤达人:鲍照《拟行路难》:“自古圣贤尽贫贱”。功成不退皆殒身:《史记·蔡泽列传》:“四时之序,成功者去。商君为秦孝公明法令,功已成矣,而遂以车裂。白起功已成矣,而遂赐剑死于杜邮。吴起功已成矣,而卒枝解。大夫种为越王深谋远计令越成霸,功已彰而信矣,勾践终负而杀之。此四子者,功成不去,祸至于身?”子胥:伍子胥,春秋末期吴国大夫。《吴越春秋》卷五《夫差内传》:“吴王闻子胥之怨恨也,乃使人赐属镂之剑,子胥遂伏剑而死。吴王乃取子胥尸,盛以鸱夷之器,投之于江中。”又见《国语·吴语》。陆机雄才岂自保:《晋书·陆机传》载:陆机因宦人诬陷而被杀害于军中,临终叹曰:“华亭鹤唳,岂可复闻乎?”李斯税驾苦不早:李斯,秦国统一六国的大功臣,任秦朝丞相,后被杀。《史记·李斯列传》载:李斯喟然叹曰:“斯乃上蔡布衣今人臣之位,无居臣上者,可谓富贵极矣。物极则衰,吾未知所税驾?”《索引》:“税驾,犹解驾,言休息也。”华亭鹤唳讵可闻?上蔡苍鹰何足道:这两句还是写陆机和李斯。《史记·李斯列传》:“二世二年七月,具斯五刑,论腰斩咸阳市。斯出狱,与其中子俱执,顾谓其中子曰:‘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太平御览》卷九二六:《史记》曰:“李斯临刑,思牵黄犬、臂苍鹰,出上蔡门,不可得矣。”秋风忽忆江东行:这句写张翰。《晋书·张翰传》:“张翰,字季鹰,吴郡吴人也。为大司马东曹掾。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志,何能羁官数千里,以要名爵乎?’遂命驾而归。或谓之曰:‘卿乃纵适一时,独不为身后名邪?’答曰:‘使我有身后名,不如即时一杯酒。’时人贵其旷达。”


高士传二则翻译

江 上 丈 人江上丈人者,楚人也〔江上丈人者,楚人也〕长江上的那位老者,是楚国人。江,古书中作为对长江的专称。丈人,对老年男子的敬称。据《史记?伍子胥列传》,此人是个渔父。。楚平王以费无忌之谗杀伍奢〔楚平王以费无忌之谗杀伍奢〕楚平王听信费无忌的谗言而杀害了伍奢。楚平王,名居,春秋时楚国君主,前528—前516在位。费无忌,楚国大夫。伍奢,楚平王时作太子太傅。费无忌造谣说太子不好,平王杀了伍奢。,奢子员亡〔奢子员(yún)亡〕伍奢的儿子伍员逃走。楚平王杀伍奢之前,恐怕他的儿子伍尚、伍员报仇,叫伍奢写信把两个儿子都叫回京城,假说儿子回京就赦免伍奢的罪。伍尚兄弟料到此信不足信,商量之后,伍尚回京,伍员逃走。结果伍尚和伍奢一起被害。伍员逃往吴国。,将奔吴。至江上,欲渡无舟,而楚人购员甚急〔购员甚急〕悬赏捉拿伍员很紧急。,自恐不脱〔不脱〕逃不脱。。见丈人,得渡,因解所佩剑以与丈人〔因〕于是。,曰:“此千金之剑也,愿献之〔献〕奉送。。”丈人不受,曰:“楚国之法,得伍员者爵执〔得伍员者爵执(guī)〕捉到伍员的人,封以执的爵位。执,楚国最高的爵位。,古代帝王、诸侯举行礼仪时手中所持的一种玉器。,金千镒〔金千镒(yì)〕(赏给)一千镒金子。镒,重量单位,等于二十四两。,吾尚〔尚〕尚且,还。不取,何用剑为①〔何用剑为〕干什么要这把剑呢?为,表疑问语气的助词。?”不受而别。莫知其谁〔莫知其谁〕莫知其为谁,不知道他是谁。。

员至吴,为相〔员至吴,为相〕伍员到吴国后作了国相。意思是作了大官。,求〔求〕访求,寻觅。丈人,不能得,每食辄祭之〔每食辄祭之〕每逢吃饭就祭他。辄,就。曰:“名可得闻而不可得见,其唯江上丈人乎〔其唯江上丈人乎〕怕是只有江上丈人吧?其,表示推测语气的助词。?”

韩康

韩康,字伯休,京兆霸陵〔京兆霸陵〕长安东面的一个县,属京兆尹管辖。人也。常游名山采药,卖于长安市中,口不二价〔口不二价〕卖商品不说谎,不还价。者三十余年。时〔时〕那时。有女子买药于康,怒康守价〔怒康守价〕不满韩康坚持所定价格。,乃曰:“公〔公〕你。敬称。是韩伯休邪,乃〔乃〕竟然。不二价乎?”康叹曰:“我欲避名〔我欲避名〕我想不让人知道姓名。,今区区〔区区〕小小的,一般的。女子皆知有我,何用药为〔何用药为〕还卖什么药呢??”遂遁〔遁〕逃走。入霸陵山中。

公车〔公车〕传(zhuàn)车,驿站公用的车。汉朝应朝廷征聘的人由公家用车转送。连征不至。桓帝〔桓帝〕东汉桓帝刘志,公元147—167在位。时,乃备玄安车〔玄(xūn)安车〕带着礼品,驾着安车。玄,黑色;,浅绛色:都指丝织品。安车,一种小车,可以安坐,是优待老年人的车。以聘之。使者奉诏造康〔奉诏造康〕奉皇帝的命令到韩康那里去。,康不得已,乃佯〔佯(yáng)〕假装。许诺。辞〔辞〕谢绝。安车,自乘柴车冒晨先发①〔自乘柴车冒晨先发〕自己坐着柴车冒着清晨的寒气先出发了。柴车,粗劣的车。。至亭〔亭〕秦汉制度:十里一亭,十亭一乡。亭是最低的地方行政单位。,亭长以韩征君当过〔韩征君当过〕韩康要从这里经过。征君,被皇帝征召的人士。,方发人牛修道桥〔方发人牛修道桥〕正在征调人和牛修理道路和桥梁。,及见康柴车幅巾〔柴车幅巾〕乘坐柴车,只(用绢一幅)束头,不戴冠。,以为田叟〔田叟(sǒu)〕种田的老头儿。也,使夺其牛,康即释驾〔释驾〕卸下牛。释,解下。驾,驾车的牲口。与之。有顷〔有顷〕过了一会儿。,使者至,夺牛翁〔夺牛翁〕被夺去驾牛车的老人。这里句子有省略。乃征君也。使者欲奏杀亭长〔奏杀亭长〕呈报朝廷杀掉亭长。,康曰:“此自老子与之〔此自老子与之〕这本来是我给他的。自,这里是本来的意思。老子,我老头子,韩康自称。,亭长何罪?”乃止。康因中路逃遁〔康因中路逃遁〕韩康借机会半路逃走。。以寿终〔以寿终〕平平安安地直到老死


文言文两则,翻译一下,谢谢。

原文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吾曰:非然也。译文弈秋是全国最会下棋的人。让他教两个人下棋,其中一人一心一意只听弈秋的教导;另一个人虽然在听,可心里却想着有天鹅飞来,拿弓箭去射它。即使两个人在一起学习,成绩却不如第一个人。难道他的智力不如另一个人吗?回答说:不是这样的。字词解释(01)弈:围棋,下围棋。 (02)弈秋:秋,人名,因他善于下棋,所以称为弈秋。 (03)通国:全国。 (04)之:的。 (05)善:善于,擅长。 (06)使:让。 (07)诲:教导。 (08)其:其中。 (09)惟弈秋之为听:只听弈秋的教导。 (10)虽:即使。 (11)之:指弈秋的教导。 (12)鸿鹄:天鹅。 (13)援:引拉。 (14)缴:本课指有丝绳的箭。“缴”字的另一个读音jiǎo,是交纳、交付的意思。 (15)之:他,指前一个人。 (16)俱:一起。 (17)弗若:不如。 (18)矣:了。 (19)为:因为。 (20)其:他,指后一个人。 (21)与:吗。 (22)曰:说。 (23)非:不是。 (24)然:这样。 (25)致志:用尽心志。致,尽,极。 (27)通国:全国. (28)与:语气助词,表示疑问。 (29)本文选自《孟子·告子》。 (30)故:原因。 (31)以:认为。 (32) 智:智力感悟学习不可一心二用,必须专心致志,做事要一心一意,方可成功! 或(若三心二意,将一事无成。)


消息的近义词是什么?

消息近义词:
讯息,音尘,新闻,信息,动静,音讯,音问,音信,音书
【词目】消息
【拼音】xiāo xi
【五笔】iith

【英译】Message;Information;News;Tidings
【基本解释】人们常常把外界的各种报道称为消息,消息反映知识状态的改变。
1. 情况报道。
消息灵通人士,新闻媒体引用消息人士话说,经常这么组词。
2. [Tidings;News]∶音信
杳无消息,很久没有一个人的音信时,我们会说杳无消息。
【探源】
“消息”一词最早出现于《易经》:“日中则昃,月盈则食,天地盈虚,与时消息。”意思是说,太阳到了中午就要逐渐西斜,月亮圆了就要逐渐亏缺,天地间的事物,或丰盈或虚弱,都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有时消减,有时滋长。由此可见,中国古代就把客观世界的变化,把它们的发生、发展和结局,把它们的枯荣、聚散、沉浮、升降、兴衰、动静、得失等等变化中的事实称之为“消息”。只是到了近代才逐渐成为一种固定的新闻体载,所以“消息”又叫新闻。
中医气功对练功过程中身体内产生的关键性变化特征也称---消息。①指体察斟酌病情。《伤寒论·辨霍乱病脉证并治》:“吐利止而身痛不休者,当消息,和解其外,宜桂枝汤小和之。” ②指调养。《金匮要略·疟病脉证并治》:“弦数者,风发也,以饮食消息止之。”
【近义词】信息

详细解释
1. 消长,增减;生灭、盛衰。
①《易·丰》:“日中则昃,月盈则食,天地盈虚,与时消息,而况於人乎?况於鬼神乎?”高亨注:“消息犹消长也。”
②宋王禹偁《次韵和仲咸对雪吟三十韵》:“升降常自得,消息一何佳。”
③清顾炎武《答人书》:“十年以来,穷通消息之运如此,又何以为故人谋哉!”
2. 偏指增补。
宋范仲淹《与朱氏书》:“里面有不是处,便与改正,空缺处,更消息。”
3. 变化。
①汉孔融《肉刑议》:“上失其道,民散久矣,而欲绳之以古刑,投之以残弃,非所以与时消息也。”
②晋张天锡《遗郭瑀书》:“心与至境冥符,志与四时消息。”
③《隋书·礼仪志四》:“然事有消息,不得皆同於古。”
④清王韬《遣使》:“事贵因时以变通,道在与时而消息。”
4. 休养;休息。
①《晋书·谢玄传》:“诏遣高手医一人,令自消息,又使还京口疗疾。”
②《魏书·彭城王勰传》:“人挽而进,宴于禁中,至夜皆醉,各就别所消息。”
5. 休养生息。指在国家经历某种变动而致国力耗损之后,采取措施使之恢复元气。
①《南史·王弘传》:“今四方无事,应存消息,请以十五至十六为半丁,十七为全丁。”
②《旧唐书·郭元振传》:“国家难消息者,唯吐蕃与默啜耳。”
6. 停止;平息。
①《后汉书·蔡邕传》:“又尚方工技之作,鸿都篇赋之文,可且消息,以示惟忧。”
②《三国志·魏志·胡昭传》“闾里敬而爱之”裴松之注引 晋皇甫谧《高士传》:“昭常逊辞以解之,是以寇难消息,众咸宗焉。”
③宋欧阳修《答西京王相公书》:“灾沴消息,风雨既时,耕种既得,常平之粟既出而民有食。”
7. 斟酌。
①《晋书·慕容超载记》:“其令博士已上,参考旧事,依《吕刑》及汉、魏、晋律令,消息增损,议成燕律。”
②《隋书·礼仪志五》:“今之玉辂,参用旧典,消息取舍,裁其折中。”
③康有为《大同书》辛部第七章:“则用其一而尚存其半焉,可以成大工,可以役大众,可以辟穷荒,政府统算而消息之可也。”
8.音信,信息。指音信。
①汉蔡琰《悲愤诗》:“迎问其消息,辄复非乡里。”
②唐刘餗《隋唐嘉话》卷上:“人言陛下欲幸山南,在外悉装了,而竟不行,因何有此消息?”
③明 冯梦龙 《喻世明言》第一卷:“这些客店牙行见了蒋世泽,那一遍不动问罗家消息,好生牵挂。”
④《东周列国志》第九十八回:“再说魏齐悬悬而望,待之良久,不见消息。”
⑤清周准《明妃曲》:“中原消息断,胡地风沙寒。”
⑥老舍《离婚》第三章:“临走的时候,老李嘱咐张大哥千万别向同事的说这个事,张大哥答应了决不走露消息。”
明 施耐庵《水浒》第十八回《美髯公智稳插翅虎宋公明私放晁天王》 莫不走了消息,这件事发了?
9. 征兆,端倪。
①《淮南子·缪称训》:“故君子日孳孳以成煇,小人日怏怏以至辱,其消息也,离朱弗能见也。”
②宋陈与义《怀天经智老因访之》诗:“客子光阴诗卷里,杏花消息雨声中。”
③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从这消极的打算上,就可以窥见那消息。”
10. 奥妙;真谛;底细。
①元无名氏《赚蒯通》第三折:“形骸土木心无奈,就中消息谁能解?”
②清袁枚《随园诗话》卷六:“昌黎硬语横空,而元相以此二联称之,此中消息,非深于诸者不知。”
③鲁迅《序言》:“现在新作的古人年谱的流行,即证明着已经有许多人省悟了此中的消息。”
11. 机关,发动机械装置的枢机。
①元岳伯川《铁拐李》楔子:“火坑里消息我敢踏,油鑊[huò]内钱财我敢拿。”
②《红楼梦》第四十一回:“原来是西洋机括,可以开合,不意刘老老乱摸之间,其力巧合,便撞开消息,掩过镜子,露出门来。”
12. 引申指起决定性作用的事物。
郭沫若《奴隶制时代·关于周代社会的商讨》:“把视野专一放在人殉问题上,认为‘奴隶制度与封建制度的消息就在于此’,这应该是一种偏差吧?”
13. 乾六爻为息,坤六爻为消。
①《易》乾卦主阳,坤卦主阴。阳升则万物滋长,故称息;阴降则万物灭,故称消。
②《史记·历书》:“盖黄帝考定星历,建立五行,起消息,正闰馀,於是有天地神祇物类之官,是谓五官。”张守节正义引皇侃曰:“乾者阳,生为息;坤者阴,死为消也。”
③《后汉书·陈忠传》:“顷季夏大暑,而消息不协,寒气错时,水涌为变。”王先谦集解引惠栋曰:“卦气之说,乾坤各六,主十二月。乾六爻为息,坤六爻为消……消息不协者,谓风雨寒温不应卦也。”
④晋袁宏《后汉纪·安帝纪》:“案《易》消息,四月乾卦用事。”
14. 新闻体裁名。其特点是简要而迅速地报导新闻事实。以电报传递的消息,又叫“电讯”。
15.词牌《永遇乐》别名。
【消息的特点】广泛性、真实性、可靠性、实用性、准确性

特点
真实准确
真实性是消息最基本的特征。消息必须完全真实地反映客观事实,用确凿的事实来教育影响读者,绝不允许虚构和添枝加叶。无论是构成消息要素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和结果,还是所引用的背景材料、数字,都要完全真实、准确可靠。
讲究时效
消息在反映现实的速度方面居于各种文体之首,实效性强是消息又一突出特点。它必须迅速及时地把最新的事实报告给读者,延误了的信息就失去了新闻价值。
短小精粹
消息要用较小的篇幅,简练的文字来叙述事实、传达信息,要求内容集中,言简意丰且往往使用倒金字塔结构,既将主要内容概括在开头的导语之中。


高士传的基本信息

皇甫谧著在42岁至46岁时,他患风痹,肢体不遂,因而潜心钻研医学;手不释卷。魏晋朝廷曾几次请他出仕,他坚辞不就,一心致力医学,尤以针灸方面取得的成就最大。他汲取了《素问》、《灵枢》、《明堂孔穴针灸治要》三书有关针灸的重要内容,总结了秦汉三国以来的针灸成就,融合了自己的临证经验,于公元256-282年,写成了《黄帝三部针灸甲乙经》,简称《针灸甲乙经》或《甲乙经》,是我国现存的最早针灸专著。全书12卷,128篇。书中叙述了人体生理、病理,重点介绍了腧穴,详细论述了针灸操作方法,并把各种适应证按照临证需要排列出来。由于他在编纂过程中是“删其浮辞,除其重复,论其精要”,故很切实用,易于掌握。该书影响久远,其它的著名针灸著作,都是在《甲乙经》的基础上发挥发展而成。该书早已流传国外,并被翻译成多国文字,在世界上有深远的影响。现存的《高士传》分上、中、下三卷,采尧、舜、夏、商、周、秦、汉、魏古今八代之士,立91传,其中《长沮桀溺》、《鲁二徵士》一传记2人,《四皓》一传记4人,共记96人。立传的标准,用皇甫谧自己的话说是“身不屈于王公,名不耗于终始”(《皇甫谧·高士传序》)。按照这个标准,被孔子、司马迁称颂过的伯夷、叔齐,被班固表彰过的“两龚”即龚胜、龚舍,也不在立传之列。伯夷、叔齐宁肯饿死,耻食周粟,执节很高,但毕竟有过“叩马而谏”的自屈行为;两龚断然拒绝出仕新莽,晚节很好,但早年总是出过仕的。因此,皇甫谧《高士传》记载的96名高士全是经过旁推毖纬、钩探九流、水中澄金而得到的没有出过仕的“高让之士”(《高士传序》)。比较真实的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及一部分知识分子的社会生活,甚至于一个侧面的社会历史。

《高士传》:巢父谓许由曰:"何不隐汝形,藏汝光?" 是什么意思

低调做人,不要到处显示才能。的意思

晋皇甫谧《高士传》中记载:帝尧请许由代他治理天下,许由不接受。帝尧又派人去请,让许由帮他治国,担任九州牧。然而,许由还是不干。不干也罢,居然认为帝尧和大臣的那些话污染了他的耳朵,跑出山洞,来到颖水河边清洗自己的耳朵。
许由到河边来洗耳朵,正碰见巢父牵着牛犊饮水。巢父问他干啥?他便将帝尧要自己当大王、当九州牧的苦诉说了一番。或许,他这样诉说是想得到巢父的同情,最好能宽慰他几句。哪料,巢父听了,不仅没有同情他,还不屑地说:“假如你一直住在深山高崖,谁能看见你?帝尧肯定也找不到你。你到处游荡,换取名声,现在却来洗耳朵,别故作清高了!”他数道过许由,牵了牛回头就走。许由纳闷,问他,怎么不让牛喝水了?巢父头也不回地说:“不饮了,我真怕你洗过耳朵的水脏了我这牛犊的嘴!”说着,巢父牵着牛犊去上游饮水了。
巢父认为帝尧请许由代他治理天下的原因是许由到处显露自己的才华、让自己出了名,所以尧知道并赏识了他,因此他要许由“隐汝形,藏汝光”,就是要他低调做人,不要到处显示才能。


汉宾老父文言文翻译,急,在现等,立马采纳

一、译文汉阴的一位老先生,不知道身份来历。汉桓帝在延熹年中,(巡游)驾幸竟陵,过了云梦泽,到达了沔水岸边,当地百姓没有不去看的,但有一个老先生一个人耕地不停。尚书郎南阳人张温感觉很奇怪,叫人去问说:“人们都去看,老先生就你不停,为什么呀?”老先生笑而不答。张温走下道路(进入田地)百余步亲自和老先生谈,老先生说:“俺是个粗人,不懂这个话。请问是天下大乱天子能存在还是天下大治天子能存在?是天子存在来安抚天下百姓还是驱使天下百姓供养天子呢? 以前圣贤治世,自己住草屋顶树枝结构的房子,全体百姓都很安定。现在你的皇上,烦扰百姓自己随意游玩无所顾忌。我都替你为他感到惭愧,你怎么还愿意让别人都去看呢?”张温感觉很惭愧。问他的姓名,老先生没有说就走了。二、原文汉滨老父者,不知何许人也。桓帝延熹中,幸竟陵,过云梦,临沔水,百姓莫不观者,有老父独耕不辍。尚书郎南阳张温异之,使问曰:“人皆来观,老父独不辍,何也?”老父笑而不答。温下道百步,自与言,老父曰:“我野人也,不达斯语。请问天下乱而立天子邪,理而立天子邪?立天子以父天下邪,役天下以奉天子邪?昔圣王宰世,茅茨采椽,而万人以宁。今子之君,劳人自纵,逸游无忌。吾为子羞之,子何忍欲人观之乎?”温大惭,问其姓名,不告而去。三、出处《高士传》扩展资料一、创作背景《高士传》是皇甫谧所著,现存的《高士传》分上、中、下三卷,采尧、舜、夏、商、周、秦、汉、魏古今八代之士,立91传,其中《长沮桀溺》、《鲁二徵士》一传记2人,《四皓》一传记4人,共记96人。二、作品赏析由于他在编纂过程中是“删其浮辞,除其重复,论其精要”,故很切实用,易于掌握。该书影响久远,其它的著名针灸著作,都是在《甲乙经》的基础上发挥发展而成。该书早已流传国外,并被翻译成多国文字,在世界上有深远的影响。比较真实的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及一部分知识分子的社会生活,甚至于一个侧面的社会历史。三、作者简介皇甫谧(mì)(215年—282年),幼名静,字士安,自号玄晏先生。安定郡朝那县(今甘肃省灵台县)人,后徙居新安(今河南新安县)。三国西晋时期学者、医学家、史学家,东汉名将皇甫嵩曾孙。他一生以著述为业,后得风痹疾,犹手不释卷。晋武帝时累征不就,自表借书,武帝赐书一车。其著作《针灸甲乙经》是中国第一部针灸学的专著。其实,除此之外,他还编撰了《历代帝王世纪》、《高士传》、《逸士传》 、《列女传》、《元晏先生集》等书。在医学史和文学史上都负有盛名。在针灸学史上,占有很高的学术地位,并被誉为“针灸鼻祖”。挚虞、张轨等都为其门生。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汉滨老父

“天下辜尽矣”的意思?

意思是:天下的道理都在这里了。
出自《高士传》中的《商容》
原文为:商容,不知何许人也。有疾,老子曰:“先生无遗教以告弟子乎?”容曰:“将语子。过故乡而下车,知之乎?”老子曰:“非谓不忘故耶?”容曰:“过乔木而趋,知之乎?”老子曰:“非谓其敬老耶?”容张口曰:“吾舌存乎?”曰:“存。”曰:“吾齿存乎?”曰:“亡。”“知之乎?”老子曰:“非谓其刚亡而弱存乎?”容曰:“嘻!天下辜尽矣。”
故事大意是:
商容,不知道他是什么人。商容生病了,老子去看望他,问道:“先生没有什么遗教告诉弟子我吗?”
商容说:“正准备对你说呢。过故乡而下车,你知道吗?”
老子说:“不就是说不要忘记故人故乡吗?”
商容说:“过乔木而小步跑,你知道吗?”
老子说:“不就是说要尊敬老者吗?”
商容张开口,说:“我的舌头还在吗?”
“还在。”
“我的牙齿还在吗?”
“没有了。”
“你明白其中的道理吗?”
老子说:“不是说刚强的容易消亡而柔弱的容易生存吗?”
商容说:“哈哈!天下的道理都在这里了!”


上一篇:李文翰

下一篇:开倒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