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de

时间:2024-05-11 09:43:39编辑:优化君

C++里 在建立链表的时候指针域为什么是struct node*打头的?

所谓指针域就是指向下一个节点的指针,实际上是一个地址,node*表示指针所指的数据类型是node(node一旦被定义了之后就可以作为一种数据类型来使用)。malloc()是一个分配内存的函数,其原型是void *malloc(unsigned int num_bytes);函数里面的参数num_bytes是你分配内存的大小,void* 表示返回的指针类型,void*说明返回的指针类型可以是任意的,因此需要做一个强制类型转换。至于参数num_bytes,这里通常会涉及到另一个函数sizeof(a),a是一种数据类型,例如node* first = (node*)malloc(5 * sizeof(node));就是给链表分配了5个节点大小的内存,并将首地址返回给表头first,之后可以往申请的内存里面添加数据,当然在分配内存的时候也可以根据需要,等到要添加数据的时候再申请一个单位的内存。


(有关 C语言\C++ 的链表):创建链表的函数 node * create()中的那个*号是什么意...

(1)node * create()中*表示这个函数的返回值是一个指针,而这个指针指向的类型就是node型。也就是说node * create()表示的是create()函数返回的值类型是指向node型数据的指针。
(2)至于空格,纯粹是编程风格的问题,看你习惯怎么写,
node * create()
node *create()
node* create()
node*create()
这四种形式都对,编译器(我用的是VC++6.0)都能正确识别。不过不推荐你用最后一种,因为代码可读性不高,而且可能有的编译器不能正确识别。
(3)node * &head,如果我猜得没错,这应该用是C++写的,它的意思是head是一个引用,这个引用指向一个指针,而这个指针指向node型数据,也就是说head是一个指向node型指针的引用。
(4)node * &head1,node * head2的不同,其实就是“引用”(C++中的概念,C中没有引用)和“实体”的不同,引用就像人的外号和小名。head2是一个指针(指针是占用内存的),而head1是一个指向指针的引用(引用是没有对应内存的,它只能指向某一实体,在这里它指向一个指针)。打个比方,假如head2表示一个名字(指针)叫head2的人,而head1就表示一个外号(外号指向一个名字,就像这里引用指向指针)叫head1的人。建议你先搞明白了指针和引用的区别,再回过头来看这个问题。

另外,&在C和C++中还表示取变量地址,要注意它做引用和取地址时的区别。建议你看看《C专家编程》第三章关于声明的分析,看明白了那一章,你就能搞清楚上面所有的问题。


Node到底是个啥

网络构架中的节点
node(结点):网络连接的端点,或两条(或多条)线路的连接点.结点可以是处理器、控制器或工作站.结点随其功能不同而各不相同,他们可以通过链路互联在一起,在网络中用作控制点.
节点是指一台电脑或其他设备与一个有独立地址和具有传送或接收数据功能的网络相连。(A computer or other device connected to a network, which has a unique address and is capable of sending or receiving data.)
Node节点,结点,网点 节点可以是工作站、客户、网络用户或个人计算机,还可以是服务器、打印机和其他网络连接的设备。


Java 的 node

if (current.next != null) //不仅仅检查current.next != null 还应检查 current 是否也为null
改为
if (current!=null && current.next != null)

//1
public boolean hasNext() {
boolean hasNext = false;
if (current!=null && current.next != null)
hasNext = true;//仅满足上面条件是 才表示有下一结点
return hasNext;
}
//2
public boolean add(Object anEntry) {
KWListIter itr = (KWListIter)iterator();
while(!itr.hasNext())
itr.next();
if(itr.current!=null)
itr.current.next = new Node(anEntry, null);
else
itr.current= new Node(anEntry, null);//第一次时 节点可能是空的 所以应创建第一个结点
return true;
} // end add


node.js bufferutil是干什么用的

在大多数介绍Buffer的文章中,主要是围绕数据拼接和内存分配这两方面的。比如我们使用fs模块来读取文件内容的时候,返回的就是一个Buffer:
fs.readFile('filename', function (err, buf) {
//
});

在使用net或http模块来接收网络数据时,data事件的参数也是一个Buffer,这时我们还需要使用Buffer.concat()来做数据拼接:
var bufs = [];
conn.on('data', function (buf) {
bufs.push(buf);
});
conn.on('end', function () {
// 接收数据结束后,拼接所有收到的Buffer对象
var buf = Buffer.concat(bufs);
});

还可以利用Buffer.toString()来做转换base64或十六进制字符的转换,比如:
console.log(new Buffer('hello, world!').toString('base64'));
// 转换成base64字符串:aGVsbG8sIHdvcmxkIQ==

console.log(new Buffer('aGVsbG8sIHdvcmxkIQ==', 'base64').toString());
// 还原base64字符串:hello, world!

console.log(new Buffer('hello, world!').toString('hex'));
// 转换成十六进制字符串:68656c6c6f2c20776f726c6421

console.log(new Buffer('68656c6c6f2c20776f726c6421', 'hex').toString());
// 还原十六进制字符串:hello, world!

一般情况下,单个Node.js进程是有最大内存限制的,以下是来自官方文档中的说明:
What is the memory limit on a node process?
Currently, by default v8 has a memory limit of 512MB on 32-bit systems, and 1.4GB on 64-bit systems. The limit can be raised by setting --max_old_space_size to a maximum of ~1024 (~1 GB) (32-bit) and ~4096 (~4GB) (64-bit), but it is recommended that you split your single process into several workers if you are hitting memory limits.
由于Buffer对象占用的内存空间是不计算在Node.js进程内存空间限制上的,因此,我们也常常会使用Buffer来存储需要占用大量内存的数据:
// 分配一个2G-1字节的数据
// 单次分配内存超过此值会抛出异常 RangeError: Invalid typed array length
var buf = new Buffer(1024 * 1024 * 1024 - 1);

以上便是Buffer的几种常见用法。然而,阅读Buffer的API文档时,我们会发现更多的是readXXX()和writeXXX()开头的API,具体如下:
buf.readUIntLE(offset, byteLength[, noAssert])
buf.readUIntBE(offset, byteLength[, noAssert])
buf.readIntLE(offset, byteLength[, noAssert])
buf.readIntBE(offset, byteLength[, noAssert])
buf.readUInt8(offset[, noAssert])
buf.readUInt16LE(offset[, noAssert])
buf.readUInt16BE(offset[, noAssert])
buf.readUInt32LE(offset[, noAssert])
buf.readUInt32BE(offset[, noAssert])
buf.readInt8(offset[, noAssert])
buf.readInt16LE(offset[, noAssert])
buf.readInt16BE(offset[, noAssert])
buf.readInt32LE(offset[, noAssert])
buf.readInt32BE(offset[, noAssert])
buf.readFloatLE(offset[, noAssert])
buf.readFloatBE(offset[, noAssert])
buf.readDoubleLE(offset[, noAssert])
buf.readDoubleBE(offset[, noAssert])
buf.write(string[, offset][, length][, encoding])
buf.writeUIntLE(value, offset, byteLength[, noAssert])
buf.writeUIntBE(value, offset, byteLength[, noAssert])
buf.writeIntLE(value, offset, byteLength[, noAssert])
buf.writeIntBE(value, offset, byteLength[, noAssert])
buf.writeUInt8(value, offset[, noAssert])
buf.writeUInt16LE(value, offset[, noAssert])
buf.writeUInt16BE(value, offset[, noAssert])
buf.writeUInt32LE(value, offset[, noAssert])
buf.writeUInt32BE(value, offset[, noAssert])
buf.writeInt8(value, offset[, noAssert])
buf.writeInt16LE(value, offset[, noAssert])
buf.writeInt16BE(value, offset[, noAssert])
buf.writeInt32LE(value, offset[, noAssert])
buf.writeInt32BE(value, offset[, noAssert])
buf.writeFloatLE(value, offset[, noAssert])
buf.writeFloatBE(value, offset[, noAssert])
buf.writeDoubleLE(value, offset[, noAssert])
buf.writeDoubleBE(value, offset[, noAssert])
这些API为在Node.js中操作数据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假设我们要将一个整形数值存储到文件中,比如当前时间戳为1447656645380,如果将其当作一个字符串存储时,需要占用11字节的空间,而将其转换为二进制存储时仅需6字节空间即可:
var buf = new Buffer(6);

buf.writeUIntBE(1447656645380, 0, 6);
//

buf.readUIntBE(0, 6);
// 1447656645380

在使用Node.js编写一些底层功能时,比如一个网络通信模块、某个数据库的客户端模块,或者需要从文件中操作大量结构化数据时,以上Buffer对象提供的API都是必不可少的。


nodejs 具体是做什么用的

node.js是一个运行在chromeJavascript运行环境下(俗称GoogleV8引擎)的开发平台,用来方便快捷的创建服务器端网络应用程序。你可以把它理解为一个轻量级的JSP或PHP环境,但是用来开发Web应用的话,有时要便捷很多。
很多人都不明白,为什么一个javascript的东西用在了服务器端的开发上。一般认为javascript是浏览器端的脚本语言,但是google将其再开发,用来作为服务器端脚本环境,其性能自称比Python、Perl、PHP还要快。
node.js的最大优点是处理并行访问,如果一个web应用程序同时会有很多访问连接,就能体现使用node.js的优势。
另一个好处是,使用javascript作为服务器端脚本语言,可以消除一些与浏览器端js脚本的冲突。甚至发挥javascript动态编程的特性,在服务器与浏览器之间建立直接的动态程序。


node.js是什么

Node.js 是一个基于 Chrome V8 引擎的 JavaScript 运行环境。 Node.js 使用了一个事件驱动、非阻塞式 I/O 的模型。Node 是一个让 JavaScript 运行在服务端的开发平台,它让 JavaScript 成为与PHP、Python、Perl、Ruby 等服务端语言平起平坐的脚本语言。发布于2009年5月,由Ryan Dahl开发,实质是对Chrome V8引擎进行了封装。Node对一些特殊用例进行优化,提供替代的API,使得V8在非浏览器环境下运行得更好。V8引擎执行Javascript的速度非常快,性能非常好。Node是一个基于Chrome JavaScript运行时建立的平台, 用于方便地搭建响应速度快、易于扩展的网络应用。Node 使用事件驱动, 非阻塞I/O 模型而得以轻量和高效,非常适合在分布式设备上运行数据密集型的实时应用。扩展资料:Node采用一系列“非阻塞”库来支持事件循环的方式。本质上就是为文件系统、数据库之类的资源提供接口。向文件系统发送一个请求时,无需等待硬盘(寻址并检索文件),硬盘准备好的时候非阻塞接口会通知Node。该模型以可扩展的方式简化了对慢资源的访问, 直观,易懂。尤其是对于熟悉onmouseover、onclick等DOM事件的用户,更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上一篇:图形

下一篇:懂得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