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侯是什么意思
诸侯是对西周王室册封的各国国君的称谓。周代把诸侯分为公、侯等。周代统治阶级把土地和子民分配给建立功勋的大臣,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此时天子会举行隆重的册封仪式,对受封者发布册封令,规定了他们拥有土地的面积以及子民和奴隶的数量等等,并规定了他们管理诸侯国的方式。在众多的册封国中,齐、宋、燕等诸侯国地位最高,他们不仅拥有广域的疆土,还拥有大量的配给,这些受封的诸侯国不仅为天子分担守护疆土的任务,还要定期向天子缴纳一定数量的贡品。
公元前9世纪,周厉王的残暴统治招致了很多子民的不满,于是各地纷纷发起抗议活动,最终演变成为大规模的暴动。此前周厉王册封的诸侯国都非常效忠他,一直对他百依百顺,可是发生暴动以后周厉王就逐渐失去了对这些诸侯国的控制。
“烽火戏诸侯”是大家所熟悉的典故。周幽王十分喜欢美色,朝中大夫劝他要把朝政放在第一位,不料周幽王勃然大怒,把这位大夫革了官职并发配边疆,朝中一名叫做褒响的元老为大夫求情,周幽王却把他关进了牢房。褒响府上一名长相出众的女子为了救褒响出来,决定把自己献给周幽王。于是周幽王放过了褒响。这名女子到了周幽王身边以后,没有一丝笑容,周幽王为了博取她的一笑,听取了手下大臣的建议,点燃烽火,召唤各路诸侯。烽火点起来,周幽王眯着眼睛,拍手称好。各路诸侯们一看烽火被点燃,赶紧带着兵马跑到京城。但是他们没有发现一个敌人,只是听到莺歌燕舞的声音,大家面面相觑。周幽王派人传话,告诉他们根本没有敌人,这些诸侯非常气愤,而周幽王却暗中窃喜。殊不知,这为他埋下了走向灭亡的恶果。
没过多久,果然有敌人进犯周幽王的领地,周幽王赶快派人点燃烽火,等待各路诸侯的援兵。可是等了好久也没有见到援兵,最后他被敌人的骑兵团团包围住,被乱箭射死了。周幽王被杀以后,中国进入到一个混乱的时代。直到秦国统一六国以后,废除了诸侯制度,把天下分成郡县,朝廷钦定官员去治理。诸侯至此就消失在中国政治体制中了。
诸侯是什么意思?
诸侯古代中央政权所分封的各国国君的统称。周代分公、侯、伯、子、男五等,汉朝分王、侯二等。周制,诸侯名义上需服从王室的政令,向王室朝贡、述职、服役,以及出兵勤王等。汉时诸侯国由皇帝派相或长吏治理,王、侯仅食赋税。诸侯中国西周、春秋时分封的各国国君。周代初期实行将土地和臣民封给子弟、功臣以建立诸侯国的制度。西周的诸侯有同姓、异姓之别。同姓即姬姓诸侯,在盟会时居于异姓的前面。异姓不少是曾与周王室有婚姻关系的,还包括褒封的前代后裔。在众多封国中,最重要的有卫、鲁、齐、宋、晋、燕等国,其国君地位较高。诸侯受封时要举行册封仪式,谓之锡命。周天子为受封者颁布册命,宣布疆土范围、土地数量,以及所封给的属臣、奴隶、礼器和仪仗的数量。受封的诸侯必须为周天子承担镇守疆土、出兵勤王、缴纳贡赋、朝觐述职等义务。周初的诸侯由中央统一控制。春秋时,诸侯强大,周王室衰微,诸侯脱离了周天子的控制并出现割据纷争的局面。汉以后也称分封的诸王和列侯为诸侯。
诸侯是什么意思?
字面上讲 ,就是 诸位侯爵贵族 、各个贵族 。
中国的古代 ,国王称天子、皇帝 ,天子按照 亲疏、功劳 、贡献 的不同 ,分别封一些人 “爵位” ,爵位分 “公侯伯子男” 五级 ,叫做 “五等诸侯” 都是贵族。用一个 “侯” 字代表了五种 贵族 。
夏商周三代 ,贵族都有 “封地” ,就形成了很多的 “诸侯国” 。
比如 :齐国 、鲁国、宋国 是公爵国 。郑国是伯爵国。楚国是子爵国 。国君具有完全的行政权。
到了后来 ,爵爷们没有行政权 ,只收取封地内的税收 。
到了唐宋 ,爵位只是荣誉称号 ,什么都没有了 。
诸候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叫诸侯
诸侯是古代中央政权所分封的各国国君的统称。周代分公、侯、伯、子、男五等,汉朝分王、侯二等。周制,诸侯名义上需服从王室的政令,向王室朝贡、述职、服役,以及出兵勤王等。汉时诸侯国由皇帝派相或长吏治理,王、侯仅食赋税。1、古代帝王所分封的各国君主。在其统辖区域内,世代掌握军政大权,但按礼要服从王命,定期向帝王朝贡述职,并有出军赋和服役的义务。《易·比》:“先王以建万国,亲诸侯。”2、喻指掌握军政大权的地方长官。三国 蜀 诸葛亮 《前出师表》:“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3、星名。《史记·天官书》:“门内六星,诸侯。” 张守节 正义:“内五诸侯五星,列在帝庭……又云诸侯五星在东井北河,主刺举,戒不虞。又曰理阴阳,察得失。一曰帝师,二曰帝友,三曰三公,四曰博士,五曰太史。此五者,为天子定疑议也。”参考资料:诸侯源自分封制,最迟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当时土地和连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贵族,让他们建立自己的领地,拱卫王室。封国的面积大小不一,封国国君的爵位也有高低。诸侯必须服从周王室,按期纳贡,并随同作战,保卫王室。公元前9世纪,由于周厉王残酷统治发生“国人暴动”,诸侯各国原来一直服从周王,后来周幽王为了取悦美人,不惜燃起烽火,各地诸侯以为周天子有兵祸而急忙起兵勤王,岂料只见幽王安然无恙,各诸侯自此便不理周室的烽火了。周室后来被犬戎入侵,欲举烽火但却无兵来援,著名成语即“烽火戏诸侯”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诸侯
诸侯什么意思?
诸侯的释义:古时帝王所辖各小国的王侯。引证解释1、古代帝王所分封的各国君主。在其统辖区域内,世代掌握军政大权,但按礼要服从王命,定期向帝王朝贡述职,并有出军赋和服役的义务。《易·比》:“先王以建万国,亲诸侯。”(译文:先代君王因此建立万国,亲近诸侯。)2、喻指掌握军政大权的地方长官。三国 蜀 诸葛亮 《前出师表》:“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译文:我本来是个平民,在南阳种地,只希望在乱世里苟且保全性命,并不想在诸侯中做官扬名。)扩展资料:诸侯的基本含义周代分公、侯、伯、子、男五等,汉朝分王、侯二等。周制,诸侯名义上需服从王室的政令,向王室朝贡、述职、服役,以及出兵勤王等。汉时诸侯国由皇帝派相或长吏治理,王、侯仅食赋税。诸侯源自分封制,最迟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当时土地和连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贵族,让他们建立自己的领地,拱卫王室。封国的面积大小不一,封国国君的爵位也有高低。诸侯必须服从周王室,按期纳贡,并随同作战,保卫王室。史料记载周灭商后,周天子分封天下,是诸侯国林立之时,《吕氏春秋·观世》谓“周之所封四百余,服国八百余”;《荀子·儒效》谓“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左传》昭公二十八年谓西周分封“兄弟之国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诸侯