槲寄生是什么意思啊
槲寄生是一种植物
槲寄生
Herba Visici
(英)Colored Mistletoe Herb
别名 北寄生、桑寄生、柳寄生、寄生子。
来源 为桑寄生科植物槲寄生Viscum coloratum (Kom.) Nakal的带叶茎枝。
植物形态 常绿半寄生小灌木,高30~60cm。茎枝圆柱形,黄绿色或绿色,节明显,节上2~3叉状分枝。单叶对生,生于枝端,无柄,近肉质,有光泽,椭圆状披针形或倒披针形,全缘,两面无毛。花单性异株,生于枝端或分叉处;雄花花被4裂,雄蕊4,无花丝,花药多室;雌花1~3朵生于粗短的总花梗上,花被钟状、4裂,子房下位。浆果球形,半透明,熟时橙红色,富有粘液质。花期4~5月,果期9月。
寄生于榆树、桦树、枫杨、梨树、麻栎等树上。主产东北、华北地区。
檞寄生是害虫
檞寄生:可泛指松毛虫属(Dendrolimus)中的各种寄生于松樠(古称檞)上的害虫。
檞 这个读 xiè 或者 jiě 木名,《玉篇·木部》:“檞,松樠也”。《左传·庄公四年》:“王遂行,卒于樠木之下”(王指楚武王熊通)。《汉书·西域传下》:“(乌孙国)山多松樠”,颜师古注:“樠,木名,其心似松”。
檞寄生是什么意思?
檞寄生,汉语词汇,可泛指松毛虫属(Dendrolimus)中的各种寄生于松樠(古称檞)上的害虫。檞这个读xiè 或者jiě木名,《玉篇·木部》:“檞,松樠也”。《左传·庄公四年》:“王遂行,卒于樠木之下”(王指楚武王熊通)。《汉书·西域传下》:“(乌孙国)山多松樠”,颜师古注:“樠,木名,其心似松”。松毛虫成虫为大、中型蛾子。雄蛾触角近乎羽状,雌蛾呈短栉状。口须向前伸过颜面,覆有鳞片和毛。雄蛾腹部细狭,末端尖;雌蛾腹部肥胖,末端圆;中后足胫节有或长或短的端距。前翅较狭长,翅顶稍圆;前缘过中点后逐渐弯曲;外缘相当弯曲。扩展资料:生态特征:雌蛾腹部末端分泌性信息素,引诱雄蛾前来交配。交尾历时8小时以上的卵子即可孵化。一般交尾18~20小时。雌蛾一般产卵400粒左右,多者可达900余粒。卵几十粒或几百粒成一堆。初产为黄色、淡绿,渐变粉红和紫褐色。卵期10~20天。遇有惊动即昂胸竖起毒毛御敌。毒毛刺入动物的皮肤后,由于易折和尖端有小棘而不易拔出,常引起皮肤红肿、刺痒,重者引起皮炎、关节炎、头痛发热和全身不适等症状。幼虫生长接近老熟时食量大增,尤其是末龄幼虫,食量约占一生总食量的80%,雌性幼虫比雄性多 1/3。幼虫老熟后在针叶丛或杂草中结茧化蛹,蛹期10~20天。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檞寄生
槲寄生的含义?
槲寄生〔拉丁学名:Viscum coloratum(Kom.)Nakai〕,别名:北寄生、桑寄生、柳寄生、黄寄生、冻青、寄生子,为桑寄生科槲寄生属灌木植物,通常寄生于麻栎树、苹果树、白杨树、松树各树木,有害于宿主,茎柔韧呈绿色。叶呈倒披针形、革质、淡绿色,早春,叶间分出小梗,着生小花,淡黄色、单性、雌雄异株,果实半透明,呈黄绿色;果肉有黏质物。植物带叶的茎枝可供药用,具有舒筋活络,活血散瘀。用于筋骨疼痛,肢体拘挛,腰背酸痛,跌打损伤。补肝肾,强筋骨,祛风湿,安胎等功效,槲寄生提取物可改善微循环,其总生物碱还具有抗肿瘤作用,此外槲寄生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如被英国德鲁伊视为圣物,在英语里有特殊的寓意。繁殖方法槲寄生主要通过种子繁殖,每年秋冬季节,槲寄生的枝条上结满了桔红色的小果.以槲寄生的果实为食的鸟类有灰椋鸟、太平鸟、小太平鸟(俗称冬青鸟)、棕头鸦雀等。到了冬天,这些鸟类会聚集在结有果实的槲寄生丛周围,一边嬉戏一边取吃果实。由于槲寄生果的果肉富有粘液,它们在吃的过程中会在树枝上蹭嘴巴,这样就会使果核粘在树枝上;有的果核被它们吞进肚子里,就会随着粪便排出来,粘在树枝上。这些种子并不能很快萌发,一般要经过3~5年才会萌发,长出新的小枝。有时槲寄生的种子落在槲寄生身上,也会长出小的槲寄生。
关于槲寄生,有什么寓意吗?
常青的槲寄生代表着希望和丰饶。在英国有一句家喻户晓的话:没有槲寄生就没有幸福。槲寄生,顾名思义,就是寄生在其他植物上的植物。槲寄生也曾被视为“万灵药”,非洲的一些部落会在打仗前佩戴以避免受伤。奥地利人将槲寄生放在门槛上以防止做恶梦。圣诞节来临时,英国人都会悬挂槲寄生的枝条,还将它放在枕头下占卜梦境。瑞典人用槲寄生枝作为寻找黄金矿脉的探测棒。在奥地利和意大利相邻的边境地区,一直流传着槲寄生能使人隐形的说法。扩展资料生长习性1、寄生在其他植物上的植物,可以从寄主植物上吸取水分和无机物,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分。它四季常青,开黄色花朵,入冬结出各色的浆果。2、中国大部分省区均产,仅新疆、西藏、云南、广东不产。俄罗斯远东地区、朝鲜、日本也有分布。3、寄生于榆、杨、柳、桦、栎、梨、李、苹果,枫杨、赤杨、椴属植物上。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槲寄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