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地名的来历?
《湄洲报》有关莆田地名争议的文章,一般都引经据典,从古文、古字、古词上面做文章,但都说不出是什么时候,怎么产生“莆田”这个地名的。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却忽略了莆田广泛流传的古老的美丽传说,就是“沉七洲(州),浮莆田”和“东京浮,莆田沉”的传说。在这个民间传说里,关键问题在“浮”和“沉”上,大量的史实早已证明,莆田平原的南北二洋是从海里“浮”出来的,就连壶公山不也是从海里“浮”上来的吗。因而,可以说,“莆田”是从方言“浮田”演变而来。“浮”的方言读Pu和汉语“莆”(Pu)同音,“莆”是“浮”的谐音。这从别的地名变化中也可以找到佐证,比如忠门文甲,方言仍叫“门夹”,古书记载也叫“门夹”,为什么变成现在的“文甲”呢?这是因为“门”和“文”方言同音(muai),“夹”和“甲”汉语同音(Jia)。从“门夹”变成“文甲”的文甲二字,无论从何解释,都没有实际含义,但“门夹”的含义就比较明了,因为沿海的船民称湄洲岛和莆禧半岛之间的海域叫“大门”,而方言里称房屋大门两边叫“门夹”,所以“门夹”的地名含义很清楚。
我认为,要了解莆田地名的来历,不能不考虑到莆田是从兴化湾“浮”出来的这一地壳变迁的重要史实。如果从有历史记载的莆田县置的几置几废的原因是水淹来推断,莆田也正是方言“浮沉”的谐音,水淹为“沉”,水退为“浮”。
引自 (湄洲日报)1990年10月6日星期六第4版《周末》专栏第一四八期 张文大
莆田为什么要取名为"莆田"?
莆田地名来历之一
涵江先民早在唐代就凿塘储水,筑涵泄涝、灌溉良田。唐代,位于涵江北部,开凿了" 洁页洋塘"和南洋的"国清塘"为当时南北洋平原的著名水塘。涵江人民开垦耕地,多在水塘,水涵周围。这里易于泄涝蓄水,一旦雨季来临,江河之水暴涨,可保农田不受水淹之害,余水便通过水涵排入大海。现在,涵江市区的"咸草顶"正是当时"水涵头"之一。这就是涵江俗称为"涵头"的来历。
莆田地名来历之二
"新县"不是县,它是莆田县山区片的一个乡镇。
"新县"的由来是这样的:宋太平兴国四年(公元979年)在游洋镇(今属仙游县)置兴化县,元皇庆元年(公元1312年)迁兴化县治于湘溪,人称为"新县"。明正统十三年(公元1448年),裁兴化县后,湘溪改隶莆田县,群众仍习惯称湘溪为新县,故今新县镇亦沿用此名。
"新县"在明代裁兴化县后,划属莆田县为广业里。建国后属十区、十二区、新县区、新县乡,1958年建立新县人民公社,现为新县镇,距县城51公里。
"新县"全境皆山,溪流多,水源丰富,处处形成落差,是发展中小型水力发电的天然资源,几年来已建了好几个水力发电站。溪村的夹上的夹草堂,是我国宋代著名历史学家郑樵著作《通志》的地方,山上遗迹甚多,风景幽美,闻名国内外。还有文笔村的"清乐桥",建于元代,至正间兴化县知县常瓒写的桥名碣尚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