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志异》的意思是什么?
“聊斋”是他的书屋名称,“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指奇异的故事。《聊斋志异》,清代短篇小说集,是蒲松龄的代表作,在他40岁左右时基本完成,此后不断有所增补和修改。“聊斋”是他的书屋名称,“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指奇异的故事。《聊斋志异》创作背景蒲松龄一生贫困潦倒,但这样的经历恰好对他创作《聊斋志异》这样的文学巨著十分有利。他个人科场蹭蹬的不幸固然可悲,但他却由此而对科考制度有了深切的体验,从而促使他把满腔孤愤倾注在自己的创作中,将揭露和抨击科举弊端作为《聊斋》的重要内容,并塑造出一系列栩栩如生的应试士子形象。三十多年的农村教书先生生活对他的创作也极为有利:一方面东家毕际有的石隐园里有林泉之胜可以陶冶性情,丰富的藏书可供他研习学问,丰富知识;另一方面又使他有较为充裕的时间和恰当的机会搜集民间传说,整理加工聊斋故事。他去南方一年的幕僚生活也为创作《聊斋志异》作了一定准备。南方的自然山水和风俗民情开阔了他的眼界,幕僚的身份使他有机会接触社会各阶层人物,特别是官僚缙绅和下层歌妓,为他在《聊斋》中塑造各种官僚豪绅和众多女性形象打下重要基础。此外,蒲松龄从小就喜爱民间文学,喜好搜集民间奇闻异事。他不仅从民间文学中汲取艺术营养,而且直接在民间传说的基础上进行加工创造。这是他采用充满奇幻色彩的花妖狐魅故事来反映现实的重要原因。
聊斋志异的志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志就是记录的意思。
《聊斋志异》简称《聊斋》,俗名《鬼狐传》,是中国清朝著名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的意思是在书房里记录奇异的故事,“聊斋”是他的书斋名称,“志”是指记述的意思,“异”是指奇异的故事。全书共有短篇小说491篇(张友鹤《聊斋志异会校会注会评本》)(朱其铠《全本新注聊斋志异》为494篇)。
它们或者揭露封建统治的黑暗,或者抨击科举制度的腐朽,或者反抗封建礼教的束缚,具有丰富深刻的思想内容。描写爱情主题的作品,在全书中数量最多,它们表现了强烈的反封建礼教的精神。其中一些作品,通过花妖狐魅和人的恋爱,表现了作者理想的爱情。
蒲松龄(1640年6月5日-1715年2月25日),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自称异史氏,现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人,汉族。
蒲松龄出生于一个逐渐败落的中小地主兼商人家庭。19岁应童子试,接连考取县、府、道三个第一,名震一时。补博士弟子员。以后屡试不第,直至71岁时才成岁贡生。为生活所迫,他除了应同邑人宝应县知县孙蕙之请,为其做幕宾数年之外,主要是在本县西铺村毕际友家做塾师,舌耕笔耘,近42年,直至1709年方撤帐归家。1715年正月病逝,享年76岁。创作出著名的文言文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
郭沫若曾这样评价:“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聊斋志异什么意思?
1、意思:蒲松龄在自己的书屋“聊斋”记录奇异荒诞的故事。2、《聊斋志异》中“聊斋”是蒲松龄的书屋名,“志”是记述事件的意思,“异”指奇异、离奇、怪诞的故事,其中的故事对现实富有讽刺和借鉴意义。3、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社会矛盾,表达了自己对现实社会的愿望。扩展资料聊斋志异的内容《聊斋志异》全书将近五百篇,内容丰富,主要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爱情故事,占据着全书最大的比重,故事的主要人物大多不惧封建礼教,勇敢追求自由爱情。这类名篇有《莲香》《小谢》《连城》《宦娘》《鸦头》等。2、抨击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摧残。作为科举制度的受害者,蒲松龄在这方面很有发言权,《叶生》《司文郎》《于去恶》《王子安》等都是这类名篇。3、揭露统治阶级的残暴和对人民的压迫,极具社会意义,如《席方平》《促织》《梦狼》《梅女》等。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聊斋志异
聊斋志异这四个字到底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聊斋”是蒲松龄的书屋名,“志”是记述事件的意思,“异”指奇异、离奇、怪诞的故事,其中的故事对现实富有讽刺和借鉴意义。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社会矛盾,表达了自己对现实社会的愿望。《聊斋志异》全书将近五百篇,内容丰富,主要分为以下几种类型:一是爱情故事,占据着全书最大的比重,故事的主要人物大多不惧封建礼教,勇敢追求自由爱情。这类名篇有《莲香》《小谢》《连城》《宦娘》《鸦头》等。二是抨击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摧残。作为科举制度的受害者,蒲松龄在这方面很有发言权,《叶生》《司文郎》《于去恶》《王子安》等都是这类名篇。三是揭露统治阶级的残暴和对人民的压迫,极具社会意义,如《席方平》《促织》《梦狼》《梅女》等。扩展资料:《聊斋志异》中的情事1、《聂小倩》 书生宁采臣为人豪爽,洁身自爱。 一次他坐在金华一座庙里,同坐的还有一个叫燕赤霞的书生,有奇异的收妖的本领。一女鬼夜里前来勾引宁采臣,被他严词拒绝。第二天,有两个兰溪的过路人在隔壁离奇死了。当晚,女鬼又来,告诉他自己叫聂小倩,被恶鬼胁迫,求他帮助自己脱离苦海。宁采臣按小倩说的把她的尸骨迁到了里自家不远处。小倩随他回到家中。宁采臣妻死后,宁采臣娶小倩为妻。 一天,小倩告诉宁采臣说金华的妖怪就要来寻仇了。于是,宁采臣拿出燕赤霞给他的辟邪的牛皮袋挂在床前。这时小倩已经有了人气,不再害怕辟邪的东西了。第二天晚上,妖怪果然来到,被收服在牛皮袋里化作了数斗清水。后聂小倩为宁采臣生得二子,皆有功名。 2、《辛十四娘》 明朝正德年间,一姓冯的书生清晨遇一娇艳动人的美人,傍晚时分见美人从一座破庙里出来又回去。于是冯生进去一探究竟,对一老头说明自己爱慕女子之心,并硬闯闺房被赶出。在回家的路上,又误入自己祖母的弟弟的鬼宅。鬼宅的老太太答应为外甥提亲。 果然,冯生和十四娘结成秦晋之好。 后冯生几翻得罪楚银台的公子被害下狱,在辛十四娘的努力下才得以脱险。但经此事后,十四娘对冯生很失望,看透尘缘。第二天容光大变,日渐衰老,半年后像一个八十岁的老太婆了。尽管冯生照顾的很好,还是一病不起,溘然逝去。留下丫头做了冯生的妻子。 后来,老仆人在太华山见到辛十四娘骑着一头青骡子,对老仆人说“冯郎还好吗?回去告诉他,我已名列仙藉了。” 3、《公孙九娘》 顺治年间,莱阳的书生到济南去祭拜自己的亲友,遇见死去的同县的朱生央求他给自己做媒,把同样是鬼的莱阳生的侄女嫁给他。莱阳生同意后,在侄女家,他邂逅了天仙一般的公孙九娘。由朱生牵红线,人鬼结合。 一天,九娘哭着要求莱阳生把自己的尸骨重新迁到母亲的坟旁,并告诉他,人鬼殊途,不宜久留,别了送给他一双罗袜。 但终因她死后埋在乱葬岗中而使莱阳生无发寻找,终于导致二人爱情失败。 过了半年,莱阳生又去济南,,天色暗下,只见一地鬼火,旧地重游,无限惆怅。隐约中看见公孙九娘在坟岗之间,莱阳生连连呼唤:“九娘,九娘......。”却始终不见公孙九娘回答。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聊斋志异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连线鬼狐]《聊斋志异》中的十大情事
聊斋志异的聊斋是什么意思?
“聊斋”是蒲松龄的书斋名。在书斋中,蒲松龄设一茶棚,专门询问一些奇闻异事,然后把听来的这些事情加工润色之后记录下来。“志”便产生了(记录),“异”当然就是旨在说明自己所记录的事情都是奇闻异事。“聊斋志异”便由此而生。《聊斋志异》简称《聊斋》,俗名《鬼狐传》,是中国清朝著名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的意思是在书房里记录奇异的故事,“聊斋”是他的书斋名称,“志”是指记述的意思,“异”是指奇异的故事。全书共有短篇小说491篇(张友鹤《聊斋志异会校会注会评本》)(朱其铠《全本新注聊斋志异》为494篇)。它们或者揭露封建统治的黑暗,或者抨击科举制度的腐朽,或者反抗封建礼教的束缚,具有丰富深刻的思想内容。描写爱情主题的作品,在全书中数量最多,它们表现了强烈的反封建礼教的精神。其中一些作品,通过花妖狐魅和人的恋爱,表现了作者理想的爱情。
聊斋志异是什么意思
聊斋志异:文言短篇小说集。清蒲松龄作。近五百篇。构思奇妙,语言简洁。以谈狐说鬼的形式揭露封建官吏、豪绅恶霸对人民的残酷压迫和剥削,抨击科举制度的罪恶,赞扬许多狐鬼与人相爱的真情和品质。但书中也存在宣扬封建道德、神鬼迷信等糟粕。扩展资料聊斋志异内容类型:一是爱情故事,占据着全书最大的比重,故事的主要人物大多不惧封建礼教,勇敢追求自由爱情。这类名篇有《莲香》《小谢》《连城》《宦娘》《鸦头》等。二是抨击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摧残。作为科举制度的受害者,蒲松龄在这方面很有发言权,《叶生》《司文郎》《于去恶》《王子安》等都是这类名篇。三是揭露统治阶级的残暴和对人民的压迫,极具社会意义,如《席方平》《促织》《梦狼》《梅女》等。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聊斋志异 (蒲松龄著文言短篇小说集)
聊斋是什么意思?
《聊斋》是一部大型古装电视系列剧。《聊斋电视系列片》又名《聊斋》,是中国内地的一部大型古装电视系列剧,由福建电视台编剧李栋于1987年初提出设想(注:长期以来流传的“1986版”说法错误),得到台长俞月亭批准,之后成立录制总部,并由福建电视台和南昌影视创作研究所于1987年下半年正式开始拍摄。边拍边播,到1990年10月拍摄结束。该剧以蒲松龄的小说《聊斋志异》为题材,荟萃了广为流传、脍炙人口的50个左右生动故事。原计划拍摄60部,实际拍摄大约49-51部,共77-79集,最终播出47部共72集(分上下两集的有27部共54集,只有一集的有16部共16集,两部组成一集的有4部共2集)。扩展资料:剧情简介:聊斋志异,顾名思义,是记神仙狐鬼精魅的故事。其中“神狐鬼精魅故事”的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是人与人或非人之间的友情故事;2、是不满黑暗社会现实的反抗故事;3、是讽刺不良品行的道德训诫故事。幕后制作:1986年3月:俞月亭开始担任福建电视台台长,决心为落后的福建台谋出路。俞月亭听说本台编剧李栋,头脑灵活,很有才干,但长期不被重视。1987年1-3月:俞月亭于春节期间探望李栋,请他一起为福建台发展出谋划策。李栋提出60集《聊斋》电视系列剧的拍摄计划,得到俞月亭批准。福建电视台与南昌电影创作研究所决定合作拍摄《聊斋》。《聊斋》录制总部成立,以新建居民区公正新村所租的几间民房作为办公地点。1987年4月:19日,《聊斋》创作研讨会在福建宁德飞鸾海军基地招待所召开,选定60篇优先改编篇目。9日,《聊斋》创作研讨会结束。开始广泛宣传造势。刘大印加入,担任总制片。1987年6月:第一批剧本陆续到位。月底,第一批上片的相关人员,在福州举行第一次《聊斋》艺术研讨会。1987年9月:10日,《聊斋》开机仪式在福建宁德举行。《陆判》等第一批剧目开拍。1987年10月:月底,13位剧作家创作的60多部集电视剧本陆续寄到总部。第一批投拍的江西组《陆判》制作完成。1987年11月:5-10日,在福建三明召开第二次《聊斋》艺术研讨会,拟订《聊斋电视系列录制程序与有关艺术质量的若干规定》草案,录委会决定修改后发给今后所有剧组遵照执行。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聊斋电视系列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