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克图条约

时间:2024-05-09 01:21:10编辑:优化君

恰克图条约的条约概述

布连斯奇和恰克图条约,清代雍正年间与俄国签订的划定边界和通商的两个条约。尼布楚条约划定了中俄东段边界,中俄中段边界待定。俄国利用这个机会,不断蚕食中国领土。清廷多次与俄国沙皇政府交涉,要求双方早日划定边界及解决与此有关的问题,沙皇政府置若罔闻。清于雍正二年(1724)断然停止中俄贸易。俄国庞大的商队在中俄贸易中赚取了丰厚利益,为保住这一财源,不得不于雍正二年派出谈判代表。萨瓦·务拉的思拉维赤被任命为“特遣驻华全权大臣”,率领俄国使团赴中国谈判。雍正四年冬俄国使团到达北京,清廷派吏部尚书查弼纳等人为代表,双方进行了6个月谈判,就原则问题达成了10项协议。接着,两国使团前往边界上的布拉河畔,在中方退让的情况下,按俄方提出的划界方案达成协议。雍正五年八月三十一日签订了《布连斯奇界约》。条约规定了东起额尔古纳河,中经恰克图附近的楚库河(赤奎河),西迄唐努乌梁海地区西北角的沙毕纳伊岭(即沙宾达巴哈)的边界走向,中间树立界碑,以南属于中国,以北属于俄国。根据这个条约,又签订了《阿巴哈伊图界约》和《色楞额界约》,以详细勘分边界。雍正六年六月二十五日,中俄两国全权使臣在恰克图正式签订了两国政治、经济、宗教等方面的总协议《恰克图条约》。条约共11款,主要内容有四:①边界,其内容与《布连斯奇界约》相同;重申了中俄《尼布楚条约》关于乌第河与外兴安岭之间地区暂行存放的规定;②贸易,规定俄国商队每三年来北京一次,恰克图为边界贸易地点;③允许俄国在北京俄罗斯馆内建造东正教堂;④交换越境人犯。上述条约,正式规定了中俄中段边界,在一定时期内限制了俄国的侵略。布连斯奇条约基本上是中俄两国在平等状态下签订的。中国方面主要成果是确定了两个边界,获得俄方送还逃人的许诺,切断了俄国对中国西北叛乱者的援助。俄国则取得了在北京和恰克图的自由贸易权利(参见阿勒坦布拉格),并获得了原未完全控制的色楞格河下游地区。规定了中、俄两国此萨彦岭为界,立鄂博为界碑,外蒙古(即乌里雅苏台将军辖区)归乌里雅苏台将军管辖。《恰克图条约》签订后,中俄双方根据条约在边境着手开辟贸易点。由于条约规定的另一地点库克多博-祖鲁海图市场地处偏僻,而且远离中俄通商历史形成的主要商路,因而贸易情况始终不佳,不久就被放弃。于是“恰克图互市”就成为19世纪中叶前中俄贸易往来的惟一法定渠道。条约文本原存于中华民国外交部,现典藏于中国台北外双溪的国立故宫博物院。

中国的历史由来

中国”这一名称在西周武王时期意为“中央之国”。相传3000年前,周公在阳城(今河南登封)用土圭测度日影,测得夏至这一天午时,八尺之表于周围景物均没有日影,便认为这是大地的中心,因此周朝谓之中国。汉代开始,人们常把汉族建立的中原王朝称为“中国”,少数民族建立的中原王朝也自称为“中国”。南北朝时期,南朝自称为“中国”,把北朝叫做“魏虏”;北朝也自称为“中国”,把南朝叫做“岛夷”。辽与北宋,金与南宋,彼此都自称“中国”,都不承认对方为中国。到清代,处于清政府管辖下的全部领土,都以中国为:它的代名称。在19世纪中叶以后,“中国”才专指国家的全部领土,不做他用。扩展资料汉朝的国号是:“汉”。唐朝的国号是“唐”,以后建立的王朝国号有宋、辽、金、元、明等,清政府与外国签订的条约上签署的国名是“大清”。真正以"中国"做为正式国名简称,是从一场近代十分有名的革命——辛亥革命以后,建立的中华民国开始的。"中国"才成为具有国家意义的正式名称。今天,"中国"已是中华民族各族人民共同组成的国家了,全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中国

恰克图条约的介绍

恰克图条约是中俄两国于1727年(雍正五年)签订的,旨在规定中俄在蒙古北部边界(中段边界)及政治﹑经济﹑宗教等诸方面相互关系的条约。应清政府划分国界的建议,俄国特命全权大使萨瓦‧务拉的思拉维赤于雍正四年十月初八至次年闰三月十四日在北京同清政府代表吏部尚书察毕那﹑理藩院尚书特古忒﹑兵部侍郎图理琛三人会谈,两国代表在恰克图草签有关两国政治﹑经济﹑宗教诸方面相互关系的《恰克图条约》。条约使俄国得到了领土(贝加尔湖之南及西南约10万平方公里国土割让给俄国)、贸易、宗教等项利益,但对其侵略野心起到某种遏制作用,中俄中段边界遂得以保持较长时间的安宁。

恰克图条约不平等为什么清朝还要俄国签订

边界条约是肯定要签的,不签是不可能的,不签就不能确定两国边境,那么随着沙俄向东蚕食,中国的边疆一定会越来越收缩,因为那里没什么人,中国也几乎没有筑城。不签的话就不能说是自己的,因为对方不承认是你的,那就不是你的。就像那些争议岛屿,像中业岛,是菲律宾占据的,但是中国不承认那是菲律宾的;中国宣称有主权,但是菲律宾也不承认那是中国的,那就可以进一步操作。


恰克图条约不平等为什么中俄还要签订

简而言之还是各取所需。
《中俄恰克图条约》它对中俄中段边界作了与《布连斯奇条约》相同的规定,但它重申:乌第河流减仍是待议区。它还规定:恰克图为两国贸易商埠,此外俄商三年来北京贸易一次,每次人数不得超过二百人;中国允许在北京俄罗斯馆内建造东正教堂,并接受俄国学生来中国学习;双方对逃犯、越境行窃和杀人犯,均须严拿治 罪,等等。
《恰克图条约》使俄国得到了比《尼布楚条约》更多的利益。萨瓦禀奏他的女王时说:“(该约)不仅使中国在边境上割让有利之地带,且从未属于俄者,亦获而领有之。”可见在这个条约上,中国是吃了亏的。
《恰克图条约》的签订,实现了康熙时期未能实现的愿望,明确地划定了中俄边境中段的疆界,遏止了俄国自清初以来对我外蒙北疆的侵略势头,同时也使中国北部边境的贸易一定程度地活跃起来。内地许多商人纷纷北上,到恰克图一带向俄国商人贩卖烟草、茶叶和绸缎等等,使恰克图这个地区成了百货云集、市肆喧阗的繁富之区,直到1858年《天津条约》开海路各港为通商口岸之后才逐渐衰落下来。


恰克图条约的条约内容

中俄中段边界照《布连斯奇界约》的规定:以恰克图和鄂尔怀图山之间的第一个鄂博作为两国边界起点,东自额尔古纳河,西至沙毕纳依岭(即沙宾达巴哈)为界线,以南归中国,以北归俄国。1727年(雍正五年),贝加尔湖之南及西南约10万平方公里国土,被迫签订恰克图条约而丧失。 除原住北京的东正教士一人外,准许补遣教士三人,同时接受六名俄国学生来京学习满、汉文,东正教教士在华的居住权从此得到规定。

恰克图条约的签订经过

1727年8月31日,双方在布尔河畔签订《布连斯奇界约》,随后签订《恰克图条约》。虽然中国官方确定此条约为平等条约,但也有人认为,此时的清朝处于“康乾盛世”时期,而同时沙俄穷兵黩武,国力已有所下降,入侵奥斯曼帝国遭到惨败。然而清朝政府居然不经过抵抗,就直接把领土割让给沙俄,沙俄除将17世纪中叶以后侵占的中国蒙古地区划入俄国版图外,还通过划界侵占了贝加尔湖以西和唐努乌梁海以北伊聂谢河上游地区大片中国领土。

恰克图条约是什么条约!平等的还是不平等的!

恰克图条约
中俄两国於雍正六年(1728)签订的规定中俄在蒙古北部边界(中段边界)及政治、经济、宗教等诸方面的相互关系的条约。应清政府划分国界的建议,俄国特命全权大使萨瓦�6�4务拉的思拉维赤於雍正四年十月初八至次年闰三月十四日在北京同清政府代表吏部尚书察毕那、理藩院尚书特古忒、兵部侍郎图理琛三人会谈,历时六个月,会谈三十馀次。清政府要求先划定国界,后商谈其他有关事项,沙俄坚持先商谈其他事项,不考虑划界问题,未获协议。最后清政府让步,同意中俄国界由两国代表在边境商谈划定,原则上应先给俄国以贸易和宗教方面的权利。雍正五年七月十五日中俄在布尔河畔签订《布连斯奇条约》,划定中俄在喀尔喀地区的疆界。同年九月初七,两国代表在恰克图草签有关两国政治、经济、宗教诸方面相互关系的总条约草案,即《恰克图条约》。次年五月十八日双方在此正式换文。条约基本内容是:边界方面,中俄中段边界照《布连斯奇条约》的规定:以恰克图和鄂尔怀图山之间的第一个鄂博作为两国边界起点,东自额尔古纳河,西至沙毕纳依岭(即沙宾达巴哈)为界缐,以南归中国,以北归俄国。贸易方面,俄商每三年来北京一次,人数不得超过二百人,中国不收赋税,同时允许俄商在两国交界处进行零星贸易,这是后来中俄恰克图互市的由来。宗教方面,除原住北京的东正教士一人外,准许补遣教士三人,同时接受六名俄国学生来京学习满、汉文,东正教教士在华的居住权从此得到规定。《恰克图条约》使俄国得到了领土、贸易、宗教等项利益,但对其侵略野心起到某种遏制作用,中俄中段边界遂得以保持较长时间的安宁。

《恰克图条约》签订的起因:《尼布楚条约》签订后,俄国继续侵略蚕食中国蒙古地区。清政府曾多次建议沙俄举行中俄中段边界谈判,均遭拒绝,被迫于1722年4月宣布中断两国贸易。沙俄政府担心中俄边界问题长期拖延不决,将使其对华贸易受到更大影响,加上同瑞典、波斯(今伊朗)连年作战,无力再在中国边境挑起战事,遂于1725年委派 S.V.拉占津斯基为全权大使,同清政府代表察毕那、特占忒、图理琛谈判两国划界和贸易问题。1727年8月31日,双方在布尔河畔签订《布连斯奇条约》,随后签订《中俄恰克图条约》。此时的清朝处于某些专家鼓吹的“康乾盛世”时期,而同时沙俄穷兵黩武,国力已大大下降,入侵奥斯曼土耳其帝国遭到惨败。然而清朝政府居然不经过抵抗,就直接把领土割让给俄罗斯,沙俄除将17世纪中叶以后侵占的中国蒙古地区划入俄国版图外,还通过划界侵占了贝加尔湖以西和唐努乌梁海以北伊聂谢河上游地区大片中国领土。这个不平等条约上承《尼布楚条约》,下接清朝中后期一大串不平等条约,清朝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从不手软。


中俄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一共割让多少土地

中俄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一共割让了约19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1、1689年9月7日(清朝康熙二十八年七月十四日)签订中俄《尼布楚条约》,外兴安岭以北二十五万平方公里国土划归沙俄。2、1727年10月21日中俄签订《恰克图条约》,中国丧失了贝加尔湖以南的十万平方公里国土。3、1858年《中俄瑷珲条约》,沙俄强迫清政府割让了包括江东六十四屯在内的60多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4、1860年,沙俄跟清政府签订了《北京条约》,获得了中国东北44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中国第一次彻底失去了日本海的出海口。5、1884年《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中国在西北地区被割让了40多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巴尔喀什湖这个曾经的中国内陆湖永远不再属于中国。扩展资料1856年,以英法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对大清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加强了对清国的侵略。1858年5月28日,俄罗斯帝国逼迫清朝黑龙江将军奕山签订了《瑷珲条约》。同年6月13日,又逼迫大清国政府签订了《清俄天津条约》,从中大占便宜,但沙俄仍不满足于所获得的特权和利益。当英法两国向大清国进行更大勒索的时候,俄罗斯帝国竭力怂恿英法联军北上进攻北京、天津,试图利用英法的军事侵略来威胁大清国。同时又拉拢美国,伪装中立,以“调停人”的身份出现,试图最大限度地获取侵略利益。1860年10月,英法联军攻占北京,将举世闻名的圆明园洗劫一空,并扬言要炮轰北京城,捣毁清皇宫。奉命谈判的恭亲王奕䜣求和心切,卑躬屈膝地请求沙俄驻华公使伊格那季耶夫出面调停。吓破了胆的奕欣,慌忙表示接受。同英、法分别签订《北京条约》刚过几天,伊格那季耶夫就坚持中俄谈判要对英法保密,并向奕䜣提交了一份俄清条约草案作为谈判的基础,逼迫清政府接受沙俄的苛刻条件。清政府代表在谈判中受尽屈辱,任人宰割,对俄方的要求不敢提出异议。11月8日,咸丰皇帝下谕准许奕䜣签字。14日,奕䜣被迫与伊格那季耶夫签订了《中俄北京条约》。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俄北京条约

中国共签订过哪几个不平等条约?

满洲里界约

中英续订藏印条约
中日会议东三省事宜正约

辛丑条约
广州湾租界条约

订租威海卫专条
展拓香港界址专条

中德胶澳租界条约
中日通商行船条约

中俄密约
马关条约

中英会议藏印条款
中葡和好通商条约

中英烟台条约
中日北京专条

中德通商条约
中俄北京条约

中法北京条约
中英北京条约

中法天津条约
中英天津条约

中俄天津条约
中俄瑷珲条约

上海英法美租界租地章程
中俄伊犁塔尔巴哈台通商章程

黄埔条约
望厦条约

虎门条约
南京条约

中俄伊犁条约


中国近代史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都有哪些?

1.南京条约——1842年8月29日(道光二十二年七月二十四日)《南京条约》共十三款,其中要求中国:割让香港岛;向英国赔偿鸦片烟价、商欠、军费共二千一百万银元;五口通商,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允许英人居住并设派领事;协定关税,英商应纳进出口货税、饷费,中国海关无权自主;废除公行制度,准许英商在华自由贸易等。此外,也规定双方官吏平等往来、释放对方军民以及英国撤军等事宜。2.天津条约——清咸丰八年(1858年)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国、法国、俄国、美国强迫清政府在天津分别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是英、法两国为了进一步扩大侵略特权而对中国发动的侵略战争,爆发于1856年10月,1860年10月结束。1858年,英法舰队在美、俄两国支持下,袭击大沽口。大沽炮台失陷,英法联军进犯天津。清政府派钦差大臣桂良、花沙纳与俄、美、英、法各国代表分别签订《天津条约》。3.瑷珲条约——1858年5月28日(咸丰八年四月十六日)《瑷珲条约》,又称《瑷珲城和约》,是俄罗斯帝国东西伯利亚总督尼古拉·尼古拉耶维奇·穆拉维约夫和清朝黑龙江将军奕山于1858年5月28日(咸丰八年四月十六日)在瑷珲(今黑龙江省黑河市爱辉区)签定的不平等条约,该条约令中国失去了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约60万平方千米的领土。把乌苏里江以东的中国领土划为中俄共管;黑龙江、乌苏里江只准中、俄两国船只航行;当时清政府拒绝批准该条约。1860年订立中俄《北京条约》时清政府始予认可。4.北京条约——1860年《北京条约》,包括《中英北京条约》、《中法北京条约》、《中俄北京条约》,是1860年清朝政府于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在北京分别与英国、法国、俄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清政府委任钦差大臣奕䜣作为谈判及签约代表。签约地点在北京礼部衙门,今天安门广场东南角。另外,1887年与葡萄牙签定的《中葡和好通商条约》亦称《中葡北京条约》。5.辛丑条约——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七月二十五日《辛丑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条约规定:1、中国赔款价息合计9.8亿两白银(详情为赔偿4.5亿白银,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约9.8亿两);2、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在界内居住;3、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运动;4、清政府拆毁天津大沽口到北京沿线设防的炮台,允许列强各国派驻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该条约标志着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严重侵犯了中国的主权,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不平等条约是指有损国家主权的、在缔约国间权利、义务分配不公的国际条约、协定。根据1969年《维也纳条约法公约》:(1)使用武力或以武力威胁强迫一国缔结的条约绝对无效;(2)条约的缔结与一般国际法强行规则相抵触的无效。不平等条约,权利多倾向于强国,义务偏重于弱国,实质上违反国家主权平等原则,在国际上遭广泛谴责。1949年前的中国被迫与外国缔结的诸多不平等条约,中华人民共和国通过外交交涉陆续予以废止。扩展资料:条约主要影响打破闭关锁国不平等条约中包含了许多贸易条款,包括通商,通商口岸的设立,最惠国待遇等等,使得闭关锁国的政府被迫打开了国门。对于19世纪以来世界经济市场一体化的形成而言,不平等条约大多体现了当时自由资本主义的理念——尽可能的开拓海外市场,并将利益最大化。这并不等同于市场经济理念:因为自由主义者的竞争往往不遵从法制和平等的理念,而代之以各种手段如倾销贸易竞争。虽然绝大部分经过工业革命而形成的工业化国家都会采用开放市场、向世界竞争的贸易手段。但对于一些不发达国家或者贸易保护主义倾向严重的国家,大国往往利用强加的不平等条约,破坏阻碍自由竞争的因素。对于亚、非洲的国家而言,这种在存在经济实力巨大差距的自由竞争将不可避免的摧毁本国的独立经济,使本国经济开始逐渐受制于其他国家。半殖民地国家对于被强加不平等条约的弱小国家而言,签订不平等条约对本国经济的发展是具有惊人影响的,强国的商品输出会对本国简单的手工业生产带来致命的打击:在自然经济为主的社会,手工业的生产力远不及资本主义国家机械生产的能力。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手段导致本国市场打破自然垄断,促使市场融入世界,使本国经济日趋殖民地化。文化上输出被美国、欧洲所崇尚的价值观与道德观,造成对其他国家传统文化的冲击,西方宗教与科技的传入一方面促使有识之士对时局展开深入研究,但更多的是对广大民众的精神麻痹。这些现象使被迫签署不平等条约的国家逐步沦落为半殖民地国家,有的国家甚至在政治上完全丧失了主权领导,成为彻底的殖民地。经济畸形发展这是不平等条约带来的结果之一。本国尚不发达的资本主义工业很难同英、美等强国在市场上相竞争,没有利润的本国工业自然很难发展。这导致国家开始经济殖民化。而殖民地对于他们的宗主国而言,就是廉价原料、劳动力和广阔市场的代言词。这样,受制于不平等条约的国家只能是输出初级产品,而工业领域则近乎空白。20世纪50年代后世界范围的殖民体系虽然不断解体。但对于这些新兴的独立国家而言,其经济发展仍然是初级产品出口,进口工业成品的发展态势。经济命脉仍就由那些有能力控制贸易品价格经济强国所掌控。这种不平衡的发展对于部分国家直至如今依然没有改变,也成为这些国家独立几十年来经济未见好转的主要原因之一。领土损失时代终结的开始这段时期的终结是由一次大战之后开始。随着“亚洲的觉醒”时期到来,包括中国在内的原殖民地虽然未能够甩掉“三等国家”的矮帽子,但国际独立地位开始不断上升。欧洲各国此时又忙于应付第一次世界大战,战争疮痍尚未痊愈,又添经济危机带来的巨大创伤。在中国,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开始实现关税自主与租界回收(详见下文的中国近代史不平等条约)。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不平等条约

中国近期以来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被割占多少土地

清朝政府与沙皇俄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割让土地约150万平方千,米。

19世纪后半期,沙皇俄国强迫中国清朝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侵占了大片中国领土。1858年,通过中俄《瑷珲条约》,迫使中国割让黑龙江以北、外兴安 以南60多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并把乌苏里江以东约40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划为中俄“共管”。1860年,通过中俄《北京条约》,进一步把乌苏里江以东4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完全划归俄国。这一条约还确定了中俄西段边界的基本走向,为沙俄掠夺中国的西部领土制造了条约根�。1864年,沙俄依�中俄《北京条约》的有关规定,强迫清政府签订《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割占了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44万多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1881年至1884年,沙俄又通过《中俄改订条约》(亦称《伊犁条约》)及其续签的5个子约,再次侵占了中国西部7万多平方公里的领土。这样,沙俄侵占的中国领土总计超过150万平方公里。

部分资料引自网络。


上一篇:惜的组词

下一篇:礞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