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开放

时间:2024-05-14 07:02:05编辑:优化君

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包括哪些领域

我国对外开放的主要形式有:"对外贸易、利用外资、引进技术、人才和管理经验"
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对外开放已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战略。对外开放也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加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需要。自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以来,党和国家先后采取了一系列实施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到20世纪90年代,我国对外开放的新格局基本形成。对这个新格局应当如何表述?新编高中试验修订本·必修《中国近代现代史》下册第134页将之表述为“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笔者认为,这只能表述20世纪80年代我国的对外开放格局,而表述90年代以后的新格局,则不完整。我国对外开放新格局形成的过程,可以分为四个步骤。第一步是创办经济特区。1979年7月,党中央、国务院根据广东、福建两省靠近港澳,侨胞众多,资源丰富,便于吸引外资等有利条件,决定对两省的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给地方以更多的自主权,使之发挥优越条件,抓紧当时有利的国际形势,先走一步,把经济尽快搞上去。1980年5月,中央确定在深圳市、珠海市、汕头市、厦门市各划出一定范围的区域,试办经济特区。1983年4月,党中央、国务院批转了《加快海南岛开发建设问题讨论纪要》,决定对海南岛也实行经济特区的优惠政策。1988年4月的七届人大一次会议正式通过了建立海南省和海南经济特区两项决定,海南岛成为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创办经济特区迈出了我国对外开放的第一步。邓小平评价经济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页。)第二步是开放沿海港口城市。1984年5月,党中央、国务院批转了《沿海部分城市座谈会纪要》,决定全部开放中国沿海港口城市,从北到南包括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上海、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和北海共14个大中港口城市。1990年4月,在邓小平提议下,党中央、国务院正式公布了开发开放浦东的重大决策,要把浦东建设成为世纪现代化上海的象征”,把上海建设成为国际金融、贸易、经济中心。沿海开放城市是国内经济与世界经济的结合部,是对外开展经济贸易活动和对内进行经济协作两个辐射扇面的交点,它直接影响全国改革开放形势的发展。第三步是建立沿海经济开放区。1985年2月,党中央、国务院批准了《长江、珠江三角洲和闽南厦漳泉三角地区座谈会纪要》,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三角区划为沿海经济开放区,并指出这是我国实施对内搞活经济、对外实行开放的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布局。1988年初,中央又决定将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全部对外开放,同已经开放的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等连成一片,形成环渤海开放区。中央还提出在这些经济开放区形成贸——工——农一体化的生产结构。第四步是开放沿江及内陆和沿边城市。进入90年代以后,我国对外开放的步伐逐步由沿海向沿江及内陆和沿边城市延伸。1992年6月,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开放长江沿岸的芜湖、九江、岳阳、武汉和重庆5个城市。沿江开放对于带动整个长江流域地区经济的迅速发展,对于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形成起了巨大推动作用。不久,党中央、国务院又批准了合肥、南昌、长沙、成都、郑州、太原、西安、兰州、银川、西宁、乌鲁木齐、贵阳、昆明、南宁、哈尔滨、长春、呼和浩特共17个省会为内陆开放城市。同时,我国还逐步开放内陆边境的沿边城市,从东北、西北到西南地区,有黑河、绥芬河、珲春、满洲里、二连浩特、伊宁、博乐、塔城、普兰、樟木、瑞丽、畹町、河口、凭祥、东兴等。沿江及内陆和沿边城市的开放,是我国的对外开放迈出的第四步。到1993年,经过多年的对外开放的实践,不断总结经验和完善政策,我国的对外开放由南到北、由东到西层层推进,基本上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江和内陆开放城市——沿边开放城市”这样一个宽领域、多层次、有重点、点线面结合的全方面对外开放新格局。至此,我国的对外开放城市已遍布全国所有省区,我国真正进入了改革开放新时代。


我国对外开放的范围是

法律分析:我国的对外开放具有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特点。①全方位,是指对所有国家开放。②多层次,就是通过对经济开放区、沿海经济开放区、沿边和沿江地区以及内陆省区的不同程度的开放,逐步形成全国范围内的开放。③宽领域,是指我国的对外开放不仅限于经济领域,还包括文化、科技、教育等多领域的开放。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 第一条 为了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积极促进外商投资,保护外商投资合法权益,规范外商投资管理,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根据宪法,制定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 第一条 为了扩大对外开放,发展对外贸易,维护对外贸易秩序,保护对外贸易经营者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制定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管理法》 第一条 为了规范出境入境管理,维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权、安全和社会秩序,促进对外交往和对外开放,制定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南自由贸易港法》 第四十条 海南自由贸易港深化现代服务业对内对外开放,打造国际航运枢纽,推动港口、产业、城市融合发展,完善海洋服务基础设施,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海洋服务体系。境外高水平大学、职业院校可以在海南自由贸易港设立理工农医类学校。

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意义是什么?

对外开放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是我国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对吸收外资、引进技术、发展生产、推进经济体制改革起到了重大的作用,有力的推动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1、实行对外开放政策,是科学总结我国历史经验教训的必然结果。我国历史上经济社会长期停滞落后,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闭关自守。历史经验教训说明,不开放不行。2、实行对外开放政策,是追随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的客观选择。在当代,世界最新通讯技术的运用和现代交通工具的变革,使各种交往手段越来越现代化,国际经济生活的时空大大缩短,使国际交往互惠更加便利;资源、劳力、技术、资金、信息等生产要素普遍纳入经济生活国际化的洪流之中,生产、流通和消费领域的社会化、国际化、一体化普遍要求各国打开国门,采取更加开放的政策。世界市场的扩大,要求各国实行开放政策,既发展自己,也推动全世界的发展。3、实行对外开放政策,是加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迫切需要。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在推进传统产业革命,赶上世界新技术革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过程中,面临着诸如资金短缺、技术落后、管理经验不足、生产效益不佳等困难。这些困难如果得不到克服,已经确定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就有流产的危险。而要尽快妥善地解决现代化建设中面临的困难和矛盾,一个不可缺少的条件就是实行对外开放,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发展对外贸易和经济技术交流。实行对外开放,是保证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条件。

我国对外开放的目的是什么?

对外开放的目的:大力发展和不断加强对外经济技术交流,积极参与国际交换和国际竞争,以生产和交换的国际化取代闭关自守和自给自足,促进经济的变革,使我国经济结构由封闭型经济转变为开放型经济,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快速的发展。对外开放的意义:经济特区的创建,是我国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对吸收外资、引进技术、发展生产、推进经济体制改革起到了重大的作用,有力的推动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扩展资料:过程我国对外开放新格局形成的过程,可以分为四个步骤。第一步是创办经济特区。1979年7月,党中央、国务院根据广东、福建两省靠近港澳,侨胞众多,资源丰富,便于吸引外资等有利条件,决定对两省的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给地方以更多的自主权,使之发挥优越条件,抓紧当时有利的国际形势,先走一步,把经济尽快搞上去。第二步是开放沿海港口城市。1984年5月,党中央、国务院批转了《沿海部分城市座谈会纪要》,决定全部开放中国沿海港口城市,从北到南包括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上海、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和北海共14个大中港口城市。第三步是建立沿海经济开放区。1985年2月,党中央、国务院批准了《长江、珠江三角洲和闽南厦漳泉三角地区座谈会纪要》,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三角区划为沿海经济开放区,并指出这是我国实施对内搞活经济、对外实行开放的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布局。第四步是开放沿江及内陆和沿边城市。进入90年代以后,我国对外开放的步伐逐步由沿海向沿江及内陆和沿边城市延伸。1992年6月,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开放长江沿岸的芜湖、九江、岳阳、武汉和重庆5个城市。沿江开放对于带动整个长江流域地区经济的迅速发展,对于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形成起了巨大推动作用。到1993年,经过多年的对外开放的实践,不断总结经验和完善政策,我国的对外开放由南到北、由东到西层层推进,基本上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江和内陆开放城市——沿边开放城市”这样一个宽领域、多层次、有重点、点线面结合的全方面对外开放新格局。至此,我国的对外开放城市已遍布全国所有省区,我国真正进入了改革开放新时代。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对外开放

国家为什么要实行对外开放呢?

我国对外开放新格局形成的过程,可以分为四个步骤。 第一步是创办经济特区。1979年7月,党中央、国务院根据广东、福建两省靠近港澳,侨胞众多,资源丰富,便于吸引外资等有利条件,决定对两省的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给地方以更多的自主权,使之发挥优越条件,抓紧当时有利的国际形势,先走一步,把经济尽快搞上去。1980年5月,中央确定在深圳市、珠海市、汕头市、厦门市各划出一定范围的区域,试办经济特区。1983年4月,党中央、国务院批转了《加快海南岛开发建设问题讨论纪要》,决定对海南岛也实行经济特区的优惠政策。1988年4月的七届人大一次会议正式通过了建立海南省和海南经济特区两项决定,海南岛成为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创办经济特区迈出了我国对外开放的第一步。邓小平评价经济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 第二步是开放沿海港口城市。1984年5月,党中央、国务院批转了《沿海部分城市座谈会纪要》,决定全部开放中国沿海港口城市,从北到南包括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上海、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和北海共14个大中港口城市。1990年4月,在邓小平提议下,党中央、国务院正式公布了开发开放浦东的重大决策,要把浦东建设成为世纪现代化上海的象征”,把上海建设成为国际金融、贸易、经济中心。沿海开放城市是国内经济与世界经济的结合部,是对外开展经济贸易活动和对内进行经济协作两个辐射扇面的交点,它直接影响全国改革开放形势的发展。 第三步是建立沿海经济开放区。1985年2月,党中央、国务院批准了《长江、珠江三角洲和闽南厦漳泉三角地区座谈会纪要》,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三角区划为沿海经济开放区,并指出这是我国实施对内搞活经济、对外实行开放的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布局。1988年初,中央又决定将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全部对外开放,同已经开放的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等连成一片,形成环渤海开放区。中央还提出在这些经济开放区形成贸——工——农一体化的生产结构。 第四步是开放沿江及内陆和沿边城市。进入90年代以后,我国对外开放的步伐逐步由沿海向沿江及内陆和沿边城市延伸。1992年6月,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开放长江沿岸的芜湖、九江、岳阳、武汉和重庆5个城市。沿江开放对于带动整个长江流域地区经济的迅速发展,对于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形成起了巨大推动作用。不久,党中央、国务院又批准了合肥、南昌、长沙、成都、郑州、太原、西安、兰州、银川、西宁、乌鲁木齐、贵阳、昆明、南宁、哈尔滨、长春、呼和浩特共17个省会为内陆开放城市。同时,我国还逐步开放内陆边境的沿边城市,从东北、西北到西南地区,有黑河、绥芬河、珲春、满洲里、二连浩特、伊宁、博乐、塔城、普兰、樟木、瑞丽、畹町、河口、凭祥、东兴等。沿江及内陆和沿边城市的开放,是我国的对外开放迈出的第四步。 到1993年,经过多年的对外开放的实践,不断总结经验和完善政策,我国的对外开放由南到北、由东到西层层推进,基本上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江和内陆开放城市——沿边开放城市”这样一个宽领域、多层次、有重点、点线面结合的全方面对外开放新格局。至此,我国的对外开放城市已遍布全国所有省区,我国真正进入了改革开放新时代


我国为什么要实施对外开放

实施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政府就把恢复和发展对外经济关系作为一项重要政策,并以“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平等互利”、“洋为中用”等方针、原则作为指导,在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总的来看,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由于各种原因,我国经济发展未能从根本上摆脱闭关自守、自给自足的束缚,对外经济关系范围很窄。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制定了对外开放的政策,明确地向全党提出了大力发展对外经济关系问题。1984年12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又提出了“一定要充分利用国内和国外两种资源,开拓国内和国外两个市场,学会组织国内建设和发展对外关系两套本领”。这是党中央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总结国内外的经验,为加速我国现代化建设提出的一项很有远见的战略决策。一、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国情和现代化建设的客观需要 我国人口多,底子薄,人均占用耕地面积少,生产力水平比较低,人民生活还不富裕,实行对外开放,才能极大地提高生产力水平,国家才能昌盛。实行对外开放,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社会主义中国不是孤岛,它屹立于世界经济体系之中,实行对外开放,把我国经济同世界经济联系起来,利用世界市场和国际分工的有利条件,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是符合社会化大生产和商品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毛泽东曾经指出,我国在平等互利基础上同世界各国做生意,但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由于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对我国实行了经济封锁,企图从经济上扼杀新中国。那时,我国只好同苏联和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发生经济往来,从苏联引进156项成套设备,打下了工业发展的基础,后来由于苏联单方面撕毁合同,使我国不得不完全依靠自己力量,自力更生地进行经济建设。同时,我国在指导思想上犯“左”倾错误,加上十年文化大革命,执行自力更生政策,自我封闭起来,实行锁国政策。正是上述国际和国内原因,在经济技术方面拉开了我国同发达国家的差距,国民经济几乎到了崩溃的边缘,一些原来在经济技术上不如我国的国家也超了过去。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中国长期处于停止和落后状态的一个重要因素是闭关自守,经验证明,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因此,我们说中国的发展离不开对外开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纠正了“左”倾指导思想错误,正确分析了国内国际的形势,确定了对外开放为国家的基本国策,对外开放同自力更生不矛盾,我国是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实行对外开放,通过对外开放增强自力更生的能力,对外开放,既适应经济交往的潮流,又符合国内经济发展的要求,加快中国经济发展,实行对外开放是不可缺少的条件。二、对外开放的政策是对“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正确理解和认识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总方针这两个基本点,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重要内容。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指出: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必须毫不动摇,始终一贯加以坚持,改革开放总方针,是强国之路,必须坚定不移,一如既往地贯彻执行,绝不回到闭关锁国的老路上去。两个基本点,一个是基本原则,一个是方针,两者缺一不可,哪一个方面都不都有所削弱。国内外却有人认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就缺少改革开放的氛围,不利于改革开放总方针的执行;要坚持改革开放的总方针,就不能维护四项基本原则,不能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这种把两个基本点完全对立起来,是一种极大的误解。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总方针,是相互贯通、相互依存的,两者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改革开放这个总方针,是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研究和解决新时期的实际提出来的,其目的是为了使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不断自我完善,使我国的生产力迅速发展,以使更好地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增强社会主义对人们的吸引力。根据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的精神,我们要更大胆地对外开放,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的公报明确指出:“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必须坚定不移、一如既往地贯彻执行,绝不回到闭关锁国的老路上去”。对外开放应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基础上进行,在开放过程中,我们应当学习和借鉴资本主义若干适合于我国的经济管理方法,但不能生搬硬套,更不能全盘西化,我们在学习外国的经验时,必须时刻保持清醒头脑,把当代世界各国首先是发达国家的先进科学技术,具有普遍适用性的先进管理经验和其他一切有益的文化学到手,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地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个立国之本,继续沿着改革开放的强国之路,扎扎实实把我国社会主义现代事业推向前进,真正建设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三、只有进一步改革开放,才能取得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早日实现 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各族人民敬爱的邓小平同志在《大浪潮》中曾说:“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不要改革开放,那只有死路一条。”这是多么铿锵有力的话语,它告诉我们一个真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经济发展速度更远远超过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从1979年到1989年,国民生产总值的年平均增长率;美国为2.6%,日本为4.3%,联帮德国为2.1%,中国则为9.1%。1989年与1949年相比,钢产量从第26位上升到第4位,原煤从第9位上升到第1位。原油从第27位上升到第6位,发电量从第25位上升到第4位;粮食从1957年第3位上升到1987年第1位;棉花、猪牛羊肉从1949年第4位、第3位上升到1987年第1位。十多年来的改革开放,给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蓬勃生机,我国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农业增长值居世界第一位,工业生产取得很大进展,对外贸易、对外交流、对外合作,已经渗透到各个领域,迅速扩大,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了,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邓小平同志说,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干试验。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深圳的重要经验就是敢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同志和党中央,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经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现代化建设上来,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实行改革开放,找到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十多年来改革开放,给我国社会主义注入了强大生机,整个国家和社会的各项事业蓬勃发展。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在中国大地扎根,并初步显示出优越性,但是由于它是一个新生的制度,还不成熟,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还有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方面和环节,妨碍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发挥。社会主义制度只有坚持自身改革进程中,才能逐步走向健全、走向完善、走向成熟,这是社会发展的辩证法,我们已经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各项基本要求,都需要通过改革来实现,我们在实现现代化的战略目标过程中面临大量新问题,都需要用改革精神来解决,实行对外开放是改革的重要方面,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吸收国外先进科学技术,管理经验和优秀文化成果,能够尽快地发展自己,增强我国自力更生的能力,使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更加充分地显示出来。

上一篇:物语是什么意思

下一篇:不得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