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游

时间:2024-05-10 13:00:52编辑:优化君

长江上游,中游,下游的分界是什么?

长江干流河道,按河道特征及流域地形,划分为上、中、下游。自江源至湖北宜昌称上游,长约4500km,流域面积100万km2。宜昌至江西湖口称中游,长950多km,流域面积68万km2,其中枝城至城陵矶河段,通称荆江,长约340km,其南岸有松滋、太平、藕池、调弦四口(调弦口已于1959年封堵)分泄江水入洞庭湖,与洞庭湖水系的湘、资、沅、澧汇合后,再在岳阳城陵矶汇入长江干流。长江经城陵矶后折向东北,到达武汉时有汉江汇入,再向东流至湖口又接纳鄱阳湖的赣、抚、信、饶、修等水系。湖口至长江口称下游,长938km,流域面积约12万km2。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是防汛的重点地区。


黄河上游中游下游各是什么意思?其他河流的上游中游,下游

根据河流不同河段的水文信息进行划分,根据流量、流速、比降、落差、泥沙含量、河流季节变化、水补给等因素进行划分。根据流域内不同河段的地形、地势等因素进行划分。一般来说,将河流大致分成三等段,河流的入(海、湖)口至最后一个较大支流的入口之间称为下游地区,河流越往下游走支流越少,流速缓慢、河面展宽,泥沙淤积,河流落差小,周围地形以冲击平原为主,洪水期河水经常漫过堤岸;上中游划分,要看河流周围地形地势走向、水文信息的变化等因素,上游地区一般为高山地区,河流深切山地形成许多深谷,流速急、落差大,多急流瀑布;中游地区一般流经低山、丘陵地区,河流流速明显下降,平均比降下降,河流流经地区形成较为宽阔的谷地平原。应该说河流的上中下游的划分是有依据的,但是由于河流与河流间还存在差异,所以不能以同一指标来等同划分,不同的河流应该综合分析考虑。


高中地理区域地理 黄河长江以及 珠江 上游 中游和下游分别存在什么生态问题 成因以及解决方法

自己写的 给分吧
黄河 上游(至 河口镇(地名)) 水土流失·草场退化 成因:自然因素:生态脆弱(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砂地地貌) 人为因素:过度放牧,毁林开荒 解决方法:植树造林,适度开发
中游(河口镇至孟津) 河流泥沙含量大 成因: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成因 自然原因:地势高 降水集中 冲刷力大 黄河流经 土质疏松 植被少 人为因素:不合理的农业结构 解决方法:植树造林 小流域综合化治理) 解决方法:黄土高原水土保持 修梯田
下游 (孟津至黄河入海口) 生态问题的话 中下游是一样的 河流的问题就加上 地上河 成因:河流泥沙含量大 下游地形平坦 河流流速变慢 泥沙沉积 河岸抬高 形成地上河 解决方法: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引黄淤灌
长江 上游 (至宜昌) 问题:水土流失 成因:不合理的耕作方式 解决方法:植树造林,适度开发
中游 (宜昌至湖口) 问题:水土流失 成因:不合理的耕作方式 解决方法:植树造林,适度开发 (洪涝不属于生态问题)
下游 (湖口至长江入海口)问题:水污染 成因:沿岸工业发达 污水排放 解决方法:治理污染 限制排放
珠江 珠江是由多个水系组成 生态问题 上中下好像都有 水污染 成因:沿岸工业发达 污水排放 解决方法:治理污染 限制排放
水土流失可能有 但位置不确定 方法 成因 同黄河长江


长江上,中下游的问题和措施是什么

长江:
1上游
水土流失,泥沙淤积,湖泊调蓄能力下降。
2中下游
支流多导致洪涝,湖泊调蓄能力下降,水土流失;河道弯曲泄流不畅,洪涝。
治理:
1上游
多植树,建防护林,保持水土。
2中下游
河道整治,建水库,加固大堤,退耕还湖.
航道疏通,裁弯取直,加固大堤,建防洪蓄洪工程。
长江中下游的梅雨季节成因和表现:
梅雨,又称黄梅天,指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台湾、日本中南部、韩国南部等地,每年6月中下旬至7月上半月之间持续天阴有雨的自然气候现象。由于梅雨发生的时段,正是江南梅子的成熟期,故中国人称这种气候现象为“梅雨”,这段时间也被称为“梅雨季节”。梅雨季节里,空气湿度大、气温高,衣物等容易发霉,所以也有人把梅雨称为同音的“霉雨”。
梅雨季节过后,华中、华南、台湾等地的天气开始由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主导,正式进入炎热的夏季。
成因:
每年大约5月下旬至6月上旬,来自北方的冷空气与从南方北上的暖空气的汇合于华南地区,形成华南准静止锋。大约到了6月下旬,暖空气势力增强,准静止锋北移至江淮地区,成江淮准静止锋(又称为梅雨锋)。由于来自南方的暖空气夹带大量水汽,当遇上较冷的气团时,便会产生大量对流活动。由于这段时间冷暖空气势力相当,以致锋面停留在江淮地区。
表现:
梅雨是初夏季节长江中下游特有的天气气候现象,它是我国东部地区主要雨带北移过程中在长江流域停滞的结果,梅雨结束,盛夏随之到来。这种季节的转变以及雨带随季节的移动,年年大致如此,已形成一定的气候规律性。但是,每年的梅雨并不完全一致,存在很大的年际变化。
  在气象上,把梅雨开始和结束的时间,分别称为"入梅"(或"立梅")和"出梅"(或"断梅")。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平均每年6月中旬入梅,7月上旬出梅,历时20多天。但是,对各具体年份来说,梅雨开始和结束的早晚、梅雨的强弱等,存在着很大差异。因而使得有的年份梅雨明显,有的年份不明显,甚至产生空梅现象。如1954年梅雨季节异常持久,长达两个多月,使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了历史上罕见的涝年;而1958年梅雨期只有两三天,出现了历史上少有的旱年。
正常梅雨:
长江中下游地区正常的梅雨约在6月中旬开始,7月中旬结束,也就是出现在"芒种"和"夏至"两个节气内。梅雨期长约20-30天,雨量在200-400毫米之间。"小暑"前后起,主要降雨带就北移到黄(河)、淮(河)流域,进而移到山东和华北一带。长江流域由阴雨绵绵、高温高湿的天气开始转为晴朗炎热的盛夏。据统计,这种正常梅雨,大约占总数的一半左右。


长江上中下游的分界点?和他们所属的省?

长江干流河道,按河道特征及流域地形,划分为上、中、下游。自宜宾至湖北宜昌称上游,长约4500km,流域面积100万km2。宜昌至江西湖口称中游,长950多km,流域面积68万km2,其中枝城至城陵矶河段,通称荆江,长约340km,其南岸有松滋、太平、藕池、调弦四口(调弦口已于1959年封堵)分泄江水入洞庭湖,与洞庭湖水系的湘、资、沅、澧汇合后,再在岳阳城陵矶汇入长江干流。长江经城陵矶后折向东北,到达武汉时有汉江汇入,再向东流至湖口又接纳鄱阳湖的赣、抚、信、饶、修等水系。湖口至长江口称下游,长938km,流域面积约12万km2。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是防汛的重点地区。
简单点说
长江:宜昌为上游
宜昌--湖口为中游
湖口以下为下游
宜昌在湖北,湖口在江西


长江上中下游的分界点是哪里?他们属于什么省?

长江上中游分界点是宜昌,长江中下游分界点是湖口。
宜昌位于湖北省西南部、长江中游,古称夷陵。“宜昌”之名始于东晋,市的建制始于解放初,于1992年形成地级市体制。现辖五区、三市、五县,全市总人口415万人,国土面积2.1万平方公里,市区面积4249平方公里。截止2013年年底,宜昌城市建成区面积达150平方公里,市区户籍人口120万人。
江西省九江市湖口县,地处湖北、安徽、江西三省交界,是中国著名的旅游名县,江西省经济强县,湖口县位于江西省北部,长江南岸。由长江与鄱阳湖唯一交汇口而得名,中国最大河流(长江),中国最大淡水湖(鄱阳湖)在此汇合。是“江西水上北大门”,素有“江湖锁钥,三省通衢”之称。截止到2014年初人口30万,使用赣语。同时湖口县是长江下游的起点线,湖口县至长江出海口为下游。


黄河上,中,下游的分界点分别是什么和什么

黄河上中下游分界点分别是:1、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河口镇以上的黄河河段为黄河上游。2、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河口镇至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之间的黄河河段为黄河中游。3、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以下的黄河河段为黄河下游。黄河中上游以山地为主,中下游以平原、丘陵为主。由于河流中段流经中国黄土高原地区,因此夹带了大量的泥沙,所以它也被称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但是在中国历史上,黄河下游的改道给人类文明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扩展资料1、黄河上游玛多县多石峡以上称河源区。河源当地称玛曲。“玛”即玛夏,藏语意为孔雀,“曲”是河,“玛曲”即孔雀河。孔雀河起始于约古宗列盆地西南隅卡日扎穷山的玛曲曲果日(意即黄河源头山),山坡前泉群汇集成东、中、西三股泉流,东股最大。当地藏民称它是玛曲曲果(黄河源头),其地理位置为东经95°59′24″及北纬35°01′18″。三股泉流汇合后,串联许多大小水泊,逐渐形成了一条6~9米宽的小河,东北流入约古宗列。穿行在约古宗列盆地的河段,又称约古宗列曲,它串联大小水泊,蜿蜒东北行,穿过第一个峡谷——茫尕峡(长18公里)进入玛涌。玛涌即黄河滩,自茫尕峡出口至扎陵湖,东西长40公里,南北宽约20公里,黄河滩的西半部分就是著名的星宿海。2、黄河自河口镇至河南郑州市的桃花峪为中游。中游河段长1206.4公里,流域面积34.4万平方公里,占全流域面积的43.3%,落差890米,平均比降7.4?。黄河自河口镇急转南下,直至禹门口,飞流直下725公里,水面跌落607米,比降为8.4?。滚滚黄流,奔腾不息,将黄土高原分割两半,构成峡谷型河道。以河为界,左岸是山西省,右岸是陕西省,因之称晋陕峡谷。3、黄河桃花峪至入海口为下游。流域面积2.3万平方公里,仅占全流域面积的3%,河道长785.6公里,落差94米,比降上陡下缓,平均1.11?。下游河道横贯华北平原,绝大部分河段靠堤防约束。河道总面积4240平方公里。由于大量泥沙淤积,河道逐年抬高,河床高出背河地面3~5米,部分河段如河南封丘曹岗附近高出10米,是世界上著名的“地上悬河”,成为淮河、海河水系的分水岭。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黄河


黄河上中下游的分界点是哪里?

黄河上、中游的分界点是内蒙古河口镇,它中、下游的分界点是在2013年出版的八年级上册的人教版地理教材中,取代了以前课本中的“旧孟津”的桃花峪。黄河被誉为“中国的母亲河”,它是中国第二长河。黄河分为上、中、下游三个部分,其中中上游地区多山地,中下游地区多为平原、丘陵。扩展资料:黄河的全长大约有5464公里,并有两个分界点,其中黄河上、中游的分界点是位于内蒙古自治区的河口镇,而它的中、下由的分界点则是位于河南省的桃花峪。桃花峪是在2013年出版的八年级上册的人教版地理教材中,取代了以前课本中的“旧孟津”成为了黄河中、下游的分界点。桃花峪这个名字得名与这个地方“桃花如流瀑,阡陌飘红云”的景致。

上一篇:愁怨的拼音

下一篇:所以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